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职网>实用文>教案>高三语文开学第一课的教案

高三语文开学第一课的教案

时间:2023-08-01 22:55:46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高三语文开学第一课的教案(通用13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三语文开学第一课的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高三语文开学第一课的教案(通用13篇)

  高三语文开学第一课的教案 1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故事情节,鉴赏淳朴的人情和人物内心的孤寂之情;

  2、结合作家谈创作的文章和文章的题目,分析和理解文章的文化内涵,深入了解文章的主题;

  3、鉴赏散文化的语言、优美的环境描写及其表达效果。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通过诵读,了解小说的情节,概括选文三个部分的内容;鉴赏淳朴的人情和人物内心的孤寂之情;鉴赏散文化的语言和优美的环境描写及其表达效果。

  难点:分析探讨文章的文化内涵,深入理解小说的主题。

  三、教学方法:

  1、读书指导法;

  2、讨论法;

  3、讲解法;

  4、诵读法。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了解小说的情节,鉴赏人物淳朴的人情和孤寂的内心世界;感受散文化的语言及其表达效果;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了解小说的情节;借助情节和环境,鉴赏人物形象;

  难点:结合情节和景物描写,分析人物的内心世界

  (三)教学步骤及内容要点:

  1、导入新课:

  小说是一种叙事文学,但也可以有散文一样的美的语言和意境。今天我们来学习沈从文以湘西生活为题材的一篇小说《边城》。

  2、明确目标:

  我们知道,学习小说首先要了解它的情节,其次要根据情节和环境,鉴赏小说的人物形象。这节课,我们的主要人物是:了解小说的情节,鉴赏小说的人物形象。

  3、学生迅速浏览课文,结合课后注释,复述小说情节,并笔头概括文章三个部分的内容。

  学生对小说情节的复述可能不够全面,教师可根据全文加以补充,尤其是王团总用碾坊作陪嫁,要把儿子嫁给傩送,傩送却不为所动;爷爷后来忧郁而死等情节。

  课文三个部分的内容概括:

  翠翠情窦初开,爷爷为翠翠讲父母的故事;

  翠翠梦中听歌,爷爷为翠翠打听婚事;

  爷爷和翠翠谈傩送的心意,翠翠和爷爷在月光下、高崖边谈未来。

  4、鉴赏人物形象:

  提问:沈从文在创作谈中说,他写这篇小说,是要通过几个凡夫俗子,“被一件人事牵连在一处时,各人应得的一份哀乐,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那么本文写了几重人物之间的爱?这些爱各表现在什么地方?

  明确:祖孙之爱;手足之爱;恋人之爱。

  祖父关心翠翠的生活、婚姻;翠翠对爷爷的依恋,为爷爷烧饭。天宝退出对翠翠的追求,傩送因为天宝的死亡而远走他方。翠翠和傩送之间,天宝对翠翠纯洁、真诚的爱情。

  讨论:请结合课文的情节和环境,尤其是某些关键性的句子,谈谈翠翠这以人物形象。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对学生的说法不要轻易否定,只要能自圆其说就行。

  参考:情窦初开,“在成熟的生命中,觉得好像缺了什么。……想要在一件新的人事上攀住它,”渴望新的生活,“好像生活太平凡了,忍受不住。于是胡思乱想:”下桃源县,过洞庭湖。深深的依恋爷爷,担心爷爷会离她而去。当她设想到爷爷要搭下水船去杀了她的时候,就吓怕起来,“一面锐声喊着祖父,一面从坎上跑向溪边渡口去”喊爷爷,看见爷爷依然后,小“小心子还跳跃不已。”朦胧中渴望着爱情。听父母的故事,神往倾心。间或吸气,释放心中被压抑的“分量沉重的东西”。对傩送一见倾心,但又含蓄而不善表白。在梦中听到傩送唱的歌,梦见自己摘到了平常摘不到的虎耳草。当爷爷提及到傩送向她攀交情的时候,先是“吃了一惊”,然后借故走开。天真而幼稚。爷爷在溪中渡船,她一个人坐在悬崖上,觉得很悲伤,看见萤火虫闪着蓝光,便又想“看你飞得多远”便把眼睛随着那萤火虫的明光追去。可以说,翠翠是淳朴的边城一个天真、善良、温柔、清纯的女孩形象。她过着自由的生活,关心爷爷,也被爷爷宠爱关心;但她已经到了情窦初开的年龄,祖父并不能真正理解她,她的内心是清纯的,同时又是孤寂的。

  提问:天宝、傩送、爷爷又分别是怎样的形象?

  明确:天宝是一个敢作敢为的人,同时又是一个胸怀宽广的人。她爱上了翠翠,便请人去提亲;知道弟弟也爱翠翠之后,便相约去决斗;忍痛割爱、成全弟弟之后,便外出闯滩。这都说明他敢作敢为,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而决斗时让弟弟先唱歌,最终放弃了追求翠翠,都说明他是一个胸怀宽广的人。

  傩送是一个心底善良,敢于追求,蔑视权财、责任感强的人。他和翠翠一见钟情,不走车路,执着的为翠翠唱歌求爱。对王团总陪嫁的碾坊,他毫不动心,敢于追求自己的最爱。当知道哥哥闯滩而死的时候,他心怀愧疚,舍弃一切,远走他乡。

  爷爷是一位勤劳、善良、坚强的老人。他经受了女儿女婿双双徇情的悲惨人生,但依然怀着强烈的责任心在溪上摆渡。他对孙女关心备至,关心她的生活,也关心她的婚姻。为了把翠翠托付给人,解除她死后的遗憾,她亲自上街打探消息,并启发翠翠去恋爱去响应傩送的`爱慕。晚上,他常常带翠翠来到悬崖边、月关下给翠翠讲故事,跟翠翠说话,从来都和善安详。

  讨论:有人说“《边城》里的人物都流露着孤寂的色彩”,你觉得这种说法有道理吗?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参考:确实如此。

  翠翠从小失去了父母,尽管爷爷对她关爱备至,但并不能真正理解这个青春少女的内心世界。“她看天上的红云,听着渡口飘来乡生意人的杂乱声音,心中有些薄薄的凄凉。”因为没有人能够理解这位思春少女的情怀,所以她感到“这日子成为痛苦的东西了”。她为这无可奈何而痛苦。而爷爷只能说“不许哭,做一个大人,不管有什么事都不能哭。要硬扎一点,结实一点,才配活在这块土地上。”天宝和傩送为她而决斗,她却毫不知情,只能在梦中暂时得到爱情的实现。天宝闯滩而死,傩送远走他方,爷爷为她的婚事而忧虑,她却并不能了解这一切的前因后果,只能苦苦等待心上人的归来,而她要等的人,“也许永远回不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外公因为女儿女婿的悲剧,在他心里留下了永远不可磨灭的伤痕。她希望把翠翠交托付给一个实在的人,但天宝和傩送分别远远离开,他对于翠翠的婚事无能为力。感到翠翠渴望着爱情,他“又忧愁又快乐”,“温和悲悯地笑”,这都说明了他内心的矛盾,既爱孙女,希望她有一个好的归宿,又担心翠翠离开他,担心翠翠在爱情上走了父母的老路。对这一切,他也无能为力,只能带着孤单和遗憾撒手而去。

  天宝和傩送也都是有追求,有责任心的青年,但他俩的结局也是悲剧性的。一个心怀遗憾闯滩而死,一个远走他方,毫无音讯。

  5、总结: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小说的情节,分析了人物形象。这些人物的总体特点是淳朴、善良,体现了人性中最美的一面。但他们的内心世界似乎都又是孤独的,寂寞的。课后请大家思考:造成人物孤寂的内心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四)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鉴赏散文化的语言、优美的环境描写及其表达效果;结合作家谈创作的文章和文章的题目,分析和理解文章的文化内涵,深入了解文章的主题。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鉴赏散文化的语言、优美的环境描写及其表达效果

  难点:合作家谈创作的文章和文章的题目,分析和理解文章的文化内涵,深入了解文章的主题。

  (三)教学步骤及内容要点:

  1、学习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作用。

  大家知道,环境是小说人物活动的场所,环境对表现人物、表达主题具有重要作用。下面请大家朗诵几段自己认为写的好的环境描写的语段,说说它们对于表现人物内心世界有什么作用?

