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职网>实用文>读书笔记>瓦尔登湖读书笔记

瓦尔登湖读书笔记

时间:2023-02-25 12:09:46 读书笔记 我要投稿

瓦尔登湖读书笔记(14篇)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书笔记如何写了哦。到底应如何写读书笔记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瓦尔登湖读书笔记,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瓦尔登湖读书笔记(14篇)

  瓦尔登湖读书笔记 篇1

  瓦尔登湖,简直就是每一个人都存在的那些回归尘土的情感寄托。人世太短,不足以将世界猜透,为什么有人的进程如此缓慢。大概就是每一天的每一个时辰,都被生活琐事给消磨了。

  读这本书最好的方式莫过于赶在晨曦或者黄昏,细听着早起的风抚摸着每一片尚在沉睡的树叶,仰望着归途的鸟儿停在电线上歇脚。可以看着一片片稻田,有不认识的狗从身旁经过。只有如此,才能体会瓦尔登湖的寂静与深蓝。

  从城市到村庄,从喧嚣到宁静。不仅仅是身心的沉淀,更是洗尽内心尘埃的好方法。尽管不能看着豆子一天天的成长,但也可以趁着热风,嗅着土地专有的生命气息。晨光兴起,便是开始。日色帷幕落下,便是结束。一天绝不是只有二十四小时的束缚。世界也不仅仅只有三个维度,瓦尔登湖的时间慢的太多。

  正如书中所说,最佳的住处,要有一条铁路。在我的老家大门所对的山上就有一条铁路。没人会特意地去关切那座山,但每天有无数的人从它内心经过。形形色色的人,光鲜亮丽,穷困潦倒,都躲在一个被包装好的铁盒子里从这路过。也许只要一分钟,里面的人却一无所知。这时候才会体会,从大的'方面来说,没有人,没有生物更高一筹。

  哈利梵萨说:“居无鸟,犹如食无味。”想要有鸟,就必须要有山林,但是一旦有了山林,就不一定只有鸟儿了。享受着鸟儿的高歌,也得体会着夜晚无数虫子的大合唱。总而言之,我们得记得太阳照耀在草地,和照耀在山林并没有什么差别。与其胆小甚微,不如肆意妄为。人活着都将变得一模一样,与其变成父亲母亲,邻居他人的模样,不如有自己想变成的模样。我不知道梭罗最终是否看明白了这个世界,可他比绝大多数人都要快乐。

  也许我们一生追求,到头来的发现居然是我们生命的存在就是一种耻辱,临死的时候恐怕也没那么害怕吧。

  瓦尔登湖读书笔记 篇2

  瓦尔登湖是美国作家亨利·戴维·梭罗所著的一本著名散文集。该书出版于1854年,梭罗在书中详尽地描述了他在瓦尔登湖湖畔一片再生林中度过两年又两月的生活以及期间他的许多思考。

  美国的19世纪是个辉煌的时代,一大批作家都深受超验主义的影响,主活在这一时代的梭罗也不例外。作为这个时代的代表人物,梭罗对超验主义更是身体力行,《瓦尔登湖》就是他这一思想的体现,它是一部蕴含了深刻哲理的散文。细细读过《瓦尔登湖》的人都有体会;他是在探求怎样实实在在的生活,怎样体验与经历有意义的生活,为自己,也为他的市民同胞,还有当时与后来的读者们。

  瓦尔登湖主要内容简介

  一、《瓦尔登湖》内容简介

  《梭罗远离尘嚣,他想在自然的安谧中寻找一种本真的生存状态,寻求一种更诗意的生活。《瓦尔登湖》一书,详细地记录了作家在长达两年的'时间里的日常生活状态以及所思所想,他在小木屋旁开荒种地,春种秋收,自给自足。他是一个自然之子,他崇尚自然,与自然交朋友,与湖水、森林和飞鸟对话,在林中观察动物和植物,在船上吹笛,在湖边钓鱼,晚上,在小木屋中记下自己的观察和思考。他追求精神生活,关注灵魂的成长,他骄傲地宣称:“每个人都是自己王国的国王,与这个王国相比,沙皇帝国也不过是一个卑微小国,犹如冰天雪地中的小雪团。”梭罗以他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人们所追求的大部分奢侈品,大部分的所谓生活的舒适,非但没有必要,而且对人类进步大有妨碍。

  二、其他信息

  1、《瓦尔登湖》是美国作家梭罗独居瓦尔登湖畔的记录,描绘了他两年多时间里的所见、所闻和所思。大至四季交替造成的景色变化,小到两只蚂蚁的争斗,无不栩栩如生地再现于梭罗的生花妙笔之下,而且描写也不流于表浅,而是有着博物学家的精确。

  2、该书崇尚简朴生活,热爱大自然的风光,内容丰厚,意义深远,语言生动,意境深邃。

  3、亨利·戴维·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1817-1862),美国作家、哲学家,超验主义代表人物,也是一位废奴主义及自然主义者,有无政府主义倾向,曾任职土地勘测员。

