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职网>实用文>制度>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

时间:2023-11-07 15:37:20 制度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很多场合都离不了制度,制度泛指以规则或运作模式,规范个体行动的一种社会结构。这些规则蕴含着社会的价值,其运行表彰着一个社会的秩序。制度到底怎么拟定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1

  考察我国古代社会的政治制度,如果从社会形态来说,可以划分为奴隶社会政治制度和封建社会政治制度;如果从政治体制来说,可以划分为分封制和中央集权制(如郡县制);如果从权力系统来说,可以划分为血缘集权统治和政治集权统治。就其产生与演变而言,有三次大的创新:

  (1)禹传位于启,开始“家天下”的国家制度;

  (2)西周确立起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使中国历史由“方国联盟”走向“天下共主”,走向血缘集权统治时期;

  (3)秦始皇创立中央集权制度,进行各种标准化和官僚制度的建设,中国历史从此摆脱血缘政治模式,走向单纯政治集权统治时期。本专题的四目课文,第1目“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讲的是古代中国早期阶段即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的特点,主要叙述了国王“家天下”制度、分封制度与宗法制度的内容与影响。第2目“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着重叙述君主专制政体与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与形成。第3目“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阐述的是中国古代君主专制政体的发展与帝王权力的逐步强化。第4目“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主要阐述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高度强化。联系当时西方许多国家先后发生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建立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或民主共和政体,为资本主义工业化开辟道路,从而说明清朝的统治者把君主专制推向顶峰,极大地妨碍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使中国社会的发展步伐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从而埋下日后被动挨打的祸根。最后对晚清政治改革进行简要介绍,为古代政治向近代政治的演进提供一定的基础。

  西周的分封制

  1、目的:巩固周王朝的统治。

  2、含义:又称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宗族姻亲分派到各地,广建子国。(岳麓版)武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人教版)

  3、概况:武王建周后,进行了大分封;周公东征平叛后,进行了更大规模的分封。周公在推行分封制方面起了重大作用。

  4、受封对象:王族(人教版,岳麓版说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他们的封地或居于富庶之处,或处在战略要地。这些亲族在分封时除土地外,还得到大量的物资、武装和人口等)、功臣(待遇与亲族类似)和先代贵族。周人还把一些殷商旧族强制迁到姬姓封国区域内,实行监督,便于管理。周人也分封了一些殷商降族,还恢复了一些被商灭掉的古国,利用他们对付商人。

  5、诸侯义务:服从周王命令,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

  6、诸侯国:齐、鲁、燕、卫、晋、楚等。

  7、意义:西周实行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使西周政权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加上礼乐制度的制定,协调了贵族中的等级关系,社会得以稳定下来。这些受封的大大小小的诸侯国,分布在天下各地,构织起四通八达的统治网络,形成了对周王室众星拱月般的政治格局。周王室分封宗亲贵族的既定制度,辅之以明确天子权利和诸侯义务的周礼的约束,决定了王室和诸侯之间的内在关系,使中央王国对地方诸侯的纵向联系加强。同时,西周的诸侯国之间或为同宗共祖的宗亲,或为彼此通婚的姻亲,横向联系也比以前密切很多。从强化中央控制能力和促进地方之间的联系两方面来看,西周分封制在历史上是有积极意义的。

  8、崩溃:西周后期,王权衰落,分封制受到破坏。春秋时期楚王问鼎,是诸侯对分封制的公开挑战。春秋战国时期,大国兼并小国,同姓国也彼此争战,周天子失去控制。战国末年,周王室更是偏居一隅,大部分王室土地被秦国吞并,完全失去分封大权。

  西周的宗法制

  1、目的: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地位,以保证王权的稳固。

  2、实质:按照血统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

  3、内容:

  ①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分大、小宗,小宗须服从大宗。嫡长子与众子具有血缘上的兄弟关系和政治上的君臣关系。诸侯和大夫等具有双重身份。源于原始社会父系家长制,由周天子和诸侯扩大到全国。

  ②周天子以嫡长子世代继承最高执政权力,其余诸子分封为诸侯,诸侯国对于周王室处于附属地位。由血统关系的亲疏,形成“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这样的宗法等级。

  4、影响:稳固秩序,防止争夺;巩固分封制;宗法观念成为传统思想内容之一。宗法关系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密切结合在一起。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中国早期国家出现的背景、过程,并概括其特征。

  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概括从文明初期到西周时代的历史演进过程。

  概括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分析宗法制对我国社会的深远影响。

  2、过程与方法

  学会运用阅读法(包括文字资料、地图)、观察法、讨论法、推理法、概括法等来学习相关问题善于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

  教师应该注重启发式教学,向学生展示大量考古材料的同时,要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要培养学生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了解中国早期文明起源的知识,理解中华民族历史的源远流长,激发学生对祖国历史的自豪感,加深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深入理解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基本内容。

  难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家在初中就已经了解了中国古代史,那现在能否准确的背出中国古代朝代的更迭顺序?

  答案: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

  从朝代更替歌中,我们知道夏商周是中国古代早期出现的朝代,夏是最早的奴隶制国家,那在夏之前中国社会是什么样子的?——原始社会。

  原始社会最重要的社会组织单位又是什么?——部落和部落联盟。

  我们知道部落和部落联盟是以血缘关系来维系,那么他们的部落首领是通过怎样的方式产生的?——禅让制

  但是这种以才能和贤德选举部落首领的禅让制到了大禹这一代发生了变化,大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了他的地位,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开启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新篇章。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中国古代早期夏商和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二、正题:

  一、夏商政治形式(板书)

  复习:夏:BC20xx—BC1600

  阳城

  商:BC1600—BC1046

  亳—殷

  西周:BC1046—BC771

  镐京

  1、早期国家的诞生(板书)

  思考:中国早期国家大致在什么时候形成?在什么地域出现?

