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我与地坛教案优秀

我与地坛教案优秀

时间:2024-01-28 07:20:59 教案 我要投稿

[合集]我与地坛教案优秀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我与地坛教案优秀,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合集]我与地坛教案优秀

我与地坛教案优秀1

  教学目标:

  1、筛选信息,理解把握课文涉及的对生死和亲情的感悟的内容。

  2、理解地坛描写与抒情的关系。品味作者沉静、绵密、抒情的语言特点。

  3、陶冶学生性情,激发热爱生活的感情,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研习习文本为主,并设置问题加以点拨、引导。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上课前三分钟听乐曲,并说出音乐名和作曲者?(《命运交响曲》贝多芬)

  简介贝多芬(可让学生自己解说,师明确):贝多芬,28岁开始耳朵有病,听力逐渐衰退,到32岁基本上丧失听力。《命运》交响曲是在他完全丧失听力的情况下创作的,面对不幸,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喉咙”,谱下了音乐史上光辉的乐章,也奏响了人生的最强音。历史上象贝多芬这样同命运勇敢抗争的人很多,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我与地坛》的作者史铁生就是其中一位。

  二、新课推进:

  (一)关于作者:

  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中初中。1969年去陕西延安插队。21岁时,因腿疾回北京住进医院,那一天是他的生日,从此他再没站起来。1983年他发表《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一举成名。加入中国作协。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插队的故事》、《务虚笔记》、散文《合欢树》、《我与地坛》等。其中《务虚笔记》、《我与地坛》曾入选“九十年代十大经典作品”。他的作品一类是对知青生活的回忆和反思,另一类是对残疾人命运的描摹。

  (二)整体感知,梳理文脉:

  第一部分,写地坛,着重写地坛给我的启迪。

  第1至4自然节,写我与地坛的缘分;第5至7节,写我在地坛的人生感悟。

  第二部分,着重写母亲对“我”的影响和激励,母亲给“我”以生存的启发,使“我”懂得怎样生活。

  第1节为过渡段。第2至3节写母亲为“我”忍受巨大的痛苦,让我们看到一个坚韧而伟大的母亲形象。第4至第9节写由一个作家谈到他写作的最初动机是“为了母亲”、“为了让她骄傲”,从而联想到自己的创作经历。“我”创作取得成功,而母亲却不能分享“我”的快乐。回忆母亲多次到园中找“我”。第10节结束回忆。

  小结:从内容上看,前一部分,可称为“人与景观”,(我与地坛的故事);后一部分可称为“人与人”(在地坛环境中我与母亲的故事)。

  (三)重点鉴赏,第一部分:

  1、品读文章,初步感悟

  播放背景音乐《SongFromASecretGarden》,学生自己品读第一部分。

  2、提出问题,交流探究

  (此环节建议:提出的七个问题,可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全部给出,并可分组讨论,集中探究。)

  ①我是在什么情况下来到地坛的?(你在与之相类似的情况你会到哪里,为什么要去那里?)

  明确:在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忽地残废了双腿,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的时候。

  ②“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这时候”指什么时候?为什么说这时候才是我该来的时候?

  明确:“这时候”指“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太阳……”地坛“剥蚀……淡褪……坍圮……老柏树……野草荒藤……”的时候,也就是说地坛已褪去昔日的荣华显耀,略显沧桑,但这种沧桑恰恰是某种生命力的显示,“老柏树、野草荒藤”正是暗示这种生命力的具体意象。失魂落魄的作者这时来到地坛必然会得到某种慰藉。这正是作者“看到时间、看到自己的身影”思考自己命运的起点。如果不是一个“沉静的”而是一个“炫耀、浮夸”的地坛在等待作者,那对于处在“最狂妄年龄”的作者意味着什么?(可提示学生逆向思考)

  ③“我一下子理解了它的意图”,这“意图”指什么?

  明确:生命的暗示

  ④“理解了地坛的意图”的作者眼中的地坛有什么样的特点?

  明确:荒芜并不衰败。“蜂儿、蝉蜕、蚂蚁、瓢虫、露水”全都是弱小的意象,课都在按照自己的方式和自然的法则生存着,这显然也给了作者以启示,为了逃避来到这园子的作者是真真实实感受到了生命的涌动的。

  ⑤课文中象这样蕴涵着对生命理解的景物描写还有什么地方?如何理解?

  明确:六个譬如。

  ⑥在园子中有了这么多深刻感受的作者最终理解了生命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了,作者在园中思考了哪些问题,得出了什么结论?

  明确:

  1、为什么生与死?

