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职网>实用文>读书笔记>《三国演义》读书笔记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

时间:2023-06-13 14:23:37 读书笔记 我要投稿

【热门】《三国演义》读书笔记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书笔记吧。可是读书笔记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三国演义》读书笔记,欢迎阅读与收藏。

【热门】《三国演义》读书笔记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1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合上书静默,我恍惚间感悟到了桃园三结义的真挚、煮酒论英雄的豪迈、千里走单骑的英勇;似乎还看到三顾茅庐的真诚、草船借箭的机智、火烧赤壁的潇洒;也领略到单刀赴会的勇敢、刮骨疗毒的坚忍、空城退敌的谨慎……三国啊!我为你赞叹!

  浪花淘尽英雄,《三国演义》中的人物众多,不少人名垂青史。但是,在这些叱咤风云的人物里,我最敬佩的就是诸葛亮和关羽。为什么他们值得我佩服呢?关羽结识刘备、张飞,桃园结义,情如真兄弟。关羽受曹操厚待却不忘本,斩颜良,诛文丑,只为立下功劳,报答曹操,去追寻大哥刘备。随后过攻樊城,降于禁,斩庞德,过五关斩六将,一时间威震华夏关羽有勇有谋、视死如归、忠诚重义。

  除了关羽,诸葛亮,三国中,最精彩的还是数曹操。他虽然疑心重、阴险狡诈,但却是一名伟大的诗人。我们可以从《龟虽寿》中体会出他不服老的精神和他的雄心壮志;也可从《观沧海》中感悟到人生的真谛。此外,勇猛的赵云,潇洒的周郎,还有那令人扼腕而叹的郭奉孝……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不同的相貌,不同的性格,不同的'阵营,但相同的是:都令人难忘,令人称赞!

  《三国演义》虽情节繁多,但节节精彩,引人入胜。在这些激动人心的情节里,我最喜欢读的的还是“关羽长刮骨疗毒”,这体现出一个真英雄的大丈夫无畏情怀。关羽领兵去攻打樊城,曹仁见关羽没有穿盔甲,便令弩弓手放箭,一箭射中关羽的右臂。箭头有毒,毒已入骨。神医华佗前来医治,他割开关羽的皮肉,用刀刮去骨头上的毒。医治时,关羽与华佗谈笑自如,真英雄也!可见他的意志多么坚定,毅力是多么顽强!

  《三国演义》每个章节,都在叙说着不同的故事:忧伤,惊喜,豪情壮志,黯然离别,嬉笑怒骂……各不相同,但章章都演绎着人生,成功也好,失败也好;悲叹也好,赞叹也好。这就是精彩的三国。

  三国赞

  诸葛亮呢?受刘备三顾茅庐之情,提出著名的《隆中对》,主张孙、刘两家联盟。在他的精心布置下,赤壁之战,曹操大败,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辅佐幼主,外联东吴,内修政理,南征平叛,北抗强魏。为完成统一中原,兴复汉室大业,先后五次进攻魏国。作“八阵图”,造损益连弩、木牛流马,与敌交锋,屡操胜算。

  三国叹

  “孟德献刀”也让我看得心惊肉跳。曹操配宝刀来相府,想刺杀董卓。在拔刀时被董卓所见。董卓便问曹操,要干什么?曹操虽十分惶恐,但随机应变,沉着地说他有一口宝刀献给恩相。董卓赞许曹操的忠心,送给他一匹良马。曹操得马便策马奔腾,连夜逃出城外……曹操的胆识不得不叫我感叹。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2

  今天,我成功地读完了《三国演义》这一篇名著,因为自从买上了《三国演义》这一本书后,一直还没有来得及读,幸好有了这个很长的暑假,才让我读到了这麽好的书。本篇小说主要从黄巾起义一直写到西晋统一,以魏,蜀,吴三国的兴亡为线索,描绘了三国时期尖锐复杂的统治军事斗争。

  《三国演义》里有好多好多的英雄:刘备,关羽,张飞,曹操,诸葛亮……其中,我最喜欢里面的诸葛亮。他知天文、晓地理、识人心,他神机妙算、足智多谋,《三国演义》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他是智慧的化身,也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人称“卧龙先生”。他治国治军的才能与兼虚谨慎、济汇爱民的品格为后世树立了非常好的榜样。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山辅佐,他向刘备提出了“联吴抗曹,据有荆益,三分天下”的隆中对策。他为报答刘备三顾茅庐之思,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呕心沥血,积劳成疾”,最后病逝于北伐前线。

