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职网>实用文>观后感>《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时间:2022-12-06 11:09:05 观后感 我要投稿

【热门】《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看完某一作品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这时候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观后感了!可是观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唐山大地震》观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热门】《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

  有一种情,叫亲情;有一种爱,叫母爱。

  一场无情的地震,使原本幸福的一家四口,变成了一家两口,但那位母亲还不知自己的女儿被一位解放军叔叔收留。小女孩心中一直有阴影,因为在她和她弟弟之间,她的母亲选择了弟弟女孩长大后,在另一次地震中,终于理解了自己的母亲。

  在小女孩的成长过程中她一直记得三个字,也是让她彻底绝望的三个字:救弟弟。对于她,这样的选择也太不公平了,有什么事,都是她做,有什么好吃的都是弟弟吃,最后连生的'希望都不给她留下。

  小女孩获救后,也许他对自己的生活有怨有恨,不是也许,是一定。然而她的母亲也在为失去她而痛苦。对于这位母亲,她得到两条命的喜悦,也掩盖不了失去一条命的痛苦。当初在选择时,他曾央求过:两个都救。这说明,他同样不想失去女儿。只不过条件不允许罢了。我们也再也没有理由去责怪那位母亲的偏心。

  在女儿前去救援时,看到一位母亲为了挽救她女儿的生命,竟选择了锯掉她女儿的腿,而真正据掉后,她的母亲却又哭着喊要她女儿的腿。在这位母亲选择后,女儿问:“你不怕你女儿将来恨你?”她说:“恨就恨吧……”

  恨就恨吧多么轻松的四个字,却是经过多少思想斗争后得到的?她为了换回女儿的生命,宁愿让自己养大的女儿恨自己。

  这时,女儿似乎明白了,母亲也是被逼无奈才选择救弟弟,她说出这三个字,经过的思想斗争也不比那位母亲少,她应该原谅她母亲,因为她母亲为她已付出了更多的代价。

  我终于明白:什么情都会磨灭,但亲情不是,什么爱都会黯淡,但母爱不会。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2

  寒假里,我终于写完老师所布置的寒假作业后,所以我兴致勃勃地就去电影院看了一部非常感人的电影,它就是:《唐山大地震》。《唐山大地震》这一部电影,主要向观众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慈爱的母亲有两个孩子,分别是一个儿子,一个女儿,一大家子人幸福的生活着。可是好景不长,突然有一天地震了,这位母亲在灾难面前,只能选择一个孩子,于是,她毅然的选择了儿子。让天真的女儿误以为,母亲重男轻女,不疼爱自己。救援队员发现了女儿,并把她送到了医院,女儿在鬼门关走了一遭,最终被医生妙手回春的技术救活了。唐山大地震有二十三秒,女儿埋怨了母亲三十二年。后来女儿结了婚,自己当了母亲后,才体会到母亲对孩子无私的爱。母亲并不是不疼爱自己,只是没有太过明显的表现出来而已。

  通过在电影院观看《唐山大地震》这一部感人的.电影,我感触颇深。我深深的体会到了:每一位母亲都是伟大的,她们对自己的孩子都一视同仁,对他们的爱也都是无私的,不管她们在哪里干什么,都在时时刻刻为孩子担心,吃得饱吗?穿得暖吗?也不管在做什么,也都是因为对孩子有好处的,绝对不会被理解为害孩子的意思。因为有一句说得好:“虎毒不食子”。父母不管做什么,都是为了孩子,才会做的。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想:“我以后绝对不能再让父母为我操心了,他们每天为了养家户口在外工作已经够辛苦的了。以后我要做一个懂事、听话、孝顺的好孩子,好女儿。”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3

  刚刚看完冯小刚的电影《唐山大地震》,在看之前是没抱多大希望的,用一家人的命运来承载整个唐山人或者说整个民族的灾难,我不知道是不是合适,但是我还是终究坐在电脑前哭得稀里哗啦,关上电脑,我一直在想徐帆说得那句话,“没了,才知道什么叫没了……

  其实,我还是无法体会这样一位母亲的心情,因为我们还没有“没了”,23秒,或许短的我们眨一下眼就过去了,这23秒我们可以做什么?

  其实,或许只有真正经历过的人才会明白这其中的意义,想起来曾经学过的王蒙的一篇散文,《敬畏生命》,我甚至早已经忘记了它如何讲述的,只是记得这四个字,是的,敬畏,不是单纯的珍惜,是敬畏,尊敬的敬,畏惧的畏……

  电影开始的时候,徐帆对着丈夫的尸体喊着,“老天爷,你这个王八蛋!”用一句主旋律的话来说,“灾难无情人有情”,只是我想等到要经过一次灾难和沉痛才能看清情,是不是太悲哀?

