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时间:2024-02-25 07:32:34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教案3篇(集合)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大班教案3篇(集合)

大班教案 篇1

  一、这是我的家乡

  (搜集整理阶段)

  活动目标:

  1、通过让幼儿在家庭、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搜集与长阳有关的图片、照片、书籍、磁带、影碟、事物等使幼儿在亲自参与中更多地了解和感受家乡之美。

  2、指导和协助幼儿对所搜集的资料进行分类,让幼儿深刻体验到家乡的美,从而自然的产生一种自豪感。

  3、主动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

  4、大胆说出自己的理解。

  活动重难点:

  指导和协助幼儿给所有的物品进行分类

  活动的形式:

  1、此活动延续的过程为两周

  2、此活动不安排具体的教学活动,要求幼儿爱平时的生活中做有心人,去搜集材料,内容可以是挂历、图片、书籍、音像资料、实物等。

  3、在活动室内设置四个展区:秀丽的风光(清江河、隔河岩大坝、天柱山、盐池温泉、武落钟离山,伴峡、鸣凤塔、叹气沟、长阳人化石洞,巴王洞等)浓郁的风情(美丽的土家服饰 、民歌、婚丧风俗等)悠久的历史(巴人的发祥地——武落钟离山的传说、长阳人化石、土家第一军的故事、七七纪念碑相关的英雄故事等)灿烂的文化(土家吊角楼、碰柑、香肠、清江石文化等)。

  4、及时协助幼儿将搜集到的物品进行分类。

  5、鼓励幼儿课余多到这四个展区参观,可以对实物进行操作,组织幼儿品尝特色小吃,引导幼儿互相交流,进一步了解展品,并不断鼓励幼儿充实展区的物品。

  6、在这个活动中,教师只协助幼儿分类,并请家长予以配合,多鼓励幼儿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去寻找、去发现。如果发现展区内的物品不够全面,教师应给予帮助。

  二"我爱我的家乡"知识竞赛

  (知识竞赛阶段)

  活动目标:

  1、通过竞赛活动,巩固幼儿在第一阶段所了解的知识,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2、在竞赛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亲子的快乐。培养竞争意识。

  3、促进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和社会交往能力的提高。

  活动准备

  记分牌四个 人手一套绘画用品 小奖品若干 巴山舞曲 布置竞赛环境 邀请幼儿家长参加

  活动形式:

  1、幼儿自由选择代表队(按颜色分类)

  2、围绕展区的内容设置题面。表现形式多样:说、唱、跳、画、写。

  活动过程:

  一、总结第一阶段的活动

  1、让幼儿分组简要讨论展区中的内容。

  2、提出任务。(师:小朋友们都很能干,在这里都一定了解和认识了许多关于清江、长阳的知识,你们看到这些丰富的展品,都有些什么感受?鼓励幼儿说出自己心里的感受)

  3、在幼儿表述的基础上教师小结(我们的家乡长阳的.确很美、那我们每个小朋友就更应该关心、爱护自己的家乡)

  二、"我爱我的家乡"知识竞赛

  1、师:今天小朋友的爸爸、妈妈来到了我们中间,我们一起来向他们表示欢迎。他们要和老师一起来考考小朋友,看看那么究竟了解家乡有多少。

  2、教师提供四个队标,幼儿自由组合,教师提供协助。成立四个队(红队、黄队、绿队、橙队)

  3、教师向大家介绍竞赛规则。

  本次竞赛分3轮,第一轮为必答题,每队有两次答题机会,自己答不上来可请爸爸、妈妈帮助,若还答不上来则有其他对答题,答对者得一面小红旗;第二轮是"我说你猜",我们请家长和小朋友一起玩游戏,家长看到题面后不能说出字面上的任何一个字,只能用语言表达,每组共三道题,每题的答题时间不能超过1分钟,第三轮为抢答题,听到"开始"后方可摇铃抢答,自己不会的可以请家长帮助回答,违规的扣除一面红旗以红旗多的队为获胜队。希望小朋友踊跃答题。

