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读书笔记>《月亮和六便士》读书笔记

《月亮和六便士》读书笔记

时间:2023-03-05 17:51:10 读书笔记 我要投稿

《月亮和六便士》读书笔记集锦15篇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书笔记了。怎样写读书笔记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月亮和六便士》读书笔记,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月亮和六便士》读书笔记集锦15篇

《月亮和六便士》读书笔记1

  或许大家和我一样都是怀揣着六便士仰望月亮的人吧。月亮代表梦想,是遥远皎洁的,每个人都看得到却很难触及,六便士代表财富,是大多数人选择过不得不选择的方向。人生处处面临着选择,尤其是梦想和金钱之间的冲突更令人难以抉择。

  书中有这样一段话:

  “做自己最想做的事,生活在自己喜爱的'环境里。淡泊宁静、与世无争,这难道是糟蹋自己吗?

  与此相反,做一个著名的外科医生,年薪一万磅,娶一位美丽的妻子,就是成功吗?”

  其实,我觉得这一切都取决于一个人对自我人生价值的一个定位以及看待生活的意义。但是不管怎样选择,都要无愧于心,不后悔。

  也希望我们每一个人,在为了生活选择六便士的时候,也不要忘记月亮的存在,它一直在我们行进的前方,照亮我们心灵的迷惘。

《月亮和六便士》读书笔记2

  毛姆所写的,以印象派画家高更为主角的小说。

  好多年没有读毛姆的小说,但是在上大学期间倒是挺熟悉他,读过他的传记和他的《人性枷锁》、《刀锋》,觉得自己在一定程度上还受到《刀锋》一书的影响。

  这本《月亮和六便士》我愿意认为它是部不朽之作,因为它是描写高更的权威之作,只要人类仍珍惜包括印象派画作在内的艺术,这本书便不会缺少读者。

  不同人的角度看这本书,会对主角高更有不同的感情。这本书会把一个同样渴望“白日飞升”的文艺青年感动得热泪盈眶,也会让一个同情被他所遗弃的家庭的读者对高更恨得咬牙切齿。

  所以我不得不佩服毛姆的写作,他肯定也意识到高更行述的争议性,叙述者基本上采取的是客观态度,不容易看出毛姆的感情所向。但是在《刀锋》中,毛姆对于拉里的欣赏之情就不再遮遮掩掩的了,当然,里面的拉里无妻无子,他放下一切去追求理想,你无法说他在家庭及其他问题上的不负责任。

  摘录一些,这本是傅惟慈先生译的,译得很精彩。

  在我看来,艺术中最令人感兴趣的就是艺术家的个性;如果艺术家赋有独特的性格,尽管他有一千个缺点,我也可以原谅。

  杰伊太太知道得很清楚,逾越礼规的言词是机智的灵魂,因此时不时地用不高于耳语的音调说一些足能使雪白的台布泛上红晕的话语。理查·特维宁则滔滔不绝地发表荒唐离奇的谬论。

  同情体贴本是一种很难得的本领,但是却常常被那些知道自己有这种本领的人滥用了。他们一看到自己的朋友有什么不幸就恶狠狠地扑到人们身上,把自己的全部才能施展出来,这就未免太可怕了。同情心应该象一口油井一样喷薄自出;惯爱表同情的人让它纵情奔放,反而使那些受难者非常困窘。有的人胸膛上已经沾了那么多泪水,我不忍再把我的洒上了。

  我把良心看作是一个人心灵中的卫兵,社会为要存在下去制订出的一套礼规全靠它来监督执行。良心是我们每人心头的岗哨,它在那里值勤站岗,监视着我们别做出违法的'事情来。它是安插在自我的中心堡垒中的暗探。因为人们过于看重别人对他的意见,过于害怕舆论对他的指责,结果自己把敌人引进大门里来;于是它就在那里监视着,高度警觉地卫护着它主人的利益,一个人只要有半分离开大溜儿的想法,就马上受到它严厉苛责。它逼迫着每一个人把社会利益置于个人之上。它是把个人拘系于整体的一条牢固的链条。人们说服自己,相信某种利益大于个人利益,甘心为它效劳,结果沦为这个主子的奴隶。他把他高举到荣誉的宝座上。最后,正如同宫廷里的弄臣赞颂皇帝按在他肩头的御杖一样,他也为自己有着敏感的良心而异常骄傲。到了这一地步,对那些不肯受良心约束的人,他就会觉得怎样责骂也不过分,因为他已经是社会的一名成员,他知道得很清楚,绝对没有力量造自己的反了。

  这个女人显出一副精明能干的样子,仿佛整个大英帝国都揣在她口袋里似的;一些高级官员的太太深知自己属于优越的阶层,总是带着这种神气的。

  女人们总是喜欢在她们所爱的人临终前表现得宽宏大量,她们的这种偏好叫我实在难以忍受。有时候我甚至觉得她们不愿意男人寿命太长,就是怕把演出这幕好戏的机会拖得太晚。

  有人说灾难不幸可以使人性高贵,这句话并不对;叫人做出高尚行动的有时候反而是幸福得意,灾难不幸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能使人们变得心胸狭小、报复心更强。

  为什么你认为美——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会同沙滩上的石头一样,一个漫不经心的过路人随随便便地就能够捡起来?美是一种美妙、奇异的东西,艺术家只有通过灵魂的痛苦折磨才能从宇宙的混沌中塑造出来。在美被创造出以后,它也不是为了叫每个人都能认出来的。要想认识它,一个人必须重复艺术家经历过的一番冒险。他唱给你的是一个美的旋律,要是想在自己心里重新听一遍就必须有知识、有敏锐的感觉和想象力。