  瓦尔登湖读书笔记 篇3

  从1845年7月到1847年9月,梭罗独自生活在瓦尔登湖边,差不多正好两年零两个月。瓦尔登湖不仅为梭罗提供了一个栖身之所,也为他提供了一种独特的精神氛围,之后他推出了自己的作品《瓦尔登湖》

  哈丁曾说过《瓦尔登湖》内容丰富,意义深远,是简单生活的权威指南,是对大自然的真情描述,是向金钱社会的讨伐檄文,是传世久远的文学名著,是一部圣书。

  现代化的生活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水泥建筑越来越多,水泥路面尘土减少,但地下水却不断下沉。天空中出现臭氧空洞,酸雨腐蚀着我们的视觉。我们不断地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生态问题:森林覆盖率急逸下降,水土流失日益严重,生物的多样性不断减少……整个自然生态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与污染,而且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也变得岌岌可危。

  如果我们多一些反省,对大自然多一些奉献、少一些索取,如果人间多一处瓦尔登湖,人类是就会多一条后路。人类也会重新回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关系之中。所以,保护自然,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瓦尔登湖读书笔记 篇4

  对于梭罗,在松林中漫步是那么惬意,眼前的一切就是一种享受,但对无暇于此的人就是另一种感受了,乱七八糟的枯枝烂叶有什么美可言。就像清楚自己光环加身的人是不同于常人的,不应是迷信,大概是一种幻想,想象力过于丰富的人吧。

  柏克农庄是个幽静广阔的`地方,有一家人在这里租了田地与破屋,虽然能挣得面包和牛奶及其他一些饮食,可为了这些,他们就要没命地干活,身体能量消耗殆尽就会吃更多的食物来补充,也不是很划算。但这家人还是觉得值得,他们哪里知道自己要负担得到政府庇护的各种耗费。其实不用这样拼命的劳作,他们也可以生活的很好,只要换一种生存方式,比如垂钓等有趣休闲又能有所收获的方式。生活需要技巧,拼命虽然勇敢,如果不加计算,在生活面前就可能会失败。就连他们的饮水也没有湖水好喝,非常浑浊。

  对于一个读过大学的人,像梭罗那样游荡着生活似乎不值得,但当人看到梭罗眼前的景色,感受在旷野中享受到的美好感觉时,谁还能有什么反驳呢?他无牵无挂,随处为家,按天性自然成长,生命像常年的绿植一样鲜活。在空旷的野外,生活不是枷锁,是休闲游乐,用物质谋生但不为占有物质。世人却把自身包裹起来,锁进了各式各样的屋子里,怎么能不成为生活的奴隶?

  人们本该探索真知,洁身自好,寻找自己高贵的灵魂,体验人生的新奇有益的感觉,却每日为生计辛劳,疲惫不堪,走不出生活的阴影。

  不要用继承下来的旧方式在如今迥异的世界里谋生,在生存面前,人们要勇于探索,向未知领域挑战,才能生活得更美好。

  瓦尔登湖读书笔记 篇5

  梭罗的《瓦尔登湖》以春、夏、秋、冬四季为线,串联起他在瓦尔登湖畔进行经济实验的始末,留给我无尽的想象与羡慕。

  关于梭罗,我是很矛盾的。我在认定他有着老者的平和睿智的同时,脑中又时时会浮现出这样的一个身影:一个孤独的孩子,独自漫步湖边或徜徉林中,没有惊慌,也不显无助;看着那蓬勃华丽的生长着一切,内心充满着喜悦,似乎他也参与了创造,他也可以随之生长起来。那份自在自得让他俨然成了山林之王;然而他又断不肯凌驾于万物之上的,他只想做自然永远的孩子。

  在这本书中,我们可以领悟“人可以活得很简单,很从容,不必为了那物质财富而丧失了人是万物之灵的崇高地位”的道理。作者在《瓦尔登湖》中以瓦尔登湖为中心,辐射到周围众多地方,描写了他“以禽兽为邻”,在“豆田”耕作,与“村子”中的人交往等诸多生活细节。最后作者又以“春天”结尾,给我们奏响了新的生活乐章,并且他在“结束语”一篇中,这样说:“不必给我爱,不必给我钱,不必给我名誉,给我真理吧。”看!这是一位超凡脱俗、与世无争的自然主义者,多么令人羡慕。

  梭罗生活的地方是瓦尔登湖及其周围地区,但他细腻精致的笔调,却把我们带到了更为广阔的天地。他谈“瓦尔登湖周围的鸟、树、草、虫子”,更谈“更高的规律”。他认为,从一种特殊的意义上说,渔夫、猎人,及其他人都是自然的一部分。他从个人的劳作中提升到更高的人类法则,令我们视野开阔、高屋建瓴。在《瓦尔登湖》中,许多段落值得一品再品,让人陶醉。他在描写“倍克田庄”时,这样写到:便是德罗依德也要放弃他的橡树林而跑到它们下面来顶礼膜拜了。可想而知这是一个多么美丽的地方,多么的令人神往。

