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职网>职场文书>实践报告>暑期实践实习报告

暑期实践实习报告

时间:2022-01-18 12:39:32 实践报告 我要投稿

暑期实践实习报告范文合集八篇

  在人们素养不断提高的今天,报告使用的次数愈发增长,报告成为了一种新兴产业。一听到写报告就拖延症懒癌齐复发?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暑期实践实习报告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暑期实践实习报告范文合集八篇

暑期实践实习报告 篇1

  实习时间:20xx.07.13----20xx.08.21

  实习单位:XX

  实习目的:理论联系实际,作为未来专业的社会工作者,将所学到的课本知识到现实生活中寻找运用的源泉,服务于专业工作对象,服务于弱势群体,同时拓展自己的实际经验,丰富人际关系,到社会中得到锻炼,为将来工作做好铺垫。

  实习内容:

  第一部分

  儿童社会工作关注儿童的成长环境,侧重于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孩子自主自觉地学习性、创造性。看着可爱、顽皮的孩子们多想将自己的知识倾囊传授给孩子们,让知识的能量在孩子们身上发挥作用。生活中我时常注意提醒孩子们身边一点一滴的知识,将简单的英语对话运用到生活中,甚至可以英汉结合,只要达到交流的目的即可,寓教于乐,孩子们亦是记得不亦乐乎;另外将课本中的对话设为情景表演,各自扮演不同角色,学生们对这种新的教学方式也是高兴不已,没有了以前对应于记忆的绝对排斥态度,作为老师的我,看在眼里,喜在心里。理论知识教我抓住孩子们喜欢游戏、娱乐的心理,将学习溶于娱乐。面对调皮而又可爱的孩子们,我想或许我还可以在这片小天地里展现一下儿童社会工作者的魅力。

  早已习惯于站在讲台上面对一群可爱的孩子们,这次的第一堂课我变得不再紧张。尽量让自己的目光变得柔和,扫视全班,我发现了一张熟悉的面孔。一年前、两年前都有同一张可爱而又略带顽皮的面孔迎接我每一次补习班的第一堂课。顿时,一股暖流流过心间,真没想到还可以碰到以前的来学生。其他同学也都乖乖的坐在那儿等待着我这英语老师的.第一节课。就这样,我开始了自己的暑期实践生涯。

  别人都说自己脾气好适合做老师,开始自己还真不相信,不过经过这两年的暑期实习教课,自己也发现自己的性格好像真的挺适合做老师的,温和又有耐性。好像天底下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世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孩子,面对各有特色的孩子们,我想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把自己拥有的知识尽可能的让孩子们在愉悦的情绪中掌握到最多。终于体会到了那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含义了。

  第二部分

  “池塘边的榕树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一首《童年》描绘了多么童真的画面。记得一次,一位幼儿大班的六岁小丫头拿着一本《一千零一夜》在翻看着上面五颜六色的图画,看见老师坐在她的身旁,便兴冲冲的拿起书对老师宣扬到“老师,你看,这是我爸爸昨天给我买的新书,你看好看吗?”从小丫头手中接过《一千零一夜》,我趁机引导“是呀!上面讲的故事可好了,老师小时候也看这本书呢,你一定要好好看哪!”小丫头听后,连忙把书翻到最后一页,瞪着好奇的大眼睛,自豪的说“老师,你错了,不是一千零一页,才三百页呢。”看着孩子的天真,真让人忍俊不禁。

  不过也有让人棘手的问题呢。孩子间的打打闹闹本是正常,不过不知轻重的小男生下了稍微重的手,不小心弄掉了以可爱女生的金豆豆,就不是那么好解决了。怎么办?头一次面临这种情况,真不知如何处理。首先,孩子间的打闹并没有真正意义的谁对谁错,吵架后转眼还是朋友的不在少数。我必须首要解决的是让小女生停止哭泣;其次,想要小女生破涕而笑,必须在保证小男生自尊的前提下,让男生给女生道个歉;于是,我走过去小男生身旁,拍拍他的小脑袋,笑呵呵的说:“男子汉大丈夫怎么能跟女生吵架呢?快去跟人家道歉,说声‘对不起’,能屈能伸才是英雄啊!”小男生嘴里说着‘不去,不去’,却被其他孩子们闹哄哄的推到了抽泣的小女生面前,男生也不好意思地半笑着说了对不起,女生听后也被这景象感染了,破涕而笑。看着一场棘手的问题迎刃而解,突然间感觉自己作为一名未来的儿童社工还是个可塑之才。

  对于儿童而言,老师的鼓励和认同感远比惩罚要产生更显著的效果。记得小时候学过一篇课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讲的就是家长对孩子的鼓励、认同的重要性,相对于家长在孩子成长中所扮演的角色,老师亦是如此。作为一名儿童社工也只有真正了解儿童所需才能更好的实现工作目标。班上五年级的一名小男孩引起了我的注意:小男孩个头不高却长的小巧玲珑,特别精致。通过几天的接触我发现小男孩脑瓜儿特灵活,智商绝对高于一般人,却就是不爱学习,尤其是不爱记忆英语,而在游戏、玩乐方面却是样样精通。作为一名老师,我有责任和义务引导孩子在初学英语时喜欢并爱上它,而不是被迫去学。刚开始小男孩怎么也不愿学英语,不过我并没有选择去训斥他,而是给了他足够的时间与空间,去欣赏其他方面的特色与才能,并由衷的赞赏。首先让小男孩喜欢上英语课进而爱屋及乌的喜欢上学习英语。果不其然,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小男孩开始逐渐接受英语,上课发言也积极不少。到此,我并没有停止,继续引导孩子们真正踏上英语的殿堂。我给孩子们讲授西方国家的历史、习俗、文明等等,让孩子们在英语的氛围中不断进步。后来,有此课间跟语文老师一起聊天,听语文老师讲那小男孩曾经自己说过所课程里面他最愿意学习英语。听后,好不感动,自己的努力有了成果,对于一个孩子而言,爱上一门功课是一生都会受益的事啊!