  一般说来,爱情在男人身上只不过是一个插曲,是日常生活中许多事务中的一件事,但是小说却把爱情夸大了,给予它一个违反生活真实性的重要的地位。尽管也有很少数男人把爱情当作世界上的头等大事,但这些人常常是一些索然寡味的人;即便对爱情感到无限兴趣的女人,对这类男子也不太看得起。女人会被这样的男人吸引,会被他们奉承得心花怒放,但是心里却免不了有一种不安的感觉——这些人是一种可怜的生物。男人们即使在恋爱的短暂期间,也不停地干一些别的事分散自己的心思:赖以维持生计的事务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他们沉湎于体育活动;他们还可能对艺术感到兴趣。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把自己的不同活动分别安排在不同的间隔里,在进行一种活动时,可以暂时把另一种完全排除。他们有本领专心致志进行当时正在从事的活动;如果一种活动受到另一种侵犯,他们会非常恼火。作为坠入情网的人来说,男人同女人的区别是:女人能够整天整夜谈恋爱,而男人却只能有时有晌儿地干这种事。

  每逢一个人干出一件出人意料的事,他的相识们总是替他想出种种最令人无法置信的动机。

  我很怀疑,阿伯拉罕是否真的糟蹋了自己。做自己最想做的事,生活在自己喜爱的环境里,淡泊宁静、与世无争,这难道是糟蹋自己吗?与此相反,做一个著名的外科医生,年薪一万镑,娶一位美丽的妻子,就是成功吗?我想,这一切都取决于一个人如何看待生活的意义,取决于他认为对社会应尽什么义务,对自己有什么要求。

《月亮和六便士》读书笔记3

  在初见一个人的时候,我们都会不经意给他一个标签。比如他看起来很幽默,或他很善良这种类似的评价。

  但斯特里克兰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人,当你认为你了解他,他又会做出在你看来匪夷所思的事情。

  曾经的他是一个老实的经纪人,你看到他就会觉得无趣,仿佛无趣这个词就足以贯穿他的一生。

  可他偏偏不是这样。在四十七岁的年龄,他选择放弃所有去追求他的梦想。

  你会觉得他很过分,他的人性中有太多丑陋:他抛妻弃子,在他的世界里没有责任,有的是自私;他从不会感激帮助过自己的朋友,甚至还抢了人家的心爱的女人;他出口成脏;他的.生活一团糟;他粗鄙不堪。

  但同时,他对艺术的追求到了极致。在他看来,什么都是不重要的,他可以什么都没有,只要他有画笔和颜料。他不在乎别人的眼光和想法,他可以自由做自己。

  我发现你很难对他有一个定性。他多变,又同时拥有最丑陋的性格和充满神性光辉的理想与追求。

  他的后半生用潦倒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饥饿病痛都伴随着他。但是直到死,他都在寻找自己一生中的伊甸园。

  最后,他是找到了吧。所以,他满意的死了,而后又轻蔑的摧毁了它。

《月亮和六便士》读书笔记4

  这是我第一次很自觉地想写一些关于我读过的书的感觉。我想写下来这份感觉,主要是因为这本书给我太多的震撼了,压的我踹不过气来,我迫切的需要通过写作这一方式来缓解心中的那份沉重。

  看过《月亮和六便士》后,我一直笃信作者毛姆不仅是一位伟大的作家,而且也是一位很伟大的心里学家。尽管在此之前,同时在此之后,我并没有看过有关毛姆的简介,我的这份笃信我是很坚定的。这本书对人的心里的细节描写及为何会产生这种心里的.分析,让我十分震撼,以至于我到现在心中翻起的那份波浪还没有得到平静,甚至是连语言这个我最为熟悉的东西我都不知道如何说了。尽管这本书给我带来这么强大的震撼,以至于我都不能好好的说话,但是我还是觉得应该写一下自己的感受。

  看完整本书后,我最大的感触是:"我"认为查尔斯。思里特克兰德寻找到的不是自己,而是一个新的灵魂。对这句话,感触颇深。一直以来,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在告诉我要做自己,要做真正的自己。于是我以为只要我做到了自己,显示出自己独特的个性与才华,我便可以一鸣惊人,成为万众瞩目、名留史册的人物。可是当我看见这句话的时候,我突然明白事情似乎并不是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我"亲身经历与感受到了斯特里克兰德的事迹与存在,"我"看着他抛弃妻子,看着他又如何伤害对自己最真的朋友,这样一个未被社会传统价值观的人为何能够取得这么伟大的成就?心中很震撼!也就通过作者不断的记述并且引起潜意识的问题,我突然意识到一个伟人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伟人,他在成长中必须要做一些违背社会道德的事情,他们抛弃以前的生活基础,被人们认为是个不折不扣的疯子及社会道德败坏的人。但是他们在做这些时候,早就已经忘却了社会道德对他们的审判,他们心中有的只是一个新的灵魂。但是这个新的灵魂在他们刚抛弃以前生活基础的时候,还没有成行,还不足以让这个新的灵魂发挥到让世界为之震撼的地步。于是他们需要继续磨练,需要在社会里面辗转,寻找一处真正适合他们新灵魂居住的地方。这样他们才能创作出不朽的价值。

《月亮和六便士》读书笔记5

  这本书我看的是李继宏译本,没有读过书店常见的傅惟慈译本,所以无从比较两个译本哪个好。单说李继宏译本,一大亮点是有很详细的导读,看过之后对时代背景、书中的隐喻等会有更深的理解,所以就算你读的是傅惟慈译本,也很建议来读读李继宏的导读。

  整本书读来很顺畅,没有出现读傅惟慈译本的网友所说的生涩难懂的地方,不过可能正是因为如此,也丧失了一些语言的劲道,例如我很喜欢的那句“上帝的磨盘转动很慢,但是却磨得很细”在这个译本中被翻译成了“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其实这本书的读书笔记我不知道如何来写。是因为它不好吗?

