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职网>实用文>调查报告>中学生调查报告

中学生调查报告

时间:2023-02-21 09:15:50 调查报告 我要投稿

中学生调查报告15篇

  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事务都会使用到报告,报告具有双向沟通性的特点。你还在对写报告感到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学生调查报告,欢迎大家分享。

中学生调查报告15篇

中学生调查报告1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明显加快,生活习惯亦随变化。网络已经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关于网络对中学生的影响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中学生上网呢,对此,我通过网上调查及查阅资料的方式,于20xx年4月10日至20xx年4月27日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1.大部分中学生(包括上过网的和未上过网的)喜欢上网。

  2.中学生上网的目的:

  (1)中学生上网,查阅自己爱好的信息或玩游戏者较多,其次是聊天、娱乐、收发邮件、下载音像资料或图片,再次是查阅资料、做网页、查阅有关知识的信息、浏览新闻等等;

  (2)大部分男生上网是为了玩游戏;一多半女生上网是为了聊天;

  3.比较热门的网站

  搜狐、新浪等;

  4.中学生上网的时间:

  大部分中学生上网是在节假日,还有一部分是在放学后和同学一起上网;在假期里,各网吧从早晨7点到晚上1点几乎全被广大青年学生所占领。年龄比较小的以电子游戏为主,年龄大者以网上聊天为主,而真正到网上查寻资料,了解外面新世界者少之又少。而网吧里几乎全都是男的,他们几乎在网吧里的时间平均3小时以上。

  5.中学生上网的途径

  大部分中学生在家里上网,其次是去网吧或在同学、朋友家上网;

  6.(非中学生)是否支持中学生上网:

  支持者居多,反对者较少,大部分支持者的前提是“要正确对待,有限制地上网”。但很多中学生的家长反对或控制孩子上网。其反对原因大多是“上网耽误学习”及“上网容易受不良信息影响”;

  7.网上交友问题。

  许多中学生在网上都有网友。在现实生活压抑的时候,在网上找个朋友倾

  述也无不是件快事。当然,有好当然也有坏的方面,而网络毕竟是一个虚拟世界,网上许多人说的都是谎话,很容易是中学生说谎、受骗,甚至在这些人的“引导”下误入歧途。

  (1) 分散学习精力。广大学生的学习任务本来就很紧张,课程多,而精力又有限。而学生上网又在放学后,正常的休息时间就减少了。导致了一些学生不能按时睡觉、起床,影响上课精力,对学习渐渐疏远了。

  (2) 思想受到危害。由于在网上人与人之间无法正视了解,因而享受这种虚伪的世界,使自己出现了孤僻内向的不良性格和心理偏差。再加上我们学生自己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不很明白,一些涉世不深、思想观不成熟的学生容易被网上不健康内容所影响,从而出现一些害人害己的行为。

  (3) 加重家庭负担。对于我们还是消费者的中学生来说,大部分学生的'家庭也不富裕,对于一个小时1.5元钱的消费来说并不轻松。许多学生就打着买学习用品的幌子来上网,甚至行骗偷盗自己的家庭来满足自己上网的乐趣。

  8.网络对中学生的好处

  (1)可以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

  (2)因特网信息量大,信息交流速度快,中学生可以根据学习的需要,快速的查阅相关信息,并能及时了解世界新闻信息、科技动态,不受时空限制,这给中学生的生活、学习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3)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中学生在网上与其他人交谈时,不受时空的限制,方便的与其他人交流看法、心得,可以把平时不便于说的话说出来。从某一方面来讲,教师、学生家长可以在网上更好的了解学生的意见、建议,以及思想情况;

  (4)可以促进中学生的学业。在网上查阅信息非常方便,学生可以根据学习的需要,找到合适的学习资料,甚至是合适的老师。这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效率。

中学生调查报告2

  背景分析:

  作为现代教育的一部分,高考的功利性导致学生受到了来自家庭和老师的双重压力。所以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产生学习心理障碍——学习焦虑、考试恐惧、心情烦躁等情绪,很大一部分学生学习动机水平偏低,学习漫无目的,缺乏主动性……往往这些情况会导致中学生会有一种厌学的心里状况,这种心里使学生对学习持消极态度,继而对学习厌恶、反感、恐惧,在学习过程中很少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健康不只是我们的身体也包括我们的心里健康。因此充分了解中学生的厌学心里,采取相应对策使中学生能够在健康成长,这是非常重要的、必要的。

  研究目的:

  找出中学生厌学心理的根本原因

  分析这些原因的由来

  帮助中学生找到一些摆脱厌学的方法

  帮助学校的教育任务

  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

  个别访谈法

  资料查阅法

  调查结果分析:

  【1】.厌学状况:我们主要研究的是高二学生的厌学情况,大多数同学都以一些厌学,具体表现为觉得学习枯燥、喜欢双休日讨厌工作日、有些人还认为自己凡事都不如他人…很少有人觉得学习是一件十分非常有意义非常有成就感的事,都把它当做一种应付老师应付家长的一个任务。

  【2】.厌学的原因:

  1.环境影响。这里的环境既包括广大的社会环境,也包括我们围观的小环境,当今社会正值知识大爆炸的时代,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而社会竞争的焦点便是人才的竞争。而在高等教育资源和优质教育资源依旧短缺的`当今社会,高考毫无疑问成为选拔人才的门槛。家庭自然有教育的功能,但是我们的社会却让家庭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第二课堂,社会的影响已经大大超过了家庭的影响。社会的发展在无形中给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在学习过程中造成的紧张以及担忧,在家庭中得不到缓解,渐渐的内心会变得很焦虑,产生人际交往困难也会和父母有隔阂。父母也有他们自己的任务和职责,不能忽视孩子的近况以及孩子自己的一些想法。关系也有适度,不能把自己的孩子逼得太紧,不然往往会把孩子推到自己的对立面。

  2.教师的影响。教师的教育理念受到大环境以及学校教育制度的约束。以成绩的高低来评判学生的好坏,往往会导致学生对老师的不满,老师为了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往往会忽视学生自己的个性以及学习特点。

  3.青春期心理不稳定因素。学生进入青春期后,他们的感受和变现形式会更加强烈更加丰富。此时的高中生希望独立,但是他们对待事物具有片面性,在这一阶段他们会变得很焦虑很烦躁,面对自制力比较差的人,那么这些现象表现尤为突出,对学习的热情直线下降,喜欢上看小说,听音乐,手机QQ聊天等等一些娱乐,注意力也不能够集中,一点小事都能分散他们的注意力。

  【3】.厌学的危害:厌学心理不止会是你的成绩下降,也会衍生出更多的问题。当一个人特别讨厌学习的时候那么他们会对身边关注他学习的人产生一种不耐烦的心里,继而就会引发和副怒的矛盾和教师的对抗,慢慢的就会觉得学校就像一个监牢,你会越来越讨厌学校的,那么在学校的日子就变成了一种浪费时间的事情。当你发现你与同学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的时候,你会慢慢的变得沉默,和同学间的交流越来越少。家庭矛盾,师生矛盾,同学间的矛盾,慢慢就会浮上水面。

  【4】.我们的建议:

  1.让教师转变他们的教育观念。对学生一视同仁,也能和学生有心灵上的交流,找到合适的方法让学生爱上学习。

  2.家长与教师能够沟通沟通。了解学生在家里以及学校里的状况,共同作用,促进孩子的心里健康。

  3.学校给予厌学的孩子适当的心理教育。让学生充分理解我们学习的目的,以及我们如何去面对繁重的课业和压力,帮助学生减缓压力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周末,家长也可以让孩子出去走走,放松一下心情。周一到周五,不言而喻繁忙而紧张,难得有个周末,就该让他们走出学校的压力,虽说不能完全放松,但是也不要让神经绷紧。

中学生调查报告3

  调查名称:

  中学生网络交友调查报告

  调查目的:

  有助于人们了解和容观看待当代中学生的网络聊天交友状 况

  调查步骤:

  A:制定计划,确定调查对象,然后在组内进行人员分组,分配任务。

  B:收集资料,做好记录。

  C:整理资料、组内成员集中交流。

  D:分析问题、结论、建议。

  调查表明:

  约半数的中学生倾向于“坦诚”“幽默”和“文明”的人作为自己的网友。女生更在意网友聊天时说话是否文明,在遇到说话不三不四的人会马上删除,约9%的人表示最看重网友的素质,17%的 人看重网友的才华,19%的人看重对方的外貌,31%的人看重人品,其余的学生则是凭感觉交网友,“聊得来就聊聊,聊不来就不聊。”

  调查发现:

  中学生最热衷与网友交流的话题是学习方面,日常生活和人生体验等内容。谈论学习的人不足三成。由于是网络虚幻世界,因此,有69%的人选择打字聊天,觉得这样“更有神敏感”。另有11%的人会选择语言聊天,有12%的人喜欢视频聊天,仅有4%的人会“见面聊天”。处于网络时代的“90后”的中学生,交友的动机也是多样的。49%的人期望从网友那里得到情感上依恋和支持,38%的人只在心情不好时找网友聊天。一些被调查的学生说:“进网吧就好像回家,网友的.问候会很关心,会让觉得比父母还亲切。”还有的学生说,有许多话不便于父母说,向网友倾诉后会释放心里的压力和郁闷的心情,会顿感轻松和宽慰。还有些中学生为了与网友长时间聊天,竞学会了逃课或逃晚自习、甚至背着父母通宵网聊。

  调查结果发现:

  认为通过交网友可以促进学习与成长的学生仅占6%,而且也仅有不足一成的人认为网友的帮助比现实生活中大。

  建议:

  1、要有较高的分辩能力,要选择文明、高雅、有才华的人

  2、不要轻易相信网络中“朋友”的言论,不要被他们传播的信息或情绪影响

  3、不要对网络和网友有依赖心理,这样会影响学习和生活。

  4、不要常到网吧里同网友聊天,想一想!你坐在网络时你的父母正在做些什么。

中学生调查报告4

  引言

  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手机的普及率开始升高,且使用者范围也开始扩张,还记得前几年,拥有一部属于自己的手机,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而且,还是大人们的事而已,大学生、中学生......想也别想!但是20世纪的今天,却不同了,在学校里,手机几乎是人手一部的通讯工具,接着是中学生,小学生,父母为了跟儿女得到第一时间的联络,纷纷给儿女们买起手机来,有得学生身上还有两部手机呢,那更不用说手机电话卡了。从以前的“水壶”到现在的只有手掌大的手机,无论从功能到外表都是一个大飞跃,但是,价格却成反比,这对消费者来说无疑是一个买机好时期,所以不少学生赶上了这好时期,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手机,而且越来约年轻化。特别是近两年,随着手机价格的下降、短信服务的开通和各种手机SIM卡的出现,手机不再是一种高身份的象征或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是成为一种较为普及的通讯工具。

  摘要:

  这次调查主要是有针对性地就购买手机的心态、中学生拥有手机的总体利弊以及校园实现手机普及这一社会现象的正常与否和影响中学生购买决策的因素等。调查采用问卷形式,在翠园中学的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共发出调查问卷100份,成功回收93份。在性别构成上基本持平,其中男性占52%,女性所占比例是48%。经过对调查问卷结果的统计,其结果分析如下。

  调查分析:

  调查中发现,80%的同学已经拥有一部属于自己的手机,就算暂时还没购买手机的同学,其中大部分人认为在学里很有必要有一部手机。其理由是:首先,便于联系,这既包括自己联系亲人,也包括同学朋友联系自己。