  第三部分

  时间太窄,指缝太宽。点点滴滴的时间转眼到了假期的尽头。一个月的实践见证了孩子们的学习历程,见证这孩子们的成长轨迹,也见证着儿童社会工作者的魅力。时间按活动结束了,但自己作为一名未来的社会工作者对于专业知识,对于实践技术的追求却远远没有终止。

暑期实践实习报告 篇2

  记得一开始上《生产与运营管理》的时候,老师就要求我们去企业实践,了解一下企业是如何运作的,尤其是产品的生产过程,以便我们能够更好地掌握这门重要的专业课。的确,一听到老师这个要求我们就感到任务很难完成,因为我们毕竟毫无实践经验,难以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再者,对于生产与运营方面的知识,我们还不是很熟悉。但是,这是一个必须完成的学习任务,无论如何也得认真完成。因此,这个学期以来,我们一边努力学习这门课程,一边通过各种方式去联系企业,经过一番周折,最后还是在一位同学的帮助下找到了合适的企业,完成了实践任务。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这个企业。顺德盛伟办公钢具厂位于顺德陈村镇潭村工业区,专业生产文件柜、员工柜、保险柜、更衣柜、五金什件,采取厂价直销方式,也承接来样订造。在组织结构方面,该厂的部门设置较简单,只设厂长、会计部、主管、车间组长、运输队,因为这是间规模较小的个人独资企业,所以厂内的大小事务都是由厂长及主管一手包办,没有严格的分工制度。

  据了解,该厂的负责人从1985年就开始从事钢具方面的生产制造,1997年才把厂从另外一个地方搬到潭村工业区,现在该厂有二十多个工人,一般都是实行计件工资制,多劳多得,所以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较高,平均算来,普通的生产工人都是几百块一个月,而一些经验丰富的师傅则会有两三千块一个月。事实上,关于这间厂的基本情况都是我们通过与该厂的负责人与员工交流得到,至于厂里的产品的主要制造过程,则是我们在实践过程中不断的实地考察、盘根问底才很不容易知道个大概。

  我们知道,一件产品的最初形态是原材料。那么,就先谈下钢具厂的材料来源吧。由于该厂的文件柜、员工柜等日常用品都是一些钢制品,所以其材料主要是铁板、钢板等,其供应地主要是乐从钢铁市场,因为就近取材可以节省一些运输费用,况且乐从那边的钢材产量稳定,价格不会出现较大波动,因此,该厂通常会每次采购10多吨的钢材,当然,为了保证产品销路畅通,往往会按定单采购材料,以免造成材料积压。

  不过,这里有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即办公用品也有淡旺季之分,一般情况下,春节后和放假期间市场较旺,而清明后的四五月份则较淡,为此,该厂会对材料采购计划作出适当的调整,当然产成品的'库存也要据此作出适当的调整。材料采购回来后,当然是进行生产制造了,通常情况下,是按照现存的产品样本展开生产,但有时也要根据顾客的需求进行个性化设计、生产。下面以文件柜为例说明其工艺流程(该厂制造的办公钢具用品的工艺流程大致相同,只是个别部件略有差别)。

  主要工序说明表:

  流程总结:

  总的来说,该厂采取的是工艺对象专业化的生产运作组织方式,因为该厂规模小,设备数量少,且生产的产品的工艺流程大致相同,所以,这种生产运作组织方式对于该厂的有效管理有一定作用,况且,厂房的空间较小,几台机器一起运作就足以保证正常生产了,且一机多用可节约一大笔生产成本。

  管理流程存在问题与解决方法:

  鉴于该企业规模小、组织结构简单,其管理流程也不会太复杂。从接订单到回收货款,该厂的主要负责人都紧跟着。在生产车间里,不同工序的工人组成一个小组,包工头负责整组人的分工、协调,包工头则被车间主管或厂长监管,而包工头之间则没有什么交流的。这种做法容易产生“连锁反应“(问题随着工序的循序渐进而一直牵涉下去)。例如:开料工把文件柜的钢块规格做大了,冲床师傅发现了却不指出来,而照错误规格继续做下一道工序,因为他们不想浪费时间同开料组的人探讨,只是想尽快地做出尽可能多的钢板模块,但是,到最后一步“质检”,产品很有可能会打会“原地”,重新做过甚至成为废品。这样一来,既浪费了时间,更增加了生产成本。所以,包工头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纽带显得尤为重要。

  另外,整个产品大概完工后,安装工人既要负责各部件(例如:锁)的安装也要负责质量检查,这种一人两岗的做法虽然可以节约工资成本的支出,但是却会降低质检质量,因为那些安装人员大多数都不具备判断产品是否合格的专业知识,况且安装工作本身就消耗了他们较大的体力与精神,所以他们对质检既没精力去应付也觉得没必要花太多时间下去,加之只要他们检查过的产品就可以顺利出厂了。为了确保产品的质量,该厂应该招收几名专业的质检人员。

  分析该厂不合理的布置并提出改进方案

  原来布置图如下(图中标号为工序号)

  从上图的布局中可见,该厂的布置比较混乱,没有按照制造产品的工艺流程去有效利用厂房空间,从而造成设备的摆放未能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下面就此重新安排其布置。如图:

  从改进后的布置图可见,如果整个生产车间的设备摆放都按照工艺流程顺序去设置,就可以缩短产品的生产时间(由于原来的布局中,半成品需要在各设备间来回搬运,必然会浪费一定的时间与人力物力。),也便于相邻工序之间的员工相互沟通,从而更利于整个车间的生产管理。

  当然,以上这些都是我对该厂的比较肤浅的理解,因为自身能力毕竟仍没达到可以帮助企业解决难题的程度,但是,从这次实践中,本人的确学到了东西,也认清了自身的不足,为此,有待以后继续参加企业实践,以便为就业打下基础。

暑期实践实习报告 篇3

  经过一整年的学习过后,放假在家的我常常思考这样的问题:这一年来的学习是不是足够完善?仅仅在学校汲取书本上的知识,能否帮助我真正理解什么是设计?

  重新审视自己所学习的专业,有一些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慢慢浮现出来:工业设计在整个工业体系中,究竟占有什么样的地位?它跟工业生产、商业活动究竟是怎样联系的?用通俗的话来说,我到底怎么样才能用自己所学的专业赚钱?设计师这个职位究竟会有什么样的社会地位?

