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读后感>长征故事读后感

长征故事读后感

时间:2023-03-26 09:14:56 读后感 我要投稿

长征故事读后感14篇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长征故事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长征故事读后感14篇

  长征故事读后感 篇1

  今天我听老师讲了长征的故事,还回家上网查了有关长征的资料,使我了解了什么是长征,中国红军为了革命不怕牺牲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

  红军是一个被称为天下无敌的队伍,红军是一个能刻服一切困难的队伍,红军是一个不怕牺牲的队伍,红军是一个创造举世无双的壮举: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队伍。

  在长征途中,有一些可歌可泣的故事:草地上,小红军不骑将军的马,不吃将军的.粮食,最后英勇的牺牲了;雪山上,军需部长为了把棉衣发给每一位士兵,自己却冻僵了;沼泽地上,一个士兵快被沼泽吞没时,旁边的士兵为了救他自己却永远地埋在了沼泽地里……一个个动人的故事里,才知道生命有多么的宝贵啊。爬雪山,过草地,上刀山,下火海。他们都完成了,因为他们只有一个目标:新中国。

  长征途中,红军历经艰难困苦,而我们现在,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吃东西挑三拣四,这个要吃,那个不爱吃,还怕苦怕累,怕脏怕受委屈,在家里就像个小皇帝,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和红军一对比,真是惭愧极了。

  我们今天是祖国的希望,明天将是祖国的栋梁。红军的事迹将不断地激励着我,要刻苦学习,努力向上。长大成为一个合格的接班人。

  长征故事读后感 篇2

  《长征的故事》这本书我一口气读了三遍。当我把这本书合上的一瞬间,那一幅幅惊天动地的画面,已经深深地感动了我。

  我们伟大的红军战士,都有一颗舍己为人、除暴安良的决心和坚贞不屈、百折不挠的精神。正是这种为国为民的精神和信仰支撑着他们走完2万5千里的长征,最后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从而有了我们现在的'幸福而快乐的学习生活!

  在长征中发生了很多感人的故事。比如《小波和他的山药蛋》、《草地让粮》、《总司令分饼》这些都是体现了红军指战员有一颗闪闪的红心。团结也是红军长征不可缺少的力量,俗话说:“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面对的是百万虎狼,后又追兵,我们的红军却不怕牺牲、不怕困苦,为着理想而战斗着。红军战士爬雪山的时候,吃的是皮带、树根,穿的是草鞋,翻过一座座的雪山,在艰苦卓绝的环境面前却始终保持着昂扬的斗志,战胜了敌人、战胜了困难……

  再回想起现在的我,生在阳光下,衣食无忧。但是在学习上碰到一点点困难就知难而退,我深深地反思着,暗暗下定决心,以后要不怕困难,认真学习,争取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长征故事读后感 篇3

  红军长征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在我读了一些红军长征的故事之后,对红军的长征有了更深的了解。

  我读了一个参加万里长征的女兵谢飞的'故事。每一件事情,都有一个深刻的意义。

  根据她说,她们这些女同志,也要和男同志一样爬雪山,过草地,参加战斗;护理伤病员,宣传发动群众;还要于饥饿、寒冷、疾病作斗争。从这里我可以感觉的出她们很坚强,而且不怕困难。

  在粮食短缺的时候,她们吃的食物,是烘烤干了的从牲口的粪便中挑出的未消化的玉米粒。从这里可以看出,他们万里长征的历程是艰难的,他们都去吃牲口未消化的东西,可想而之,他们是多么艰难。

  还有就是在他们红军在过大渡河的时候,她已经感冒发烧了好多天,她头重脚轻,昏昏沉沉,全身都快散了架似的,战友都担心她过不了铁索泸定桥,但他手脚并用,坐在地上艰难地一步一步挪过铁索桥,最后以惊人的毅力赶上了队伍。从这里可以看出,她不怕艰险,就算生了病,还是坚持赶上队伍,这需要多少毅力啊!

  我觉得,红军的万里长征之所以能进行下来,完全是因为有那么多像谢飞那样有毅力的人,才能够完成的。所以,我们在学习上也要学习红军不怕苦,不怕累,有毅力的这种精神!