  所以我要做一个不背信弃义、不为了那蝇头小利而放弃自己的国家、战友和朋友的人,争当新时代好队员。

  最后,我要说,《三国演义》不仅让我开了眼界,还告诉了我许多小知识和做人的道理,真是一举三得呀!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3

  比起四史之一《三国志》,小说《三国演义》虽然缺乏历史的严密性,但他把一位位英雄形象艺术化,将他们的个性更加延展开来,让读者印象更加深刻,回味无穷。所以如果有人问我更爱哪一本,我一定不假思索的回答是《三国演义》。

  爱他,不仅是爱他有名的战争写法,更爱其中数不尽的爱恨分明的真正的英雄;爱他塑造的辩舌施计的文臣儒士,也爱他描写的舞刀弄枪的壮士猛将;爱那割据一方的君主,也爱那竭力尽智的群臣。

  总之,翻开了这本厚厚的《三国演义》,就看到了滚滚长河向我涌来,山河破碎的画卷里,展现了无数英雄的豪情壮志。他们为了自己心中的正义,或统领,或被统领,一起为天下一统作为着。他们之间的恩怨情仇、嘉言懿行,抑或是勾心斗角、追名逐利,都吸引着我的眼球,让我欲罢不能。

  这引人入胜的笔法竟让我有时忽然忘了这是庄严的历史譬如赤壁之战,刘备兵败,曹操妄图吞并东吴,诸葛孔明舌战群儒,智激周瑜抗曹,而后孙曹对峙,巧施连环计,火烧战船这一连串惊心动魄的情书掀起了故事的高潮,最后又以曹操兵败,关云长义释华容道这原本出乎人意料却又让人欣然接受的结果圆满地叙述完了这宏大的战争。

  从第四十一回“刘玄德携民渡江赵子龙单骑救主”到五十回“诸葛亮智算华容关云长义释曹操”,感觉就像一场梦,在这梦中,刘备帮我推着农车上坡,赵云单骑救了我的性命,我还那襁褓中清清楚楚地听见了他在敌阵中镇静的心跳,你可能说我发了痴,但是我真的犹如身临其境,那张三爷的咆哮使我震耳欲聋,赤壁满江的大火顺着东风烧得夜如白昼?

  作者在虚构的同时,还注意到了情节的合理性、连贯性,而不是生硬的去虚构,这也就是为什么读过之后,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总之,作者在这方面的写作是相当成功的,而且这些情节也表现了作者的一部分主观愿望。

  而在人物塑造方面,更可以看出《三国演义》的独到之处,刘备之仁、关羽之义、张飞之勇、赵云之骁、许诸之猛、典韦之忠,鲁肃之善都被描写得淋漓尽致,而“宁可教我负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负我”的曹操的阴险毒辣,“安居平五路”运筹帷幄诸葛亮的.足智多谋,还有“降汉不降曹”“义拔云天”关公的忠义凛然更是被刻画地入木三分,读完《三国演义》,掩卷沉思,满脑是那杀声阵阵的战场,个个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不禁佩服作者自然流畅的文笔和巧妙的构思。

  那种宏大而一气呵成的气势,使人读完有种无可名状的快感,深深地感受到经典之作无法抗拒的魅力。

  《三国演义》能够把繁多的人物以及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处理的恰到好处,就是因为作者在用笔上不仅有实写、虚写、详写、略写、插叙、倒叙,还有作者采用了沿线索来记叙的手法。

  《三国演义》的主线索就是蜀汉政权的建立以及灭亡直至三分归晋的过程,其中有穿插有支线索。如,赤壁之战时期,作者是从刘备、孙权、曹操三条线索来展开叙述的。而这三条线索有互有联系,不会在一个章节之中只叙述一条或两条线索,这样交织进行,就会让读者感到很连贯,而不是只读一条线索的冗长与乏味。

  寇第斯曾说:“书籍乃世人累积智慧之不灭明灯,”读三国,就时刻能感受到它的光辉带来的温暖,它字里行间蕴含着一股震撼人心的力量。读三国,让人深刻体会到它透露出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匡扶社稷,兼济天下”的思想。

  这种思想与我内心深埋的理想交织、碰撞,产生共鸣,激荡出串串亮丽的火花,鼓励我为实现生命的价值而拼搏、前进!我不信什么“穿越”,但如果真有“穿越”,我愿化身为一条青龙,飞回遥远的三国,去挥一挥卧龙的羽扇,尝一尝子建的酒宴。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4