  2、怎样活。地坛帮他解决了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则不是由他一个人完成,他精神跋涉得每一步,都有人伴他而行,文章第二部分写的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他的母亲。

  ⑦如何理解地坛和作者之间的关系?(最后总结)

  明确:地坛已成为作者的精神家园。(可展开说明)

  3、课上诵读课文景物描写部分并讨论景物描写的作用:

  (结合本课的教学目标二,重点点拔)

  明确:景物描写,第一,有衬托作者心境的作用;第二,为作者的思考提供了一个特定的“情绪背景”,在那样一个安谧、沉寂、荒芜的背景上,最容易展开对生命的思考;第三,景物描写本身,实际上也是对“生命”对“世界”(世界本身也是生命)的解读。请看这一段:“十五年中,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所以我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这不是写出一种永恒吗?(例析)

  三、课堂小结:

  《我与地坛》是一篇在当代非常难得的、值得人反复吟读的优美散文,作家史铁生以极朴素动人的语言讲述自己的经历和所思。今天我们所共同探讨的这一部分,讲述所围绕的核心就是有关生命本身的问题:人该怎样来看待生命中的苦难。这问题的提出首先是由于他自身经历中的残酷事件,即“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那座古老的荒芜而不衰败的地坛最终成为作者的精神家园!

  四、课下作业:

  1、阅读《我与地坛》(读本)全文。

  2、写作实践:仿照第一部分写地坛的相关内容,描写一处与你的心灵家园息息相关的`一处地方。(字数不少于300字)

  第二课时

  一、新课推进:

  (一)研读第二部分,体验母爱。

  精读第二部分3、6、7段,概括母亲的爱的特点?(分组探讨,结合自身体验)

  明确:母爱深沉而不张扬,平凡得让人熟视无睹。有谁能象史铁生那样用心体味母爱呢?更多的时候,母爱都是从我们身边默默地流走,熟视无睹的我们甚至不知道她的存在。我们没有发现她,她当然毫无怨言,可是,对于我们来说,没有体验到母爱应该是多么大的不幸呀!

  (二)提练概括母亲的形象,明确:2、3、8段。善解人意、疼爱、理解、体谅、宽容、痛苦、担忧、惊恐、默默承受、坚忍……(可让学生自己根据上述词语用自己的话概括母亲形象)

  (三)提出问题,交流探究(以下提供了解读第二部分12个问题,教师可加以选择应用)

  1、在第一段中,作者说“给母亲出了一个难题”,你能具体说一

  下吗?你曾无意中甚至说因为自己的所谓个性,所谓逆反心理故意竟给母亲出过难题吗?“难题”是哪些?体会其中的意味。

  明确:她知道……她知道……她知道……她又担心……她只是不知道……母亲的善解人意,母亲对儿子的疼爱、理解、体谅、宽容。对比以及后面的内容则表现母亲在苦难面前的沉重、无助和默默支撑的忍耐。

  2、母亲是怎样面对这样的“难题”的?用原文回答。

  明确:“这苦难只好我来承担”。

  3、从母亲对待“难题”的态度,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明确:一位疼爱儿子,而且能够理解儿子的母亲,是一位注定活得最苦的母亲,是一位意志坚忍的母亲。

  4、这样的一位母亲给作者留下了什么?用课文原文回答。

  明确:“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

  5、再回头看看前面的那个“遗留”的问题,谁能给出他的答案?

  明确:母亲对待苦难的态度给了作者生存的启示:要坚强的承受苦难,要坚忍的活下去。这正是回答作者“怎么活?”的疑问的答案。

  6、文章是如何来写母亲的形象的?为什么这样写?文中几次出现“现在我才想到”、“许多年以后我才渐渐听出”之类的话,表现的是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并不是直接表现,而是通过自己心灵的对话,自问自思从我理解母亲对我的爱展开。反复写表明对母亲的深深的歉意,自己痛彻心肺的悔恨与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文章更加动人。也更自然。

  7、读“有一回……”一段,体会其中的意味。

  明确:以我的“设想”,描摹母亲在痛苦、担忧、惊恐、不安,默默承担着苦难。我的设想与我的自责,表现了对母爱的深切理解!此段中,作者读懂了母爱,而读者,也读懂了作者。

  8、作者与作家朋友谈到学写作的最初动机时,认为朋友的想法过于简单天真了,联系作者发表第一篇小说后的想法,体会作者的情感。

  明确:通过对比突出母爱的伟大,突出了母亲苦难的命运,也加深了作者痛楚、自咎、思念的情感。第五段,这些苍凉的文字来自心灵深处,没有经历过痛苦的人是写不出这样凝重苍凉的文字的,也永远感受不到在那苍茫的底色下汩汩滚动的热流。

  9、作者读懂了母爱,理解了母亲的痛苦,也理解了母亲的命运,体会到了强烈的爱与痛交织的情感,母亲的命运给了作者什么启发?