  在整部《瓦尔登湖》中,自然一直是主要背景,以大地为席,以苍穹为盖。梭罗在广阔的天地中像农夫一样耕种、收获,他很高兴,他说:古老的诗歌和神话至少表明,农事是一门神圣的艺术。在从事农耕的过程中,他也不忘“阅读”。即使在19世纪梭罗也感慨道:他们深信一本《圣经》的智慧就足够了,余生便在简易读物里荒废天赋单调地生活。在商品大潮的汹涌翻滚下,现代人的心灵像扁舟入海,漂浮不定。物质的丰裕,精神的贫穷。我们的身体一再扩充,而精神的'领地却时时荒芜着。听听梭罗的忠告:多余的财富只能买到多余的东西。灵魂的必需品,金钱一样也买不到。这样的忠告如梵音,对于我们无异于醍醐灌顶。

  徐迟说:“这是一本清新、健康、引人向上的书,对于春天,对于黎明,都有极其动人的描写。”让我们追随着梭罗的足迹,抛弃那物质所带来的烦闷苦恼,感受那恬静美,聆听大师的哲音。

  瓦尔登湖读书笔记 篇6

  第一次看到“端的是”“断断乎”觉得蛮有趣,看的次数太多都乏味了。但是总体讲来,我还是挺喜欢这一版本的翻译,从目录就能体现出美感。

  《瓦尔登湖》就是那种没看过却一定听过的书,放在书架好久了,上环境法课再次被老师推荐,才翻开这本书。

  起初,我以为梭罗写的是瓦尔登湖的美景,看第一章节时,我才知道到我错了。再看一些我又以为这本书是絮絮叨叨略显乏味,起初有些看不进去的。在断断续续看书的过程中,我意识到我读书状态的不在线。一开始我对此书的定位是名著,是通篇的.景色描写(是我孤陋寡闻了),基于这种错误的认识,读书读的很浮躁,像是敷衍了事。

  我这个表达困难的人来写一篇书评就真的表明我喜爱这本书的程度。描写瓦尔登湖美景的文字表达很出彩,让人心驰神往。居住两年以后,作者离开了他亲手打造的简易小木屋,离开了瓦尔登湖和红松鼠,大胖鸭。用作者的话来讲,他是对这种生活方式的一种探索而并非久居,他又即将踏上新的旅程。在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中,放下繁文缛节,舍弃奢侈与多余,梭罗对瓦尔登湖与精神世界都进行了一次探索。书中不乏寓意,讽刺,但是不必非得每句话都琢磨出一点儿道理来好印证这本书饱含真知灼见,作者也非硬要塞给谁一点大道理,不必要和自己拧巴了,逼迫自己来看这个书。找一个安静点儿的地方,安静下来去领略一下瓦尔登湖的生机勃勃,去随着作者反思一下人类为何践踏了童话却又追寻着童话,我看这本书也就轻松愉快。

  瓦尔登湖读书笔记 篇7

  徐迟先生在《序言》中所说:“《瓦尔登湖》是一本静静的书,一本寂寞的书,一本孤独的书,是一本寂寞、恬静、智慧的书。”它只适合在“寂寞和恬静”时阅读,静静地读,读得静静。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瓦尔登湖》是属于心灵的。

  梭罗原是个要在人世有所作为而不是个出世的人,然而在两年多的湖边生活后,他看破了“红尘”,感到人世扰扰,荣华富贵,不过是一个人的贪婪,他要对之心平气和,一无所求。当然,一个人从对人世有所求到无所求,这是一场艰难的心路历程。今天,我们观照梭罗的这条起伏的心灵历程,不知能否多一份理解和感悟。在这个丰富多彩的时代里,要一个人对生活无所求,那是苛刻,但对“所求”多一些节制,则是理性。我们无法也无需戒绝自己对生活的“所求”,但同时是否也该有些出世的精神来面对这个不复简单的世界?在越来越考究的生活中,心灵的罗盘仍固执地指向简单和质朴。因此,斑斓的VCD节目和浓酽的咖啡之外,读一读《瓦尔登湖》,让心沾染一点湖水的静谧清凉,多一份恬淡与洒脱,少一分浮躁,其实已不是时髦,而是必需。

  种豆、筑屋、焙制面包,对大多数享受城市文明的人来说,都是些遥不可及的梦想。在今天,城市生活越来越便捷和考究的今天,又有谁向往这些呢?而且在地皮越来越紧张,自然生态环境日益萎缩的今天,有此梦想的人又能到何处实现呢?

  书中,他描写到,他的工具仅有一个斧头,但他很快便造好了一座坚实得足以避风挡雨的小木屋。原来,找着住的地方,是那么简单。随后,这间木屋的前后填充了他自种的蔬果地。原来,填饱肚子,是那么简单。再后,他不定期地用这些收成去和村民物物交换,原本空旷的屋子由此装点得颇具姿彩。原来,构筑起一个心灵的港湾,还是那么简单。

  这一点,正是梭罗与陶渊明不相似的地方。陶渊明如此沉浸于对生活的幻境。他的清高孤傲,落落寡合,不是世间每一个人能够企及的。但之我见,这其间,却缺少一种源于心境底部的朴素与淡泊。而梭罗则不然,他明确自己简朴的生活所需,并用自己的双手却为自己尽可能简单地创造出这些。从而腾出时间来,坐在湖畔,畅然呼吸,定神观察,贴身倾听,沉静思考。老子便曾这样说过,道,既不是唯心,也不是唯物;或既是唯心,又是唯物。二者绝不可被人为地割裂开来。

