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读后感>读礁石有感

读礁石有感

时间:2024-01-06 07:11:09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读礁石有感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读礁石有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礁石有感1

  “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沫、散开......

  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礁石》这首小诗,约六十字左右,非常短,但却又很长很长。诗里的道理可以一直传诵下去,只要我们人类在发展,这里面的道理也就存在:坚持不懈地追求下去。

  把知识比作汪洋大海,这首小诗的作者已经不是第一个人了。人们自从原始社会过渡到文明社会,就开始注意到了知识的广阔,知识有多么无穷无尽,知识的伟大......不少人都把浩瀚的大海比作无穷的知识。然而,把孜孜不倦的学者比作大海中的礁石,本诗的作者还是第一个。古往今来,作家们不是把求学者比喻成海边的弄潮儿,就是把求学者比作成大海中的一粟。把求学者比喻成大海中的礁石,想象是那样新奇,比喻又是何等贴切。

  礁石,每天都置身于茫茫大海之中,无时无刻不在接受海水的洗礼;好学的人们都置身于知识的海洋之中,都贪婪地吸取着知识的营养。我们也要做这种“海中的礁石”,让知识,每天都冲击自己的'大脑和心灵,让自己的思想在这撞击中得到启迪。

  知识是无穷无尽的,我们一生都有学不完的知识。我们不但要学习,还要坚持不懈地学习文化知识。礁石为了读懂大海这部书籍,读瘦了身体,还读出了“满脸皱纹”。我们也要学习它,让知识伴我们一生一世,那将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呀!岁月在流逝,而我们在学习中却越来越充实,那我们学到的知识不就更多了吗?礁石在激励着我们,我们也应该好好学习。

  日月如梭,光阴似箭,时间过得飞快,我们应该抓紧时间,把握机会学习,像那海中礁石一样,任凭斗转星移、循环往复无穷,仍在海中顽强地读着海之书。

读礁石有感2

  小诗《礁石》50字左右,很短很短,小诗《礁石》却又很长很长,里面的道理可以一直传下去,只要人类在发展,这道理也就存在。究竟是什么道理能与日月共存呢?说出来也并不复杂:坚持不懈地追求下去。

  把知识比作汪洋大海,这首小诗的作者不是第一个了。人类自从原始社会过渡到文明社会,就已经开始注意到了知识的浩淼,知识的无尽,知识的伟大……可是,古今中外不少人,都不约而同地用浩瀚的大海来比喻无穷无尽的知识。

  然而,把孜孜不倦的学者比作大海中的礁石,我相信本诗的作者还是第一个。古往今来,文人们不是把求学者喻成海边的`弄潮儿,就是比作泱泱大海中的一粟。把求学者比作大海中的礁石,想象是何等新奇,比喻又是何等确切。

  礁石每天都置身于大海之中,无时无刻不在接受海水的洗礼;好学的人们每天都置身于知识的海洋中,贪婪地吸取着知识的滋养。我们也要做这种“海中的礁石”,每天都让知识的海浪冲击自己的心灵,让自己的思想在这撞击中得到启迪。

  知识是永远学不尽的,我们不但要学习,还要坚持不懈地学。礁石为了读懂大海这部书,读瘦了身体,读出了“满脸皱纹”。我们也要学它,让知识陪伴我们一生一世,那将是一件多快乐的事啊!岁月在流逝,而我们却越来越充实,

  像那海中之礁,任凭斗转星移,循环往复无穷,仍在海中顽强地读着海之书。

读礁石有感3

  现实闻名诗人艾青的诗作《礁石》,把礁石坚韧顽强,不择不饶的精神刻画的淋漓尽致,入木三分。你看,面对不休止的海浪凶猛的扑过来,都被礁石踩在脚下,打成碎末、散开……尽管礁石伤痕累累,象刀砍过一样的痛,它还在巍然屹立,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艾青这种朴素感人的`描写,引发的群众对礁石精神的崇敬,顿使我想起了毛泽东同志的一句名言:“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人活在世上,不能没有精、气、神。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我认为应该具有那样的精、气、神:一是要有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我们在上班和日常中,经常会碰到某些困难和异常,在这种状况下,首先需要的是信心和勇气。没有不胜的信心和十足的勇气,就不可能战胜困难、解决异常;二是要有不择不饶、胜不骄败不馁的精神。人生一世,既有顺境,也有逆境,既有成功,也有挫折,我们都要无误地、勇敢地去面对。非凡是在逆境和挫折面前,更需要有泰山压顶不弯腰,不择不饶的精神,乐于迎接挑战,勇于走出困境,转危为安,笑迎胜利;三是要有灵敏的思维和无误的措施和方法。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不仅需要有信心勇气和不择不饶的精神,还要具有灵敏的思维,善于无误地了解判定和把握所面临的形势,运筹帷幄,采取无误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化险为夷。