  参考:第一处,首段“天已快夜了……心中有些薄薄的凄凉。”第二处,第一部分“翠翠坐在溪边……就忽然哭起来了。”第三处,第三部分“她在月光下坐了一阵……翠翠的心被吹软了。”第四处,第一部分“月光如银子……便仍然闭着那小小眼安睡了。”

  第一处,世间万物都生机勃勃,而自己的生活却“太平凡”了。在成熟的生命中,好像缺了什么,想要在一件新的人事上攀住它。她内心骚动不安的爱情,不能象雀子、草木那样热烈勃发,所以,有点“薄薄的凄凉”。景物描写衬托了人物的内心。

  第二处,翠翠满腔心事,却无人能理解。看着船上人悠闲安逸的神态,更使翠翠感到孤独寂寞,因此哭了起来。景物描写恰当的表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第三处,“对溪除了草虫的轻音复奏以外,别无所有。”说明翠翠等待的人没有来,翠翠对爱情的期待,已经变成了悲剧。不善表达的翠翠,拿出芦管去吹,而爷爷那抒情的曲调,使翠翠的心变的安静起来。景物描写含蓄的写出了人物内心世界复杂的变化。

  第四处,温柔的月光,天籁般的虫鸣,这一切是那么自然,那么安详,那么淳朴,翠翠和爷爷在这样的环境下说故事,自然的美和人性的美合成一副优美的生命形式,这正是作者所说的“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全文类似这样的景物描写很多,它与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必然有着密切的关系。

  讲解:景物描写不仅为人物的活动提供了场所,不仅形象的表现了人物的内心,而且衬托了人物的美。环境美、人性美,这是相得益彰,相互表现的。

  2、探究文章的文化内涵和主题。

  讨论:作者在创作谈中说,他要表现“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你认为这篇小说所表现的这种人生形式究竟是什么样子?

  参考:《边城》描写的确实是一种人生形式,所有的小说也只能描写一种人生形式。《边城》所表现的人生形式确实是自然的,这里的人生善良、勤劳,质朴、真实、自然,毫不娇柔做作,毫不急功近利,体现了人性中最美的一面。这种人生形式是优美的,他们含蓄而毫不伸张,温情而毫不暴烈,他们的人生是优雅的,安详的。这种人生形式是健康而不悖乎人性的,他们有爱、敢爱,爱的深沉,爱的彻底。

  讨论:作者以“边城”为题有什么用意?

  “边”有边缘的意思,和“中心”相对。边城的人生形式,和处于中心的人生形式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以“边城”为题,意在说明这种人生形式的流逝,而与之相对的庸俗、腐化、浅薄、金钱至上的人生形式正在膨胀,正在风靡。

  讲解:本文写于1934年,从湘西农村走出来的沈从文,看到了都市文明掩盖下的传统美德的衰落,看到了现代文明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看到了质朴真诚的淡退、腐化浅薄的流行,于是写下这篇文章,表达内心的痛心和推崇传统美德的心意。

  传统文明是一种封闭的农业文明。农业文明种有很多美德,需要我们去继承,但农业文明也必然有它的缺陷。那些含蓄、优美、勤劳、淳朴的可爱的人们,由于不善表达,不善争取,因此也不免打伤孤寂的色彩。

  固守传统还是拥抱现代,怎样把传统美德和现代意识更好的结合起来,这是一个艰难的选择,也是一个长期困扰人类生存的问题。比如过年吧,我们既希望它象几十年以前那样神圣、热闹,但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提高,现代意识的发展,无论如何,我们再也找不到象《祝福》里描写的那种过年的味道了。

  3、作业

  高三语文开学第一课的教案 2

  【教学目标】

  1、熟读全文,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实词、虚词、古汉语句式;

  2、鉴赏本文融情于事的表达和形象精粹的语言;

  3、深入体会文章凄切婉转的陈情技巧。

  【教学重点】

  重要的古汉语语词知识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当时的处境和李密祖孙间真挚深厚的感情

  【教学方法】

  作为教读课,选择串讲的方式,突出朗读,以期能做到既落实知识,又能体会文章之美。课时安排为两课时。要重点做好预习工作。

  【教学步骤】

  一、以苏轼的评论导入

  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

  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

  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

  二、预习检测

  1、下列红色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臣以险衅(xìn)夙遭闵(mǐn)凶终鲜(xiǎn)兄弟常在床蓐(rù)

  B、猥(wěi)以微贱责臣逋(bǔ)慢犹蒙衿(jīn)育宠命优渥(wò)

  C、岂敢盘桓(huán)有所希冀(yì)日薄(bó)西山除臣洗(xiǎn)马

  D、逮(dǎi)奉圣朝过蒙拔擢(zhuó)门衰祚(zuò)薄更(gēng)相为命

  分析:B责臣逋(bū)慢,C有所希冀(jì),D逮(dài)奉圣朝。

  2、下列说法,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表是一种奏章,用于臣下向君主陈请谢贺。如:诸葛亮的《出师表》等。

  B、在古代,“拜”是授予官职之意,而“除”则是免去官职之意。“东宫”指代太子,因为太子居于东宫,故称。

  C、“孝廉”是指善事父母、品行方正的人。从汉武帝开始,令郡县每年经考察而推举孝、廉各一人,晋时仍保留。

  D、“期功”是古代服丧的名称。期,服丧一年。功,分大功和小功。大功服丧九个月,小功服丧五个月。服丧的长短可表明亲属关系的远近。

  分析:“除”也指授予官职之意,或称“到…当…官职”。

  三、作者介绍和背景介绍

  学生读以下文字,了解相关背景,以利于学习。

  李密(224—287),一名虔,字令伯,武阳(今四川省彭山县东)人,晋初散文家。幼年丧父,母改嫁,由祖母刘氏亲自抚养,长大后博学善辩。

  公元263年,司马昭子司马炎(晋武帝)废魏帝曹奂,建立了西晋王朝。当时东吴尚踞江左。晋武帝为了安抚蜀汉旧臣,同时也为使东吴士臣倾心相就,以减少灭吴的阻力,对蜀汉旧臣采取了怀柔政策授予官职,以示恩宠。

  以文学见称,曾多次出使东吴,历职郎署的李密当然被列为笼络的对象。然而,李密对蜀汉则是念念于怀,更何况司马氏是以屠杀篡夺取得天下,内部矛盾重重。李密以一亡国之臣,对出仕新朝就不能不有所顾虑,而暂存观望之心了。不幸的是他的这种想法,被晋武帝多少察觉到了,因此“诏书切峻,责臣逋慢”。

  这就使李密在“再度表闻”时,发生了困难。然而李密抓住了“孝”字大做文章,却又不从大道理讲起,而是委婉陈辞,动之以情,恰到好处地解决了“不从皇命”的难题。无怪乎晋武帝看了表章以后说“士之有名,不虚然哉”,终于准如所请。

  四、梳理课文

  (一)第一段:

  1、先读课文,注意不同颜色的字的解释: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2、问题串讲:学生自由朗读第一段

  (1)哪句话是作者陈述的总提?下面哪些内容都属于“闵凶”?学生讨论,明确:夙遭闵凶。

  父丧母嫁、多病零丁、门衰祚薄、夙婴疾病,正是基于这四个原因,故不能“废远”。(为下文伏笔)

  (2)围绕“闵凶”,作者的叙述角度、层次是怎样的?语言特点及作用是什么?