  当我意识到这些问题的时候,我就有了一个想法:我要找一家真正参与生产和贸易的公司,亲身体会设计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

  几经周折,我找到了一家刚刚投入生产、正开始第一笔交易的纺织品公司。真正地工厂体验工业生产,这对于我来说是前所未有的事情。在我的印象中,工厂往往都是烟囱和冰冷的砖墙构成的建筑物;我并没有想到会有这么一天我也成为参与其中的一员。

  或许在这里有必要简单地介绍一下什么才是纺织,以及这个公司的背景。所谓纺织,从棉花到内衣,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这其中实际上有一条流水线:首先,棉花要得到采集,并且被粗加工成丝线;在这之后,丝线需要漂白,有的还需要染色;这样的各种颜色的丝线被送往精加工的工厂,按照市场需要进行进一步加工;最后,这些精细的纱线被绕成圆柱形状的产品,送往制造内衣、袜子等等需要丝线的厂家。而我所找到的这家公司,是一家做精加工的公司,即是处于第三级的公司。

  之所以我选择了这样一家刚刚开始投入生产,并且处在产业链上述位置的公司,主要是有这么几个考虑:其一,在实际的贸易中,市场对于精制纱线的种类要求繁多,因此参与精加工的公司就必须使用大规模的机器进行自动控制和精密生产——因为仅仅凭借手工活无法做出如此多的种类,也达不到市场要求的精密程度;这样一来就便于我去体验什么才是真正的“工业生产”;其二,由于这家公司刚刚起步,因此在生产方面,改进的空间很大;并且在贸易方面,还不存在较为有效的宣传方式;因此,这样的公司便于我发挥自己所学知识,帮助公司做产品改进或者进行初步的商业宣传设计。

  在这番简单地调查后,我对自己的暑期实践做了一个整体的规划。前面几天,我会作为普通的工人进入车间,体验一个精加工的纱线产品是如何诞生的;等到对整个生产流程熟悉之后,再考虑是否能够对产品进行改进,或者做一些简单的公司宣传。

  第一阶段主要是为了收集相应的产品信息,包括生产工艺、品质要求、机器使用方法等等,为产品改进提供相应信息。在这个过程中,我逐渐了解到,对产品改进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第一,对纱线本身质量的改进只能通过技术方面进行改良,而短短的暑假我无法掌握纱线精加工的核心技术和原理;第二,机器操作界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屏幕不灵,不够简约,交互性太差;但是我没有掌握编程语言,从而无法修改机器的交互系统;第三,割断纱线的工具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这是目前我唯一可以进行改进的地方。

  简而言之,通过几天的接触,我发现在产品方面,由于知识量的不足,因此很难对产品本身做出十分有效的改动。可惜的是,我提出的'关于切割工具的改进方案也最终被公司否决。

  由于知识储备量的不足,我只能将改进的重点转移到公司宣传上。将自己的重心转移之后,我就离开了车间,转而了解公司的对外贸易情况。与观察公司产品生产状况同样,我对公司的商业状态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了解。

  由于公司刚刚起步,所以并不具备大公司所具有的宣传能力。公司的近乎所有的生意,都是由公司跑业务的专门人员与需求精细纱线的厂家进行协商而得到的。简而言之,公司目前最需要的一个宣传手段是通过面对面来进行产品的交流,而不是通过媒体渠道。其次,在协商完毕后,公司会先发出部分样品以让厂家检验是否符合他们的要求。因此,这就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方式去让厂家记住公司。而最好的办法就是尽快设计出公司的LOGO。

  于是我第二次向公司提出了方案:尽快做出产品宣传册(便于当面交流)和公司LOGO,以便于公司进行对外宣传。这一次,这个提案得到了公司领导的支持,并且促使我加快了设计的日程。

  得到同意之后,我便开始思考设计方案。由于大一下学期学习了如何使用AI来进行矢量图形的制作,因此设计LOGO与产品宣传册对我来说尚不算难事。在收集了厂家的产品资料,公司特点,并且重新翻了一遍几何构图学之后,我就完成了LOGO和产品宣传册的设计。(设计成品见附加图片)

  最后交付成品的时候,真的有种不停地改改改最后终于完成的解放感(由于是社会实践嘛所以没要钱,现在看来是不是真的应该要点钱,毕竟改了好多遍)。体会了一把真正的设计师不停地改改改究竟是什么感觉(由于公司领导的审美还有其他限制条件所以要不停改动)。

  总而言之,我认为这是一次比较成功的社会实践。尽管一开始对工具的修改提案并没有得到认可,但是我完成了一开始的目标:认清设计在工业生产、商业活动中的角色,并且了解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

  通过实际的生产接触,我发现了很多隐藏在生产中的问题——这不仅仅局限于上述的几个提案所包含的问题,我发现的问题同样还有:车间内噪音过大,机器自动化程度不够高,等等。设计不仅仅是为了给产品增加附加值,同样也为了解决这些实际的问题。设计师能够通过自己的头脑,自己的创造力去帮助产品变得更加优秀,帮助生产工人们创造一个更好的生产环境。也就是说,设计在工业生产中,是处于一个基于技术,而又超越了一般的技术去补充产品及其周边环境的不足之处的学科。

  在商业方面,为了达到宣传、营销的目标,设计也有其独到的方式方法:什么样的符号能够给人更加鲜明的感受?什么样的东西可以使人对自己的产品记忆深刻?设计可以直接促进贸易信息的传播,这是设计对于商业活动不可磨灭的作用。尽管我并不是专攻平面设计,但我觉得,二维的形式法则,若是能够在实际商业活动中得到应用和验证,那么将会给我带来一些产品形式上的启发。

  除了加深了对设计的理解之外,我同时也了解并进一步思考了自己的不足之处——知识面仍然比较狭窄。我在大一一学年的学习中,研究的重点主要放在设计学本身的问题上,但并没有进行知识面的拓展。而经过实践,我深深意识到了一点:知识的不足会导致自己的想法无法得到实现。拿我自己发现的问题来说,机器操作系统的不方便,就必须要通过相应的技术人员,或者是自己学到的编程语言来进行改造。往远处想,当今电子产品盛行,如果不懂得这些和交互紧密相连的计算机语言,我要怎么样在这方面做出创新呢?

