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职网>实用文>读书笔记>《老子》的读书笔记

《老子》的读书笔记

时间:2023-04-17 19:08:57 读书笔记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老子》的读书笔记14篇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书笔记吧。可是读书笔记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老子》的读书笔记,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老子》的读书笔记14篇

  《老子》的读书笔记 篇1

  很喜欢金庸的《碧血剑》中皇太极的一句话“读书当学书里头的本事策略,不必学汉人的秀才进士那样,学甚么吟诗作对”。

  现实的社会,鱼龙混杂,人心险恶。学校,新闻联播中的`所传播的美好盛世很难遇见,为明哲保身则需学前人之人情世故。

  每读《史记》都不觉受益匪浅,能在丹青史书中留有恢弘一笔之人,必有其过人之处。

  而每读到《老子韩非列传》中韩非所著的《说难》一文都不禁与司马迁的“余独悲韩子为《说难》而不能自脱耳”所产生共鸣。

  “凡说之难,在知所说之心,可以吾说当之。”所谓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但是即使是同一个人说同样的话也要分时候,分身份。“人主亦有逆鳞,说之者能无婴人主之逆鳞,则几矣。”

  与人交流还需先察言观色,特别是与领导汇报,不如此往往会被莫名奇妙的挨批,而领导亦要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为佳。如此则员工可无心理压力,工作也可正常运转。

  曾在央企中建任职,上层领导视察与学生员工座谈,不断鼓励随意提问。然而真的可随意吗?央企领导座谈无非是为了几张可宣传的照片,这是人尽皆知之事。一学生入世自然不懂其潜规则,抱怨了一句“太累,生活既是工作,工作还是工作”。领导自然不好发作,只好悠悠一句:“小伙子,你的思想有危险啊。”这个小伙接下来会面临什么已不用猜测,无非是单独被叫到项目经理办公室谈谈人生。果然不久后就提出了辞职。

  或许有人会觉得我闷,但是正如长着说言,“闷声发大财”才是王道。鄙薄轻慢都已经习惯,唯有沉默求心安。

  《老子》的读书笔记 篇2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谷神:

  1、被信仰为促进谷物生长保证五谷丰收并主宰植物每年的生长、腐烂和再生的神;

  2、古代道家用语。谷和神本分用。后多并称。“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玄:象形。小篆字,下端象单绞的丝,上端是丝绞上的`系带,表示作染丝用的丝结。本义:赤黑色,黑中带红;牝:形声。从牛,匕(bǐ)声。依甲骨文,“匕”为雌性动物的标志。本义:雌性的禽兽;玄牝:道家指孳生万物的本源,比喻道。

  从说文解字和古代的解释看,这句的意思是指道不会死亡,而且为天地的根源。最后一句是描述道的“性质”的,似有似无的存在,但其作用却无处不在,且无穷无尽。这或许是给我们一种信心,道是存在着的,而且可以永远存在。那我们可以通过人类和科学去认识道吗?

  《老子》的读书笔记 篇3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这是向自然学习的治国之道。老子讲要削减人们的欲望,减少人们的竞争,让其按照自然天性发展。甚至让民不去追求知识,但是要注重强身健体。想起一句西方哲人的话来:“让自己的欲望保持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站在这个角度,老子是想千方百计的减少我们的欲望,同时减少我们的`知识能力,他可能觉得知识也是人欲望来源的一部分。这是有一定道理的,“人生忧患识字起”,讲的大概也是这个道理。人们懂得的道理越多,想得就越多,忧患和意识自然就多了起来。不过,或许我们可以像老子本人一样,在跨过了知识的这个阶段而至无为之状态,因为我们的社会已经不可能再直接造就简单无为,因为欲望已经在人类和社会中产生且越来越强大。比如你出生了之后就知道有一种目标叫成功,成功后有什么……

  所以,在这个时代,我比较倾向于“未曾拿起,何言放下;既已拿起,也理应而且终将放下”。如果能做到这一点,或许也是异曲同工之妙。又或许社会的发展也会经历这样的阶段,现在的社会正处于多样性急剧扩张、物质和欲望越来越‘丰富’的阶段,或许以后会朝简单、自然、无为的方向发展也未可知。值得一提的是,对于“让自己的欲望保持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我们的政府做得似乎正好相反。