  悲情?感动?承重?……

  很难用词语来形容现在的心情,但是有时候沉默就够了,23秒的死,32年的生……生死就是这么仅仅的.嵌在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中,我们会在片中责怪老天的无情,会在片中感叹人生,但是我想,过去了就过去了,而我们也该看看身边的这些人,无论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

  因为一旦没了,就真的没了.

  记得和一群朋友谈论,假如安徽以后真的地震怎么办,我想有些事情不是想逃就可以逃过的,但是不逃避不代表迁就,只是带着一份感恩过我自己……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4

  原来的时候,妈妈带我去看过一部电影叫《唐山大地震》。

  故事中,有一个小女孩方登,她的弟弟方达,是里面的主要人物,这原来是一个幸福温馨的家庭,可是在这次大地震当中,使她们可敬可靠的家庭里的爸爸丧生了。

  一天晚上,方登和方达像往日一样,按时睡觉。突然一声山崩地裂的'声音在他们耳边骤然响起,那声已越来越大,越来越大。有人高呼“地震了”吵醒了熟睡中的姐弟俩。只听“轰”的一声楼房全部倾倒,姐弟俩甚至来不及互相弄明白原因就被压在废墟之中了。因为这场地震是他们的爸爸丧生。地震过后,房屋倒塌,尸骨遍地。雨滴声,哭喊声,风吼声,混成一片,分不清哪儿是天,哪儿是地,一切都是破烂不堪,找不到昔日的繁华,找不到昔日的欢笑。从死神堆里爬出来的妈妈奔跑着,叫着姐弟俩的名字,妈妈在寻找着,原来姐弟俩被压在了一块水泥板地下,妈妈找人来救助,情况只能救出一人,姐姐方登央求妈妈先救弟弟,妈妈选择了受力严重的姐姐,就出了弟弟方达。

  可是命不该绝的,后来,方登又从死人堆里爬出来了,被一对解放军夫妇给收留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姐弟俩长大了,分别有了自己的工作,方登成了一名医生,方达成了一名公务员,在5.12汶川的地震救援中,姐弟俩又意外重逢,倍感亲切。经历过地震的危险处境,姐弟俩知道震后有多少人需要他人来施救呀!这大概是姐弟俩因地震而分离又因地震而重逢吧!影片中我印象最深的是方达,方达坐在那里犹如铁柱纹丝不动。瞧长大后的方达十分镇定,他看看惊慌失措的同事,镇定自若,一点都不惧怕,是灾难让他变得有经验,变得处理事情果断了。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5

  23秒,32年,这虽然是普通的数字,但在唐山的大地震里却蕴含着一位母亲对女儿的怀念和女儿对母亲的怨恨。这天,我们看了《唐山大地震》这个感人的电影。

  在唐山,一直生活着幸福的四口之家。可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地震,让这家的孩子失去了父亲,而不幸频频降临:姐姐和弟弟同时被压在一块大石之下,只能救一个,而另一个会死的。妈妈听到了这个消息,伤心欲绝,艰难的作出了选择,一字一顿“救-弟-弟”弟弟得救了,可妈妈并不知道福大命大的方登还没有死,他被好心人收留了,她还怀着怨恨生活在人世间。

  我觉得爱是一片青青的芳草地,爱是一个温馨的家园。因为爱,世界才变得如此精彩,人类才变得如此的崇高。而母爱更如一股涓涓细流,虽无声,却能够滋润干涸的心灵。它平凡,却在平凡中孕育着一份惊人的伟大!片中的母亲就是这样,事情虽然已经过去了32年,却依然没有放弃寻找自己的女儿。

  一位拥有伟大灵魂的'母亲用力撑起了这个家,全凭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面对挫折她坚强,不放弃,笑对人生的精神令我学习。

  方登在成长的32年里,并不快乐,以为她的心里一直怀着怨恨,我们在生活中要学会体谅他人的难处,做一个乐观向上,热爱生活,勇敢坚强的人。

  母亲是为我们雪中送炭的使者,母亲是在风雨中忙碌的天使。

  母爱无边!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6

  千百年来人类一直和自然做着斗争,并且高呼着“人定胜天”的口号。如今的人类科技已经到了顶峰的时期,然而地球的灾难却越来越频繁。当灾难来临时人们无助的哀嚎的时候,眼睁睁看着自己的亲人埋入废墟中却无法将他们救出来的时候,我们感觉到了自身的脆弱、人类的无能为力!

