当前位置:好职网>实用文>教案>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时间:2022-12-21 10:15:04 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15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15篇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1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理解“恭恭敬敬、旌节、气节、置之度外、屈指可数”等词语。

  2.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语来体会人物的思想品格。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感受与学习苏武在极其艰难的困境中,宁死不屈,忠诚于本民族与坚决维护国家尊严的崇高品质。

  教学重点:

  讲读课文的第五到第六节,苏武在极其艰难的困境中,宁死不屈,忠诚于本民族与坚决维护国家尊严的崇高品质。

  教学难点:

  品味关键词语来体会人物的思想品格。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出示插图,认识苏武 板书:苏武

  2.简介:苏武和西汉的历史背景,及两国的关系。

  3.板书:牧羊 理解:牧课题补充完整

  4.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

  思考:课文中有几次写到旌节?

  苏武又是怎样对待这支旌节的?

  2.交流板书

  (1)苏武知道这旌节是代表国家的,就恭恭敬敬地接过来。

  理解:旌节 板书

  板书:接

  指导朗读:读出苏武郑重其事的态度。

  (2)苏武手握旌节,气愤地说:“我是代表国家的,宁死也不能受侮辱!”

  板书:握

  指导朗读:读出苏武宁死不屈的精神。

  (3)苏武不等卫律说完,怒目圆睁,手举旌节大声喝道:“卫律!你是汉人的儿子,汉朝的臣下,而今忘恩负义,背叛了父母,背叛了朝廷,还有什么脸来和我说话!”

  板书:举

  指导朗读:读出苏武内心极其愤慨的语气。

  过渡:看来,这两次斗争无论匈奴王是威逼还是利诱,都无法使苏武屈服。在这种情况下,他又生出了一计。那便是——苏武牧羊,那他牧的是什么羊呢?

  三、学习第三、第四重点节

  (1)轻声自由读读第4小节,看看你能读懂些什么?

  (2)学生交流。

  (3)小结:你看,这真是一个毒计,匈奴王真是阴险狡诈呀!但苏武又是怎样面对的呢?

  (4)学生默读第五节,划出让你感动的句子。

  (5)逐句出示,加以理解。

  A.北海边野草遍地,没有人烟,惟一和苏武作伴的,就是那支旌节。

  (内心是孤独的,生活是寂寞的,但是在精神上有追求,有一种坚定的信念。)

  B.苏武顽强地忍受着各种折磨。饿了,他就挖野菜、逮野兔充饥;渴了,他就捧一把雪止渴;冷了,他就和羊群依偎在一起取暖。

  师生对读,(感受到后面的话是把前面的折磨写具体了)

  教师引读,(让学生感受到苏武在想尽办法克服种种困难)

  板书:饿 渴 冷

  出示图片,想象苏武还会面临哪些困难?

  C.苏武早就把生死置之度外,却始终手持那支旌节,不论白天放羊,晚上睡觉总不离手。

  理解:置之度外

  (要学生感悟到苏武不是为自己活,而是在为国家而活。

  D.他经常仰望着南飞的大雁,屈指计算日子,盼望有一天能举着旌节回到祖国。

  抓关键词:经常(换词)——常常,时常,

  南飞的大雁:汉朝在南方,南方代表祖国,多想成为一只自由的大雁,早日回到祖国。

  屈指计算日子:再次体会归心似箭。

  盼望:望眼欲穿,归国心切

  小结:苏武就是这样一个宁死不屈,坚决维护国家尊严的人,让我们充满深情地读读这一节。

  四、学习第六节

  过渡:茫茫荒漠,野草丛生,人烟绝迹,苏武时时刻刻紧紧握着这支和他患难与共的'旌节。多少年等待,多少年期盼,整整十九年过去了,苏武在异乡历尽了千心万苦,受尽了非人的折磨,经过汉朝的多次交涉,匈奴王终于答应放苏武回国。

  1.抓住40岁,已满头白发

  2.出示句子,改成肯定句,

  再改成反问句

  五、总结课文

  1.过渡:学到这,你觉得苏武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想对他说什么?

  在敌人面前不屈不饶,坚持正义,坚决维护国家尊严的人。他不愧为中国历的一位爱国志士。

  2.评价:后人是这样评价他的。牧羊十九年,留胡节不褥。

  任海枯石烂,心如铁石坚。

  3.激发兴趣: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还有许多像苏武那样的民族英雄,如岳飞、文天祥、林则徐等人,我们不仅要敬佩他们,而且要学习他们,热爱祖国,忠诚祖国,报效祖国,有兴趣的同学可去图书馆或上网搜索有关内容,下节课我们来交流。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2

  教材分析:

  作者用如诗如画的语句,描述徽州高低错落的粉墙、鳞次栉比的黑瓦、清幽静谧的石板小巷、古趣盎然的石雕牌坊与雾色朦胧的山水,让我们感觉仿佛走进了一幅连绵不断的水墨长卷,感受到徽州建筑的独特风韵。

  文章由表及里有三层意蕴。第一层是徽州的美景;第二层是徽州的历史;第三层是徽州的文化。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自读课文,感受徽州的独特风韵,懂得文章以“水墨徽州”为题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1.结合课文插图,解读课文内容,感受徽州的独特风韵。

  2.通过补充有关徽州的义举、牌坊的来历、徽州历的文化巨匠等有关材料,帮助学生走进徽州的历史,了解徽州的辉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徽州的独特风韵。

  重难点分析:

  可以通过让学生结合课文插图,了解“水墨画”的特点,通过解读课文内容,发现徽州风景与水墨画的关系,感受徽州的独特风韵,懂得文章以“水墨徽州”为题的原因,这是本课学习的重点。

  为了帮助学生了解徽州的历史、徽州的辉煌,可以通过补充有关徽州的义举、牌坊的来历、徽州历的文化巨匠等有关材料,让学生更深入了解徽州。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徽州风情的影像资料。

  教学过程与设计说明:

  教学过程

  设计说明

  一、视频导入,激发兴趣

  导入:在中国建筑,徽派建筑

  很有特色。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古徽州,领略徽州的独特风韵。播放媒体资源库中的徽州影像《水墨徽州》(不要全屏播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初读课文,思考: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描绘徽州的?(晨光中的徽州、徽州的街巷、雪中徽州)出示相关课件

  导入:这些描写与“水墨徽州”这个题目有什么关系?我们一起看课文。

  三、自读自悟,重点品味

  (一)自读课文。

  阅读提示:课件出示

  文章为什么以“水墨徽州”为题?

  (二)全班交流。

  根据学生的回答,抓住重点句子理解课文,并随机进行朗读指导。

  1.一时间,仿佛置身于画中。

  作者是看到了哪些景物后产生了置身画中的感觉?勾画出描写的景物。课件出示

  作者看到这些景物时,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体会作者的这种心情,读相关的句子。

  课件出示图片晨光中的徽州。

  了解水墨画特点。

  徽州的黑、白、灰的基调,正好与中国水墨画的精神相契合,所以作者将古徽州的首府——歙县,称作“水墨徽州”。

  2.眼睛的每一次定格,都是一幅写意的风物水墨丹青。出示相关课件

  定格是什么意思?眼睛的每一次定格是指什么?

  请想象一下,你来到了徽州的大街小巷,你的眼睛会被什么景象吸引?

  如果你是一位画家,你会画一幅什么样的画呢?

  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徽州的街巷。

  指导朗读。

  3.寂寥的夜里,在灯光的映射下,大片大片的雪花飞扬,悄无声息地装扮着古老的徽州,描绘着一幅优美纯净的冬日画卷。出示相关课件

  雪夜中的徽州与白天相比有哪些不同?用“……不见了,出现在画卷中的是……”的句式说一说。

  课件出示雪中的徽州。

  指导朗读。

  四、补充材料,升华理解

  (一)课件出示句子早上起来,我踏雪去看牌坊。在通体洁白的世界里,它们兀自平静地立在那里,像一个个忠实的朋友从古老的时光隧道走来,牢记着远去的徽商的叮咛,从容地打量着周围的一切,给人们讲述着存在的理由。

  1.指名读。

  2.教师补充材料:牌坊的来历、徽商的义举、徽州历的'文化巨匠等。出示相关课件

  3.“徽商的叮咛”指什么?

