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读后感>《原本大学微言》读后感

《原本大学微言》读后感

时间:2024-03-16 08:35:06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原本大学微言》读后感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原本大学微言》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原本大学微言》读后感

《原本大学微言》读后感1

  如从人类学的角度来看,事实很有趣,我也常把东西方文化相互对比,以太阳绕地球一昼夜作比方,却发现东西两方人类历史文化的变化现象,同在五百年之间,必有王者兴,几乎完全有异曲同工之妙。例如我们的历史,到了春秋以后,名王迭起,而有道之士的哲人也应运而生。中国有个齐桓公,配上一个管仲。而在西方,也是名王配名师,凑巧的真有趣。欧洲有个亚历山大,配上一个亚里士多德。印度也有一个阿育王,配上一个优婆鞠多尊者。当然,在这个阶段,什么日本、美国,连个影子还没有呢!

  但是,以中国历史的.习惯来说,三代以后,所谓历史上的名王,最了不起的,也只能算做英雄,决不是圣人。所谓这些英雄的名王们,也都像我小时候的一位老辈的诗说:“江山代有英雄出,扰乱苍生数十年”,如此而已。他们与《大学》的“明德”外用(王)之学,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岂只似是而非,可说都是背道而驰的。

《原本大学微言》读后感2

  三千年前,中国的历史,出现以周朝王室为中心的封建诸侯联邦政治体制,实行土地公有,以井田制度建立农业经济社会的典范。五六百年后,从周朝王室的威信动摇,东迁洛阳作为首都开始,便进入所谓东周列国争霸的春秋时代。历史与文化,是分不开的并蒂莲花,从春秋时代,直到战国七雄时期,也就是中国文化所谓百家争鸣、诸子并出的阶段。

  从表面听来,诸子百家争鸣,那一定是何等的热闹,非常的有趣。事实上,所谓争鸣,所谓诸子的学术思想,都是围绕着一个传统的中心在转。这个中心,便是“道”,也就是儒道并未分家,诸子百家也并未分家的`天人之际的“道”,尤其重在“人道”。换言之,诸子百家的学说提出的主张,都是希望人民生活安乐,社会平安,使人人有安乐的一生,有一个圆满欢欣的家庭,有一个富强康乐的国家。

《原本大学微言》读后感3

  如果用文学艺术来比方,例如李后主的词:“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那想剪断它、理顺它的,是“所知”。剪也不断,理也不顺,似乎在心中去不了的,便是“意”的作用。又如苏东坡的词:“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自己并不想去思念它,但在心中,永远存在着、排遣不开的,这就是“意”。所以“意”的作用,又有一个别名,也叫做“念”,就是念念难忘的'“念”。又有形容“意”是具有强力的作用,便叫做“意志”。它配合生理的作用,就叫做“意气”了。人生多意气,大丈夫立身处世,意气如虹,那是多么美丽的豪语。“意气”加上思想、思维以后,主观认定的作用,便又换了一个不同的名词,叫做“意见”

【《原本大学微言》读后感】相关文章:

大学读后感02-07

《大学》读后感02-15

大学的读后感03-30

《大学》的读后感04-01

我的大学读后感02-02

大学中庸读后感02-06

我的大学的读后感02-13

《我的大学》读后感02-13

《我的大学》的读后感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