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职网>实用文>教案>小学教师教案

小学教师教案

时间:2022-11-11 17:08:08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学教师教案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教师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教师教案

小学教师教案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容量概念和认识测量工具,以及认识“升”和“毫升”,知道“升”和“毫升”怎样用字母表示;会读量杯和量筒中液体的多少。

  过程和方法目标:在实际操作活动中了解容量的含义,认识“升”和“毫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积极参与“玩水”的实验活动,获得愉快的学习和数学活动经验。 教学重点 :升和毫升的认识

  教学难点 :容量概念的形成和正确读取量杯量筒液体的多少。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喝饮料吗?

  生:喜欢。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两瓶饮料(出示饮料),你们知道哪个瓶子里的饮料多吗?你是怎样知道的?

  生:左手拿的瓶子里饮料多,用眼直接看出来的.。

  师:今天我们要一起来认识容量单位:“升和毫升”。学了今天的知识,你就可以用数来表示饮料的多少了。(板书课题)

  二、新课讲授

  1、实验,容量

  ⑴ 出示两杯不同颜色的水(高度不一样)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哪一杯水多呢?

  生:红色(蓝色)

  ⑵ 再出示两个杯子。(大小不同)

  师:哪一杯装水多?有什么好办法?同桌互相讨论一下。(出示课件)

  生:一样多。 左边的……

  ⑶ 提出小组合作实验,在实验中考虑有什么好的方法,让学生积极配合,共同解决问题。 师:你们都想到了哪些方法?

  生1:可以把两个杯子放在一起比一比。

  生2:可以把一个杯子装满水,再倒入另一个杯子里。

  生3:还可以把两个杯子都倒满水,然后再分别倒进两个一样大的杯子里。

  师:同学们真聪明,你们想出了这么多好办法!(鼓励的语气)

  小结:哪个杯子装水多,我们就说哪个杯子的容量大。(出示课件)

  2、实验,认识升和毫升

  ⑴ 出示两个高度一样、装着水的高度也一样、但粗细不同的两个瓶子。(用不同颜色区分) 师:老师这里还有两个瓶子。比一比,哪个瓶子装的水多?你是怎么比较的?现在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讨论。

  师生交流:

  生1:用一个大杯子,先把一个瓶子的水倒进去,做一个记号,然后倒出来。再把另一个瓶子的水倒进去,和刚才做的记号比较。

  生2:分别倒进两个一样大的杯子里,再比一比哪个多。

  生3:用量杯也可以测量出哪个瓶里的水多。

  师:同学们,你们真了不起,想出了许多好方法。那现在,我们就来按刚才的方法试一试吧。 实际操作:

  ⑵ 师:如果要精确的知道液体的容量,就要用到计量液体工具。(出示、认识量筒和量杯)计量液体,如汽油、饮料、药水、等,用升或毫升做单位。

  师:升用字母“l”表示,毫升用字母“ml”表示。(出示课件并板书,学生读一读)

  师:生活中还有哪些液体用升或毫升来计量?

  生:油,牛奶,可乐,啤酒。

  ⑶ 用量杯测量两个瓶子中液体的多少。师生一起进行实际操作。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读出两个量杯中红色液面和蓝色液面所在的刻度。

  (学生汇报,老师在黑板上记录)

  三、练一练

  1、让学生独立观察并填空。然后全班交流。(教师出示课件)

  2、先请一位学生读题。

  生:找三个大小不同的玻璃瓶,分别测量它们的容量。分小组进行实验,完成后汇报结果。

  3、怎样使两个瓶子里的水一样多?

  分小组进行。(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方法,然后全班交流)

  生1:用量杯或者量筒,准确量出同样多的水。

  生2:用两个同样大小的杯子,然后分别倒进水,使两个杯子液面高度相同。

  4、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判断:哪个杯子的容量大,哪个杯子容量小。(课件展示)

  四、课堂小结: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得愉快吗?谁能说说你的收获是什么?

小学教师教案2

  10月17日我们举行了作业教案检查,现总结如下:

  一、长处:

  1、整体把握教材,有课时安排。

  2、讲授方针层次分明,讲授重点突出,重难点明确。

  3、按进度备好每一节课,部分教案与讲授进度相吻合。

  4、大部分教师备课项目齐备、过程具体,符合讲授策略。如:张雁、刘萍等,备课细致,做到备教材、备学生。

  5、部分教师对计划表中的完成情况做了标注并写明了未完成的原因。如黄宗合。

  二、不足

  1、大部分教师反思偏少,部分教师甚至没有反思。

  2、部分教师的教案没有板书设计和作业设计。

  3、缺乏实效性。

  三、建议

  1、按学校教导处的要求,按进度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并提前备好开学一周的课。

  2、讲授反思要有深度、有质量,应就讲授过程中成败得掉进行总结,理论联系实际,写出本身的收成、困惑、改良的办法,经由过程反思提高本身的讲授程度。

  3、重点课必需备详案。

  4、认真研究教材,结合学生实际拟定切实可行的教案。

  作业

  一、优点

  1、多数教师布置的作业量适度,批改及时。

  2、作业本干净整洁、封面统一。

  3、书写工整。

  二、存在问题:

  1、个别老师批改作业不够认真、严谨。

  2、批阅符号不规范,出现多道题只批一个大对号。

  3、错题没有更正。

  4、部分教师没有对学生的`错题进行正确的批阅。

  改进意见:

  1、认真钻研教材,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观念,备课时要备教材,也要备班级的学生的学习情况。年青教师应该写好详细的教案。按实际上课课时进行备课。

  2、借鉴人家的东西要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认真舍取,而不能照搬照抄。

  3、课后反思要有一定的数量,也要有一定的质量,每次上完课要认真总结反思,以改进自己的教学,为今后自己更好的教学积累一笔财富。

  4、在批阅学生作业时发现学生有错误,要少打“×”,圈出来或划出来,让学生订正后再批。

  5、把漏写的东西要及时整改,补充完整。

  6、对待资料的工作检查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足的就整改。

  7、数学教案要多一点备练习。练习量要足、练习题型要多层次。

  8、教学工作是繁重的,工作要做细、做足、要到量、到质。凭良心去做,平时做好,就不会感到有负累。

小学教师教案3

  活动目标:

  1、鼓励孩子虚心向他人学习,使自己取得成功,并使孩子养成互帮互助的好习惯。

  2、培养孩子积极向上的进取心。

  活动过程:

  一、提出问题,引起幼儿的兴趣。

  1、你数数能够数到几?不会数了你会怎么办?