  明确:母亲的爱、母亲的意志、母亲的命运、母亲的苦难,让我明白了生存的意义,生存的价值,也让我在逆境中更坚强。

  10、母亲伴随了作者对生命思考,在最后一段有一句形象的表述?

  明确: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11、在这些“想到”的内容中,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的最后一句:“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有过母亲的脚印”。我们怎么来理解这些“脚印”“车辙”“我”“地坛”以及“母亲”的关系?

  明确:处处的脚印,也就是处处的关爱与牵挂。暗示出我的成长处处都离不开母亲的启发,就如同是地坛给予作者的生命的启示一样,在作者的心里,母亲已经和地坛融为了一体,和作者的坚忍果毅的生命融为了一体。

  12、第二部分写母亲是为什么?

  明确:非常概括地说,写母亲,实际是写“我”(史铁生)对母亲的“理解”,写史铁生对母亲对待生命、对待命运的态度的“理解”。开始,史铁生是不理解母亲的,逐渐地,随着思考的深入,随着精神追寻的深入。精神阅历的广泛,随着年龄的增加,史铁生终于理解了母亲,读懂了母亲。母亲完全是在苦难的折磨中度完了她自己的生命。看来,命运的造就也就决定了角色的分配和承担的方式,有些人仿佛生来就是为了承受苦难,在苦难中默默地忍受着命运的重压。也就是说,母亲的“活法”,就解答了自己应该怎样活、怎样面对命运、怎样面对苦难的问题,就是“活法”的答案之一。

  二、课堂小结:

  第二部分写母亲。他爱地坛,更爱自己的母亲,尤其体会到母亲的痛苦与无尽的关爱以后。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因为她有一个长到二十岁忽然截瘫的儿子,尽管她情愿截瘫的自己,可事实是无法改变的。于是她只默默地承受,用无私的母爱包容着饿儿子的一切,她只好一天天地熬,慢慢地等,等待儿子走出阴影。但是她终于没等到。儿子成功之日,多么渴望和母亲一起分享。儿子第一次这样为母亲想,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于是,他又摇着轮椅来到这古园,他反复地想,为什么母亲不再等两年?他埋怨上帝的不公;他反复想着同一件事:母亲已经不在了,就像他当初反复思考生命与死亡一样。这时候,母亲的苦难与伟大才在他心中“渗透得深彻”,而母亲那艰难的命运,坚韧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在他的印象中“愈加鲜明而深刻”,从而使他对母爱有了更深的体会,对生活、对未来有了更深的思考。

  三、课下拓展:(可任选一个或两个拓展,作为课下作业)

  (一)阅读史铁生《秋天的怀念》、《合欢树》,进一步解读母亲。

  (二)在读完这篇文章后,同学们对“苦难”及“人生”又有什么新的感悟呢?我们到底是为什么而活?怎样的活?

  (三)回家时观察父母的言行举止,用心灵解读父母的爱。模仿史铁生的语言与风格,注重展示内心世界,注重抒情和议论,把父爱或母爱用心灵记下来。

  《我与地坛》教学反思

  《我与地坛》这篇课文我用了两个课时。在上第二个课时“我与母亲”这一部分时,由于我的嗓子有点哑了,于是就想着自己少讲一点,也给个机会,让学生多讲一点。

  “我与母亲”这一部分主要是让学生体悟到作者对母亲的情感。于是,我设计了一个环节:讨论母亲在史铁生心目中的形象,要求从原文中找出依据。对于讨论,学生向来是很喜欢的。热闹地讨论之后,学生也能踊跃发言。基本上,学生都能从原文中找出描写母亲的句子。但是,学生对于母亲的形象,仅仅只是说“对儿子无私的、伟大的爱”。抓住这点之后,无论找到什么句子,都是说明了母亲这样的形象。

  学生能找到关键的句子,这很好。但是,对于文本的解读还是不够的,不能从某一个具体的句子出发来分析人物形象,这是我需要去引导的。

我与地坛教案优秀2

  学习目标:

  1、理解地坛、母亲对“我”的影响,即三者间的关系。

  2、情感熏陶,深入体会作者关于生死、亲情等复杂难言的感受。

  教学设想:

  紧扣教材,以分析景物描写和母亲的人物形象为主线,以情感熏陶为载体,积极调动学生生活中的情感积累和感性认识,引领学生进入作者的心灵世界。

  教学重难点:

  1、地坛里的景物给作者生存的启发(该怎样活下去?)