  纵的方面:(生孩六月——至于成立)

  六月:慈父见背

  四岁:舅夺母志

  少:多疾病

  九岁:不行

  横的方面:(外、内)

  既无——伯叔

  终鲜——兄弟

  晚有——儿息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3、翻译下列词语和句子:

  臣以险衅:

  夙遭闵凶:

  舅夺母志:

  悯臣孤弱:

  九岁不行:

  零丁孤苦:

  至于:

  成立:

  终鲜兄弟,门衰祚薄。: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而刘夙婴疾病。

  (二)第二段:

  1、朗读课文,注意不同颜色字体的解释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2、自由诵读第2段

  A、本段分几个层次?各自的重点是什么?明确:

  二层:叙朝廷征召之殷;写自己进退两难的`境地。

  B、前一层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和时间词相对应的表征召的词有哪些?由这些词可见什么?为何官职递增却“辞不就职(赴命)”?

  明确:

  表时间:逮、前、后、寻

  表征召:察、举、拜、除、当;

  官名:孝廉、秀才、郎中、洗马

  (解释、积累有关文化常识。“孝廉”“秀才”是荐举人才的科目,所以用“辞不赴命”;“郎中”“洗马”是官职,所以用“辞不就职”)

  作用:先郡,次州,后朝廷,可见征召级别越来越高,表达作者的感恩戴德之情。

  推辞理由:供养无主,刘病日笃(承上文“夙婴疾病”,张下文“日薄西山”)

  C、第二层如何见事态的严重、紧迫和作者处境的狼狈?目的何在?“奉圣朝”“沐浴清化”等句想表明什么?

  明确:事态严重:诏、责、逼、催等,含蓄地表明了强己所难之窘迫。

  处境狼狈:“非臣陨首所能上报”,可是“供养无主”“欲奉诏奔驰”,“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品析:诉说自己辞不就职的矛盾心理(狼狈处境),“臣之进退,实为狼狈”,情辞悲切,动人心肺。“奉”“沐浴”,称颂朝廷,并表感恩之情,可见语言的得体和机智。

  3、翻译词语和句子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察臣孝廉:

  举臣秀才:

  供养无主,除臣洗马,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臣具以表闻:

  责臣逋慢:

  刘病日笃:

  告诉不许:

  (三)第三段:

  1、同上: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2、串讲

  1)本段结尾落在辞官养亲上(“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是从哪几个角度来展开的?

  提示:三层,分别以“伏惟”“且”“但”来转换文意。

  A、抓住晋“以孝治天下”的大理,解释自己应得到同情。

  B、自陈宦历,称颂君恩,表明辞职与“名节”无关,以求皇帝谅解。

  C、正面陈述刘之现状,是“不能废远”的惟一原因。

  2)品味第一层,作者为什么扯起“孝”这面大旗?“凡”句有何含义?

  A、借孝来掩饰自己的观望之意,从而解除晋武帝的疑忌之心。

  B、“凡”是指一般,“况”是指特殊。孝既已及于一般,对特殊就更应如此了。理由充足且冠冕堂皇。“孤苦”一词承首段,又为下文“臣之辛苦”张本。

  3)品味2、3层,看本段的语言特点

  A、“至微至陋”“岂敢”等词委婉动人,至为恳切。

  B、“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更相为命,……”,一组四字句,皆出于至孝之心,感人至深。

  特点:委婉、流畅。此段中反复表明心迹,叙说衷曲,解释不能“废远”的原因,情辞恳切。

  (四)第四段:

  1、同上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2、具体研习第4段

  1)本段中哪句话是表文主旨?

  “愿乞终养”

  2)贯穿全段的是哪两个词?

  “尽节”“报养”——忠孝两全

  3)用语有什么特点?

  “愿乞”“愿矜悯”“听臣微志”——无比恳切

  4)由本段可见全文感情真挚、悲恻动人,原因是什么?

  事之实: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言之切:愿乞、愿矜悯、听臣微志、明知、共鉴。

  心之诚: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五、晋武帝为什么会答应李密终养祖母的请求?

  1、为李密的言辞和情理所动;

  2、彰显孝治天下的恩德。

  六、梳理课文结构

  一段:历述自己的悲惨遭遇。

  二段:叙写进退两难的处境。愿乞终养

  三段:提出孝之大理。不能就职

  四段:提出先尽孝、后尽忠。

  七、艺术特色

  1、融情于事。

  2、语言形象生动,自然精粹。

  八、讨论课后练习

  九、字词整理

  2、古今异义:

  至于:到

  成立:长大成人

  辛苦:辛酸苦楚

  告诉:申诉

  不行:不能行走

  3、通假现象:

  闵:通“悯”,可忧患的事

  零丁:通“伶仃”,孤独的样子

  蓐:同“褥”,草褥子

  4、成语:孤苦伶仃,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日薄西山,气息奄奄,朝不虑夕,皇天后土

  5、判断句:①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②今臣亡国贱俘

  ③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6、被动句:

  而刘夙婴疾病

  7、文化知识:孝廉,秀才,拜,除,拔擢,陛下

  十、板书

  十一、课后总结

  高三语文开学第一课的教案 3

  一、活动目的:

  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符合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和成长规律的教育活动,使广大青少年从小养成诚信的良好习惯,讲求信用,真诚待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把他们培养成为合格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活动对象:

  高三(1)班全体同学

  三、活动形式:

  辩论会、故事演讲、小品

  四、主持人:

  xxx

  五、活动内容:

  1、话题导入,揭示活动课题

  2、诚信大家谈

  3、诚信之小小辩论会

  4、诚信故事展示

  5、面对诚信的危机,我们中学生怎么做

  六、活动过程:

  (一)话题导入,揭示活动课题

  主持人:从字面上说,“诚信”就是诚实守信。诚信,乃做人之本。当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诚信显得越来越重要,如果一个单位、一个地方、一个人一旦失去“诚信”,那他将会变成“孤雁”之行,他的事业将会变成“断水之源”、“无本之木”。世界因为有了诚信才更加精彩。我们今天的班会主题就是“诚信”。

  (二)诚信大家谈

  主持人:对于诚信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那么,同学们又是怎么理解的呢?(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和通过看过的资料发表自己的看法)

  A:北山愚公的故事透露出一个道理:诚信是通往成就的道路。

  B:刘玄德为求卧龙而三顾茅庐的故事更为诚信创造提供了一个经典的例证。诚信,即是治国之道,兴邦之计。也是每个人的立身之本,修德之道。树无根不活,人无诚难成事。

  C:诚和信是相辅相成的,有诚方有信,信有则会更诚。诚信是多种多样的,对国家的诚信,叫“忠”,对父母的诚信叫“孝”,对朋友的诚信叫“义”,对真理的成信叫“德”。有诚信,世界才有美丽;有诚信,世界才有真情;有诚信,世界才有明天。

  D:诚信是增进情感的润滑剂,在生活中,人们难免与朋友发生这样或那样的误会,那么消除误会的最好的方法即以诚信待人,诚信是开启心灵之门的钥匙,只要我们以心换心,就会消除误会,增进情感。朋友受挫失落流泪时,你的一个真诚的微笑,一句劝慰,也许会驱散朋友心中的乌云。朋友成功喜悦时,你报以热烈的掌声,一句祝贺的话语,更能鼓励友人在以后的日子中一路走好。

  (三)辩论会:

  主持人:听了这么多同学的发言,都说到了诚信的重要。但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听到这样的抱怨:这个世界根本就没有诚信,也不能讲诚信,如果你讲了诚信那会吃亏上当的'。那我们生活需不需要诚信呢?下面我们来开一个小小辩论会,来辩一辩,听听同学们的想法。正方同学的观点是:现代社会更需要诚信。反方同学的观点是:现代社会根本不能讲诚信。

  下面我们进行辩论(辩论之后根据当时状况,由班主任略作小结,辩论完毕)

  (四)诚信故事演讲:

  同学们自己收集的小故事,通过与故事中人物的沟通,让我们知道讲诚信是多么美好的事。

  (五)面对诚信的危机,我们中学生怎么做?