  4、宣布"我爱我的家乡"知识竞赛活动开始

  a 、第一轮: 必答题

  b 、第二轮: 游戏 "我说你猜"

  c 、第三轮抢答题

  5、统计场上的比分,给获胜的队颁奖。

  6、教师小结::你们都是巴人的后代,长阳的主人,从现在开始,你们就要好好学习,长大后建设好我们的家园。

  三 、角色游戏:小小旅游团

  (知识运用阶段)

  活动目的:

  通过旅游观光的游戏形式,帮助幼儿加深对长阳乡土文化知识的了解与记忆,学习灵活运用知识,培养幼儿爱家乡、夸家乡的情感。

  活动准备:

  幼儿课前练习过各风景点解说词,四个风土人情图片、实物展区,小小导游证(编号1—6),彩色小旗3面,巴山舞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主题,激发兴趣:听说今天会有许多旅游团来我们长阳游玩,现在需要几个能干的小导游,不知道小朋友们愿不愿意来帮忙?

  二、选导游

  1、讨论:怎样才能当一名好导游呢?

  2、幼儿自由报名,进行小小竞赛选出6名幼儿。要求参选的幼

  儿必须介绍一个风景点,由大家选出语言表述清晰、大胆的幼儿 。

  3、按编号给小小导游发小旗、导游证。

  三、组成3个小旅游团,每队由2名导游带队。提出游戏要求:

  导游要负责向游客介绍美丽的风景、有趣的风俗、优美的舞蹈、土特产和特色小吃。

  四、幼儿开展游戏,教师客串角色指导,由小导游带领旅游团观

  看长阳美丽的风景、游玩天柱山、巴王洞、漂流、欣赏土家歌舞、精美的工艺品、品尝特色小吃等等。

  五、集体作画:美丽的长阳。鼓励幼儿把自己最喜欢的或印象最

  深的景象画出来。

  六、随着优美的《巴山舞曲》翩翩起舞,结束活动。

大班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乌鸦喝水》是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孩子们通过故事都知道乌鸦是通过在有水的瓶子中加入了石子后使水位升高的办法来喝到水的,但是事实是不是这样呢?和水量的多少有没有关系呢?和材料的不同有没有关系呢?我想这可以让孩子来通过动手操作知道正确答案的,而不是仅仅靠故事来知道结果,所以我就选择了一个内容让孩子进行小实验,在探索中了解真相。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知道有水的瓶子中加入了石子和沙子可以使水位升高。

  2、通过积极探索,发现乌鸦能否喝到水与水量的多少以及材料的不同有关系。

  3、学习小组合作探索,体验与同伴合作学习、交流的乐趣。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幼儿已熟悉乌鸦喝水的故事。

  2、四人一组:每组三只瓶子,瓶子中的水分别是少,半瓶,大半瓶(各两份),一盆石子,一盆沙子,三支筷子,三把勺子,三只漏斗。

  3、实验记录纸每组一份。

  活动过程:

  一、 提出问题,引起兴趣

  师:小朋友们,刚才我们听了乌鸦喝水的故事,那你们知道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呀?

  小结:原来在有水的瓶子中加了石子后水位上升了,所以乌鸦就喝到水了。

  师:那老师今天准备了三瓶水和石子,请你们看看这三瓶水有什么不一样?

  师:有没有发现每个瓶子上都有一条蓝色的线,这个是水位线,如果加了石子水能上升到水位线说明乌鸦可以喝到水。

  师:那是不是这三瓶水中加了石子后乌鸦都可以喝到水呢?(幼儿猜测)

  师:那我们来做个小实验吧!四个小朋友一组,合作完成这个实验,三个小朋友每人拿一个瓶子做实验,另一个小朋友负责观察并将实验结果记录下来,等一会儿你们自己商量谁做实验、谁记录。

  师:那记录的小朋友怎么记录呢?

