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职网>实用文>教学反思>《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教学反思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教学反思

时间:2021-12-17 08:18:29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教学反思

  身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课堂教学,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快速积累我们的教学经验,那么问题来了,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教学反思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中秋词中最著名的一首,胡仔《苕溪鱼隐丛话》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因此在和学生一起学习时我极为精心和谨慎,终虽有收获但遗憾也难免。

  一杯浊酒,月下念了谁?——介绍词前小序并补充作词背景

  这是理解词意及作者感情的基础,读小序可以得知词人写作时间及处境。在教学时我把重点放在“兼怀子由”上,“兼”字说明作者写这首词除“怀子由”外,还有他意。这也许比“怀子由”的更重要;接着我补充作词背景。这首词作于神宗熙宁九年苏轼任密州太守时(实为被贬)。当时苏轼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出守外郡已历时五载,与唯一的弟弟子由也有七年不得相见。政治失意,亲人被远离。在中秋之夜他喝酒赏月直到天亮,写下这首词!

  一声问天,明月苦了谁?——疏通词意,理解感情

  关于内容学生总结为:词的上阙写词人问月,表达词人想上天但又觉得人间好一个感情变化的过程。词的下阙写词人对弟弟的怀念及美好的祝愿,照应小序中的“兼怀子由”。当然,学生对词的内容及作者的感情理解不全面。于是我这样引导:“词的下阙是“怀子由”,那么上阙应该表达的应该是作者的另一个写作目的,也许这正是作者的是主要目的。而且这个目的绝不仅仅是表达作者在天上和人间徘徊矛盾心情。所以请大家结合词的写作背景重读词的上阙,以组为单位深入思考上阙的主旨。

  稍后,有学生说:“词人想重回京城并且官复原职呢?”我立即表示肯定。然后把学生的思路引到这个方向,几经引导和讨论得出答案:词中“天上宫阙”暗指朝廷。“今夕是何年”暗指被贬时间长,不知朝廷内的情况。“高处不胜寒”暗指朝廷内复杂的争斗。而“人间”则暗指在地方做官,明白了这几个句子的含义,词的上阙的主旨和感情也就迎刃而解。原来上阙表达的是词人对政治的感慨啊!从而词作的真正目的学生得以领悟。

  一句珍重,祝愿给了谁?——对重点考点的处理

  因这首词的重点、考点都在下阙,我于是对下阙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下阙首句因省略主语“月亮”,导致一部分学生理解困难,一个理解能力较高的同学给大家解释出来以后,其他学生顿时豁然开朗。这句词不但描写月亮,而且月亮位置的移动还表现出时间的变化。接着根据经验,“何事长向别时圆”一句中的“事”和“长”很容易误写成“时”和“常”,“千里共婵娟”中“婵”误写为“蝉”,我在学生理解意思的基础上特别作出强调。对重点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和“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理解,我则直接出示答案让学生批注在书上。因为很难理解诗中蕴含的哲理和作者对天下离人的美好祝愿。

  最后我向学生推荐作者在密州的另一首词《江城子密州出猎》来加深学生对作者豁达胸襟和人格魅力的认识。我个人认为这首词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比《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更容易理解。但苏教版是主题合成单元所以只好勉为其难。

  诗词教学应该是以读为主的,而我闲浪费时间并没让学生多读这是本节课的不足。这首经典的中秋咏月词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理解稍有难度,我在教学时都“心有余悸”唯恐理解不全,真可谓“高处不胜寒”!因此对这首词重点考点我怕“劳生费事”却收效甚微而采取填鸭式,这也是本节课最大的和遗憾。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学反思10-20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说课稿范文07-20

水调歌头教学反思02-15

《几和几》教学反思04-12

几和几教学反思04-12

十几减几教学反思10-09

减几教学反思02-18

《十几减几》教学反思范文04-14

《6.7减几》教学反思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