  1、手机的品牌、价格、档次及考虑因素

  调查发现中学生所购买的手机品牌基本上都是洋品牌,摩托罗拉,索尼爱立信,诺基亚倍受中学生青睐,三者共占调查总数的55%。而国产手机问津者很少,如国产王牌 TCL、波导,所购者也不多,两者共占12%,可见中学生在手机品牌上基本倾向于洋品牌。中学生所购手机价格基本在20xx——3000元之间,约占总数的76%,高于3000元和低于20xx元共占20.30%,1000元以下的低档手机则无人问津。调查还发现决定中学生购买手机的主要因素是手机的质量,其次是价格和外观。

  2、资金来源

  主要来源于父母的约为71.19%,8.26%的中学生是自己打工挣的钱,11.23%是勒紧裤腰带从生活费中挤出来的,9.32%是别人送的,基本上不存在向别人借钱或银行贷款购买手机的现象。

  3、 忽如一夜春风来——校园里的手机消费情况

  调查显示,选用充值卡在大学生中仍占大多数,这样可以保证每月的话费保持在本人可控制的范围内,集中在每月50元至120元之间。短信费所占月通话费比例在逐步提高,60%左右的同学每月短信费都超过了话费总额的30%,甚至有四分之一的同学每月的短信费占话费总额的60%以上。短信息已经成为目前大学生通信的重要手段。

  4、购机目的及交往对象

  中学生购买手机有36人是为了通信需要,占总人数的38.70%,是因为社会发展的趋势,有6.45%的人是因为受别人的影响,23人是因为看中了手机的功能;而另有21人,约占22.58%购买手机是没有原因的想购买就购买了,约有7人选择其他,约占7.53%,中学生购买手机主要用于同学朋友之间交流的约占64.1%,而用于跟父母交往的很少,只有23.56%

  学生是追求个性的群体,在手机的使用上也不例外,近48%的学生中意拍照手机,34.0%的学生使用下载的流行音乐作为铃声。随着彩屏和摄像手机的普及率上升,学生也开始更多的使用下载图片或者自己拍摄的图片,甚至自己制作的图片作为待机图片。

  5、手机的使用情况

  (1)更新频率低

  中学生在手机的更新上持比较谨慎的态度,超过半数的同学在这学期间没有更换的打算。这主要是因为中学生购买手机的经济来源主要是由家里承担,因此父母不允许子女频繁地更换手机。但是我们从中学生能承受的手机价格中可以发现,虽然20xx元左右的手机目前仍占在校大学生需求的最大比例,但随着他们日益参与到社会实践中直至参加工作,大多数同学的未来目标更倾向于高于3000元的高档手机,更多的可支配收入将成为满足他们需求的经济保证,他们也将成为中高档手机的潜在消费群。昂贵的话费依然是在校学生手机族的最大烦恼(25.42%),其次是担心被偷,占1/5,另外占用时间多占11.23%,怕被人骚扰,的占15.04%,以及款色不流行占11.65%。

  (2)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学生使用手机的利弊

  中学生使用手机会引起社会的争议,主要是因为手机作为高端消费产品,在校学生由于生活圈较为固定,没有必要,可能会是一种物质的浪费。其二是容易造成不好的消费习惯,同时影响学习,作为当事人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呢?

  由于中学生处于性格塑造时期,思想不稳定,情绪波动大,易受外界环境影响等特征,使得他们的消费存在一定程度的盲目性,手机的使用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在分析使用手机不利的影响中,主要体现在影响上课、造成不好的消费习惯、浪费钱,比例分别为28.1%、19.6%、23.1%,而认为没有坏处的`比例为21.5%。这也反映出学生学习与社交活动之间存在矛盾,如何处理好这种矛盾则需要社会正确引导。

  另外,专家认为:手机辐射不容忽视

  今年4月7日,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提醒人们,由于青少年的耳朵和颅骨比成年人更小、更薄,因此,孩子在使用手机时,大脑中吸收的辐射比成年人要高出50%。对一个5岁的孩子来说,辐射会渗入其大脑50%的区域;对10岁的孩子来说,辐射则会渗入其大脑30%的区域。而德国防辐射机构主席沃尔弗拉姆·柯尼希也对当地媒体《柏林日报》表示,为健康着想,人们尤其是儿童应该尽量减少手机的使用。“一般来说,手机通话应尽可能短。父母应使子女尽可能远离这项高科技。”

  而一位从事职业病防治的教授也表示,青少年的免疫系统较成人脆弱,因而特别容易受到手机辐射的影响。手机辐射会对脑部神经造成损害,引起头痛、记忆力减退和睡眠失调。而手机游戏也有可能使孩子耳聋,一般来说,85分贝就有可能损害听力,当把手机放在耳边时,有些游戏的伴音比喷气式飞机发动机旁边的噪音还大,最差的手机噪音达133分贝,大大超过120分贝的痛苦极限。

  结论:

  总结一下学生手机消费群的特点:

  1.追逐时尚、注重个性张扬;2.易于接受新事物; 3.需要更多的情感沟通与交流;4.物品的使用大多“喜新厌旧” ;5.主要任务是学习;6.生理上处于生长发育阶段;7 学生基本以集体生活为主,相互间信息交流很快易受影响。

  手机对学习是否有影响?如手机作弊、上课时手机铃声影响课堂秩序、手机辐射对身体健康有害,手机还会带来攀比风,而且一些学生在上课时接听电话,还会影响老师上课,也影响到其他同学学习,中学生最好还是正确对待手机,有效的运用我们的通信工具,做到不为手机着迷,而不是手机控制我们的思想。

  总的来说,本调查是成功的,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较为全面地考察了影响中学生手机消费的因素。不过,还不够深入,尤其是理论支持还不够。谨以本调查为以后的研究作下铺垫。

  ·大学生课余活动调查报告 ·08年调查报告 ·旅游调查报告 ·白色污染调查报告

  ·人力资源调查报告 ·留守儿童调查报告 ·会计学专业调查报告 ·白领调查报告

  附录

  1. 你是否拥有手机( )

  A 有 B 无

  2. 你选购手机或你有选购的机会时,你会优先考虑下列哪个因素( )

  A 性能 B 价位 C 品牌 D 服务 E 流行趋势

  3. 你最能接受的手机价格是( )

  A 1000元以下 B 1000―1500元 C 1500―20xx元 D 20xx―3000 元 E 3000元以上

  4. 在手机质量方面你最注重什么( )

  A 持久耐用 B 信号灵敏 C 实用省电 D 功能齐全 E 其他

  5. 请按顺序选择你所喜欢的手机品牌(选三者即可):( )

  A 摩托罗拉 B 诺基亚 C 西门子 D 索尼爱立信 E TCL F 三星 G飞利浦 H首信 I 厦新 J 海尔 K 科健 L 阿尔卡特 M松下 N 波导

  6. 你是否希望手机具有以下哪些功能(可多选):( )

  A 蓝牙功能 B 即时翻译功能 C MP3播放功能或收音机功能 D 拍照功能 E能玩游戏

  7. 你购买手机的费用来自( )

  A 家长 B 亲戚 C 其他

  8. 你的月消费额大概是多少( )

  A 350元以下 B 350―500元 C 500―800元 D 800―1200元 E 1200元以上

  9. 你每个月话费支出多少( )

  A 50元以下 B 50―80元 C 80―100元 D 100―200元 E 200元以上

  10. 你购买手机的目的是( )

  A 方便与家人、朋友联系 B 工作需要 C 受周围人影响 D交异性朋友 E 炫耀自己

  11. 你使用手机最多是( )

  A 打电话 B 发短信 C上网 D玩游戏 E其他

  12. 你使用手机进行沟通最多的内容是( )

  A 日常交流 B讨论专业知识 C了解社会新闻 D获得前卫信息 E其他

  13. 你的手机更换频率( )

  A 半年左右 B 半年至一年 C 一年至两年 D 两年以上 E 从未换过

  14. 你所了解的话费节约方式( )

  A 不知道 B 话费套餐 C 给对方发短信 D拨打IP电话

中学生调查报告5

  (一)课题背景:

  当代中学生生活在信息通讯、科学技术发达的新时代,他们的视野可能比长辈们还要广阔,加上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学生的消费市场成为商家的必争之地。中学生作为无经济收入的特殊消费群体,有的能正确利用好手上的钱,有的却出现乱消费的现象。为了更深入的了解中学生的消费状况,揭露乱消费现象,并建议正确的消费途径,我们组做了这一调查。

  (二)研究目的:

  1、引导中学生健康、合理、文明的消费,这既关系到我们中学生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成长,又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所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至关重要。此项调查旨在了解我校学生的消费现状,以及他们的价值观。从而初步反映当代中学生的消费问题。

  2、通过此项调查,让我们学会互相协作,互相交流,团结协作。

  (三)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调查法中的问卷调查并进行必要的统计分析。

  (四)研究过程:

  我们的课题调查,主要采用的是问卷调查法。我们对彩塘中学高一级200名学生进行了消费状况的问卷调查,回收的有效问卷200份,回收率100%。调查问题全部为客观选择题,然后对答卷进行统计和综合分析,并得出结论。再根据结论,提出了一些比较有建议性的意见。

  1、、准备工作:

  我们首先对课题的内涵进行探讨,明白课题研究的内容及目的。然后根据课题组每个成员的特点进行了分工,并制定具体的学习计划,安排好研究性学习的`步骤。

  2、调查过程: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通过各种渠道查询资料。经过讨论制成了中学生消费状况调查问卷。利用课余、假日把调查问卷派到同学们的手中。调查对象是高一的学生。

  3、统计过程:

  采用人工统计法,组员利用课余时间对回收的200份卷进行统计。

  4、报告撰写:

  首先对统计的数据作认真彻底的分析,另外还参考查询到的资料,确定报告格式、讨论目的、分析对象,撰写成文。

中学生调查报告6

  海南省从XX年开始实施高中的新课程改革,其目的也就是培养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的学生。在以往的教学中从初中化学到高中化学无论从教学容量还是教学难度上讲,都是一次巨大的飞跃,所以很多学生在初中时学习化学很轻松也很有兴趣,但一上高中以后由于容量太多、难度太大,都渐渐的对化学失去了兴趣。而此次新课程改革降低了高一化学的难度,其教材的宗旨是内容广泛但都点到为止,这样就有利于学生在高中阶段保持对化学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有没有达到这样的效果呢?为此,就高中学生的化学学习情况以及他们的科学素养的培养,本人进行了一次调查。

  1 问卷调查

  1.1问卷内容设计此次调查主要以问卷形式进行,为了使调查结果更具有客观性、真实性和代表性,问卷是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主要精神进行设计的,有选择题和判断题两种形式。

  内容分为二部分:一是调查学生对学习化学的目的意义作用的认识;二是调查学生学习化学的具体情况,包括学习的方法、手段等。

  1.2调查对象

  此次的调查在海口市第一中学的高一和高二两个年级中进行,每个班随机抽取30~4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了文科班和理科班。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由于本人着重研究的是高一学生的学习情况,所以我只分析了高一学生统计数据(调查问卷及数据统计表见附录一和附录二)。共发出调查问卷300份,收回282份,占被调查学生的94%。 通过统计分析可以发现高一学生在化学学习上存在一些问题,但相对以前旧课程的学习而言也有很多明显进步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在学习化学的兴趣上有较大差异