  在暑假,我读了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历史性的长篇小说。作者是罗贯中,小说讲述了从东汉末年到晋朝统一时期吴、蜀、魏三国之间的斗争和兴亡的一系列故事。

  书中刻画了上百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如奸诈狡猾的曹操,胸怀狭窄、忌才好胜的周瑜,谦逊的刘备,忠肝义胆的关羽……其中我最喜欢的是料敌如神、指挥若定的诸葛亮。这本书中写了许多诸葛亮聪明、机智、善于用兵的故事,如火烧新野、借东风、空城计……

  读完这本书,我体会最深的一句话是:“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臭皮匠想出来的办法不如诸葛亮想出的办法。但三个臭皮匠每人想出一个办法,然后经过讨论合在一起,就可以顶一个诸葛亮。在上学期的小组评分中,我们小组曾获得第一名,这都是我们齐心协力得来的。因为一个人的力量是微薄的,只有大家一起合作,才能取得第一。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5

  《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它是明代的罗贯中写的,讲述的是三国时期吴、蜀、魏的故事。

  吴、蜀、魏三国不择手段,想得到天下,但最后却被司马炎统一了天下,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应正了“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句话。

  三国的英雄,我喜欢四人:赵云、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单骑救主,截江救阿斗,力斩五将,盛气凌人;诸葛亮三气周瑜,七擒孟获,上演空城计,聪明过人;关羽千里走单骑,放水淹七军,有勇有谋;张飞大闹长板桥,吓得曹军魂飞魄散。

  其实我也蛮佩服曹操的,因为他自幼读过许多兵书,精通兵法,一句“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可见曹操不是一般的人。

  三国争来争去,谁也没得到天下,给了我们一个深刻的教训。我们班也搞起了“桃园三结义”哦,我也是其中一个。我们不像“三国”,而是三个互相学习,互相探讨,学习对方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

  《三国演义》是一本不错的书,有空你也找来看看吧!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6

  对于《三国演义》,各人有各人的看法。有人喜欢看斗智,有人喜欢看战争,有人喜欢看武将对战,也有人为“谁的武力更高”之类的问题争论不休。其实这类问题是很难说清楚的,三国时期名将如云,有许褚、典韦等猛将,有张辽、关羽诸帅才,各人擅长的东西不同。在真正的战场上,聪明的武将会以自己的长处攻击对方的弱点,武力弱的武将可以靠拖刀计之类的小计谋斩掉强者,勇冠三军的大将可能因为刚愎自用中了小人的暗算。对于影响战果的各种因素,我们都应该有一定的分析。比如,大将张郃中了埋伏被诸葛亮射死,你不能说张郃的武力不如诸葛亮;再如,一出祁山时赵云遇姜维,俩人单挑打了个不分胜败,这样似乎可以说俩人是平手,但彼时赵云已经七十岁了,姜维还是个小伙子,咱又得考虑到赵云的身体状况问题。所以,对于三国武将的武力排名,需要排除很多制约因素,我觉得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对比原则:

  一是年龄问题。咱们看书的人对于书中的人物常缺乏时间感,比如关羽,刚出道的时候是25岁,温酒斩华雄的时候也不到30。对于一个武将来说,30岁正是身体素质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而战场经验也有了一定积累的阶段,因而是武将战斗力的巅峰。关羽打的最后一次硬仗是在荆州与庞德单挑,两百回合打了个平手,关羽说:“庞令名真吾敌手。”很多人以这句话为依据,认为二人是棋逢对手,但是大家都忽略了,关羽当时已经57岁,而庞德才30多岁。可以想象假如关羽处于巅峰时期,拿下庞德根本是不在话下的。所以,比较武力,应该将巅峰与非巅峰区分,非巅峰武将与巅峰武将打平手,则前者应算作胜出。

  二是装备问题。影响武将战斗力的因素主要是:武器、铠甲和战马。典韦勇猛无比,所以张绣在对付典韦之前,先派胡车儿盗走了典韦的双戟,影响了典韦战斗力的发挥,才将他杀死;关羽杀文丑时,骑的是超凡的赤兔马,文丑以常理推测关羽的冲击速度,结果出了差错,被关羽脑后一刀,砍于马下。吕布在下邳城被围时也曾说:“吾有画戟、赤兔马,度水如履平地,有何惧哉。”可见,良好的装备在战场上是可以发挥巨大作用的。但是这些装备并不能与武将合二为一,所以,评判武将,应将外界因素去掉,一个超凡装备过的武将和一个普通装备的武将打平手,则应算前者落败。