  2、有一只小青蛙他只能够数到一,可是后来却能够数到三百多了,这是怎么一会事呢?

  二、讲述故事。

  教师讲述故事至请你教教我吧。向幼儿提出:

  小鱼是怎么做的?他教小青蛙了吗?为什么?

  继续讲述到最后,提出问题:

  1、小青蛙和小鱼为什么能在数数竞赛中得到金牌?你该怎样向他们学习?

  2、小青蛙看到小鱼会数泡泡是怎么做的?

  3、如果你看到别人比你强,你会怎么做?

  4、如果别人向你请教问题,你会教别人吗?

  5、让孩子带着问题再次倾听故事。

  三、让孩子讲述故事。

  在孩子熟练掌握故事结构的'基础上,讲述故事。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小学教师教案4

  编写“教学设计”通常又称为“备课”,它是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运用系统的方法对教与学的活动进行安排规划的过程,它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蓝图。因此,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现实中,备课的实际效果很不尽人意,依赖教材、教学参考和教案汇编等备课用书照抄照搬的做法累见不鲜。这样的教案很“规范”,要求有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具安排、教学过程等样样齐全,文字流畅,文字数量又多,可称得上是详细教案。在各级学校领导教学检查或职称评比过程中都受到较好的评定。然而,在教学中,这些教案完全脱离实际,排不上任何用场,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教案脱离实际表现为:1、不考虑学校的实际情况,只注重教材知识的逻辑系统,2、不考虑学校的教学条件,安排在教案中的教学具农村学校根本无法办到。3.教案的形式无变化,突出教师的教,不考虑学生的学。4、农村复式班或大单班无法操作。例如我区有的四.五级大单班,一节课内要上几个年级的课,这样的教案如何安排年级间的“动” “静”活动呢?我一再反对复式班教师备单式教案上课。询问了一些教师,他们的回答是一致的,职称评定时只要求写单式教案,并且要我为之反映一下,要求复式班教师可以提供复式教案参加职称的评审。总之,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是在40分钟内上好课,而上好课的前提就是要备好课。因此 如何促使备课达到实效是当前小学教师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一、教案设计要讲求实效

  教案设计不能脱离本地学校学生的实际,也要符合教师的实际教学水平。这样,备课目的才有实现的可能,追求教案设计的实效是备课的出发点和归宿。

  教案设计的实际效果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能够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设计的教学问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是符合本班学生的认知水平,适合学校的教学条件,是可以操作的。2.教案设计能体现现代教育思想,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能促使教学活动过程的最优化。

  二、教案设计要有各自的特色

  备课是为了上好课,由于每位教师各有所长,能力大小不尽相同,在某一个教学阶段各自的侧重点也不一样,因此,教案的设计应追求各自的特色或艺术风格,不搞一刀切。例如 新教师通过设计详案熟悉教材,弄清教材的体系,积累教学的经验。又如,开展教科研课题实验的教师,可以精心设计满足实验要求的特色教案。再如,对某一教学环节还不够上水平的教师,可着力在这一教学环节上采用多种设计方案。这样备课要在突出各自特色的同时兼顾教学要求的轻重环节,做到点、面结合,体现一课一得,教师的教案设计和工程师编制的.工程设计方案,画家的美术作品,音乐家的美妙乐谱一样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和创造性。因此 教案设计是否有自己的特色是衡量备课质量的条件之一,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

  三、优化教案设计的几点思考

  对于小学教学的教案设计,关键的问题是树立什么样的设计观念和设计标准。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基本理念,从考查课堂教学活动入手,采用对如何评价一节课和如何看待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的表现来进行衡量备课的质量。好的教学设计须具备如下几个基本特征:

  1、确定符合实际的内容范围和难度要求。每一节课都应当是有针对性的,没有一个适合任何学生学习的教案设计。教师设计一节具体的课时,都应当把它当作一个创造性的活动,只有根据学生实际和充分考虑当时当地的教学条件,确定恰当的内容范围和难度要求,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不考虑学生实际,不分析和利用现有条件的课堂教案设计,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

  2、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尽可能的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能多一些安排学生课堂实践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和经历学习的学科知识。

  3、尊重学生的需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同班级的学生会有不同的特征,同一个班级的学生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备课中应尊重不同学生在知识、能力、兴趣等方面的需要。应当有针对性地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不同类型和不同水平的题目,供学生有选择的做,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都能在学习过程中有所收获。

  4、运用灵活的教学方式,适应学生的实际和内容的要求。在教案设计时,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应根据不同年龄和异步发展水平学生的需要,灵活运用且不拘泥某一种方法,做到一法为主,多法为辅。

  四、增强创新意识 拓宽备课的思路

  教案设计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钻研教材的结晶,教案设计的质量是课堂教学的基础。在教案设计时,教师应以《课程标准》和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坚持“依据《标准》源于教材”的原则,根据不同课型,以及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自己已有的教学经验精心设计。遵循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以教材为教学内容,以学生为主体,以学法指导为重点,结合学校、教师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充分发挥教师主观能动性,创造性的设计出各具特色的多种多样的实用教案。

  1、备详案。 适用于刚刚从事教学工作或对所任学科的教材体系不甚了解,或担任教科研课题实验教学的教师。编写详案有利于教师弄清教材的编写体系,掌握基本的教学方法,探索并积累教学经验。详案的设计一般要完成所有的撰写程序:(1)确定教学内容。(2)制定具体、全面的教学目标。(3)制定教学活动探索的重点。(4)准备教具、学具。(5)设计详细的教学过程。(6)撰写教学后记。

  2、备简案 。适用于从事教学工作多年,对所任年级学科教材体系以及班级情况非常熟悉,并且有一定的教案设计经验的教师。编写简案有利于把教案编写的主要精力用于教学突出位置、关键部位和精彩教学活动的设计上。使每课的教案设计都有新的创意,争取一课一得。

