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职网>职场指南>职场资讯>与青春期孩子的沟通

与青春期孩子的沟通

时间:2023-09-06 12:15:54 职场资讯 我要投稿

与青春期孩子的沟通6篇【优选】

与青春期孩子的沟通1

  1、青春期沟通要接纳孩子心声

与青春期孩子的沟通6篇【优选】

  当一个人能感觉到被另一个人真正的接纳和沟通时,他就具有帮助别人的能力。很多父母都认为如果接纳孩子的行为,他就会依然故我,要帮助一个孩子最好的方法就是告诉他,你不能接纳他这样的行为,他将来才会变得更好。

  传统父母总是习惯说教、指挥、命令、威胁等,因此要父母扮演积极倾听的角色并不容易,而积极倾听可以减少孩子“被否定”的害怕,这种方式代表了关爱。愿意积极倾听的父母会表现出一种全新的感激、尊重与关爱,使孩子对父母产生亲密的感觉,因而也会相对地对父母表达出类似的反应。因为父母肯倾听孩子的心声,孩子当然也愿意聆听父母的看法。

  2、青春期沟通要给予适切鼓励

  青少年的父母总希望能够建立他们子女的“自信”,使其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自信心的建立,来自于自我的成就动机与别人的赞美和鼓励。许多父母吝于或疏于给孩子适切的鼓励,特别是在沟通的过程中,要求多过征求他的同意、苛责多于赞许。其实只要适当地把握“鼓励”的原则,沟通的'结果多半是能趋于一个积极、正面的行为导向,使亲子之间的关系更和谐。

  3、青春期沟通要跟孩子讲道理

  除了平时的告诫之外,家长也要在实际的情境中教导孩子一定的道理。让孩子有同理心,让他从其他人的角度去体会一下,真正明白自己的行为会如何影响他人。至于解说道理的方式,则可依孩子的年龄来选择讲解的深度,特别小的孩子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来进行。

  有些家长总喜欢在孩子面前保持威严,习惯用以上对下的态度来对待孩子。望家长真正放下身段,从内心尊重孩子,不要再用命令的口气跟孩子说话,将孩子当做成人一样给予尊重。不要总是对孩子说“不”,而是要给孩子选择题,让孩子自己做决定。

  4、青春期沟通要向孩子“索爱”

  不少家长在“爱”的问题上,只尽“给予”的义务,不讲“索取”。这时,家长们的爱就会贬值,孩子们会觉得父母的爱是应该的。要向孩子索爱,让孩子学会感恩。过去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太低,如果孩子在饭桌上给自己夹菜就会感动万分,其实家长可以向孩子要求更多,俗话说“聪明妈妈会撒娇”,要让孩子觉得家长的不容易,也可以向孩子多要求一点,孩子自然也会多回报一些。

  教育青春期敏感孩子的重点是什么

  1、正确认识自己和接纳自己

  认识自己就是自我认识,自我认识与行为适应心理健康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

  一般说来,自我认识与其本身的实际情况越接近,社会适应能力就越强,也就越能保持心理的健康;相反,自我认识与其本身的实际情况差距越大,则社会适应能力就越弱,也就越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2、逐步提高承受挫折的能力

  挫折锻炼是利用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的挫折情景,有目的地进行锻炼,从而增强应付各种难以预料的挫折的能力。挫折具有的实质是获取挫折的心理体验,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克服挫折以提高对挫折的承受能力。

  3、努力控制自己的消极情绪

  良好稳定的情绪是心理健康的基本条件。控制自己消极的情绪,首先,应该是具有正确的思维方法,懂得万事都不可能按自己的主观愿望顺利发展;其次,必须纠正自我评价的偏差,避免不必要的消极情绪的产生。

  与青春期敏感孩子沟通要注意什么

  1、对孩子的教育尽量是单独的,谈话性的,避免公开的申斥。孩子在十几岁的年龄,最好面子,也就是自尊心很强。所以对孩子的教育尽量避免在公开场合,尤其是在他的老师和同学的面前。

  2、切忌不要总是在孩子耳边讲,自己怎样为他付出,拿自己小时候与他对比或拿别的孩子与他对比这样做,只能招来孩子的逆反心理。要就事论事,具体的分析问题,帮助孩子解决问题,而不是埋怨,比较。

  3、在孩子成绩下降的时候,首先,要做的不是责备,而是鼓励孩子的成绩下降的时候,一般自己已经很伤心痛苦,甚至灰心了。作为家长,应该表示关切,鼓励他,帮助他树立信心,帮助他具体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责备会疏远他与你的距离,以致今后出了问题,也不会再主动拿出来与父母协商。

