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读后感>读《嗟来之食》有感

读《嗟来之食》有感

时间:2023-04-21 09:23:07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读《嗟来之食》有感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读《嗟来之食》有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读《嗟来之食》有感1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篇课文《嗟来之食》,主要内容是:有一年,齐国发生了大饥荒,富人黔敖在路边摆放了食物,施舍给灾民。一天,一个饿得少气无力的人来到这,黔敖拿着食物让此人吃,可他不吃,最后饿死了。

  这篇课文引起了我的深思:那个人真固执,虽然黔敖没有礼貌地气呼呼,当然可以走开,但黔敖已经道歉了,就可以吃了。为什么要这么固执呢?不会为了自己的尊严而死吧?可以先把食物吃了,帮黔敖干活啊,这样的话就是靠自己劳动所得了。还有一个故事讲的是:有个叫韩信的`人,他年轻时受到一个人的侮辱,那个人对韩信说:“如果你不怕死,就用弓箭射死我,如果你怕死,就从我裤子下钻过去。”韩信没射死他而是从他裤子下钻了过去。后来,韩信当上了楚王。让人把当初侮辱他的人找来,给他封了官。有人问:“为什么当初不射死那人?”韩信说:“把他射死又有什么用呢?”这个故事里的韩信,也没有为了尊严而射死那人啊,最后他还当上了楚王呢。如果那人吃了黔敖的食物,有力气了,就可以去干活挣钱,这样的话就不会饿死了,生命是多么可贵呀!所以,我不赞同那人的做法。

读《嗟来之食》有感2

  文章《嗟来之食》告诉我们一件令人深思的事:在齐国,有一年,发生大饥荒,一个路人饿得少气无力,昏昏沉沉,但就是不吃富人黔敖“吆喝”给的食物,虽然黔敖道歉还是不吃而饿死。

  我对此事有两种看法。一是像曾子说的,路人应该吃黔敖的食物。想当年,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后,关在大牢里,每天睡在柴草上,舔动物的苦胆,每舔一次,就会想起国家被打败的情景,后来,回到越国,一鼓作气消灭了吴国。秦末汉初,韩信为成大事,受一个痞子小人的胯下之辱,在众目睽睽的嘲笑之下,从痞子的大腿下爬过去。越王勾践和韩信他们都忍受了常人无法忍受的屈辱,最终成就了大事,勾践灭了吴国,韩信成了威震敌军的赫赫有名的大将,他们不吃苦中苦,那能成为人上人呢?二是不该吃。你看叶挺当时被关在牢里,只要当了叛徒就可活命出去,而叶挺坚决不从,因为,他知道一旦当叛徒,就会出卖同志,有损革命事业,违背自己的信仰,也会失去尊严。所以,不能低头。

  我认为这事不能一概而论,要看忍受的`屈辱值不值得。要看事情带来的后果与自己的目标和理想比较,是大还是小,值不值得。尊严是人的可贵品质,但有时也要分场合,牺牲小利而服从大义。不然就会犯因小失大的错误。

【读《嗟来之食》有感】相关文章:

嗟来之食的读后感04-09

嗟来之食读后感04-09

《嗟来之食》读后感03-18

嗟来之食读后感范文11-11

[实用]嗟来之食读后感01-25

(实用)《嗟来之食》读后感12-20

嗟来之食读后感15篇04-14

嗟来之食读后感(15篇)04-16

嗟来之食读后感必备15篇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