  不、不!是因为内心太震撼。心痛、同情、恐惧等太多洪水猛兽般的感情。然而书中主人公斯特里克兰的生命从来不纷乱,只有画画,不停地画画,简单得不可理喻,最后“他创造了一个世界,看到那个世界的美好。然后,他既骄傲又轻蔑地摧毁了它”。这本书以高更为原型,讲述一个生活在伦敦的证券经纪人如何抛弃妻子、孩子和事业,先是到巴黎,接着到塔希提穷困潦倒独自画画了一生的故事。很多人说月亮是梦想,六便士是现实,斯特里克兰在做一个选择题。

  我觉得不是,因为斯特里克兰根本没有做选择时会有的'犹豫,当我们还在想着明天吃什么的时候他已经抛弃一切到了巴黎住在一个三流旅馆里开始画画了。我想他应该是在挣扎吧,挣扎着抛开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能借助我们的身体感受到的所有事物,直抵混沌中生命的本源、人性中原始的本能。

  有网友说看完这本书很歇斯底里,内心生出一种恐惧,打心底里害怕,想尖叫着哭一场。大概就是这样一种感觉吧。兰德的诗写到“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

  在这本书里,斯特里克兰是举着生命之火去寻找洪荒世界万物初现的美,最后他找到了,不过他将他的秘密带进了坟墓。

《月亮和六便士》读书笔记6

  《月亮与六便士》,高高在上的月亮,是我们圣洁的理想,满地的六便士,就是我们世俗的生活。现实中的我们大都没办法洒脱到丢弃现有的生活,去追寻缥缈的理想。可为什么思特里克兰德非要去画画呢?他说:“我必须画画。我身不由己。一个人掉进水里,他游泳游得好不好没关系,反正他得挣扎,不然就得淹死。”他掉进了理想的河流里,溺水的人必须挣扎!这是本性、是欲望、是执着、是信念。

  每个人对“月亮”的理解并不同,仅凭脑子和理性,人和人是无法互相理解的。我是无法理解当画家的魅力,但思特里克兰德有了“画画”这唯一关注点,对潦倒的处境、刻薄的蜚语、拮据的生活便能泰然处之。我对这本书的感悟最深的也是这点:做我想做的,我开心就好,管你怎么说。抛弃妻儿后,作者“奉命”追到巴黎,指责查尔斯:“简直太没人性了。”“你真是个不折不扣的混蛋!”查尔斯淡然的回应:“是不害臊。”“毫不在乎。”面对指责心安理得、无动于衷,最后还蹭人家一顿饭。为了理想,对所有的讨厌、鄙视、不理解都无所谓,还是会坚持画画。

  可现实中有多少人能够有这份“无所谓”呢?听到“这个专业前景不好”时,你还会坚持选自己向往的大学吗?听到“这工作赚不到什么钱,都养活不了自己”时,你还会继续自己热爱的职业吗?听到“你这个想法简直是可笑”时,你还会有激情去实现自己的一个创意想法吗?

  又有多少人把自己禁锢了在别人定义的“功成名就”中呢?你没考上大学,人家说你读书不行,然后挑灯夜读去熬个博士出来,可有一技之长也是一种出路;你没买一二百平的.房子,人家说你赚不到钱,然后日夜加班去挣个别墅出来,可有个温馨小家也很幸福;你没当上叱咤风云的领导,人家说你没才能,非得各种竞争当上CEO出任总裁才行,可一份安稳的工作也能品味生活……

  假如查尔斯因为别人说:“证券经纪人挺好的,这个工作很稳定。”然后老老实实在银行上班;假如查尔斯因为别人说:“抛妻弃子,没有一点作为男人的责任心。”然后继续上班赚钱养家;假如查尔斯因为别人说:“你这个穷鬼,只能在昏暗的小阁楼里画画,连像样的画室都没有,还做梦当画家!”然后收起画笔,逃回老家重新过上体面的生活;假如查尔斯因为别人说:“你画的画值不了什么钱,你也出不了名。”然后自觉羞愧,躲在孤岛上浑浑噩噩了此一生。那么查尔斯也就只能是个证券经纪人,一个普通人家的男家长,一个平凡的人。可查尔斯·斯特里克兰那么地无动于衷,不在乎别人的眼光评价、不计较得失回报、不介意境遇地位地去追求心中所想,最后才能在草屋里画出那幅巨作。

  对于“建议”、“流言”、“眼光”,可能我们没有办法做到查尔斯的豁达,完全不为所动,只希望能够学会屏蔽不良言论、过滤多余“建议”,做自己想做的,内心安宁快乐就好。

《月亮和六便士》读书笔记7

  书很小,篇幅不长,名字像个绘本,但绘本里面看不到月亮,也看不到六便士。

  主角是个令人讨厌的人,故事简单来讲,就是一个男人抛妻弃子,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只看前半句,你可能心里充满了道德谴责,只看后半句,你却又心生一丝敬畏。这本是个矛盾的故事,人物也是矛盾的人物,但就像作者所言——“卑鄙与伟大,恶毒与善良,仇恨与热爱是可以互不排斥地并存在同一颗心里的。”看这个故事之前,你就要摒除你心里所有对于主角的光环加持,也需要摘去你给反派带上的憎恶的帽子,怀着一颗白纸样的心,打开它。

  它会在白纸上绘画,你会看到那些不负责任,出尔反尔,粗俗鲁莽所画出的`黑线,但请循着线走下去,他们丑陋,却不凌乱,最后都将徐徐地汇入单纯的白——那就是月亮。这幅画,叫你心生厌恶,觉得平庸,却又不得不感叹,这是一幅旷世佳作,这是这本书,也是这个人——思特里克兰德,你讨厌他,却又不得不感叹他的伟大。