  3、备学案 。以往的教案一般都设计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内容 ,很少在教案设计中编写学生如何开展学习活动的计划,要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则是课堂上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还需要在教案中设计一部分“学案”,使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活动开展得有生有色。

  4.备“实验课题”的教案。在开展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的实验教学时,应根据课题实验的要求组织开展教学活动。教案设计同样需要符合该课题的实验要求,例如 在开展“异步教学”课题实验时,教案中非常突出教学问题的设计,使得学生在解答自选问题的异步学习过程中求得发展,教案就必须按“六环节教学程序”来设计。

  5、备教学线路或复式教案。在山区,边远的农村,有一些复式班和一些多级复式的大单班,一个班至少有二个年级的学生,在我区龙门乡就有一些四至五级的大单班,一堂课要给这么多年级教学,要求编写单式教案是根本无法办得到,更何况这些教师都是一人一校,整曰包班教学,最实用的办法就是备教学线路。这样可使一堂课内每个年级的“动”“静”搭配合理,防止某个年级失控现象的出现。另教师可采取在教科书上圈点的备课形式相配合。 对于二级复式班,教师可设计对应式复式教案,课堂教学中使用较为方便。

  6、备原教案的“变化教案”。在一些学校,校领导非常重视教师的备课。除定期检查外, 还在每个学期结束后,将教师的备课教案收归教导处存档,以防教师今后再任相同年级课时重复使用。实际上,这种做法容易促成教师逆反心理的产生,教师将会对教案的编写从主动转向被动,逐渐失去兴趣和追求创新设计的愿望。我不赞成这种做法,深入课堂 ,正面引导,参与备课,检查指导。从备课的实际效果上来评价教师,对不同的教师要有不同的备课要求,不搞一刀切。实际上教师在原来备课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从现代教育的发展变化,以及现在教学条件的改善,可以再一次用原先的教案的同时精心设计“变化教案” 着力于“创新设计”,在新旧教案的比较中提高自己的备课水平。

  总之,教案设计的种类很多,只要切合实际,不断创新,追求实效,必然会激励教师认真备课,追求高质量的教案设计。我们也希望学校的领导,教育教学的业务管理人员,对教案设计的格式不要统的过严,应从实际效果的优劣来评价,允许百花在教案设计领域齐放。

小学教师教案5

  教学目标:

  1、知道学习汉语拼音能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要学好汉语拼音。

  2、学会a,认清形,读准音。

  3、认识声调符号,在教师指导下正确认读带调的a。

  4、会在四线格内抄写a 。

  教学重点:a的发音和韵母带调读。

  教学难点:a的第二声和第三声。

  课前准备:投影片和字母图片

  教学时间:1课时

  课时

  课时目标:知道学拼音的用处,学会单韵母a,认识声调符号,在老师的指导下学读四声。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从今天起我们要学习汉语拼音了。汉语拼音的用处可大了!能帮助我们识字、读书,还会说一口好听的普通话,想学吗?大家一定要用心地学。

  (二)教学单韵母a 。

  1、看图说话引出a:说说图上画了谁?她在干什么?

  学说图意:小朋友学唱歌,a a a。教师范写a。

  2、你们瞧!图上的小朋友唱歌时,嘴巴是→张得大大的。

  3、教师示范发音,学生听音,看口形。学生模仿发音,教师边检查边领读。

  4、发音要领:发音时嘴巴张大,唇形自然,声音响亮。教顺口溜:张大嘴巴,a a a。

  5、看投影片记字形。

  覆盖a的字形,与小姑娘的头部重合。看看a的形状像什么?抽拉投影片,使a和小姑娘头部分离。

  用儿歌帮助记字形,“圆脸小姑娘,小辫右边扎,要问她是谁?就是a a a 。”

  (三)教学a的四声。

  1、单韵母a的头上常有四顶不同的帽子。(出示)它们戴上不同的帽子,读起来的声调也就不同了。这四顶帽子就是“声调符号”,我们根据符号读韵母。

  2、ā戴上了第一顶平平的`帽子,就是第一声,读音也是平平的。(教师发音,学生跟读。)

  á戴上了第二顶从左下到右上的帽子,就是第二声。读的时候就像有人问你话,没听清时,你会问:“á,你在说什么?”就是这个音。(用手势助读。)

  ǎ戴上了第三顶帽子,就是第三声。音又不同了,由高到低再到高,形状像个钩。(教师发音,学生跟读。)

  à戴上了第四顶帽子,从左上到右下的帽子,就是第四声。我们读时声音要从高到低,就像惊叹:“à,你来了!”

  3、学生以手势助读。

  (四)指导看书,读书。

  1、指导看书。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在书上什么地方?(翻开课本,找到汉语拼音第一课。)

  2、边看图边读课文。集体反复练读2—3遍,再指名读。

  (五)学写单韵母a。

  1、认识四线格我们学会了a的读音和四声,还要学会写a。出示四线三格,让学生数一数有几根线几个格子。记住,a就住在二楼。写的时候要碰到上下线,而且要一笔写成。

  2、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教师边写边讲,注意:a要一笔写成,先写半个圆,连上去再写一笔竖弯。

  3、学生上黑板试写a,讲评。

  (六)课堂练习

  1、提醒注意写字时坐与执笔姿势。“

  2、在四线格中正确地描写a。

  总结:这节课,我们先看图,说清了图意;再学习a的发音和声调;接着我们读了课文;最后还学习了在四线格中正确书写a。这样分四步,我们就把这些内容都学会了。

小学教师教案6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通过学唱歌曲,感受欢快的情绪,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过程与方法】

  通过欣赏、歌唱,提升对音乐的理解能力,感受音乐的节奏特征。

  【知识与技能】

  掌握四二拍强弱规律,逐步加深对自然音阶的把握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学唱歌曲。

  【难点】

  掌握四二拍强弱规律,并用简单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三、教学用具

  钢琴、多媒体、打击乐器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导入新课

  教师创设问题:同学们,你们喜欢小鸟吗?在树林里,在上学的路上,我们都能听到小鸟快乐、幸福的歌唱。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描写小鸟在树林里快乐歌唱的歌曲《快乐的do re mi》。