  4、转变固定的思维模式。试图从当今时代的角度来理解孩子。对某些现象和观念家长可以保留自己的看法,但不一定为了让孩子服从而坚决反对。

  5、防止出现两个极端。一是过渡纵容,一是一味压制。两者都不会有好的教育结果。因此,教育自己的孩子方面,家长必须坚守基本的道德原则,以此来教育孩子掌握一定的度,防止偏离正确的人生轨迹。

与青春期孩子的沟通2

  高中阶段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思维在这个阶段成长,性格在这个阶段初步确立。很多同学,都是在高中时代就确立自己的优势,打下很好的数理基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天下的父母都是一样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很多父母辛辛苦苦的为孩子付出,却得不到孩子的理解,甚至还总是引起孩子的反感。

  首先我们要了解高中阶段孩子的心理。高中的孩子有三个显著的特点:

  1、极强的自尊心

  自尊心是一把双刃剑。作为父母,如果还像小学那样,出了问题,对孩子就是一味的申斥,尤其是当着其他人的面,不允许孩子申辩。这样做,非但起不到教育他的效果,反而会引起他对你的排斥和反感。孩子听到你披头盖脸的教育,首先想到的是自己很没有面子,今后怎么还能在同学们面前抬起头来,而不是反省自己到底是不是错了或错在哪里。

  另一方面,孩子为了维护自己的自尊心,势必要好好努力,通过学习成绩说话。所以,作为家长,我们要好好引导,将孩子对自尊心的维护转化为上进心,自信心。

  2、强烈的独立意识

  到了高中以后,很多孩子不再愿意事事都跟父母商量,而是自己单独来做。这时候,父母要自愿充当孩子的'参谋,争当绿叶。虽然,孩子年龄还小,缺乏处理问题的经验。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是要尽可能的提供给孩子自我展现的平台。很多做父母的,尤其是母亲,总是怕孩子做不好,处处代劳。这样,一方面会使孩子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另一方面,对孩子健全的人格成长也是极为不利的。

  北京青年报上就曾有过一则报道,一个13岁的天才儿童,考入一所名牌大学,可是他无法自己料理日常生活,无法与其它的同学相处。入学不久就被退学了。原来,他过去的日常生活都是妈妈打理,就连学习也是妈妈跟着一起学,学完后再教给他的。

  3、容易受到坏的影响

  15岁18岁的孩子思维敏感,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坏的影响。所以作为父母要经常关注孩子的各种情况,尤其是他交往的朋友。尽量给孩子创造一个单纯的、积极的成长空间。事实上,我们努力使孩子考入重点中学的实验班,经过高中三年努力使孩子考入重点高中的实验班,以致将来考入名牌大学。不仅仅是为了使孩子接受最优秀老师的指导,也是为了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竞争环境。

  综合上面的特点,我们给家长们提供以下这些建议,以供参考:

  1、在上高一之前,与孩子进行一次深入的交谈,列举一下高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高中学习的重要性,鼓励孩子,并表达一下做父母的期望。很多孩子刚步入高一,经历了辛苦的小升初,都会出现松懈的情绪。所以父母一定要帮助他明确目标,为他鼓劲。

  2、对孩子的教育尽量是单独的,谈话性的,避免公开的申斥。孩子在十几岁的年龄,最好面子,也就是自尊心很强。所以对孩子的教育尽量避免在公开场合,尤其是在他的老师和同学的面前。

  3、改变只说不做的教育方式。尽量避免苍白的说教,而是身体力行,为孩子做出表率。

  4、对孩子一定要严格要求,避免在孩子面前过于随便,保持在孩子面前的威信。

  5、切忌不要总是在孩子耳边讲,自己怎样为他付出,拿自己小时候与他对比或拿别的孩子与他对比。这样做,只能招来孩子的逆反心理。要就事论事,具体的分析问题,帮助孩子解决问题,而不是埋怨,比较。

  6、多跟老师交流,随时关注孩子的变化。但要跟孩子说明,自己只是关心他,愿意帮助他解决问题。不是想监视他,不是不信任他。

  7、引导孩子结交积极上进的朋友。在孩子的成长阶段,除了父母和老师,朋友对他的影响是最大的了。尤其有些问题,孩子不愿意跟父母和老师交流,更愿意与自己的朋友分享。一个好的朋友可以引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引导他健康的成长。