  《瓦尔登湖》内容丰富,意义深远,是简单生活的权威指南,是对大自然的真情描述,是向金钱社会的讨伐檄文,是传世久远的文学名著,是一部圣书。梭罗在瓦尔登湖畔居住的两年又两个月里,仅用很少的时间凭借自己的双手维持生计,而将大部分时间用来接近自然、探索自然,最后使自己和自然融为一体。梭罗面对着湖,眺望着湖,他思考,他沉思,由感性变为理性。

  纵观阅读全书的过程,梭罗在我的印象里,已不再那般强调“避世”的`概念。梭罗来到湖畔居住了两年零两个月余两天——他仿佛为自己掐准了秒表一般,准时告别。他能意识到自己何时不再需要继续地沉寂,于是,“到时候了,可以走了。”一句“可以走了”,才使自始至终的湖畔生活统一地联结成一片,而且句号完满——还是那么简单,而没有造作和伪饰,也没有对生活的消极。而这恰是《瓦尔登湖》这部著作的本质、关键,以及可贵。

  《瓦尔登湖》内容丰富,意义深远,是简单生活的权威指南,是对大自然的真情描述,是向金钱社会的讨伐檄文,是传世久远的文学名著,是一部圣书。《瓦尔登湖》字里行间都洋溢着梭罗对于瓦尔登湖的热爱,对于小屋的热爱,对于山林的热爱,对于林中小动物的热爱,对于大自然万物的热爱,这是一种怎样的情操!读这部书时我经常尝试着把自己放在梭罗的位置上,我感到在那时我才活得真诚,没有了矫揉和造作,书中所有的事情都那么自然,所谓的心灵净化就是指这个吧!更让人叹服的是,每次读后都会有全新的感受,平淡的语句中涵藏着最深沉的哲思,很多地方必须得反复读才能体会得到其感情的丰厚!

  尽管我们不能够像梭罗那样去体味孤寂的山林生活,尽管瓦尔登湖已经永远的消失,但这些都不能阻碍我们在自己的内心里拥有一泓清澈的瓦尔登湖,时刻都能让心灵得到淘涤,按梭罗所说,到你的内心探险去吧!

  瓦尔登湖读书笔记 篇8

  一百六十多年前,一个叫大卫梭罗的美国人幽居在瓦尔登湖畔三年光阴,独自一人建造了小屋,并渔猎,耕耘,沉思,写作,最后诞生了一部伟大的散文集《瓦尔登湖》,《瓦尔登湖》深深影响了一代人,许多伟人也拜读了此书,时至今日该书仍然闪烁着耀眼的光辉,影响深远。此书也入选了美国国会图书馆评出的“塑造读者的25本书”。

  这本书写成于19世纪中叶,那时正是资本主义的飞速发展时期,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作者竟能冒天下之大不韪,这样特立独行,怀着一颗质朴纯真之心踏上了这样一段非同寻常的旅程,这种勇气和魄力令人无比钦佩,而在梭罗心中能存有这样的不带有一丝一毫受世俗之气污染的纯净思想更是让我肃然!这澄明的思想如同一阵清新长风掠过所有读过此书之人的心际,不禁让人为之精神一振,他要让人们明白在这个世界上除了追求物质生活外还有另外一种生活,就是可以带来无比快乐的简朴生活!物质生活确实很诱人,有了钱财便好象可以为所欲为,有华丽的别墅,有高级的私家车,有丰盛的饭菜,有夺目的衣裳和珠宝等等等等,于是人们都无时无刻不在追求着财富,有了可观的钱财后还想得到的更多,永无止境,直到他老之将至之时,他才会意识到在他的一生当中他充当的到底是一个什么角色。这让我想起了一个故事,一个渔夫整日以打渔为生,每天只打很少的够吃一天的鱼便在海边悠闲地晒太阳,一天一个有钱人见到他在懒洋洋地晒太阳便过去批评渔夫好吃懒做,有钱人说:“你怎么不去搞水产养殖?过几年那可以赚多少钱啊!”渔夫说:“赚那么多钱干什么?”有钱人说:“这样的话就可以不用每天出海打渔了!”渔夫问:“不出海打渔了那我每天干什么?”有钱人显得很骄傲的说:“你就可以整天很悠闲的晒太阳了!”渔夫说:“我现在不就在很悠闲的晒太阳么?”有钱人语塞。