  小品演出:《作弊》

  主持人:同学们看了这个小品肯定会有很多的想法,你认为应该怎样做呢?

  A:我认为学生不能丧失诚信。在人的一生中,我们会得到许多,也会失去许多,但守信用却应是始终陪伴我们的。以虚伪、不诚实的方式为人处世,也许能获得暂时的“成功”,但从长远看,他最终是个失败者。这种人就像山上的水,刚开始的时候,是高高在上,但逐渐逐渐地它就越来越下降,再没有一个上升的机会。

  B:古人说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一场考试舞弊得逞,能说明你把这个问题搞清楚了吗?不做老实人,而最终受伤的还是你自己!试想,如果在学生时代我们就随意糟蹋自己的信用,用虚假的成绩怎么能参加明日的就业竞争?考试作弊也会损坏了校园里公平公正的气氛。因此,请每位同学都珍惜自己的信誉,守住一片纯净的心灵!如果我们走入了诚信的沼泽,那将是怎样一种情形呢?看似平坦的草地,可能就是泥潭;看似坚实的大道,可能就有陷阱;看似美丽的鲜花,可能布满毒刺,这就是失去诚信的世界。在没有诚信的世界里,人们互相伤害,没有人拥有安全感。诚信对于我们的生活,如同阳光、空气、水一样重要。

  主持人:那么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还不必去迎接社会的风浪,那我们有没有在接受着诚信的考验呢?有。我们的诚信精神体现在哪里呢?那就是不作假,作业不作假,说话不作假,考试更不能作假。

  班主任发言:学生考试作弊的原因,客观上可以归结为竞争带来的负面影响,而主观上却是一种道德危机。同学们,我们都需要诚信,需要诚信构建自己的事业基石;需要诚信打造自己坚实的明天。诚实做人,诚挚待人,诚恳工作。诚信并不遥远,诚信就在心间。诚实是做人的根本,是成就事业的保障。诚信教育是靠一点一滴积累、建立起来的。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做到明礼诚信,只有这样,才能取信于他人,服务于社会,奉献于人民和国家。在我们学校,有着严谨的学风,有一支敬业爱生的教师队伍,有一个朴实上进的学生群体,愿同学们都来打造学校精神,做诚信明礼的好学生,做可爱的河中人。

  (六)总结班会

  主持人:人生之舟,不堪重负,有弃有取,有失有得。失去了美貌,有健康做伴;失去了健康,有才学追随;失去了才学,有机敏相跟。但,失去了诚信呢?失去诚信,你所拥有的一切,金钱、荣誉、才学、机敏就不过是水中月,镜中花,如过眼云烟,终会随风而逝。今天我们的班会就此结束了,我们在未来的日子里一定会更加精益求精,全力以赴,做到最好!谢谢大家!

  高三语文开学第一课的教案 4

  【班会主题】

  迈向大学,放飞梦想

  【活动意义】

  高三年级的学生都在为了高考而倾注自己的所有精力,但高考到底是为了什么,继续的求学之路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面对不确定的明天,很多人在忙碌的学习生活中迷失了方向,失去了动力。让高三年级的学生体会大学精彩的生活,激发他们对大学的憧憬之情。交流高中生活的感受和体会,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坚定追求理想的信心。

  【活动时间】

  20xx年11月1日 星期一 班会课

  【活动对象】 高三(13)班(理科)

  【活动准备】

  收集大学活动的精彩图片,制备PPT

  【活动过程】

  让学生再次思考自己在现阶段的目标 设问:

  1、导入:

  1)大家现在心里都是否已经有了明确的目标?(引发思考) 总结:进入高三后确立目标和坚定目标的重要性。

  2)你们理想中的.大学是怎样的呢? 学生探讨,了解学生对大学的理解。

  2、体验大学的精彩生活

  1)通过图片欣赏,感受大学缤纷多彩的课程学习和课余生活; 让学生体会到大学精彩,对大学产生憧憬。

  2)正确认识“大学”的意义。

  大多数的学生容易陷入一种表象中,认为经过高考之后,进入大学,生活就可以随心所欲了。轻松自在,毫无限制。

  通过大学管理模式班级自主管理,让学生认识到大学是自主、自由学习的象牙塔,而不是让人松解的、颓废的地方。为即将走向大学的学生打好“预防针”,避免陷入“迷途”。

  3)大学“理财经”

  由于家境的不同,多多少少存在部分家境贫困的学生,上大学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份沉重的经济负担。为了减少学生在经济方面产生的沉重压力,能够以更好的心态去面对高考,所以,让学生提前了解大学期间在经济方面的情况。

  兼职,形形式式的兼职,不仅可以让学生减轻部分的经济负担,同时也能提前体验社会劳动的意义,收获更丰富的社会经验,可谓一箭双雕。

  奖学金,奖学金的评定条件主要是针对学习和学生工作,有助于促进学生共同综合素质的.发展的同时也可以解决学生的经济问题。

  3、品味一起奋斗的滋味

  1)分享高三的经历

  与学生交流高三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心态。

  2)学会体会高三的“辛酸”和“甘甜” 总结高三的学习经历中的付出和收获。 为学生加油、鼓劲,提高学习动力。

  【活动效果】

  通过学习,学生能更深刻、真实地了解大学生活,对大学生活更加向往,产生的强的动力。同时,进一步思考高三的学习生活。 【活动反思】

  需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考量学生的学习水平。以便适当地为提供适当的目标参考,以及为他们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提供可行、可供借鉴的设计

  高三语文开学第一课的教案 5

  设计背景:

  本学期处于“走近”高三的阶段,各学科纷纷吹响总复习的号角;而学生刚刚经历完学业水平测试,心理疲劳期的不良反应逐渐凸显,精神松散,状态不佳,借期中考试的机会,进一步强化目标意识,激发学习动力成为当前刻不容缓的事情。

  活动目标:

  核心目标:

  增强班级凝聚力,激发学习驱动力。

  子目标:

  培养一个好习惯

  制定一个细计划

  分享一个好方法

  活动准备:

  1、考后一周内班级全体同学一对一沟通;

  2、考后一周内全体同学家长联系一次;

  3、设计问卷调查并实施;

  4、班会课发言同学沟通并确定稿件;

  5、相关视频、课件制作。

  活动过程:

  班长主持:雅安地震牵动了国人的爱心,“震生”的出生点燃了废墟上的温情;一个生命的成长要经历多少风雨彩虹,我们不禁回望过去。

  环节一:过去

  PPT展示照片,展示学业水平测试备考场景、家长送考场景、学业水平测试考完后的表情,一系列图片展示开学初至学测考试这一段辛苦历程;主持人旁白:我们一路走来。

  播放采访本班同学的视频,主题关于学测考前、考后、出成绩后从慌乱到紧张,从胸有成竹到硕果累累,不禁感叹:付出终有回报,努力终有成绩。

  播放采访本班同学家长的视频《父母眼中的我》,主持人旁白:我们不一定知道视频中是谁的父母,但某个人一定知道视频中的父母对于“我”是多么的欣赏,父母始终关注着我们,成为我们的坚强后盾,伴我们一路同行。那么我们自己呢?

  环节二:现在

  三位同学分别演讲《我这两三月》,其余同学讨论并自由发言,总结备考过程中的经验得失。

  分小组讨论:话题1、本周班级应重点强化的一个好习惯。

  话题2、哪些行为能够促进学习进步?

