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制度>外企管理制度

外企管理制度

时间:2023-03-20 11:21:35 制度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外企管理制度

  在现在的社会生活中,制度的使用频率逐渐增多,制度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为了维护正常的工作、劳动、学习、生活的秩序,保证国家各项政策的顺利执行和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依照法律、法令、政策而制订的具有法规性或指导性与约束力的应用文。制度到底怎么拟定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外企管理制度,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外企管理制度

外企管理制度1

  1.1总则

  最高管理者承诺,依照有关ohs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公司的实际所确定的ohs方针应被全体员工理解并执行,以保证危险得到控制和管理体系持续有效地运行。

  1.2职责。

  最高管理者负责ohs方针的确定和颁布并确保贯彻执行。

  1.3控制要求。

  a)ohs方针是本公司ohsms的宗旨、目标和方向;

  b)保持文件化的ohs方针,确保传达到全体员工并付诸实施;

  c)通过体系运行,保证ohs方针得以实现;

  d)依据ohs方针确定ohs目标和指标;

  e)当公司生产经营或安全状况发生较大变化或经管理评审及相关方提出要求时,应及时对ohs方针进行修订并通报相关信息。

  2、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

  2.1总则。

  对公司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够控制和可以期望通过程序文件的运行对其施加影响的危害进行辨识和危险评价,对公司进行一次全面、科学、客观的初始状态评审,以确定公司的重大危险。

  2.2职责。

  a)管理者代表负责或其指定人员负责组织对危害辨识和危险评价的组织领导工作;

  b)各单位负责危害的辨识和危险评价的基础工作,并将结果汇总到安全处;

  c)安全处负责对公司所有的危害进行分析、归纳,并进行危险评价,评出重大危险。

  2.3控制要求。

  a)危害的辨识范围应覆盖公司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控制和可能对其施加影响的各个方面;

  b)进行危害辨识和危险评价所需要的信息必须真实可靠;

  c)进行危险评价,应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覆盖过去、现在和将来,正常、异常和紧急状态;

  d)重大危险的影响应考虑:重大危险的规模和范围,重大危险的影响程度大小,影响持续的时间及发生的概率等;:

  e)不断对公司范围内的危害作出辨识并进行危险评价,确定出重大危险。

  2.4相关文件。

  3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3.1总则

  建立并保持程序以获取ohs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确认其符合性并跟踪其变化以及时更新。

  3.2职责。

  3.2.1安全处负责ohs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的获取及适用性确认,对符合性进行检查。

  3.2.2各单位应严格遵守已确认的ohs法律、法规、标准和其它要求。

  3.3控制要求。

  a)安全处确定获取ohs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的途径与频次;

  b)安全处对ohs法律、法规、标准及公司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的适用性进行确认;

  c)建立适用的ohs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的台帐;

  d)根据公司生产的变化,确定新的重大危险对法律、法规、标准的符合性;

  e)跟踪法律、法规、标准和其它要求的变化,并及时更新相应台帐。

  f)已确认适用于公司的ohs法律、法规、标准和其它要求应发放到各个单位(部门)以便做好各自的职业安全健康工作。

  3.4相关文件。

  法律、法规、标准清单。

  4、目标

  4.1总则。

  依据本公司的ohs方针和确定的重大危险,制定ohs目标和指标,并建立目标、指标控制程序,公司的目标和指标应分解到各部门,以实现对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预防和持续改进。

  4.2职责。

  a)安全处负责提出和修订公司的ohs目标和指标及其日常检查及审核;

  b)osh管理者代表负责审查ohs目标和指标;

  c)相关单位负责本单位ohs目标、指标的分解和细化并落实;

  d)总经理负责审批ohs目标和指标。

  4.3控制要求。

  4.3.1目标、指标制定的依据。

  a)公司的职业安全健康方针;

  b)要考虑技术的先进性及可选方案;

  c)相关方的期望和要求,法律、法规的要求;

  d)经营管理与竞争的要求,市场状况,经济条件。

  4.3.2目标、指标的检查与修订:

  a)安全处组织有关部门每半年对公司ohs目标、指标的实施情况进行一次(必要时可增加次数)检查,并将结果报ohs管理者代表;

  b)当目标和指标需要修订时,安全处应报管理者代表,并提交ohs管理评审会议,各部、科要根据评审结果对本部门的目标和指标进行相应的修订;

  c)各部、科应根据ohs管理方案的实施,对分解的目标、指标实施过程进行检查和控制。当重要危险因素发生变化时,应及时修订目标和指标并文件化;