  三是中计问题。计谋属于智力的范畴,它可以是武将的能力之一,但不能与武力混为一谈。诸葛亮出岐山时遇到魏国大将王双,全蜀国的将军没有一人能敌得过。最后诸葛亮设下计策,由魏延偷袭王双成功。这应该算诸葛亮杰出,算不得魏延武力高于王双。大将张辽是在战场上被吴国丁奉暗箭射伤,最后箭疮迸裂而死,这属于阴沟里翻船,不是实力的体现,当然也不能算。

  四是伤病问题。伤病可以严重影响到武将能力的发挥。吴国的大将甘宁死得比较冤枉,他出征的时候染了重病,不料在退兵时被沙摩柯遇见,力不能战,逃走时被射中头部,死在富春江边。这并不能说明“百骑劫魏营”的'甘宁的真实能力。赵云长坂坡一战,杀得混身是血,人困马乏,怀里还抱着个阿斗,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张郃仍无法战胜他,在这种情况下,赵云应该算作胜出。

  五是战势问题。当一场战争分出胜负的时候,由于大军的溃退以及战斗信心的问题,败方的武将会比较难以在单挑中取胜。这时,单挑的武将是处在不平等的位置上,所以,如果双方战成平手,则应算溃退的一方胜出。公孙瓒和袁绍在磐河曾有一战,袁绍方的文丑带兵杀得公孙瓒军七零八落,这时赵云出手截住文丑单挑,双方战了五十多回合不分胜负。在这种情况下,赵云应该算胜出。

  确定了以上几个原则,武将的武力问题才可以有比较的可能。武将的武力排名只有在对战中才看得出来,没有交手的武将双方则应以第三者作为参照物。下面以几场大战讨论三国演义中几个主要武将排名。

  1。虎牢关之战。当时,吕布30多岁,刘备也30出头,关羽、张飞与刘备依次差三岁。书中说,张飞自己去战吕布打不过,加上一个关羽才打了个平手,把刘备算上去,才将吕布打退,毋庸置疑,巅峰时期的吕布应当算是三国中武力第一人。有人说张飞年龄太小,战场经历不多,那么还有另一场战争可以参照,那就是张飞和吕布的徐州单挑,那时张飞30岁左右,正值巅峰,而吕布已经40了,早过了巅峰时期,两人依旧打了个难解难分,可见吕布的确是强于刘关张的。

  2。长沙之战。关羽战黄忠,两人共打了两场,第一场黄忠战败,原因是黄忠的战马失蹄,将黄忠掀翻在地。第二场关羽战败,黄忠用箭射中了关羽帽缨,关羽知趣地退走了。两场战斗都打到两百回合以上,若无意外事故,双方是势均力敌的。但当时关羽40岁左右,手拿青龙刀,跨下赤兔马,而黄忠是60多的皓发老将,不但已经过了巅峰,简直都进了衰老期了。所以要说黄忠比关羽武力更强,想必没人会有意见。

  3。葭萌关之战。这次是张飞战马超。这是一场耐力之战,两人白天打了一天,马都累了,人还不累,换了马接着打。天黑之后,点上火把继续战,始终不分胜负。最后刘备动了爱才之心,加上与马腾有过衣带诏的交情,所以下令暂时休战。这个时候,马超与张飞都已经过了巅峰时期,张飞奔50了,马超也快40岁,考虑到年龄的差距,张飞应当比马超略胜一畴。

  4。白马之战。这场战役可以对比汉将与曹营诸将之间的实力。在关羽斩颜良之前,颜良曾大发神威,先后斩了宋宪、魏续,并打伤了徐晃。最后颜良被关羽一招斩掉,虽然是因为缺少防备,但两将正面交锋,一招就被杀,怎么着也说不过去。所以可以得出结论,关羽强于颜良,而颜良又强于徐晃。

  5。许褚裸衣斗马超。这场战役发生在长安西部,两人阵前先是骑士一般长枪对大刀,后来许褚不斯文,光着膀子上阵,丢了刀,扭断枪,两人撕扯下马,打得跟混混一般。由于书上记载不详,我们无法知道许褚的年龄,姑且将二人算作同一梯队。许褚和典韦年轻时曾有过一翻较量,两人也是打了半天,不分胜负,所以,马超、许褚、典韦三人武力相当。