  一般而言,我认为能愿意这样过隐逸生活的只能是东方人,而且现在我甚至怀疑现在的东方还有没有这样的隐士存在,仿佛这样的人物只能活在遥远的古代,时常的我就这样想,如果我生活在古代,我愿意过那种山林生活,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群山葱葱,幽径模糊,山湖静寂,紫雾腾腾,孤舟寒江,冰雪淅淅,想想就让人心醉!可是,能无忧无虑地过这种生活的人真能存在么?古代那些隐士大多是在官场不得志的士大夫,寻常百姓哪会有这份闲心,家有老小,能够抛开他们由着自己的性情去游历江湖吗!显然是不能的,所以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今要想过不问世事的隐逸生活还真是不切实际的,《瓦尔登湖》的作者大卫梭罗也只是过了三年的山林生活便又重新入世,即便是如此这段经历也是弥足珍贵,试问有谁能花三年的光阴来尝试这种简朴生活并能够富有情趣地刻录下来自己的心迹?现代的90后往往热爱看小说,玩游戏,这都是一种幻想的空间,既然物质上的现实空间里,人们不能抛开那份心去过自己想过的闲云野鹤的生活吗,那每天抽一点时间,给自己,让自己沉静在自己理想的空间里,把自己当作里面的主角,在自己的领地,无忧无虑,做上1分钟的“隐士”也是好的。所谓“大隐隐于市”。

  哈丁曾说过《瓦尔登湖》内容丰富,意义深远,是简单生活的权威指南,是对大自然的真情描述,是向金钱社会的讨伐檄文,是传世久远的文学名著,是一部圣书。

  《瓦尔登湖》字里行间都洋溢着梭罗对于瓦尔登湖的热爱,对于小屋的热爱,对于山林的热爱,对于林中小动物的热爱,对于大自然万物的热爱,这是一种怎样的情操!读这部书时我经常尝试着把自己放在梭罗的位置上,我感到在那时我才活得真诚,没有了矫揉和造作,书中所有的事情都那么自然,所谓的心灵净化就是指这个吧!更让人叹服的.是,每次读后都会有全新的感受,平淡的语句中涵藏着最深沉的哲思,很多地方必须得反复读才能体会得到其感情的丰厚!

  “我引以为容的是,有一来客用黄色胡桃叶当作名片,并在上面写下了几首斯宾塞的诗,我把它当做我的陋室铭:

  人们来到这里,充实了小屋,

  不需要多余的款待;

  休息就是盛宴,一切顺其自然,

  最崇高的心灵,最能怡然自得”

  “我希望我们的农夫在砍伐一个森林的时候,能够感觉的那种敬畏,就像古罗马人在一个圣林里间疏林木以使其透光的时候所感觉到的敬畏一样,因为他们觉得这个森林是属于一些神灵的。”

  “有一千个人在伐着罪恶的枝桠,却只有一人在猛砍着罪恶之根。”

  “我喜爱我的人生中有闲暇的余地。有时,在夏季的一个清晨,我像往常一样沐浴之后,坐在阳光融融的门前,从红日东升直到艳阳当头的正午,坐在这一片松林,山核桃树和漆树的林中,坐在远离尘嚣的孤寂与静谧中,沉思默想。”

  “所谓明天,即使时间终止也永不会来临。使我们视而不见的光亮,对于我们就是黑暗。当我们清醒时,曙光才会破晓。来日方长,太阳只是颗启明星。”

  尽管我们不能够像梭罗那样去体味孤寂的山林生活,尽管瓦尔登湖已经永远的消失,但这些都不能阻碍我们在自己的内心里拥有一泓清澈的瓦尔登湖,时刻都能让心灵得到淘涤,按梭罗所说,到你的内心探险去吧。

  让心静下来,总会找到你自己的“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读书笔记 篇9

  最近,我阅读了美国作家的著名散文集《瓦尔登湖》,给我带来了深刻的启发,这本书虽然是以散文的形式写作的,但其中蕴含的哲理却是非常丰富的有内涵的,可以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启迪和指导,让我们的人生更加美好。

  瓦尔登湖读书笔记摘抄好词

  天真无邪、欢喜若狂、纯洁无暇、听天由命、干净利落、无药可医、自得其乐、吹毛求疵、万事万物、清清楚楚、自由自在、招摇过市、我行我素、千辛万苦

  瓦尔登湖读书笔记摘抄好句及感悟赏析

  1、时间决定你会在生命中遇见谁,你的心决定你想要谁出现在你的生命里,而你的行为决定最后谁能留下。

  赏析:这句话意义深刻,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生命的长短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会让我们的人生更加丰富,而我们的价值观和心态决定了我们对什么人更加亲睐和喜爱,希望他们能够出现在我们的生命力,而我们的行为决定了让谁留下,或者谁愿意留下。

  2、知道自己知道什么,也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这就是真正的知识。

  赏析:俗话说“人贵有自知之明”,意思就是说,我们需要了解自己,明白自己的能力,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心里该有一本账,这就是真知。

  3、所谓的听天由命,是一种得到证实的绝望。

  赏析:听天由命往往是一个人在被生活打击得头破血流之后,对生活的绝望,或者说是对理想的绝望,因为生活已经证实了他们的理想无法实现。

  4、一个人越是有许多事情能够放得下,他越是富有。

  赏析:俗话说,大丈夫能屈能伸,就是说能够放得下,让后抓住机会再图进步,这样每一次进步,就能得到收获,就会变得更加富有,其实这是社会发展的自然规律。

  5、为什么一桶水放时间长了会变臭,而水冻成冰以后就能永远保持甘美呢?哲人说,这就如同情感和理智的区别。

  感悟:这句话告诉我们,为人处世,需要冷静理智的行动,而不能感情用事,因为感情用事的结果,往往是不明智的行为,冲动的行为会带来无可挽回的结果。

  6、爱情无药可医,唯有爱得更深。

  感悟:梭罗的这句话是对爱情的'深刻总结,告诉我们,爱情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如果一个人不爱另一个人,那么无论怎么追求都是没有用的,唯一的办法就是爱得更深,将其埋在心底。