  d)目标和指标的变更和修订必须经0hs管理者代表审查,总经理批准。

  4.4目标与指标见附录(略)。

  4.5相关文件。

  5、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方案

  5.1总则。

  为保证目标、指标的实现,公司应制定并执行ohs管理方案。

  5.2职责。

  a)安全处负责制定公司的ohs管理方案,并实施监督检查考核;

  b)ohs管理者代表负责公司ohs管理方案的审批;

  c)相关单位根据分解确定的目标、指标制定具体实施的案。

  d)总经理负责审批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方案。

  5.3控制要求。

  5.3.1管理方案的制定。

  a)管理方案应明确实现目标和指标;

  b)管理方案要有技术措施,并且可行;

  c)管理方案要写明完成的时间和进度;

  d)管理方案要有规定的责任部门;

  e)重大危险因素应制定ohs管理方案。

  5.3.2ohs管理方案的审批和实施。

  a)制定、修订后的ohs管理方案要形成文件,报ohs管理者代表审查,并报总经理批准;

  b)为了保证ohs管理方案的实施,公司的最高管理者要保证所需资源的落实。

  5.3.3ohs管理方案的修订。

  a)ohs管理方案应随公司活动、生产和服务的变化及时调整和修订;

  b)ohs目标和指标发生重大变化时,安全处应组织有关职能部门对ohs管理方案进行修订或补充;

  c)由于管理评审或审核要求应对管理方案进行修订。

  5.4公司ohs管理方案(略)。

  6、机构和职责

  6.1总则。

  为便于ohs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应明确规定各部门和人员的职权和作用,确保按照标准的规定建立、实施与保持ohsms的要求。

  6.2组织机构(略)。

  6.3职责。

  6.3.1最高管理者。

  a)负责ohs方针、目标、指标的确定、颁布;

  b)负责ohsms定期管理评审;

  c)负责提供必要的资源;

  d)任命ohs管理者代表。

  6.3.2管理者代表。

  a)负责按确立的ohs方针,组织制定具体的目标、指标;

  b)负责公司ohsms的审核;

  c)向最高管理者报告体系运行阶情况;

  d)负责与外部的联络工作;

  e)负责协调、解决ohsms运行中出现的各类问题。

  6.3.3安全处。

  a)负责0hsms运行的组织协调、检查与考核工作;

  b)负责对ohs目标、指标所涉及的单位实施定期检查和监督;

  c)提出ohs培训的要求;

  d)负责ohsms审核活动的实施;

  e)负责ohs管理手册、体系文件与部分支持性文件的组织编写、颁布、评审、更改及法律、法规文件的获取、确认及使用管理;

  f)主管ohs的信息交流;

  g)为ohsms评审提供资料;

  h)负责ohsms运行中出现问题的协调和解决,并对各单位ohsms的运行效果进行考核。

  6.3.4工会。

  a)贯彻国家及总工会有关ohs的方针、政策,并监督执行,充分发挥群众监督在安全生产中的作用;

  b)加强对安全生产的监督,对任何单位和个人违反ohs法律、法规行为,有权检举和制止;

  c)负责组织职工开展遵章守纪和预防事故的群众性活动,并参加公司有关ohs规章制度和劳动保护条例的制定;

  d)关心职工ohs条件的改善,加强女工保护,并做好伤亡事故的善后处理工作。

  6.3.5生产处。

  a)生产处在ohsms建立及运行中给予必要的组织协调;

  b)负责公司重大危险的控制及应急响应的统一指挥调度;

  c)督促重大事故的现场处理及善后处理工作。

  6.3.6财务处。

  a)按照ohsms运行的要求,为ohs所需资金提供保障;

  b)对ohsms运行中的财务指标进行考核和奖惩;

  c)组织本单位人员按公司ohsms建立及运行要求学习ohs方针、手册、目标和指标等体系程序文件;

  d)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费用计划;

  e)审核各类事故处理的费用支出,并将其纳人经济活动分析内容。

  6.3.7保卫处。

  a)保卫处负责公司治安保卫及应急事故的救援工作;

  b)消防中队负责各类火灾、爆炸事故的消防工作,按ohsms程序文件的要求编制救火、救援工作的应急预案,并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对全员进行应急准备和事故处理的模拟训练;

  c)应将公司ohsms文件对全员进行传达学习,提高安全意识,以满足体系运行的要求。

  6.3.x其他部门职责。

  ohsm5建立及运行直接涉及的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的职责在相应的要求及程序文件或三级文件中加以规定。