  主持人将汇总后的'各项内容汇总在黑板上,举手确定重点强化的好习惯并实施;同时将讨论的结果添加到学习计划表中。

  图片展示:学测考试后班级的学习场景、教室卫生场景。

  主持人结合问卷调查内容总结,过去我们努力拼搏,成败得失都已成过去,经验教训指引我们前行,我们收拾心情,展望未来。

  环节三:未来

  播放采访家长视频,主题关于父母对孩子未来的期待,同时播放同学对于未来的设想。主持人旁白,不管过去怎样,父母对我们的未来都抱有殷切希望,我们对于自己的未来也都各有期待,希望在前方,路在脚下,我们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前行。

  同学代表分享“我的一天”学习经验,背景音乐《我的未来不是梦》。

  班主任总结:世界上最贵重的不是“现金”,而是“现今”,只有不忘过去,把握现在,才能够赢得未来。

  高三语文开学第一课的教案 6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从文中筛选有用的信息的能力,自主探究课文内容。

  2、学习作者在细碎的生活琐事中展现人生哲理的方法。

  重点难点:

  1、筛选有用的信息,把握文章的整体思路和内容。

  2、通过鉴赏与交流活动学习本文的写作方法。

  课时: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婴儿图片)童年的往事历历在目,宛如昨天的片断,在不知不觉中,时间如东去之水不复还,生命也如水般渐渐流逝!我们该如何对待时间的渐变,生命的渐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丰子恺的《渐》,看能否给我们一些启示。

  二、探寻作家踪迹。

  在浙江省桐乡市一个叫石门湾的小镇上,出了一个被外国学者誉为“最象艺术家的艺术家”。在故乡人的眼里,他是一个再平常不过的老者,但是随着亲眼见过他的人的越来越少,他留给后人的东西却愈来愈珍贵了。他就是一代艺术大师——丰子恺。

  丰子恺:原名丰润、丰仁,号子恺。浙江桐乡人。长于美术音乐,又工散文。散文多为关于艺术、儿童和人生的感怀与颖悟。可分为三类:

  (1)探究人生和自然奥秘

  (2)写儿童情趣

  (3)写本人生活经历和社会的炎凉世态

  皈依佛教,一生淡泊,洁身自好。散文集命名为《缘缘堂》

  三、课前预习。

  1、准确读出下列词语。

  纨绔子弟(wán kù)佣工yōng围炉拥衾qīn刑笞chī牛犊dú

  (gá)轧朋友

  轧(yà)倾轧

  (zhá)轧钢

  四、阅读与探究

  思考:

  1、你认为“渐”是什么意思?

  速读课文找出文中解说渐的语句。

  明确:

  使人生圆滑进行的微妙的要素,造物主骗人的手段;

  人生是由“渐”维持的;

  人之能堪受境遇的变衰,也全靠这“渐”的助力;

  这真是大自然的神秘的原则,造物主的微妙的工夫;

  “渐”的作用,就是用每步相差极微极缓的办法来隐蔽时间的过去与事物的变迁的痕迹,使人误认其为恒久不变;

  这真是造物主骗人的一大诡计!

  “渐”的本质是“时间”。

  讨论交流:你的生活与学习中有“渐”的现象吗?

  明确:文章的“渐”是一个关于时间推移、事物变化的程度的修饰词,意谓“渐渐”。作者认为事物的变化是在“渐渐”的过程中发生的“犹如从斜度极缓的`长远的山坡上走下来,使人不察其……恒久不变……”

  2、作者是从哪三大方面来说明“渐”这一现象的?

  明确:渐的外在表现渐的作用渐的实质

  思路与内容(板书)

  3、“渐”的本质是“时间”,作者对于“时间”是如何阐述的请用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对这句话如何理解?

  提问:你平时有没有浪费时间的现象?

  (学生活动)名人名言的收集

  4、你认为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唤醒人们的时间意识,激励人们要把握好时间,把握好生命,做一个有“大人格”、“大人生”的人。

  五、鉴赏与交流

  作者用怎样的方法把抽象的道理讲明白?

  明确:使用举例论证、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

  举了一些非常贴近现实生活的例子来分析人生的发展变化是在不知不觉中微妙进行的。“巨富子弟”的变化、昼夜季节的变化、儿女的成长、植物的花开、抱犊过沟等。把看不见的人生变化比喻成人们熟悉的走路,音乐符号、时钟等,说理形象而到位。

  找出你认为精彩贴切的词语或句子、段落并作简要分析。

  阅读朱自清的散文《匆匆》,结合课文说说你是否感到“渐”对你的影响,这影响是好是坏你今后该如何把握你的生命。

  今天我们学习了丰子恺的《渐》,要学会把握好时间,把握好生命,做一个有“大人格”、“大人生”的人。提高生命的质量!

  高三语文开学第一课的教案 7

  一、班会目的

  1、帮助学生进一步全面深入地认识高三生活,使他们做好更加充分的准备。

  2、给予学生具体详尽的学法指导,为他们解决当前困扰。

  3、帮助学生树立勇攀高峰的自信心,为他们鼓起战胜困难的勇气。

  二、班会准备

  1、联系大学的大一新生。

  2、事先了解学生存在的困惑,并据此给来讲座的同学布置讲义的侧重,使他们有备而来,力争做到有的放矢,从而达到班会的针对性、实效性。

  3、布置教室,成围坐式。

  三、班会时间

  计划一个半小时

  四、班会过程

  (一)介绍几位大学大一新生的姓名、高考成绩及现在所在院系。

  嘉宾的高考成绩赢得了同学们由衷的掌声,这样的开场白深深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树立了来讲座同学们的威信,使班会在一片赞叹声中开始了。

  (二)由五位大学生分别从五个方面轮流讲解高三生活。

  1、课堂环节

  要点:

  ①吃透课堂内容

  ②提高课堂实效性

  不一定要抄录老师所有板书,要根据自己情况学习

  2、课下复习环节

  要点:

  ①认识其重要性

  是自己学习实力提高的关键环节。

  ②计划性

  将自己的课余时间和需要复习的课目内容有计划地安排起来,有规律不遗漏地复习巩固。

  ③针对性

  针对弱科弱项采取相应的复习策略。

  3、战略战术

  要点:

  ①生活要有规律,熬夜应战得不偿失;

  ②要根据学科特点采取科学有效的复习方法兼谈语文失利的教训应坚持少量高频原则;

  ③提高保分意识,不要丢掉轻意能拿到的分;

  ④掌握一些答题的技巧;

  4、心态的调整

  要点:

  ①心理因素不起决定作用,实力最重要;

  ②树立信心、付出勇气去迎接挑战;

  5。听老师的话结束语

  老师们多年带高三、经验丰富,责任心强,跟上老师的步伐,按照老师的指导意见去复习没错。

  (三)同学们自由提问

  摘要记录:

  1。你认为学习是责任还是兴趣?

  2、怎样处理学习和休息的关系?

  3、你是怎样保持充沛的精力的?

  4、英语基础不好,有短期提高的诀窍吗?

  5。怎样选择参考书?