  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国内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历史进程中,各种挑战不断,困难异常重重,非凡是当前全球金融危机所置成的较重危害,我们每一位同志,每一位党员干部,更要持于清楚的头脑,发扬上述三

读礁石有感4

  今天,我来到海边散步。在海风的吹拂下,倾听大海的涛声,呼吸那掺杂着海腥味的空气,使人心情舒畅。眺望远方,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中,几座孤零零的礁石屹立当中。我慢慢地走近它,走近那座离我最近的礁石。我发现,它是暗褐色的,身上布满了太阳和海浪所留下的痕迹——一条条米白色的纤细条纹。我坐了下来,坐在那柔软的沙滩上,静静地思索着。这时,我想起了一首诗:

  一个浪,一个浪,打了过来,在它的脚下被摔打成了碎沫散去,尽管它伤痕累累,但是,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面对大海。

  这首诗写得正是礁石那种坚强不屈的`精神。

  大海和生活中的困难一样,礁石和生活中和我们一样。大海巨浪翻滚,仿佛要吞掉礁石,就像困难向我们发出挑战,想要打败我们一样。如今,大海的巨浪再怎么翻滚,也没吓退礁石,虽然礁石的身上留下了被海浪拍打冲刷后的痕迹,但是,礁石还是在原地一动不动,丝毫不向大海屈服。而生活中的我们呢?有的一遇到困难就不知所措,被困难击倒;还有的则是选择逃避,躲得远远的。

  我想,我们是不是也需要礁石的那种面对困难坚强不屈的精神呢?

读礁石有感5

  当我看到《礁石》这首诗的题目,一下子就被吸引了。我想看看平时一向不被称道的“绊船石”在我喜欢的艾青笔下会是怎样的形象。当我口中诵读完最后一行,心潮却被完全激荡起来了!短短八行诗句,其中却有一股震撼人心的力量。

  “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沫、散开……”这使我想起了战火纷飞的`年代,无数革命者,他们面对敌人的狡诈、阴险,从容不迫,理智应对,粉碎了一次又一次进攻,正所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的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又让我追忆起那些生活在苦难年代,虽历尽艰辛,伤痕累累,却始终以一种昂扬和蔑视,泰山压顶岿然不动的姿态,抵御和化解着困境与压迫的人们,他们用无声的抵抗诠释着坚忍的内涵,这正是他们堪称“强者”的见证!

  同学,当你只是在生活、学习中遇到了一点点麻烦或苦恼时,应该怎样去面对?在细细品味过《礁石》这首诗后,相信你一定会像我一样找到答案的!

  小诗《礁石》很短,因为它只有50多字;小诗《礁石》很长,因为诗中包含的意蕴值得永久珍藏!

读礁石有感6

  浪花和礁石的故事,大家有没有真正的了解它的内涵呢?你要做浪花吗?还是做礁石吗?在读了这一片文章以后,我们明白了有阻力的世界才会有前进的动力!以下是一位小学生在阅读了浪花和礁石后的感想,现在与大家分享。

  “我们浪花只知道滚滚前进,从来就不知道什么阻力。”真好!

  如果浪花惧怕阻力,那么就无法形成激越的水流。如果科学家遇到科研瓶颈就放弃研究,那么世界上就没有了高科技,可以设想:假如诺贝尔由于弟弟在试验中被炸死就停止的.话,恐怕现在人们还得用力的一锤一锤地砸山喽。

  如果因为半山腰的风雨就停止登山,那么你就永远无法一睹山顶风光了!面对前进路上的艰辛、挫折和磨难,我们如能不忘初心,秉持坚定地决心和信念,不断锤炼我们的意志和品格,那么我们就能在生命的每一次风云变换中从容淡定,实现自我的境界提升。

  想到这儿,我要感谢那些给我造成阻力的人。有阻力才有挑战的价值,有压力才有向上动力。有时阻力是个好东西,关键看你如何转化它!