  在学习了一年的新课程以后,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在文、理科之间出现了较大的差异(见表1),理科生大部分对化学的学习比较感兴趣,主要原因是“化学很神奇,有很多有趣的规律和现象,可以和很多生活现象联系紧密,很有用,学习起来也不太难。”也有少部分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一般,理由是“找不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有困难。”。而对于文科生,他们大部分对学习化学的兴趣一般,调查显示许多文科班学生在高一上学期时因理科成绩不理想,很早就放弃理科学习,从而造成大面积文科班学生化学成绩偏低,他们在上学期时就已觉得化学比较难学。因而,在高一年级中学生中化学基础参差不齐,这给组织课堂教学带来困难,教师在教学中应从学生实际出发,把握好教学深浅度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对化学学习很感兴趣感兴趣兴趣一般不感兴趣理科20%53.6%21.7%4.7%文科4.3%31.9%51%12.8%

  2.2 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不科学 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是搞好学习的关键。

  众所周知,课前预习可以对将要学习的知识内容有一大致的了解,对上课时重点的掌握、难点的.解决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而课后复习可以对刚学的内容作系统的回顾、巩固,这有利于使知识系统化。但调查表明,只有8.5%的理科学生和4.3%的文科学生经常做到“课前预习”,11.1%的理科学生和6.4%的文科学生经常做到“课后复习”(见表2);只有51.5%的理科学生和23.4%的文科学生对老师批改过的作业能做到“认真订正错误,及时弄清原因”;只有16.2%的理科学生和6.4%的文科学生会及时整理复习听课笔记,而有51.1%的理科学生和72.3%的文科学生的学生是在临近期中或期末考试时才整理复习笔记。表2 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情况经常偶尔从不课前预习理科8.5%60.9%25.1%文科4.3%44.7%51%课后复习理科11.1% 67.7%10.6%文科6.4%66%27.7%

  2.3 比较注重实践能力、科学素养的培养21世纪的理想人格应是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统一,科学理性与价值关怀的统一。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要求学生要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调查表明,经过这一年新课程的学习学生对做实验的兴趣大大提高,有84.7%的理科学生比较喜欢或很喜欢做实验,在文科生中这一比例也高达61.7%;有70.6%的理科学生和63.8%的文科学生在实验课外的时间比较想进入实验室做自己想做的实验;而习惯用学过的化学知识去思考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学生的理科学生占65.5%,文科学生占55.3%。

  2.4 在学习过程中,过分依赖教师,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不够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程度直接影响了知识的深化以及学习的深入。

  调查表明,70.2%的理科学生和85.1%的文科学生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应以教师讲授为主,直到学生听懂为止,只有少部分学生认为教师不必讲得太细,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多让学生讨论(见表3);

  在课堂讨论问题时,大多数的学生没有主动提出问题的习惯(见表4),只有极少数的学生在讨论问题时能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应该以教师讲为主,直到听懂为止教师不必讲得太细,应多让学生讨论学生课堂主动性的发挥情况经常偶尔没有课堂主动提问题的习惯理科6.8%54%34.9%文科4.3%27.7%68.0%3 高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的现状 3.1高中化学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新的高中化学课程理念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学习方式、课程评价、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反映了课程改革的基本。

中学生调查报告7

  一、研究目的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教育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因为现代社会变得十分复杂,价值观多元化,家庭不稳定,还有各种社会思潮无不影响着广大中学生的健康成长,适应社会,学校环境对于一些学生来说,已经是很困难的事情。从各方面调查来看,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情况令人担忧。据外国学者估计,中学各年级学生中,约有15%的学生具有各类的心理问题,其中男生高于女生,城市高于农村,包括情绪障碍,不良习惯,性格问题等。

  中学生心理健康为广大教师提出了一个时代的命题,为能够及时有效地给学生提供心理健康的辅导和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培养,我针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研究,试图探明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规律,以便为自己和其他教师提供一些心理学研究依据。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张家坡镇初中一、二年级学生

  2、研究方法:采用不记名调查问卷法,个别谈话和召开部分学生座谈会的方法进行比较全面的调查研究(为被调查者学生保密,维护其个人稳私权,体现心理健康调查的原则性)。

  三,结果与分析:

  1、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定义

  世界卫生组织对心理健康的定义是:“不但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都完满的状态。”健康除了身体无病外,还要具备心理的稳定及良好的社会适应性。中学生心理健康是指具备健全的智力,情感和意志,连续统一的人格及对己,对人,对社会的正确认知和良好的适应。

  2、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参照世界卫生组织所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我把中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确定为以下几个方面:学习适应性,自我认知与现实感,人际关系的和谐程度,个性发展的良好性四个方面。

  (1)中学生学习适应性

  一个心理健康的中学生,通常有比较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学习目的明确,学习目标具体,切合实际;学习的'自觉性强,善于制定学习计划,并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表现出意志力强,学习信心足;在对待考试问题上,他们沉着冷静,灵活应对。

  通过调查学习适应性,大体分为四个类型,第一种类型占26%,从调查问卷中可知:对于无老师看管的自习课他们会自觉学习。而第二种类型占60%的学生会选择小声聊天或讨论学习。令人遗憾的是第三种类型10%和第四种类型4%的学生会选择看杂志漫画或干脆睡觉(以下用a,b,c,d四种代号表示四种类型)。当回答对考试的感受时,a和b学生表示喜欢做些难题,而c学生感到怕,d学生则表示无所谓。当问卷中提出老师讲课出现错误时只有30%的a学生敢于提出来,其它(包括b,c,d)的学生都选择保持沉默或在下面议论。这也可见传统教育中“教师绝对权威专制”的弊端。对于学习的目的性,a学生表示学习一技之长,b,c学生表示如父母所愿,或考上大学有个好出路,而d学生表示不明确。

  (2)学习自我认知与现实感

  自我认知指对自己的心理过程与特征及其表现的认识,而现实感则指个人对自己同现实之间关系的认识。心理健康的中学生往往有较强的自我认知能力,他们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自我评价恰当。在对现实的感知能力上,他们能够客观地认识现实,并根据对现实的认识来给自己做出恰当的人生发展定位,有与现实联系紧密的自我价值体系。

  通过调查问卷,可以按计分方法把学生分为四种价值类型:踏实型,从众型,功利型和冷漠型。

  踏实型的中学生顺从社会规范,积极为社会服务,另一方面,有自律的内控和自我导向表现,重视传统和社会评价。从众型的学生相当顺从社会规范,但这种顺从是他人导向的随波逐流,也有享乐主义,及时行乐的倾向,顺乎自然生活方式,倾向于保守。功利型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功利主义,对于道义及人情这类价值不甚注意,认为金钱至关重要,追求个人利益而不是公益。冷漠型是不在乎社会规范,回避人际交往,也不注意他人的价值取向,所持的态度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3)中学生人际关系

  中学生人际关系包括同学之间的关系,异性同学的关系,和师生关系。

  在我的调查问卷中分数最高为10分,表示人际关系最好;最低为0分,表示最差。调查结果只有17%的学生达到8分以上,表示人际关系较好的类型;40%的学生达到6分—8分数段,表示人际关系一般;有43%是不及格的,人际关系较差,突出体现的问题是:当问及“你喜欢拿别人的缺陷开玩笑吗”时,有81%的学生都答会,当问及“你的好友学习成绩超过自己时,你会真的感到眼红,妒忌吗”时,70%的学生答会的,这是令人心颤的回答。也许只有在心理健康不记名的调查中学生才会说出自己的“丑陋”,但确是非常真实的一面。这些都应该引起我们教育者的高度重视,因此教师不仅要在学习上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还要做到在精神上成为学生的父母,朋友的角色,这样才有师生之间真正的心灵沟通,帮助学生解除困惑,让他们以健康的心态去对待学习和生活。

  (4)中学生的人格特征

  我国心理学工作者修订出我国《中学生心理健康诊断测验》,其中把学生人格倾向分为八个方向: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对初一、初二684人调查结果如下:

  人格倾向百分比

  学习焦虑43%

  对人焦虑36%

  孤独倾向13%

  自责倾向9%

  过敏倾向2%

  身体症状9%

  恐怖倾向2%

  冲动倾向7%

  3、初中生主要的心理特点

  (1)抽象能力有较好发展,独立性要求高,不愿接受约束与限制。

  (2)情感容易激动,心里话愿和朋友谈,但不愿与家长,老师谈。

  (3)学习自觉性较高,但也容易表现出独断性,争强好胜,坚持错误,但仍稚嫩。

  (4)能根据社会要求约束自己,自我控制力较好。

  (5)理想逐步向概括性发展,能够对自己理想中的人物特点加以分析。

  (6)对人生意义有了初步的理解,对人生和世界评价带个人人性特点。

  四讨论与建议: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通过调查资料显示结果是不容忽视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学生健康心理已成为十分紧迫和重要的课题。为让教师们培养出健康向上,求知进取的二十一世纪接班人,提出以下建议:

  1、强化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健康教育的观念意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学校开设心理咨询辅导

  (1)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预防心理障碍产生。

  (2)开发学生各种潜能,提高学习的效率。

  (3)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鼓励学生创造性学习。

  (4)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增强社会适应性。

  (5)增强学生的自我意识,培养自我评价能力。

  3、学校内形成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完善的体制与教育形式。

  (1)进行群体辅导,个别辅导。

  (2)建立学生的心理档案(包括智力发展情况,非智力发展情况,学习成绩,职业兴趣,学习态度方法等)。

  (3)组织心理辅导专门活动与训练,进行个案(特殊学生)研究。

  (4)严格遵守心理辅导咨询的保密性原则。有合格的心理辅导工作者(高尚的职业道德,全面的知识能力结构,健康的情感和坚强意志,健全的人格特征)。

中学生调查报告8

  为了了解当代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以便对其研究探索出相应的有效对策,我做了当代中学生的学习心理调查,发现当代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具有与时代相对应的时代特征。其具体表现如下:

  一、当代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分析

  1、教育价值观

  调查显示:78%的中学生认为读高中的目的是为了考大学,20%的中学生认为读高中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自身素质,而有2%的中学生还不知道。这说明当代中学生绝大部分具有较为明确的教育价值观。

  2、学习态度

  调查结果显示:83%的中学生都能够做到积极主动学习,独立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作业。14%的中学生其学习主动性有待提高,而且经常不能够独立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作业,经常东抄西抄,虽然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但自控能力有待加强,时刻需要有老师的监督。3%的中学生自始至终都没有自己的学习目标,整天无所事事,从来没有独立完成过老师布置的任务。13%的中学生认为学习是一种乐趣,而87%的中学生则认为学习是一件不得不做的事情。这与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尤其是家庭压力和社会影响是分不开的。据统计,84%的中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较高,11%的中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中等,5%的中学生不想学习。这与他们来自压力的“读高中考上大学”意识浓烈是相一致的。在调查中还发现,91%的中学生都有自己“最讨厌的课程”。学生不想学习或讨厌某些课程的根本原因:一是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紧密相关;二是与该课程的实用价值紧密相关。调查结果显示,86%的学生对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实用性强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热情较高,而对学术性较强的历史、地理、生物、英语不感兴趣。这与我国现实社会中一些现象的影响是分不开的,也是一个在我国教育界长期以来一直争论的话题,值得我们大家深思。

  3、学习需求

  当前,由于我国实行的是高考一定制,中学生要想上大学几乎都必须经过高考这一独木桥,故而学习成绩对于当代中学生可以说是命根子,只有学习成绩好才有可能上得了大学。调查结果显示,95%的中学生认为目前自己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尽快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同时,调查结果还显示,82%的中学生认为自己目前最需要解决的是:如何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端正学习态度。这说明,中学生在追求自己学习目标的道路上,其所面临的压力是巨大的,而且他们又不知如何去处理好这一问题,很难把学习压力化为学习动力,总处是于矛盾迷茫之中。

  4、学习目的

  调查结果表明,绝大部分当代中学生都知道自己的学习目的。其中,78%的中学生明确学习是为了上大学,20%的中学生认为学习是为了提高自身素质,而有2%的中学生还不知道自己学习为了什么。