  (二)课件出示句子那么多意味浓郁的民居、廊桥、祠堂,无声地挺立在这方土地的怀抱里,无论沉睡或苏醒,都曲线玲珑,绵绵不绝地把一段历史、一段辉煌展现在世人的面前。

  1.这是一段什么样的历史?

  不仅仅是一部商业繁荣的历史,也是一部文化兴衰的历史。

  2.辉煌指的是什么?

  不仅仅是财富的聚拢,更是指徽商人格的提升,徽学的兴盛。

  3.指导朗读。

  (三)课件出示句子这就是古老又美丽的徽州。欣赏若干幅徽州风光

  五、推荐阅读,拓展延伸

  (一)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

  (二)教师推荐相关网站。课件出示

  (三)搜集并整理有关徽州的知识。

  播放《水墨徽州》视频。优雅的旋律,优美的画面,一下子吸引住了学生,很自然地把学生带进了徽州的情境之中,从而激发起学生的阅读期待。

  通过初读课文,找出课文描绘徽州

  的几个方面,为细读课文做好准备。

  让学生以自读自悟为主,全班研讨交流,解读课文内容,感受徽州的独特风韵,懂得文章以“水墨徽州”为题的原因。

  通过解读文中意蕴丰富的句子,抓住重点句引导学生仔细品味文本语言,深化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养成圈点勾画的良好习惯。

  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

  结合课文插图,帮助学生了解“水墨画”的特点,进而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发现徽州风景与水墨画的关系。

  抓住“定格”一词,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象你来到了徽州的大街小巷,眼睛会被什么景象吸引。

  学生在比较中感受到了徽州的静谧,在练习说话中丰富了语言。

  通过补充有关牌坊的来历、徽州的

  义举、徽州历的文化巨匠等有关材料,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徽州的历史、徽州的辉煌,感受徽州文化的独特魅力。

  让学生在对课文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在阅读中思考,进一步升华对文题的理解。

  通过让学生搜集整理徽州的知识,做到课内外阅读的有机结合。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3

  教学目标:

  1 认识10个生字,学写7个生字,培养识字能力。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影子的有趣,激发好奇心。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调动积累,激趣导入。

  猜谜语:人人有个好朋友,乌黑身体乌黑头。灯前月下伴你走,却是哑巴不开口。(你走他也走,你停他也停。晴天里有他,阴天里没他。)

  你能用一笔画出你的影子吗?你能用“影子”说一句话吗?(多请几位学生上讲台画,同时多请几位学生来说,大家边听边看。)

  从你们的发言中我听出来了,影子是你们的好朋友;从你们的图画中我还看出来了,影子是个变来变去的小调皮,是吧?那谁最能干,会写“影子”这个词语?(抽生上台写出课题的后部分“影子”)

  你真了不起,说说你是从哪儿学会这个词的?你愿意当小老师教教大家吗?哪个小老师还有什么好方法教“影”字?

  看大家这么喜欢和影子交朋友,能说会画还能写,咱们的语文书送给大家一篇关于影子的好文章,你们想读一读吗?

  板书课题的前部分“我的”,生齐读课题“我的影子”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1 独立试读

  先在生字表里自学生字,读准字音,再小声地读一读课文,在不认识的字下面打上点。

  2 小组教读

  把你不认识的字在四人小组里提出来,请其他小朋友帮助你学会,如果有全组都不认识的字,就请字典老师来帮忙。

  3 自由练读

  小声地读一读课文,遇到还没认熟的字,就把它组成的词语反复多读几次,再接着往下读。

  4 同桌轮读

  同桌轮流读全文(A生读第一段,B生读第二段……)读的同学要认真读准字音,尽量读通顺;听的同学要仔细听,如果他都读对了就要送五星(同桌在他的书上课题旁边画一颗五星),如果出了错就要帮帮他。

  同桌帮助你读准了几个字?用你的小手(做手势)告诉老师。提醒一下,你有没有道谢喔?其他同学一定是得到了五星吧,那你就大声地夸夸自己吧!(学生竖起大拇指说:棒,棒,我真棒!)

  5 推荐小老师读

  你觉得同桌读哪个自然段特别棒,愿意推荐他当小老师,读给全班同学听一听吗?(开始学生推荐时可只说:我推荐我的同桌XX读第X自然段,后来可逐步引导学生说出推荐理由。)

  听小老师开火车读全文。

  你想评选谁当今天的朗读明星?为什么?(引导学生倾听、评价别人的朗读,欣赏别人的优点)

  老师向朗读明星赠送五星。

  6 自主选读

  你也想当朗读明星吗?那你就站起来大声地读一读吧,可以读全文,也可以只选你最喜欢的自然段。

  全班齐读课题,自愿起立读课文。

  三、整体感悟,交流感受。

  和影子朋友一起玩,开心吗?是呀,小作者在路灯下和影子朋友玩得可真开心!他发现了些什么?还向影子朋友提了个什么问题?(让学生畅所欲言,互相交流阅读感受。教师针对学生阅读反馈调整第二课时讲读课中的重难点。)

  你们也去找找自己的影子,和他交上朋友,看看你有没有新的发现,新的疑问。还可以试着想办法,弄明白你的疑问。你们想去做吗?

  那你打算怎样和影子交朋友,去寻找你的发现和问题呢?(玩游戏、做实验、查资料、请教大人、画画……)

  好!咱们明天再来交流,你们自己的.发现和你们心中的问题。

  四、游戏链接,巩固识字。

  1 自主识字

  小朋友们读课文真棒,课文中的生字宝宝想单独跑出来,看看你们是不是都把他们的名字记清楚了。他们就在你们的生字卡里,快把他们请出来,摆一摆,读一读。(使用配套的学生识字卡片自主识字)

  2 举字卡游戏

  A生当考官,提问:“影”字在哪里?B生在讲台上举字卡,其余学生在座位上举字卡,回答:“影”字在这里。(同学们举了字卡后要对照B生举的字卡,检查自己举对了没有。)

  3 猜字游戏

  (刚才B生举字卡时可顺便将字卡贴在黑板上,为此游戏做准备。)C生上台蒙住眼睛,D生上台选中一个生字,问大家:看清楚了吗?大家回答:看清楚了!快来猜一猜!C生指着生字问大家:是不是X?猜对了,大家就说:对,对,对,并把生字读三遍。猜错了,大家就说:不是X! 继续猜!

  4 开火车

  师:火车火车往哪儿开?生:往这儿开!往这儿开!

  开单轨火车时,先读字音再组词;开双轨火车时,只读字音。

  五、指导写字,培养能力。

  1 识记字形

  出示生字:远、迷。

  冬冬有一把金钥匙,是帮助我们记生字的金钥匙,想得到它就赶快到书上34页去找一找。(学生自读金钥匙)

  你能用冬冬教“护”字的方法来教一教“远”和“迷”吗?

  你知道吗?教“影”字也可以用这个方法。(或者问:刚才哪个同学教“影”字时,和冬冬用的是同样的方法?)

  你发现了吗?这三个字有什么共同特点?

  2 指导书写

  学生读帖,观察重点笔画在田字格里的摆放。

  学生发表意见,教师相机范写“影”。(学生用双手比划一下“景”字各部分的宽窄)

  学生写生字:影、远、迷。

  同桌互评。

  第二课时

  一、联系词句,巩固生字。

  1 识字游戏

  师:生字宝宝出来啦!(师贴生字卡片)

  生:蓝天蓝,白云白,生字宝宝出来玩!(此处对话是利用学生熟悉且喜爱的《天线宝宝》中的常用儿歌改编而成)

  学生上台取下生字卡片,读字组词,领读全班。

  2 组内检测

  今天由每组的2 号同学当组长,检查本组识字情况:(1)出示生字卡片,组员轮读。(2)组织同学帮助有困难的组员纠正发音或识记字形。(3)向全对的同学赠送五星,即在书上生字表旁画五星。(4)轮读中出错最多的同学,将获得一次单独检测的机会,即由他一人来认读所有生字卡片,如果全对,也将获得一颗五星。

  3 字词句连读

  出示课件:(分男女生齐读)

  二、细读课文,乐趣无穷。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我”在路灯下发现了自己的影子,和影子朋友一起玩,“我”发现了许多有趣的现象。今天我们一段一段地细读课文,一起来欣赏这些有趣的现象。