  (二)感受体验

  1.初听歌曲播放多媒体歌曲视频并设问:“聆听歌曲后感受到了什么样的情绪?”(欢快地)

  2.复听歌曲并设问:“歌曲共有几段?欣赏歌曲时你能想到什么样的画面?”(歌曲共两段,能想到阳光明媚、小鸟们快乐地唱歌等画面)

  3.教师伴着旋律对歌曲进行介绍。

  4.多媒体播放歌曲并提问:“歌曲是几几拍子的'?请同学们跟着你感受到的旋律强弱,来说一说四二拍的强弱规律如何?请拍手感受一下?”(四二拍,强弱)

  (三)学唱歌曲

  1.发声练习,屏幕出示教材中的发声练习旋律,学生随琴演唱,注意弹性。

  2.教师弹琴范唱,学生跟琴轻声哼唱曲谱,并引导学生注意演唱时音准把握、声音的弹性。

  2.学生根据大屏幕强、弱的动作,边唱边拍桌子,感受节拍的强弱规律。

  3.加入歌词,学生分组组内演唱练习。

  4.全班齐唱,教师纠正节奏情绪音准表情,并示范。

  5.划拍完整演唱歌曲。

  (四)巩固提高

  1.分小组自由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创编。

  (1)选择手鼓,为歌曲伴奏。

  (2)选择双响筒,为歌曲伴奏。

  2.请各组进行表演,而后进行生生评价、教师评价。

  (评价方向:节奏型选编、课堂乐器的编配是否合适、学生之间的配合程度、能否表现音乐的情绪)。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歌曲《快乐的do re mi》,感受到了欢快的音乐风格,通过欣赏、学唱这首歌,我们仿佛沐浴在金色的阳光里,看到小动物们自由自在地跳跃玩耍。让我们一次演唱这首歌,结束这节课!

  五、板书设计

小学教师教案7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加减混合的计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数的加减混合计算。

  【过程与方法】

  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在交流、计算中,理解并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并能正确进行脱式计算的书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习兴趣,学生能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并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脱式计算。

  【难点】

  能正确进行脱式计算,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三、教学准备

  教学图片、课件、直尺等。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

  以小精灵明明带我们去动物乐园,看见一群小动物,每个小动物身上还有一道算式,这个情景引出:

  16+9+8= 32-10-6= 25+20-10= 48-8+17=

  先指定学生说说每道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让学生动手计算,复习连加连减的计算。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课件出示第47页例1:

  图书阅览室里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下午又来了38人,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

  1.观察画面,收集信息

  2.分析信息,提出问题(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该怎样列算式)

  3.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学生独立列式并进行计算,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方法一:分步算式,53-24=29(人),29+38=67(人);方法二:综合算式,53-24+38=67(人)。

  4.反馈解法,初步感知(全班汇报交流:每种方法每步分别求的是什么?教师板书)

  5.比较归纳,总结算法:(全班交流讨论)

  给出规定: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法、减法运算时,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6.深化概念,运用计算

  (1)讲解脱式计算53-24+38的书写格式,教师示范板书,边讲解边说明计算方法,注意:等号上下要对齐。

  (2)梳理提问:在书写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谁能完整地说说这道题是怎么算的啊?

  (三)巩固练习、深化新知

  1.探究例1的另一种解法。现在我们知道“这天阅览室共来了91人”和“中午走了24人”,还可以怎样求“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要求学生独立计算,再汇报交流,列综合算式:53+38-24,体会加减法混合运算,交换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2.改错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指定学生说明错误的理由。

  3.书中练习题:先学生说运算顺序,再独立计算全班交流,强调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四)小结作业

  师生共同总结,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课后继续提出能用今天的算法解决的问题。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小学教师教案8

  《分数与有限小数的关系》是小学数学第十册第五单元“分数和小数的互化”中的例3,原教材安排与例1、例2合并成一节课,教学例3时,先把3/4等5个分数化成小数,接着把5个分数的分母分解质因数,最后发现并归纳出结论。如果按照这样的安排,整个教学过程显得比较平淡、枯燥、抽象,无法突现出分数和有限小数的这个关系的规律性,也使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缺乏灵活性和探究性,也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本节课我只安排例3这部分内容,重点突出:一个最简分数是否能化成有限小数的这个规律,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对为什么要分解分母的的质因数及结论中“一个最简分数”的出现不会感受到突然,变“被动”为“主动”,这样掌握住的规律才是“牢固的规律”,才是“理解的规律”。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1、 知识性目标:使学生掌握一个最简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的规律,并能应用规律灵活、熟练地进行判别。

  2、 发展性目标: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发展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判断能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创新性目标:通过观察、操作,小组合作等学习策略的.应用,激发学生进行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教学模式的更新

  本节我选用了“猜想――探究――发现――引伸”的教学模式来教学。以猜想提出为起始,大部分时间是学生在“动”,检验――质疑――发出1――举例――质疑――发现2――最后引伸。我力求突出学生的“亲历性”,即知识让学生去探索,规律让学生去发现,结论让学生去归纳,培养学生具有创造性学力和发展性学力,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不仅掌握规律,还学会数学的思想。

小学教师教案9

  一、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应在以新课程理念、《纲要》的总体要求为依据。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真正体现出教学的指导性和实效性。

  二、教学内容分析

  1、简单介绍一下教材编排上注重了哪些能力?

  2、重点是什么?

  3、难点是什么?