  师:那我们就采用打“√”和打“×”的方法,在能够喝到水的瓶子后面的格子里打“√”,不能的就打“×”,在实验过程中,边做实验边观察,看看会有什么发现,等一组小朋友都做好实验了,那请你们把实验的瓶子放到前面的桌子上,好吗?现在请小朋友们去找一张桌子开始实验吧,不用搬椅子。

  二、幼儿第一次操作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师:请完成实验的小组把记录纸交给老师,其他的小朋友把你实验的瓶子拿到前面的桌子上。

  师:(和幼儿一起看记录纸)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记录纸上的结果。

  师:请小朋友说一说:你在什么瓶子中加了什么?发现了什么?(请个别幼儿说一说)

  师:那你们想想,为什么红水中加了那么多的石子水还是没有升到水位线,乌鸦还是喝不到水呢?

  三、第二次实验探索,教师观察指导。

  师:那到底是不是这样的呢?我们来做第二个实验,还是和刚才一样的三瓶水,但是里面放的东西是不一样的,把石子换成沙子来做这个实验。

  师:在实验之前老师还有一些要求,请大家听仔细:还是和刚才一样四人一组,因为沙子比较细,所以老师请了小漏斗还有沙子和筷子来帮忙,注意不要把沙子洒出来,用筷子时要注意安全,而且这次要请小朋友自己来取材料了,老师已经帮大家分配好,请每组负责记录的小朋友来拿沙子,其他小朋友每人拿一个瓶子,拿好就开始实验,请第一组的小朋友先来拿(一组一组跟上)

  师:巡回观察指导,直到完成实验

  师:请负责记录的小朋友把记录纸交给老师,其他小朋友和刚才一样把瓶子放到前面的`桌子上,注意不要把水泼出来,慢慢走。

  师:我们一起来看记录纸,请小朋友来说一说:你在什么瓶子中加了什么?发现了什么?(请个别幼儿)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一次的记录纸和第二次的记录纸上的结果有什么不一样?

  师:为什么刚才在红水中加了石子水不能上升到水位线,而现在加了沙子却可以呢?请你和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

  师:(出示图片)我们请小图片来帮个忙,看一看,是不是和小朋友说的一样的呢?

  师:有没有发现它们有什么不一样呢?

  师:对呀!石子之间的缝隙大,所以水量少的红水瓶子中加了石子后水都流到缝隙里了,乌鸦就喝不到水了;而沙子比较细,缝隙很小,虽然水也流到了缝隙里,但是还能够上升到水位线,乌鸦还是可以喝到水的。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的材料,课后请大家和班里的其他小朋友一起去尝试一下,看看还会有什么新的发现,好吗?

  活动反思:

  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科学有效的言语指导是非常重要的,有效的指导语可以激发并维持幼儿在探究活动中的兴趣,保证活动有效的完成,王教师在幼儿操作时可能对幼儿操作性的要求没有具体、明确、到位,使幼儿在探索活动中目标不明确,急于完成。

大班教案 篇3

  会变的影子

  目标:获取影子形成.变化的具体经验;培养探索影子现象的.兴趣。

  准备:

  (1)幼儿操作材料:手电筒 立体小玩具和白色背景板每小组一份。

  (2)教师演示材料:纸做的蝴蝶一只,并在蝴蝶翅膀上开几个洞。

  (3)图片三幅:太阳.树.影子的贴绒教具。

  过程:

  (1)通过实验,了解影子的形成原因。鼓励幼儿用比较恰当的语言表述影子。A.将幼儿分成两人一组进行第一次操作,探索怎样让玩具出现影子。介绍材料:手电筒和立体小玩具。幼儿尝试让玩具出现影子。讨论:你们是怎样让玩具出现影子的?为什么这样做会出现影子?B.幼儿带着问题再次操作探索,讨论为什么光照在玩具上会出现影子。教师演示:将蝴蝶分别放在光源中和光源外,观察是否会有影子出现。小结:物体挡住了光就有影子。

  (2)了解影子的变化。(说一种,演示证实一种)小结:改变玩具的位置,影子会发生变化,改变了光源的位置,影子也会发生变化。

  (3)游戏:摆放光源的位置,巩固光和影子之间变化的关系。出示三幅图,请幼儿根据树和影子的方位,正确摆放光源的位置。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语言大班教案03-26

大班教案01-16

大班教案01-16

大班教案01-16

大班教案01-16

大班教案01-16

大班教案01-17

大班教案02-01

大班教案02-01

大班教案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