  二、当代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1、教育价值观具有多元性、务实性、功利性的趋势

  大部分当代中学生早已经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价值就在于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从而增强自己在未来社会中的竞争能力。在此基础上,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且学习成绩优秀的中学生自然而然要追求更高等的教育;家庭经济好且学习成绩一般的中学生也致力于追求更高等的教育;家庭经济很好且学习成绩很差或家庭经济很困难但学习成绩很优秀的中学生也纷纷想方设法追求更高等的教育。

  务实性和功利性是当代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的另外两个特点。当代中学学生越来越强烈地追求未来教育输出的经济价值,他们中的很多人从经济的角度去衡量所学课程的价值,继而决定自己在不同课程上的努力程度。

  2、学习需求具有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的趋势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中学生由于个人的学习基础、教育价值观和对未来的期望等方面的差异,使他们的学习需求具有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的特点。学习需求的纵向多层次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度要求不一。高中毕业后准备就业的学生,只要求掌握基础知识;准备考高职或艺术类院校的学生,要求课程教学难易适度、学业成绩达中等水平;追求大学教育的学生,则要求容量地掌握所学知识,学业成绩达上等水平。学习需求的横向多目标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广度要求宽泛。

  3、学习目的明确,但具有主观性和不协调性

  研究结果表明,98%的'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但是,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对比分析和对学生本人的考察,我发现,当代中学生的学习目的具有严重的主观性和不协调性。当代中学生学习目的的主观性突出表现在:他们已经认识到了未来无论在哪个领域、哪个行业其就业竞争力是非常激烈的,普遍认为未来的生活将是异常的艰难。很明显,如此大的一个群体具有这个想法是不够客观的。而当代中学生学习目的的不协调性则主要表现为:思想与行动的不协调。78%准备考大学的学生中有相当多的人在学习上并没有显现出相应的积极性,而是呈现出一种消极等待的学习态度。

  三、对调查结果的分析

  (一)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成因分析

  1、家庭、社会对中学生学习需要的形成起重要作用

  中学生学习需要是起对一定社会生活环境要求的反映。家庭和社会作为中学生的重要生活环境,对中学生学习需要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首先,家庭的要求、态度和志向影响中学生的学习需要。有的家庭相信在这个世界上只要“过得去”就可以;有的家庭急功近利,更多的考虑什么专业挣钱多、好找工作就让子女学什么专业,而不考虑他们对这些专业是否有兴趣,是否适合子女学习等,这些因素都对中学生造成不良影响。其次,社会风气和思想意识形态也影响中学生的学习需要。如目前随着经济体制转轨,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实行缴费上学,大中专毕业生不再包分配。

  2、学习兴趣低下

  (1)外因:①学校教育方法欠当,如教师教学方法单一、枯燥,各科作业量过大等;升学压力过大;师生关系紧张②家庭因素:由于家长期望值过高而导致严格要求;家庭人际关系冷漠;沉溺于优裕的物质享受;沾染上家长的不良习气,如赌博。

  (2)内因:价值取向逆转,学习目的模糊,对学习文化课的错误认识,学习成绩不佳,情绪不稳定,意志薄弱等。

  (二)形成健康的学习心理的对策

  (1)学习目的性的教育。首先应从中学生实际出发,采取生动而适合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形式,帮助中学生正确认识学习的社会意义。如适时介绍一些古今中外杰出人物勤奋学习、努力成材的故事,使他们认识到学习知识的目的和重要性,从而树立远大志向,并脚踏实地地学好各门功课。

  (2)及时反馈与适当评价。让学习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可以激发其进一步学习的动机。因为知道学习结果后,既能看到自己的进步,提高学习热情,增加努力程度;又能看到自己的不足,激起上进心,克服缺点,改正错误。

  (3)科学使用奖赏与惩罚。奖赏具有促进活动的力量,是一种外在的激励因素,如分数、等级、奖金、奖品。奖赏是一种手段,若用之过多,则可能失去效力,甚至发生弊端。奖赏的目的是为了调动学习的学习积极性,而不应使中学生变成物质或金钱的奴隶,否则,一旦取消奖赏,中学生将不再努力学习。从心理健康的角度,应注重奖赏而不去注重惩罚,因为这样可以减弱失败给人带来的恐惧心理。

中学生调查报告9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学生的零钱越来越多,消费水平也越来越高,学生之间的攀比现象,以及社会上的少年犯罪现象也由于这些因素随之越来越多。中学生不同于其他的消费阶层,他们无经济收入,但因为很多中学生都是独生子女,被家长视为“小皇帝”,因而消费水平比较高。在初中阶段,初中生作为消费者,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的血汗钱,而初中的资料费、生活杂费都是一笔很大的开销,初中生如何合理消费、节省开销是我们所关注的焦点。因此,了解初中生如何消费,便知他们如何理财。

  二、调查报告

  研究目标:

  1、通过活动,调查初中生学怎样消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2、通过活动,正确认识金钱在现实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理性地思考我们当今的青少年应树立什么样的金钱观。

  研究内容:

  调查初中生的零花钱的数目、来源、用途,以及零花钱使用时的消费理念。

  研究方法:

  主要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问卷设计注意科学性,遵守题目制定的准则——越简单越好,使题目简明扼要,层次分明,为确保信度,问卷采用集中填写当场收交的方法,问卷上不写姓名,问卷结果不会对各位同学产生任何不利影响,请同学们如实回答。 研究对象:对某中学初二(1)班43名同学进行了调查,收回有效答卷42份。

  三、调查结果

  某中学初二(1)班同学消费情况的调查统计42人 调查内容调查结果

  1、你每月的零花钱是:A50元以下 B 50—100元 C 100—150元 D150元以上 A:18,42.9% B:16,38.1% C:3,7.1% D:5,11.9% 2、你每月零花钱的来源(可多项选择)

  A勤工俭学 B父母 C祖父母和外祖父母 D其他亲戚 E其他来源 A:6,14.3% B:34,81.0% C:7,16.7% D:3,7.1% E:4,9.6% 3、你的零用钱主要用途是(可多项选择)

  A买书籍 B 储存起来 C买零食 D打游戏 E体育运动 F买衣服 G朋友聚会 H其他 A:21,50.0% B:23,54.8% C:20,47.6% D:2,4.8% E:5,11.9% F:12,28.6% G:7,16.7% H:12,28.6% 4、购买一种商品,你首先考虑的因素是

  A商品的用途B价格C款式及包D是否符合时尚潮流 A:11,26.2% B:2252.4% C2:4.8% D:10,23.8% 5、你对中学生吃零食、穿名牌的看法是

  A 不会因价格贵而放弃 B 在经济条件允许下,可以考虑 C没什么看法 D不应该 A:1,2.4% B:28,66.7% C:5,11.9% D:8,19.0% 6、你的消费理念或消费风格来自

  A父母,因为他们是过来人 B兄弟姐妹,因为他们比父母更了解我需要什么

  C同学或同龄的朋友们,因为他们知道什么不让我落伍 D没有人,我相信自己的.眼光 A:10,23.8% B:10,23.8% C:6,14.3% D:16,38.1%

  7、你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看法是

  A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应该大力提倡 B无所谓 C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没必要 D反对

  A:34,81.0% B:3,7.1% C:3,7.1% D:2,4.8% 8、如果当月零花钱不够,如何解决?

  A. 向父母要 B. 借 C. 不正当方式 D. 自己赚

  A:22,52.4% B:5,11.9% C:4,9.5% D:11,26.2% 9、如果每月零花钱多了100元,你会如何处置?

  A. 用于学习 B. 用于娱乐 C. 人际交往 D. 储蓄 E. 其他

  A:6,14.3% B:6,14.3% C:20,47.6% D:9,21.4% 四、调查结果分析

  1.每月的零花钱

  学生每个月的零花钱在50以下的占42.9%,在50元-100元的占38.1%,也有少部分学生的零花钱很多。顺德区的生活水平、消费水平都比较高,家长给子女的零花钱也比较多。

  2、每月零花钱的来源

  学生的零花钱主要来源是父母,占81.0%。初中生学业重,课程紧,基本上没什么时间参加勤工俭学。学生的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年事已高,家庭的主要经济支柱是父母,因此零花钱的主要来源是父母。

  3、零用钱主要用途是

  选择储存起来的的占54.8%,买书的占50.0%,买零食的41.6%,还有少部分同学选择买衣服。初二(1)班是外宿班,一些生活用品之类的东西不用自己打理,因此平时的零花钱都是自己处理。平时学业忙,没时间逛街,于是很多选择储存起来。学生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要每天看一篇文章的意识很强,因此选择买书。初中生正长身体,容易饿,加上嘴馋,因此总在课余时间去买零食。在学校都是穿校服,因此花在买衣服的钱比较少。

  4、购买一种商品首先考虑的因素

  考虑价格的占52.4%,考虑商品的用途的占26.2%,考虑是否符合时尚潮流的是23.8%。买商品时,首先考虑它的价格,只要喜欢、买得起,不管实不实用,都会买下。有些学生考虑的是它的用途,注重物尽其用,认为没必要买没用的东西回来摆,浪费金钱。中学阶

  段的这个年龄正是对时尚有敏锐观察力的时候,对时尚感兴趣,追求时尚正逐渐影响学生的消费理念。

中学生调查报告10

  我们周围环境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就像是鱼和水那样,密不可分,谁也离不开谁。

  油田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油田是美丽的,但是美丽中隐藏着一种“奇特的色彩”。因为个别市民不注意卫生,给美丽的油田添上了不和谐的“污点”。

  白色污染,可怕!

  纸张的发明使到人类的发明迅速地发展。但是现实生活中,一张张洁白无暇的纸张让人类的周围环境遭到了极大的污染。

  浪费纸张:在我们班级里和学校的垃圾池里,每天都有一大堆的纸张在垃圾池里。黄的、白的、绿的……眼花缭乱。一张张色彩艳丽的作业纸揉成一团。

  纸张回收:我在调查中,发现有95%的.人是把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混在一块。“混”,原来这就是纸张污染的主要原因!如果人们把垃圾分开来,分门别类进行回收,那白色污染对自然环境就会大大减少,并且我们生活环境也就大大不同。

  一次性纸杯:现代生活中,一次性用品使用方便,但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出现了。一次性用品浪费资源,又对环境造成了污染。比如: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喝水的杯子是必不可少的。可是喝水的杯子应该怎样选择呢?市民为了贪图方便,几乎家家户户都用上了一次性纸杯。人们说既方便,又便宜。可正是因为一次性纸杯的产生,使到我们周围的环境受到了极度的破坏。市民们使用了一次性纸杯,就随地乱扔,造成了严重的白色污染。

  水污染,健康当心!

  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地球的什么生物都会无法生存。“清凌凌的河水鱼在游”再也不见了,水受到了严重的污染。也许你会说,不是有桶装饮用水吗?但喝桶装水不是解决水污染的最好办法,喝桶装水一样要用到水资源。而且喝桶装饮用水对人们的身体不是很健康。

  河流:我曾经油田周围的河流进行调查,发现许多河流的水受到了严重的污染。河水混浊,水面上漂浮着许多塑料垃圾,并且时不时会传来一阵难闻的味道。许多人把垃圾仍到河里,这给河流留下了很大的创伤。还有人吃喝拉撒,随地大小便……任由他们这样持久的持续下去,就算是再清澈的河水也会被他们给糟蹋。如今,大多数河流都已干涸,而那些尚未干涸的河流也早已不堪重负。

  所以,我们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我们的饮用水中不是总有许多漂么,这些东西就是为了净化水源。

  在调查中,我深受启发:我们应该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

  环保在行动

  在今年“五一”黄金周里,我和几位同学一起,在小区里捡垃圾,我们通过自己的双手,使得小区的环境比以前好了很多。

  环境你我他,环境靠大家。只要人人都爱环保,我们的周围环境就更美好!