  6.4相关文件。

  安全生产责任制。

  7培训、意识和能力

  7.1总则。

  建立并保持员工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培训程序,明确培训需求,确保全体员工、尤其是重要岗位的相关人员能够胜任他所担负的工作,以满足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建立及运行要求。

  7.2职责。

  a)安全处负责确定员工的培训需求,并将其文件化;

  b)各部门根据安全处确定的员工职业安全健康培训需求实施培训;

  c)人事部根据培训需求进行组织协调并制订年度培训计划。

  7.3控制要求。

  a)根据体系文件要求,确定培训需求,明确需要培训的岗位(工种)或人员;

  b)培训计划应明确对各类人员的培训要求、培训方式及应达到的效果;

  c)对可能产生重大事故的岗位人员应进行培训,使其明确自己的职责,并熟悉本岗位应急准备与反应措施;

  d)对全体员工都应进行安全意识教育,使其理解本公司的职业安全健康方针,提高安全意识和持续改进的自觉性;

  e)安全知识的培训不局限于课堂教学,要充分选用公司的内部会议、版报、公司报、广播、有线电视等进行职业安全健康知识的培训教育。

  7.4相关文件

  职工培训管理程序。

  对相关方的控制程序。

  8、协商与交流

  8.1总则。

  建立并保持协商与交流程序,确保与员工和其他相关。

  方进行有关的职业安全卫生信息的交流。

  8.2职责。

  a)ohs信息管理归安全处;

  b)各单位负责相应业务范围内的信息交流。

  8.3控制要求。

  a)内部信息:公司各层次与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由其产生的单位传达到相关单位和人员;

  b)外部信息:由安全处接受并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传递到相关部门,相关方要求时应予以答复;

  c)在公司0hsms进行中产生的信息,应记录其内容和处理结论。

  8.4相关文件

  1999ohs信息交流程序。

  9文件化。

  9.1总则

  建立并保持书面或电子形式的ohsms文件,用以描述ohsms核心要素及其相互作用,明确查询相关文件的途径。

  9.2职责。ohs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建立实施和维护ohsms文件。

  9.3控制要求。

  a)ohsms文件包括:ohs管理手册、程序文件、支持性文件和记录三个层次;

  b)依据国家经贸委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试行标准,编制公司《ohs管理手册》,明确ohs方针、目标和指标等,描述ohsms的要求及接口,规定ohsms的文件结构及建立和保持过程。

  c)建立并实施ohsms所要求的各项程序,并使程序文件化;

  d)为保证ohsms的有效运行,根据实际要求编制相应的支持性文件、记录等;

  e)制定ohsms文件要充分注意文件的适用性,如需引用时应注明文件的来源以便查阅;

  f)ohsms文件应便于员工理解和操作。

  10、文件和资料控制

  10.1总则。

  建立并保持文件控制程序,确保与ohsms有关的文件和资料得到控制。

  10.2职责。

  a)ohs管理手册、程序文件由安全处统一管理;

  b)支持性文件和记录由相关单位负责管理;

  c)文件评审由安全处定期组织进行。

  10.3控制要求。

  10.3.1受控文件范围。

  a)ohs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b)0hs管理手册和体系程序文件;

  c)公司ohsms三级文件。

  10.3.2文件的批准和颁布。

  所有与ohsms有关的文件批准与颁布按《文件控制程序》进行,《ohs管理手册》由最高管理者批准发布;体系程序文件由管理者代表批准发布;公司ohsms的三级文件由安全处处长批准执行。

  10.3.3文件的管理。

  a)文件要有固定的保管场所,以防文件失控;

  b)对文件进行定期评审,必要时予以修订并由授权人员确认其适应性;

  c)凡对体系的有效运行具有关键作用的岗位,都应能得到有关文件的现行有效版本;

  d)迅速将失效文件从所有发放和使用场所撤回,或采取其他措施防止误用;

  e)对出于法律、存档要求或保留原始记录的需要而保存的失效文件予以标识。

  10.3.4文件的更改。

  a)文件的更改按照《文件控制程序》进行,严禁未经授权和批准任意更改,文件的更改应有记录;

  b)文件更改的审批,要有原审核单位负责人审核,原批准人批准,并要确保所有文件持有人都能同时更改;

  c)当文件经多次更改时,要重新换版印发。

  10.3.5文件的评审。

  对ohsms的三个层次文件都要定期组织评审;以确保文件的持续适用,文件的评审由原审批人和安全处组织进行,每年至少一次,特殊情况单独评审。评审的方式采用会议、表格传递等。