读礁石有感7

  最近,我读了《浪花与礁石》这篇文章,对我有很大的感触。

  故事的主要内容是:岸边有一块大礁石,小小的浪花不停地冲击着。有一天,礁石暴跳如雷,要和浪花比试比试。一年、两年、几十年、几百年过去了,礁石表面的.棱角,被浪花一点一点地侵蚀,渐渐变小了,变平了。最后,礁石有气无力地说:“没想到,我,我,竟然会败在你的手里。”

  故事中主人翁的性格很明确:坚持不懈的小浪花,自高自傲的礁石。然而,一看到故事中自高自傲的礁石,我就仿佛看到了自己。

  上个星期的数学第三单元测试,因为知识都掌握了,做起来特别轻松,不一会儿就把卷子完成了。我把卷子从第一题开始,每一题都认真地检查。当我看到“把相等的小数连起来”这一题时,不屑一顾地想:这么简单的题目怎么会错,不用检查啦!于是,继续向后检查。下课了,我信心满满地把圈子交了上去。恰恰相反,卷子上偏偏就错了连线题。我望着那红红大大的“98”,心里充满了后悔与懊恼。

  这个故事似乎本意上是告诉我们要学习小浪花那坚持不懈的精神。可我觉得,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不要自高自傲,不要小觑了对方的实力,因为它往往会成为你的“绊脚石”。这一点,我和礁石不是犯了同样的错误吗?

读礁石有感8

  夜晚,灯光微黄,我正在家里埋头奋笔疾书写作业,写着写着,突然遇到了一条不会写的数学题,我绞尽脑汁,在头脑里搜索各类公式和题型,依然想不出来,索性就把它扔到一边去。顺手拿起一本书,看了起来。

  当我读到“浪花日日夜夜地冲击着礁石,一年,两年,几十年,几百年过去了,礁石表面尖利的棱角,就这样被浪花一点一点地浸蚀、啃啮,渐渐地变小了,变平了……”时,我内心不由地波涛起伏:礁石之于浪花,无疑是坚硬、强大的表现,可就是这不起眼的浪花却打败了礁石,正是因为它的不急不躁,持之以恒,才最终打败了礁石。想到这儿,我的脸不由地红了:老师平时总夸我学习认真踏实,才碰到这点困难,就弃之不做了,我要做浪花一样的人!于是我拿出数学题继续思考着,在草稿纸上反复验算着,一遍不行,再从头算起;这个方法不对,再换个角度思考。我不厌其烦,用尽各种方法,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把这个拦路虎“搞定”了。在这一瞬间,我无比兴奋,露出了久违的灿烂的笑容。此时的我,就如同一朵小小的浪花,击溃了拦在面前的礁石。我尝到了做一朵小小的浪花的甜头,这甜,赛过蜜糖!

  就在这时,妈妈回来了,看到我舒展的眉头,妈妈微笑着问道:“难题解决了?”“当然!小菜一碟!”我眉飞色舞道,“只要不畏难,坚持一遍遍地演算,就一定能攻克这些难题。”妈妈对我竖起了大拇指:“对,不论做什么事都要坚持,记住这句话'坚持就是胜利!'”我嘴上不说心里想:又开始说教了!不用你说,《浪花和礁石》讲得更精彩!