  所有人都曾仰望这轮纯粹的月亮,幻想着无限的美好与遐思,所有人与思特里克兰德的区别就在于,他可以循着幻想,去追寻这些不切实际的东西,你们认为月亮在天上浮着,可望而不可即,他认为月亮既然存在,即可触摸,他的幻想是永恒的,他生活在自己的环境里,为了理想,我们都可以牺牲自己,而思特里克兰德所不同的是,他还可以牺牲别人。牺牲,即为不顾,也就是说,思特里克兰德比别人更加的纯粹。我们脑海中可以有理想,可以有欲望,可以有爱情,可以有自己的形象,有别人的意见,一切一切庞杂的,世俗的东西构成了我们的大脑,我们抬头看的见月亮,低头却也看得见六便士,更何况,与前者相比,六便士是触手可得的——于是,我们习惯了低头。

  便士有很多,但月亮只有一轮。

  思特里克兰德是那个永远仰着头的人,他的脑袋里,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纯粹的不能再纯粹——“我要画画。”他说这句话的时候,没有犹豫,也没有激动,而是很平静。陈述自己理想的时候,带着任何语气,都能暴露你的言语背后的复杂,而只有平静,才趋近于真正的纯粹。

  当然,阅读这本书,并不是让你变成与思特里克兰德一样的人,不是要让你立刻放下一切杂念,去追寻自己的月亮,这种放下杂念的方式,只会暴露你更多的杂念。阅读一本书籍,也并非就是要一个人去学习趋近主人公的伟大之处。思特里克兰德固然伟大,却也独特,世界可以包容一个两个特立独行的人,却没办法包容所有,你可以模仿他的独特,却没必要放下自己的独特。

  卧室窗前,放下这本书,无非是让你关下台灯,抬抬头,多看几眼小时候日日诵读的“床前明月光”,如此,足矣。

《月亮和六便士》读书笔记8

  这是我第一次很自觉地想写一些关于我读过的书的感觉。我想写下来这份感觉,主要是因为这本书给我太多的震撼了,压的我踹不过气来,我迫切的需要通过写作这一方式来缓解心中的那份沉重。

  看过《月亮和六便士》后,我一直笃信作者毛姆不仅是一位伟大的作家,而且也是一位很伟大的心里学家。尽管在此之前,同时在此之后,我并没有看过有关毛姆的简介,我的这份笃信我是很坚定的。这本书对人的心里的细节描写及为何会产生这种心里的分析,让我十分震撼,以至于我到现在心中翻起的那份波浪还没有得到平静,甚至是连语言这个我最为熟悉的东西我都不知道如何说了。尽管这本书给我带来这么强大的震撼,以至于我都不能好好的说话,但是我还是觉得应该写一下自己的感受。

  看完整本书后,我最大的感触是:"我"认为查尔斯。思里特克兰德寻找到的不是自己,而是一个新的灵魂。对这句话,感触颇深。一直以来,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在告诉我要做自己,要做真正的自己。于是我以为只要我做到了自己,显示出自己独特的个性与才华,我便可以一鸣惊人,成为万众瞩目、名留史册的人物。可是当我看见这句话的时候,我突然明白事情似乎并不是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我"亲身经历与感受到了斯特里克兰德的事迹与存在,"我"看着他抛弃妻子,看着他又如何伤害对自己最真的朋友,这样一个未被社会传统价值观的人为何能够取得这么伟大的成就?心中很震撼!也就通过作者不断的记述并且引起潜意识的问题,我突然意识到一个伟人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伟人,他在成长中必须要做一些违背社会道德的'事情,他们抛弃以前的生活基础,被人们认为是个不折不扣的疯子及社会道德败坏的人。但是他们在做这些时候,早就已经忘却了社会道德对他们的审判,他们心中有的只是一个新的灵魂。但是这个新的灵魂在他们刚抛弃以前生活基础的时候,还没有成行,还不足以让这个新的灵魂发挥到让世界为之震撼的地步。于是他们需要继续磨练,需要在社会里面辗转,寻找一处真正适合他们新灵魂居住的地方。这样他们才能创作出不朽的价值。

《月亮和六便士》读书笔记9

  01

  他会因为自己对良知非常敏感而觉得无比自豪。然后当遇到不受良心约束的人,他就会张皇失措、哑口无言,因为身为社会成员,他清楚地意识到面对这种人他完全是无可奈何的。发现斯特里克兰确实不在意他的举动会因人唾骂之后,我只能惶恐地落荒而逃,好像我撞见的是不成人形的怪物。

  作为社会成员,有些人会因为小事喋喋不休地争论,让旁观者们觉得他们的举动粗俗不堪,也为他们的无知和麻木深感悲哀。

  还有一些人会因为座位、排队等诸多琐事,发生争执且不肯善罢甘休,招致同伴的鄙视与隔离。而这些不懂礼数、不是体面的人,总喜欢将小事闹大。

  02

  男人都是抛弃痴心女子的负心汉,但如果男人真的忘恩负义,更应该受到谴责的却是女人。这就像法国谚语说的,情感有着理性无法领会的理由。

  在安德鲁太太看来,男人的忘恩负义,应当都是归咎于女人,因为女人对待男人时往往感情冲动、竭力讨好、刻意关切,并不理智。所以,她们总是被情感冲昏头脑,在男人面前唯唯诺诺,才导致了自己被男人抛弃。

  然而,情感似乎并不能用理性来丈量,更无法理智清醒。之所以驾驭不了,更多的是爱得太深。所以,情感是不能用理性来评说、分析的,情感之来源于自己的本心,一切唯心而已。

  所以,当我曾经的老师,在留了多年的齐刘海被大家询问时,她说出的那句:我先生喜欢,真的让大家嗤之以鼻。面对自己并不喜爱的发型,也觉得它不匹配自己的年龄和性格,但依凭先生的喜好,她始终甘之如饴。这大概也是理性终究无法战胜内心情感的又一力证吧。