  1 第一自然段

  同桌合作读一读第一自然段,演一演“我和影子”,看哪对同桌配合得最默契。

  请同桌上台表演。(除了挥手、蹦跳外,注意拓展新的动作。)

  抽读第一自然段,学生评价。(通过学生的听与评,体会读好“忽然”,读出我的惊喜,后几句话读出影子的活泼、机灵。)

  学生练读,齐读。

  2 第二自然段

  边看插图,边听范读第二自然段。

  看插图(1):文中哪句话在写?出示句子,指导朗读。

  看插图(2):文中哪句话在写?出示句子,指导朗读。

  指导朗读时,注意问句和感叹句的语气,读出影子的神秘、有趣。

  学生齐读。

  “我”发现了什么?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仔细对照插图和联系生活实际体会)

  3 第三自然段

  抽读第三自然段,学生评价。(读出影子的调皮、可爱)

  学生自读、齐读。

  “我”发现了什么?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同桌合作:用“前、后、左、右”创编拍手儿歌“影子影子,捉迷藏。灯在X,影子在X。……”

  请同桌上台表演拍手儿歌,带领全班做。

  4 第四自然段

  抽读第四自然段,学生评价。(读出对影子的好奇、探索)

  学生齐读。

  三、拓展延伸,鼓励好奇。

  昨天你用什么方式和影子交上了朋友?你有了什么新的发现,新的疑问?(交流游戏和实验内容,观察到的现象,心中的疑问,搜集到的相关科普知识、谜语、诗歌等。)

  在生活中,除了奇妙的影子以外,还有哪些现象也让你很好奇呢?

  生活的世界丰富多彩,愿你们多多去看,多多去想。做一个有好奇心的人,不但充满乐趣,而且呀,说不定你还会成为小发明家呢!

  四、分化难点,指导写字。

  出示生字:主、离、越、捉。

  你觉得哪个字难写,需要大家来帮助你?由学生选出需要重点指导的字:离、越。

  先猜猜它们的笔顺,再看课件检查自己猜对了没有。

  自己练习书空,注意笔顺。数笔画。

  学生读帖,指导在田字格中写“离”“越”

  自学“主”“捉”,练习书写。

  写完后交流:

  (1)你有什么好办法来记字,说出来和大家分享。

  (2)你觉得你哪个字写得最好,给大家说说你的经验,让大家也学学。

  五、选读好句,句式练习

  从课文中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再美美地读一读。

  学生交流最喜欢的句子时,可自己读给全班听,也可邀请人一起读。根据学生读到的句子,相机做句式练习。“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也……”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4

  卖炭翁(节选)

  教材说明

  〔解题〕

  《卖炭翁》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写的一首新乐府诗。

  全诗较长,本课只选取前8句。后面的内容是: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下邽(今陕西渭南县)人。德宗贞元十五年中进士,曾作过翰林学士、左拾遗等官。白居易生活的时代,是唐王朝封建统治日趋没落,社会矛盾十分尖锐的时代,白居易大胆揭露与批判社会现实,把现实主义诗歌创作推向高潮。现存白居易诗2806首,共集有75卷,是唐代诗人中存诗最多的。他的诗分四类:讽喻诗、闲适诗、感伤诗和杂律诗。《卖炭翁》属于讽喻诗类。

  中唐统治者,在剥削掠夺人民的做法上有许多“独创”,宫市制度便是其中之一。统治者派出宦官,用极少的代价甚至不用代价到市场上去强夺民财,美其名曰“宫市”。这种“宫市”引起了广大人民的强烈不满,也引起一些封建士大夫的抗议。白居易在《卖炭翁》中,通过一个卖炭老汉的遭遇,以及卖炭翁与宫使的矛盾,揭露了“宫市”的本质是掠夺,给人民造成极大的痛苦,鞭挞了统治者对劳动人民的残酷迫害。

  〔结构分析〕

  本课选取《卖炭翁》的前8句。从内容上可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第1~4句),写卖炭翁的炭来之不易。前两句写老翁烧炭的地点,后两句写老翁烧炭的艰辛。

  第二层(第5~8句),写老翁卖炭是为了养家糊口。第5、6句,指出老翁卖炭为买粮食和衣服,最后两句承接5、6句,写出老翁家境贫寒,盼望炭能尽快卖出,多卖几个钱,希望天气再冷点。

  〔语意理解〕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薪”,可以砍伐了当柴烧的树木。“伐薪”就是砍伐当柴烧的树木,本诗指砍伐能烧炭的树木。“炭”,木炭,是对木柴进行特殊烧制,使其发生变化而成的燃料。“南山”,指终南山,在陕西省西安市南。这两句的意思是:卖炭的老汉,在终南山中砍柴烧炭。这句点明老翁烧炭的地点。“伐薪”“烧炭”,概括了复杂的工序和漫长的劳动过程。南山山高林密,荒无人烟,豺狼出没,在这样环境中烧炭该多么艰苦。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苍苍”,黑白相间的颜色,本诗指老翁头发花白。这两句的意思是:由于烟熏火燎,老翁已经满面灰尘,两鬓花白,十指变得黑黑的。这两句画出卖炭翁的肖像,也表现了卖炭翁劳动的艰辛。联系上两句,我们可以想象出老翁烧炭的情景:他在恶劣危险的环境里烧炭,披星戴月,凌霜冒雪,一斧一斧地伐薪,一窑一窑地烧炭,炭中渗透老翁的心血,炭中凝聚着老翁的希望。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营”,经营,谋求。“食”,指人吃的东西。这两句的`意思是:卖炭得到的钱做什么用?卖炭的钱用来买穿的衣裳和吃的食物。诗人用一问一答的方式介绍了老翁卖炭的目的,使读者清楚地看到老翁为温饱而辛劳,在贫困线上挣扎的处境。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忧”,担忧,担心。“炭贱”,炭的价格太低了,不值钱。“愿”,心愿,希望达到某种目的的想法。“寒”,寒冷,温度很低。这两句的意思是:可怜老翁的身上正穿着单薄的衣裳,但他却担心炭价钱太低,只盼望天气再冷些。这两句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身上衣正单”,本该希望天暖。然而这位老翁却不然,他把解决衣食问题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卖炭得钱”上,所以他“心忧炭贱愿天寒”,在冻得发抖之时,还一心盼望天再冷一些,以便人们更需要炭取暖而尽快卖出炭,卖个大价钱。“可怜”表现了诗人对老翁深切的同情。

  〔写作特点〕

  1.用叙事的手法突显主题。

  这首诗写了一个有头有尾的小故事,情节完整。通过对事件的描述,以及对人物外形与内心的刻画,塑造出一个勤劳、善良的卖炭老人的形象。诗中描述了老人伐薪烧炭的艰辛,细致地刻画了“心忧炭贱愿天寒”的矛盾心理,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对统治阶级与不合理制度的愤怒与抗议。这是本诗的主题。

  2.通过形象来表现主题。

  这首诗叙事简洁,形象鲜明,结构完整。诗人没有用“卒章显其志”的手法来表达作者的爱憎,而是通过人物形象本身显示立场。对老翁的极端穷困,诗人没有出面向读者作介绍,而是采用外貌刻画的方式,让人读了后自然得出结论。

  3.语言朴实、通通俗。

  白居易诗歌大多语言朴实、通俗,有很强的音乐性。语句朗朗上口,便于诵读,用词平实无华,朴实易懂。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5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婉转、磕牙、撩动”词语;积累“丰富而不重复、深沉而持久、清脆而透彻”等词语。

  2、抓“随时随地”一词,引导学生整体感知维也纳充满音乐气息;通过具体品读描写“鸟鸣、钟声”的语段,初步感悟理解文章的中心句——“音乐,是撩动人们心情的“神仙的手指”,是维也纳灵魂之所在”; 引导运用总分的写法进行写话练习,写出维也纳充满音乐的气息。

  3、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感受维也纳的生活之美、音乐之美;体会作者对维也纳的赞美与向往之情。

  教学重点:

  通过具体品读描写“鸟鸣、钟声”的语段,初步感悟理解文章的中心句——“音乐,是撩动人们心情的.“神仙的手指”,是维也纳灵魂之所在”

  教学难点:

  运用总分的写法进行写话练习,写出维也纳充满音乐的气息。

  教学流程:

  一、初识维也纳

  1、配乐欣赏维也纳的风情。

  2、板书课题:维也纳

  二、走近维也纳

  1、导入质疑;