中学生调查报告11

  古人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短暂又难忘的实践旅程就像白驹过隙般,飞速而逝,而这其间的感受也像五味瓶——酸甜苦辣咸一应俱全,在每日紧张充实的工作环境中不觉间已经走过了一个月的实践期,回首这一个月的实践期,内心充满着激动,也让我有着无限的感慨。

  就业环境的不容乐观,竞争形式的日趋激烈,应对忧虑和压力,于是就有了像我一样的在校大学生选择了社会实践工作。打工实践实践虽然很短,可是在这段时光里,我们却能够体会一下工作的辛苦,锻炼一下意志品质,同时积累一些社会经验和工作经验。这些经验是一个大学生所拥有的“无形资产”,真正到了关键时刻,它们的作用就会显现出来。

  大学生除了学习书本知识,还需要参加社会实践。因为很多的大学生都清醒得明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人不是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大学生要在社会实践中培养独立思考、独立工作和独立解决问题本事。经过参加一些实践性活动巩固所学的理论,增长一些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和技能。因为知识要转化成真正的本事要依靠实践的经验和锻炼。应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日新月异的社会,我觉得大学生应当转变观念,不要简单地把暑期打工作为挣钱或者是积累社会经验的手段,更重要的是借机培养自我的创业和社会实践本事。

  此刻的招聘单位越来越看重大学生的实践和动手本事以及与他人的交际本事。作为一名大学生,只要是自我所能承受的,就应当把握所有的机会,正确衡量自我,充分发挥所长,以便进入社会后能够尽快走上轨道。

  这次的认识时光是一个开始,也是一个起点,我相信这个起点将会促使我逐步走向社会,慢慢走向成熟。

  作为一名在校学生,能在大一期间参加社会实践,是一次难得的机遇。使我们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后,迅速的加以实践运用。巩固学习成果。同时,在大三学年,能对所学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深化理解,便于更好的学习。这是学业上的优势。更为可贵的是,我们在实践中成长的更加成熟,无论是思想还是心理上。由于我们一贯生活在学校中,时刻有教师、家长和同学关爱,生活能够说用无虑来形容,很少接触社会,也很少吃苦。在这次酒店实践中,困难时刻严峻的考验着我们。经过这次实践,我比较全面地了解了酒店的组织架构和经营业务,接触了形形色色的客人,同时还结识了很多很好的同事和朋友,他们让我更深刻地了解了社会,他们拓宽了我的视野,也教会了我如何去适应社会融入社会。

  而作为一名还未走出学校的学生,我深知自我要学的东西有很多很多,对即将踏入的工作岗位又有着太多的陌生和神秘,在这种矛盾心理的促使下,我满怀着信心和期待去迎接它。初来酒店我就被它神秘的色彩、清新的空气、幽雅的环境所深深吸引,为能有机会在这个地方实践而感到庆幸。来到酒店安排岗位,我才发现自我并没有太多的优势,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和现实还有很大的差距,一切都需要重新开始学习摸索,为此当让我选择岗位的时候,我选择了收银员这一岗位,因为它接触客人比较多,工作时光也比较紧凑,这对于我来说是一个绝好的锻炼机会。在工作中,虽然我只是充当一名普通收银员的主角,但我的工作也绝不仅仅仅是收钱那么简单,其中也是一系列的复杂程序。在这一个月的工作中,我发现要能自如的做好一项工作,无论工作是繁重、繁忙还是清闲,要用进取的`态度去完成我们的每一份工作,而不是因为工作量比例的大小而去抱怨,因为抱怨是没有用的。我们更要做的是不要把事情想的太糟糕,而是要坚持好的心态面队每一天。因为欢乐的心态会使我们不觉的工作的疲惫与乏味。

  工作中我刻苦学习业务知识,在领班的培训指导下,我很快的熟悉了酒店的基本情景和收银的岗位流程,从理论知识到实际操作,从前台到接待为客服务,一点一滴的学习积累,在很短的时光内我就掌握了收银员应具备的各项业务技能。

中学生调查报告12

  调查人:

  xxx

  调查时光:

  20xx年x月x日—x月x日

  调查方式:

  网上调查、摘集资料

  调查结果:

  1、大部分中学生(包括上过网的和未上过网的)喜欢上网。

  2、中学生上网的目的:

  (1)、中学生上网,查阅自我爱好的信息或玩游戏者较多,其次是聊天、娱乐、收发邮件、下载音像资料或图片,再次是查阅资料、做网页、查阅有关知识的信息、浏览新闻等等;

  (2)、大部分男生上网是为了玩游戏;多半女生上网是为了聊天;

  3、比较热门的网站:搜狐、新浪等;

  4、中学生上网的时光:

  大部分中学生上网是在节假日,还有一部分是在放学后和同学一起上网;

  5、中学生上网的途径

  大部分中学生在家里上网,其次是去网吧或在同学、朋友家上网;

  6、(非中学生)是否支持中学生上网:

  支持者居多,反对者较少,大部分支持者的前提是“要正确对待,有限制地上网”。但很多中学生的家长反对或控制孩子上网。其反对原因大多是“上网耽误学习”及“上网容易受不良信息影响”;

  7、网络对中学生的好处

  (1)、能够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

  (2)、因特网信息量大,信息交流速度快,中学生能够根据学习的需要,快速的查阅相关信息,并能及时了解世界新闻信息、科技动态,不受时空限制,这给中学生的生活、学习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3)、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中学生在网上与其他人交谈时,不受时空的限制,方便的与其他人交流看法、心得,能够把平时不便于说的话说出来。从某一方面来讲,教师、学生家长能够在网上更好的了解学生的意见、提议,以及思想情景;

  (4)、能够促进中学生的学业。在网上查阅信息十分方便,学生能够根据学习的需要,找到适宜的学习资料,甚至是适宜的教师。这能够增加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效率。

  8、网络对中学生的坏处

  (1)容易上瘾

  许多中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聊天室,不知不觉的出现了精神和身体上的病症,影响中学生的健康成长。

  (2)容易受网上不良信息的影响。

  许多网站(包括许多著名的大网站)的页面甚至主页上,都有一些不健康的资料,中学生很容易受它们的影响。有一些中学生受网上暴力资料的影响,甚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3)容易荒废学业

  许多中学生自控本事不强,上网经常着了迷,晚上经常拖得很晚,不但影响了这一天的写作业和复习,还影响到第二天的学习。

  (4)网吧问题

  此刻,网吧的数量日渐增多,且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非法的网吧。许多中学生在放学后、节假日和同学一起去网吧上网联机打游戏、聊天等等,,且上网时光很长。这不仅仅浪费钱财,并且在网吧里更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在调查过程中,许多理解调查的人都表示,很多网吧里电脑上的主页就是不良的网页。

  (5)网上交友问题

  许多中学生在网上都有网友。而网络毕竟是一个虚拟世界,网上许多人说的都是谎话,很容易是中学生说谎、受骗,甚至在这些人的“引导”下误入歧途。

  9、网络对中学生心理的影响

  (1)、许多网络游戏都包含暴力的资料。很多中学生上网就是为了玩游戏,经常接触这些游戏,就有可能使一些中学生掺入恐怖、暴力、以强凌弱等等不好的思想,给中学生的心理造成了较大危害。

  (2)、在调查中发现,聊天室中,许多人几乎句句不离脏话,并且经常谈论一些不良的资料。许多中学生长期沉迷于聊天室,不可能不受其影响。

  (3)、在网上,一切事物都是虚拟的。一些中学生长期沉迷于网络的虚幻世界里,有的人就会逐渐构成孤僻、沉默、不善于于别人沟通等性格。

  分析:

  由调查能够看出:

  1、中学生上网主要还是处于好奇心和爱玩。

  2、中学生由于上网而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影响了学习;二是受到网上不良信息的影响。

  可是,调查证明,受到网络影响的中学生并不太多。一般中学生上网是出于好奇和网络信息量大且速度快。绝大部分中学生上网还是十分正经的。

  少数由于网络而出现问题的中学生,他们的问题一般是出在了“玩”上。网络吸引他们的不是知识,而是其他他们所看到的事物。中学生好奇心强、爱玩,自控本事又不太强,这使这些过于沉迷于网络的中学生在生活、学习,乃至思想上出了问题。并且,促成他们出现了问题的不只是在于他们本身,其根源问题是在于,此刻针对中学生乃至青少年的网站实在太少。一般上网,如果不是有明确目的地搜索信息,充斥于中学生眼中的网络世界的,更多的还是过于成人化的东西。真正能让中学生感兴趣,并能牢牢吸引住他们的有益的专门网站寥寥无几。正因为如此,许多感到寂寞、无聊而上网的中学生,才会被吸引到网络游戏、聊天室中来,或是在无意的浏览中,被不良信息所影响。并且,玩游戏、聊天时都很容易上瘾,时光往往在不知不觉中过去,这样就使一些中学生的身体受到影响,还影响到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3、一些中学生迷恋网吧的原因

  (1)假期缺少能使中学生感兴趣的活动

  (2)缺少能够供中学生们娱乐、活动、放松的有益的免费活动场所

  许多中学生的学习压力大,所以在节假日,都很想去外面放松一下。但此刻正是缺少能真正让他们放松并且能在玩中学到知识的场所。而像科技馆等场所,虽然比较好,可是门票往往很贵,并且展品也很少更新,中学生不可能经常去。所以,正是这种“真空”使网吧得到了机会。并且网吧为了增加顾客,上网的价格不贵,还增加了许多能满足学生们“爱玩”性格的游戏,这更使中学生经常“光顾”网吧。

  (3)对非法网吧的打击力度不够。许多非法网吧已转到了“地下”,这更使执法人员无法清除它们

  针对问题的解决办法:

  1、中学生自我要加强自控本事,上网避免浏览不良信息,并要少玩游戏,安排好上网的时光,不要太长。

  2、教师和家长应当引导学生上网,不能盲目的“堵网”,而应当经过各种培训教育,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接触、了解并使用网络,并经过教育,提高学生的`素质,重点培养他们的判别是非的本事,增强道德确定本事,使中学生能自动远离网上的不良信息,并能熟练的使用网络来为自我服务。

  3、应多多建立一些针对中学生的网站。

  这些网站不应当是说教式的,而应当是十分趣味味,能吸引住中学生,并能使中学生在“玩”中学到知识,受到教育。应当调查中学生更喜欢什么样的网站,更喜欢什么资料的网站,并将这些有益的资料加到这些针对中学生的网站中,使它们能真正贴近中学生,把他们从网络游戏、聊天室中吸引过来。

  能够在这些网站中加入一些论坛,是中学生能在其中畅所欲言,发表对网站,对教师、家长、学校的看法和提议,倾诉自我的想法和苦恼,这样就能用许多中学生都喜欢的方式,不可是中学生远离不良网站,还能更实际的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改善教师、家长的教育方法,改善网站的资料、效果。这样做往往是事半功倍。

  4、应当努力监督网络中网站的资料,净化网上环境,如果发现对中学生思想、行为有误导作用的网站,应当把它们清除。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5、针对网吧的问题,应当加强对非法网吧的监管力度,一发现非法的网吧,就要坚决清除。能够发动中学生“举报”非法网吧,给监察网吧供给便利。