  他一方面在用一元性的教育和言论把我们塑造成一个“机械人”,无形中扼杀了我们的创造力,一方面又(或许是不得不)让社会的欲望越来越大,经济发展了,物质更丰富了,人们的选择也更多了,可是,我们人性的进化,却是如此的缓慢,甚至在一直在倒退……

  又看到“虚其心”,我觉得很像基督教说的,“把自己的心空出来,让神进来”。人作为人始终是渺小的,如果以他自己为中心,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强大,或许可以在一个环境中获得世俗的快乐和与人竞争之后短暂快感,可毕竟人不可能最强,人的力量也是渺小的,而且人很容易拜倒在权力、金钱、包括自己的情绪和欲望之下,结果很容易迷失自己,倒不如把自己空出来,只让神来主宰,或许可以真正的做到“不后悔,不用怕”,自然而然享受尘世生命带来的乐趣。

  《老子》的读书笔记 篇4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科?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哎呀,这一章太长了,而且很难。开始除了后面几句,几乎没能看懂,没有办法,只能遇到不懂的字和词,用我们的老办法,查字典喽。

  先大概看一下句子的排列,我觉得前面都是如何去修身养性、去获取知识的理性,去多样性的发展,后面一句是达到这些之后更为理想的状态。“营魄”不知为什么,几乎所有的书上都讲这是“魂魄”之意,我查了一下:营,營,从宫,荧。宫,房子,与居住有关。本义:四周垒土而居;魄:从鬼,白声。从鬼的字,常与灵魂、鬼怪有关。本义:阴神,迷信的人指依附于人的身体而存在的精神),我觉得营不是指‘魂’,而是指为‘形’,而魄指“魂魄”,因为魂魄之于身体,就好像我们之于房子。所以这句应该解为:魂魄和形体合一,能达到‘无离’的状态吗?无离可能是指人与道合一。“专气致柔”可能是指一种修炼的一种方式,因为无重点词,没有办法查询,所以这句应该是说,专气致柔的修炼,能达到婴儿般(纯洁?混沌?)的状态吗?老子除了喜欢用水来作喻,还喜欢用婴儿,这很容易理解,因为婴儿是人之初始,而道也是万物之始。“涤除玄览,能无疵科?”应该也和上句意思大概一致。爱民治国,可以达到无为而治自然而然吗?老子的回答当然是肯定的,而且这也是他的理想和期望。“天门”:指指鼻、口或天庭,开阖即开与关,可能也意指交流,雌:从隹( zhuī)。表示与鸟有关。本义:母鸟。引申为母的。对于这句话,我没有更好的理解,只能跟从大多数人的看法:感官与外界的对立变化相接触,能宁静吧?这也理解也有一定的道理。雌、母确实也有宁静之意,而前半句也确实有自己的感官与外界交流之意。“明白四达,能无知乎”,应该指明白道理,能没有知识吗?或者说,能不用知识就可以达到吗?但这样理解的话,就和前面的几句有点不太一致,因为前面的后半句都是讲老子的.理想的状态。无知显然也是,但可能这里的无知不是指没有知识,而是指不用心机,自然而然,这样理解的话就通顺了。

  最后的总结语更是经典语,一直流传至今。生之,畜之,应该是一个意思,就是生养万物。后面的并列句是为了解释老子理解的德,应该做到生养万物而不占有他,“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意思大致相近,为(為、爲,爲的本义是母猴。象形。按字,从爪,古文下象两母猴相对形),有母意,可理解为:做万物之长,却不主宰他们,(恃:从心,寺。本义:依赖,依靠),这里的“主宰”很有意思,恃的本意是“依赖,依靠”,统治者虽为统治被统治者,其实乃是依赖他们,这与我们政府宣传的“人民是政府衣食父母”是一致的。可我们的政府却只见它统治人民,却不见他因依赖人民而感恩,如果说有感恩,也只是存在于文件和口号之中,说一切为人民服务,还说“以德治国”,殊不知,真正的‘德’不是占有、控制,统治,而是自然而然的引导他们(与强制相对),生养他们(其实也就是服务人民)。我们的政府什么时候能真正做到呢?