  2、初读课文;

  3、解决疑难字词。

  三、感受维也纳

  1、抓“随时随地”一词,整体感知维也纳充满音乐气息。

  2、重点引导品读描写“鸟鸣、钟声”的语段。

  3、小练笔:

  (选择一种声音写★,选择两种声音写★ ★ ,选择三种声音写★ ★ ★ )

  维也纳的清晨,鸟儿的叫声丰富而不重复;教堂的钟声深沉而持久、清脆而透彻;

  使“免费音乐会”达到了高潮。

  第四板块:享受维也纳

  四、激情引读

  1、小结引读,升华感情;

  2、引读:

  2、总结全文,补充课题(板书:生活圆舞曲)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6

  教材说明

  本次习作的内容为选题作文。教材由五部分内容构成:第一段说明了本次习作的主题范围。第二段和第三段是本次习作的两方面选题,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一个方面,展开来写。第四段讲明了要联系实际生活,写清楚,并有真情实感。第五段是对题目的要求,学生可以自拟题目,自由发挥。

  教学建议

  〔教学目标〕

  1.联系学生自己的实际具体事例,写出真实的心理感受。

  2.初步培养学生写作议论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抓住要点、联系实际具体写出自己的感受。

  〔教学准备〕

  课前让学生预习习作教材,准备要写的内容。

  〔教学时间〕

  建议本课教学3课时。

  〔操作要点〕

  1.指导。

  ⑴理解题意,明确习作主旨,弄清写什么。

  出示习作要求,让学生认真思考:

  ①什么是选题作文?

  ②这次作文写什么?

  学生经过认真思考之后会有一些初步的理解和体会。在明确写作目标的基础上,老师适时帮助学生归纳整理:这次作文是以写实际生活中的.事例和感受为主要内容的文章,要把真实的事例具体地写出来,然后分析这个事例,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

  ⑵指导写作。

  学生在理解习作要求后,组织学生选择话题,并在小组内讨论。以某个学生的具体事例为讨论内容,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从具体事例中得出个人的心得体会。这些个人感受可以不同,这样做是为了营造一个讨论的氛围,这样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写作欲望、开扩写作思路,取长补短,使学生能够顺利完成习作。教师也可以参与其中,对一些在认识上有偏激的学生加以正面的指导,使学生都能对本次的习作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写法上注意在记事的同时写出各阶段的心理想法。

  2.学生动笔打草稿。

  要求书写工整,语句通顺,正确使用标点,遇到不会的字要及时查字典。在学生写作期间教师要进行巡视,当学生遇到问题时可及时进行解答。

  3.讲评。

  首先要综合评述本次习作情况,着重评述两点:⑴是否按照习作训练要求去写。⑵重点部分是否写详细了。

  具体讲评可采用“对比式讲评”或“开放式讲评”。“对比式讲评”即选择一至两篇优秀的文章在班级朗读、让学生评价,说出它们的主要优点及不足之处,再出示个别较差的片段,师生共同进行评改。然后学生阅读自己的作文找出问题,认真修改。“开放式讲评”即引导学生相互品评,自由交流,让学生在自我修改中进一步感悟写作方法,提高表达能力。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7

  教学目标

  ①认识“窃、腋”等七个生字,会写“窃、炒”等14个生字,正确书写“支撑、倾盆大雨、饥肠辘辘”等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体会作者热爱读书的思想感情。

  ③重点感悟描写“我” 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作者遣词 造句的精妙。

  教学重点

  抓住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①课前发动学生搜集名人读书的故事或读书名言。

  ②自学生字新词。

  教学环节

  一、谈话导入,激发读书兴趣

  1、同学们,书籍能使我们增长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读书是一种享受,一种快乐。读一本好书就好比吃上一顿美味佳肴。那么,你们有没有这样的经历与感受呢?

  2、刚才,同学们谈得非常好,老师也感受到了你们读书的乐趣。是啊!读书能使人奋进,使人进步,读书也是一个人生命的需要。有这样的一个小女孩,非常喜欢读书,竟然去“窃书”。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窃读记》。

  3、板书课题。

  4、看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刚才同学们提出了那么多问题,那么就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什么事?

  2、引导学生概括课文内容。

  3、检查生字词自学情况。

  三、品味“窃读”,感受渴望

  ①边默读课文边用“____”画出描写“我”是怎样“窃读”的语句。读一读句子,说一说体会。②重点品读文中描写“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

  a.“我跨进店门,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

  画出句中表示动作的词。

  感悟形象:从这一系列的动作中,你仿佛看到什么?

  b.“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这句话把什么比作什么?

  “饿狼”给我们留下的是不太美好的形象,可“我”却把自己比作“饿狼”那样“贪婪地读着”,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表现出作者如饥似渴地读书。)

  你在生活中有这样的体验吗?说一说?

  根据生活体验,相机指导朗读。

  c.“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还像在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

  读了这句话,你发现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突出了作者酷爱读书已经达到了入魔的程度。)

  d.美读升华:你能把自己对“窃读”的理解与感悟读出来吗?生读,师评:同学们的朗读,把一个渴望读书、热爱读书的孩子展现在我们的面前。那大家知道,“窃读”,我的心理有一种怎样的感受吗?

  ③自主品读“窃读”的滋味。

  a.出示句子:“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b.从课文中找到有关语句,自主交流:“我”为何快乐,又惧怕什么?

  c.相机指导朗读。

  四、深悟”窃读”,回归整体

  出示课文插图,激情:刚才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走进书店“窃读”,在你的眼里,她是一个怎样的孩子?(生答)确实是这样,她为了读书可以忍受饥肠辘辘、腿酸脚木,为了读书可以连跑几家店才看完一本书,为了读书可以克服任何的困难!让我们再次投入地捧起书,读好课文,共同品味“窃读”的“快乐”与“惧怕”。

  五、合作探究,深入研读

  ①合作小组研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要求

  a.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b.交流课前搜集读书名言,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②汇报交流

  ③总结:“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个人如果放弃了读书,那是多么可怕的事!让我们时刻铭记这句至理名言——“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④诵读句子。

  六、回归整体,理清层次

  ①同学们,课文学到这里,大家明白了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记叙这件事的吗?

  ②尝试分段,体会提炼作者的写法。

  七、积累内化,课外拓展

  ①自选感兴趣的、欣赏的描写“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进行美读积累,并摘抄在作业本上。

  ②根据综合性学习的要求,自选活动,感受阅读的快乐。

  板书设计:

  放学后——边走边想——跨进店门——打开书阅读——恐惧被发现——饥饿难耐——放回书架——走出书店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8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写了一个14岁的德国女孩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的事情,反映了国外少年儿童独立生活的能力和自立意识,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的生字“漱、萨、腊、逻、辑”。

  2、读懂课文,能对文章记叙事情阐述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中受到启发。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能对文章记叙事情阐述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教学难点:

  从叙述、描写中了解人物的特点、感悟深层意思并谈出自己见解。

  教具准备:小黑板、地图。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感知课文。

  1、你们独自一个人出过门吗?最远的到过哪?看样去的?

  2、有个了不起的小姑娘,她才14岁就一个人周游欧洲。她的名字叫--乌塔(板书课题)

  二、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生字

  2、检查词语的`理解。

  3、检查课文读通情况。

  ⑴分组通读课文,教师发现错误,及时引导学生纠正。

  ⑵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4、出示地图,介绍欧洲,让学生对乌塔油然而生敬意。

  三、深入学习课文,集会文章思想。

  (一)根据这件事,学生自由质疑,教师归纳,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再次自读课文。

  1、乌塔如何掌握游历欧洲的路线。

  2、乌塔不怕一个人路上碰到危险吗?

  3、乌塔都到过哪些地方?