  03

  他们说他迷上了某个法国舞女,随着她去了巴黎。我搞不清这个故事是怎么传开的`,但足够奇怪的是,它居然为斯特里克兰太太赢得了许多同情,也给她增添了不少名望。

  似乎舆论自古以来就习惯同情弱者,倒向受害的一方。在所有捕风捉影般的擦测中,没有人知道他真正离开妻儿的原因,然而故事似乎必须要为他捏造出一个出轨的女人,与此同时,被抛弃的糟糠之妻和儿女,自然成为大众不可忽视并万分同情的弱势群体。

  恻隐之心一旦启动,人们在疯狂抨击负心汉的同时,会更竭尽全力地向弱者施以援手。这背后的原因,或同情、或怜悯、或因同病相怜等等,但无论是哪一种,好太太人设已设置成功,借由同情所获得的名利也同时并进,一切都在趋于理想的轨道,稳步推进。

  04

  人高尚这种说法并不符合事实,幸福偶尔会使人高尚,但至于痛苦,在大多数情况下,只会使人卑鄙和恶毒。

  人在幸福之时,或许会更能滋养出高尚的品格,因为当人幸福时,首先感受到的是一种超越众生的优越感,这股优越感令当事人头脑发昏、飘飘欲仙地满足当下的物质或者精神生活,从而会对外界的其他人做出善举。由名门望族、富贵闲人们喜欢做慈善事业便可看出;当物质达到一定水平,自然可以实现道德上的高格调。

  相反,人在痛苦之时,更多的似乎是满腹的牢骚和不满,祥林嫂式的喋喋不休和愤恨怨怼,自然容易活成一团坏情绪。随着负能量磁场的滋生,这股戾气愈发沉重,恶性循环,对周遭的一切都恶语评价,严重的甚至会形成对他人的道德绑架,受害者情节爆棚。自然只剩下卑劣和可恶的行径了。

《月亮和六便士》读书笔记10

  这本书的思想高度,我难以企及,只能谈谈我的简单的认识。

  关于理想

  理想就像天上的月亮,遥远而明亮,源源不断的吸引着很多人慕名而来,但现实又有太多的六便士的诱惑。

  放弃月亮追寻六便士,内心却还是不安稳,有一种莫名的冲动想去追寻月亮。就像斯特里克兰,虽然有着幸福的家庭以及体面的,收入丰厚的工作,但月亮的吸引力实在太大以至于他毅然决然的选择放弃六便士。

  但仅仅靠一腔热情和一时冲动是否能够追寻到月亮呢?我想答案大部分时候是否定的。斯特里克兰虽然辞了工作,去了巴黎学习画画,却经常处在没有六便士的困窘之中。对画画的坚定信念以及坚强的意志力是斯特里克兰成功的重要因素。

  月亮和六便士的问题或许伴随着每个人的'一生。

  关于人性

  人性是一个很复杂的东西,正如书中的一句话:“卑鄙和高尚,凶恶和仁慈,憎恨和爱恋是能够并存于同一颗人类的心灵的”。

  关于斯特里克兰,我不能简单的说他是个好人或者坏人。他是自私的,他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的理想,从未顾及过别人的感受;他又是伟大的,为了理想放弃了一切。

  对于斯特里克兰太太,她确实值得人同情,但骨子里却又有着大量的虚伪。面对斯特里克兰的离开,她痛苦的不是她失去了他,而是外面的人怎么说。

  关于爱情

  爱情的主体不在乎男人和女人,可是这两个物种面对爱情的态度却截然相反。女人很容易将爱情看作生活的全部,而男人却将爱情当做生活的调味品。

《月亮和六便士》读书笔记11

  虚荣的女人追求物质世界不会满足,然而她的精神世界却无比的空虚。“只有诗人和圣徒才会坚定不移地相信在沥青路上浇水能种出百合花”我愿做诗人和圣徒,在精神的世界里浇灌百合花。

  性欲在灵魂面前显得自惭形愧,男主角本来可以安安稳稳的过完一生,但他追求美的欲望无法束缚,他在四十多岁从london跑到Paris,从此开始了他艰难又满足的生活。

  在这本书里,艺术家等于贫困潦倒,因为很多商人认为作品只有卖的好才是有名的,如此市绘的想法其实是有用论的体现,有用论思想在现在都仍有影响。有用论认为任何创造出来的东西都以实用功能为主,都能直接与金钱挂钩,卖的好=有用=有价值。这倒是有点像美国形式追随市场的'设计原则。

  我觉得本书在阐述价值观与爱情观,本书中有个人物为了爱情可以放弃一切,卑微的似尘土,这个男人即使在她的女人出轨后仍能把自己的房子及财产分给那个女人,可这样的做法没有换来女人的同情,反而是嘲讽。在爱情的世界里,人要拿得起放得下,该分手时就该潇潇洒洒的分手。女人要是把爱情看得太重只会苦了自己,让别人嘲笑。

  男主角的价值观很特别,最特别的是他丝毫不在意别人的看法,他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那是个色彩斑斓的原始社会,他用绘画表现这一思想。男主角的形象是流氓,他不会感恩不会爱且粗鲁暴躁,也许就是这样的形象才能让我们体会到美的伟大力量吧,美可以把这样的人改造,到结尾男主角在死前留下的两滴眼泪就说明美成功了。

《月亮和六便士》读书笔记12

  闲来无事,又翻了翻《月亮与六便士》这本书,翻完胸口似乎压着什么,闷闷的。

  高晓松说《月亮与六便士》曾给过他很多精神的抚慰。他说,人的心里,总该有片地方,是只长花,不长庄稼的。

  月亮是那崇高而不可企及的梦想,六便士是为了生存不得不赚取的卑微收入。多少人只是胆怯地抬头看一眼月亮,又继续低头追逐赖以温饱的六便士?