  《老子》的读书笔记 篇5

  《老子》读毕。《老子》凡五千余言。去年数次欲读,数次搁置。遂拖至今年始读。五千言,读来并不费事。然要真正悟透学懂,谈何容易!掩卷细思,颇多感慨。

  司马迁《史记》之《老子韩非列传》曰:"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由此可知,老子著书,其目的,乃是"见周之衰".老子所在之春秋时期,就学术而言,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就社会而言,则是礼崩乐坏,世风日下;各诸侯国战争不断,民不聊生。老子不愿意见到社会之如此。便倡导无为而治,返璞归真,崇尚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传世,两千余年。自其传世,则与儒家一道,对中国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在社会道德、政治理论、伦理教育方面,儒家占统治地位;然在哲学、美学和艺术创作方面,道家之思想的影响远远大于儒家。亦即,儒家文化在与现实社会联系紧密的学术领域中具有主导地位,然而,道家则在那些具有强烈思辨色彩和需要丰富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学术领域中发挥重要的影响。这一点,可在《庄子》中得到最好的证明。《庄子》其想象之丰富,语言之精美,于先秦诸子,当属第一流。

  以道家思想为主发展而来的道教,也是中国本土产生的土生土长的宗教。在道教的`发展过程中,与儒家、佛教,相互融合,相争相竞,最终形成了儒释道"三足鼎立"的局面,不可谓道家之作用和影响力之不大。

  两千年来,注述《老子》,成了一门没有尽头的研究领域。注述《老子》也成了古今许多研究者的终生事业。然很少有人能够真正诠释《老子》的真意。五千言之《老子》,后世注者恐怕不止五十万,五百万言。其精义之深之广,夫可见尔!

  《老子》无为而为,深奥难懂,作为道家的开山鼻祖,实在是玄之又玄。然而,不读《老子》,终将是一生之遗憾。读之而不懂,就像吾辈,则在意料之中。

  著名史学家吕思勉说,道家之学,实为诸家之纲领。诸家皆专明一节之用,道家则永揽其全。诸家皆其用,而道家则其体。寥寥数句,近言《老子》之真义。

  《老子》的读书笔记 篇6

  先秦时期,是中国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时代。这一时期,白舸争流,百家争鸣,学术思想空前繁荣。据【汉书·艺文志】,先秦学说有十家,为儒,道,陰陽,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司马迁的这篇文章就是关于先秦道家和法家代表人物的重要传记,他把老子,庄子,申子,韩非子合为一传,是后人研究先秦道家法家思想的重要文献。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春秋战国早期的思想家,他的思想也直接对本文所传的其他三人有较大影响,被太史公列在文章之首。文章中记载了老子的生平轶事及其后代的状况。

  老子哲学的根本观点是“天道”,“道”是天地万物之先,是本源。“道”没有意识的作用,只是自然如此,即万物皆生于自然,万物的生灭有其自然的道理。“道”就是宇宙的最高原理。从“孔子问礼于老子”一事可以看出老子的人生哲学态度,他认为人贵能知道宇宙间的不变的通则,物极必反,所以才以“去且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婬志,是无益于子之身”来规劝孔子。

  在政治方面,老子主张无为而治。诚如太史公所说:“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

  庄子是老子之后到家学派的最主要代表。司马迁认为“其学无所不窥,然要其本归于老子之言”。庄子在老子学说的基础上,对道家哲学作了进一步发展,建立了一个更为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

  司马迁认为庄子善于行文措辞,但空设语言,还喜欢攻击当时的其他的学者,只是对老子的思想进行了一些解释。事实上,庄子思想与老子思想有较大的不同。老子从“道”悟出“常”,庄子却悟出“变”。他认为天地万物无时不在变化之中,这种变化是天道的运行,自然的演变。所以庄子主张人应当超脱一切欲望的束缚和情感的纠缠,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

  在政治上,庄子主张极端无为,社会上的各种制度都是给人的天性带来痛苦。楚威王想让庄子出任曹国的宰相,庄子的回答“子及去,无污我”,“终身不仕,以快吾志”充分体现了他的政治观念。

  卡家是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一个学派。因为他们在与旧势力斗争的过程中,主张变法,实行“法治”,所以被称为法家。