  4、你觉得乌塔是个怎样的孩子,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说说你的理由和见解。

  (二)学生带问题,小组合作学习。

  (三)反馈学习情况,教师点拨,加深理解。

  四、联系生活实际、讨论。

  1、提出讨论的论题:一个未成年的孩子该不该一个人远行。

  2、初步了解学生的看法后,根据该和不该将学生分为两部分,在班级反馈。

  3、教师根据情况行当评价。

  五、总结全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1.打工挣钱

  乌塔周游欧洲

  2.阅读书籍,了解各国

  3.懂得自保、自救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9

  一、教学目标:

  1、体会词语的不同感情色彩,按照不同感情色彩给词语分类。

  2、了解两种批注方式,学习做读书笔记

  3、开展祖国在我心中主题活动,抒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4、练习说明的表达方法。

  二、教学课时:4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体会词语的不同感情色彩,按照不同感情色彩给词语分类。

  2、了解两种批注方式,学习做读书笔记

  二、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两种批注方式,学习做读书笔记

  三、教学过程:

  1、导入;同学们,今天又到了游览语文百花园的时候了,我们快看看,这座百花园里都有哪些迷人景色,让我们欣赏?请你浏览一下,看看你能提取哪些信息?

  2、新课:

  (1)了解词语具有感情色彩:

  ①读词语,思考每组的两个词语感情色彩有什么不同?你有什么发现?

  读读泡泡里的话。

  带有赞许、喜爱的感情色彩的词语叫褒义词,带有厌恶、憎恨的感情色彩的词语叫贬义词。

  ②你能读读下面的词语,给词语分类吗?

  褒义:真诚善良视死如归心急火燎

  贬义:凶残虚伪暴跳如雷贪生怕死

  拓展:

  A除了以上这些词语,你还能写出几个褒义词、贬义词吗?

  B除了褒义词、贬义词以外,还有一些介于中间的词语,叫中性词。你能举出几个这样的词语吗?

  (2)学习写读书笔记

  ①阅读125127页内容,你学懂了什么?

  ②汇报交流:

  A阅读宁宁和丫丫对话,你读懂了什么?

  认识两种批注方式:眉批是写在文章上方的空白处,旁批是把自己思考或体会写在文章旁边的空白处。

  做批注好处:对理解文章内容、学习语言表达都有益处。

  B阅读阅读平台

  先自己把故事读一读,想一想有什么感受。

  再看一看别人的批注,对照一下自己的认识

  最后,另选几处有感触的地方,尝试进行眉批及旁批。

  C拓展:

  阅读需要把自己的感受随时记录下来。我们都有哪些种批注呢?

  ①写感想式批注:记录自己阅读的感受、想法。

  ②质疑式批注:把读书的疑问记录下来。

  ③评价式批注:记录自己阅读后对文章褒贬看法。

  ④补充式批注:顺着作者的思路,依照作者的写法,接着为作者补充。也可以称得上仿写、续写。

  ⑤联想式批注:由此及彼,能够自觉的由文本迁移到文外。

  D阅读一篇短文,交流自己的批注。

  独立阅读,写批注

  小组交流,相互学习

  (3)积少成多

  背诵《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作业:阅读一篇短文,做学习笔记。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2、抒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读了本单元的课文,大家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爱国志士们的情怀,深深地打动了我们,使我们也想说些什么。经过这么长的准备时间,大家分小组搜集了资料、写稿、进行了演练,今天我们就汇报。

  (二)新课:

  1、提出要求:

  演讲者:观点明确,条理清楚,语气、语调、手势和演讲内容协调。朗读时,注意读出作品的情感与语调。

  听众:认真听,听后进行评议,以红花的形式给出评议。评出本班此次演讲活动的优胜者。

  2、演讲、评议

  ①抽签。

  ②按照抽签顺序进行演讲。

  ③群众评委评议:

  演讲题目内容形式

  观点条理感染力新颖情感表演辅助手段

  3、评出本次活动的优胜者。

  4、活动总结

  作业:写一份活动总结,简要回顾本次活动的过程,写出大家的收获与感受,还可以写一写以后开展活动的想法。字数不少于400字。

  第三课时(作文指导课)

  一、教学目标:

  1、指导选材

  2、练习说明的表达方法。

  二、教学重点:怎样写具体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同学们,上星期老师布置一个任务,请同学们找出自己认为最好的绘画作品或摄影作品拿来,进行展示。今天,我们把大家拿来的作品汇集在一起,开展一个绘画、摄影作品展览,同学们要仔细观察、欣赏,选出最能打动你的作品,并试着把它介绍出来,谁介绍的好,谁就被评为最有品位的观众。

  (二)新课:

  1、指导选材

  ①提问:要想成为最有品位的观众,我们首先要做什么?

  ②引导学生认识到选材的重要。

  请23位同学展示自己选好的作品,并说说为什么喜欢它?相机指导:

  要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发现作品最突出的特点。

  ③大家尝试用发现的眼光重新欣赏自己中意作品的特点。

  2、指导怎样介绍

  ①明确本次作文要求

  发现自己最中意的作品还不够,还要有足够的理由来说明你选它的原因,这就需要我们来向评委们介绍这幅作品。

  要想介绍得好,哪位同学能说说,你认为在介绍过程中应注意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

  按照一定顺序介绍。(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中间到两边等)

  介绍得要具体。

  要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

  教师随机板书以上要求

  ②明确重点要求:

  你认为这些中哪一项任务最难完成?(内容具体)

  同学们讨论一下,怎样做到具体?

  看我们书112页下有一幅插图,我们能一起介绍一下吗?先自己观察,练一练,想怎样说具体。

  请一位中等同学说。同学们评议。

  表扬优点,指出不足。

  重点指点:要想说具体,就要认真观察图上人物动作、神态,加自己的想象,他在什么情况下做的动作,他说了什么?

  让这位同学在大家帮助之后,再次介绍这幅画。

  总结学法:刚才,我们用什么方法把这幅画的内容说具体?

  引导学生总结:细致观察,展开想象,想像合理。

  展开想象,再自己介绍这张画或照片,看谁说的生动、具体。把说的内容动笔写下来。题目自拟。

  作业:完成本次作文。

  板书设计:写一幅绘画、摄影作品

  1、按照一定顺序介绍。(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中间到两边等)

  2、内容具体。(细致观察,展开想象,想像合理)

  3、感受真实。

  第四课时(作文评改)

  一、教学目标:

  1、充分肯定学生的习作,采用多种方式给予赏识,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增强学生习作的自信心

  2、在习作评价的过程中,鼓励学生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尊重富有个性和创意的表达。

  3、培养学生自我修改作文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通过互相赏识,让学生明白怎样才能把内容写清楚、写具体,以及如何写出成功后的感受。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今天我们就要进行最有品位的观众的评比工作。

  (二)新课:

  1、明要求

  回顾本次习作要求。

  2、展示赏析

  (1)精彩题目展示。出示学生的习作题目,请大声读读题目。

  (2)精彩内容展示。

  ①小组赏析。请同学先在小组里读读自己文章中最满意的片段,再推荐出一个最优秀的片段,让全班同学互相欣赏一下。

  ②集体交流。

  请各组推荐出的小作者有感情地朗读片段。要说说推荐的理由,并演示,划出精彩的地方。

  欣赏一二篇完整的文章,请同学们谈谈听后的感受。

  3、修改完善

  上面这些同学已经获得最有品位的观众称号,其他同学想不想当?好文是改出来的。

  ①示范评改

  出示一个片断,师生共同修改。

  ②自主修改

  请同学按照四读自改法(出示四读自改法:一读,通读全文,对照习作要求,看看是否符合要求,不符合的地方改一改;二读,逐段逐句轻声细读,修改不通顺的病句,改正用错的字、不当的词语和标点符号;三读,默读习作,补充不具体的内容,删去多余的内容;四读,有感情地朗读,全面检查润色。)进行自读自改,有困难的可以请别人帮出出点子。。

  ③自我展示

  请同学对修改得较满意的地方和自己在修改习作过程中的收获说给同学们听一听(说说自己哪个地方改得好,要注意说说自己原来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要这样改),并为自己组员打分。各组除刚才已获得称号的同学外,另外分数最高的同学也获最有品位的观众称号。

  板书设计

  修改方法

  一读,通读全文,对照习作要求,看看是否符合要求,不符合的地方改一改;

  二读,逐段逐句轻声细读,修改不通顺的病句,改正用错的字、不当的词语和标点符号;

  三读,默读习作,补充不具体的内容,删去多余的内容;

  四读,有感情地朗读,全面检查润色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10

  教学目标

  1.认识“浆、傅”等7个生字,会写“浆、傅”等15个字,会写“粉刷、师傅”等17个词语。

  2.默读课文,说说刷子李这个人物的特点。

  3.结合课文描写刷子李和曹小三的语句,体会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音乐导入:“我是一个粉刷匠,粉刷本领强,我要把那新房子刷得很漂亮,刷了房顶又刷墙,刷子飞舞忙,哎呀我的小鼻子,变呀变了样……”