  我们痛恨不能防震的“豆腐渣”工程,我们痛恨偷工减料的黑心老板,我们痛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政府。然而,我们也只能痛恨,我们无法自己为自己建造抗震能力极强的房屋,我们无法将那些偷工减料的`老板绳之以法,我们无法让那些拿公款吃饭却不管廖生的政府官员进入坟墓。

  在地震来临之前,我们都相安无事,“豆腐渣”就“豆腐渣”,偷工减料就偷工减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无所谓,反正谁也没有危险。然而,地震突然就来了,一切都显现出来了。防震的建筑留了下来,豆腐渣的怎变成了废墟。黑心的老板住进了豪华的别墅,善良的人们却埋进了废墟。那些睁一只闭一只眼的官员们不知会不会揪心,会不会心痛......

  “老天爷,你给王八蛋!”这句让人绝望的话,是否可以惊醒那些被利益冲昏头脑的人们!

  如今的中国,如今的城市,到处都是高楼耸立,然而仍然有那么多正在生长的房屋!我们已看不到一望无际的绿色,我们已看不到万里无云的蓝天。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7

  之所以会观看这部电影,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受到08年汶川大地震的影响。如果不是知道了汶川大地震,那么我恐怕也不会了解到我们国家建国历史上曾经发生过那么一次的大地震。唐山大地震是在1976年7月28日的时候发生的,短短几十秒的时间,就让这座拥有数百万人口的工业城市瞬间崩塌。在电影的开头其实就已经为这次地震埋下了伏笔,我们都知道在灾难发生前,动物们对灾难到到临是有敏锐直觉的。

  影片一开始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看到坐在卡车里的三个人,能够看到密密麻麻的蜻蜓从他们车窗前飞过。其实这就是地震发生之前的现象,它预示着这里即将发生一场大灾难可是并没有引起人们的警觉。在凌晨3:42的时候,地震来临,等到人们醒来的`时候,却发现自己所在的地方成为了一片废墟。在影片里面,有一对姐弟被困在坍塌的楼房里面。他们的父亲母亲准备去营救,可是父亲拉住了母亲让她不要冲进去,自己到了危楼里面却是再也没有回来了。在这种情况下,母亲只能做出最艰难的一种选择,只能营救一个孩子。年轻人的母亲最后做出了救出儿子的决定,可是这也成为女儿心中永远无法忘记的疼痛。

  在片尾的时候,这家人又因为一次地震而再次相遇。汶川地震发生以后,姐姐和弟弟都来到灾区进行救灾。见到自己的母亲后,女儿心中依旧非常埋怨,可是见到墓地中的课本时还是和母亲抱在了一起。看完这部影片之后心中感受颇多,而且心情久久不能平复。这部电影很好的诠释了地震无情人间有情,我为自己生活在这样的社会下而感到幸福。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8

  《唐山大地震》看上去是一部灾难片,实际上却讲述了一个亲情和震后幸存者治愈心灵创伤的感人故事。电影描述1976年发生在中国唐山的7.8级大地震中,一位母亲只能选择就姐弟之一,母亲最终选择救了弟弟,但姐姐却奇迹生还,后被解放军收养,32年后家人意外重逢,心中的裂痕等待他们去修补的背感情节,再一次勾起了当代人们对那一段惨痛灾难的回忆。

  通过观看《唐山大地震》,我深深的体会到了:每一位母亲都是伟大的,她们对自己的孩子都一视同仁,对他们的爱也都是无私的,不管他们在哪里、干什么,都在时时刻刻为孩子担心。这部影片带给人们的除了苦难,悲伤,更多的是唤醒人们对生命的珍惜和尊重,它使我们学会正确的对待生命,珍惜我们现在所拥有的幸福生活。

  如果说父母这种真情是社会中的小亮点的话,那么地震过后,全国各省对唐山市的'帮助应该一个大光环,照耀着我们整个国家,整个世界。唐山大地震、四川汶川大地震震后,善人捐款捐物,领导亲自指挥一线救援,爱国人士的加入帮助,还有外国友人的支援,哪—个不是真情流露。当我想到这些时候,我就会留下眼泪…生活中的父母和社会,总是那么平淡无奇。但是每当我们在家庭或者社会遇到困难和危机时,父母、我们国家总会爆发出无限的能量,保护着我们。社会中点滴的亮点,总会照射出灿烂无限的光芒。生命有时会给人以错觉看似很长,一天一天有着挥霍不完的日子,真正放眼于时空时,才能真切的体会,生命是如此的短暂与微不足道。