  6。神亭岭之战。这一年,孙策二十岁出头,太史慈比孙策大9岁,正值巅峰时刻。两人骑马交战二百多回合,不分胜负,后滚下马撕打到晚上,也是不分胜负。但是当两人滚下马来的时候,“策却手快,掣了太史慈背上短戟,慈掣了策头上兜鍪”,显然,在步战中,太史慈更被动一些。而且太史慈自二十岁出道与刘关张合力解救北海城以来,他的作战经验比孙策丰富得多,在神亭岭之战中没能取胜,只能说孙策微胜于太史慈。

  7。编外名将。有一些武力也很高的将军,如夏侯惇、夏侯渊、曹仁,都是一代名将,但他们更长于带兵,很少有一对一的硬仗表现。三国后期的文鸯出生太晚,没有与三国前期的名将们一较高下。但他曾单枪匹马闯入由两百名魏将组织的战阵,枪挑鞭打,杀了数十人,假如早生六十年,当是吕布关羽的对手。吴国自来都以战略取胜,如丁奉、徐盛、蒋钦、凌统等人都只在对阵时带兵冲杀,单挑功夫没有体现出来。丁奉90岁的时候还能“雪中奋短兵”偷袭魏营,年轻时肯定也相当了得,但是在诸葛亮祭风之后,他和徐盛两人去追杀孔明,想被赵云一箭射断帆缆,吓得面无人色,可见东吴诸将在个人武力方面并没有突出的人才。

  根据各种对比,可以得出以下排名:

  第一梯队:吕布、黄忠

  第二梯队:关羽、赵云、张飞、孙策

  第三梯队:马超、许褚、典韦、太史慈、张辽、张郃、孟获

  第四梯队:文丑、徐晃、庞德、颜良、甘宁、魏延

  这种列表不全,因为三国中的名将实在是太多了。比如刘璋手下的严颜、张任,武力都是非常高的,最起码应与魏延水平相当,但是他们都没有与名将打过比较有说服力的仗,所以不敢列出。诸葛亮治蜀时期,魏国大将王双曾连挑蜀国四员上将,但当时蜀国的将才太缺乏了,连当年给黄忠当牙门将的陈式都成了大将军,所以王双的武力就没法得到承认。魏延是蜀国五虎将之后的第一猛将,刘备入蜀之后,曾让他独力镇守汉中,可见他是智勇兼备的人才,但他生前挑战过的名将实在不多,真正实力没有办法界定。最可惜的是孙策,17岁就曾一回合杀两将,人称“小霸王”,但是年少气盛,遭人暗算,尚未达到能力的巅峰便于26岁英年早逝。若再给他几年成长时间,应当是飞将吕布的敌手。

  其实,仅仅以武力高低为大将们排序,只是后人的一种娱乐内容。谁都知道真正的将军不是仅靠武力就能打天下的。在战场上永远都有一种法则,那就是,武力从属于战术,战术从属于战略。纵观三国演义里的各场大战,胜败的决定性的因素都是统帅的智谋,而不是某个武将杀人水平。因为一个人的武力是有限的,吕布够强,仍被曹操吊死在白门楼上;孙策人称霸王再世,却被许贡的家客暗杀;王双英勇无敌,但是诸葛亮一个小埋伏就把他干掉了;文鸯以一人之力抗二百魏将,最后还是要投降。以武力取得战果最大的应当是关羽,他水淹七军,擒于禁,杀庞德,直打到离许昌两百里远的地方,吓得曹操要迁都。这应该算是三国中一个武将所获取的最大成就了,可他仍然被吴魏联合的大战略夺去了性命。可见,武力永远不可以作为唯一的依靠。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7

  我坐在书桌前,手里是一本三国。窗外是绵绵细雨,打落了几朵儿花。天空阴霾密布,乌黑的云夹杂着天空深邃的蓝,一切都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刹那,一阵久违的亮光划过天际,闪过我的眼帘。“轰!”一声巨响响彻天空。我的心思才从三国中走出,却又陷入了沉思。