  五、班会后记

  原计划一个半小时的班会足足开了有两个多小时,班会气氛和谐热烈,台上讲的投入,台下听的专注。班会后,大学生们被同学们围住继续发问。同学们都说,“师哥”们的现身说法听得很解渴。这次班会后,同学们的学习热情更加高涨,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有了明显的提高,班级的学习气氛空前浓厚,在不久的高三第一次统一练习中本班取得了较理想的成绩。班会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目的。

  六、班会感想

  进入高三,经过一个多月的初步体验,学生对高三的快节奏有了些感性的认识,他们感到一种新鲜的刺激,同时又有点招架不住。学习新知与巩固旧知要齐头并进,两年来所学的课程都要进行重新梳理,大量的习题铺天盖地而来,令人不知所措,学生们普遍觉得时间不够用,自信心不足。尽管在他们上高三的第一天就给他们打足了预防针,让他们做好思想、精神包括体力上的充分准备,但真正面对现实又是一回事。

  高三是学生们学习生涯中很特殊的`阶段,又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如果能调整好学习的步伐,即使以前成绩不十分理想的同学也可能后来居上;而若调整不好,那么即便是以前成绩好的同学也可能出现较大滑坡,甚至名落孙山。所以班主任特准备筹划了这次主题班会,帮助学生解决当前的困惑,使他们尽快适应高三生活,少走弯路,力争达到事倍功半的学习效果。

  在指导学习方面,相比较来说,老师比家长要权威得多,所以学生比较容易听得进老师的建议,然而老师与学生毕竟有距离,而且所站的角度不同,学生更渴望听到来自同龄人的成功而又新鲜的经验,在了解了同学们的困惑和心愿之后,班主任心中主题班会的雏形基本形成了,即决定请邻近大学的大一新生来校和同学们谈谈他们刚刚经历过的高三生活。之后又经过了班委会详细的筹划,班会最终成形。

  高三语文开学第一课的教案 8

  主题班会教案

  主题班会名称:高三———高山

  班级:高三(6)班

  班会目的:让刚刚进入高三的学生认识到高三学习的过程就是在爬一座高山,在爬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许多困难,我们要学会如何面对这些困难,如何解决这些困难,最终达到山顶。

  程序与方法:班主任(也就是我)做主题发言,加以引导,由学生进行讨论发言为主。

  主持:

  过程:

  【主题发言】

  同学们,高三开学已经有三个星期了,高三九月起点考试给造成大家或好或坏的心情现在也差不多消弭了。为了让大家更能适应以后的高三生活,我们今天开一个主题班会(转身在黑板上写上高三———高山),主题为高三———高山。

  高三是什么,高三是爬山,我们在爬这座人生高山时应该做些什么准备?如何爬?怎样爬呢?现在大家就这些问题以及自己设想的高三生活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学生讨论】

  1、赵倩:进入高三这么多天了,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有些同学仍然没有高三意识,高三意识是什么,首先就是要紧张,我们班作为学校文科重点班,在上课时有人看课外书籍,下课时教室里不是很安静,有人疯闹,我觉得在高三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始终要保持一个紧张的心情。因为在爬山的过程中,困难重重,如果不小心,就会掉进万丈深渊,再爬起来就难了喔。

  2、王斌:我觉得高三的学习过程中,除了保持紧张的心情外,更重要的是自信,相信自己会爬上自己心中那座理想的高山。但在这里我要说明的是,“山”不应该只有一座,每一个人有自己应该爬的山,这座“山”的`选择应该根据自己的实力来加以合理的选择,一旦选择好了,就应该相信自己能够爬上去。

  3、何辉:但是在选择的过程中,我个人觉得要适当增加一点难度和挑战性,比如,你的实力完全能够爬上海拔2000米的高山,但你却选择了海拔1500米的山,那就不合适了,我觉得应该选择海拔2500米的高山,但也不能选择超过自己能力之外的高山。比如我们就不能选择爬珠穆朗玛峰。(同学大笑)

  4、李梅:我不同意王斌同学的某些看法,我认为我们面临的山只有一座,只是每个同学所预设的山顶不同,在攀登的过程中,面对困难,我们作为一个班集体应该共同面对,我们应该学会团结协作。在高三的学习过程中,学习任务多,学习压力大,如果我们学会互相鼓励,互相分享学习过程中痛苦与欢笑,学习也许变得更轻松,更容易,我们也会记住这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5、万平:对,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应该帮助我们这些“落后分子”,当我们问问题时,不要爱理不理的样子,我也有理想,我也要追求美好的前途,但是我需要帮助。谁来救救我呀?help,help,……。(同学大笑)

  6、黄英:高三了,学习要积极主动,一味的`依靠老师和同学绝对不行。我同意王斌同学的话,学习要有自信,高三考试特别多,有时考的好,有时考的差一点,都是正常的。

  7、肖燕:高三虽然是“一考定终生”,,但功夫在平时,只有平时认真的学习,才会赢得最终的胜利。

  【小结】

  以上同学们谈的都非常好,高三学习需要紧张、需要自信、需要目标、需要帮助,但不能没有“度”。太过于紧张和自信都利于平时的学习,乃至最后的高考。我在这里指出同学没有谈到的一点,高三学习不能打乱战,在平时的复习中一定有计划性,一定要把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按“紧急”和“不紧急”、“需要”和“不需要”组合分成四类,请注意,永远是“紧急的”、“需要的”放在第一位,最先做。我相信我们高三(6)班的同学都是好样的,我昨天偶然听到胡志强同学在哼《真心英雄》,下面我向请他起来唱一唱,如果大家会唱的可以和他一起唱,大家说好不好。

  (同学鼓掌,胡志强同学站起,领唱《真心英雄》,在欢快的乐曲中下课铃响起。)

  高三语文开学第一课的教案 9

  【班会主题】

  迈向大学,放飞梦想

  【活动意义】

  高三年级的学生都在为了高考而倾注自己的所有精力,但高考到底是为了什么,继续的求学之路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面对不确定的明天,很多人在忙碌的学习生活中迷失了方向,失去了动力。让高三年级的学生体会大学精彩的生活,激发他们对大学的憧憬之情。交流高中生活的感受和体会,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坚定追求理想的信心。

  【活动时间】

  20xx年11月1日 星期一 班会课

  【活动对象】 高三(13)班(理科)

  【活动准备】

  收集大学活动的精彩图片,制备PPT

  【活动过程】

  让学生再次思考自己在现阶段的目标 设问:

  1、导入:

  1)大家现在心里都是否已经有了明确的目标?(引发思考) 总结:进入高三后确立目标和坚定目标的重要性。

  2)你们理想中的大学是怎样的呢? 学生探讨,了解学生对大学的理解。

  2、体验大学的精彩生活

  1)通过图片欣赏,感受大学缤纷多彩的课程学习和课余生活; 让学生体会到大学精彩,对大学产生憧憬。

  2)正确认识“大学”的意义。

  大多数的学生容易陷入一种表象中,认为经过高考之后,进入大学,生活就可以随心所欲了。轻松自在,毫无限制。

  通过大学管理模式——班级自主管理,让学生认识到大学是自主、自由学习的象牙塔,而不是让人松解的、颓废的地方。为即将走向大学的学生打好“预防针”,避免陷入“迷途”。

  3)大学“理财经”

  由于家境的`不同,多多少少存在部分家境贫困的学生,上大学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份沉重的经济负担。为了减少学生在经济方面产生的沉重压力,能够以更好的心态去面对高考,所以,让学生提前了解大学期间在经济方面的情况。

  兼职,形形式式的兼职,不仅可以让学生减轻部分的经济负担,同时也能提前体验社会劳动的意义,收获更丰富的社会经验,可谓一箭双雕。

  奖学金,奖学金的评定条件主要是针对学习和学生工作,有助于促进学生共同综合素质的发展的同时也可以解决学生的经济问题。

  3、品味一起奋斗的滋味

  1)分享高三的经历

  与学生交流高三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心态。

  2)学会体会高三的.“辛酸”和“甘甜” 总结高三的学习经历中的付出和收获。 为学生加油、鼓劲,提高学习动力。

  【活动效果】

  通过学习,学生能更深刻、真实地了解大学生活,对大学生活更加向往,产生的强的动力。同时,进一步思考高三的学习生活。 【活动反思】

  需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考量学生的学习水平。以便适当地为提供适当的目标参考,以及为他们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提供可行、可供借鉴的设计

  高三语文开学第一课的教案 10

  活动目的:

  1、通过感受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驱使学生向往大学,激发学习的动力,迈向梦想的大学;

  2、引导学生树立在高三复习时期的良好学习心态;

  3、通过交流学习心得与方法,使学生能从中改进自身学习方法。

  活动时间:

  20xx/x/x

  活动地点

  高三(8)班

  活动主持人:

  班长

  活动过程:

  一、教师致词:

  高三,也如高山,用一年的时间攀登一座精神的高山,回头看时就会发现并非高不可攀,人生总是在翻山越岭,高考只是其中一座横跨在走向人生一个新的认识转折点的山,你们的人生还没走完,又如何知道高考是最高的那座山呢?在高三面前,有人胆怯了,有人迷惘了,有人失败了,甚至是倒在了高三的脚下,再也没有爬起来,要达到高山就要有一个好的开始做准备,调节好心理状态,风景总在高处!