  卡家有势,术,法三派,申不害是法家术派的代表。他的思想学说本源于黄老,讲究循名责实,名实相合。他出为韩相,把自己的政治思想与国情想结合,取得了很大成效。“终申子之身,国治兵疆,无侵韩者。”

  韩非子是法家的集大成者。在法家重势,重术,重法三派中,韩非可谓集三家之说,而能成一家之言者。司马迁认为他“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在韩非子的书中有【解老】、【喻老】等诸篇,其思想中的“因自然,图难于易,适应时变”都直接源于黄老思想。他批判地吸取了老子的辩证法思想,并在唯物主义基础上加以改造,赋予了新的内容。

  韩非看到自己的国家渐渐衰弱,想用自己的政治思想来治理国家,屡次上书却不得重用。后沦落秦国,被李斯等诬陷,死于秦国。“然韩非知说之难,为说难书甚具,终死于秦,不能自脱”,太史公深为之叹,并在此传中记载【说难】全文。

  太史公把属于不同思想学派的四人置于一传,可以说是以其独到的眼光看到了他们内在的.强大的联系,气势恢弘。

  从历史上来看,春秋战国时期是由奴隶制向封建制急剧过渡的大变革时代。在生产力发展和奴隶起义、奴隶斗争的推动下,新兴地主阶级向没落奴隶主阶级展开斗争。斗争的中心问题是建立和巩固新兴的封建制、解放生产力,还是维护和挽救腐朽没落的奴隶制。阶级斗争所带来的尖锐问题摆在每个阶层面前,迫使他们表明自己的态度,提出自己的主张和看法。于是出现了纷繁的、对立的思潮和流派,展开激烈的论战,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道家是这其中反映没落奴隶主阶级仪式形态的一个唯心主义学派。以老、庄为代表的旧奴隶主阶层选择了消极应对,发展唯心主义思想,幻想回到过去。这种与生产力进步,社会历史发展相违背的愿望当然不可能得到实现。但是道家在中国思想史上影响久远,后来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多少吸收了老子的思想,有的还进行了积极的改造,对整个中国社会的意识形态的影响都很大。

  卡家是这时期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一个学派,是在新兴地主阶级反对没落奴隶主阶级的长期斗争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李悝在魏国,吴起在楚国,申不害在韩国,慎到在齐国,商鞅在秦国,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变法,为法家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韩非顺应历史潮流,进一步较系统全面地总结了变法经验,把“法”,“术”,“势”结合起来,为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提供了较完整的政治思想体系,成为法家的集大成者。他的思想在后来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当时虽说战火频繁,但各国为了取得胜利而努力增强国力,生产力迅猛发展。农业科技的进步带来意识形态的进步,他们的思想中都或多或少地拥有了朴素的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思想,可是说是我国唯物主义思想的萌芽,也实际世界上最早出现朴素唯物主义的时代。

  再从司马迁写这篇文章的历史时期来看,汉武帝时期,汉朝刚步入中期。

  汉初,因为承春秋战国以来四百多年混乱,社会残破,民生凋敝,人民的财产及精力早已消耗殆尽,举国上下都需要喘息的机会。汉朝国家初定,深感秦因暴政而失国,所以力求清静无为。老庄思想的“无为而治”恰好适合当时情势的需要,于是汉初统治者实行“予民休息”的政策,文、景两帝都提倡黄老精神,一直到武帝时的名臣汲黯,都是黄老的信徒。在当时的特殊的历史条件下,曾对恢复和发展封建经济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

  武帝以后,渐崇儒家,但由于统治者追求长生不老,重视养性修身,道家思想中的返本归真又受到重视。

  司马迁生活在黄老盛行的环境中,当然也受到了很好的黄老思想的教育,对他完成这篇文章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道家和法家作为两个立场完全对立的学派,他们的代表人物被太史公合为一传,表现了他非凡的历史功底,不愧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历史家之一。

  但是从今天的研究成果来看,太史公之言也有写偏颇之处。

  庄子虽然是继承了老子的思想,但更重要的是对老子思想的发展。他发展了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打破了传统的束缚,宣告了一系列曾被认为是永恒真理的东西不过是相对的、处于变化之中的东西。这对于中国哲学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庄子哲学中的朴素辩证法等合理因素多为历史上的进步思想家所吸收,也曾成为后来一些进步社会力量反对封建专制、要求民主的思想来源之一。