  让我们珍惜眼前的人!珍惜眼前的一切!珍惜人生中那一份份珍贵的情感吧!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9

  看完《唐山大地震》我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跟我最爱的人说声“我爱你”,一切的一切都不能成为不说的理由。

  生命有时会给人以错觉,看似很长,一天一天有着挥霍不完的日子;真正放眼于时空时,才能真切的体会,生命是如此的短暂与微不足道。

  做为普通的人,生命的重只是对个体而言,对亲人而言,对爱自己和用心在乎自己的人而言。

  虽然有句话说出来,肯定会显得冷漠,但事实也许每个人心里都明白:在唐山大地震中有二十四万多条生命被吞噬,除了对心怀大爱,赶赴现场用生命之力所能及的力量来施以救援的人们会产生永远的痛之外,对那些在相邻城市里生活着的人们来说,只是一时间的震憾和悲怜,除过当时努力提供有限的.帮助之外,事后,大多数个体的生活其实与此再无挂牵;对于那些距离更远一点的人们,二十四万多条生命的消陨,不过是一个令人震惊和伤叹的大事故。

  《大地震》让我更加坚信:亲情是不变的永恒。一个人能够伤得了的人仅仅是真正无私爱他的人们(当然罪恶的一类除外)。

  《大地震》也让我理解,现代的好些“爱情”,为何可以随手而弃,因为好些人以为爱可以轻易得到,或者感觉自己喜欢的比比皆是当然也可以随手拈来,可悲的是,他们不知道有一种爱暗藏于平静的生活中,有一种爱叫无可替代,有一爱叫牵心动魂,有一种爱是用生命来谱写的。

  唯有理解了生命之轻与重的人,才能深切地懂得一份情的不易和艰辛,才能够明白一颗心一旦伤了将是不可弥补的痛,也唯有懂得的人才能做到用生命去珍惜和执着于自己的爱情。

  有句话“没了,才知道什么是没了。”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0

  前几天,我吃完午饭,我妈看看电视,没刻意想看什么,所以胡乱调台,找找有啥她喜欢看的,突然看见播唐山大地震,但已经播了一段时间,我也在那里看。地震开始了,是在夜间,楼房突然倒塌,霓虹灯冒出了电火花,弟弟方达、姐姐方登因为速度慢、无意识没有逃出来,他爸爸去救他们也被压在下面了。救援人员赶到了,他们的妈妈让救援人员就方达方登,方达在说话,方登在石头敲地,父亲死了,但是他们俩分别在一块楼板的两边,翘左边右边就加重,翘右边左边就加重,他们妈妈像两个都保住,但是做不到,所以无论如何都要死一个,这时旁边传来呼救声,救援人员要走了,准备去那边救援。他妈妈觉得男孩以后有希望,所以决定救弟弟。弟弟方达被救出来了,但少了一只胳膊。他们去了他奶奶家,把方达送走了。姐姐方登其实没死,被人救出来了,生活在一对解放军家,本想改名王帆,但她想起来了一点,就是自己的'名,所以改成了王登。后来方达和方登长大了,方达在四川救援车的旁边给一个也是在震中遇难的人讲述他小时候在地震中的情景,而他姐姐却意外在旁边,听到了他说的话,所以他们回去找妈妈了。回去了之后,去看她父亲和自己的墓碑,他听方达说,她墓碑里有小学到大学的书,母亲给方达买一份,给王登买一份。王登现在知道了,母亲不是故意不救她。

  这部电影让我知道了,自然灾害是无情的,但人不是。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1

  前几个星期,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看了唐山大地震,这部影片深深震撼了我的心。

  这部影片讲述的是:1976年,卡车司机方大强和妻子李元妮、龙凤胎儿女方登、方达过着平凡幸福的生活。方大强经常出门在外,好不容易回来一次。爸爸每一次回家,姐弟俩都特别高兴。7月的一个傍晚,方大强回到了自己的家,两个孩子已经在家中睡下了。在小区外的马路上,方大强和元妮躲在卡车上亲热,突然——地震了。为救孩子,方大强死了,方登和方达被同一块楼板压在两边,无论人们想救哪一个,都要放弃另一个。元妮选择了从小体弱多病的弟弟方达,而头脑清醒的方登听到了母亲作出的抉择。母女、姐弟从此天各一方…