  其实,只要全社会的人都来关注中学生上网,不久以后,网络必将成为中学生学习生活的一个必要工具。

中学生调查报告13

  一、调查问题

  中学生的消费与消费观虽已渐渐独立,但存在的问题还有很多,由于中学生所处于的年龄阶段,既有叛逆又有彷徨,中学生的消费渐趋自主,但其经济又不能独立,学校应对学生加强教育,努力宣传朴素的生活作风,引导适度的消费,健康的消费,家长应该积极配合学校教育,不能一味纵容,把握好度。社会也应对消费歪风与不正常的舆论进行纠正,规范中学生消费及消费观,使中学生消费走入正轨。此项调查是对洛浦沙滘中学八年级学生的消费情况,从而能初步反映当代中学生的消费情况及问题。

  二、调查范围

  番禺洛浦沙滘中学八年级学生

  三、调查方法及时间

  进行随机抽样方式对洛浦沙滘中学的150名八年级学生进行了一项问卷调查。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本次问卷调查150份,有效问卷144份,完成率达到96%,时间为11月26日。

  四、调查分析

  调查男生占了被调查总数的55.32%,女生占了被调查总数的44.68%

  分析调查统计如下表

  (一)初中生零花钱的情况

  调查数据显示:有零用钱的学生占了被调查总数的86.17%,没有零用钱的学生仅占13.83%。初中生零用钱每月多在50元以下,占了被调查总数的65.96% ,50-100元占了被调查总数的20.21 %,100-150元占了被调查总数的5.32 %,150元以上占了被调查总数的3.19 %。那么中学生们的零用钱是从哪里来的呢?他们的零用钱绝大多数来自父母,占了被调查总数的78.72%;其次来自祖父母、外祖父母的占了被调查总数的26.20%;自己打工而来的只占了被调查总数的14.89%。其他的占了被调查总数的20.21%。现在的学生基本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家长对自己小孩几乎是百依百顺,疼爱有加,即使自己再省吃俭用,孩子那里总是应用尽有,谁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过的好些呢?有些父母在孩子上学前总会在他们兜里放上几元钱,给孩子买些零食和学习用品。在孩子出门玩耍时也会给孩子准备一些花费,这些零花钱也是家长对自己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部分投资。只有极少数家庭的孩子可能每天的生活都是由父母来安排所以也不用什么零用钱了。但是这些都是比较少数的家庭。所以绝大多数的学生都有零花钱,但是初中生年龄尚小,平时花费不多,加之初中学生的判断能力和行事能力都相对较弱,家长们一般不会给小孩太多钱支配,只有在一些郊游、外出时间较长的情况下才会相对更为"慷慨"一些,一般在平时就每次给个几元钱,以应付日常花销和每日车费为主。因此大多数初中生的每月零用钱金额在50元以下。少部分学生与祖辈或其他亲属同住的,也会经常收到他们给的零用钱,这也是基于长辈对幼辈的爱护。少部分期望"自食其力"的学生还会通过打工来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同时也接触了社会,丰富了社会经验。但中学生的年龄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小,能同意他们利用课余打工的家长还是不多。大多数的家长还是比较疼爱孩子的,不忍心让他们受苦。

  (二)中学生零花钱的消费情况

  (1)中学生零花钱的消费

  调查数据显示:虽然父母疼爱自己的孩子但是他们的这些零用钱大部分跟朋友一起消费,占了被调查总数的64.89%,自己花去的占了被调查总数54.26%,跟父母一起消费的只占了被调查总数39.36%,其它的情况也占了30.85%,只要他们想要一般都会给的,那么他们都消费到那里去呢?

  (2)中学生零用钱的三大"流向":购书、储蓄、买零食

  调查结果显示:零用钱用来购买书籍的学生人数占了被调查总数的38.30%;进行储蓄占了被调查总数的77.66%;买零食、饮料等占了被调查总数的39.36%,这3类用途的中选率明显高于其他用途。而玩游戏(包括一些家庭用电脑游戏)的占了被调查总数的23.40%;体育运动花费占了被调查总数的18.08%用自己零用钱买衣服的(包括服装和鞋类) 占了被调查总数的19.15%。大多数的家长认为书籍是学生成长的精神养分,现在的文化书市也较为繁荣,课外的,课内的;娱乐性的,电脑知识类的;趣味爱好类的,文学小说类的,等等书籍在图书市场上都能买到,所以家长对于孩子购买书籍也持赞成态度,总希望孩子能多长知识,所以书籍消费成了学生零用钱的一大消费方向。他们购买的书籍大部分是报刊杂志、接着是漫画书分别占了被调查总数的43.60%、34.04%。大多数中学生们都把自己的零用钱用在了购书上,这实际上是中学生们对于文化消费的一种表现,许多青少年们朋友对未来生活充满着渴望,因此许多青少年通过各种各样的书籍来填充自己的业余生活和精神需要,这一现象应该引起家长们的注意。

  (三)、中学生的消费风格及消费观

  现在的学生课余生活丰富了许多,市场经济已经使得消费领域无孔不入。无直接经济的学生也成了许多商家的目标群体。可是中学生在父母的监督下他们的消费观大有改进肆意挥霍只占了1.06%,看到合适的就买,相信自己的眼力占了37.23%,能省就省的占了36.17%,做好消费计划也占了32.97%,现在学生经济正在迅速发展:杂货店、文具店、书店、网吧、小吃摊、电脑游戏光盘店等等一应俱全,五花八门。市区一些商业街上也开出青少年用品专卖店,无疑都是瞄准青少年学生这一消费群体,不少知名运动品牌也把这一群体作为重点消费对象。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学生消费市场上也在进一步启动。但是中学生在购买也会开始考虑在经济条件允许下,可以考虑占了被调查总数的60.63%,没什么看法的占了被调查总数的28.7%,不应该买的占了被调查总数的11.70%,不会因价格贵而不买的只占了被调查总数的7.45,他们同样要考虑商品的用途及价格它们分别占了被调查总数的69.14%、61.70%,款式及包装和是否符合时尚潮流的是他们接着要考虑的因素分别占了占了被调查总数的46.80%、38.80%,现在他们购买时看到合适就买,必要时才买,分别占了被调查总数的46.80%、35.11%,接着才是喜欢才买的占了被调查总数的27.66%,求异心理的只占了被调查总数的3.19%。这可以证明他们的消费观大有改进,不会盲目的消费。

  (四)中学生消费后的理念

  在这次的调查中发现青少年的零用钱花费中,更有计划不会乱花钱,也知道他们的钱花到哪里去,会自己系统的结算和间中的结算分别占了被调查总数的44.68%、27.60%从来不会的和没有的分别只占了被调查总数的 13.83%、11.70%,和朋友消费时的付款情况:aa制占了被调查总数的50 %,请客的占了被调查总数的23.40 %,其它情况的占了被调查总数的27.60 %。

  五、调查结果

  现在的消费市场上,我国目前中学生人数高达7300万,中学生作为一个消费团体渐渐被注意。虽然没有大学生那么多的空余时间,可是中学生也有我们独特的消费观念,我们一方面有着课业的压力,经济上没有独立;另一方面我们有着自己的消费需求,有时为了得到有些自己很想得到的我们可以花时间和尽力想尽一切办法去达到自己的目的。所以树立一个正确的消费观是在中学生心智发育是十分重要的。如今的中学生已开始有独立消费行为,我们一般每月都有一笔固定的消费资金(零用钱),有了经常性的独立购买活动,并且对家庭消费也具有越来越大的影响力。

  六、调查建议

  调查和分析中学生群体的消费心理状态,对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一定的参考意义。国内在消费观念上还是比较落后,家长总希望在自己的保护伞下为孩子营造安逸舒心的成长环境,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出人头地,但在教育上可别大意了,"拔苗助长"不行,过于"精心呵护"更不可取!要时刻关注孩子们的心理状况变化,要通过各种形式,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吃苦耐劳、自强不息、不懈奋斗的美德与当代先进人物艰苦创业勇于拼搏的精神。

中学生调查报告14

  中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他们所面临的内外压力普遍增多,其中不少压力已超过了他们所能负荷的程度,常常引起纷扰的、不利的、危机重重的后果。国内有些调查表明,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扰和适应不良的学生所占比例较高。那么,当前xx县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如何呢?带着这一问题,我们开展了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以期了解当前xx县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xx县各中学进一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对策性建议,也供教育行政部门和其他人士参考。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采取随机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xx县近郊的5所中学,其中高中一所,职高一所,初中三所,随机选取每个学校每个年段的班级各一个,合计15个班级共699人,进行问卷调查。其中初一学生108人,初二学生121人,初三学生169人,高一学生119人,高二学生113人,高三学生69人;男生328人,女生371人。实际发放问卷800份,收回699份,回收率为87.4;剔除35份效度量表得分高于7分的问卷35份,实得有效问卷664份,有效率为回收总卷数95.0。

  2、调查工具:采用华东师范大学周步成等修订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该测验适用于综合检测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MHT共有100个题项,包括8个内容量表和一个效度量表(即测谎量表),该测验覆盖面广,筛选率高,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8个内容量表分别是: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每个题项后有“是”和“否”两个答案,要求被试根据自己的真实情况进行选择。8个内容量表得分累积起来,就是总得分。分量表从整体上表示焦虑程度强不强、焦虑范围广不广;而总得分则表示个人焦虑的一般倾向。该测验以整个量表在65分以上,各内容量表上超过8分作为指标来考察其心理健康状况。如果一个学生的总分超过了65分,说明该生的总焦虑水平较高,范围较广,有情绪困扰和行为问题。8个内容量表中,任何一项标准分达到8分以上时,表明该生在此方面的心理健康问题已到需有针对性地辅导程度。

  3、调查方法:本调查以班级为单位、由班主任配合给予统一指导语,利用学生自习时间集体施测。所有数据资料均通过12.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

  二、调查的初步结果

  1、xx县中学生心理健康基本情况

  调查结果表明,目前xx县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总体状况一般,具有正常的焦虑水平。从表一可以看出,被调查的664名中学生其总焦虑倾向标准平均分为38.40,处于中等焦虑水平(总焦虑倾向标准分即8种焦虑倾向标准分之和在35分以下,属于低焦虑水平;总焦虑倾向标准分在65分以上,属于高焦虑水平;35分到65分之间的,属于中等焦虑水平),另外,在各个内容量表的得分上,学习焦虑得分最高(M=8.02),处在异常焦虑水平(焦虑倾向标准分在8分以下,属于焦虑正常,超过8分,属于异常焦虑)。从表1也可得知,单项高分(8分以上)所占比例由高到低排列循序为:学习焦虑(57.8,384人)、身体症状(22.3,148人)、过敏倾向(19.4,130)、自责倾向(17.5,116人)、对人焦虑(9.5,61人)、恐怖倾向(6.5,43人)、冲动倾向(4.4,29人)、孤独倾向(2.3,15人)。

  表1664名学生在各个内容量表和总量表上的得分

  学习对人孤独自责过敏身体恐怖冲动总焦虑

  焦虑焦虑倾向倾向倾向症状倾向倾向倾向

  平均分8.024.662.765.395.625.343.343.2338.40

  标准差2.852.112.062.172.152.812.542.2312.36

  检出率57.89.22.317.519.422.36.54.41.66

  在被调查的664名学生中,41.41的学生(275人)分数在35分以下,说明这部分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是好的;分数在35分-65分之间的学生有378人,占所有被测学生的56.93,这部分学生处于中等焦虑水平,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对其进行心理健康的一般指导和教育;分数在65分以上的学生11人,占被测学生数的1.66,处于高焦虑水平,属于心理不健康的人群,对于这些总焦虑倾向较强、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需要制订特别的个别辅导计划,要重点辅导。

