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职网>职场文书>实习报告>实习报告 张清浩

实习报告 张清浩

时间:2022-05-05 11:28:26 实习报告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实习报告 张清浩

  实  习

实习报告 张清浩

  题 目: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劳务经济调查报告姓 名:张清浩

  班 级:农村行政管理(

  学 号:

  报 告 2)班 1162004403025

  2012年10月5日

  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劳务经济调查报告

  1、实习目的

  通过实践学习,使所学理论知识得到验证,培养灵活运用书本知识的能力,并且学到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增长和扩充知识面,增加对社会的接触,为在毕业后能快速地融入社会打下基础。

  2、实习地点

  甘肃省环县天水镇

  3、实习内容

  摘要:贫困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条件较差,尤其是工业经济发展普遍落后,因此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实现劳务有效输出,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增加农民货币收入的重要渠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近期来看,发展劳务经济可以迅速增加贫困地区农民现金收入,是实现农民纯收入增长和脱贫致富的有效途经;从长远来看,发展贫困地区劳务经济将有力地推动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农民城镇化进程。所以客观地分析和研究贫困山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及劳务经济现状,巩固取得的经验,找准其面临的主要问题,对促进贫困地区农村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农村 贫困地区 劳务输出 影响

  一、 环县甜水镇劳动力转移及劳务经济现状与特点。 甜水,因此堡周围二十里,仅有新庄沟的水源为甜水,当地群众靠此水源解决人畜饮水,被群众誉为甜水堡。

  甜水镇地处陕甘宁三省区交界的山头沙尾,素有“沙州码头”之称。银西公路纵贯全境。全镇有11个行政村,11229人,总面积526平方公里。镇区有中央、地、县、镇属单位36个。境内矿产资源比较丰富,蕴藏着大量的石灰石、石英砂、铁、铝、芒硝、石油、煤等。已建成庆阳地区九连山水泥厂、甜水煤矿、甜水砖厂、甜水采石厂、甜水制袋厂等。建有全区规模最大的、辐射西北五省(区)的畜产品批发市场。

  市政集贸建设成绩显著,多次受到省地县的表彰。1994年被评为中国137个明星乡镇之一。扬黄工程的兴建,解决了甜水镇人畜和地方工业用水困难。新开发的甜水扬黄灌区可开发水地23512 亩、可安置镇内外移民4000人,灌区成为“塞外小江南”已不再是梦想。甜水镇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劳务经济具体表现在有以下几种模式:

  1、先出带后出的模式。贫困地区的农民生活相对封闭,普遍存在恋家、恋乡情绪,信奉“在家千般好,出门万事难”的古训,对于外出打工抱有较多的顾虑,实行先出带后出的方式,利用已经外出务工,在外站稳脚跟,并取得成功的“打工仔”的示范作用,能够增强农民外出务工的信心,从而有效的带动本地区的劳务输出。

  2、老乡带老乡模式。由于贫困地区劳动力市场机制不健全,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不高,因此农民外出务工往往以自发的形式为主。通过在外地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的老乡带动模式,能有效减少农民外出务工的“盲目性”。老乡之间的一个突出的特征就是“三缘”关系,即血缘、地缘和人缘,它对于农民外出务工影响很大,许多外出务工农民均是通过老乡的介绍,然后到外面而去务工的。据对环县天水镇的调查,目前在贫困山区劳务输出过程中,通过老乡带老乡这种形式外出务工的现象时下越来越多。

  3、能人带动模式。“打工能人”掌握了一定的资金、技术等社会资源,它能够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劳务输出的带动作用,他们有的在外地创业吸引大批的务工农民外出,有的回乡创办“回流型”企业带动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4、 基地推进模式。以基地建设为重点,构筑相对稳定的劳务基地,发挥基地对劳动力资源批量需求的优势,开展订单式劳务输出,形成劳务输出的优质机制和长效机制,是贫困地区实现劳务输出的必由之路。