  三、学情分析

  1、学生原有的知识分析。

  2、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要提出的问题分析。

  3、相应的学法指导分析。

  四、教学目标设计(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1、教学目标陈述的是学生的学习结果,而不是陈述教师做什么。

  2、教学目标的陈述应力求明确、具体,可以观察和测量,尽量避免用含糊的和不切实际的语言陈述教学目标。

  3、教学目标的陈述应反映学习结果的类型和层次。

  五、教学方法设计

  1、应根据不同的课型、教学步骤的不同阶段,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2、可选用一些方法,教学方法不能太固定和单一。

  3、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纳入教学方法设计之中。

  4、将课时安排纳入其中。

  六、教学工具

  略

  七、教学过程设计

  主要包括: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1、对学生的活动要重点设计,何时探究、何时分组,何时讨论问题以及预期讨论的结果都要有所体现。

  2、教师活动的设计,要求教师设计一些教学情境、问题,尤其提出探索性问题的设计。

  八、教学评价设计

  1、注重过程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设计。

  2、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都应有所体现。

  九、板书设计

  略

小学教师教案10

  1.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学会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乘号的简写和略写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课堂探究与合作交流,初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作用。提高对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发展数感、符号感,感受数学的简约美。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悟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

  难点:正确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 。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题单。

  四、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请学生猜测水里可能藏着多少只青蛙,如:“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 。并提问:同学们,你们能发现什么规律吗?请学生思考并回答。

  (二)新课教学

  1.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教师出示例1的3组题,并提问:屏幕上的几组数,都是按一定的规律排列的,发现了吗?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然后在题单上完成。

  (1)学生理解题意,老师引导学生明确题目要求。

  (2)学生尝试找出规律,写出未知数的值。并进行小组讨论与交流。

  老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叙述每个小题的规律或已知条件的含义。

  (3)请学生独立算一算图形或字母所表示的.数,并进行全班交流。

  (4)教师提问:这三道题都是由图形或字母表示什么?你们还见过哪些用符号或字母表示数的例子吗?

  (5)老师提问:下列a表示几?

  1+a=30 1+a<100 1+a

  学生思考后回答。并提出质疑:同样表示未知数,为什么有时候a只能表示一个数,有时候表示一些数,有时候表示任何数呢?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得出结论。

  2.出示幻灯片:人们常用字母表示计量单位。请学生自己阅读,并交流自己发现的规律。

  3.学习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

  (1)请学生思考:用字母还可以表示什么?教师出示表格,请学生填写下表。

  教师提问:如果让你用文字叙述手写会用多长时间?比起用字母来表示,你们认为哪一种能更简洁、方便?为什么?学生在小组里交流,教师参与,并引导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师生小结: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简明易记,便于应用。

  (2)出示运算定律表:

  教师提问:观察表格,你能发现什么规律?请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也可以省略不写。

  (3)请同学们用a、b、c分别表示三个数,写出其它几个运算定律。学生独立完成在题单上。 师生共同订正,并选择一两个运算定律说一说用字母表示的意义,再次强调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的优越性。

  (三)巩固提高

  1.请学生完成练习题:

  你能正确认识它们吗?能够简写的,你能正确简写下面的题吗?

  10×a= a÷χ = 4+c =

  10÷a= a+χ = c×4 =

  10+a = a×χ = 3×χ-53 =

  10-a = a-χ = 26+m×0.6 =

  (四)小结作业

  请学生谈谈这节课的收获,从中感受到了什么。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做简单的评价。

  五、板书设计

  用字母表示数

  1. n只青蛙n张嘴,2n眼睛,4n条腿。

  2.下列a表示几?

  1+a=30 1+a<100 1+a

  3.优越性:简明易记,便于应用。

  六、教学反思

  (略)

小学教师教案11

  一、备课

  亮点:

  1、页面整洁、清楚、美观。设计电子教案,内容丰富,能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充分编写。

  2、备课环节齐全。很多老师的教学计划里有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目标导向,在总结里记录了教师教的问题和学生学习存在的问题,并有简单的整改措施。

  3、部分老师在“作业设计”一栏,简单设计了学生需要的练习或者预习作业。

  4、老师教案的书写注重教的方法,教学流程简洁、明了。

  5、教案的板书设计合理、规范。

  不足:

  1、从教案上看,教师在备课时,更多考虑的是自己的教学流程,缺少对学生学习的预设,以及教学内容如何落实,重点如何突出,难点怎样突破,如何关注不同程度的学生,如何实施的设计等,“学生活动”内容相对较少,对于重点部分以及应花的功夫缺失思考的痕迹。

  2、“教后反思”在原有基础上有了很大改进,教师已经意识到要反思自己的教与学生的学的行为了,但还是存在反思浅、欠,只停留在表面,不能深度剖析行为背后的理念。

  3、教案留白处没有体现教的确实与学的'欠缺。

  建议

  1、备课时,更多考虑学生,就像钓鱼人一样,钓鱼时考虑鱼儿想吃什么,而不是钓鱼人自己想吃什么。教学过程的设计突出重点、要点,以及如何解决难点的方法和措施,对授课的内容和手段进行周密设计。

  2、不提倡简单地照搬或照抄参考书以及教科书的内容。

  3、课后,及时记录灵感与体会,思路与方法,便于及时调整教学。

  4、学生的层次性作业在备课中没有体现,预习作业或者课堂作业设计要体现分层,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设计相应的习题,保证后进生掌握基础,优等生发挥特长。

  5。建议教师及时记录自己教的得失,学生学的问题,抓住一点深度剖析行为产生的原因,联想背后的理念,这样实践、反思,再实践,既便于及时了解学生,又便于随时调整教学,久而久之就会提高教学效率,也会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专业素养也随之提升。

  二、作业

  优点:

  1、作业能够跟进度进行,并能得到教师及时、认真地批改。

  2、大部分教师对学生要求严格,学生作业本整洁,书写工整,正确率高,大多数学生错题能及时改正,低年级的老师除用百分制外,还运用激励性的符号进行评价。

  不足:

  1、同一个班级内,学生作业质量差别较大,从整齐程度到正确率,这就促使教师必须关注后进生,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缩小差距,照顾到全体学生。

  2、所有学生作业整齐划一,不能体现分层。

  3、个别学生的纠错不及时,或者没有纠错习惯,引起老师注意,很多时候其实老师已经强调过了,只是孩子不改,面对这种情况,还需要教师想办法,想策略。面批是个很好的办法,请老师们尝试使用。

  4、个别班级使用家长检查作业签字的方法,出发点很好,想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状况,但是,检查中发现,家长签字了,孩子的作业却错了一大片,不得不引起家长和我们的反思,到底签字起多大作用?