  韩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他的治国思想在当时有积极的作用。但他始终还是一个维护剥削阶级和巩固封建专制等级制度的政治家。对于劳动人民,他主张“严刑重罚”,过分强调暴力、斗争和对立,为了统治而极端残酷地对待百姓。他的思想给中国这么多年的封建统治下的人民带去了多少痛苦。

  不管怎么说,在当时,司马迁能比较精要地纪录到家和法家的思想,看到他们中间存在的联系,点出其思想本源,并且为后人留下了如此珍贵的研究资料,现在看来都是很了不起的。这篇文章行文流畅,气势滂沱,也可以说是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司马迁当之无愧是中国古代的大思想家。

  《老子》的读书笔记 篇7

  人无道德不生,人无道德不醒,人无道德不醉,人无道德不乐。

  “道”是宇宙本源,是一切运动的法则。这是道家最基础的核心。老子提出,充分认识并尊重自然界规律,让宇宙万物“自足其性”。于今而言,修道不仅要“度己”,而且要“度人”,以各种适宜的方式,图世界共同的利益。

  “老子的哲学是世界哲学的源头”,哲学师长黑格尔对老子推崇备至。文学巨匠托尔斯泰由衷地说:“中国老子的'精神,是我思想的源泉。”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思想家爱因斯坦经常阅读的书籍清单中,也有许多老子的著述。

  这些或许能够说明《道德经》为何成为仅次于《圣经》的世界出版量最大的印刷物。

  老子被世人尊称“世界哲学之父”。能够让全人类分享的老子思想文化精神,可谓人类之幸事。“信言不美”“善者不辩”,老子言正而名顺!

  人皆老子,无人不以为自己心存“德行”。

  今读老子《道德经》,犹觉老子思想之于现实生活的深入影响,倍感老子精神之博大。遂边读边解读,辑为《老子新篇》62篇。个人拙见,扰人耳目,谅之。

  《老子》的读书笔记 篇8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意思是,祸是造成福的前提,而福又含有祸的因素。也就是说,好事和坏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在一定的条件下,福就会变成祸,祸也能变成福。老子说的这句名言,是很有道理的。

  老子是中国,也是全世界最早具有辩证法思想的`哲学家之一。关于老子其人、其书及其“道论”历来有争论。根据司马迁在《史记》一书中给他写的一个简单的传记来看,他是春秋时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县)厉乡曲仁里人。“老子”是人们对他的称呼,“老”是年高德重的意思,“子”是古代对男子的美称。他的生卒年月不详。

  老子做过周朝的“守藏室史”(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图书馆馆长或历史博物馆馆长),所以他谙于掌故,熟于礼制,不仅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并有广泛的自然科学知识。

  公元前520年,周王室发生争夺王位的内战,这年4月,周景王卒,大夫刘耿立王子猛为悼王。王子朝杀悼王自立。晋人攻王子朝,立王子匄为敬王。这次内战达5年之久,公元前516年,王子朝失败,席卷周室典籍,逃奔楚国;老子所掌握的图书亦被带走。于是,老子遂被罢免而归居。形势的变化,使老子的地位发生变化,使他的思想起了大转变,由守礼转向反礼。

  老子由于身受奴隶主贵族当权者的迫害,为了避免祸害,不得不“自隐无名”,流落四方,后来,他西行去秦国。经过函谷关(今河南灵宝县西南)时,关令尹喜知道老子将远走隐去,便请老子留言。于是老子写下了5000字的《老子》。相传老子出关时,骑着青牛飘然而去。

  老子的思想主张,大都保存在《老子》一书中。《老子》共81章,分上下两篇,共5000多字。因为它所讲的是道与德的问题,后来人们又称它为《老子道德经》。现在我们所见到的《老子》一书,并不是老子的原著,因有战国时人增益的文字,但其中的主要思想却是属于老子的。