  7、智慧和纯洁来自努力,无知和纵欲来自懒惰。

  感悟:我非常信奉一句名言“越努力就越幸运”,因为努力会让自己变得更加有智慧,会更加自爱,内心也就更加纯洁了,而这样的人一定是非常可靠的,自然会得到更多人的信任,会越来越好;反之,懒惰则会把人带向糟糕的一面,泥足深陷,需要谨记。

  8、大部分时间内,我觉得寂寞是有益于健康的。有了伴儿,即使是最好的伴儿,不久也要厌倦,弄得很糟糕。我爱孤独,我没有碰到比寂寞更好的同伴了。

  读后感:这段话让我想起了世界名著百年孤独中的一句名言“生命中曾经有过的所有灿烂,终究都需要用寂寞来偿还。”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是真正永恒的,即便是思想,在不同的时代,可能意义就不一样,也有可能变得毫无价值,而岁月也从来不会饶恕任何一个人。

  9、一个人若能自信地向他梦想的方向行进,努力经营他所向往的生活,他是可以获得通常还意想不到的成功的。

  读后感:王国维先生曾说,凡成就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然经历三个阶段,而第一个阶段便是立志,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梦想,人一旦有了梦想,并不断的往前进步和奋斗,总有一天,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时间从来不曾亏待每一个努力的人。

  10、善是唯一永远也不会亏本的投资。

  读后感:我们常说,好人一定会有好报,这其实是类似于佛家对因果关系的总结和思考,在这个世界上,能够得到别人的信任,这是非常不容易的,我们为人处世,就是要成为一个受人信任的人,这便是善。

  瓦尔登湖读书笔记 篇10

  这个暑假,在我第一次读《瓦尔登湖》时,对它并不是很感兴趣,那些晦涩难懂的言语,让我只粗粗浏览了几页。然而当我第二次静心地阅读后,这本书让我有了一种亲近自然、回归自然的感觉。

  《瓦尔登湖》是美国作家亨利梭罗描写他在瓦尔登湖畔的独居生活,记述了梭罗两年多里的见闻和思索。

  梭罗崇尚质朴的生活,崇尚自然,热爱自然,与动植物们谈天说地,似乎动植物才是他的挚友;冬天,站在冰冻的湖面上四处观望,看着麝鼠在湖面上搭的窝穴,这样的风景也别有一番风味;每天清晨,森鸮在远处的树林里与梭罗打着亲切的招呼:“你好。”梭罗从不斥责来偷吃玉米穗的红松鼠,从不介意它每次临走前抢走一个大玉米穗,也不抱怨它每天清晨来家里上蹿下跳、大闹一番而把自己吵醒,也从不驱赶来啃食土豆皮的野兔。梭罗就是这样一个与自然和平相处的`人,在他的世界里,自然界里的一切事物都是他最亲密的朋友。

  梭罗写的这本书的主旨是:回归自然,追求精神生活、精神上的享受,而不是现在大多数人不辞劳苦换来的物质生活。在瓦尔登湖畔独处的那段时光里,梭罗在小木屋旁开垦荒地,春种秋收。自己种的粮食能供自己吃饱就行,衣服穿暖就行,不追求奢侈和舒适。正如书中所提到的那样:“大部分的奢侈品以及很多所谓的舒适品,它们非但不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反而对人类的进步起到了极大的阻碍作用。所以那些最明智的人从不追求奢侈和舒适,他们生活得比穷人还要简单清贫。”比如我们生活中穿的衣服,梭罗是这样说的:“衣服,首先要起到维持我们身体热量的作用,其次,在我们这个文明社会里,它是用来盖裸遮羞的。所以,你们不需要无休止地往衣橱里添置新衣,很多重要的事情依然可以顺利完成。”反观我们的现实生活,很多人只是盲目地为自己披上华丽的新衣,以此赢得他人的尊重。还有些人,在寒冷的冬日仍不穿保暖的大衣,为了让自己不显得臃肿难看,穿着单薄的衣衫在外出行。可见这些人已忘记了衣服最本质的作用。

  大多数人追求物质生活,不乏被家庭责任,工作压力,物质需求等枷锁所禁锢,限制甚至扼杀了人们的精神追求,使人们只能看见自己眼前的那些蝇头小利,却忘记、忽略了自身利益之外的事情,而人们为追求物欲,就整日整夜地、不辞劳苦地工作,所以他们就根本没有了休息和享受生活的时间,也没有闲暇时光陪伴亲友,联络感情。这样的生活毫无意义,如梭罗所说:“这不是真正的生活。”