小学教师教案12

  1、课题

  填写课题名称(小学数学认识类课题)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学到了什么)认识、了解、掌握;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会/体会/初步了解了……技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习兴趣;体会与生活密切相关;交流合作的意识;独立思考的能力等。

  3、教学重点

  本章的知识点(宏观的、具体的)4、教学难点、易错点

  5、教学方法(一般从中选择3个就可以了)(1)讨论法(2)情景教学法(3)问答法(4)实验法(5)讲授法6、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小数的认识为例)通过生活实例举例,观察超市中零食区的价格,观察归纳出价格数字的特点,引出小数的定义。

  (2)新课教学

  ①通过学生讨论,学习小数的读法;②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进行小组讨论,学习小数的写法;③通过例题来加强小数读写的方法,并初步学习小数的元角分应用的理解。(3)巩固练习①练习一②练习二(4)课题总结

  采取师生互动的方式共同来回顾我们今天学习的小数的认识,并提问学生回答小数读写的方法,并强调元角分的应用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

  (5)作业

  通过视频展示/绘制卡片的方式给学生布置今天的作业内容。 7、板书

  (有标题、图形、例题、专业术语)

  计算类

  1、课题

  填写课题名称(小学数学计算类课题)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学到了什么)认识、了解、掌握;(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会/体会/初步了解了……技能;(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习兴趣;体会与生活密切相关;交流合作的.意识;独立思考的能力等等。

  3、教学重点

  本章的知识点(宏观的、具体的)4、教学难点、易错点

  5、教学方法(一般从中选择3个就可以了)(1)讨论法(2)情景教学法(3)问答法(4)实验法(5)讲授法6、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以两位数乘以两位数为例)通过设计悬念导入,以实际生活为例,运动会需要人手一面小彩旗,每面小彩旗五元钱,班级一共四十八名学生,如何计算;如果每人再加一个袖标,每个袖标七元钱,又如何计算。引出两位数乘以两位数,来探讨问题。

  (2)新课教学

  ①通过学生讨论,得出计算例题的两种解题思路;②进行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竖式计算;③归纳总结出竖式计算方法,并通过练习题进行巩固。(3)巩固练习

  ①练习一②练习二(4)课题总结

  采取师生互动的方式共同来回顾我们今天学习的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请学生代表来回答竖式计算的计算方法。

  (5)作业

  通过视频展示/绘制卡片的方式给学生布置今天的作业内容。 7、板书

  (有标题、图形、例题、专业术语)

  几何类

  1、课题

  填写课题名称(小学数学几何类课题)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学到了什么)认识、了解、掌握;(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会/体会/初步了解了……技能;(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习兴趣,体会与生活密切相关,交流合作的意识,独立思考的能力等等。

  3、教学重点

  本章的知识点(宏观的、具体的)4、教学难点、易错点

  5、教学方法(一般从中选择3个就可以了)(1)讨论法(2)情景教学法(3)问答法(4)实验法(5)讲授法6、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长方体的表面积为例)通过模型展示,观察长方体的特征,并进行讨论:设计一个同样大小的长方体需要多少材料,引出课题——长方体的表面积。

  (2)新课教学

  ①通过学生讨论,回顾表面积的定义,并观察长方体每个面的特点;②通过每个面的计算,归纳出长方体的表面积的公式;

  ③通过例题对长方体表面积公式增强理解。(3)巩固练习①练习一②练习二(4)课题总结

  采取师生互动的方式共同来回顾我们今天学习的长方体的表面积,并强调长方体表面积的生活应用是今天的难点。

  (5)作业

  通过视频展示/绘制卡片的方式给学生布置今天的作业内容。 7、板书

  (有标题、图形、例题、专业术语)

  问题解决类

  1、课题

  填写课题名称(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类课题)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学到了什么)认识、了解、掌握;(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会/体会/初步了解了……技能;(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习兴趣;体会与生活密切相关;交流合作的意识;独立思考的能力等等。

  3、教学重点

  本章的知识点(宏观的、具体的)4、教学难点、易错点

  5、教学方法(一般从中选择3个就可以了)(1)讨论法(2)情景教学法(3)问答法(4)实验法(5)讲授法

  6、教学过程

  ⑴创设情景(植树问题为例)通过植树方式,直接引入最简单植树数量问题,进行讲解。(2)新课教学

  ①通过学生讨论,讲述第一种两端都植树的问题;

  ②通过上述的结论,来考虑一端植树的问题;③通过例题,讲解环绕型植树的问题,进行三种植树问题的总结。(3)巩固练习①练习一②练习二(4)课题总结

  采取师生互动的方式,来回顾我们今天学习的植树问题,并提问学生回答每种植树问题的计算方法,并强调植树问题和我们生活密切相关。

  (5)作业

  通过视频展示/绘制卡片的方式给学生布置今天的作业内容。

  7、板书

  (有标题、图形、例题、专业术语)

小学教师教案13

  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作文教学作为小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重点。

  许多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一旦布置写作文,学生的第一反映就是愁眉苦脸地说“写什么”。老师们抱怨学生“一写作文就满脑子都是空白,半天写不出一篇象样的作文来”。我认为,作文教学应该做好以下工作。

  一、联系实际,在生活中寻找素材

  现实状况是很多学生作文脱离实际,生编硬套,夸大事实。其实,作文教学应该“以小见大”“细微之处见真情”,好的作文只需要能写出文章的主要中心思想,写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受。过去的作文教学忽视了学生的想象,认为想象是空洞的、不切实际的。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真情实感,这样的做法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如在春天来临之际,为了让学生写好《春天来了》,我带领学生到小溪边、田野里、果园里等去“找春天”,让学生去观察、体会。并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学生走出课堂,走进自然,走进社会,开阔学生视野,让学生实地观察、体验生活,才能从生活中选取素材,写出真实感人的文章。