  2.在我们的印象中,粉刷匠就是那个花了鼻子的小工人,那么冯骥才先生笔下的粉刷匠又是怎样的形象呢?与我们之前所了解到的又有何不同?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位俗世奇人——刷子李。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提出读书要求:自己小声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2.指名读生字新词。

  着重指导:白浆(jiāng)、师傅(fu)、包袱(fu)、蘸(zhàn)、发怔(zhèng)。

  3.指导书写课后方格中的字。

  着重分析指导“袱、馅、傻”,并在黑板上示范。

  (“袱”是左右结构,是“衤”,不要写成“礻”。“馅”右下是“臼”,中间两横不相连,“傻”右上是“囟”,不要写成“白”。)

  4.作者作品介绍。

  冯骥才,1942年生于天津,祖籍浙江宁波,是当代著名作家和民间文艺家,伤痕文学的代表作家。作品曾多次获得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全国优秀散文(集)奖。著有《啊!》《俗世奇人》《雕花烟斗》等。他的作品选取素材的角度新颖,用多变的艺术手法,细致深入的描写,开掘生活底蕴,咀嚼人生百味。

  《俗世奇人》是冯骥才创作的一部短篇小说集。全书由18个短篇小说连缀构成,各篇文字极精短,半文半白,作品的风格也接近古典传奇色彩,取话本文学旨趣。书中所讲之事,多以清末民初天津卫市井生活为背景,每篇专讲一个传奇人物的生平事迹,素材均收集于长期流传于天津的民间传说。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刷子李这个人物的特点。

  (1)刷子李是一个技艺高超的人。他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

  (2)刷子李是一个充满自信的人。他给自己立下一个规矩,刷浆时,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

  (3)刷子李是一个心思细密的人。在刷浆时,不仅能圆满完成工作,还能细心观察,注意到徒弟的心思变化。

  2.刷子李有什么绝活?用课文中的一句话回答。

  刷子李的绝活是刷墙。“他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

  3.课文是怎样表现他这一绝活的?从课文中找出相关语句,用“( )”勾画,分组进行讨论。

  (1)请一个小组的成员分别展示出他们的答案。

  (2)请其他小组成员补充或点评。

  (3)师点评。

  (4)将所有相关的句子分类别出示,让学生有感情地齐读。然后让学生总结作者分别是从什么角度来体现刷子李的绝活的。

  点拨要点:刷墙的衣服、刷墙的动作、刷墙的规矩、刷完墙的效果。

  刷墙的衣服:

  ①他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

  ②果然一身黑衣黑裤,一双黑布鞋。穿上这身黑,就好像跟地上一桶白浆较上了劲。

  ③他真觉得这身黑色的衣服有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

  刷墙的动作:

  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

  刷墙的规矩:

  ①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

  ②一天只刷一间屋子;

  ③每刷完一面墙,必得在凳子上坐一会儿,抽一袋烟,喝一碗茶,再刷下一面墙。

  刷完墙的效果:

  ①刷子划过屋顶,立时匀匀实实一道白,白得透亮,白得清爽。

  ②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

  (5)拓展。如果是你,你会选择跟刷子李一样立下规矩,重质,不求速度,慢慢地刷;还是会选择跟其他粉刷匠一样,重量,求速度呢?

  (引导学生积极自由地回答,两者都正确,加以引导应重质量,在当今社会时间也很重要。)

  四、课堂小结。

  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刷子李技艺的高超)

  -第二课时-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1.指名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导入新课: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刷子李技艺的高超。本文是从哪些方面描绘出刷子李技艺的高超的呢?接下来,我们将一起来学习探讨。

  思考问题:本文描写人物的方法与《描写人物一组》有何异同?

  二、品读感悟,体会情感。

  1.语段赏析:画出第5自然段中描写刷子李的语句,小组交流汇报。

  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

  这段话写得非常生动。第一句写师傅刷墙的动作;第二句写师傅刷墙的效果。为了说明效果好,作者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刷墙是一件辛苦的事,而对于刷子李来说却是一件(快乐、轻松、简单)的事。可见刷子李(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技艺高超)。

  (1)小组讨论得出答案。

  (2)点评学生的答案。

  师:我们通过完成第5自然段的阅读,了解到刷子李确实技艺高超,可是他的徒弟曹小三最关心的是什么呢?

  生:曹小三最关心的还是刷子李身上到底有没有白点。

  2.找出描写曹小三的语句,小组交流汇报。

  (1)在文中找出所有描写曹小三的句子(可以加上横线),其中描写曹小三心理活动的句子请重点勾画(可以加上波浪线)。

  (2)学生先独自阅读,再在小组交流,然后小组汇报。

  (3)出示句子,指导朗读:

  ①每一面墙刷完,他搜索一遍,居然连一个芝麻大小的粉点也没发现。他真觉得这身黑色的衣服有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

  ②当刷子李刷完最后一面墙坐下来,曹小三给他点烟时,竟然看见刷子李裤子上出现一个白点,黄豆大小。黑中白,比白中黑更扎眼。完了,师傅露馅儿了,他不是神仙,往日传说中那如山般的形象轰然倒去。

  ③说着,刷子李手指捏着裤子轻轻往上一提,那白点即刻没了,再一松手,白点又出现,奇了!他凑上脸用神再瞧,那白点原来是一个小洞!

  (“居然”“竟然”“奇了”这三个词都表现了曹小三意外的心理活动。)

  (4)你能简单地概括出曹小三的心理变化吗?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师小结曹小三心理变化。(半信半疑→神圣不可侵犯→轰然倒去→发怔发傻)

  3.了解课文的写作方法。

  (1)曹小三这一天跟着师傅所见所闻和传说有出入吗?

  生齐读第1自然段。刷子李敢立这样的规矩,说明什么?

  (自信,艺高人胆大)

  (2)刷子李的自信、高超技艺是怎样来的?文中有一句话概括了,能找到吗?

  出示:好好学本事吧!能将“好好”换个词来表示吗?(认真、刻苦、老实、乖乖等)

  (3)描写曹小三有什么作用?

  对曹小三的描写是侧面描写,能够衬托出刷子李技艺的高超。(烘托或衬托)

  4.课件出示:曹小三学徒的头一天,见到听到学到的,恐怕别人一辈子也不一定能明白呢。

  曹小三明白了什么?你又明白了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刷子李的特点:技艺高超。

  2.课文是怎样写出刷子李技艺的高超的?(正面描写:动作描写。侧面描写:刷墙的规矩、刷完墙的效果)

  3.曹小三的心理变化(半信半疑→神圣不可侵犯→轰然倒去→发怔发傻),还有四个“然”相对应,是哪四个词?

  (果然→居然→竟然→忽然)用这四个词写一段话。

  4.点明应重视真才实干,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地学习与生活,好好学本事的道理。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由《刷子李》激发学生对原著的兴趣。对刷子李的形象抱着好奇的心,如条件允许,还可以介绍《俗世奇人》中的其他人物,如泥人张等。

  2.本课着重讲通过正面描写、侧面描写表现出刷子李技艺的高超,对修辞手法的分析较少,教师在课堂上可引导学生发言并简要分析。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11

  【教学内容】

  人教课标版教科书第九册第十五课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7个生字。正确读写“居然、榨油、便宜、爱慕、体面、吩咐、分辨”等词语,会用“居然”造句。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

  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重点句。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哪些内容是详写的,哪些内容是略写的,并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4.初步了解借物喻理的写作手法,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教学重点】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花生的可贵之处,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从中体会做人的道理;

  【教学难点】使学生初步学会通过理解重点段来深入理解全文的`阅读方法。

  【教学准备】媒体资源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进入课堂

  1、课件展示落生图片,大家知道图片上是那种植物吗?

  (生答:花生)对,花生也叫落花生。引入课题:落花生。

  2、那你们知道为什么叫“落花生”吗?