  长征故事读后感 篇4

  长征途中有许多暖人的故事,其中《雪山小太阳》给我印象最深,它像一记无形拳,直直地击中了我的心窝。

  主人公是一位年仅15岁的小红军,是大伙心中的“小太阳”。最令人感动的是,冬天雪地里,她把宝贵的衣服默默地盖在一位伤员身上,而自己却悄无声息地冻死了。

  小红军在艰难的长征路上能先人后己、助人为乐,而我们呢?生活在幸福年代的我们,有多少人像“小太阳”一样有这么强烈的助人为乐精神呢?

  记得有次坐公交车,上来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他微微颤颤地拉着扶手,站在那儿。

  我该给老爷爷让个座儿,我心里想着。但我看看旁边的乘客,有的'塞着耳机听着歌儿,有的捧着手机在玩游戏,有的靠着椅背闭目养神。.。.。.。如果我让座会不会非常另类?我扭扭捏捏地粘在座位上,坐立不安。

  但是一个声音在提醒我,“让座不可耻,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我立刻坚定地站了起来,“老爷爷,您请坐!”

  是啊,能对他人和社会有益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我想让助人成为一种习惯!

  长征故事读后感 篇5

  这几天,我怀着激动的心情看完了《红军长征的故事》,深深地被红军叔叔的精神震撼了。那一幅幅惊天动地的画面,那一场场扣人心弦的战争,一幕幕出现在我的眼前。

  我仿佛看到红军叔叔穿过湍急的河流,趟过潮湿的沼泽地,翻过重重雪山,在冰天雪地里艰难地前行。他们没有被恶劣的环境吓倒,饿了,就吃草根树皮;冷了,就穿上薄衣草鞋。他们用坚强的毅力战胜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我心里暗暗敬佩我们的红军叔叔,心里有一种莫名的冲动,我也想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和红军并肩作战……

  历史的车轮把我们带到了一个幸福的时代,锦衣玉食,无忧无虑。在家有爸爸妈妈的细心照顾,在学校有老师的细心呵护。而我们呢,面对一些小小的困难就退缩,偶尔还因一些小事大发脾气。

  记得有一次,有一题奥数题我不会做,当时也没认真去思考,也不请教老师就放弃了,现在想想真是后悔自己在困难面前的消极态度。比起红军叔叔在长征中所遇到的重重艰险,自己变得那么渺小,那么微不足道。我深深地感到惭愧。

  从今以后,我一定学习红军叔叔那坚强、勇往直前的精神,好好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长征故事读后感 篇6

  红军长征的时候,有一位军人,他得知贫农方少周家六十九岁老母卧病在床,由于家境贫困,缺乏营养,加之老病在身,没有东西吃,家里只有青菜萝卜。老人已奄奄一息、朝不保夕,一家人束手无策。要医无钱、欲救无药,只有死路一条。可正在此时,住在方家的那位军人不由想起了藏了许久的要给自己卧病在床的老母吃的人参,便拿了出来,给方母吃,果不其然,方母服用后不久病就有了起色。

  我非常喜欢这个故事。这个故事不正是表达了老师给我们讲的一句古话“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吗!意思是做人不仅要关心、尊敬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老人,也要关心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老人。

  这就是长征精神。在我看来,红军是乐于助人的人;红军是尊老爱幼的人;红军也是遇到困难永不放弃的`人。这值得我们学习,其实我做了很多尊老爱幼的事情呢!比如说:我在乘坐公交车的时候经常给老弱病残孕的人让座:看到正在过马路的盲人或老人时,也会伸出援手来;遇见孕妇有东西掉在地上的时候会帮助她们捡起来;看见路上有垃圾更是会毫不犹豫地捡起来丢进垃圾桶里。

  长征故事读后感 篇7

  众所周知,红军长征经历了许多艰难险阻,中间发生了许多感人的故事。

  在长征途中,红军们粮食缺乏。一位13岁的小红军小兰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粮食,却又因一时疏忽将粮食掉进了河里。她不想让大家知道,就在布袋里塞满野草继续向前走。小兰的身体很快就不行了,当战士知道她吃布袋里的野草当干粮时,大家都感动了,就纷纷将自己的`粮食分给她一些,让她感受到了温暖。