  在梦想和现实之间,总是要有所舍弃。诗和远方是心之所向,而柴米油盐才是生活。

  今天先说说《月亮与六便士》中的主人公斯特里克兰,四十岁之前的他过着中产阶段的生活,有身份有地位、有可爱的儿女、有自己选的妻子,有一幅外人看来完美的、幸福的人生画卷。

  直到有一天,画画的梦想在他的灵魂深处被激活了,他说我要画画,必须画画。于是他毅然决然地放弃了现有的生活,只身去了巴黎。不再在乎人间一切,只为心中梦想。即使食不果腹、即使衣不蔽体,他也不愿意出卖自己的画。

  辗辗转转后,他来到了塔希提,又与土著姑娘爱塔结了婚生了孩子。不幸的是他后来染上了麻风病,但他依然没有放下画笔,在小屋的墙壁上画下了旷世之作后安然离世。他完成了心中的梦想,他用画表达出了心中的世界。遗憾的是他让妻子在他死后以火烧之,小屋和画都化为了灰烬。

  塔希提是他的归宿,在这里,他的灵感得到了喷发,因而画出了许多闻名遐迩的扛鼎之作。作为一个画家,他的'一生已没有遗憾。作为一个人,他的行为有许多费解的地方。

  对于伦敦的家,随着他的离开,这个家在他心中就消失了。他忘了责任、他忘了自己是父亲、是丈夫。原本那也是个和睦的家,是什么让他如此的冷漠和无情,以至于直到离世,也从未提及。

  我唯一能想到的答案就是在他离开之日,在他心里就已彻底与过去告别,就已完全释放自己。

  对于友情,对于那个认定他是画画天才的斯特罗夫,不仅忍受着他的冷嘲热讽,甚至不顾尊严的为他做着一切,在他垂死时牺牲自己时间、精力、金钱挽救了他的生命。

  然而他没有感恩,在斯特罗夫的画室,占有了斯特罗夫的妻子布兰琪,在完成了自己想要画人体的作品后,抛弃了她,导致布兰琪自杀。原本一个幸福的家庭因为他而家破人亡。当然,这里面也有布兰琪的原因。

  但对于她的死他从没表示过歉意,似乎一切都与他无关。

  对于爱情,书中说他与伦敦的妻子是自由恋爱,真心爱过;对于布兰其只是冲动,对于爱塔只因她不烦他,什么都听她的。对于女人,他想要的不是爱情,他要的是一个愿意为他做事、愿意照顾他、只听他的而不对他提要求的人,而爱塔满足了他,给了他自由。

  也许这就是他所说的,男人的灵魂漫步于宇宙最偏远的角落,而女人却想将其囚禁在柴米油盐之中。这样的男人是不需要爱情的。

  斯特里克兰有勇士的精神,敢于为了梦想放弃一切。同时在他的身上你能看到真实的人性,他是个鲜活的人,真实的人。

  其实,现实中不乏斯特里克兰式的人存在。不同的是他们有梦想但没有斯特里克兰的勇气去挣脱固有的生活,对于爱情,倒也是希望女人最好是听话懂事、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的,赚得了钱持得了家的。

  也许你不能接受,但他就在现实中。

  斯特里克兰给人慰藉的是,在他跳出了尘世藩篱后,无论经历怎样的风雨,他的心中一直有道光,他好像一个终生跋涉的朝圣者,永远思慕着一块圣地,并勇往直前。

  该书作者威廉?萨默塞特?毛姆,是英国著名小说家,戏剧家。作者1874年生于巴黎,从小命途多舛,8岁丧母,10岁丧父,后被伯父接回英国扶养。作者于1897年弃医从文,开始文学创作,其中《月亮与六便士》是他最为成功的作品之一。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月亮和六便士》读书笔记文本模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月亮和六便士》读书笔记13

  《月亮与六便士》,高高在上的月亮,是我们圣洁的理想,满地的六便士,就是我们世俗的生活。现实中的我们大都没办法洒脱到丢弃现有的生活,去追寻缥缈的理想。可为什么思特里克兰德非要去画画呢?他说:“我必须画画。我身不由己。一个人掉进水里,他游泳游得好不好没关系,反正他得挣扎,不然就得淹死。”他掉进了理想的河流里,溺水的人必须挣扎!这是本性、是欲望、是执着、是信念。

  每个人对“月亮”的理解并不同,仅凭脑子和理性,人和人是无法互相理解的。我是无法理解当画家的魅力,但思特里克兰德有了“画画”这唯一关注点,对潦倒的处境、刻薄的`蜚语、拮据的生活便能泰然处之。我对这本书的感悟最深的也是这点:做我想做的,我开心就好,管你怎么说。抛弃妻儿后,作者“奉命”追到巴黎,指责查尔斯:“简直太没人性了。”“你真是个不折不扣的混蛋!”查尔斯淡然的回应:“是不害臊。”“毫不在乎。”面对指责心安理得、无动于衷,最后还蹭人家一顿饭。为了理想,对所有的讨厌、鄙视、不理解都无所谓,还是会坚持画画。

  可现实中有多少人能够有这份“无所谓”呢?听到“这个专业前景不好”时,你还会坚持选自己向往的大学吗?听到“这工作赚不到什么钱,都养活不了自己”时,你还会继续自己热爱的职业吗?听到“你这个想法简直是可笑”时,你还会有激情去实现自己的一个创意想法吗?