  10.4相关文件。

  20xx文件控制程序。

  11、运行控制

  11.1总则。

  分类建立并保持控制重大危险的程序或支持性文件,使与重大危险有关的活动得到有效地控制并确保目标、指标的实现。

  11.2职责。

  与运行控制有关的职责,在相应的程序或支持性文件中规定。

  11.3控制要求。

  a)在程序文件中确定与重大危险有关的活动,并对其进行控制;

  b)与重大危险有关的岗位,严格执行程序和支持性文件;

  c)对使用的产品和服务中,含有可标识的危险,要将有关的程序要求通知给供方和承包方;

  d)搞好设备的维护保养,及时检修,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11.4相关文件

  20xxohs控制程序。

  20xx安全用火管理程序。

  20xx对相关方的管理程序。

  20xxohs项目管理程序。

  12、应急预案与响应

  12.1总则

  建立并保持ohs潜在的事故或紧急情况的计划和程序,作出应急预案与响应,预防或减少疾病和伤害。

  12.2职责。

  a)安全处负责组织确定可能发生的危险损失,并金同其他职能部门对危险控制情况进行检查;

  b)各职责单位负责对潜在事故或紧急情况进行控制。

  12.3控制要求。

  a)根据危害确定潜在事故和紧急情况;

  b)对潜在事故,由其所在部门制定预防措施;

  c)责任单位在潜在事故和紧急情况发生时,要快速做好响应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危险损失;

  d)具备条件的应定期对应急程序和措施进行试验;

  e)在紧急事故发生后,按本手册要求建立的《应急预案与响应控制程序》执行。

  12.4相关文件。

  20xx应急预案与响应控制程序。

  13、绩效测量和监测

  13.1总则。

  建立并保持绩效测量和监测控制程序,对可能具有重大危险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的关键安全技术数据进行绩效测量和监测,对有关法律法规的.遵循情况进行评价。

  13.2职责。

  a)安全处负责制定公司的职业安全卫生指标;

  b)各单位要建立监测仪器、设备台帐;

  c)安全处及相关单位负责绩效测量和监测。

  13.3控制要求。

  a)安全卫生指标的设置,依据法律、法规、标准及公司实际情况确定;

  b)对安全卫生指标进行绩效测量和监测,并将测量和监测结果汇总到安全处;

  c)测量和监测设备的校准、试验及维护按规定定期检查、维护;

  d)各单位对测量和监测结果定期评价,以验证与安全卫生法律、法规、标准及目标、指标的符合性;

  e)安全处对测量和监测结果定期评价,验证与公司安全卫生管理方案的符合性。

  13.4相关文件。

  20xx测量和监测控制程序。

  20xx测量和监测设备控制程序。

  14、事故、事件、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

  14.1总则。

  建立并保持用来报告、调查与处理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故的程序。程序文件中应明确公司向执法部门报告事故的机制,规定事故调查的程序、处理的原则和方法,以满足ohsms的运行要求。建立并保持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对不符合进行调查和处理,采取措施减少由此产生的影响,避免产生新的不符合。

  14.2职责。

  14.2.1事故报告、调查与处理。

  a)ohs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协调、解决、监督公司的事故报告、调查与处理工作;

  b)安全处应按程序文件要求做好事故报告工作,负责组成事故调查组,开展事故调查工作,并负责提出事故处理意见;

  c)各单位负责或参与本单位正在发生或已经发生的事故的报告、调查与处理,对公司级和公司以上级别的事故调查处理工作,给予尽可能的帮助和支持。

  14.2.2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

  a)安全处负责对体系不符合发出通知;

  b)各单位负责纠正预防措施的制定和实施。

  14.3控制要求。

  14.3.1事故报告、调查与处理的控制要求。

  a)安全处规定公司的事故报告、调查与处理程序;

  b)重大事故发生后,ohs管理者代表负责事故报告、调查与处理工作;一般事故,亦可由ohs管理者代表指定人员负责事故报告、调查与处理工作;

  c)事故发生后,负伤者或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即直接或逐级报告ohs管理者代表;

  d)重大事故发生后,在报告的同时应及时抢救负伤人员。值班长、工段长、调度室、安全处、ohs管理者代表、最高管理者接报告后,应立即赶赴现场组织救援,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e)ohs管理者代表或安全处负责重伤或重大事故调查工作,按《事故报告、调查与处理程序》的要求形成调查报告。