  8、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习惯。父母不能成为孩子学习的拐杖,遇到孩子不懂的问题,父母可以跟孩子一起讨论,引导他自己动脑思考,而不是完全代劳。

  9、在孩子成绩下降的时候,首先,要做的不是责备,而是鼓励。

  孩子的成绩下降的时候,一般自己已经很伤心痛苦,甚至灰心了。作为家长,应该表示关切,鼓励他,帮助他树立信心,帮助他具体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责备会疏远他与你的距离,以致今后出了问题,也不会再主动拿出来与父母协商。

与青春期孩子的沟通3

  青春期的孩子们身心急聚发展变化。身体上的变化,大家都看到了。伴随身体的变化,心理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有了明显的阶段特点。他们的心理特点可以用六个字来概括:半成熟半幼稚。由于这个特点,青春期孩子们的内心是矛盾的。他们的主要心理矛盾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渴望独立,但又不得不依赖父母

  首先,他们认为自己身体上已经发育成熟,心理上也已经成熟,自认为什么都懂,甚至比师长都理性,于是渴望独立的空间,不习惯老师和家长对他们的行为进行约束和管教。但是想独立又不具备相应的条件。这时候他们很希望别人,特别是父母能把他们当“大人”看待,给予信任与尊重。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少孩子并没得到他们想要的信任与尊重。如他们时常听到这样的话:“生块叉烧都好过生你”。叉烧确实美味,但把孩子与叉烧相提并论,会让孩子们感觉“很受伤”。慢慢地他们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逆反,对父母的`建议或批评都不再虚心接受,开始反驳﹑顶撞。

  其次,他们想摆脱对父母的依赖,但又不具备足够的生活能力,于是常常在自信和自卑之间摇摆不定。这时他们最需要的是父母的鼓励、支持与肯定,而不是担心、指责与否定。“你真的让我太失望了”类似的话少说,这样的话所起的正面教育效果很低,甚至是反效果。所以今天我要送给大家的第一大沟通法宝是“多鼓励少批评”。

  第二,心理闭锁,但又希望获得理解

  多数青春期孩子们的心们是向家人和老师关着的,希望有自己独立的生活和思想空间。因为孩子们较少向父母吐露真实的感受与想法,很多家长总担心孩子出什么事,一看孩子脸色不对便对之问个不停。担心多了,孩子们会感觉家长不理解自己,过得不快乐,甚至感觉到压抑。另外过多的担心还传递着一条不愉快的信息——不信任。前面说过,青春期孩子有着强烈的成人感,特别希望得到信任。孩子们长大了,有很大的潜能,他们能做成的事往往超乎我们的想象,相比于担心来说,他们更需要的是鼓励与祝福。有父母的鼓励与祝福,他们会做得更好。当然孩子们也是人,是人就会有缺点,有不足。现实生活中不存在完美的人,更不存在满分的孩子。对于不完美的孩子,我们理智的做法只有接纳。只有接纳孩子们,他们才愿意向我们吐露心事,诉说烦恼,同时不断改进自己。因此,我要送给大家的第二大沟通法宝是“多接纳少担心”。

  第三,开始对异性好奇,但又害羞或害怕,不知所措

  我想这是很多家长朋友最关注的事情之一,担心孩子“早恋”。因为担心孩子“早恋”,部分家长朋友开始了“侦探”工作:偷翻孩子的房间,偷看孩子的聊天记录,一发现什么蛛丝马迹便对孩子旁敲侧击等等。家长朋友们的担心,我非常理解,但孩子们不理解,甚至感觉很受伤,因为他们深切地感觉到父母对自己的不信任与不尊重。

  孩子们有秘密了,更爱美了,说明孩子们长大了,不再是那个看起来“没心没肺”的小家伙了。关于男女生的交往,有位专家的建议非常好,她说“公开放电十分安全,私下放电比较危险;集体放电比较安全,个体放电比较危险”。所以我们希望家长朋友大方地与孩子谈论与异性交往的话题,鼓励孩子与异性同学朋友正常交往,鼓励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这样有助于他们了解异性,降低对异性的好奇感与神秘感。

  另外,父母多与孩子沟通,给予孩子他们所期待的关心与爱。因为我们发现,在早恋孩子中,多数是因为家庭不完整,或感受不到父母的爱与理解,于是向外寻求情感支持,而异性成了最好的对象。因此,我要送给大家的第三大沟通法宝是“多尊重少猜疑”。