  事情虽小,却反映了一个红军的品质,说明了红军战士不怕苦不怕累,无私奉献热心的精神。13岁的小兰,把粮食弄丢了,她完全可以向其他战士要可她没有,她选择了不得沉默。此刻,她心里只有战士的利益,没有自己,她宁可自己吃苦,自己挨饿也不连累大家。而现在的我们吃东西挑肥拣瘦,这个爱吃那个不要吃,在家里就像个小皇帝,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和红军战士比起来,真感到惭愧。

  我决心从现在开始好好学习,以后做一名吃苦耐劳,乐意奉献的接班人。

  长征故事读后感 篇8

  读了书中一个个精彩的故事,我久久难忘。

  长征中,红军斩关夺隘,抢险飞渡,杀退了千万追兵阻敌,翻越了高耸入云的雪山,跋涉了渺无人烟的草原,正如毛泽东所词“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显示了他们无比顽强的生命力,表现出无坚不摧的战斗力量。

  这是什么支撑力量呢?是一种信念,一种坚定的信念。

  走进二十一世纪的年青一代应永远继承和发扬这种精神,百折不饶,自强不息,不被任何困难所压倒。

  学习上,我们会遇到很多困难,这时候,想想那长征路上十几岁的小红军,这点困难又算得了什么?

  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要发扬艰苦朴素的作风。遇到困难不退缩,不攀比。

  我们不能虚度光阴,只有努力奋斗,才能追求成功。

  信念不是铁锤下缭乱纷飞的'火花,而是炉中熊熊燃烧的烈火;不是夜空中闪瞬即逝的流星,而是西西岛上彻夜不熄的明灯。它然你为了摆脱饥寒交迫的日子,而奋发图强。

  长征故事读后感 篇9

  《说不尽的长征故事》是一本由十个章节组成的书,每个章节写的都是红军在长征路上遇到的困难和他们的解决方法。如“宝贵的`盐”这一章,红军缺盐,他们便想方设法,终于得到了用石头熬制出来的盐。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这一章——“宝贵的盐”。这章讲的是红军长征行军来到一个叫茂州的地方。那里人烟稀少,粮食短缺,战士们只能天天喝清水煮野菜,不少人消瘦得很厉害,还有人得了浮肿病。而且那里的百姓的生活也很困难。由于军阀和土司头人的反动宣传,不少老百姓都躲了起来。因为红军有纪律,不能拿老百姓的一针一线,所以红军只能用钱买盐。而没有人愿意卖给他们,红军只能先帮老百姓们打扫卫生,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老大爷,可他却躲进屋,关上了门。一天过后,老百姓回来一看才发现红军是好人,昨天的老大爷送来了盐,可红军不收,老大爷被感动了,他主动带领红军到不远的白云山,采了一种能熬出盐的石头,红军才得到了十分宝贵的盐。有了盐,他们的身体变得不再虚弱,有力气打仗了……

  读了《说不尽的长征故事》,深受感动,红军爱老百姓,守纪律,是真正的人民军队。也让我明白,今天的我们要珍爱(食物),不能浪费,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长征故事读后感 篇10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它就是《长征的故事》,读了这本书后我感触很深。被一种叫做长征的精神深深的感动。

  在艰苦卓绝的长征途中,一幕幕可歌可泣的故事深深的打动着我:恶劣的环境,几乎是没有生命迹象的雪山,危险重重的草地上,一群奇迹般的生命在荒无人烟的路上行走,踉踉跄跄的脚步支撑着饥饿生病受伤的身体,心中却有个坚定的目标:向北!会师!他们中有十来岁的.小红军把马和粮食让给将军,最后英勇的牺牲了;有军需部长为了把棉衣发给每一位士兵,自己却冻僵了;有士兵为救掉进沼泽战友自己却永远的埋在了沼泽地里 …… 一个个动人的故事里,长征途中,红军历尽千辛万苦,而现在的我们心中总觉得父母长辈必须要听我的,心中总想着索取,很少想到怎样回报!吃东西挑三拣四,这个要吃,那个不爱吃,在家里像个小皇上,和马背上的小红军比一比真是惭愧极了。

  我们是祖国的希望,是祖国的明天,我们一定要继承和发扬红军精神,努力学习,建设我们可爱伟大的祖国!