  5、政策促动模式。围绕劳务经济的发展,制定和出台一些富有成效的政策,如开设外出务工“绿色通道”,劳动、计生、公安等部门集中在县政务公开服务中心或劳动力市场设立办证服务窗口,简化手续,提高效率,为劳务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有力地促进了本县劳务输出。

  二、贫困山区劳务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

  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是农村劳务经济中的核心问题。然而据调查,时下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进程面临着以下四个突出问题,严重影响和制约着劳务经济的发展。

  1、是县域经济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能力逐渐减弱。贫困地区大多属山区,据对环县天水镇的调查,农民耕地面积少,加之随着退耕还林实施,农民在土地上从事农业生产的时间会减少,因此种田、种土所需要的劳动力也将不断减少,会剩余大量的农村劳动力。究其原因首先是由于贫困地区农村乡、镇企业少,即是有也效益差,这样作为农村劳动力就业主渠道的乡、镇企业,其吸纳劳动力能力不强,不能为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和增收机会。

  2、是农村劳动力素质低,难以适应外地劳务市场的需求,转移受阻显现。随着劳务市场的不断发展,竞争日趋激烈,劳务需求方对劳动力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样给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尤其是农村外出劳动力就业,带来了新的难题和挑战。据对环县天水镇的调查发现,目前贫困地区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普遍素质较低,由于绝大多数外出打工者文化素质低,又不具备专业技能,因此客观上就受到了劳务市场需求的限制,使得其就业空间十分狭小。

  3、是思想观念守旧,部分地方领导重视不够。从调查中我们了解到了,部分地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存在温饱即安,不思进取,宁可在家苦熬也不愿到外地去挣钱的现象。

  4、是部分地方出现农业劳动力严重不足。据调查目前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中,大部分是青壮年劳动力,尤其是在一些经济落后的山区贫困乡、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现象十分普遍;这些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后,把田土留给家里老人种,结果导致发展家庭农业生产经济的劳力严重不足,给生产带来了严重影响。

  三、对贫困地区发展农村劳务经济,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思考

  发展劳务经济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农村劳动力的战略转移,减少农民,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同时促进农村经济与社会协调快速发展;从而从根本上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对此提出以下建议:

  建议之一:促进二、三产业发展,特别是要扶植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壮大县域经济。从我国东部地区一些发达县、市的成功经验来看,县域经济已成为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主体。县域经济发展得好与否,直接影响着劳务经济,进而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规模与速度。贫困地区县域经济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能力减弱。一方面是由于乡、镇企业吸纳能力严重缩萎所致;另一方面还表现在县域和乡镇本身的吸纳能力不强。

  建议之二:着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农村劳动力素质低是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从现在起就必须从战略的高度上重视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教育这项工作。一是要着力加强对农村劳动力专业技能的培训,根据外地劳动力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传授一些专业技能,培训一批符合市场需求的具备专业技能的农村劳动力;二是要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投入,造成就一代新型农民。只有这样才能使劳务经济得到快速稳步的发展。 建议之三:建立完善城乡沟通的劳务市场,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创新和政府调整。要采取措施,增加投入,加强城乡沟通的劳动力市场硬件、软件建设,构造政府和社会多方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就业信息、技术培训、咨询、中介和合法权益保护的服务网络。要掌握准劳动力市场变化情况,加强纵向、横向劳务信息交流,以较高完善的服务努力降低农民外出务工成本,促进农村劳动力外出劳务就业,推进劳务经济发展。要实施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创新和政策调整,促进农民外出打工有序的进行;完善土地承包责任制,加快土地流转,使耕地向种田能手集中,避免因劳动力外出而出现田、土撂荒现象的再度出现。使劳务经济和农业经济获得协调发展。


【实习报告 张清浩】相关文章:

清雪活动总结11-18

《看谁听得清》中班教案03-30

幼儿园清垃圾制度12-10

包清工合同11-02

劳务清包合同10-11

清包工劳务的合同12-30

清包劳务合同03-17

建筑清包工合同03-14

装修清包工合同03-21

水电清包工合同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