与青春期孩子的沟通4

  有句话说,“可怜天下父母心”。对于大多数家长来说,孩子对他们来说应该是完全属于自己的。一个孩子,从很小起,你说什么他就做什么,但如果突然有一天,从他(她)的嘴里蹦出个“不”字,家长们就会产生一种很矛盾的心理。一方面,家长会因为孩子终于有了自己的想法而高兴,因为孩子成长了;另一方面,家长们又会觉得孩子貌似要脱离自己的控制,甚至会感到受到了一点点的伤害。这种矛盾的心理,在日常亲子关系中往往会造成不好的影响。而孩子随着成长的过程,与父母的摩擦日渐频繁,一些逆反的心理也开始在言谈举止中慢慢显露,让家长们头疼不已。

  日前,在一场家长沙龙上,几十位家长共同探讨了亲子关系的问题,其中一些家长提出的问题颇具代表性。

  孩子浑身带“刺儿”

  点评:尊重最重要

  一位家长说,自己的孩子自打上初中后,就像变了一个人一样。脾气越来越火爆,一点就着,不听说,稍不如意就横眉冷对,就像浑身长满了刺一样,碰不得。

  另外一位家长也表示,自己的孩子也有类似问题。平时孩子和家长都比较克制,但往往积聚到一定程度后就会爆发,言语如果不管用,劈头就是一巴掌!打完了,静下来再谈。“几乎每过几个月都会爆发一次,揍他一顿之后反而能静下来谈个把小时,之后一段时间会好一些,但时间一长又旧态重发”,这位家长表示,自己的丈夫也是个脾气火爆的人,小时候的家庭教育经历也有相似之处。

  家长们就这个问题讨论热烈,但意见相当一致,那就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对孩子使用暴力。盛华教育的殷永胜校长点评说,孩子能够坐下来和父母有一定时间的沟通,哪怕气氛不怎么好,说明了孩子也在寻求解决的办法。在家庭当中,最主要的是要相互尊重,不要把孩子看成是自己的私人财产,生杀予夺,一人决定,而是要摈弃高高在上的架子和孩子站在一个平等的高度上。

  孩子偏激不听劝

  点评:永远不要对孩子说“不对”

  一位家长说到自己的孩子偏激,不听劝。

  这位家长说,有段时间,孩子一回家就说自己学校的一位老师这不好那不好,反正就是对这位老师偏见很深。这位家长很有技巧,因为平时孩子执拗起来,要是说他不对立马就会点燃火药桶,所以她并没有当面反驳孩子,而是私下里找孩子的老师谈了几次话,了解了事情的真相。

  之后这位家长反复考虑了怎样和孩子讨论这件事,最终这位家长灵机一动,和孩子说:“孩子,我和你们老师谈了,你们老师觉得自己确实也有些地方做得不对,但是又没法拉下面子和你道歉,但是你也要考虑一下自己做的事有没有不妥当的地方”。孩子一言不发,但是家长明显感觉到,孩子对于这位老师的看法变了,之后再也没有在家说过老师的坏话。

  专家表示,这位家长在这件事情上的处理方式饱含智慧。因为孩子正处于心理成长时期,对于外界的看法相当敏感。所以一旦你明确的说他不对,他一定会脸红气粗地反驳。“一些孩子,只要你嘴里冒出‘你是不对的’几个字,接下来的`沟通就会无效,因为你的理由他根本已经没有心思去听了,而是想方设法找你言语中的漏洞,来证明自己是对的”。殷校长建议,在遇到孩子做一些错事的时候,千万不能上来就否定他,而是要先肯定他正确的部分,然后话锋转到他不妥当的地方。

  另外,很多家长还提到了许多关于孩子学习上的问题,在大家的共同讨论与殷校长的点评中都一一得到了解决方案。很多家长表示,自己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集体活动,大家集思广益,收获良多!

与青春期孩子的沟通5

  1、教育的前提是关系

  不论是父母还是老师,面对青春期的孩子,常常是力不从心。明明是对的事情,为什么孩子就是不听呢?