  《老子》的读书笔记 篇9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想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我觉得这章讲的大概是相对论,然后从他的相对论中得出其处世之道。事物的价值只要是以人来判定的,总会是相对的。因为人本身就是一个主观的东西,每一个人都有一个灵魂,而且认识事物都是由内向外的。因此后面讲的无为,不有,不恃,弗居,可能更偏向于自然之道,而非人的价值。因为大部分人存在这个世界上,还是想有为,想拥有,想追求……。或许,用天道来养人道,会是人相对价值中的一个客观标准,就像上帝的`《圣经》一样。不同的是,圣经已经写就,而道提倡的向自然学习,则需要我们自己努力的去寻找。老子或许早在几千年前就开始了寻找的历程,而我们不但没有很好的继承,甚至越走越远。(因为开始做笔记时没有记录每一句话的意思,只是写了自己的理解。后面写得比较详细,像“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和第十章颇有雷同,如果不明白其意思,可以参照后文)。

  《老子》的读书笔记 篇10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从辵,首。本义:供行走的道路。但此处的'道可能指先于宇宙之前的混沌,庄子讲《浑沌之死》,开七孔于头,然后有了万物或叫宇宙,而七孔在我看来不仅代表万物,也可能指人类、欲望,‘名’。我觉得这章是在刻画混沌之后,宇宙出现之后万物(尤其是人)的差别与对比。道与名相对,妙与徼相对(前者为微妙之意,后者为考察,认识之意)。混沌死了之后,道却永远存在于宇宙当中,维持着宇宙的运行。

  《老子》的读书笔记 篇11

  天长地久。天地所有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在。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这章节老子似乎想通过对天地之道的描述然后应用到我们人身上,其实这种方式基本是贯穿整个《老子》的。关键是我们要把前面的'理解清楚了,前一句说天地长久的秘密是“不自生”,我不确定自己理解的对不对。是不是说“不求自己的生存”,还是 “不依靠自己生存”。我比较偏向于后者。天地不依靠自己,而是依靠道而存在。圣人也应该学习把自己置之身后,却可以达到身先。“外其身而身在、“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也大概是这个意思。

  老子可能还是想告诉我们,不应该太关注自己,而应该把自己虚出来,托付给道。这竟然与基督说的“把心虚出来,交与上帝”如此的一致……!

  《老子》的读书笔记 篇12

  光阴荏苒,年复一年。繁忙的工作,匆匆的心情难免使人疲惫和麻木。而读书可以明志可以明理可以医治慵懒的思想。今得《老子的智慧》一书,每每读来总会感受到国学经典的魅力,而每有会意,便会欣然一爽。

  《道德经》比《易经》好读,若没有注解我根本读不了《易经》,而老子的话则都是通俗又形象的表述。《道德经》九九八十一章,《易经》八八六十四卦,我认为,从总体上讲,《易经》是一个大系统,严谨周密,无所不容,充满相生相克和辩证,探讨天地人的客观规律,不绝对什么,在无形中提高了我们的认识及预测未来的能力。《道德经》也构建了一个大系统,那就是关于道和德,即天之道、圣人之道、上德、玄德,老子通过大量的辩证、对比、反复、比喻,提出利而不害的天之道、为而不争的圣人之道,提出负阴抱阳、以柔胜刚、清静无为的处事之德,老子是在为世人解答社会生活中诸多的疑惑,进而快乐又自信地为道为德、为圣为人。至于《论语》,从小到大读过的片段也不少,给人的感觉都是些仁义礼的论述,像某某人说的,都是些吃人带血的文字,于我的吸引不大,不过我没有系统地读过《论语》,言多必失。

  老子教给我们充分认识客观世界的辩证,包括事物本身和事物之间的辩证,不仅如此,他还说得格外地形象。他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世界有很多美好,当然也有很多丑陋。真善美是我们都喜欢和追求的,那么假丑恶呢?所谓“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知道这一点,一个人就会对凡事有包容。我们总想世上没有坏人,这可能吗?要知道坏人灭不了,也要相信好人会不断涌现。我们总想消灭贫穷和两极分化,可是没有贫穷,哪来所谓的富足?你口袋也是十万块钱,我口袋也是十万块钱,穿一样的衣服,这有意思吗?世界之可爱,在于其多样性,在于其差异性,在于其变化中。