  长征故事读后感 篇11

  今天,我在爸爸帮助下,上网查找有关红军长征的资料,阅读了一个个动人的长征途中故事:

  《雪山上的小太阳》:一个女红军把毛衣让给受伤的战士,自己冻僵在雪山上;

  《草地夜行》:一个红军战士为了救同伴,自己掉进了沼泽里;

  《倔强的小红军》:一个小红军不肯骑老同志的马,不肯要老同志的粮食,最后倒在草地上;

  ……

  这些红军战士们的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我,在那么艰苦的环境里,他(她)们却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危,关心帮助身边的战友,把求生的希望让给战友,真正体现了舍己为人的崇高品德。

  想想自己,平时在与家人、同学、朋友相处时,想到最多的`总是自己,总是希望每个人都能满足自己提出的每一个要求,很少想到别人,把自己当成了小公主。和红军战士对比,我真是惭愧极了。今后,我一定要向红军战士学习,改变处处以自己为中心的思想,更多地主动关心帮助别人,成为一个乐于助人的好少年。

  长征故事读后感 篇12

  暑假里,妈妈给我买了一本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的书——《读故事塑品格——长征精神青少年读本》。

  什么是长征精神呢?我十分好奇,带着疑问翻开书本。全书共分十章,分别为遵义开新篇、强渡大渡河、翻越大雪山、理想铸军魂等,每一章都有真实的故事,有引人入胜的情节,处处闪耀着信念坚定、坚韧不拔、敢于担当等可贵的长征精神!

  看到长征精神,我就想起了自己:遇到难题,就等着老师或父母讲,从不动脑筋思考;碰到一点儿挫折,就心灰意冷、不敢迎难而上。我们要传承长征精神,勇于翻越学习中的一座座山,趟过学习中的一条条河,为自己的理想持续不断地努力,直达最后的胜利。

  今天我们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新的.长征。作为一名新时代学生,我们要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大好时光,用长征的精神激励自己,刻苦学习,勇攀高峰,全面发展,成为祖国有用的栋梁之才。

  长征故事读后感 篇13

  今天我们在五楼听了一个个关于长征的故事,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过草坪的故事。这个故事讲述了陈赓和小红军都掉队了,陈赓给小红军干粮,小红军却拒绝了,他说他包里有许多干粮。陈赓骑马走了,他后来想了想不对,赶回去的`时候小红军已经饿死了。他包里只有一块骨头,上面有许多牙印。

  主人公小红军宁愿自己受苦受累,也不愿意拖累别人,有一个美好的心灵,不怕困难的人。从‘’黄黄的小脸‘’‘’两只脚冻得又青又红‘’等词句里可以知道他已经饿了好久了,但他依然把困难和危险留给了自己,把希望留给了别人。我被小红军的品质感动了。

  作为一个小红军,年纪12·13岁,与我们年纪差不多。怎么能做到忍受饥饿面对别人给的食物,毫不动摇,不怕艰难,辛苦。作为新时代的我们有这么优厚的物质生活,是用他们鲜血换来的,我们的困难不值一提。我们要做一个不怕困难的好孩子。

  长征故事读后感 篇14

  我记不起这是我第几次想起长征了,在我的记忆中,它就像古希腊文学中一部长长的史诗,我至今才读懂它一个小小的章节。

  在漫长的历史与文化的进程中,我们的民族有着很多辉煌的过去,穿越时空的苍凉与沉重,是历经沧桑后的繁华,的确,我们的民族承受了太多的苦难。

  风吹过,雨打过,火烧过,铁蹄践踏过,但宁折不弯的是中国人的脊梁,这就是长征的真实写照。

  长征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座巍峨的丰碑,百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为了北上抗日,突破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跨越万水千山,战胜无数艰难险阻,创造了无与伦比的英雄业绩,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革命篇章。

  坚定不移地信仰、不屈不挠的求索,无所畏惧的前行,向着理想勇敢奋斗,在当今的词典中,没有哪一个词能够像“长征”那样,包含了所有这些令人感动的崇高精神和象征意义!

  抚今追昔,共和国的沧桑巨变令人感慨万千;继往开来,全面小康社会的美好前景呼唤着我们奋然前行。

  展望未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大船正劈波斩浪,昂首向前!

【长征故事读后感】相关文章:

《长征的故事》读后感04-29

长征故事读后感03-25

《长征的故事》读后感[推荐]09-20

读《长征的故事》有感03-24

《红军长征故事》读后感09-20

《红军长征的故事》读后感04-29

说不尽的长征故事读后感12-21

长征故事读后感(14篇)03-26

长征故事读后感15篇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