  又有多少人把自己禁锢了在别人定义的“功成名就”中呢?你没考上大学,人家说你读书不行,然后挑灯夜读去熬个博士出来,可有一技之长也是一种出路;你没买一二百平的房子,人家说你赚不到钱,然后日夜加班去挣个别墅出来,可有个温馨小家也很幸福;你没当上叱咤风云的领导,人家说你没才能,非得各种竞争当上CEO出任总裁才行,可一份安稳的工作也能品味生活……

  假如查尔斯因为别人说:“证券经纪人挺好的,这个工作很稳定。”然后老老实实在银行上班;假如查尔斯因为别人说:“抛妻弃子,没有一点作为男人的责任心。”然后继续上班赚钱养家;假如查尔斯因为别人说:“你这个穷鬼,只能在昏暗的小阁楼里画画,连像样的画室都没有,还做梦当画家!”然后收起画笔,逃回老家重新过上体面的生活;假如查尔斯因为别人说:“你画的画值不了什么钱,你也出不了名。”然后自觉羞愧,躲在孤岛上浑浑噩噩了此一生。那么查尔斯也就只能是个证券经纪人,一个普通人家的男家长,一个平凡的人。可查尔斯·斯特里克兰那么地无动于衷,不在乎别人的眼光评价、不计较得失回报、不介意境遇地位地去追求心中所想,最后才能在草屋里画出那幅巨作。

  对于“建议”、“流言”、“眼光”,可能我们没有办法做到查尔斯的豁达,完全不为所动,只希望能够学会屏蔽不良言论、过滤多余“建议”,做自己想做的,内心安宁快乐就好。

《月亮和六便士》读书笔记14

  最近在看毛姆的书,又忍不住要来讲同一个故事了。

  我和毛姆一样,对于那种有勇气摆脱生活的泥沼,毅然追寻精神自由的人,有一种天然的“景慕”,这是自从我知道有这类人存在就没有改变过的事 实;而另一个事实是,我也只能如他,是个尘世中人,毛姆甚或还能通过幻想并撰写这样的人物和他们的故事来得到安慰,芸芸众生如我却只能从他写的这些故事中 得到安慰。我们可能都无时无刻不在思索着一样的问题,但却从没有如那位画家(原谅我记不得太长的人名)和拉里一样的探险精神,愿意真正尝试远离物质文明, 世俗目光,和生理欲|望等等,专一地探究人生的本原和带给我们痛苦的深义,也许那种表达的情感也十分之强烈,那种缠绕我们思考的痛苦也甚为恼人,但还是远远 不足够润色我们贫乏的文字,丰富我们浅薄的阅历,更重要的是我们的意志是何其薄弱,薄弱到连尝试改变的勇气都没有。当然我有时候也觉得,那并不是一种害怕 改变的勇气,而是害怕改变带来失败的懦弱,毕竟你怀揣的这些问题,历史上没有什么人探寻成功,而你,一个没有什么惊世才华的人,凭什么无畏呢?

  “当你决定离开常轨行事时,这是一种赌|博。许多人被点了名,但是,当选的寥寥无几。”

  大多数人都不能,即使那些欣赏原作的翻译大家(姑且这样假设)也远远不能,我很喜欢《月亮和六便士》的翻译,外文作品里难得流畅的文笔,感觉 得到译者的功底不俗,《刀锋》的层次就差了一些,这从译者序里不难看出,中国的文学评论者有一个让我头疼的毛病,喜欢把故事的意义简单归结为表现某个时代 的风貌,所有人物都是为这个中心服务,我很遗憾他们看不到毛姆在书中作的自我探寻式的追问,他通过自己视角的“俗”和主人公视角的“怪”的对比,其实是在 讲他只是在思考某些问题的阶段,而他的主人公们却已经到了放开思考,亲身实践追求的那一步,这对任何一个通点艺术天性的人来说,都是甚为羡慕的状态:“美是一种美妙、奇异的东西,艺术家只有通过灵魂的痛苦折磨才能从宇宙的混沌中塑造出来。在美被创造出以后,它也不是为了叫每个人都能认出来的。要想认识它,一个人必须重复艺术家经历过的一番冒险。”

  我有一点不想为月亮和六便士赋予语义解释,因为我觉得无论怎样的词都表达不了那种对比,它不仅仅是现实和理想,亦或物质与精神,或是我自己归 结的自由与爱,每次看到那样的评论我就开始皱眉头,为了表达的方便,我决定还是继续用月亮和六便士好了。画家的月亮是什么,到最后都没有说出来,毛姆还是 给结局作了一定的美化,当然这种美化是带有自我批判意义的,画家将他的惊世壁画完成后,知道死亡临近,用一双已瞎的眼睛冥视良久,深感满足,要求自己的女 人在他死后一把火烧光。烧光自己的绝作啊,他明明知道这会是流芳后世的经典,但对他来说,表达完了就已经足够,他是没有带一点一滴的功利心在创作的,毛姆 在写这一段的时候,大概被自己塑造的浪漫主义情景给深深感动了吧,但另一方面,他也是在作自我批判,他自己的写作的目的是:“每个人都喜爱权力。如果你能 打动人们的灵魂,或者叫他们凄怆哀悯,或者叫他们惊惧恐慌,这不也是一种奇妙的行使权力的方法吗?”如果说他知道自己写的东西不会被人看到,那还有任何写 作的动力吗?这或许已经不算是很功利的想法,但毛姆还是深深感到自己不如画家那般,可以做到纯粹地表达。

  毛姆写作的方式是很特别的,他喜欢把自己放在故事中,以现实里自己的身份———作家,合理化故事的进程,一边作为一个旁述者客观地描述,他 不只一次在向读者解释这个情节的客观来源,说明自己在哪里加了想象,让你觉得小说像真的一样;另一边他又作为现实价值观的代言人,不断向主人公的价值观提 出质问,似乎是代读者发问一样。但最终你可以看到,他只是借着故事的壳,说自己心里的两种声音。无论是画家还是拉里,他都未必认同他们对世俗人情的冷漠, 但一边他也为他们辩护,道破那些感情的虚假之处。我们都一样不曾超脱,而正是这种留守,给了我们对比思考的空间,就像那些画家的天才画作或许我们不懂得欣 赏,但是他们的人生哲学却给我们更多启示。还有一点便是,这些故事诞生的前提,无一不是在历经了生活的种种滋味后,你要经过了在乎六便士的阶段,才能体会 到月亮的好。