  f)任何事故的处理,均应按'三不放过'的原则进行,安全处应建立事故档案。

  14.3.2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的控制要求。

  a)安全处对审核和其它评审工作中产生的不符合分析确定产生不符合的主要原因,并出具'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报告单'

  b)相关责任单位对出现的不符合,要采取措施减少其影响;

  c)调查分析潜在和可能产生不符合的原因,制定实施预防措施,防止发生不符合;

  d)安全处对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跟踪验证;

  e)纠正和预防措施涉及到的文件更改,执行本手册4.10.3的要求。

  4.14.4相关文件。

  20xx事故报告、调查与处理程序。

  20xx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15、记录和记录管理

  15.1总则。

  建立并保持职业安全健康记录控制程序,用来标识、保存和处置职业安全健康记录以及审核和评审结果,为ohs管理体系有效运行提供证据。

  15.2职责。

  a)安全处负责制定ohs管理体系各项记录的管理方法并负责统一管理;

  b)各单位按规定保存相应记录。

  15.3控制要求。

  a)0hs记录应明确标识,具备对相关活动、产品或服务的可追溯性;

  b)ohs记录应妥善保存和管理,使之便于查阅;

  c)各单位负责0hs记录的收集、装订、归档和标识;

  d)ohs记录由各有关单位按规定进行保存。

  15.4相关文件。

  20xxohs记录控制程序。

  16审核

  16.1总则。

  制定并保持定期开展ohsms审核的程序,验证ohsms所开展的活动及其结果是否符合计划的安排和要求;为ohsms的不断改进和完善提供依据,确保体系的有效运行。

  16.2职责。

  a)ohs管理者代表组织ohsms审核;

  b)安全处具体负责筹划、实施ohsms审核。

  16.3控制要求。

  a)安全处制定年度审核计划,报ohs管理者代表审批;

  b)由ohs管理者代表聘任审核组长,由审核组长组成审核组;

  c)由审核组长编制审核计划,并组织编制审核检查表;

  d)安全处下发审核通知,通知受审单位;

  e)审核组长按审核计划组织实施;

  f)根据实际审核发现确定的不符合项,下发不符合报告单,组织编写审核报告,经管理者代表签发后下发受审核单位;

  g)受审核单位针对确定的不符合,制定详细的纠正与预防措施,并进行整改;

  h)安全处负责验证纠正措施的实施情况及有效性;

  i)相关单位要将纠正措施进行记录,作为下一次体系审核的内容之一。

  16.4相关文件。

  20xx0hsms审核程序。

  17、管理评审

  17.1总则。

  建立ohs管理评审程序,最高管理者定期对组织的ohsms现状及适用性进行评审,确保ohsms的持续适用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17.2职责。

  a)最高管理者主持评审并签署评审报告;

  b)ohs管理者代表组织管理评审活动;

  c)安全处及相关单位负责评审资料的收集整理,并由安全处根据评审结果发出评审报告;

  d)相关单位负责与本单位有关评审文件、资料及提出的问题实施纠正与落实。

  17.3控制要求。

  a)最高管理者确定管理评审的频次;

  b)对ohsms的审核结果进行评审;

  c)对方针的贯彻、目标、指标的实施情况进行评审;

  d)对ohs与法律、法规的符合性进行评审;

  e)对不断变化的客观环境和持续改进的承诺进行评审;

  f)对ohsms的有效性进行评审。

  17.4相关文件。

  20xxohs管理评审程序。

外企管理制度2

  一、目前我国海外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资金问题

  (一)海外企业的资金筹集往往不能及时到位。这主要由一下几方面的原因引起,首先是由于海外分公司的财务预算不到位,对市场情况的变化,如汇率变动等估计不足。其次,海外公司上报母公司的资金计划精确度不高,缺乏可信度,资金计划书往往不能成为每次汇款的依据。最后,由于国际金融机构之间的汇款程序较为复杂和繁琐,而我们对这方面的经验又比较缺失。

  (二)资金的筹集来源较为单一。目前我国海外企业的筹资渠道除了企业内部资金或母公司拨款外,更多的依赖于国内或国外银行借款。这种方式过于单一。实际上,从信托公司或保险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筹集资金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或者还可以像国家申请专项资金借款或国家财政拨款。

  2.投资问题

  一方面,由于受到国家金融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限制和影响,目前我国集团在进出口银行的贷款规模也受到了一定的制约。此外,由于目前我国在海外的开发投资项目还比较单一,在国内银行外汇贷款的规模也比较小。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有经验的海外企业财务管理人员,企业对汇率风险的防范意识不够,不懂得用多种汇率货币来规避风险。