  如果是工作中,我们希望别人认同自己的观点,还会想办法跟同事搞好关系,可是面对孩子,往往选择强制规定。若是孩子反抗、不受控,家长会选择更强力度的控制让他服软。

  这样表面看似迎合了家长的要求,但孩子却把真实想法隐藏了起来,就像志俊一样,不说了。孩子的沉默是一种无声的反抗,这样亲子关系疏离,孩子更不会认同父母的观点。这种沉默其实蕴藏着很大的危机,随时可能引爆。

  想教育孩子,就要跟孩子搞好关系。青春期的孩子兼备了儿童与成人的特点,既要像小时候一样,在某些方面仍然要有原则和底线,又要像对待大人一样,多与孩子进行平等的沟通。

  2、关系的基础是沟通

  想跟孩子搞好关系,就要注重与孩子的沟通,耐心的多听听他的想法和意见。或许家长认为自己的阅历经验更丰富,孩子只要听着就会有收获。但给孩子一个自主思考的空间,让他从稚嫩变的成熟,比直接给他正确经验对他有意义的`多。现在社会上许多啃老族,就是过于依赖父母,即使真正成年,也没有从心理上“断奶”,造成年老父母和社会的巨大负担。自主意识,就是从孩子萌发自我开始培养的。

  沟通时,多关注一下孩子,不要把自己的臆测当成事实结论去批判,就像志俊的妈妈,一听到“喜欢你”,就认为他们早恋了。其实,孩子们只是在说Beyond的一首歌。“你最喜欢哪首歌?”“喜欢你”只是家长和老师过于敏感,不听孩子的解释,认定了自己的想法,觉得孩子在狡辩,无形中伤害了孩子。如果在跟孩子的沟通中多一些耐心,认真听听他的话,可能不会造成孩子的无声反抗。

  3、沟通的原则是接纳

  沟通并不是简单的说话,是人与人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

  与孩子有效沟通的前提,就是接纳。接纳青春期孩子的多变、自我、矛盾、渴望得到认可、希望有更多的朋友、关注异性等等。这些都是很正常的事,不用想方设法去干涉和禁锢。

  我们都是从狂放不羁的青春岁月走过来的,遥想当年的自己,不也犯过许多可笑的错误嘛,为什么要剥夺孩子在犯错中成长的机会。跟孩子交往要放低姿态,孩子有孩子的信仰,大人无需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他。对于青春期的孩子,他更多时候是在寻找一个倾听的对象,因此你仔细认真的听孩子说话,原本就是对孩子的一种支持,在听孩子说话的时候,说出你对孩子所做事情或者所说话的感受,给一些简单的回应和简单的评说足够。

  4、接纳的结果是自尊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在低级需要得到满足时,就会走向高级需要。接纳意味着对孩子作为个体的尊重。

  青春期孩子的自我意识觉醒,内心非常渴望别人的接纳、认同和尊重等。有的孩子可以很容易地得到满足,比如那些在学习上表现好的孩子,在外面就已经很满足了,如果能从父母那里获得更多的支持的话,我们会看到他们非常阳光自信,自我价值感很高。然而有许多孩子往往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在学校里、在老师那里、在同伴那里并不能得到满足,于是他就更加希望父母的理解和帮助。

  这种情况下,如果父母也给孩子施加了压力,这个孩子也许就会出现我们所说的行为偏差,诸如网瘾、早恋等问题,而他实际上是到网络上或者是异性同龄人身上寻找他渴求的肯定和认同去了。如果父母能做到理解、接纳和认同,孩子也会表现出他独特的魅力。

  如果父母对亲子沟通确实感到吃力,也可以像志俊的妈妈一样,带孩子一起去看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并不是非要有什么“毛病”才可以去的。心理咨询师相当于家庭医生,保健工作也是经常做的。心理咨询师可以帮孩子疏导情绪,也可以让孩子认清青春期的自己、让家长认清青春期的孩子,更可以帮助青春期的孩子懂得心理学的一些知识和方法,来帮助自己面对今后人生当中遇到的问题。

  如果能接纳孩子,耐心的倾听孩子的想法,满足孩子的内心需要,与孩子有良好的互动,青春期也可以轻松走过!

与青春期孩子的沟通6

  做一个好听众

  随着年龄的增大,许多青少年认为坐下来同父母细诉衷肠是一件很别扭的事。而对于父母来说,必须设法让子女觉得那样做是很自然的,其诀窍就是要让家里时时有一种“聆听的气氛”,这样孩子一旦遇上重要事情要跟人商谈,自然会来找你。要达到这个目的,其中一个好办法就是经常抽空陪伴孩子并做一个好听众,而晚饭是全家共聚的好机会。可惜这一点往往被一些父母忽视。同时,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很少同父母一起吃晚饭。父母如果每天晚饭时肯留心听儿女说话,会让儿女觉得自己受重视,而创造这样的“聆听气氛”会很有效。