  东汉末年,董卓当道,玩弄政权,昏庸无道,民不聊生,以致于天下英雄对他恨之入骨。曹操早有当皇帝的野心,离间计做死了董卓,削弱了吕布。干脆当了个幕后皇帝。天子不甘心,暗自联络心腹,竟意外地召集到了和汉王室有关系的刘皇叔。刘备先投奔了曹操,曹操白门楼战死吕布,后与刘备发生冲突,刘备逃走。投奔了刘表,刘表死前,欲将荆州赠与刘备,备不受。曹操便挟天子以令诸侯,南征北战,灭袁绍、袁术。欲下江南,南取荆州,东灭江南,一统中原。没想到孙刘联手,火烧赤壁,大破曹兵。刘备用诸葛亮计,借荆州,并以此为根据地,和巴蜀,取益州,渐成大气候,遂有三国鼎立之势。但后来并不乐观,关羽败走麦城,张飞被暗杀,刘备白帝城托孤。整个偌大的蜀汉,承载着兴复汉室的志向,全都托付给了刘禅,孔明辅佐。但刘禅沉迷女色,玩物丧志,不听从诸葛亮的戒言,汉室衰败,最终,魏国一统天下,司马懿夺权,司马家族掌权,建立了晋朝。

  仔细想想,蜀汉的衰弱完全因为阿斗的昏庸无能、沉迷女色、亲佞远贤。刘备生前,意外地有了孔明出山辅佐。蜀汉虽土地贫瘠、人口过少、贤士不多,可以说是一无是处。但孔明招纳贤士、制订军法、辅佐刘备南征北战、大破曹兵,发展了蜀国。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刘备信任孔明,听从他的建议,广开言路、开张圣听所造成的。

  刘备死后,刘禅肆无忌惮、没有了君王的职责,忘记了自己是个皇帝,不思进取。诸葛亮北伐前,曾写过一篇《出师表》给刘禅,上面殷切地期望刘禅可以开张圣听、赏罚分明、善用贤士、亲贤远佞。孔明是站在一个师长的角度严厉地告诫刘禅。这可都是忠言,可忠言逆耳,刘禅在孔明北伐时,没听从孔明的建议,和善于阿谀奉承宦官交好。最终汉室衰弱,孔明北伐失败,乘鹤西行。

  但姜维是后起之秀,他也有能力兴复汉室。但刘禅买下的种子深深地害了他,姜维和邓艾一起被钟会害死,蜀国差不多要灭亡了。

  这一切,归功到底还是刘禅。如果刘禅听从孔明的逆耳忠言,亲贤远佞,那么孔明可能就会北伐成功,就可以一统中原,兴复汉室,改写历史,那他阿斗也可以做一个好皇帝。唉,历史没有如果,这一切都是忠言逆耳利于行的.后果。

  思绪回到生活,我们不也是那个阿斗么?我们从小没有养好习惯,长大了不听从老师的建议,我行我素。老师家长的建议都是忠言,逆耳忠言,但逆耳的话几乎没有人听进去。因此,如果在这样持续下去,就算有孔明辅佐你,亲自亲为帮助你,那你的下场也只能和蜀汉一样。

  心中无尽的沉寂

  轰!又一声雷炸响。此刻,我的思绪回到了显示,我的脑海里已深深烙下了一句话: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我要马上行动,不能做阿斗。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8

  我看了《三国演义》里面的一个叫《张辽威震逍遥津》的故事后,它给了我很好的启发。

  这故事主要讲的是东吴的孙权发兵十万攻打魏国只有几千兵马驻守的城池合淝,魏国大将张辽知道后,立刻挑选了八百精兵,在吴军还没站稳脚跟,在逍遥津夜袭了吴军营地,打了吴军一个措手不及,使得孙权在接下来的十几天都没有能攻下合淝,还损失了大量的兵将,无奈只好收兵回营,在返回的'路上,孙权还没想到差点被张辽捉住了自己,吓得他魂飞魄散,仓惶而逃。张辽用兵得当,以少胜多,威震了逍遥津,解除了合淝之围。

  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两军交战并不一定兵多就一定能取胜,只有正确运用兵法,合理调配自己的将士,也能做到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在体育比赛中也是一样,教练员正确指挥,用人得当,运动员坚决执行教练员的意图,也有可能出现以弱胜强的比赛……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9

  《三国演义》发生在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国之间的历史战争故事,以曹操、孙权、刘备为首而展开争夺领地之战。在这场长达一个世纪的战争中,在智者、勇臣的争夺中同样精彩激烈。刘备为了军师诸葛亮,曾三顾茅庐,因此被诸葛亮而感动,足以体现刘备求贤若渴。在三国战争中谋略运用惟妙惟肖,以少胜多,以劣取胜的例子数不胜数。