  二、展望风景

  播放大学近三年的精选相片视频(题材包括大一军训、徒步前往黄埔军校、校运会、大学中秋晚会、比赛、春秋游、庐山内蒙古实习、上海海南的寒假经历、三下乡等)。

  教师:大学不光是获得专业学科知识,职业技能的场所,更是人生丰富多彩的经历的一道亮丽风景。高考的脚步刚刚离去,又到了几家欢喜几家愁的时候。还记得三年前的这个时候,我和所有高三学子一样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为自己的小小未来担心着。

  时光如梭,大学生活已经让我们适应下来了。经常也会回忆起高中时的种种。那时的`天,那时的地,那时的`生活……

  你们步入高三,有没有无限的希冀和美好的蓝图,有没有准备好了在高三征程中的追逐?

  学生发表感受

  三、登高望远

  讲述个人认为高三复习必须具备的良好心态及如何调整目前的不良情绪,把理论结合个人经历和他人真实经历来讲述。

  四、互动交流

  与学生交流个人的学习方法与经验,希望学生从中受到启发。

  五、结束:希望同学们始终以坚定的斗志,旺盛的精神迎战高三的复习,我一直认为,高三是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高三语文开学第一课的教案 11

  一、设计说明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作为书法作品,历来为人推崇,被尊为“墨皇”,有“天下第一行书”之誉。其实,作为入选教材的文章,它也是文辞优美,识见高远,脍炙人口。如何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妥善处理好“文”“言”关系,打破传统机械的先“言”后“文”教学模式,的确值得探讨研究。笔者以“文言相融相生”为教学理念指导,试图将“因言释文”和“因文悟言”相结合,另辟一条文言教学蹊径。

  二、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写景言情时关键词语(重点文言词语)的作用及影响。(“因言释文”)

  2.在了解兰亭宴会的基础上,理解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人生哲理。(“因文悟言”)

  3.了解课文骈散并行而以散为主的行文笔法。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素有“书圣”美誉的'王羲之不仅擅长书法,也擅长诗文。书法作品《兰亭集序》被后世评论者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出示临摹图),只可惜我们看到的是临摹本,据说其真迹已随唐太宗葬入昭陵。但是,作为散文佳作的《兰亭集序》脍炙人口,流传至今,《兰亭集序》可谓 “文质双绝”。下面,我们就来一同欣赏这篇文章。

  (二)审读课题

  提问:“兰亭集序”这一标题如何断句?(或问:这是一种什么文体?从文中哪几句话能看出来?)

  明确:“兰亭/集序”还是“兰亭集/序”?A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B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C 故列叙时人。

  《兰亭集序》知识点全面归纳

  【文学常识】

  《兰亭集序》选自《_________》,王羲之,字_________,_________(朝代)琅玡临沂(现山东省临沂县)人,是中国古代杰出的_______家,有“_________”之称,世称“_______”。

  【通假字】

  1、悟言一室之内 “悟”通“晤”,会面

  2、趣舍万殊 “趣”通“取”

  【古今异义】

  1、列坐其次

  古义:其,代词,指曲水。次,旁边、水边。如:列坐其次。

  今义:① 次第较后;第二。 ② 次要的地位。

  2、亦将有感于斯文

  古:这些文章  今:常用义为文雅,又指文化或文人

  3、或取诸怀抱

  古:胸怀抱负。 今: ①抱在怀里; ② 胸前; ③ 心里存着; ④ 打算。

  4、引(之)以(之)为流觞曲水。

  古义:把……作为。   今义:认为。

  5、所以游目骋怀

  古义:①表凭借,用来。  ②……的原因。如:所以兴怀。

  今义: ①表因果关系的连词;②实在的情由或适宜的举动(限用于固定词组中做宾语)。

  6、俯仰一世

  古义:形容时间短暂。   今义:低头抬头

  高三语文开学第一课的教案 1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作者“乐”的原因。

  2、通过反复诵读,品味优美的语言,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3、体会作者的“乐”。

  教学重点:

  了解作者“乐”的原因。

  教学难点:

  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体会其朴素精练的语言特点。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通过播放王羲之《兰亭集序》的书法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既是书中极品,又是文中上品,连唐太宗都赞赏不绝。此文为什么又被称为‘文中上品’呢?它为什么跨越千年依然动人呢?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作为文学作品的《兰亭集序》的魅力所在。”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走进作者,了解背景

  学生分享交流搜集到的有关作者和写作背景的内容。

  2、字音辨识

  放录音,听录音,纠正字音。

  3、朗读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根据注释及工具书疏通文意。

  4、了解内容

  明确:此两段记叙兰亭集会的盛况。

  (三)细读课文,体会情感

  1、迅速浏览课文,看看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集会的'?

  明确:时间、地点、事件、人物、环境、活动、天气、感觉

  2、作者参加集会的心情是怎样的?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来?

  明确:快乐。“信可乐也。”

  3、有人将本段之“乐”总结为“五乐”,你能找出并加以总结说明吗?

  明确:五乐——人贤、辰良、景美、情真、赏心。

  (四)研读课文,品味语言

  1、找出课文中,是如何描写景美的?

  明确: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2、作者这些写景状物的语言有何特点?

  明确:精炼优美、朴素清新

  3、另外,文章开头总叙,只25个字就交代清楚了兰亭集会的时间、地点、目的,体现出语言的什么特点?

  明确:言简意赅

  (五)拓展延伸

  模拟想象你便是其中一文士,请你用散文化的语言将景物和你的感受诉诸笔端。

  (六)课堂小结

  有感情的齐读本段,体会作者“乐”之心情。

  (七)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预习第3、4自然段,想一想作者为何而“痛”?又为何而“悲”?

  高三语文开学第一课的教案 13

  教学目的

  一、指导学生深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领悟作者对人生重大问题的深切感慨。

  二、指导学生体会本文情景交融、叙议结合的写作手法及行文的巧妙。

  三、指导学生品味本文精练优美、朴素清新的语言。

  教学设想

  一、安排两课时。

  二、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朗读环节,指导学生在把握文意、理清思路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三、结合课后练习(一)的回答,达到教学目的(一)、(二),应是本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四、利用预习效果教学,避免逐字、逐句、逐段平均主义的讲解,重点突出一些疑难字、词、句,主要采用课堂讨论的方式,教师适当点拨。

  五、介绍阅读课外文学作品《腾王阁序》,比较两文内容和写法上的异同,培养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水平。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简介作家作品,引导学生参看书下注释(1),教师可补充以下内容:王羲之,有“书圣”之称,也长于诗文,字和文任意而行,得自然之妙,风格潇洒放脱。王羲之曾经一度做官,他关怀国事,在政治上曾有积极用世的一面,后辞官归田,以山水为娱,好服食养性,胸怀旷达,为时人敬重。

  “序”是一种文体,写在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性文字。古人宴集时,常一同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个作序,《兰亭集序》即是脍炙人口的诗序名篇,其思想和辞藻都是很有代表性的,从中可以看出东晋一部分士大夫文人的生活情趣、思想修养、精神状态和文学造诣。

  二、朗读

  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注意听清文章语气、节奏和读音。出示小黑板,指一名学生读准下列生字:

  癸(guǐ)丑 修楔(xì) 流觞(shāng) 游目骋(chěng)怀 趣(qū)舍万殊 齐彭殇(shāng)