  2、不同性别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

  统计结果显示,xx县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极其显著的性别差异。从表2可以看出,除了孤独倾向和冲动倾向外,其余六个分量表以及总量表的得分上都是女生高于男生,而且都达到了极其显著的差异,这个说明女生的总体焦虑程度要高于男生。

  表2不同性别学生在各个内容量表以及全量表上的得分差异比较

  男生(n=309)女生(n=355)T值值

  MSDMSD

  学习焦虑7.422.998.552.61-5.1670.000

  对人焦虑4.292.194.971.99-4.1890.000

  孤独倾向2.782.142.741.990.2810.779

  自责倾向4.992.115.732.17-4.4320.000

  过敏倾向5.342.195.872.09-3.1750.002

  身体症状4.953.045.682.55-3.3800.001

  恐怖倾向2.802.463.812.53-5.2260.000

  冲动倾向3.082.323.372.14-1.6680.096

  总量表35.6813.0740.7611.19-5.3870.000

  说明:在这里n表示被调查的个体数目;M表示平均数;SD表示标准差;T值是两个数字相比的一个比值;值表示显著性,如果值小于0.05,那么说明相比的两个数字存在差异,下同。

  3、不同年龄段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

  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后发现,初中生和高中生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自责倾向、恐怖倾向以及全量表的得分上均存在显著差异,经过比较得知,初中生在这四个分量表和全量表上的得分均高于高中生。由此可见,高中生的整体心理健康状况要好于初中生。具体比较可见表3

  表3不同年龄段学生在各个内容量表以及全量表上的得分差异比较

  初中生(n=378)高中生(n=284)T值值

  MSDMSD

  学习焦虑8.432.777.492.874.2650.000

  对人焦虑4.972.144.251.204.3850.000

  孤独倾向2.832.112.661.991.0680.286

  自责倾向5.682.115.002.204.0580.000

  过敏倾向5.702.075.522.561.0160.310

  身体症状5.522.885.112.701.8500.065

  恐怖倾向3.512.563.122.511.9680.049

  冲动倾向3.352.293.082.141.5270.127

  总量表39.9812.1436.3012.353.8280.000

  同时,对初一、初二、初三、高一、高二、高三的学生进行方差分析后发现,各个年级的学生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自责倾向、身体症状以及全量表上存在差异。经事后检验发现,在学习焦虑方面,初三学生要显著高于高一、高二、高三以及初一的学生;在对人焦虑方面高一、高二的学生要显著高于初三的学生;在自责倾向方面,初一学生要显著高于高一、高三的学生;在身体症状方面,初三学生要高于各个年级的学生,但是不存在显著差异;在总量表上,初三的学生要高于高一、高二的学生,初一学生要高于高一学生。由此我们也不难发现初三时期是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的多发期。

  4、不同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

  表4不同学校学生在各个内容量表以及全量表上的得分差异比较

  梅中(n=119)二中(n=138)云职(n=136)三中(n=121)云中(n=150)

  MDMSDMSDMSDMSD

  学习焦虑8.382.568.412.837.712.878.502.917.292.86

  对人焦虑4.562.035.002.064.332.055.322.304.171.96

  孤独倾向3.061.932.432.082.631.903.072.272.692.08

  自责倾向5.802.205.452.065.462.255.832.064.572.07

  过敏倾向5.772.035.622.035.602.205.712.175.452.32

  身体症状5.532.525.473.165.132.605.562.905.092.79

  恐怖倾向4.112.643.102.463.152.543.382.513.092.50

  冲动倾向3.532.173.092.203.002.273.452.473.152.02

  总量表40.7411.6638.5711.5637.1812.6140.8313.1535.5112.10

  对数据的统计后发现,不同学校的学生各个量表以及总量表的得分可见表4。

  对五个不同学校的学生在各个量表以及总量表的得分进行方差分析可知,五个学校在学习焦虑(F=4.98,<0.01=、对人焦虑(F=6.98,<0.001=、自责倾向(F=7.94,<0.001=、恐怖倾向(F=3.65,<0.01=以及总量表(F=4.72,<0.01=上存在差异。经过事后比较发现:在学习焦虑上,云中的学生要好于梅中、二中、三中的学生,而其他几个学校之间则不存在差异;在对人焦虑方面,云中的学生要好于二中、三中的学生,而职高的学生也要好于三中的学生;在自责倾向方面,云中的学生要好于梅中、二中、三中和职高的学生,而其他几个学校之间则不存在差异;在恐怖倾向方面,云中的学生要好于梅中的学生;而在总量表上,也是云中的学生要好于梅中和三中的学生,而其他学校之间则不存在差异。

  5、不同民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

  本次调查共收集到53位畲族学生的问卷(占了所有被调查学生的8),并对畲族学生和汉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比较,具体可见表5。

  表3不同民族学生在各个内容量表以及全量表上的得分差异比较

  汉族(n=611)畲族(n=53)T值值

  MSDMSD

  学习焦虑8.002.648.252.64-0.5900.556

  对人焦虑4.662.124.682.03-0.0780.938

  孤独倾向2.782.092.551.670.7800.436

  自责倾向5.682.115.002.204.0580.000

  过敏倾向5.602.155.922.13-1.0670.286

  身体症状5.352.825.302.770.1120.911

  恐怖倾向3.402.572.622.072.1430.032

  冲动倾向3.222.183.422.71-0.6240.533

  总量表38.4212.4738.1711.040.1410.888

  从上表可以得知,汉族学生和畲族学生只是在恐怖倾向方面存在差距,汉族学生在该方面的得分要高于畲族的学生。这说明汉族学生对某些日常事物的恐惧感要强于畲族学生。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可能是因为畲族学生的样本不足所引起的无差异的假象,这个有待今后的研究进一步证实。

  三、调查结果分析

  1、xx县中学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的分析

  调查显示,目前xx县中学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一般,在被调查的学生中只有41.41处于低焦虑水平,而有56.93处于中等焦虑水平,而有1.66处于异常焦虑状态,由此可见xx县中学生当前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对于存在中等焦虑倾向的学生,即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十分需要通过学校的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加以帮助,若焦虑异常得不到及时解决,就可能会产生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此外,对于处于异常焦虑倾向的学生,这部分学生是处于心理不健康的群体,总体焦虑倾向较强、焦虑范围较广,存在心理疾病,需要立即进行心理治疗,这部分学生不容忽视。

  2、男女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差异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男女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女生总体不如男生,这个与国内外同类研究的结果相似。女生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以及总量表上的得分都显著高于男生。

  造成两性差异的原因首先是社会因素方面,如自我概念,对自己的期望,失败的归因方式等方面不同。国外有学者研究发现,男女生对成败归因有不同的模式:女性比男性更多的将自己的成败归因于运气,而把失败归因于自己的运气;而男性则更多的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将失败归因于任务艰难。这种归因导致了男女生自信心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显然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和专业有决定的影响。而且在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社会价值观的影响下,女生往往使自己扮演一个弱者的形象,学习成绩不好认为是性别差异造成的,认为男生天生比女生聪明,而没有从其他方面找原因。特别是传统的“男尊女卑”思想以及对妇女的歧视都严重地挫伤了青年女性的自信心和进取心,制约着女生各方面的.发展。

  其次是生理因素,由于女生性意识的萌生比男生约早一年的时间,因此性不安心理在女生身上表现得更早,更明显,他们变得易害羞、难为情,而且青春期的发育早于男生,青春期的女生对胜利的变化和月经的来临有一种神秘感和恐惧感,所以常处于焦虑不安中,有时莫名其妙的紧张,特别是在与人交往时尤为突出,于是产生了对人焦虑。

  男生在孤独倾向和冲动倾向上的得分要高于女生,但是没有达到显著差异的水平。这个可能与男生的性格有关,人们在教育过程中赋予男生的形象是生来就刚强,为此在感情上不轻易外露自己,长此以往心中苦闷无处诉说,产生孤独感,而女生较男生更喜欢找人倾诉,心中的不快易化解。在冲动倾向方面,可能与男生更多地表现出攻击、多动和违纪等外向行为有关。

  综上所述,加强女生的心理健康知识的传授和心理辅导在当前显得尤为重要。

  3、不同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差异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初三年级在各个年级中问题最多,是心理问题的多发期。这主要因为,初中三年级的学生正值青春的高峰期,在生理上,他们已基本上发育成熟,在心理上,初中三年级学生的智力发展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尤其是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使得他们对事物有了自己的看法,推理能力的发展使他们的某些观点或看法很深刻。基于以上两方面的发展原因,初三学生的自我概念也在逐渐形成并有着极强的自我意识,他们非常注重自我形象的良好设计,但由于对自我形象过度敏感,他们过于着重别人对自己的外在评价和成败得失的评价,以至于产生不良的自我形象,如自卑、自责等。

  同时,初三学生面临中考,其所承受的心理压力,遭遇的学习上的挫折感及生活上的心理危机,使得个体的心理状态具有高度的不稳定性和不平衡性,这将直接影响学生成就动机模式的确立,并由此影响其学业成绩和心理健康状况,从而进一步影响个体人格的塑造和生涯的发展。

  4、不同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差异分析

  由调查结果可知,总体上,云中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相对于其他几个学校较好。这个可能是因为xx中学和其他几个学校相比更加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重视学生的心理辅导。

  5、不同民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差异的分析

  由研究可知,此次被调查的汉族和畲族学生只是在恐怖倾向上存在差异,汉族学生要高于畲族学生。这个可能是由于当前的家长给予子女的教育多是保护型的,使他们缺乏性格上的各种锻炼,依赖性和独立性都比较差,所以成长过程中一旦失去成人的帮助就感到不安和没有着落。恐怖倾向的产生大多与家庭的过分保护有直接关系。

  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原因是多方面因素的,既涉及到学校和家庭,也包括社会环境。就学校因素来说,应试教育仍占主导地位,升学率仍然是衡量学校和教师好坏的标准,只顾考试课程而随意增加超越教学大纲要求的内容,取消或削弱非考试科目的现象大量存在,加上少数教师自身人格偏异及不健康的教学行为,都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产生了消极影响;就家庭因素来说,一些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值普遍过高。他们或者把孩子当作实现自己愿望的工具,主观地给孩子确立一个理想的目标;或者把孩子奉为“上帝”,使孩子拥有无限的权利。孩子往往不能自己把握自己,而且心理承受能力极差;就社会来说,功利主义的主导性倾向和大众传媒的消极因素,使青少年处于一种无所适从和复杂多变的社会中,他们要面临升学、就业、交友、休闲等各种生活压力,特别是性生理的早熟和非正常发展的性心理之间的矛盾,导致产生心理不适应,情绪不稳定,人际关系不协调。需要指出的是,中学生在冲动、自责、过敏、恐怖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其原因主要还是来自对学习、对考试的一种焦虑反应,中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困扰,仍然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几点建议

  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关系到中学生的生活、学习、工作和身心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和社会的发展,因此我们更加应该重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根据我们调查分析发现,改善和提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需要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收到实效,为此提出以下建议以供参考。

  (一)改善家庭教育

  1、家长要注意儿童早期人格的培养

  许多研究表明,青少年在青春期出现的各种心理障碍,大多是儿童早期教育和社会交往带来的精神发育缺乏,如幼年的心理剥夺、童年的经历有时甚至会影响到一个人一生的生活态度和心理体验。如果在人生早期(一般指0-6岁)得到适应最佳教育将会使人的能力得到充分发展。因此,家长要加强儿童早期的独立性和自制力的训练,要抓住这一时期,向子女施以早期智力开发或优良品德的早期熏陶。家长还应经常调整自己对子女的期望,期望值过高或过低都不好,家长只有设法使自己的主观愿望与孩子的客观实际相一致,同时在实现期望过程中应该根据情况的变化,及时对原有期望进行调整,才能减轻孩子的压力。应提倡民主的家庭教育,这样才能较好地运用符合子女身心发展实际的科学方法,家庭教育才能收到实效。

