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职网>实用文>观后感>大国工匠观后感

大国工匠观后感

时间:2023-07-11 07:06:30 观后感 我要投稿

大国工匠观后感【推荐】

  当认真看完一部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这时我们很有必要写一篇观后感了。但是观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国工匠观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大国工匠观后感【推荐】

大国工匠观后感1

  xx年3月1日晚20.06分项目根据公司要求组织全员观看xx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发布晚会,从开始的人物工作介绍,到他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创造了很多的不可能,为我国航空事业、高铁、石油、电力、军工以及文物保护等各个行业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高凤林、李万君、夏立等十位大国工匠,不仅仅能够立足于自己的本职岗位还能够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不断突破进取,充分的发挥了各自的聪明才干,他们是大国工匠的代表人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各行各位都在为之奋斗。一代代大国工匠不断的突破创新,带领各行各业千千万万的工作人员共筑中国梦,是他们让的`辛苦付出和刻苦拼搏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出行更加便利、我国在国际地位日益提高人民越来越有幸福感。

  陈行行,90后。跟我们一样的年龄却做出了我们想都不敢想的事,让我自卑不已,但更多的是骄傲。他是我们同龄人的榜样和楷模,我相信在我们平凡的岗位上,如果我们像他一样能够不断突破自我,在工作中不断创新,我们也会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变得不平凡。

大国工匠观后感2

  五一期间,央视新闻频道推出了一个特别的节目《大国工匠》,主要讲述了一些平凡的劳动者们用双手匠心筑梦的故事。他们的技艺精湛,有人可以在牛皮纸一样薄的钢板上焊接而不出现一丝漏点,有人能把密封精度控制到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还有人检测手感比x光那般精准,令人惊叹。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的高级技师高凤林,他给火箭的“心脏”进行焊接,是发动机焊接的第一人。他的工作没有几个人能干得了,他对自己生产的发动机可以把卫星送到太空,非常自豪。

  他们只是普普通通的建筑工,钢筋工,焊工,木匠,但是他们做事的认真仔细,精确度高,却是我们不能比得了的。

  劳动之美,不仅仅有轰轰烈烈震撼眼球更有默默无闻,波澜不惊的技术奉献,他们用平和的.心境,任劳任怨的心态,经营好小细节,小技术,这就是最为平常的劳动者的姿态,也是“微而著”“小而实”,的劳动之美。

  “大国工匠”的辉煌无疑在提醒我们,更多优秀青年学子,学界精英,不妨将人生规划,投身到“工匠精神”上继承中国源远流长的工匠精神,让“中国制造”,“中国创造”释放出更为夺目的光彩。

大国工匠观后感3

  看了多集“大国工匠”,工匠们的“工匠精神”实在令人感动。

  虽然工匠仅仅是社会中的普通劳动者,但“工匠精神”有着更深深远的意义,他能代表一个时代、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气质,是否踏踏实实、精益求精、坚定不移。

  这种“工匠精神”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鲁班是这种精神的代表,庄子说的“庖丁解牛”也是这种精神的代表,今日这些大国工匠们更是这种精神的代表。

  在当今社会高速发展的时代,这种“工匠精神”更显重要,实质就是对技术、质量精益求精的态度。

  据有关统计,截止20xx年,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日本有3146家,德国有837家,荷兰有222家,法国有196家。这些企业长寿的秘诀就是“工匠精神”,并注重这种精神的代代相传。

  工匠精神不是口号,它应扎根于每个人的心中。我们是否应看看自我,还坚持多少“工匠精神”。

大国工匠观后感4

  经过两次观看《大国工匠》,这个视频我可以看出里面的胡双钱他以惊人的技术,被称为我国航空的手艺人`。我国的顾秋亮是我国杰出的钳工,他经过多年的努力,成功把密封性控制到`两丝`一丝等于0。01毫米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几十分之一,他为我国造出一一“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他那准确的技术,外国人对他伸出大姆指。不仅仅只有他们的贡献,还有许多人呢!如:深海钳工——管延安,他参与为我国造出一条海底隧道,还有高铁研磨师——宁允展表现出他那吃苦耐劳的精神,在他工作的这几年不知有多少高铁被他光顾。液化天燃气的“缝”钢板一张东伟,在13公里的工作是靠自己的双手完成,他为了完成工作1个月很少合眼,表现了他对工作的热爱、尽心尽责。上面的`人物对工作的表现,我看出: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应学会吃苦耐劳、尽心尽责、永不放弃、努力学习的宝贵精神。他们的精神深深烙在我的心里,让我明白态度决定一切。

【大国工匠观后感】相关文章:

《大国工匠》观后感11-10

“大国工匠”观后感03-02

大国工匠观后感12-23

《大国工匠》观后感想10-19

《大国工匠》观后感12篇11-12

《大国工匠》观后感15篇03-10

大国工匠观后感15篇01-05

大国工匠纪录片观后感12-24

大国工匠年度人物观后感02-01

大国工匠演讲稿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