  震后,元妮独自抚养着儿子,选择坚强地活下去,劫后余生的方登被军人王德清夫妇领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正由于地震时,母亲选择了弟弟,而放弃了方登。方登从听到放弃她开始就对母亲怀有一种恨。

  方登的养母去世后,方登也因为怀孕而退学。从此,与养父也多年没有联系。直到一年春节,她领着女儿回到养父的家中。养父对于方登多年与他不联系,而感到担心和生气,并告诉她一定要找到自己的亲生父母。这一晃到了2008年,她在国外结婚并定居,一天她在电视新闻中看到了中国四川汶川地震,决定作为志愿者回到中国参加救援。

  她在参加救援的人中找到了自己的弟弟,并同弟弟一起回到母亲的.家。母亲对于当年因救弟弟而舍弃她而感到内疚。方登也因虽然活着却多年不与母亲联系而感到羞愧。母女两个的恩怨也就此了解。

  看完了这部影片后,我被这伟大的亲情深深地震撼了,有时就连我也没有这么伟大的亲情,我和影院里的每位人都是眼睛红红的出去的。我一边走还一边想,他们是多么的伟大。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2

  昨天去看《唐山大地震》了,走进电影院时,工作人员每人发了一包纸巾,我也没觉得我会哭。

  一开始看,还能没心没肺的和小傻说说笑笑,可是,越是深入,就觉得越不可思议,人的到底内心可以有多深?看的同时,我不断在问自己,如果我是方大强,我会推开元妮吗?让心爱的人活着,我或许无法体会他们俩人之间的爱情,大强没有多想的一推,救了元妮,而他自己就这么没有了,我们这一代,如果亲身遭遇这种事,在灾难面前,爱情又有多少价值?至少,我很羡慕元妮,因为大强那么爱她,谁会不羡慕呢?我也同样渴望。

  电影里,元妮的每一个选择,都是那么让人情绪如同坐云霄飞车,在救儿子还是女儿这场戏时,她说救儿子时,我的.心也是那么悲痛,男孩、女孩,男孩就真的比女孩重要吗?她说就儿子时,方登的心如死灰,多么怜惜她,上天对她是多么残忍,如果我是元妮,我又会如何呢?儿子?还是女儿?我觉得我会疯掉的,她的内心承受了多大的压力,承载了多少悲痛?我想我没有她那么坚强。

  如果我是元妮,我会一辈子守着大强过吗?一开始认为不会,可是,元妮告诉她儿子的那段话触动了我,“哪个男的拿命来爱我?我这辈子跟他,值了。”想想是的,这是爱,我向往的便是这样的爱。虽然现实生活中,至少我生活的地方不会发生这样的自然灾害,爱情也许也是平平淡淡,可是,要做到两个人相守也是很难的,何况元妮一个人守着属于她和大强的爱情,几十年,从二十几岁开始,一直带着回忆过活,也许,支撑她活下去的,就是大强给她的回忆了。因为,她的命是大强给她的,她一个人活着两个人的份。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3

  今天,我看了《唐山大地震》,让我颇有感触。

  这是一部感人肺腑的电影,讲述了一位母亲在生死中挣扎着救下儿子而抛弃女儿,又在32年后女儿和母亲重归于好的故事。最让我感动的还是王登(原名方登)的妈妈,向她跪下的那一刻,我想:那母亲跪下的`那一刻,心里一定是内疚极了,她为自己对方达的偏爱而内疚,为自己的自私而内疚……

  影片中最让我感动的一句话是:没了,才知道什么叫没了。是呀,没了亲人,才知道什么是痛心的恨!电影中的母亲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就失去了丈夫,女儿也离开了她,只剩下一个只有一只手的残疾儿子留在身边,这时,她才明白什么叫没了。这位妈妈的精神更让我感动。她唯一在身边的孩子方达,因为发了大财,要让他的母亲住入高级公寓,可母亲却说,不,不能,我这一辈子也要为你爹和你姐守灵,我们已经搬了一次家,这家的地址我已经向你爹和你姐的灵魂说了20年了,万一有一天他们的魂回来了,谁照顾他们呀?要我再说,太累了!虽然,人死了是没有魂的,但是这位母亲为什么这么说呢?也许是因为她觉得对不起女儿和丈夫,也许是因为她相信丈夫和女儿在天堂里过得并不好,也许她觉得自己独自一人享福,这样不好……看到这儿,我的眼眶一下就湿润了,我听到周围有低低的哭泣声,我想:大家都被这位母亲的真情感动了吧!