  亲近自然,回归自然,追求精神生活,活出自己的人生。

  “每个人都是自己王国的国王,与这个王国相比,沙皇帝国也不过是一个卑微小国,犹如冰天雪地中的小雪团。”

  瓦尔登湖读书笔记 篇11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读完这本书脑海中浮现的第一个画面就是陶渊明的世外桃源,而作者笔下的世外桃源就是瓦尔登湖,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一人独居,与鸟为伴,与鱼为邻,全身心融入到大自然中。一人独白,不断的追求内心真实的想法,没有尔虞我诈没有鱼龙混扎没有鸡毛蒜皮,不断自我探索自我发问自我反思,这是一种怎样的孤独与安静,读者无从体会。

  当社会高速发展,经济日趋发达,物欲愈发膨胀,人们向大自然索取的越来越多,但作者却在回归自然回归自我,宁可做一个与当下社会格格不入的人,选择独处选择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这是需要放下太多杂念太多东西才能做出的决定。每日与飞鸟对唱,与鱼溪水,小日子甚是潇洒,时常羡慕那先说走就走的人,因为总是觉得自己被生活所禁锢,被家庭被工作被其他事所困,我们太追求物欲及感官体验,精神追求逐渐贫瘠,用作者的话说那就是“我们这样的生活不能称为真正的生活”。

  瓦尔登湖这本书阐释了一种理想状态下的完美生活,是现代人眼中的诗和远方,能让人忘却眼前的`苟且并沉浸在作者描述的美好生活中。有时候看一本书就是体验一种感觉,仅仅是体会那种宁静与淡然,就像文中阅读一章所说:“大多数人学会阅读,仅仅为了得到一丁点儿方便,有如他们学会阿拉伯数字,只是为了记账,免得做生意时上当受骗;对于作为一种高尚的智力练习的阅读,他们就知之甚少,乃至于一无所知了;但是,从高尚的意义上来说,唯有这样才算是阅读,断断乎不是像奢侈品那样吸引我们的阅读,也不是使我们更高贵的官能昏昏欲睡的阅读,而是恰恰相反,我们不得不踮起脚尖去阅读,把我们最警觉、最清醒的时光奉献给阅读”。读书是一种爱好也是一种生活方式,愿我们都能把最警觉、最清醒的时光奉献给阅读。

  瓦尔登湖读书笔记 篇12

  在家里闲着的我饶有兴致地选中了这本《瓦尔登湖》开始阅读。“时间无非就是供我垂钓的河流”,“寄无穷希望于黎明,因为黎明不会在我们熟睡中抛弃我们”,没有一点迂腐和胭脂气的文字,未必要表达什么看法,梭罗只是传达一种源自山野的自然气息。这样的态度让我感受到一种平凡心灵的感动,也让我下定决心用心去仔细品味这本书。手指在书页间流连,我仿佛听得见蛙声和鸟啼,看得见湖水的波纹和林中的雾霭。我仿佛闻到了梭罗,他的生命力、他的个性、他的独立、他的态度散发着的智慧的香味。这样的梭罗如自然之子,如人生导师,带给我深沉的感动。他教会了我要有足够的耐心,把心沉下去,远离烦躁和世俗功利。他用质朴的声音,欢快自信的语调向我描述他纯粹的生活。他不执意要做一名隐士,他想隐居时,他就来了,他觉得够了时,他就去了。这样的随性和自在令我心头一颤,我所看到的社会中的大多数,乐于谴责随性和理想化的态度,他们在时代的江河中被裹挟着向前奔跑,在日复一日的`庸碌中安于现世稳妥,在年复一年的重复中忘却最初的理想。

  “我们需要看到我们突破自己的限度,需要在一些我们从未漂泊过的牧场上自由地生活。”梭罗这样说到。他是一位智者,不同于庸庸众生,但他并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隐士,他来到瓦尔登湖,是为了得到领悟,然而瓦尔登湖将其所有的智慧都慷慨地赐予了这位虔诚的访客。诚如他在书中指出的那样:“至少我是从实验中了解到:一个人若能自信地向他梦想的方向行进,努力经营他所期望的生活,他是可以获得通常还意想不到的成功的。”这样的隐居对他来说是一种生活的实验,无关无病呻吟的避世情绪。

  “我也没有像鸣禽一般地歌唱,我只静静地微笑,笑我幸福无涯。”梭罗性格中最能感动我的可能就是那种与大部分人的性格最不同的东西,也就是他整个人的独特性。他也许比别人更多地逃脱了概括,逃脱了归类。像一棵树——他有不断伸展蓬勃向上的枝条,他有不忘初心深深扎入土壤的根须,和享受阳光雨露的绿叶。他静静站立在瓦尔登湖畔,眼中饱含深情,在他的心里流淌着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对瓦尔登湖的怜爱。

  瓦尔登湖读书笔记 篇13

  1、我愿意深深地扎入生活,吮尽生活的骨髓,过得扎实,简单,把一切不属于生活的内容剔除得干净利落,把生活逼到绝处,简单最基本的形式,简单,简单,再简单。

  2、最富有的时候,你的生活也是最贫穷的。吹毛求疵的人即便在天堂也能挑出瑕疵。一个安心的人在哪都可以过自得其乐的生活,抱着振奋乐观的思想,如同居住在皇宫一般。犯不着千辛万苦求新,无论衣服还是朋友。把旧的翻新,回到它们中去。万事万物没有变,是我们在变。