  举个简单例子,如果我想做一个面部识别就能开启的保险柜,如果不懂编程,即便我拥有相应的硬件,也无法做到这一点。

  因此,综合上面得到的实践经验,我会对自己的学习做如下改动:

  第一,仍然保持专业学习的热情;

  第二,拓展知识面,大二上学会C语言的编程方式,下学期开始接触单片机的使用和组装;

  第三,多关注汽车方面的工业状况(3+1专攻汽车设计)

暑期实践实习报告 篇4

  转眼我的实习生活就没几天了,曾经怀念睡觉睡到自然醒的生活。但是现在农行紧张有序的实习生活让我一改从前自由散漫的作风,自觉融入到这个优良的工作环境中去。生活节奏变得规律,每天准时上下班,上学时候的散漫、轻松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我是在xx正阳步行街的叠彩农行分行实习的,报到的第一天,有点紧张,也有点激动,我受到了行长的热情接待,他与我进行了一番意味深长的谈话。从他的话语和笑容中我能感觉到这个和谐而又热情的团队。随后行长安排我对公服务的岗位。

  在师傅和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我各方面进步都很快,对银行工作也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在银行工作首先要抱着“认认真真工作,堂堂正正做人”的原则,在实习岗位上勤勤恳恳,尽职尽责。上班期间要认真准时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不能草率敷衍了事。

  一颗浮躁的心归于平静,但不缺乏激情。从学校走入社会的我有一颗不安静的心,而从事工作后,我最大的体会就是个人的发展和能力的进步不仅需要高超的技能,更需要对工作的忠诚和以工作为中心的职业精神,即做事能沉得下心。这主要体现在日常工作的许多小事上,从细节处入手。在金融市场激烈竞争的今天,除了要加强自己的理论素质和专业水平外,更应该加强自己的业务技能水平,这样我们以后才能在工作中得心应手,更好的.为广大客户提供方便、快捷、准确的服务。

  同时,我也领悟到学生和社会工作者的区别。工作说不辛苦那是假的,参加工作后让我进一步领悟到生活中的本质东西,即你要成功,你想得到你所希望的状态,首先你必须付出12分的努力。实习以后,我才真正体会父母挣钱的来之不易,而且开始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理财能力。“在大学里学的不仅是知识,更是一种叫做自学的能力”。参加实习后才能深刻体会这句话的含义。除了英语外,课本上学的理论知识用到的很少。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新太快,靠原有的一点知识肯定是不行的。我要在以后的工作中勤于动手慢慢琢磨,不断学习不断积累。遇到不懂的地方,虚心请教他人,并做好笔记认真的去理解分析。没有自学能力的人迟早要被社会所淘汰!

  这次实习,除了让我对农业银行的基本业务有了一定了解,并且能进行基本操作外,我觉得自己在其他方面的收获也是挺大的。作为一名一直生活在单纯的大学校园的我,这次的实习无疑成为了我踏入社会前的一个平台,为我今后踏入社会奠定了基础。

  我觉得工作后每个人都必须要坚守自己的职业道德和努力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正所谓做一行就要懂一行的行规。在这一点上我从师傅那里深有体会。比如,有的业务办理需要身份证件,虽然客户可能是自己认识的人,他们也会要求对方出示证件,而当对方有所微词时,他们也总是耐心的解释为什么必须得这么做。现在银行已经类似于服务行业,所以职员的工作态度问题尤为重要。

  从这次实习中,我体会到了实际的工作与书本上的知识是有一定距离的。虽然这次实习的业务多集中于比较简单的文书打印和整理文件,有时也熟悉柜台的前台业务,但是,这帮助我更深层次地理解文秘一职的重要性,在整理文稿和运用写作上提供了极大的帮助,使我在银行的基础业务方面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尤其是运用写作和整理文稿方面,对于农业银行这类金融业的风险有着重要的意义,这也从中看出中文的运用,语言用词方面,实际的运用写作方面,都起到了提高的作用。这次实践也让我知道了,做事要严谨,细致,在金融行业,如果粗心大意,很容易导致重大的错误。俗话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些最基本的业务往往是不能在书本上彻底理解的,所以基础的实务尤其显得重要。从这次实习中,我体会到,如果将我在大学里所学的知识与更多的实践结合在一起,用实践来检验真理,使一个本科生具备较强的处理基本实务的能力与比较系统的专业知识,这才是我学习与实习的真正目的。

  我最欣赏把撒哈拉沙漠变成人们心中绿洲的三毛,也最欣赏她一句话:即使不成功,也不至于成为空白。成功女神并不垂青所有的人,但所有参与、尝试过的人,即使没有成功,他们的世界也不是一份平淡,不是一片空白。实习的工作是忙碌的,也是充实的。生活的空间,须借清理挪减而留出,心灵的空间,则经思考领悟而扩展。当我转身面向阳光时,我发现自己不再陷身在阴影里。我开始学着从看似机械重复的实习工作中寻找快乐,我快乐实习工作着,游刃有余。

暑期实践实习报告 篇5

  时光飞逝,转眼间三年的大学生活已经成为过去时,我即将迎来毕业年。在这最后一个暑假我报名参加了暑期大学生实习活动。我想通过这次实习对电力专业知识有进一步的了解,也想尽早接触电力企业,锻炼工作能力,增加社会实践经验。做好由学生向企业员工角色过渡的准备。在这次暑期社会实践挂职锻炼活动中我来到了上海市东供电公司实习。这对于我是一个机遇也是挑战。

  7月16日 是我们第一天到公司报道的日子,第一天的培训中,我们了解到我们所实习的部门市东供电公司客户服务部是上电热线“95598”的下级直属部门。全天候集中受理浦东 南汇 奉贤的电力故障保修,用电咨询,以及电费查询业务,同时负责计划抢修停电的预报。它是上海电力面向社会,服务市民的一个窗口。

  市东供电公司的各级领导对我们这次大学生实习培训给予了高度重视,不仅部门主任张老师给我们进行了专业知识的培训告诉我们关于客服的技巧和原则,还给我们介绍了公司的概括和历史,更给我们讲了公司现在的运行理念和上海电力行业的前景。给我们注入了很多新的概念和想法。

  经过培训我们开始正式上岗了,一来到办公室,几位带我们的师父为我们准备好了一切资料,但师父没有要我们刻板的去记这些资料,而让我们从实践出发,在实践中去熟悉客服这项业务,市东客服部门的工作十分明确,每个人要做的工作分工清晰。这不仅避免了劳动力的浪费,更提高了工作效率,要知道保修业务效率是格外重要的。我们的主要工作有接听电力用户的,向抢修队点派工作单,抢修结束后回复工作单,其中每一项都要保证不出错,因为任何一点点小小的失误都会可能造成电力系统的巨大损失。