  因为它是地上开花,花落以后在地下结果的作物,所以叫做落花生。

  3、简介作者:(根据预习交流——自读课后作者简介)

  这篇课文的作者笔名“落花生”,他之所以起如此的笔名,做一个对别人有用的人。现代小说家、散文家许地山的散文以朴实洗练、清新自然的笔墨,写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感触,常常寓深邃的哲理和优美的情思,为读者所喜欢。那么,小时候,父亲关于花生谈了些什么,是怎样谈的呢?我们来学习课文。

  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

  1、自学生字词:

  (1)大声朗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

  (2)交流学习新字词心得。由学生提出易错的字词,讲解交流自己的学法。

  (3)教师播放课件,加强巩固学生的生字学习。

  小结:注重结合上下文或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意思和用法,不要死记词典中的解释。

  2、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记述花生收获时,一家人谈论花生的事。

  三、自由读文,理清思路

  1、自由读文,边读边想课后第二题。

  按照课文叙述的顺序填空,再说说其中哪部分是主要的。

  种花生—→()—→()—→()

  2、再默读课文,用“∥”标出“议花生”这一部分内容的起止部分。

  3、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你准备怎样给本文分分段?说说你的理由。(小组内部讨论,教师引导明确分段。课文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可分为三段。)

  三、研读课文,把握重点

  1、再次自由读文,画出不理解的句子,讨论理解。

  2、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指导。

  生提出讨论的句子,并说说自己所在的小组是怎样理解的。(课件出示重点句子)

  (1)“赞花生”。(课件展示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的对比)

  父亲的话很重要,花生的果实,深深地埋在地下,只看地上的,貌不出众,他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炫耀自己,而是深埋地中,并给人们带来好处。

  (2)“学花生”。

  六个字讲了两个方面,“不好看,很有用。”父亲在这又说了花生的特点,父亲提出要求,不要做“只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的人。而要做谦虚朴实,不记名利,不会炫耀自己,对别人有用的人。当然既外表好看,又有用的人,当然更好。但外表美毕竟不能与内心美相提并论,更看重的当然应该是内心美,更看重能实实在在为人民做好事。一个外表不怎么美的人,要做出成绩,得到大家的认可,也许比外表赏心悦目的人更难,但如能默默无闻、毫无怨言地去努力,给别人带来好处,应该说更了不起,也更让人敬佩。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12

  教学目标

  1、根据习作提示,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习作,能写出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表达自己真情实感。

  2、能感受父母的爱,与同学、父母沟通情感,建立良好的关系。

  教学重点:习作训练。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诱发动机谈话导人。

  上节课,我们交流了父母的爱以及对父母的爱的看法,知道世上最爱你的人就是你的父母。在生活中,有没有你不理解父母或者父母不理解你的时候呢?让我们借这次习作的机会,和他们交流、沟通一下吧。

  二、创设情境。出示话题:

  1、你曾经有过不理解父母的时候,但通过一些事情,体会到了父母的爱。

  2、你对父母提出一些建议,比如,请他们改进教育方法,或劝说他们改掉不好的习惯。 3、你想和父母说的其他心里话。诱发动机。针对这些话题,你准备选择什么话题来与自己的父母沟通呢?

  三、自主选择,小组合作。

  1、自主选择,各自思考选择适合自己的话题,准备写什么内容。

  2、汇报话题,请一小组同学,说说自己选择什么话题,了解话题选择情况,鼓励每个话题都有人选择。

  3、小组合作,请前后四个同学组成一个小组,说说自己习作内容,互相评议一下,看看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并推选代表准备在全班交流。

  四、全班交流,打开思路。

  1、代表交流,每个话题选择一个小组代表交流,要求把内容尽量说具体。

  2、师生评议,要点:

  a.是否有自己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

  b.是否表达出自己真情实感.

  c.否有具体事例,或事例是否具体。

  3、明确要求,学生写作。 4、明确要求,读读“习作”提示的最后一段话,说说给我们作了哪些提醒?(写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完后读给爸爸妈妈听,和他们交流意见。)。

  五、各自习作。

  1、修改草稿。各自或者互相修改习作草稿。

  2、誊写习作。

  六、习作讲评。

  1、小结习作情况。运用激励机制,总结这次习作情况,并表扬习作优秀、进步的同学。

  2、提出任务。这次习作评讲的重点是:

  a.是不是自己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

  b.是不是表达了真情实感。

  3、欣赏佳作,师生互动。

  4、欣赏佳作片断,共同评议。(选择3~4位学生的习作片断,进行欣赏,说说值得赏析两篇学生整篇佳作,共同抓住上面两点评议。

  5、小组交流,互评互议。

  6、自读习作,互相指出优点和不足。

  7、各自修改,继续完善习作。修改中,提醒如语句、标点、字等也要修改;订正同学、老师修改中指出的问题。

  以下是我对作文教学的一点体会:

  一、写作是一种主观情感的抒发,是一种个性化的书面表达。一篇为人称道的好文章,往往渗透着作者真挚浓厚的感情。诚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作文过程中,学生常常觉得没话说,没有表达的也有不少学生占有了材料,心中好像也有话要说,却陷入一种不知怎么用文字表达出来的尴尬境地。其原因就在于他们的语言、词汇积累得太少,这就要求学生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用书面语言表达出来,并且加以生动化和形象化,以培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观察和分析的基本素质。而要使学生通过文字,写出对人或事物神韵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尤为重要,这需要执教者对学生进行情感的培养。本课以话说“母爱”贯彻始终,努力创设教学情境。本课将音乐恰当地引入课堂,用歌声拨动学生情感之弦,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启迪学生的`思维,有利于调节学生的情感,使之产生共鸣,这样,学生写出的文章,才有生活气息,有真情实感,才能避免写空话、假话的弊端。

  二、人的情感是具有感染性的。在一定条件下,人的情感可以感染、相互影响,从而产生相同的情绪体验。这就要求教师要以热情的言行,将自己的积极情感体验传导给学生,以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本课中,教师充满激情的话语,传递着教师真挚的情感,强烈地影响着学生的情绪,使学生产生积极向上、愉悦振奋的情感体会,诱发学生对作文的内驱力,从而积极思维,兴味盎然地投入作文活动中。三、思想情感是借助语言文字来表达的。在作文中,思想情感与语言文字一个个聚焦点的整体联系,才构成了语言文字与思想情感有机结合的有血有肉的鲜活文章,才使得我们面对的文中景物是那么活现,人物是那么活脱,情感是那么真切。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抓住语言文字与思想情感的聚焦点引导探究,促使对语言内涵的深刻理解和思想情感的深切领悟,使语言训练与情感熏陶水乳交融。引导学生运用语言表情达意,抒发情感,这既是语言训练的重要方法,又是情感熏陶的有效手段。本课中执教者以“排比句”句式语言学习与情感实践的结合点,由句式学习延伸开去,指导写作实践,达到了语言运用与情感熏陶的较好结合。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1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四个生字、正确书写五个汉字。

  2、在阅读中体会作者使用的说明方法。

  3、激发学生对科学事业的崇敬与热爱。

  教学重、难点

  1、了解激光的特点和用途。

  2、学习作者的说明方法。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什么是激光?通过预习你对激光有了哪些了解?老师这儿有一段《激光舞》的视频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有什么感受?激光在我们的生活中用途非常大, 相信今天学了这篇课文后你会对激光有更深入的了解,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激光的世界,去探索一下激光的奥秘吧!

  二、初读感知:

  1.同学互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内容?这种对客观事物的性状、特点、功能和用途等做科学的说明、使人增长知识和技能的文章,是什么体裁?(说明文)你还记得那些说明方法? 2.快速浏览课文,看看每一自然段都写了什么?找一找哪几个自然段写了激光的特点?哪几个自然段写了激光的用途。

  三、理解课文:

  (一)小组合作交流:你认为课文分几段进行分析比较好?

  (二)研读课文第一意义段 1.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的1、2自然段,说说激光有哪些特点?请你划到相关的句子。请看大屏幕两组图片,说说激光、日光灯和灯光的特点,用一句话来概括。(激光的特点:①方向性强。②亮度高。) 2.哪些句子分别写激光的这两个特点,请你把相关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指名回答:“比如说,太阳、电灯发的光都是向四面八方照射的,散的.;手电筒和探照灯虽然能将光集中起来向一个方向发射,然而经过一段距离,还是向四面八方散射开去。激光却能始终集中向一个方向发射。” 这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举例子、作比较) 3.为什么说激光是最亮的光,你能用充分的理由说明吗? “如果我们眼睛盯着电灯看,会感到刺眼;盯着太阳看,会感到发晕;如果眼睛对着激光看,就会造成严重的损伤乃至失明。” 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比较、列数字)这些说明方法的好处是什么? 4.激光在军事上有什么用途,你还了解到那些?