  故事中一系列人物描写的活灵活现,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勇武过人的赵云,义气深重的关羽,爽直粗豪的张飞,仁义爱民的刘备,奸诈阴险的曹操,老谋深算的司马懿,才高量窄的周瑜……这些人物塑造的栩栩如生,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故事中智取战略更是让人折服,如空城计、草船借箭、锦囊妙计,说明好的策略不用一兵一卒甚至很少的兵力就能赢得战争的胜利。

  换言之,学习也要智取,不能硬攻。科学方法+聪明智慧才能巧妙地打开知识的大门,去放飞属于自己的梦想……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10

  《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

  翻开这本名著,仿佛嗅到了中国文化的芳香;似乎看到了中国文化那轻巧的步伐,向日渐强大的祖国迈来。

  《三国演义》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诸葛亮、关羽。最讨厌的是曹操。诸葛亮聪明机智,神机妙算,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前晓历史后占未知。“借东风”、空城计等,让人叹为观止。特别是,他去世后,还用计谋吓地魏军自相踩踏上千。

  关羽我他的坚强佩服。有一次,他的左臂中了毒箭,需要用刀划开肉把上的骨头上的毒刮下来。如果没有麻药,这个手术会是他超级痛苦。但是,他选择不用麻药。把左臂递给华佗,笑着和他的谋士下围棋。

  曹操我想一刀捅死他。因为他猜忌残忍、奸诈滑头和极端自私。所以我非常讨厌他。

  《三国演义》能让你明白很多道理,让我们一起去看三国吧!一起了解这精彩的三国吧!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11

  最近,我读了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它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该书描写了自东汉末年至西晋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三个军事集团政治和军事斗争的故事。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一代枭雄曹操。

  说到曹操,大家一定会不由自主地想到“奸诈”、“卑鄙”等这些代名词。可不是吗?记得书中描述当年曹操与陈宫一起出逃时,住在吕伯奢家中,听到磨刀之声,心起疑心,便拔剑而入杀掉吕家8口人,却发现只是要杀猪款待他;为绝后患,又将沽酒还家的.吕伯奢灭口,甚至说出了“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样无耻的话。

  然而,纵观历史长河,我认为曹操有更多积极正面的形象。

  虽然曹操在战场上的机谋常常骗人骗得团团转,让人找不着西摸不着北,而且心狠手辣,可是,这曹操也不是都是如此。

  在董卓执政期间,是曹操上演了一场“谋董贼孟德献刀”的好戏;在曹操的马踩坏麦地时,是他割发代首;在临终之时,是曹操让诸妾勤习女工、多造丝缕;也是他,为汉室统一了北方,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同时,他也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书法家。

  曹操尚礼重法、治军严整、爱惜将才,唯才是举、廉洁自律。不像刘备,不会文,武也不是很好,全部靠部下出谋划策、冲锋陷阵,曹操从小就表现出对武艺的爱好和才能,他博览群书,尤其喜欢兵法。这使得他后来在战场上总能想出一个个聪明的谋略,让对手不明不白地就中了他设下的圈套,成为瓮中鳖,任他宰割。有名的“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著名战例。曹操他先后下了三次“求贤令”,选拔和任用一些有才能的人,打破汉时期选拔官吏的“被选人既要有仁义孝悌等封建道德品质,又要有高贵的家世出身”的规则。他选用官员要“明达法理”,能行法治。曹操还提倡廉洁。他在开源的同时,也非常注重节流,他以身作则,“雅性节俭,不好华丽,后宫衣不锦绣,侍御履不二采,帷帐屏风,坏则补纳,茵蓐取暖,无有缘饰”。他还提倡薄葬。死时,他留下遗嘱:“天下尚未安定,未得遵古也。葬毕,皆服。其将兵屯戌者,皆不得离屯部。有司各率乃职。敛以时服,无藏金玉珍宝。”

  曹操在文学书法上也很有造诣。不但会作诗、写赋,著有《孙子略解》《孟德新书》《蒿里行》《苦寒行》《度关山》等,还创建了“建安文学”。他的书法因作品留传较少,故而鲜为人知,但却得人好评。《唐人书评》称“操书如金华细落,遍地玲珑,荆玉分辉,瑶若璀璨”。

  曹操是一个枭雄,也是一个英雄。在书中、在作者的笔下,他是枭雄。抛开历史政治的色彩,抛开“成则为王败则为寇”的固思,他是一个英雄。他做到了他自己所说的“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下之志者也”。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12