  阳光明媚的一个下午,院子里银杏树上的鸟儿叽叽喳喳地欢唱着。我跟小伙伴一起在院子里画画。小伙伴画出了很多漂亮的城堡、小人。古老的城堡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我也在专心致志地画着房子,比起城堡,我更偏爱江南水乡的粉墙黛瓦,但这些在色彩上很难把握。就在这时,一个小伙伴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边跳边带着兴奋的.话语叫起来:“姐姐姐姐,我们去玩捉迷藏吧!”别的小伙伴听了,高兴地跳了起来:“好啊!好啊!”我自然也是扔下画笔就想往外冲,可是小浪花突然拦在了我的面前,她略带责备的口气说:“海峡,你的画画完了再去玩吧!”我这跨了一半的腿顿时迈不动了,还是画完再去玩吧!一个小伙伴见到我还在专心地画画,就好奇地问我:“你不来玩吗?”“我先把画儿画完了再玩,做事不能半途而废。”小伙伴听了,为我竖起了大拇指,我也开心地咧开了嘴。

  做一朵小小的浪花,我愿意!

读礁石有感9

  哎呀!这道题好难!随着年级的升高,学习上的阻力也越来越大。有时遇到难题时,我不是迎难而上,而是借助手机,或者向爸爸妈妈寻求帮助。我很想战胜难题,但是我惧怕阻力。直到我读了《浪花和礁石》这篇文章后,我才拥有了坚定的'决心与信念。

  “我们浪花只知道滚滚前进,从来就不知道什么阻力。”真好!如果浪花惧怕阻力,那么就无法形成激越的水流;如果科学家遇到科研瓶颈就放弃研究,那么世界上就没有了高科技,可以设想:假如诺贝尔由于弟弟在试验中被炸死就停止的话,恐怕现在人们还得用力的一锤一锤地砸山喽;如果因为半山腰的风雨就停止登山,那么你就永远无法一睹山顶风光了!

  面对前进路上的艰辛、挫折和磨难,我们如能不忘初心,秉持坚定地决心和信念,不断锤炼我们的意志和品格,那么我们就能在生命的每一次风云变换中从容淡定,实现自我的境界提升。

  想到这儿,我要感谢那些给我造成阻力的人。有阻力才有挑战的价值,有压力才有向上动力。有时阻力是个好东西,关键看你如何转化它!

读礁石有感10

  “狭路相逢,勇者胜!”这是我读了一篇文章后的感想,这篇文章叫《浪花和礁石》,它主要描述了一朵小浪花冲击礁石,最后磨平了骄傲、坚硬的礁石。为什么小浪花能磨平坚硬的礁石呢?因为小浪花坚持、努力、不退缩,所以成为最终的胜利者。古今中外,有许多伟人都像小浪花一样,遇到“坚硬无比的礁石”不退缩,勇往直前,写下了辉煌的人生“篇章”。

  比如说李时珍在编写《本草纲目》时,是多么地艰难,有一次他因为赶路,错过了客栈,到了晚上,他和徒弟三人找不到地方住,只能住在寺庙里,吃不饱穿不暖,还要翻越千山万水,一路走来是多么得不容易啊!可以说,《本草纲目》是一本凝聚了他的汗水和辛酸的书。

  在生活中,我也要像小浪花一样,坚持不懈,勇往直前。

  记得一次体育课,老师让我们跑步,同学们都跑在了前面,只有我一个人落在了后面。同学笑我是“小乌龟”、是“尾巴”,还说我是“蜗牛”!那时我的'心情难以言表,可是我并不气馁,每天放学后都在操场上跑两圈,一天、两天、一个星期、一个月------我终于不再落后了,同学们都对我刮目相看。

  还有一次,我在写作业,写着写着,一道题像“拦路虎”一样挡在了我的面前,可我没有放弃,经过反复思考,这只“拦路虎”总算被我打败了!那种成功的感觉真好。

  不怕失败,坚持不懈,才会拥有成功!我终于明白了这个道理。小浪花,是我的老师!

读礁石有感11

  快放学了,我无意中翻到了《浪花和礁石》这篇文章,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

  文章主要写了:礁石嘲笑浪花不自量力,而浪花却不惧怕礁石,日日夜夜地碰撞着礁石,最终把礁石表面尖利的棱角一点一点的磨平了,这让礁石十分惊讶。

  我很佩服文中的浪花。他和礁石比起来,简直是以卵击石,肯定会让自己粉身碎骨。可是他持之以恒,永不放弃,目标专一,终于把狂妄自大的礁石一点一点侵蚀、啃啮,最后像一群水牛浸在水里露出的黑脊背。弱小的浪花最终可以取得成功,不正是“有志者,事竟成”的最好证明?