  经过一个多月的挂职锻炼,我觉得自己成长不少,受益匪浅。

  第一, 实践中我的工作能力得到了锻炼。在处理多种事务和紧急情况的应变能力得到了提高。在于用户电话交流的同时我的口才和交流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第二, 通过工作岗位的锻炼培养了我的社会责任意识。学会了换位思考,在工作中不仅要为用户 居民着想 ,还要为高温酷暑下奋斗在第一线的抢修工人师父着想,力争做到不开一张重复单 错误单。

  第三, 更好的锻炼了自己处理与同事之间的人际关系能力,做好合理沟通和睦相处,更好的融入到团队中去。

  在工作中我也发现了一些值得注意和思考的问题。如 电费查询工作是一项工作量相当大的业务,约有一半的工作量是处理电费查询和安装分时电表的,能否建立一个综合电费查询网站,让用户通过个人账户自主查询电费和用电业务,并通过此网站向用户宣传和推广其他用电信息,网站上还可以发布最新的电力公司的信息。例如当日以及次日的计划停电情况,用户还可以网上提问,并有专职人员网上解答。用最人性化的方式关爱每一位电力用户。如此一来用户不必每次都请求人工服务,我们也相应减少了一部分工作量,这种双赢的结果何乐而不为呢。

  目前国内要求打破国有垄断行业的呼声很高。电力行业未来的发展变得难以预测。我认为合理配置资源,塑造企业形象是今后各大电力公司应该关注的重点。前者关系到企业的成本控制和资源的高效利用问题,解决好它可以减少许多财务支出。后者关系到企业的生存,规范和提升服务。积极开展电力营销,为今后电力市场化做准备,树立企业形象寻找新的企业利润增长点才是企业生存之道。

  我在市东供电公司度过了一个充实而快乐的暑假。进过一个暑假的实习生活我发现自己学到了不少东西,也更坚定了自己将来毕业后在电力行业中为人民服务的志向。也为自己之后一年的学习增加了动力。希望毕业后能成为一名电力行业需要的人才。

暑期实践实习报告 篇6

  《新闻与写作》实习的一个多月时间里,除了帮着编辑部搬家和校对稿件之外,我一共做过两次采访,采访对象分别是漫画家方成和北京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徐滔。而我认为最大的收获还应该是在这个过程中所得到的编辑部几位老师的谆谆教导,在这段时间里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许多书本上不可能学到的东西,也真正明白了实践的意义。

  《新闻与写作》有一个固定的采访栏目叫“名人谈充电”,采访对象都是国内著名的新闻人,以对话形式了解他们在工作中的充电情况。一开始分派给我的采访王志的任务就属于这个栏目,但由于期间遇到了一些阻碍,所以采访未能进行,我重新领到的任务是采访北京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徐滔,主题仍然是谈充电,由我和另外一位实习生负责,带我们的老师是编辑王卫国老师。

  对于这次采访,可谈的事情实在太多,我所得到的收获也很多,其中主要是从王卫国老师身上学到的谈话和采访的技巧,现在回想起来觉得这对我一生都受用不尽。王老师大约五十多岁,曾是北京大学中文系学生,师从谢冕和严家炎教授,毕业后留校任教,后调到《北京日报》工作,现任《新闻与写作》编辑,是该杂志水平最高的编辑之一。

  为了做好这次采访,我和搭档作了充分的准备,在网上搜集到了几乎所有关于徐滔的资料以及其他媒体采访她的稿件,通过准备我们掌握了有关徐滔的基本情况。北京电视台有一个王牌节目叫《法治进行时》,这个节目通过录播破案现场深受北京老百姓,收视率非常高,徐滔就是这个节目的创办人兼主持。说到这里不能不提到一件事情:XX年某夜,北京西站发生歹徒劫持人质事件,公安人员将其团团包围,为了保护人质安全,局面一直僵持,后来犯罪分子提出要见媒体,于是公安人员找到了徐滔,结果徐滔凭借出色的口才对歹徒展开了心理征服战,经过九个小时的鏖战,她终于凭三寸不烂之舌配合公安人员将人质解救,将犯罪分子制服。节目播出后徐滔一举成名,并获得了范长江新闻奖。了解这些情况之后,我们开始列采访提纲。

  我们先请教王老师,他告诉我们,采访时脑中要始终有一个框架,即:为什么要充电?怎样充电?充电的结果怎样?这三个问题虽然简单,但采访时绝对不能脱离这三个框架,否则就会离题千里。然而一开始,我们总也抓不住重点,不知道第一个问题应该从哪儿切入。采访提纲一次次地列,又一次次地被王老师批评,总也不能令人满意。当我们几乎江郎才尽的时候,他拿着提纲问我们:“徐滔最引以为豪的事情是什么?”我们回答:“是XX年西客站解救挟持人质事件。”“你们为什么不提这件事?”“我们看到几乎所有的媒体采访徐滔时都会提到这件事,如果我们再提的话就会很俗气,难以出新,所以有意将其避开”,王老师听到后,一摆手,对我们说:“这么想是不对的,徐滔之所以是徐滔,就是因为她这种独特的经历,而她最得意的事情就是XX年西客站解救劫持人质事件,这是她最与众不同的地方,如果你们连这个都不提的话,怎么抓住徐滔的闪光点?也正因为这件事情最典型所以别人在采访她时都会提到。我们不管他们提什么问题,我们可以从充电的角度和这件事结合起来提问题,而这就是我们要出新的地方,也是可以和她拉进距离,引起她谈话欲望的地方。”一席话使我们茅塞顿开,于是经过短暂的思索,我们把第一个问题列为“徐滔您好,几乎每个记者采访您都会提到XX年北京西客站劫持人质案件中,您与犯罪嫌疑人面对面谈判9个小时,并协助警方成功抓获犯罪嫌疑人的那段经历。我们想知道,当时您为什么能如此准确地把握犯罪分子的心理呢,您学习过犯罪心理学吗?”,这个问题既抓住了徐滔的特点,又紧贴充电主题,得到了王老师的首肯。万事开头难,第一个问题提出来以后,其他问题很快就列了出来。后来采访徐滔的时候,我记得她见到我们后说的第一句话说的就是:“你们这份提纲写得很棒,很专业”,后面整个采访也进行的很顺利,很愉快。事后我想,能得到京城名记这样的评价,那当时反复列提纲付出的努力也是值得的。