  二、创设自由表达的氛围

  首先,要让学生的表达有心灵的自由。我们要鼓励学生在作文中展示丰富多彩的个性,允许学生表达他们各自幼稚甚至离奇的经历和想法,给予他们心灵自由的空间。只有这样,学生作文时才能感受到无拘无束。每个孩子的内心都有一部五彩斑斓的童话。他们与同伴、与亲人的交往中,总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变化,这些心理变化实际上就是他们心灵体验的过程。“亲情”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说到这两个宇,每个人心头涌起的总是温暖和感动。课上,我首先采用的是图片激情——鸟妈妈哺育幼鸟;寒冬里的一对父子;一对母女的笑颜;大手和小手的紧紧相牵。这四张图片是开启学生素材积累之门的钥匙,教师导语中渗透了观看图的方法,看图与看书一样要学会读懂图片的意思,感受到身边亲人的爱。然后针对不同的图片让学生观之图片中的细节,包括当时图中的动作,结合想象。让学生感受到亲人的爱在细微处,亲人的情无处不在。

  学生从四幅感人至深的图中读到了深深的爱,读到了浓浓的情。接着我以情激情,引发学生对亲情的理解——亲情是在我饥肠辘辘时妈妈端上的一碗蛋炒饭;亲情是在我犯错时爸爸高高举起又轻轻放下的`手掌。学生有感而发——亲情是妈妈的一句鼓励;亲情是爸爸给我的勇气……在这个板块中,我较好地运用图片的视觉效应启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理解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亲情。在这里如何用好用足图片。在操作上还可以思考改进。譬如:引导学生读懂图片;读出图片中的“亲情”后,让学生用“亲情是( )”来说图意;再联系生活说“亲情还是( )”。让学生的表达有一个从具象到意象的过程。另一方面。这样的表达还是一种积累,创设了自由表达的氛围。

  三、作文指导从内容入手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语文教学论文 )如果将作文局限于课堂,显然是不够的。课堂作文多半为命题作文,学生不管有无作文的动机、需要、材料,都必须完成,这就容易使学生失去作文的兴趣,甚至会使学生对作文产生畏难情绪。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接触自然,接触社会,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养成观察和思考的习惯。作文训练注重做到课内阅读典型引路,课外阅读增加积累。叶圣陶老先生也曾形象地把阅读和写作比喻为“吸收”和“倾吐”的关系,因此,教师参与指导学生开展多种读书活动,并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学生交流阅读所得。

  四、作文教学的内涵感召要有震撼的作用

  小学作文训练虽然只是最初步的应用语言表达见闻感受的训练,但它毕竟是小学生表达自己生活认识的活动,应当把语言文字的表达训练与语言文字应用的目的性教育结合起来。一篇好的作品往往是用尽量少的文字传达给读者尽量多的内容。中、小学生作文篇幅更短,所以作文的切入角度就显得格外重要。在写作指导的设计中,首先应该使学生树立“为用而学”的意识,使作文训练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真正为生活服务。同时,要教育学生明白,作文不是文字游戏,而是把自己的真实生活感受、思想情感表达出来。因此首先要有表达的欲望、表达的需要,然后才有作文,这也就是我们说的“有所为而作”。只有让学生把作文当作自己参与生活和发展自我的工具,真正解决“为什么写”的问题,小学生的作文才能形成持久稳定的内部动力。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单靠翻查字典,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唯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到的一点儿一点地积聚起来。积聚得越多,了解得越深切。”来自师生心灵深处的真切感受和体验,往往是语文教学富有生命色彩,闪耀人文光辉,迸发思想火花,产生难得的情感和智慧的不竭之源。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作文,只能导致学生作文无病呻吟、胡编滥造和“鹦鹉学舌”,使学生失去真实的自我。只有让学生在生活的海洋里,敞开心灵之窗,让童心放飞,自由快乐地寻觅和积累习作中五彩斑斓的珠贝,在真切的情感体验中,学会快乐而有意义地生活,学会快乐而有收获地表达。

小学教师教案14

  一、顿号和逗号顿号,常见的错误是在不该使用的时候使用了。

  如:我已经画好几年画了,曾获得省少儿美术大赛铜奖、市第六届少儿书画大赛美术金奖、第八届美术银奖。“第八届美术银奖”,是市级的还是省级的?从这句话本身无法得出确定的答案,但从语言环境中可以推断出可能是市级的。

  造成这种歧义的原因,就在于第二个“、”使用有误,应把顿号改为“和”或“及”。逗号,常见的问题首先是,该用逗号或应该断开的地方,没用逗号或没断开。

  如:我觉得在我心中奶奶永远是一颗闪亮的星星。这个句子挺长的,只要一读,就可以从语气上感觉出来在“我觉得”之后应该用逗号,停顿一下。

  其次是,不该用逗号或不应该停顿的地方,用了逗号或停顿了。如:正说着,就有一个小朋友扑通一声,摔倒了。

  读起来,“扑通一声”和“摔倒了”之间的语气非常紧凑,所以中间是不应该断开的。还有一种情况是,停顿的位置不对。

  如:老师告诉我们烧荒,不仅会减少土壤的肥力,还会污染环境。很明显,这个句子中的逗号应当用在“烧荒”之前,而不是其后。

  另外,在不少时候,是既可以用顿号也可以用逗号的。那么,究竟用哪种标点符号最好呢?这主要是要看自己的感觉和当时的语言环境。

  例如:像包饺子,炒米饭,拌凉菜,都不在话下。虽然在这句话中既可用顿号又可用逗号,但仔细揣摩之后,就会觉得用顿号更好。

  因为此句有夸人本领多的意思,读起来用较快节奏比较合适。再如:我和姐姐手拉着手去玩碰碰车、坐滑梯、看动物。

  从这句话看,两人非常悠闲,气氛很轻松,读起来自然需要一种舒缓的语气。所以,相比之下,用逗号更好。

  二、句号和逗号

  使用句号与逗号时,常见的错误是该用句号的地方用成了逗号,该用逗号的地方用成了句号。例如:这天,天气格外晴朗,我正在紫荆山公园踢毽子,突然,一个小小的纸飞机从我眼前飞过。从形式上看,好像是一句话,实际上应是两句话。

  描写天气内容的语句意思很完整,“晴朗”之后应用句号。

  三、感叹号与句号感叹号,在使用中常见的错误是该用的时候没用。

  例如:我自豪地说:“这是我家买的呀。”从使用感叹号的标志性语气词“呀”来判断,这句话的末尾就应该用感叹号,更何况前面的提示语还有“自豪地说”呢!当然,也有不该用的时候用了。