  3.税务问题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企业对海外税务管理的重视和关注程度远远不够,企业内部缺乏有效的海外税务筹划体系。母公司往往要求海外办事处和分支机构建立国内账务系统,编制内部财务报表,而不考虑建立一套真正有效并与环境相适应的外账体系和税务体系,更谈不上建立有效的税务筹划制度。

  二、海外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优化措施

  结合我国海外投资的实际情况,我国企业海外投资公司的财务管理制度优化主要需从融资管理、投资管理、运营管理、税务管理等方面入手。海外融资管理方面和国内企业的融资方式少,融资困难不同,我国企业在海外的生产经营活动有着更为广泛和多样的融资方式。这有利于海外企业原始资本的积累。但与此同时,海外企业财务管理也将面临更大的风险,因此,海外企业需严格衡量好融资渠道与潜在风险的关系,趋利避害,以最有利的条件为企业融资,构建最佳的资本结构。融资方式的选择。虽然相比于国内,我国海外企业融资的渠道与方式更加多种多样,但由于其投资项目所在国多为发展中国家,金融机构体制还不健全,金融市场发展缓慢,缺乏有效的资本市场。因此,我国企业在融资过程中除了依靠国内总公司的资金支持外,还可以通过所在国的国际化银行或实力较为雄厚的国际金融机构进行融资,以满足企业发展的资本需求。此外,还可以采取混合融资的方式,由于目前我国“走出去”的海外投资企业多为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由此便可充分利用我国的财政优惠政策,向本国和投资项目所在国以及当地的金融机构申请组合信贷进行融资。融资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方法。首先,海外子公司应该根据投资项目的进展状况制定合理的资金预算计划,对各个阶段的资金需求量做出科学、准确的预算,尽量缩小误差。因为只有保证较为准确的预算资金需求量,才能保证企业发展过程中资金链的`衔接安全,同时能较好的控制预定的资金成本。此外,要有高度的战略管理眼光,要以实现企业的最大价值为基础和根本,在此基础上建立最优的资本结构。同时要充分考虑企业承受经营风险的能力及海外企业自身的特点和所在国的具体环境。再次,由于目前我国海外企业开展的项目仍停留在基础建设方面,工程周期长,对资金需求量较大。因此,只有详细规划每个阶段所需的资金,才能保证项目的顺利进展。最后,在确定了各阶段资金的需求量和基本的资金结构后,企业应科学合理的选择融资渠道,处理好融资资金和自有资金的比率。我国海外子公司的融资经验还比较欠缺,融资方面也还存在较多困难,但我国金融机构对进行海外投资的企业集团给予巨大的协议信贷支持,因此海外子公司除了依靠自身的资金积累,还可由集团总公司向国内银行申请贷款,以满足海外子公司发展的资金需求。

  1.海外投资管理方面

  (一)直接斥资在海外创建新的企业,相当于在海外成立独立的子公司,与在国内成立子公司的方法和形式是一致的,就我国海外投资的基本情况来看,这是目前我国在海外投资最主要的形式。从好的方面而言,它可以使总公司对海外子公司掌有绝对的控制权,还可以利用各国之间的税务差异,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税收筹划,但另一方面,由于部分国家对某些行业比较重视,禁止外资企业独立经营,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限制外资企业的发展。

  (二)与投资项目所在国企业合营。由于部分国家对某些行业禁止外资独立经营,这就要求海外投资企业不得不选择合营这一投资模式,当然,合资也有其一定的优势。首先,当地企业对所在国家的法规政策,政府关系都较为熟悉,与其合作能减少许多不必要的麻烦,降低经营风险,以便于快速打开当地市场。其次,合营可以使我国外资企业进入到投资项目所在国禁止或限制外资进入的领域,从而拓宽发展领域。此外,合资企业往往能享受到政府的财政政策的优惠。当然,合营在很大程度上会加大因文化和管理理念差异造成的管理难度。

  (三)跨国并购。近年来,跨国并购的例子并不少见,联想收购IMB,吉利收购沃尔沃等,跨国并购主要就是利用资本优势,直接收购所在国的现行产业。其最大的优势在于能够直接利用现行产业实现生产,获取效益。但其也不得不面对管理理念差异的问题。