  3、我步入丛林,因为我希望生活的有意义,我希望活的深刻,并汲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然后从中学习,以免让我在生命终结时,却发现自己从来没有活过。

  4、知道自己知道什么,也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这就是真正的知识。

  5、我看到那些岁月如何奔驰,挨过了冬季,便迎来了春天。

  6、爱情无药可医,唯有爱得更深。

  7、因为在这个世界上,人只需要闭上眼睛,转个向,就会迷路。

  8、每一个早晨都是一个愉快的邀请,使得我的生活跟大自然自己同样地简单,也许我可以说,同样地纯洁无暇。……

  9、社会已远远背离"社会"一词的基本意义。尽管我们接触频繁,但却没有时间从对方身上发现新的价值。我们不得不恪守一套条条框框,既所谓"礼节"与"礼貌",才能使着频繁的接触不至于变得不能容忍而诉诸武力。

  10、一个人若能自信地向他梦想的`方向行进,努力经营他所想望的生活,他是可以获得通常还意想不到的成功的。

  11、一个人越是有许多事情能够放得下,他越是富有。

  12、我们也许不能够在一个约定的时日里到达目的港,但我们总可以走在一条真正的航线上。

  13、一个人怎样看待自己,决定了此人的命运,指向了他的归宿。

  14、不论你的生命如何卑贱,你要面对它,生活它;不要躲避它,更别用恶言咒骂它。它不像你那样坏。你最富的时候,倒是最穷。爱找缺点的人就是到天堂里也找得到缺点。尽管贫困,你要爱你的生活。

  15、我们天性中最优美的品格,好比果实上的粉霜一样,是只能轻手轻脚,才得保全的。然而,人与人之间就是没有能如此温柔地相处。

  瓦尔登湖读书笔记 篇14

  《瓦尔登湖》一书又称为《或林居纪事》,为作者住在瓦尔登湖畔的林居实录,书中充满了田园魅力,足以激励数以百计的读者退隐山林,或傍湖筑舍,竟相效仿这位贤哲俊彦的生活模式,而这位“闲者”就是新英格兰著名作家,美国生态文学批评家的始祖——亨利。戴维。梭罗。

  梭罗,1817年7月12日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康科德镇的一个商人家庭,康科德四季风景如画,梭罗经常喜欢到野外去,独自徘徊在树林花草、鸟兽鱼虫之间,与大自然结下了不解之缘,为以后写作提供了大量的素材。

  在我看来,《瓦尔登湖》不仅仅是讲述作者种庄稼、在蔬菜、过着独立不羁、悠闲自在的生活,还是在探索人生的真谛,思考人与大自然的关系这些深要问题。同样是描述自然生活,《瓦尔登湖》和《鲁滨孙漂流记》有相同之处,但也有巨大的不同之处,《鲁滨孙漂流记》是一部虚构小说,而《瓦尔登湖》乃是名副其实非虚构作品,将作者的亲身经历描绘的栩栩如生,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和人生的真谛,就此点,两者就不可同日而语了。

  作为艺术品的《瓦尔登湖》,在美国已被公认为现代美国散文的最在范本。《瓦尔登湖》的风格,若与同时代的作品,比如说,具有写作天才的霍桑,梅尔维尔,爱默生等人的作品相比,都是迥然不同,那主要是梭罗这种独特的体裁颇具20世纪的风格。当然《瓦尔登湖》的主题,显而易见,写的'是19世纪的人和事,然而妙就妙在,作者对字句文体选择似乎有点超前,颇具20世纪的风格。句子写的率真、简洁,一扫早期的那种漫无边际的文风,而且用字极其精当,富有实体感,几乎不用模糊抽象的缀字,这也是梭罗在当时独具一格的写作风格。

  在此书中,我被深深的吸引住了,梭罗不论是对红黑蚂蚁大战,还是对灰背隼、红松鼠、猎狐犬等的描写,总是那么绘声绘色,那么引人入胜,那么令人流连忘返。在写作手法上,我也发现了作者不少的独创之处,特别是“比喻”的应用,非常的形象到位,令人回味。在此书中,我还亲身领略了梭罗的幽默,他的幽默不见张扬,就像喜剧那样通俗易懂,它不仅使我看在眼里,心情轻松愉快,乃至忍俊不禁,而且还像斯威夫特、伏尔泰、马克吐温的幽默,令人深省。

【瓦尔登湖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瓦尔登湖》读书笔记01-21

瓦尔登湖读书笔记02-15

《瓦尔登湖》读书笔记15篇02-10

《瓦尔登湖》读书笔记(15篇)02-11

《瓦尔登湖》读书笔记(精选15篇)03-01

瓦尔登湖读书笔记14篇02-25

《瓦尔登湖》读书笔记14篇03-02

瓦尔登湖读书笔记15篇02-15

瓦尔登湖读书笔记(15篇)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