  采访的成功当然要归功于王老师的指导,他经常对我们说,他作采访的一个主要方式就是四个字“六经注我”,就是说在采访前对某一个问题首先有自己的观点和见解,采访过程中只是引导着被采访者来注释自己已有的观点。我明白要做到这点需要具有准确而独到的洞察力,要有一眼看透事物本质的能力,王老师无疑具有这样的能力,这是最令我佩服的地方,也是要从他身上学习的最大的无形财产。王老师曾经给我们介绍说,央视许多大牌记者,诸如白岩松、王小丫、撒贝宁、王志等都和他 “认识”,可是他们却从来没见过面,所有的交流都是在电话里进行的。在和这些人第一次通电话时,王老师往往能一语道破出他们主持节目的最大特点和不足,这往往会使他们有如遇知己之感,因此对王老师约的采访、派的记者很少拒绝,这也是我们这些实习生能采访到这些大牌记者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采访结束,回来就要整八月底的骄阳依然似火,暑期的背影已经渐渐远去,当我转身回眸时,才发现在那个刚刚逝去的夏日里仍然留有自己的身影。想起在《新闻与写作》编辑部实习的日子,挤公交车、外出采访、校对稿件,这一幕幕就像放电影似的在我的脑海中回荡,细细梳理一下,才发现原来自己成长了许多。

  一、初出茅庐

  很早就听说学校要求大二学生在暑假时要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但一直不大以为然,直到这一天真的来临时才发现自己无从着手,好像初学走路的婴孩儿,不知道应该先迈哪一只脚,彷徨了好一阵子,也犹豫了好一阵子,仍然毫无头绪。于是,我想起了向老师求助,首先找到宋琳老师,他是社会知名诗人,也一直从事编辑工作,当我断断续续地说明自己的意思时,宋老师很爽快地答应了,让我等消息,自此我的一颗悬着的心终于平静了下来。接下来就是等待,等待着宋老师的最终答复,又是一段忐忑不安的时光,不知道结果会怎样。终于,宋老师告诉我,让我去联系《诗刊》杂志的某个编辑,到此时,我才真正看到一点属于自己的光明,终于将社会这扇紧闭的大门撬开了一条缝隙。

  几乎与此同时,又有一条道路向我敞开。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图书馆期刊阅览室里看到《新闻与写作》杂志上有一则招收实习生的信息,随手抄下电话号码,便战战兢兢地给对方打了电话,电话通了,让我两天之后去面试。我如期而至,面试并不复杂,我的心里却很紧张,说是面试其实也就是和主编聊天,在聊天中会看出一个人的基本素质,幸而编辑部的人都很随和,面试很顺利。但是在这之前有两段小插曲令我至今记忆深刻,面试的时候,《新闻与写作》编辑部还没有搬到东单的新闻大厦,办公地点仍然在和平西街那个很幽深的巷子里,由于事先没有查清楚行车路线,所以在去的路上不断地给对方打电话询问地址,就这样,原本不到一个小时就可以到的地方,花了两个小时才找到,当编辑部主编指出这个问题时,羞的我满脸通红,初入社会便表现出如此的状态,至今想来仍然觉得惭愧;另外一件事情是,由于出门匆忙,竟忘记携带身份证和学生证等证件,这个疏忽可是致命的,不过幸亏我带着一些盖有学校印章的获奖证书,才不至于不能证明身份。后来主编对我说,对于这件事情,如果他们再严格一点儿的话,那我就不可能留下实习了。这次的面试经历暴露了我的许多缺点,也得到了一些教训,不过对于日后真正找工作来说却是百利而无一害的,因此我心存感激。

  从实习单位回来后,我就去中文系主任办公室找了孟登迎老师,因为编辑部交给我一个采访任务:采访中央电视台《面对面》节目主持人王志。对于这个采访任务我诚惶诚恐,因为与名人尤其是名嘴面对面交流,对于我来说尚属首次,所以想请孟老师给予指导,和孟老师交流了一个多小时,他从宏观的文化层面教授我了如何把握住采访重点,一席谈话令我收获甚丰。

  《新闻与写作》是隶属于京报集团的党办新闻理论杂志,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正是这样一份杂志却能给一个初来乍到的实习生采访央视名嘴的机会,一开始我是很惊讶的,不明白他们为什么会如此信任我们这些实习生,因为在这之前,其他实习生先后采访过白岩松和撒贝宁。但是后来我想,最主要的原因是该编辑部实行激励实习生的机制,他们信任大学生的能力,敢于放手把一些重要任务交给学生去做;对于我的话,可能是因为自己在学校院报做记者和编辑、在中文系葵社主办《新声》社刊的经历以及一些校内文学比赛的获奖证书起了作用。

  聊完了采访的事情,孟老师说可以推荐我去《青年文摘》实习一段时间,听到这个信息我是非常高兴的,因为像我们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很多都是捧着《青年文摘》长大的,这本杂志在全国非常有名,销售量也很大,如果能去那儿实习的话,也是一件极有面子的事情,所以当时毫不犹豫便答应了。

  就这样,在两周之前还一筹莫展的我,现在已经拥有了三个实习机会,然而,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现在我又面临着如何选择的问题。就社会知名度和刊物发行量来说,《诗刊》和《青年文摘》远远高于《新闻与写作》,而且我是学中文的,平时也喜欢阅读和创作一些诗歌,所以无论选择《诗刊》还是《青年文摘》都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我最终却忍痛割爱,选择了《新闻与写作》,我之所以这样选择是有原因的:第一,这个单位完全是我自己联系的,自己种的果子吃起来永远都是最甜的,因为这个过程凝结了自己的辛苦和付出,所以不忍将其舍弃;第二,《新闻与写作》编辑部的老师对我非常信任,能给我提供非常大的发挥空间,而这一点在其他单位是很难遇到的;第三,我想社会实践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让我们能够接触社会、深入社会,而做新闻无疑是最便捷、最直接的一种方式,我最初也就是抱着能够接触社会的想法去进行社会实践的;第四,虽然我是学中文的,但是在院报的工作经历使我对新闻产生了感情和兴趣。在这些想法的基础上,我选择《新闻与写作》。

  二、良师益友

  在《新理采访录音,整理过录音的人都知道,那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耗时耗力,一个半小时的谈话,一万五千字的内容,至少要在电脑前连续工作四、五个小时才能完成。如果说这项工作是体力劳动的话,那么接下来整理初稿的工作就是要考验脑力的时候了,一万五千字的内容经过选择、提炼,要整理出三千五百字的初稿,在这个过程中必须逻辑清晰,语言简明,这对于一个人的逻辑思维能力、提取问题能力、总结归纳能力还有语言文字能力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也逼着你做出尽善尽美的文章。经过这样一通程序下来后,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会倍感亲切,而当看到自己付出的劳动终于变成铅字时候,兴奋地看了又看。