  时间:约5000年前

  地点: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标志:金属器具的使用,贫富分化,文字的成熟,城的出现,礼制的产生。

  (金属器具的使用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随即发生贫富分化以及文字的成熟、城的出现、礼制的初步形成等。)

  2、夏朝的政治特点(板书)

  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为家天下

  宗族关系开始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

  3、商朝的政治特点(板书)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宗法制

  神权和王权相结合

  (过渡),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灭亡商,建立了周朝,武王很快遇到了一个难题:面对空前辽阔的领土,当时交通又极为不便,信息不灵,如何才能有效的统治刚刚建立的新王朝以及抵御周边少数民族的侵犯呢?——周朝实行了分封制。

  二、西周的分封制(板书)

  1、含义:封邦建国,周天子把土地和人口分配给臣属,让他们建立诸侯国,巩卫王室。

  2、对象:同姓王族—最亲信,最信赖的人(燕、鲁)

  异姓功臣—天子对忠臣的鼓励,以此来拉拢他们,号令天下(齐)

  先代贵族—借先代贵族的威望,减少新政权的阻力(蓟、陈、宋)

  3、内容:分封制演示图表(板书)

  义务:定期朝贡、交纳赋税,提供军赋力役(一方面,周王把土地和人民授予诸侯,建立诸侯国,被封的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又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卿大夫再依次分封;另一方面,受封的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

  4、目的:加强周天子对地方政权的控制,稳定秩序,扩大周朝的统治范围,巩固王朝的统治。

  5、评价:

  积极意义:扩大和巩固了周王朝的统治(西周的分封制确立了诸侯、卿大夫与周天子之间严格的隶属关系,各方诸侯都以周天子为天下共主,因而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王权要比夏商牢固,这对巩固和扩大西周王朝起了积极作用)

  消极:分封制也埋下了地方分裂割据的祸根,强盛起来的诸侯国逐渐吞并其他弱小的诸侯国,甚至挟天子以令诸侯,使周天子的威严丧尽。

  (过渡)刚刚我们讲的是西周的分封制度,我们知道周天子和诸侯王他们不能长生不老,总有一天会离世,那么他们死后又是谁继承权位呢?是他的大儿子,小儿子?女儿?这就涉及到西周的另一种制度,宗法制。

  三、西周宗法制度。(板书)

  1、概念:周人按血缘亲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这样的宗法等级。

  2、核心内容:嫡长子继承制。

  思考:什么是嫡子?什么是庶子?什么是嫡长子?

  答案:正妻(大老婆)生的儿子称为嫡子,其他妻室生的称为庶子,正妻生的第一个儿子称为嫡长子。

  嫡长子继承制即是嫡长子继承父亲的宗主地位,庶子进行分封。按照宗法制的规定,周王的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余的嫡子和庶子应分封到地方去作诸侯;诸侯的嫡长子继承国君位,其余诸子分封为卿大夫;卿大夫的嫡长子继承封号,其余诸子分封为士。所以,嫡长子与分封下去的嫡子及庶子有着双重关系,在血缘上他们是兄弟关系,在政治上他们又是君臣关系。(宗法制关系示意图)

  问:“想一想:“大宗”一定“大”吗?“小宗”就一定“小”吗?”

  答案:大宗和小宗是相对而言。具体来说,周天子是天下的共主,是所有姬姓贵族的大宗;诸侯对周天子而言是小宗。在封国内,诸侯对卿大夫而言是大宗,而卿大夫对诸侯而言又是小宗。在卿大夫的封地内,对于士而言,卿大夫又成为士的大宗。大宗和小宗的划分,明确了下级贵族臣服于上级贵族、全体贵族服从于天子的政治隶属关系。

  3、作用:防止贵族之间因为权力的继承问题发生纷争,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此后,宗法制成为我国数千年来封建统治者享受特权的依据,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思考:即使是今天,宗法制仍对我们社会产生深远影响,你们能举例说明吗?

  答案:(现在很多人仍有重男轻女的思想,认为只有生儿子才能传宗接代延续香火;任人唯亲的思想也与宗法制有关系;现在我们仍要遵循长孝顺、尊敬长辈等也跟宗法制的影响有关。)

  讲到这里我们思考一下分封制与宗法制有何关系?

  二者互为表里、相互依存,宗法制维系了分封制,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在家中、族内就是宗法制,上升到国家就是分封制。

  四、课后总结

  归纳并总结出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王权与神权紧密结合

  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3、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形成权利的高度集中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3

  1、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2、神权与王权的结合,带有浓厚的原始迷信色彩;

  3、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相结合;

  4、地方分权(政治权力相对分散在各级贵族手中,天子的'身份只是“共主”,对诸侯以及下属的领地并无实际的治权),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5、族权与政权合二为一,具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6、商周政治制度前后沿袭,具有相对的延续性和稳定性;

  7、贵族政治,君权有限。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相关文章: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02-04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10篇)02-18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10篇02-09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集锦10篇02-18

小班早期阅读教案03-19

西方政治制度学习心得体会范文11-07

大班早期阅读胖国王教案07-06

幼儿园早期阅读的教案12-17

中班早期阅读动物是我们的朋友教案08-26

小班早期阅读教案圆圆的弯弯的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