  我一直都不想放弃月亮,而这必须要有六便士的对比才有可能,所以我也并不拒绝承担人生的责任,我会觉得必须要经过那些故事,经过对人世的观察,才有可能让自己更明白生命的'真义。

  以前我以为远离家乡历尽世情可以,这段历程的确是帮我认清许多现实的东西,但却也更坚定了我内心的别扭。我知道我一直会这样下去,我始终无法 和那些俗不可耐的嘴脸和睦而处,我还是打心底里瞧不起他们。即使一样样打击接踵而来,逼迫我承认某些处事哲学的必要性,我还是无法和他们一样娴熟地表演。 我无法不承认,那些以虚荣为目的的生活方式曾经抓住过我,我曾经放任自己被奴役过,但是我因此而表现出来的俗气却着实是让我难堪的。有些人或许会觉得我 假,当然了,我从来不知道如何在那种情境里表现得真,我本来就不是那样的人,连假装都力不从心。

  有些朋友一直追问我为什么喜欢北京,叫嚷要去北京,最终又无法做到。其实很简单,我喜欢北京那拨搞话剧的,那拨搞音乐的,那拨搞媒体的,总之 就是那帮文艺人的圈子,在我还不太懂事的时候,从那些人的作品里多少看出一点不同来。某些长辈劝诫我,那些人是很脏的,无非是在说他们在道德上把持不住自 己,但是在这一点上我又和毛姆一样了,天才就是天才,和道德无关,而我,我喜欢天才。只是可惜的是,慢慢的我又在那些人身上看出许多做作的成分来,我发现 他们很多时候一样不得不为生活所迫,我就会胆怯了。我不太相信自己能够超脱其外,反而害怕自己最终也会和他们一样,不得不端着。而更重要的是,这么多年它 成为我不断鞭策自己的一个借口,一种因为得不到而形成的巨大精神支撑,让我至少还保有做梦的权利,一旦连这个借口都变成六便士,我就彻底连望月的可能都没有了。

  当然,真正的艺术家并不是现实里的失败者,他们是主动放弃作为一个现实成功人士的可能,去寻找另外一种人生意义的:“做自己最想做的事,生活 在自己喜爱的环境里,淡泊宁静、与世无争,这难道是糟蹋自己吗?与此相反,做一个著名的外科医生,年薪一万镑,娶一位美丽的妻子,就是成功吗?我想,这一 切都取决于一个人如何看待生活的意义,取决于他认为对社会应尽什么义务,对自己有什么要求。”我相当欣赏这种态度,很期望自己有朝一日可以淡泊名利,淡泊 世人的评价,以自己喜欢的方式生存。有的时候我会赌气,会想证明给某些人看,但是最终我会发现,那些人的偏见并不是因为你的缘故,是因为他们本来就是那样 庸碌的人,他们假装看不到你的特别之处,假装否定你的人生哲学,无非也有一种隐隐的疼痛在里面,慢慢理解了这些以后,我会经常规劝对我怀抱期待的人,不用 为那些人而烦恼,他们根本不参与你的真实生活啊。

《月亮和六便士》读书笔记15

  花了几天晚上的时间看完了这本书,自初中以后再也没有写过读后感,提笔不知道该从何写起。现在看书都是囫囵吞枣,做不到一目十行,即便是一字字看过去,也看过便忘。我的读书习惯不是很好,似乎在心里默读了一遍过去,不在心里读出来始终觉得永远在看那一行。

  看完全文后再回头看前言,才明白刚开始写的是什么,也足以概括了这篇小说的全文。一个四十岁的证券经纪人为了自己画画的梦想,抛弃了温柔的妻子和两个聪明可爱的孩子,放弃了原本安逸的上流人生活,在巴黎一个狭窄的房间里进行创作,善良的画家斯特罗伊夫在他困顿之时帮助他,他却拐骗了他的'妻子,以至于他的妻子最后自杀,斯特罗伊夫离开了这个伤心之地。

  这个角色我不明白,这世界上真的存在这样的人,对你恩将仇报,你却能以德报怨,甘愿自己净身出户也要把房子留给妻子和她的情人,也许艺术家的世界不是我能理解的。

  在我看来主人公斯特里克兰德自私、无情、放纵。除了对艺术的追求,似乎看不见他的任何一点点优点,作者“我”出于对他的好奇,讨厌他却迷恋他,想从他身上探出些什么,怎的他会突然变得如此疯狂。

  后期在他人的叙述中他去了塔希提岛,在那里娶妻生子患病度过余生,他最完美的作品也被一把火烧的干干净净。我无法理解他的第三个女人(十几岁便跟随他)在相差几十岁的年龄后甘愿嫁给他,即便无所事事,每日呆在家里画画也毫无半句怨言,这种爱情无疑是伟大的,也是现在处在21世纪的我所不能理解的。在这个讲究平等的年代,人人都要奉献,甚至男性的压力更大。

  斯特里克兰德这类人是我渴望成为的那一种人,穷尽后半生的力气专注做一件事,不管世人看法如何,他做到了自己心中最好,亦死而无憾。现在的社会太浮躁,诱惑太多,迷惑了我们的双眼,于我,很多事情都想尝试,却没有一件事可以坚持到底。颇向往小说中的塔希提岛,景色宜人,那里的人热情开放,现实的人情冷暖,只有自己知道。

  仰望月亮时,莫忘了脚下的六便士!

【《月亮和六便士》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月亮和六便士读书笔记03-05

《月亮和六便士》读书笔记02-12

毛姆《月亮和六便士》读书笔记03-05

月亮和六便士读书笔记(15篇)03-14

月亮和六便士读书笔记15篇03-14

《月亮和六便士》读书笔记15篇02-12

《月亮和六便士》读书笔记(15篇)02-12

月亮和六便士读书笔记 15篇03-05

《月亮和六便士》读书笔记15篇【经典】12-21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