  2、让子女在实践中得到锻炼

  我国自古以来,提倡在家长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的让子女参加各种实践活动的育人方法。孔子说:“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说明品德高尚的人都重视在实践活动中培育良好的品德习惯。而且,在实践活动中应该持之以恒,使子女的意志和性格从中得到锻炼,并帮助子女从实践中总结经验。

  3、家长要重视家庭环境的优化

  家庭环境的优化不仅应体现在为子女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和文化气氛;还应体现在家长自身形象的完善上,使子女在家长乐观向上的情绪和刻苦学习、努力工作的实践中受到有利于身心健康成长的积极影响。对于子女的良好思想和行为表现,家长及时给予肯定才能收到激励、强化的效果。清代著名教育家颜元说过:“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指出表扬的效果优于批评,因此在教育中,要减少斥责和限制,多给以“表扬”和“承认”的机会,以提高其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其产生较高的自我效能感,能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为了帮助子女明辨是非,克服、纠正和根除不良的思想行为和品德,可以适当采取不损害孩子身心为比标准的惩罚。原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教育子女,这是一件很难的事情。用简单的手腕来应付,是无济于事的。”为此,家长应了解有关教育以及儿童心理方面的基础知识,切实担负起教育子女的重任。

  (二)改善学校教育工作

  1、转变教育观念

  传统的教育忽视学生的个性特点,机械地按照预设的一套模式向学生强行灌输,使学生处于一种消极被动的“被教育者的地位上。”这个不仅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内在动力,而且抹杀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应将中学生由升学为中心的应试教育转向以提高素质为核心的教育轨道上来,它有助于中小学教育走出狂热追逐高分、升学竞争愈演愈烈的误区,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痼疾,把开发人的潜能、提高学生的素质作为根本目的和最终任务,才能在教育内部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青少年心理障碍的发生。

  2、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教育要纠正和克服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教育代替心理教育的片面倾向,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引入到学校正常的教学中去。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从他助到自助,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目的,可以采取宣传普及心理学常识(通过上心理辅导活动课和讲座的形式等)、开展一对一的心理咨询以及推广集体辅导、朋辈辅导的形式,从根本上增强学生心理上的自我调节能力,使他们在学习、生活中获得健康向上的心境。同时还可以对学生定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工作,建立心理档案,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进行矫治。

  3、加强青春期的性心理健康教育

  对中学生进行性教育一定要讲究实效、慎重、科学,并注意把握时机。根据上海等地对中学生进行性教育的经验,初二年级是性教育的关键期,从这是开始系统地对他们进行有关方面的教育,并将这种教育有计划的延伸到高中阶段,是十分重要的。

  4、着力提高教师素质,尤其是心理素质

  学校应定期组织教师进行教育理论和心理学知识的学习,通过讲座、讨论、宣传材料等方式,注重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还可聘请有关专家和教育先进工作者介绍符号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经验,提高教师的育人水平,以便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良好的软环境。

  5、重视家校沟通的途径

  建立家庭和学校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沟通的渠道,优化家庭教育环境,是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增加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和发展,家庭环境、家庭教育是不可忽视的因素,所以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积极相互配合,将会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事半功倍。因此,学校要引导和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改善家庭环境,以良好的行为、正确的方式、和谐的气氛去影响和教育子女,这样有利于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和心理素质的提高。

  6、重视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以为学生健康发展提供机会和条件。课余时间参加业余活动,有利于中学生多种才能的发挥,丰富精神世界,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使生活更有乐趣,情操得到陶冶,能力得到锻炼,多种需要得到丰富,心理紧张得到缓解。其结果是进一步提高中学生脑力、体力的效率,改善适应能力,促进心理健康。

  (三)积极引导青少年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

  对于学生来讲,保持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途径是锻炼培养自己良好的人格品质。青少年首先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才能对社会、对人生持有正确的认识,提高对心理冲突和挫折的耐受能力。其次是正确认识自我,培养悦纳自我的态度。心理学研究表明,凡是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与本人实际情况越接近,表现自我防御行为就少,社会适应能力就越强,特别是女同学要摆脱“男尊女卑”的思想束缚,充分认识自己,发挥自己的潜能。第三就是要学会自觉地调控情绪,保持积极的、健康的情绪,学会自我疏导不良情绪,使消极的情绪对身心的伤害减低到最小的程度。第四是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自觉的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劳逸结合,科学用脑,这个对处于紧张学习阶段的高三、初三年级学生尤为重要。

  总之,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是错综复杂的,学校、家庭、社会和学生本人应密切配合,综合治理,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中学生调查报告15

  继在广州马拉松上出现一位大学生猝死后,在上海一所高校的1000米测试以及武汉一所学校的体育测试中,相继出现学生陆续倒在跑道上的事情。本月10日上午,上海杉达学院一学生在篮球课上突然倒地,虽被紧急送医但终因抢救无效去世。接二连三发生运动意外,一时间,国内不少学校“谈跑色变”,甚至取消了跑步。

  xxx记者近日先后奔赴一中、二中两所中学采访,尽管之前对学生体质的下降有一定的思想准备,但是采访过程中了解到的情况还是令记者感到震惊。“十年前二中的体育课热身就是两圈(800米),现在就是一圈或者半圈,学生跑不下来。学生体质下降的情况确实很严峻。”二中体育组组长隋永伦介绍说。

  “跑步不可怕,不跑步才可怕。”对于这种现象,烟台一中副校长侯成伟一边跟xxx记者叹息,一边又不禁为现在孩子们的体质捏一把汗:“我们学校给足了学生运动的时间,但是由于场地紧张以及社会尤其是学生家长对孩子们的体育锻炼普遍不重视,现在孩子们的体质跟过去相比,下降得太厉害。如何提高学生的体质,需要学校和社会一起努力。”

  体育课热身,半圈不到已有半数学生掉队

  xxx记者在二中采访的时候,正赶上上午的第四节体育课。不远处,初一的一个班级刚刚整队完毕,记者清晰地听到体育老师的布置:“先热身一圈。”刚开始的时候,学生还能保持队形,到了半圈左右,已有近半数学生开始漫步;到了300米,只剩下为数不多的几名学生还在坚持,绝大多数渐渐“逃跑”,绕近路回到起点。

  “相对于其他运动,跑步确实是最枯燥、最无聊的,学生们觉得没意思。”隋永伦摇着头说:“可是他们不知道,跑步是所有运动中最基础的项目。不会跑步,足球、篮球、羽毛球等项目都玩不好,没有足够的体能作为支撑。心肺功能达不到,体质肯定会下降。”

  为了增强学生的体质,一线体育教师们想出了很多法子,学校也给予了大量的支持。二中的拔河比赛目前正在进行当中,除此之外,级部篮球联赛、跳绳比赛、春季运动会也延续着学校的传统。一中同样如此,大绳接力、老鹰捉小鸡、袋鼠跳等项目同样在初中学生中开展得如火如荼,记者在一中南校寻访的时候,偌大的操场上有一些学生在进行着篮球、跳绳、踢毽子等运动,这是学校在每天下午必须推行的大活动课。只是学校单方面的努力着实倍感有心无力,依然有不少学生偷偷“潜回”教室,一中南校体育组组长董宏峰很无奈:“总会有学生甚至家长想各种办法开请假条,怕累着孩子。我们在学生锻炼的时候有着严格的纪律,必须班主任签字才能批准,可不时会有家长来请假,又能怎么样呢?”

  跳远孩子们难跳进沙坑,一线体育教师是弱势群体

  如果说家长不关心孩子的健康,这肯定是站不住脚的,但是如果说与对学习成绩的关心相比,家长显然对孩子的体质状况普遍感到陌生。

  “现在的孩子太累了,周末或者假日普遍被家长报学习班,希望给孩子培养点特长。条件好了,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也舍得花钱。可是在这里面,又有几位家长愿意给孩子办一张健身卡,或者让孩子在假日出去从事体育锻炼?”一中南校体育组组长董宏峰发问道:“与学习相比,现在社会的观念总还是认为文化课教育是重中之重,殊不知现在孩子的体质下滑的真到了可怕的地步。”

  学生体质的下降到了什么地步?烟台市中学运动会的铅球记录已经尘封了20年,一中的体育课已经没有了跳山羊和跳马,学校运动会的项目设置方面不见了1500米、3000米、跳远、三级跳远等项目。二中运动会干脆在秩序册上取消了学校记录的公示,体育老师可以非常自信地表示:现在的孩子不可能破记录。

  “取消这些项目也都是被迫的,比如说跳远吧,正常的距离,孩子们跳不进沙坑。”二中的隋永伦摇头说道,他还给记者介绍说,110米栏需要在刻意减低跨栏的高度,因为对现在的孩子不适用。尽管栏的高度符合中学生的锻炼标准,而且十年前的孩子们可以轻松地跨过:“体育老师们平时在体育课也不敢随便加量,运动起来哪有不受伤的,可要是真有学生受伤了,家长又不理解。”可以说,在监督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方面,目前各中小学的一线体育老师着实是挤在学校和家长中间的.弱势群体,他们用各种方式呼吁学生拥有充足体育锻炼时间的重要性,可是又有谁能在行动上给予真正的重视呢?

  跑起来才有希望,高中生体质不如初中生

  “越是体质差越要加强锻炼,更加不能随便取消运动项目。只要坚持锻炼,对学生的成绩和体质的提升都有好处。”一中南校校长侯成伟在跟记者聊起近期不少学校取消长跑运动的时候是是这样说的,但同时他又坦诚,应试教育的巨大压力确实让学校有很多忧虑,毕竟目前“升学率”依旧是社会看一个学校好坏的最重要甚至唯一标准。

  “其实中学生只要重视体育锻炼,成绩往往都能提升很快。”董宏峰给了xxx记者一组数据,是近两年一中学生的中考体育加试成绩质量分析。值得一说的是,同样是一个项目的考试,因为今年的应届毕业生要比去年的学生训练入手地更为早一些,其中女子800米的平均成绩由去年的3分39秒提升到了3分27秒,男子1000米也有去年的3分52秒提升到3分48秒。这组数据可以充分说明,只要能够将跑步坚持下来,学生的运动成绩可以得到迅速提升,长此以往,身体素质会很自然地得到提升。

  “高中的学业压力更大,不少家长甚至一些班主任认为体育课是耽误孩子学习,打个篮球、踢个足球都会被认为是不务正业,还会有学生因此成为反面典型。”采访中,一位体育老师苦笑着跟记者表示。在这方面,董宏峰的感受更为深刻一些:“去年我曾去高中部测试学生的体育成绩,很多学生初中的时候我都带过,但仅仅两三年后,本来他们的体格应该更健壮,结果成绩却不升反降。”

  说起这些,侯成伟连连摇头: “我小时候满山头跑,现在的孩子电视电脑不离眼。都中学了,很多孩子在家长看来依然一步也走不得。学校半数以上的学生,是家长骑自行车、电瓶车或者汽车接送,好像一出校门,孩子就一点都累不得了。”侯成伟呼吁说:“无论学校还是家长,我们都该重视一下孩子的体质了。”

【中学生调查报告】相关文章:

中学生调查报告02-16

中学生的调查报告02-16

中学生健康调查报告03-17

中学生用水调查报告03-21

中学生教育调查报告03-23

中学生消费调查报告03-16

中学生上网调查报告03-17

中学生暑假调查报告03-18

中学生阅读调查报告03-20

中学生近视调查报告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