  通过读《三国演义》,使我知道了诸葛亮字孔明,南阳人氏,人称卧龙先生。刘备“三顾茅庐”将他请出山后,他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辅佐刘备最终建立蜀国。在我心中,诸葛亮是一个十分了不起的人,我非常敬佩他。

  诸葛亮这所以在我心中占有这么大的位置,是因为他是一个足智多谋的军事家。草船借箭和空城计,充分显示出他的大智大勇,以少胜多的军事才能。

  诸葛亮不仅是一位天才的军事家,还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他为农民更方便省力地灌溉农田,发明了脚踏水车。为了解决军粮运输的困难,他发明了木牛流马。

  诸葛亮也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他最先向刘备提出“三分天下”的政治建议,并通过他的联吴攻魏等策略,最终辅佐刘备最终建立蜀国。他又采取“抚民生息”的方针,让蜀国一步步走向强盛。

  诸葛亮,这位有着辉煌成就的军事家、发明家、政治家、文学家,难道不值得我们敬佩吗?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13

  在刚开学时,我们学校推荐了几十本好书,分别是一、二、三等年级读的佳作,我在读的这些书中,最喜欢的当然是——《三国演义》了。

  《三国演义》,不仅让我读到了各种名言佳句,还更一步让我了解到人物的品质。比如曹操,虽然在书他是那么奸诈,挟天子以令诸侯,杀王厘重鼓士气等。都是他做的“美事”。但历史就不一样了,现实中曹操是一个爱国爱民的人,把北方给统治的非常好,但也从来没有称王,除了后来他的`儿子曹丕称王。之所以罗贯中有拥刘除曹的心理,是因为他想:刘氏才是王室,你只适合当臣子,既使你再有才华和统治能力。

  这篇小说其实讲述的曹、蜀、吴三国之间的战争,但是也有不少英雄而为此牺牲,关羽、张飞、吕蒙等等。三国十年的战争逐渐要结束了。于是,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便建国了。

  其实在整个故事中,我最喜欢的人便是赵子龙了。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今河北省正定人)。身长八尺,姿颜雄伟。他的兵叫器叫作亮银枪。是蜀汉的五虎上将一,他还有常胜将军和虎威将军这两个称号,他的忠心耿耿和满腔热血让他成为了一员大将。他曾参加过长坂坡之战、博望坡之战、汉水之战等等。他还曾被封为镇军将军、永昌亭侯,谥号为顺平侯。大家一直有一个疑问。为什么赵云不被重用呢?这个问题下次告诉你们哦!

  这就是我眼中的《三国演义》,赵云和各位三国英雄,你们眼里呢?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14

  暑假里,老师让我们多看书多阅读,妈妈帮我在网上买了好多书,其中的《三国演义》我比较感兴趣,只要空闲时就会捧起来看看。

  书里有段讲诸葛亮草船借箭的,印象比较深刻。主要讲的是:周瑜是东吴手下一名大将,他嫉恨诸葛亮的才华,想加害他,就命令诸葛亮在十日之内造出十万支箭。没想到诸葛亮识破了周瑜的`阴谋,并立下了只需三日就能造好箭的军令状。随后诸葛亮凭借自己的神机妙算,在自己的船上扎了很多稻草人,曹操以为有人攻打就一阵乱射,结果箭都射到了稻草人身上,轻松的从曹操那“借”来十万支箭,使周瑜的诡计化为泡影。

  看完以后我很敬佩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15

  《三国演义》是一部经典巨著,充分承载了中国古代的智慧结晶,是值得每个中国人用心阅读的。

  读了《三国演义》一书,使我受益匪浅。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故事。在三国中,曹操的用兵堪称举世无双,司马懿就更是用兵如神。但是两个人都有自己的弱点:曹操多疑,司马懿阴险。再说蜀国,最厉害的是:诸葛亮。他过人的机智,娴熟的兵阵,无不让后人叹为观止。这些人物和国家我们可以看出性格的重要性。性格关系着成功。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要忠义,也应该要有诚信吧。如果没有了诚信,大家都不信任你,而且又在你背后指指点点,你不会难过吗?所以,让我们打开诚信的大门,面对人生吧!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12-29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02-09

三国演义的读书笔记02-21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02-02

《三国演义》的读书笔记02-05

名著三国演义的读书笔记02-10

写三国演义的读书笔记02-24

关于三国演义的读书笔记02-22

名著三国演义读书笔记02-27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范文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