  2.资金管理方面

  科学合理的资金管理不仅能使资金的利用率达最大化,还能有效的防范外汇风险。企业资金管理应从固有资产和流动资金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企业要保证有足够的资金储备以防范经营风险,另一方面要保证固有资产和流动资产之间的动态平衡,以最大化的获取利益。在此基础上,应加强对流动资产和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在投资过程中要重点关注所在国的商业信誉,以保证资金的安全。

  3.海外税收管理方面

  随着我国“走出去”战略的不断推广,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规模越来越大,海外税收管理也越来越成为海外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统筹企业税收管理可以节省资金,增加利润。许多海外国家通常会为吸引外资而采取一系列优惠政策,其中就有纳税减免这方面的内容。此外,还可以借鉴国际税收策略和方法,如设立避税子公司或采用转移定价法等来减少税务,增加公司利益。总之,海外投资企业应因地制宜,因时而异的调整、优化财政管理措施,以便最大化地发挥企业效用,增加企业竞争力。

外企管理制度3

  一、物资采购计划的确认阶段

  生产部门对物资的需求,是采购计划制定的根本依据。物资采购计划要从生产需求开始,这一点国内外企业没有什么不同,但其后的审核批准程序,二者却存在很大差异,因此产生了不同的控制效果。

  国外企业物资采购管理制度规定:首先由生产部门根据生产计划或即将签发的生产通知提出请购单;第二步,将请购单交由仓储部门保管人员审核,保管人员根据库存情况核定采购数量,并经仓储部门主管签字后,传递到采购部门;第三步,采购部门接到请购单后,审查是否重复采购,以及是否存在其他不合理请购品种或数量等,审核同意后,根据已掌握的市场价格,对采购所需资金做出估算,并将请购单交资金预算管理部门;第四步,资金预算管理人员根据企业经营目标和资金预算审核请购物资是否在预算之内,审核后再交还采购部门,采购部门方可根据各部门审核过的请购单编制正式采购计划。

  相对而言,我们企业这方面的制度比较简单:首先,也是由生产部门根据生产计划编制用料申请表,报送采购部门;其次,采购部门审查是否有超范围、超限额的品种和数量,并根据库存情况审定采购数量;最后,编制正式采购计划报主管领导审批。

  两种制度的差别在于:首先,业务流程不同。国外企业的制度相对复杂,要经过四个部门审核、批准,有四个控制点;而我们的企业只经过两个部门,加上主管领导把关,有三个控制点。其次,组织机构设置不同。对生产部门请购单或用料申请计划的审核,国外企业增加了仓储部门和资金预算管理部门的参与,而仓储部门与采购部门是完全独立的两个部门;而我们企业的机构设置中,仓储部门和采购部门同属物资管理部门,是一个部门内的两个相对独立部门,仓储部门一般不直接参与计划的审核,明显处于次要地位。尽管两种制度的控制目的相同,但这些差异对内控制度的控制效果影响却很大。其主要原因是,从内部控制理论分析,内部控制实质就是内部牵制,即一项业务由二个或二个以上的人或部门经手,其发生差错和串谋舞弊的机率就会大大降低。因而,在管理机构设置上要求将不相容职务进行分离,将一项业务分由两个或两个以上部门控制。国外企业将请购单的审核分由仓储部门、采购部门、资金预算部门负责,而我们企业对物资用料申情计划仅由物资管理一个部门审核,其控制效果必然要弱。从另一个角度分析,虽然我们企业的物资管理部门内部,采购部门和存储部门也是分开的,具有相对独立性,但他们同由一个部门管理,接触机会较多,有共同的部门利益,很难避免人际关系和部门利益等因素的影响。总之,由于机构设置上的差异,国外企业的内部控制效果明显优于我们企业的内部控制。这一点在实际工作中已经非常明了。

  另外,参与部门不同,对控制效果产生的影响也不相同。国外企业规定,生产部门的请购单首先经仓储部门保管人员审核,相当于我们企业要求采购人员做的“库平”工作。不同的是,国外企业是由仓储部门保管人员来完成,而我们是由采购人员根据保管人员提供的库存资料来完成。由仓储部门保管人员直接负责和由采购人员间接负责,最终效果差别很大。如我们的企业库存一般都存在令人头痛积压问题,对积压物资的使用、处理,应是采购计划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但因物资积压与保管人员关系不大,所以保管人员并不会积极主动地去清理,而国外企业要求仓储部门保管人员参与采购计划审核,对物资积压就负有直接责任,因而会积极主动地去处理积压物资。这种管理方式能够更好地避免积压物资的产生,这一点很值得我们借鉴。

