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制度>护士培训制度

护士培训制度

时间:2023-12-14 14:50:44 海洁 制度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护士培训制度(精选5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需要使用制度的场合越来越多,制度是要求成员共同遵守的规章或准则。什么样的制度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护士培训制度,欢迎大家分享。

护士培训制度(精选5篇)

  护士培训制度 1

  护理继续教育是继在学校毕业以后,对护理人员进行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及新理论、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为主的一种教育方式,目的是使我院护理人员不断提高专业能力及技术水平,以适应医学科学的发展需求,更好的为广大患者服务。

  一、继续教育对象

  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全体护理人员

  二、培训方式

  (1)院级培训

  各级护理人员必须参加院方组织的各种与护理有关的培训

  (2)护理部及科室培训

  第一级段:毕业后岗前培训

  新进医院的护理人员除参加医院组织的岗前培训外,根据院方的安排,由护理部制定具体的护理人员岗前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

  第二阶段:轮转科室培训

  新进医院护理人员完成岗前培训后,由护理部安排科室轮转,所轮转科室根据护理部制定的轮转科室培训计划认真进行培训,并完成出科考核,轮转结束后由护理部统一进行考核决定定岗。

  第三阶段:定岗后的培训

  1、轮转护士经考核合格后由护理部安排定科,科室根据护理部的`继续教育培训计划,制定本科室培训计划(分层培训),对本科室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基本知识、专科操作、常规、规程、护理核心制度、应急预案、流程、新技术、新业务等进行培训。(业务学习、护理查房至少每月一次,要求有实用性)。

  2、护理部

  护理管理人员培训:护理部制定护理管理人员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

  护理部每年除对新技术、新理论、新知识组织培训外,对交接班规范、护理查房规范、沟通技巧、《基础护理技术操作》中常见技术操作、急救技术等进行培训,20xx年在我院开展PICC导管维护、品管圈工具的使用,举办危重病人培训班,邀请相关科室医生进行授课。

  (3)护士ICU轮转培训

  为了提高我院护理人员的危重患者抢救能力,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水平,对1年以上、10年以下的临床护士从20xx年1月份开始进ICU进行培训(培训时间:一个月)培训期间,必须掌握以下内容:

  1、ICU常见疾病的病情观察及护理要点

  2、危重单的书写

  3、呼吸机、简易呼吸器、除颤仪的使用

  4、ICU各种引流管的护理

  5、气管切开病人的护理

  6、经鼻、口腔、气管切开处吸痰

  7、危重病人床头交接

  8、ICU与科室之间的交接

  具体培训计划由ICU护士长制定,各科室根据本科实际情况上报轮转人员名单,由护理部统一安排。

  护士培训制度 2

  考核目标:

  为实现分层次培训的目标,是各级护理人员能够适应不同工作任务,培养一支能适应现代护理学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护理队伍。

  实施方法:

  1、制定考核内容及目标:为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护理部根据各级护理人员的.岗位职责要求制定不同的考核标准,共制定了包括护理工作、敬业合作、职业道德、科研教学等四个方面的各级各类人员考核表。

  2、各级各类人员考核标准:80分以上的享受100%绩效津贴并可参加优秀等级的评选;

  75-79分享受90%的绩效津贴;70-74分享受80%的绩效津贴;65-69分享受70%的绩效津贴;60-64分享受60%的绩效津贴。

  3、学分考核:中级职称级以上人员每年至少完成25学分的继续教育项目学习(其中Ⅰ类学分≥10分,Ⅱ类学分≥15分,且Ⅰ类学分、Ⅱ类学分不能相互代替,每年完成国家级学分10学分),其他护理人员必须每年至少完成15学分。

  组织培训:

  根据在职培训的特点,护理部主要通过岗前培训、新护士基本护理技术培训与考核、安排护理人员外出参观学习、安排岗位轮训、举办内容丰富的继续教育讲座、组织新技术和新业务的推广应用培训、举办护士长管理培训班等形式对各级护理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培训,临床科室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组织不同内容的培训项目,人员参加培训情况与学分考核相结合。

  组织考核:

  每对科室护理人员进行一次综合考核,不同岗位、不同技术职称人员考核,科室组织考评小组,岗位考核结果是岗位聘用、解聘、晋升、晋级、奖惩、任免等的重要依据,并与晋升工资档次、管理岗位津贴、岗位绩效津贴相挂钩。

  各级护理人员依据学分考核手册规定的内容认真填写,年终有护士长汇总后报护理部。

  护士培训制度 3

  为促进护士知识技能巩固、提高和扩展,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使各类护理人员得到充分培养,促进各类人才的成长。现制定护士分层次培训考核制度如下。

  一、培训目标:

  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使各级护理人员能够适应不同工作任务,培养一支能适应现代护理学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护理队伍。