  这部电影让我明白了:人在世上,一定要好好珍惜亲人,“等到没了,才知道什么是没了“就来不及了。所以,我呼吁大家,在家时多为父母做些事,多回家吃饭,团聚是父母最希望做的事,父母不需要钱,也不需要礼物,只要你回去了,他们就心满意足了!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4

  前天,我们一家三口去科文中心看了一部很感人的电影——《唐山大地震》。

  电影拍摄的角度很独特,没有用大量的篇幅去讲地震的悲惨场面,而是以一个家庭经历地震后天各一方、过了32年又重逢的故事,反映灾难对人的心灵的伤害,告诉人们要懂得爱,懂得宽容。

  爱,这个字在影片中无处不在。方大强爱自己的妻子,爱自己的儿女,他在地震时推开要冲进正在倒塌的房子中就自己儿女的妻子,自己冲了进去。元妮也爱自己的丈夫,也爱自己的`孩子,当儿子和女儿一起压在一块石板下面,救一个就得放弃另一个时,她就一直痛苦地大喊:“都救!都救!!都救!!!”(但最后她在无奈之下选择了救儿子)。当她以为丈夫和女儿死了,天天在家烧香,告诉黑白照片上的丈夫和女儿她和儿子的生活情况,新家的地址,新遇到的痛苦……

  方达爱爸爸,爱妈妈,也爱姐姐,他长大后有了钱,执意要给妈妈买新房子住,可是妈妈死活不肯,偏要呆在家里守候死去的丈夫和女儿。方登爱爸爸,爱姐姐,当然也很爱妈妈,当汶川地震发生时,她立即从加拿大赶到汶川参加营救……

  宽容,这个词也是本片的一个重点。方登一直忘不了妈妈说的“救弟弟”三个字,从小到大,她一直没有原谅妈妈。直到2008年汶川大地震,方登去参加救援,亲眼目睹了一位母亲的悲惨经历,终于理解了自己的母亲,还找回了家人。回到家,连声地“对不起”,表示了她对母亲的宽容和歉意。

  电影十分感人。妈妈用完了一包纸巾,哭得鼻红眼肿。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但爸爸说他也忍不住流下了眼泪。我也热泪盈眶。

  我认为,这是一部能打动人心的好电影。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5

  昨天晚上,我不知道是怀着怎样的心情看完了冯导的新片,我不懂什么电影拍摄的真实感,或者从专业的角度去评价冯导的新作,或者说这样一部电影已经可以超越那些所谓的商业利益,我只想从情感本身,去默默体会这样一场34年前的地震带给我们的关于生存与死亡,心灵和信仰的思考。

  直面人生,直面灵魂!——这是我最深的体会。如果说每一个人的人生都是由无数次的选择构成的',那么我不知道有什么选择比选择生与死更艰难。记得曾经看过毕淑敏关于生存与死亡的演讲,她说一个人的一生就是一个不断通向死亡的过程,每过一秒,我们就离死亡近了一秒。然而关于片中元妮的选择,我却无法去评论对与错,或许结尾处当方登对母亲元妮在墓地边一遍一遍的“对不起”已经告诉了我们什么。

  32年,从唐山道汶川,不是简单的时间与空间的距离,这对于那些经历过它们的人来说,也许是生与死之间的距离,这之间,包含了他们所有人的人生,以及灵魂深处的坚守。我想我或许没有资格去评论这里边的苦与痛,因为毕竟不曾经历,便无法真正理解那样的生活。

  看完之后,我更多的选择了沉默和思考,思考那些废墟下掩盖的生命和废墟之上活着的人们。也许我们真的没有理由去埋怨些什么,就像余华笔下的《活着》,好好活着,就已经足矣。我们都需要一种信仰,去支撑灵魂,然后直面人生!

  也许能够带给我们感触的不是灾难本身,而是在灾难之后另一种爱与责任的坚守以及重新捡拾起美好人生的勇气。但愿这样一部能让举国同哭的电影,带给我们更多关于人生的思考以及自我灵魂的洗礼,带给我们直面人生,直面灵魂的勇气!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相关文章: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08-30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08-30

《唐山大地震》 观后感09-02

唐山大地震的观后感12-05

《唐山大地震》电影观后感11-10

电影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2-13

唐山大地震电影观后感11-27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精】12-07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推荐】12-07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热门】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