  例如:大家大概都见过爸爸给女儿扎辫子的吧!可见过女儿给爸爸扎辫子的吗?这句话实际上是一个表示转折关系的复句。这样,在“吧”后用感叹号就不恰当了:一是前面分句的祈使语气并不强,用不着使用感叹号;二是因感叹号的级别相当于句号,违背了句子的内在关系。

  所以,应把感叹号改为逗号。通常情况下,“啊、嘛、呢”或“吗”这些语气词后是要使用感叹号或可以使用感叹号的,但有时候却不宜使用。

  例如:我生气地对奶奶说:“不就一角钱嘛!唠叨半天!”从意思上看,“我”说的这句话应是一个表因果关系的复句,“不就一角钱嘛”是因,“唠叨半天”是果,所以,第一个感叹号就显得不恰当了,应降格为逗号。由此可见,使用感叹号的时候,不但要看句子中是否有标志性的语气词,更要从语意或句子的内部关系着眼。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是,本该使用感叹号的时候使用了句号。例如:我叫那个小朋友不要买小蝌蚪。

  那个小贩说:“你不买,少管闲事。”从当时的情景可以判断出小贩的语气肯定是很生气的。

  所以,句末的.句号应改为感叹号才好。

  四、问号与感叹号

  使用问号出现问题主要是在句子中出现“什么”或“为什么”一类词语,似乎是表示疑问语气实际又不是的时候而错用问号。

  例如:外婆只是让我把围巾给你,没有说过什么话呀?旬末本该使用感叹号的,却因受了前面“什么”的影响用了问号。再如:我问爸爸庄稼为什么要锄?爸爸说:“麦收一盘耙,秋收一张锄。”

  从句子的构成看,前面有问,后面有答,似乎应该用问号,可事实上是不对的。因为,“我问爸爸庄稼为什么要锄”,是由直接引语“我问爸爸:‘庄稼为什么要锄?”’转化过来的,变成间接引语时已经没有了疑问语气,使用的是一种叙述或陈述语气。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应把问号改为逗号或句号。容易同问号相混淆的是感叹号,这种情况主要出现在反问句中。

  泛泛而言,在反问句后,既可用问号,又可用感叹号。但细究起来,还是有一定区别的。

  虽然反问句表示的意思是肯定,不管使用哪一种标点符号一般都表示疑问语气,但如果疑问语气强,拖音长,还是用问号好;反之,就用感叹号。如:像这样可爱的小鱼,你不喜欢吗?不管使用哪一种标点符号都可以,就看你写作时是怎样理解了。

  另外,“呢、吗”等语气词出现在反问句末尾时,一般情况下,“呢”的疑问的语气弱一些,自然用感叹号;“吗”字的疑问语气强,用问号比较好。比如,把上面的例句稍微改动后变成:像这样可爱的小鱼,咋能不让人喜欢呢!句末用感叹号就比较好。

  五、冒号和引号使用冒号时常见的错误是,不该使用的时候使用了,该使用的时候没有意识到要使用。如:老师说:“同学们,我们今天。

小学教师教案15

  按照学校的安排,数学教研组对全体数学教师的教案、作业进行了较细致、全面的年终检查。按照教案的检查标准,大多数教师的总体质量较好,既有值得推广的优秀做法,当然也有些问题需要规避,现将大概情况总结如下:

  一、教案:

  主要优点:

  1、总体检查情况良好,绝大多数老师能根据所任教材内容及所在班级实际,认真备课。大部分老师的教案较为完整规范,每个课时的教案能突出新课标理念,以人为本,面向全体,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

  2、大多数老师能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科学设计教案和作业,根据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科学内容和进度,学习形式多样化,能根据实际适当拓展学科知识,学习方法指导科学有效。

  3、大多数老师的教学准备充分,教案内容丰富详实,重点难点突出,教学过程清晰,作业量控制合理,板书设计美观、科学。

  4、教学反思有一定的量,在一些优秀的.反思中,有老

  师做到了课中反思和课后反思,并有针对性地进行了设计,真正达到了反思的效果。

  几点提醒:

  1、个别老师的教学目标不够明确,或教学目标不完整,主要侧重知识与能力,对过程与方法,特别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所忽略,很少融入新课程的理念。

  2、少数老师的教案很少有教学反思,或反思过于简单,只一句话、两句话就结束,成篇且深入思考的反思较少。

  3、个别老师的教案虽然内容非常丰富、详细,但可能仍应注意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科学取舍,适当整合。

  4、极个别教案的内容似乎偏少一些,也略有些随意性,虽然教案不完全等同于课堂教学,但能规范科学些当然是好的。

  二、作业:

  作业的优点:

  1.全体老师均能及时、规范地批改作业。

  2.没有发现有作业量过多的情况。

  3.多数老师能结合本班实际,对学生的书写和完成质量进行评价。

  4.对学生的作业错误做到了及时跟进订正。

  作业是学生复习巩固知识、反馈教学效果的重要方式,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精心

  设计与布置作业,并保证作业质量与批改水平。从检查情况总体来看,大多数老师能按照作业规范化要求设计、批阅。

  存在问题:

  本次检查中存在一定的问题。有些班级基本的作业,如基础训练、学生的订正不够及时、规范。批改还欠细致。这也是本次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有些班级的作业批阅太简单,每个练习只有日期,没有评价,学生的错题老师有时未发现。

  建议:

  1、作业及时批改、及时反馈,出现的问题要及时纠正。

  2、作业批改认真细致,准确无误,无漏批、批错现象。

  3、作业批改后要有鼓励性评语给予评价,要签批改时间。

  4、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尽可能做到面批面改。

  数学教研组

【小学教师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教师教案14篇03-16

小学教师节主题班会教案02-20

小学教师节主题班会教案范文07-17

小学教师防溺水安全教案(通用7篇)06-11

小学教师开学第一课教案范文(精选16篇)09-01

小学教师座右铭06-16

小学教师评语06-17

小学教师评语12-07

小学教师的教学反思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