  二、选择采购渠道,确定采购价格阶段

  采购渠道和采购价格的确认,是物资采购控制的重中之重。它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因而无论中外企业都将其作为关键控制环节。

  国外企业规定:采购部门应该根据市场情况和以往的.业务往来,建立供应商资信情况信息库,或通过中介机构查询有关供货商的资信情况,然后向两家以上供应商索取采购物资的价格和质量指标,比较不同供应商所提供资料,选择最有利于企业生产和价格最合理的供应商。对于评选供应商,多数企业还会成立一个专门委员会,集体研究决定。选定供应商和采购价格后,采购部门就可填制正式订货单或采购合同,但还须将定货单副本交由请购部门(生产部门),证实定单内容符合他们的要求,同时还要将定货单副本送收貨部门,以便验收时使用。而我们企业在采购渠道及价格确定方面,虽然一般也要求进行比价或招标,一些单位也设置了专门的岗位或部门负责监督,但实际上还是主要由采购人员和主管领导审定,比价或招标对多数单位来说还只是一种形式。

  两种制度相比,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国外企业强调集体决策,弱化了管理者的个人作用,也更易避免决策中的个人行为。而我们企业选定采购渠道和价格的决策中,强调主管领导的作用。两种制度体现了管理理念上的差别,反映出我们企业人治观念重于法制观念,而这种观念更易产生个人行为。当然,这种观念也有其客观因素,就是我们的市场不规范,依赖采购人员和领导个人的经验较多等。

  另外,国外企业与我们企业物资采购管理制度还存在其他方面的差别,如对业务记录资料的要求,国外企业很严格很规范,要归档备查。而我们企业对这方面很不重视,记录资料是为应付检查而准备,虽然规范但不真实。

外企管理制度4

  1.0目的

  加强厂区机动车辆安全管理,防止厂区内发生交通运输事故。

  2.0适用范围

  厂区内行驶、作业及停放的机动车辆。

  3.0职责

  3.1行政人事部负责厂内机动车辆的行驶、停放管理(包括外来车辆)。

  3.2生产部负责厂内机动车辆行驶、作业的安全管理。

  4.0内容

  4.1机动车辆必须由上海市公安部门或交通监理部门核发号牌和行驶证,方可行驶。

  4.2机动车辆的制动器、转向器、喇叭、灯光、雨刷和后视镜必须保持齐全有效。

  4.3车辆装载不得超过行驶证上核定数量,车辆载物高度、宽度和长度应按公安、交通部门的规定执行。

  4.4厂区内行驶的机动车,必须按规定进行验车(包括外来车辆),合格后方能行驶。

  4.4.1严禁无证驾驶机动车,包括限于厂区内行驶的机动车。

  4.4.2机动车辆司机严禁酒后驾车,不得在行驶时做其它有碍安全行车的事情。

  4.4.3机动车辆在厂区主干道上最高时速不得超过10公里/小时,在次干道、交叉路口转弯或进出车间、仓库,时速不得超过5公里/小时,车间、仓库内行驶或倒车时速不得超过3公里/小时。

  4.5机动车辆在厂房、仓库、窄路倒车时,应有人站在车后驾驶员的一侧指挥。

  4.6机动车辆司机在厂区内行驶应自觉遵守各种警告牌,指示牌,禁令牌,不准乱停车辆,特别是厂区十字路口,车间仓库门口,交通主干道,消防栓等处,机动车辆应停放在指定区域。

  4.7外来机动车辆停放应听从门卫的安排和安全提示,在厂区内车辆停放满位的情况下,外来机动车辆应在门卫的协调下停放在厂区其他的.指定位置,公司大门口禁止停车。

  4.8运送化学品等危险品的车辆,门卫应核对车辆的“危险品运输证”和驾驶员的

  “危险用品驾驶员证”以及押运员的“危险品押运员证” ,若无上述证明材料,不允许外来车辆进入厂区,应通知仓库相关人员到场外卸货。

  4.9厂区内发生交通事故,应逐级上报,按有关规定处理。

  5.0相关文件

  略。

  6.0相关记录

  略。

  7.0实施日期:

  20xx年7月1日

【外企管理制度】相关文章:

外企面试经典问题05-08

外企辞职报告11-04

外企英语面试问题,外企面试问题和口语技巧05-06

外企求职信04-27

外企面试的自我介绍02-12

外企员工辞职信05-04

写给外企的求职信05-05

外企面试自我介绍07-13

外企英文求职信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