  2.学生齐读。要求读准字音,在预习初读的基础上,加深对课文的印象。

  3.默读全文。要求学生参阅注释,理解文章大意,提出预习时不能解决的字词句,教师答疑或学生讨论。应特别强调理解“俯仰”一词在文中的意义,“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句子含义。

  三、整体感知作品,理清文章思路

  讨论:全文有三段,每一段的内容要点是什么?(分别用六个字来概括。)学生发言后,明确本文层次,板书:

  (一)记叙兰亭盛况;

  (二)抒发人生感慨;

  (三)交代作序目的。

  四、讨论第一段内容

  完成课后练习(一)中的(1),教学的同时要求学生试背诵。

  提问:本段共有六句话,作者是如何记叙这次兰亭聚会的盛况的?指名学生依次朗读每一句的内容,然后概括出每句话的内容要点。板书明确:

  (一)记叙兰亭盛会:

  (1)时间:“永和……癸丑……暮春……”

  地点:“……兰亭……”

  目的:“修禊事也”

  (2)人物:“群贤……少长……”

  (3)环境:“此地有……,又有……” ,

  (4)活动:“引以为流觞曲水……”

  (5)天气:“……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6)感受:“……信可乐也。”

  讲析过程中,给定短暂时间强化记忆,然后指名学生根据板书内容提示,试背诵。

  讨论:这段文字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学生发言后,明确:写景抒情,叙议结合。如叙说“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列坐其次。”下面紧接着引申而论“虽无丝竹之盛,……亦足以畅叙幽情”;下面也同样是叙议结合:“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由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得出这样的结论:“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讨论:这段话语言有什么特点?

  教师明确:记叙性文字言简意赅,如开头总叙,只25个字就交代清楚了兰亭集会的时间、地点、目的,表现出高超的语言技巧;写景的文字精练优美,朴素清新。

  五、布置作业

  1.背诵第一段;

  2.预习思考:作者是如何围绕乐忧生死等人生重大问题展开议论的?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第二课时

  一、集体背诵第一段

  简要复习第一段内容,导人新课。

  二、讨论第二段内容

  1.教师领读或学生齐读。

  2.“俯仰”一词在这一段中两次出现,意思是否相同?引导学生参看注释,理解这两句话的含义。

  3.本段教学有一定难度,应先指名学生串讲大意。

  4.提问:这段话作者是围绕什么主题展开议论的?是如何逐步展开的?学生发言后,明确:作者承上文的“乐”字,由乐而忧,由生而死,围绕人生重大问题抒发感慨。

  5.结合课后练习(一)中的(2),讨论这段话的议论与上一段的叙事有何联系。讲析:首句“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是承上段“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而言;也是承上“仰观宇宙之大,俯察晶类之盛”中的“俯仰”二字推开一步的说法。下面承此句论述了两种人:一种是“晤言一室之内”倦于涉猎游玩的.,一种是“放浪形骸之外”寄情山水的。他们虽然“取舍”“静躁”不同,但当“欣于所遇”时都是“不知老之将至”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又都是情随事迁,令人感慨的。作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表议论,推进到生死的大问题,抒发了对“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无奈和“死生亦大矣”的沉痛感慨。

  板书: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或晤言一室之内(静)

  或放浪形骸之外(躁)

  欣于所遇(快然自足) 情随事迁(感慨系之)

  况修短随化 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6.齐读。指导学生在板书提示下试背诵。

  三、讨论第三段

  交代作序目的,引起后人感怀。

  1.指名学生朗读。

  2.讨论:结尾部分从“临文嗟悼”说到“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发言后,明确:这段议论中饱含感情,写出了阅读昔人兴感之作时内心苦闷伤感与古人产生共鸣。作者接上文“死生亦大矣”提出“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观点,认为“有生就有死”,对于生死说得如此痛切,虽有悲观消极情绪,但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批判了老庄哲学中的虚无主义世界观。

  3.如何理解这篇书序行文的巧妙?学生讨论后明确:作者写供后人阅读的《兰亭集序》,却先写阅读昔人兴感之作,由“今之视昔”想到“后之视今”亦是如此,为使后人也对今天的所为所思“兴怀”,所以“列叙时人,录其所述”,以便“后之览者”也会“有感于斯文”。作者把昔人昔文、今人今文以及后人有感串联起来,巧妙地交代了诗集的由来,说明了编集的目的。

  4.全班齐读。

  四、归纳总结

  本文先绘声绘色地记叙了兰亭集会的盛况,接着叙志抒怀,抒发了对人生的无限感慨。语言清新朴实,叙议结合,在雕章琢句、华而不实的文风充斥文坛的当时,显得尤为可贵。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完成课后练习三。

  3.比较阅读:课外阅读《腾王阁序》,比较与本文在内容和写法上的异同

  《兰亭集序》知识点全面归纳

  【文学常识】

  《兰亭集序》选自《_________》,王羲之,字_________,_________(朝代)琅玡临沂(现山东省临沂县)人,是中国古代杰出的_______家,有“_________”之称,世称“_______”。

  【通假字】

  1、悟言一室之内 “悟”通“晤”,会面

  2、趣舍万殊 “趣”通“取”

  【古今异义】

  1、列坐其次

  古义:其,代词,指曲水。次,旁边、水边。如:列坐其次。

  今义:① 次第较后;第二。 ② 次要的地位。

  2、亦将有感于斯文

  古:这些文章 今:常用义为文雅,又指文化或文人

  3、或取诸怀抱

  古:胸怀抱负。 今: ①抱在怀里; ② 胸前; ③ 心里存着; ④ 打算。

  4、引(之)以(之)为流觞曲水。

  古义:把……作为。 今义:认为。

  5、所以游目骋怀

  古义:①表凭借,用来。 ②……的原因。如:所以兴怀。

  今义: ①表因果关系的连词;②实在的情由或适宜的举动(限用于固定词组中做宾语)。

  6、俯仰一世

  古义:形容时间短暂。

  今义:低头抬头

  《兰亭集序》教学反思

  我的这节课是《兰亭集序》的第二课时。第一课时所解决的问题是,明确了第二单元的学习目标,了解了王羲之这位作者及作品创作背景,教大家读了三遍文章,又帮助大家梳理了生字词、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可以说第一课时大家学习很充实。这样的课很实在但也没有什么新意,当然也是最保险的课,一般来说不会有什么闪失。那么,第二课时我仍然这么上吗?我也知道第二课时主要是分析文章的主题,我带着大家分析一下文章就可以轻松完成任务。但我总觉得这样上太乏味,缺少创新。第二课时应该体现一下新课改的精神。怎么上呢?我在思考之时突然大脑的屏幕上仿佛有一个闪电闪过──对联。对呀,这篇文章能不能用对联带动起来呢?我还记得我在上一届教学生学习这篇文章时,曾撰写一副对联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学生对这副对联也很感兴趣,都纷纷抄在书上。如果我也用这副对联带动文章的讲解可以吗?我在心里默默地设计起第二课时的教学程序来。很快我的第二课时就设计出来了。

  现在想一想,我的这节课确实有可圈可点之处。

  在课堂上,我首先给同学们卖了个关子:“今天这节课,我们每位同学都要作一副对联!”同学们一听就慌了。因为他们从来没拟过对联。“这副对联很好拟,我先给大家做个示范!”于是我边带着学生读文章边分析文章的精邃,边拟出如下对联:

  群贤毕至,一觞一咏成就兰亭华章,信可乐也;

  少长咸集,几俯几仰参悟人生哲理,岂不悲哉?

【高三语文开学第一课的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开学第一课教案03-26

高三开学第一课优秀教案03-07

2022语文开学第一课的教案08-17

语文开学第一课教案范文03-22

2022语文开学第一课教案08-17

关于语文开学第一课教案03-18

2022高三开学第一课教案范文08-17

关于语文开学第一课的教案范文03-10

2022年语文开学第一课教案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