  二、实施方法

  1、制定培训考核内容及标准:制定不同的培训考核标准,各级各类护理人员岗位培训考核内容及标准应包括护理工作。

  2、各级各类护理人员根据培训考核内容和考核标准进行考核评价,与医院和科室绩效分配方案挂钩。

  3、学分考核:注册护士每年至少完成25学分的继续教育项目学习

  (其中Ⅰ类学分≥10学分,Ⅱ类学分≥15学分)。

  三、组织培训

  新护士基本护理技术培训与考核、举办内容丰富的继续教育讲座,培训形式对各级护理人员进行针对性培训,科室可根据实际情况组织不同内容的培训项目,人员参加培训情况与学分考核相结合。

  四、组织考核

  根据科室及医院对护理人员进行综合考核结果,并与岗位绩效工资挂钩。

  各级护理人员按要求参加医院、护理部组织的各种比赛、考试考核,成绩记录个人技术档案,参与综合考核。

  护士培训制度 4

  考核目的

  为实现分层次培训的目标,使各级护理人员能够适应不同工作任务,培养一支能适应现代护理学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护理队伍。实施方法。

  1.制定考核内容及标准

  按照医院对技术干部总体培训目标,为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护理部制定了包括医德医风、出勤情况、履行职责、理论学习、专业技能、教学水平、科研能力、7个方面的各级护理人员学分考核手册,并根据各级人员岗位职责要求制定不同的考核标准。学分考评采取百分制,未完成标准项目者予以扣除相应分值;同时,为调动人员积极性,每项考核内容均设有加分项目,如对获得各种奖励、超额完成夜班数、考核成绩优秀者均按照相应的标准给予加分,学分≥95分为合格。

  2.组织培训

  根据在职培训的特点,护理部主要通过岗前培训、新护士基本护理技术培训与考核、安排人员外出参观学习、安排岗位轮训、举办内容丰富的继续教育讲座、组织新技术和新业务的推广应用培训、举办护士长管理培训班等形式对各级护理人员进行针对性培训,临床部和科室可根据实际情况组织不同内容的培训项目,人员参加培训情况与学分考核相结合。

  3.组织考核

  考核按院、部、科3级组织实施,各级护理人员依据学分考核手册规定的内容认真填写,科室组成考评小组,每月对科室护理人员进行1次综合考核,每进行汇总后报临床部总护士长审核;总护士长将所管辖的全体护理人员的学分审核结果以及已达任职年限的情况上报护理部;护理部对各部考核情况进行复核,并将已达任职年限拟晋升专业技术职称的各级护理人员考核情况报干部部门,考核结果记入各级人员培训考核档案,作为护理人员培养使用、评定专业技术职称、调级调职的重要依据。对已达任职年限拟晋升专业技术职称护理人员的.考核在考评基础上进行,任期考核结果与技术职称晋升挂钩。

  考核结果

  1.考核不合格原因分析

  通过实施规范化培训与考核,考核不合格者扣除相应分值,项目中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不达标、未完成规定夜班数、出勤率不达标等项目所占比例呈下降趋势,而发表论文不达标则成为各考核不达标的主要原因。讨论

  1.实施分层次培训与考核是适应护理学科发展的需要

  随着护理学科的发展,护理工作的职业功能不断扩展,护理人员在以病人为中心的临床工作中承担多种角色,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多年来,我国临床护士主要以中等专业为主,高学历人员少,大专以上学历仅占20.6%,护理队伍的整体现状还不能完全满足护理学科内涵发展的需要。通过实施规范化分层次培训与考核,对各级护理人员提出了明确的职责要求,使其能够在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模式中,发挥各自的角色功能,不断丰富护理服务内涵,满足病人生理、心理、社会、人文等方面的需求,推动护理工作不断向深层次发展。

  2.实施分层次培训与考核是提高人员素质的需要

  由于护理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护理人员的继续教育应结合岗位需求和岗位特点,建立以岗位培训为主、集中训练和课程教育为辅的继续教育体系。按照继续护理学教育的要求,应注重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保持护理工作能力,促进个人成长和业务水平的提高。为达到这一要求,培养高素质的护理队伍,我院通过制定和实施循序渐进的护理人员培训计划,从每一位护士进入临床工作开始,明确培训目标,对护士重点进行基本技能和基本理论的强化训练,使之能够尽快适应临床护理工作的基本要求。护师除进行以上内容的培训外,增加专科理论和技能培训,同时,适当进行教学和科研能力的培养;对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重点进行专科理论、专科技能、新技术、新业务培训,注重强化其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提高其解决专科护理问题和疑难问题的能力。在岗位培训与继续教育课程中突出针对性原则,提高培训工作的实用性和效果。考核既是检验培训效果的一种方法,也是提高培训效果的一种手段,通过考核还可以使培训对象明确培训目标和管理者期望其达到的标准,从而达到自我管理和自我提高的目的。从分析近3年对护理人员实施全面考核结果可以看出,各级护理人员考核合格率逐年上升,说明培训与考核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在培训和考核过程中得到了提升。