  (三)小组学习第二、三意义段。

  学习要求:

  1.合作学习3-6自然段,完成课后第一题。小组交流。

  2.找一找每一段都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画出相关语句。 选代表汇报激光的用途。读出相关的句子。同学们都能很快的填完表格,显而易见,这是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呢?(举例子)文中还运用了那些说明方法?

  (四)学习最后一段

  指名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简单汇报激光的其他用途。 你还知道激光的哪些用途? 猜想一下,不久的将来,激光还可能用在哪里?

  四、总结全文

  同学们,我们学习这篇有关科普知识的说明文后,见识了激光的神奇与奥妙,但是激光的奥妙还有很多很多,等着你们去探索和发现。老师希望你们能走进科学、热爱科学,为人类做贡献。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14

  《一双新鞋》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语,积累词汇。

  2.理解课文内容,通过人物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体会父子之间含蓄而深挚的情感,理解并回报父母的爱。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通过人物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体会父子之间含蓄而深挚的情感。

  教学难点

  能够理解父母的辛劳,学会关爱父母,孝顺父母,用行动回报父母的爱。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揭示课题,板书课题《一双新鞋》。

  2.看到文题,你想到了什么?

  a.这是一双什么样的新鞋?

  b.这是谁的新鞋?

  c.这双新鞋背后有怎样的故事?

  (学生还可以展开联想,从其他角度谈自己的想法。)

  过渡:是啊,这到底是一双怎样的新鞋,围绕它又发生了一段怎样的故事呢?就让我们通过读书找到答案。

  二、初读感悟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同时看看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学生自读课文。

  3.学生回答主要内容。

  (课文主要写我为了赶时髦,向父亲要钱买一双新鞋。然而当我看到父亲脚上那双破旧不堪的旧鞋,想到父亲工作的辛劳,最终放弃原来的想法,为父亲买了一双新鞋。表现了我对父亲的理解与关爱,展现了父子间深挚的情感。)

  三、互动探究

  1.浏览课文,想一想文题中的一双新鞋指什么?

  学生回答:a.我想得到的路夫便鞋

  b.我为父亲买的老款式鞋

  2.请持两种观点的.同学分别谈谈自己的想法。

  (在教师引导下读出各自的理解。教师指出,课题兼有二者,由二者的关联深化理解课题)

  3.过渡:我是那么渴望得到一双路夫便鞋,一路上都想象着自己穿上路夫便鞋走路的模样。可是为什么最终决定为父亲买一双鞋?

  4.学生简单回答。

  5.对于我的改变想法,课文是怎样一步步展开的?再仔细读读课文,边读边动笔画出相关语句,用心去体会。

  6.学生小组讨论,教师深入各组倾听、指导。

  提示:通过读书,抓住表现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的句子去体会,读出自己的感受。

  7.学生汇报。

  重点体会下面几句话:

  a.就在这时,我看到了父亲露在外面的脚,他的鞋又旧又脏,左脚的鞋底已经断裂了。

  b.我,我还是想买一双路夫便鞋。我小声回答,竭力不去看他的鞋。

  c.穿上它,我就可以神气地走在校园里,成为时髦的男生了,想着这些,我心中一阵激动。

  d.我不由想到爸爸那双旧鞋,想到许多寒冷的夜晚,他双脚冰凉地穿过城镇去给人家修车。他为了全家没日没夜地工作,却从无怨言。一时间,我心乱如麻,眼前那双路夫便鞋也在顷刻间变得暗淡无光了。

  e.我的脑海里出现了两幅画面:一幅是我穿着新鞋在校园里神采飞扬、引人注目的样子,一幅是父亲那双破旧不堪的鞋。

  8.指导朗读。

  结合学生汇报进行指导。想象当时人物心理,读出不同情况下人物不同的感情。如羡慕、犹豫、内疚、矛盾等等。

  四、总结全文

  1.你觉得父亲和文中的我是怎样的人?

  2.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3.回读全文,升华情感。

  《一双新鞋》教学设计之二

  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

  ⑴学习并掌握本科的生字新词

  ⑵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对爸爸的爱以及爸爸对我的爱

  ⑶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阅读教学的原则,让学正在字读的基础上交流、反馈

  3.情感、价值观

  感悟父爱的伟大与无私,教育学生懂得体谅父母的难处。

  重点难点、关键

  1.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亲的良苦用心

  2.难点:激发学生对父母的热爱

  课时划分:一课时

  教具准备:生字词语与卡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设置悬念

  1.教师板书课题、学生读题目

  2.教师导:课文围绕一双鞋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二、初读感知、学习生字

  1.教师提出自读要求

  2.出示生字词语与卡片

  3.教师进行强调。

  三、品读句子、体会情感

  1.教师指名反馈:读了全文,课文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2.被什么感动?:被父亲对儿子的爱、儿子对父亲的爱

  3.学生再读课文,思考问题:想想父亲对儿子的子和儿子对父亲的爱是什么?

  4.指名反馈:父亲为满足儿子的愿望,把准备买零食的钱给儿子买鞋,儿子为爸爸的脚不再爱冻放弃了自己的愿望,为爸爸买一双最需要的鞋

  5.讨论:爸爸很需要新鞋,为什么没有去买?

  6.教师小结:爱是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故事最感人的地方是父子俩都把对方放在第一位

  四、总结全文

  人间最美的情感是爱,母爱的无私,父爱的伟大。我们应该爱护、关心、体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

  五、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15

  一、背景:

  语文可以促进你对音乐的感受,音乐可以促进你对语文的理解。在小学六年级的语文书上有一篇与音乐紧密结合的课文《二泉映月》,课文文笔很美,娓娓叙述了二胡名曲《二泉映月》诞生的经过,描绘了委婉连绵又升腾激荡的琴声及其无与伦比的深邃意境,表现了阿炳这位盲人音乐家热爱生活,热爱音乐,追求美好理想,敢于同坎坷命运不屈抗争的精神。我在给学生上这一课时,播放了阿炳的二胡名曲《二泉映月》,帮助学生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增强学生热爱、敬重、走近世界经典艺术的美好情怀。

  二、品味名曲,感受不朽:

  师:又是一个中秋夜,阿炳来到泉边,这一次,他不仅听到了叹息、哭泣,还听到了倾诉和呐喊,听着听着,他的心颤抖起来,他禁不住拿起了二胡……以下,课文用极优美、极富有特色的语言描绘了阿炳拉出的琴声和旋律。请大家反复朗读第5自然段,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生:《二泉映月》表达了阿炳对师傅的怀念。

  生:《二泉映月》表达了阿炳坎坷的人生道路。

  生:《二泉映月》不光是一首曲子,他是阿炳的内心情怀,表达他与命运抗争、向往美好生活的一种精神。

  师:是啊,这不仅仅是一首曲子,是阿炳用“琴声”表达“心声”。让我们好好地读读这段话,感受阿炳的内心情怀,表感受他与命运抗争、向往美好生活的精神。

  师:起初,琴声委婉连绵,你仿佛看到什么?听到了什么?(播放《二泉映月》相关片段)

  生:我仿佛看到二泉优美的景色。

  生:我仿佛听到阿炳怀念师父的轻声倾诉。

  师:随着旋律的`升腾跌宕、步步高昂,你又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播放《二泉映月》相关片段)

  生:我听到了阿炳与命运抗争的呐喊。

  生:我看到阿炳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

  师:让我们跟着乐曲读读这段文字,读出感情,读出意境。(播放《二泉映月》完整曲子)

  生配乐齐读。

  师: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乐曲久久在二泉池畔回响,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同学们能不能在老师的提示下,跟着乐曲,试着把这段文字背一背。

  师:(播放《二泉映月》完整曲子)起初……这似乎是阿炳在……在……在……随着……它以势不可挡的力量,表达出……抒发了……月光照水,水波映月……

  生在老师的提示下跟着乐曲背诵课文。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五年级语文小学教案04-07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2-29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1-29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01-02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11-12

语文小学教案01-03

湘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12-27

小学语文五年级《桂花雨》教案02-21

年小学五年级语文授课教案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