  与子女平行交谈

  用平行交谈的方法跟青春期的儿女谈话往往能引起热烈的反应。所谓平行交谈,即父母与子女一起从事一些普通活动时进行交谈,但重点要放在活动上,而不是谈话的内容,双方也不必互相看着。这种谈话方式会让父母和孩子都感到轻松自在,而对父母来说尤其如此。几乎从事任何活动都能得到这种相处的机会,例如和孩子一起看电视或进行体育活动。一位父亲就很会利用这样的机会:“我常常和14岁的儿子在清晨打羽毛球,那时候我们往往谈起某位老师或学校里发生的某件事情,但都只是随便聊聊,不是严肃的讨论。我发现儿子很喜欢这种形式的谈话,从这种活动中我也较好地了解到儿子的情况。”

  只做顾问不做“指导员”

  有时父母提出的意见即使很好,孩子们也不喜欢,因为他们需要的不是“指导员”,而是顾问——只会细心地聆听,协助他们做出抉择,不是插手来干预他们的事情而是建议他们改弦更张。要是孩子把事情搞砸了,不宜直接干预、批评,孩子不喜欢别人指出他们把事情搞得一塌糊涂,更不需要别人教他们如何走出困境。父母应该协助子女仔细检讨这件事,青少年往往能自行想出叫人拍案叫绝的解决方法。

  给孩子足够的自由天地

  青少年需要感觉到自己的生活并非完全由父母来控制,孩子到了一定年龄都渴望有自己的空间,父母尽量不要擅入他们的房间,不要让他们觉得只有跑到外面才会有这样的空间。我的一位同事在这方面就做得很好,他说:“孩子的房间里常常挤满了他的朋友,他们或谈天说地,或吃东西,或玩电子游戏,虽然经常吵吵嚷嚷,但我觉得这并不要紧,因为只要孩子没有变坏,很安全就行了。”

  当代的青少年越来越渴求有自己的私生活,他们往往因此变得感情冷淡、喜欢独处,不肯与父母在一起。有些父母被十几岁的孩子避开或推开会感到很难过,其实这是青春期子女正常的表现,很多父母不明白的是,尽管孩子想避开父母,却不希望父母也这样对待他们。

  把要说的话写下来

  做父母的`把不想直接向子女说或可能不中听的话写下来。因为把话写下来,你的话就会显得很有分量,一般人会认为白纸黑字更加可信,而且可以一看再看。有一位美国的母亲发现她14岁的女儿已经开始同男孩子约会了,她想向女儿强调性爱可能引起的危险后果,但是每次刚刚开口,女儿就不耐烦地说:“这些我早就知道了。”于是这位母亲就写了封信给女儿,她在信中细说了她的忧虑,还说她知道自己不能对女儿凡事都要过问,然后她把信放在了女儿的床上。女儿一直没有表示收到过这封信,直到三年后的一天,母女俩正在厨房里忙着,女儿突然开口说道,她正在等待那个人的出现,因为“那封信影响了我”。

  不要无所不问

  青少年通常不会把很多有关自己的事告诉父母,如果你的孩子也是这样,你应该把孩子告诉你的任何事情都视为礼物,加以珍视。曾有一位身为人母的同事,有一天她15岁的女儿回家后就抽抽搭搭地哭泣,但没有告诉她原因。于是她陪女儿坐在沙发上搂着她,过了一会儿,女儿就走出房间不哭了。那位母亲始终不知道女儿为什么哭,但她明白那一天女儿需要的不是自己的提问而是慰藉。几年后母女俩谈起这件事时,女儿已经记不起哭泣的原因,但是她说她记得当时母亲在她身边,而对女儿来说,母亲在身边才是最为重要的。

  对刚刚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进行教育,是一个需要不断与之进行对话的过程,要不断地重新调整与孩子间的关系,要进行坦率的沟通。青少年真正需要的是这样一个引导者:一个成熟而明白事理、在他们需要帮助时,能够立即伸出双手援助的人。而对于天下所有为人父母者来说,看着自己的儿女慢慢地成长,并且渐渐地了解他们自己,学会自己解决问题,这就是最大的安慰。

【与青春期孩子的沟通】相关文章:

与青春期孩子的沟通09-06

父母与青春期的孩子沟通08-21

父母与青春期的孩子沟通(经典)08-22

如何与青春期孩子沟通06-26

关于与青春期孩子的沟通09-05

怎么跟青春期的孩子沟通08-18

父母与青春期的孩子怎么沟通08-21

父母与青春期的孩子沟通(精华)08-22

父母与青春期的孩子沟通精华(15篇)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