  即是如此,老子提出“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这有点像愚民之冶,但说的句句是客观事物的辩证。一个单位喜欢评先进,职工当然就要争斗了;我们在故宫或是博物馆存放了奇世珍宝,当然就会有小偷瞄上了;我们的改革开放大潮,给大家创造了大量的赚钱的机会,欲望横流,民心就乱了。老子从诸方面对此进行了反复认证,既然凡事都有两端,得此必失彼,过于追求则必有所失,他提出顺其自然、无为而治的观点,提出了圣人应该有的状态,是“为腹不为目”,是要“去甚、去奢、去泰”,这就是我们熟悉的《道德经》。

  世界的辩证也不是静止的,而是存在发展之中。老子说“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天地尚不能久,而况於人乎”,意思是说老天爷刮大风下大雨都不会长久,总会有雨后彩虹,何况人呢?你想“持而盈之”、“揣而锐多”、“金玉满堂”,能够守得住吗?物壮则老,极强终衰,老子从来都是反对以一种刚强、圆满的状态,他认为这必定不是长久的状态。一个装满水的杯子,它还能装多少水呢?你若想再攀高一层,那你必定不应该在最顶层,所以在很多时候“以退为进”是有其中的道理的,我们也可以此辩证地看待发展中的事物。美国很强大,他能一直强大吗;一个人现在很得志洋洋,会不会有落魄的时候呢;表面上你与人无争,但到头来别人能争得过你吗?反之亦然。这就是老子的不争哲学,不争,则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说不敢为天下先,而实际上呢,他开启了人们的视野,开创了道家学说,是为一代先师。

  “上善若水”,《道德经》不少章节都是说水之善,都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我们又该学习水的哪些品性呢?老子说“水善得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是说水滋养了万物,如人体就有大半水,但水却从不争上,生而不有,它从来不说人是她的孩子,草木是她的孩子,她是万物的主宰,相反,所有脏的它都清洗掉,包容掉,净化了,就是符合“道”的。水至柔,但水滴能穿石;什么都能改变水的形状,但“抽刀断水水更流”,一切改变都是徒劳的;积少能成多,水汇集江海成为百谷王,是其“善为下”的结果。这样看来,柔弱是胜于刚强的,老子说刚强是死的特征,柔弱则是生的特征,“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生的时候人的肌肉是柔的有弹性的,草木也是柔的,风吹即动,但死了就硬了、枯了,这就是“柔以胜刚”的道理。

  老子阐述的观点也有不少令很多人惊讶。老子说“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是呀,为什么我们说要树立荣辱观,因为社会主义大道正在废弃;为什么出现五花八门的骗术,因为人类太聪明,有很多智慧和高科技;为什么我们评选十大孝子,因为社会出现了不少六亲不认的现象;为什么抗日时期有所谓的'忠与奸,因为国家昏乱,而国家一帆风顺,一切遵循“道”在运行的时候,是用不着忠不忠的。关于民,老子说了两句话也让我记忆深刻,他说“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是呀,国家和政治虽为阶级统治的工具,但统治者能不能少拿出这些来威胁人,动不动就关人抓人以死来吓唬人,这点在如今的拆迁、计生、严打等问题上是要尤其注意的,所谓“国之利器不可示人”也。

  《老子》为世人倡导的清静无为、为而不争之道并不为众人特别是主流社会认同,这或是老子本身负阴抱阳的定位,也正是它的生命所在。老子在七十章中更是指出“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他说“知我者希,则我者贵”,圣人有时也是孤独的。是呀!道理再明白不过了,但人们能抵制社会的纷繁诱惑吗?还是叶落的时候才归根,人老的时候才还乡,年轻的时候总是要到外面闯一闯的,读到最后终是可以在《易经》中寻得答案,万物由弱而强再到弱,由柔而刚再至柔。上班的时候读《论语》,闲暇的时候读《老子》;得意的时候读《论语》,失意的时候读《老子》;年轻力壮的时候读《论语》,年老力衰的时候读《老子》;在城市读《论语》,在乡下读《老子》;反之亦然也。