  编辑部还有一位负责采写工作的编辑叫刘建新,她是一位即将退休的老编辑了,在实习期间我也有幸跟着她参与采访了著名漫画家方成。按王老师的'说法,刘建新老师的采访方式也可以用四个概括,叫做“我注六经”,她为人和蔼、循循善诱,往往第一个问题就能给人以亲切感,拉近与被采访者的距离,然后不断通过自己的提问,使被采访者说出更多想说的话,这在采访方成的过程中明显地表现了出来。和王老师的“六经注我”一样,这是两种不同的采访方式。而我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能够接触并学习到这两种风格迥异,但效果相同的采访方式,着实受益匪浅。

  主编郭洪新非常善于发现每个人的优点,做到人尽其职、物尽其用,并且非常具有创新意识,他能为每个人量身定做一些栏目,包括实习生,使每个人的长处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比如,因为我平时写一些诗歌,所以他让我管理网站上的“传媒人诗苑”栏目,并且安排我为该编辑部写刊歌的歌词。这些都为我提供了非常大的发挥空间和学习空间,而他的这种管理理念也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和思考的。

  总之,在这一个多月的实习过程中能结交这些良师益友是我最大的收获,他们对待我的态度使我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感恩的心,就像王卫国老师说的:“因为我们的孩子和你们年龄差不多,我们希望他们单位的老师能够对他们好一点儿,反过来,我们就想要对你们好一点儿”。

  三、满载而归

  一个多月的社会实践,时间不长,却收获颇丰,可以说是满载而归。杂志相对报纸虽说比较清闲,但却可以在一个题目上不断打磨,可以做得很精,将一块璞玉磨成精美的玉器,在这个过程中自己的手艺也在不断提高。当然,除了技术层面之外,更重要的是对社会、对自身又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1.学习真的很重要。以前常听人说,经过一段时间的社会实践,回到学校后最大的变化就是知道怎样去学习了,也有了学习的动力和方向。对此我更是深有体会。记得有一次和王卫国老师聊天,谈到了理论学习的问题,我们达成了一个共识:参加工作后,当一个人的工作水平达到了一个很难突破的阶段时,起决定因素的往往是他的理论功底。对此我深信不疑,但是如何在大学生活剩下不到两年的有限时间里最大程度地提高自己的理论思维我却是比较迷茫的,因此我向孟登迎老师请教,他告诉我说,要想提高自己的理论思维并不一定要看多少理论方面的书,对于中文系的学生来说很容易找书来读,但一定要读经典,比如多读一些文学名著,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试着对其进行阐释,自然就会涉及到各种理论,这样容易切入,也容易深入下去;至于要真正提高理论水准,上好美学课和哲学课至关重要;此外,我们周围的现实生活中就有许多可供省察的事件,只要我们多观察生活,并对此进行有益的思考,自觉运用学过的理论去解释它,那么理论思维会很快得到提高。在老师的帮助下,我现在也更多的读一些经典书籍,包括中华古籍、中外名著以及文艺、哲学理论方面的书,希望在有限的时间内可以尽最大可能的提高自己的水平。

  明白了这个道理,也就明白了以前老师上课的时候苦口婆心对我们说的,要珍惜大学时光多读书、读好书之类的话,回想起来突然发现这真的是至理名言。当然,学习并不只是要学习理论,也不仅仅是在学校里才学习,走出校门后更需要学习;不仅仅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也要学习社会这本大书,提高自身修养,高标准、严要求,把自己塑造成能够适应社会的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

  2.试着在社会中寻找自己的位置。大学四年的过程就是我们不断认识自己的过程,一个人只有在社会上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定位,才可以最大程度上发挥出他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相信自己,但既不能把自己想得过高,也不能低估自己的实力,这就要求我们不要囿于校园,要适当地走出去,走到社会这个大网络中寻找属于自己的那一个点。当然,我们不可能一下子就找到自己的定位,但最起码我们试过,只要迈出了第一步,以后就不会觉得陌生。此外,在社会实践中,我们必须得批判地看待这个世界,社会上的许多事情和校园里是不一样的,我们不应把它想得那么完满,也不应想得过分恶劣,要学会公正地看待它,以我们自己的一颗平常心来体悟社会,体悟生活,为最终走向社会作好充分的思想和行动上的准备。

  3.体会到生活不易,学会珍惜生活。实习单位的地点在东单,从学校到东单要转乘一次公交车,至少要一个小时才可以到,当时是最炎热的7、8月份,而且乘车时间往往是在上下班高峰期,所以挤公交车的日子真是苦不堪言。有了这样的经历便多少能体会到生活的不易,更懂得去珍惜生活。

暑期实践实习报告 篇7

  引言:随着人类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建筑”早已从原始的遮风挡雨、御寒避暑的地方,发展成为能够实现更多可能性的空间,完成人类梦想,使建筑的功能得以无限延展。而人类在追求建筑的功能和舒适的同时,建筑能耗也随之增长,已与工业、交通并列,成为全球公认的能耗大户。面对全球范围内人口剧增、自然灾害、土地沙化、温室效应等人类生存危机,使人类不得不明白“我们只有一个地球”。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明确提出了人类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以实现人类长期发展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不仅仅是揭开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新篇章,同时也带来了人类社会各领域、各层次的深层变革。绿色、健康、节能、降耗,已成为世界对于未来建筑的共同追求。发展绿色建筑,节能降耗,必将对全社会长足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建筑”作为一个古老的行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走“绿色建筑”之路。本文将对“绿色建筑”展开分析、研究及探讨。

  一、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我们此次调研的主要内容是东营市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及趋势,以及了解市民们对绿色建筑的期许。在调研过程中,我们主要采用访谈法、实地参观法、调查问卷的方法对课题展开调研。在实地调研中,我们分别对山东金辰建设集团、东营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东营市环保局进行参考调研,并和负责人进行了一对一的访谈。通过访谈,我们了解到东营市知名绿色建筑——“生态谷”12号楼的相关情况及应用其中的新技术、新设备,绿色建筑的涵义、设计理念、主要思路,设计绿色建筑时常用的节能措施,绿色建筑推广中遇到的问题。我们走访东营市环保局,了解了过往几年东营市绿化产业市场相关指标和相关最新优惠政策。在对东营市民调研方面,我们发放并收回300份有效调查问卷,并在发放调查问卷的同时与部分市民进行了访谈,获知了他们对绿色建筑的了解程度和评价,收到明显的成效。通过本次调研,我们了解市民们对于绿色建筑的期许,并且对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作出总结,对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规划展望,为绿色建筑的发展方向提供依据。