  而生活中的我,有时候做事总是三心二意,半途而废,最终总是失败。就那我写字来说吧,我写字的'时候,只是追求速度,而不追求质量,接过写得很不端正。妈妈和老师也一直对我说写字要慢一点,写端正一点。于是,我便下决心从这个学期开始,我要每天坚持练一练字,想办法把字练得又快又好。为此,我还特地买了一本《习字册》。可是,才练了7、8天,我就开始不耐烦了,觉得每天练又练不出什么东西,还不如不练呢。最终我没有坚持下去,那本《习字册》也被我扔在一边积灰尘了。

  我都已经上五年级了,只练一些字就得向它们投降,而浪花那么弱小,却能靠坚持和毅力把礁石磨平。和他相比我,真是太惭愧了。

  其实,要想取得成就,就必须和小浪花一样,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瑞典发明家诺贝尔在实验室中弟弟被不幸炸死,实验室也化为灰烬。如果他退缩的话,又怎会发明各种炸药,设立诺贝尔奖呢?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如果因为别人的嘲讽而不坚持做“风筝实验”,又怎会知道雷暴只是普通的放电现象呢?明末清初的史学家谈迁,如果没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又怎么会重新编写《国榷》,而名垂青史?

  也许,你像浪花一样很弱小,但只要有志向,有目标,在通过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努力,就一定会取得成功。你要知道“有志者,事竟成”!

读礁石有感12

  星期六早晨,我阅读了《浪花和礁石》这篇童话故事。作者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写出了浪花和礁石的特点。小浪花日日夜夜冲击礁石,礁石气得暴跳如雷。它讥讽小浪花自不量力,小浪花要和它比试比试。几百年过去了,毛毛棱棱的礁石被小浪花冲平了,变小了,礁石自叹不如。故事说明了一个道理:一个人只要不怕困难、勇往直前、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达到目的。

  读了这个故事,我不禁对小浪花肃然起敬。虽然它们身躯微小,但是它们团结一致、坚持不懈,在礁石面前毫不惧怕,勇往直前,努力地与礁石搏斗,最终战胜了傲慢的礁石。从中我领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人只要有决心,不怕困难,持之以恒地努力就会成功。

  由小浪花,我不禁想起美国的一位残障教育家——海伦.凯勒。凯勒一岁半的时候,一场重病夺去了她的视力和听力,接着,她又丧失了语言表达能力。七岁那年,家里为她请了一位家庭教师——沙利文老师。在沙利文老师耐心的教导下,小凯勒克服了常人难以忍受的困难。她用手触摸学会手语,她通过摸字卡学会了读书,为了用手触摸盲文,竟把手指弄得鲜血淋淋也不放弃。后来,用手摸别人的'嘴唇,终于学会说话了。

  看看小浪花,看看小凯勒,我不由地又联想到了自己,我很惭愧没有她们那种持之以恒的精神。小时候的一天,我在公园里玩耍的时候,无意间看到一些大哥哥们在写生,我看见他们目不转睛地盯着那些景物,看上半天,看清楚了,看气息了,才开始作画,

  “沙沙沙沙”三下五除二,他们的作品就完成了。我走近一看,那些作品上的景物,各个栩栩如生,像真的一样,羡慕不已,心想:要是我也能画出那么好的作品,那该多好呀

  !于是,我决定学画。我马上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妈妈,妈妈爽快地就答应了我,让我学画画。可是没学几天,我就放弃了,我觉得我画的人物、花草、建筑又丑又怪,学画的兴趣渐渐地就插上翅膀而飞了。

  所以,直到现在,我也画不好画。

  读了《浪花和礁石》我真的明白了,一个人,只要做事不怕难,勇往直前,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够如愿以偿的。今后我一定要像浪花一样,做什么都不放弃,争取成功。

【读礁石有感】相关文章:

读《读碑》有感10-10

读《窃读记》有感06-18

读窃读记有感05-01

读《窃读记》有感(推荐)11-27

【优】读《窃读记》有感11-27

[精选]读《背影》有感09-15

读《挑山工》有感[经典]09-21

读《童年》有感(精选)09-13

读《水浒》有感09-19

读《匆匆》有感(精选)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