  《老子》的读书笔记 篇13

  我读《老子》,只为知其大意,非为深入研究。故粗粗略读而已。与《庄子》、《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一样,该等经书,非长期研读、反复研读、静心研读,而不能知其精华者也。苦于古人著述,今人书籍,外加电子信息,浩如烟海,充斥各个空间,人目力之所及仅九牛之一毛而已!于是,感昔日光阴虚度之太多,慨人生在世时间之太短。唯有不再虚度,抓紧一切时间,日日研读经史子集,时时关注时事变化,方能读得自己称心如意之书籍,也不至于活在历史中而与当下决裂也!否则,真的成了活在当下的古人了,成了食古不化的'古董了。

  由是,我倍感人生于世,经事之少,读书之少,学问之浅。又观世人宥于抱怨焦虑,徒耗时日,浪费生命,实是可惜可叹。故唯有馁心平静有力的人,才能活的优雅、从容,活出生命的质感和丰富意义。《老子》曰:"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又云:"致虚极,守静笃……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又云:"持而盈之,不如其己;揣而锐之,不可常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此之谓也。

  人生的真义,到底为何?以守道不争处世,则天下莫能与之争,概为待人处事之原则。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概为生活之原则。功遂身退,上善若水,处众人之所恶,概为对功名利禄之原则。

  《老子》实为一本修身处世、待人接物、齐家治国之大百科全书,虽深奥玄黄,却一定能常读常新。经典之为经典,于此可见!

  《老子》的读书笔记 篇14

  两个“争”字,字儿一样,意境不同。第一个争,是指自己意识当中方寸之间的“不平”、“与人争斗”之意,第二个争,是外在的争斗之意。只有在自己的意识“心兵”当中做到息争,能在每天的纷扰中,在定静的心理状态中,不断加以力学与“学而实习之”的灌溉,才能真正做到超出平常人水平的境地。定静下来,方可进学。不定与不静,也不仅仅指自己意识上的纷乱,没有休息好、饮食不适度、包括酗酒等等,一样不能使自己的意识境地得到安逸、悠闲的状态,是无法静下心来力学的。

  好消息,怀师的《老子他说》下册出来了,相信大陆很快就会出版,届时大家再买吧。先给大家一个网址,应该是老古出版社的。记得自己当初去香港时,专门打听到铜锣湾的书店地址,跑过去问站在梯子上盘弄书架的'老板有没有《老子他说》下册,老板想都没想回答到“没有”,然后才抬起头瞪着我瞧,我也瞪着他瞧,心里说:“你答的到真快,我大老远儿跑一趟容易嘛:)”。不过心里很愉快,在不同的口音、衣着之下,都是怀师书籍的阅读者与爱好者。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用佛学的观点来阐释,就是“凡有所相,皆为虚妄。”子思说:(道)“不可须臾而离也。”但是怀师说,第二个道字,不是能说会道的道――秦汉之前,道字没有“说话”的意思,是什么怀师也没明说,肯定是要求读者自己去揣度。我揣测,应该是“道法”的意思,及物动词,“如果道这种老百姓不可片刻离开的东西,是我们可以道法的,那么它就不是平常的道了。”合着老子说的“道”我们还不能学(道法之)?当然不是这个意思。而是说:我们每个人本来就有的东西,干嘛还要“学”呢?――不必要再在牛头上安个犄角。那我们还要读这些书干什么呢?实在不想用自己浅薄的理解再去剥夺大家阅读的兴趣,况且每个人在阅读时都会形成对自己有所助益的看法,但是可以说这确实是一个有趣也很有意义的问题。

  XX年参加过一个“口贩子”举办的培训班,与会听讲的多为处以上领导,我们一帮白丁也跟着凑热闹,(据说还是)海归教授在讲单位处事方法时,告诉我们首先要在“自知”的基础上然后如何如何,当下心里不禁哑然。《原本大学微言》中,“定、静、安、”之后才能有的“虑”与“得”,更重要的涵义还是在认清自己、反省自己(怀师介绍佛学中称为“内观”),《四书五经》还有先贤多少经、史典籍,越来越感觉到方方面面、字里行间,其中的文化精髓无一不在于注重对自我的认识与认知。

【《老子》的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老子》的读书笔记02-24

《老子》的读书笔记15篇02-24

《老子》的读书笔记6篇02-25

八年级上《老子二章》的教案08-25

老子读后感03-16

老子读书心得体会02-17

读书笔记03-02

经典读书笔记02-16

老子道德经读后感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