  二、结果分析

  1、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

  (1)绿色建筑的涵义

  绿色建筑是指为人类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工作、居住、活动的`空间,同时实现最高效率地利用能源、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它是实现“以人为本”“人、建筑、自然三者和谐统一”的重要途径。

  所谓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规划、设计、施工、运行、拆除/再利用)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它是“可持续发展建筑”的形象代名词,绿色建筑也称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与环境共生建筑等,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

  绿色建筑与自然和谐共生,将实现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所谓的“绿色建筑”的“绿色”,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花园,而是代表一种概念和象征,指建筑对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并且在不破坏环境生态平衡条件下建筑的一种建筑,又可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发展是人类社会永远的主题。但面对世界范围内人口剧增,土地严重沙漠化,自然灾害频发,温室效应,淡水资源的日渐枯竭等人类生存危机,人类不得不明白“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绿色建筑是指在设计与建筑过程中,充分考虑建筑物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利用光能,风能等自然界中的能源,最大限度的减少能源的消耗以及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绿色建筑的室内布局十分合理,尽量减少使用合成材料,充分利用阳光节省能源,为居住者创造一种接近自然的感觉。

  以人、建筑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为目标,在利用天然条件和人工手段创造良好健康的居住环境的同时,尽可能的控制和减少对自然环境的使用和破坏,充分体现向大自然的索取和回报之间的平衡。

  (2)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和主要思路

  绿色建筑设计的大体思路,即“绿色构造”,“绿色施工”,“绿色室内装修”等三个层次来完成绿色建筑的内涵。

  绿色构造是第一步,亦即采用对地球污染较小的构造方式来降低对环境的冲击,其中最直接的方法是推行“钢结构”和“木结构”建筑

  其中钢结构的轻量化,节约建材,低污染性与高回收率,是被誉为绿色构件的最大理由。现行大型建筑均以采用钢结构,但小型住宅若采用钢结构则会大费周折,因此积极推动“轻钢构住宅”成为小型住宅的“绿色构造”方式。另一种绿色构木结构建筑可以存储大量的二氧化碳,有益于缓解温室效应,同时对环境造成最小的冲击。

暑期实践实习报告 篇8

  近一个月的时间,我在杭州日报社记者部做了一名实习生记者。想到7月6号那天得知消息之后便开始兴奋。后来更是得知我是将两名大二新闻专业学生给踢掉,自己抢到了那个实习岗位时,更加的觉得自豪。那天晚上坐在人民广场想,明天我一定要行为得体到位,注意细节。没有经验不要紧,但一定要让人家觉得有潜力。

  但是有一句话是怎么说的来着?对了,希望越大,失望越大。第一天回来了,怪累的,但总的感受只能用两个字来形容:挺无聊。那天早上七点四十五我就到了,但人家拿工资的八点四十五才陆陆续续的来。哦,对了,那天是星期一。早上中午我还忙了一阵,但到了下午就变得十分太平,记者部没有一通电话打入,所以在那么凉快的屋里,坐在副主任的舒服椅子上,边和某人发短信,边靠着背椅这么靠着,从来不午睡的我一下就睡了一个小时。到后来,就是早上九点去报社,中午吃好午饭回家,下午两点半上班,傍晚五点准时下班。然后去街上买些东西,五点二十准时在某人实习的公司门口等着,然后送某人上车回家。如此循环往复一月。

  虽说我在报社里的.活动粗略来说就是——采访、撰稿、发表……过程挺无聊的,但细数一下,感受还是有一些。

  先说点好玩的吧。以前经常听到电台骗人,比如虚假新闻、虚假广告一类的,但很少想过电台也很容易被人骗。今天一早就接到一通电话,说人民商场处有一女孩要从高架桥上向下跳。听到这一消息,记者们兴奋得不行,连忙带了摄像机奔出门去。哎,记者的本性,就是唯恐天下不乱。可不到半小时就回来了。原来他们在桥上转了两圈,也没看到一个女孩的影子。(其实我到认为,他们应该到桥下看看,说不定已经跳下去了呢)后来又有一通电话说是一河边上有人要跳河,结果大家又是兴奋地(造孽啊)出发,沮丧的归来。今天我算是得出了一个结论:记者像农民一样好骗啊!

  接下来的便稍有些沉重了。今天我一共出去陪同采访了两次,结果两次被拒。第一次是在一家保姆公园,雇主家丢了一个价值四万块钱的摄影机、但我们就是刚进那保姆公司大门,才说明了来意,就被一个中年男子不大礼貌的往外赶,还说“谁让你们来的!”第二次就更严重了。有一个女孩被骗了钱到公安局报案,我们就是到公安局了解点情况,竟被很粗暴的轰了出来。一个满身肥膘、满脸横肉、满眼蔑视、满口官腔、满嘴嚼着中午饭的胖公安逛出来,一口标准的土话“走走走,快走!”说着还推了一下拿相机的大二的实习生哥哥。我当时很是气愤,出门就对那个哥哥说:“什么态度阿,又不是曝光!”可他好像很平静:“咳,这种事多了,现在这些人想得太多。”

  我一直觉得自己待人比较真心,所以至今几乎没有被恶意拒绝过。今天的被拒,虽然有所准备,但当它真正到来时心里还是不大舒服。社会上的人不比身边的熟人和朋友知道你的真心和好意,所以你的初衷并不一定被人家理解,你的心意也不一定能取得别人的信任,付出亦未必有回报。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但我们这些要踏入社会的人却不好接受。

【暑期实践实习报告】相关文章:

2023年暑期实践实习报告03-17

暑期实践报告06-22

【热门】暑期实践实习报告3篇07-26

暑期实践实习报告汇总五篇07-22

实用的暑期实践实习报告四篇07-31

【精品】暑期实践实习报告四篇06-05

暑期实践实习报告汇总7篇06-06

暑期实践实习报告集合八篇05-27

暑期实践实习报告(通用12篇)08-29

暑期实践实习报告合集5篇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