  3.实施分层次培训与考核是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力的需要

  据统计,我国护理人员中中级技术职称以上人员仅占8.9%,而大量中级技术职称以上人员从事非临床护理工作,使护理人力得不到有效利用。面对当前护士普遍不足、人才流失等现象,最大限度地激发护士的潜能和工作积极性是护理管理者面临的重要课题。我院通过实施分层次培训与考核,使各级护理人员都有了明确的目标,在培训与考核过程中运用一定的激励方式和管理手段进行正确引导,充分发挥护理人员的潜力,激励护理人员从被动接受培训到主动学习,从消极应对考核到积极完善自我,逐渐变压力为动力。从分析不达标者扣分原因结果可知,理论考试和操作考核不达标、未完成规定夜班数、出勤问题等造成不达标的情况呈逐年下降趋势。

  4.系统、规范的培训是提高护理人员科研能力的需要

  学科的发展离不开创新,而科研是创新的基础。由于各层次护理学教育中科研理论和方法学的培训内容相对不足,造成了护理人员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相对薄弱。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在继续教育课程设置上加强对护士及以上人员护理科研内容的培训,以逐步提高护理人员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考核中将发表论文作为一项重要指标,有力地促进了护理人员开展护理科研和撰写护理论文的积极性。

  护士培训制度 5

  考核目标:

  为实现分层次培训的目标,使各级护理人员能够适应不同工作任务,培养一支能适应现代护理学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护理队伍。

  实施方法

  1、制定考核内容及标准:为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护理部根据各级人员岗位职责要求制定不同的考核标准,共制定了包括护理工作、敬业合作、职业道德、科研教学等四个方面的各级各类护理人员岗位考核表。

  2、学分考核:中级职称及以上人员每年至少完成25学分的继续教育项目学习(其中Ⅰ类学分≥10学分,Ⅱ类学分≥15学分,且Ⅰ类学分Ⅱ类学分不能相互替代)。

  组织培训

  根据在职培训的特点,护理部主要通过岗前培训、新护士基本护理技术培训与考核、安排人员外出参观学习、安排岗位轮训、举办内容丰富的继续教育讲座、组织新技术和新业务的推广应用培训、举办护士长管理培训班等形式对各级护理人员进行针对性培训,临床科室可根据实际情况组织不同内容的培训项目,人员参加培训情况与学分考核相结合。

  组织考核

  每对科室护理人员进行1次综合考核。不同岗位、不同技术职称人员考核,科室组成考评小组,岗位考核结果是岗位聘用、解聘、晋职、晋级、奖惩、任免等的重要依据,并与晋升档案工资档次、管理岗位津贴、岗位绩效津贴等挂钩。

  各级护理人员依据学分考核手册规定的内容认真填写,年终由护士长进行汇总后报科护士长审核;科护士长将所管辖的全体护理人员的.学分审核结果上报护理部。

  护士分层次使用措施

  1、每月及年终各护理单元对各级岗位护士的考核绩点表由护士长上报至护理部,护理部讨论核实后上交人事科进行奖惩。

  2、二级级岗的任职要保证高学历、高职称、高年制护士及专科护士的优先

  任职条件:

  (1)学历:大专本科及以上

  (2)资历:护士、护师及以上技术职称,有带教历程2—3年

  (3)知识与技能:熟练掌握护理专业的基础理论与专科理论,熟悉本专科疑难重症病例的护理诊断、护理技能,能参与完成急危重症病人的抢救任务。能指导下级护理人员解决本科护理工作中的常见问题,有带教能力。

  3、一级岗位的任职条件:

  (1)学历:中专及以上

  (2)资历:护士及以上技术职务。

  (3)知识与技能:熟练掌握护理专业的基础理论与专科理论,熟悉本专科疑难重症病例的护理诊断、护理技能,能参与完成急危重症病人的抢救任务。

  4、辅助护士岗位的任职条件:

  ( 1)学历:中专及以上

  (2)资历:毕业一年及护士以上技术职务。

  (3)知识与技能:熟练掌握护理专业的基础理论与专科理论,熟悉本专科疑难重症病例的护理诊断、护理技能,能协助完成急危重症病人的抢救任务。

【护士培训制度】相关文章:

培训学校培训制度10-19

培训学校培训制度(通用)10-20

保洁人员培训制度 保洁公司培训制度10-02

工作培训制度05-03

公司培训制度05-03

卫生培训制度05-03

安全培训制度04-13

员工培训制度05-04

教育培训制度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