  2、作者读懂了母亲的活法(面对苦难人生的态度)

  课前准备:

  1、阅读《读本》中其余五部分

  2、播放电视散文

  3、印发讲义:人生就是与困境周旋(《读者》2001年第21期)

  4、网上查阅关于作者的资料、作品及评价文章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创设氛围,多媒体播放《命运》交响曲(CD、VCD、磁带均可)。由“扼住命运咽喉”的贝多芬引出同样与厄运抗争并成为生活强者的本文作者——史铁生。

  二、简介作者

  生平、作品及余秋雨的评价(我必须仰望史铁生这样的作家,还有那些真正在沙漠中以自己的生命去冒险探索的旅行者。)

  三、展示学习目标

  四、研习课文第一部分

  (一)、作者对生死的感悟是和一个特殊的环境连在一起的,这就是地坛(板书)。分析开头关于地坛的景物描写部分。明确特点:荒芜冷落(板书),抓住“剥蚀”、“淡褪”、“坍圮”、“散落”等特殊语序在朗读中品味语言。继而把握作者此时的精神状态:失魂落魄(板书)。

  (二)、作者为什么“一天到晚耗在这园子里”?对园子有了新的认识即意外的收获,找关键句。朗读、分析第五节的景物描写,其中的小动物及露水草木虽然生命卑微,但仍按自己的方式生存着。这充满生机(板书)的环境给作者启示:要活下去,要珍爱生命(板书)。

  (三)、生存还是毁灭,作者“终于弄明白了”(朗读:一个人,……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那怎样活,地坛继续充当着作者的.精神导师。分析第七节的景物描写,落日、雨燕等给作者的启示:热烈勇敢有希望的活下去。

  (四)、小结:精神家园(板书)

  五、研习课文第二部分

  (一)、史铁生在地坛作了长期的呆想,最终参悟了人生的意义,完成了思想上的涅磐。然而,这结果,可不是他一个人完成的,作者精神跋涉的每一步,都有他母亲(板书)的伴行。

  思考讨论作者写了怎样一位母亲。

  围绕理解儿子(毫不张扬的爱)、不幸(艰难的命运)、坚强(坚忍的意志)等几方面分析。

  找出母亲最让你感动的一个举止或作法。(3、8节)

  (二)、写母亲为表达感激忏悔之情,更重要的是作者读懂了母亲对苦难人生(板书)的态度:勇于承担(板书)。母亲面对人生苦难的这种活法给作者(板书)的影响和启发至关重要:生命航标(板书)

  多媒体播放满文军演唱的《懂你》

  (三)、明确母亲、地坛与我的关系。作者成功时,母亲却去世了。有感情地诵读第七节,四个“又是”表达了物是人非的至痛。

  (四)、以毕淑敏《提醒幸福》中的一段话做结。

  六、课余练笔

  围绕生命或母爱谈自己的认识感受,文体不限,700字左右。

  附:板书设计

  走进

  失魂落魄荒芜冷落

  地坛(精神家园)

  启发

  珍爱生命生机盎然

  活法

  苦难人生承担

  母亲(生命航标)

  启发

  直面

  作者

我与地坛教案优秀3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残疾后在地坛的启示下对生命产生新理解、新感悟的历程。

  2、理解母爱的深沉伟大和作者的痛悔。

  3、品味文章深沉绵密的语言。

  教学重点:

  1、了解作者残疾后在地坛的启示下对生命产生新理解、新感悟的历程。

  2、理解母爱的深沉伟大和作者的痛悔。

  教学难点:品味文章深沉绵密的语言。

  教学方法:讨论法,谈话法、指导自学法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出示史铁生的图片和地坛的图片,介绍作者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清华大学附中毕业后,于1969年插队延安,1972年因病致瘫,转回北京,1971年到1981年在北京某街道工厂做工,后主要从事文学创作,现为北京作家协会合同制作家、1979年开始创作,1983年和1984年分别以《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荣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1996年11月,史铁生的短篇小说《老屋小记》获得浙江《东海》文学月刊“三十万东海文学巨奖”金奖(五万元)。小说记述他在初残后工作于街道小厂时的经历。有人称誉它:“怀旧但不感伤,冲淡悠远,充满寓意。”

  他的作品一方面是对知青生活的回忆和反思,另一类是对残疾人命运的描摹,作品呈现平淡质朴而意蕴深沉的“散文化”倾向。

  史铁生是当代最有思想深度的作家之一;“心血倾注过的地方不容丢弃,我常常觉得这是我的姓名的昭示,让历史铁一样地生着,以便不断地去看它。不是不断地去看这些文字,而是借助这些蹒跚的脚印不断看那一向都在写作着的心魂,看这心魂的可能去向。”这也是对他作品的最好的`注释。

  史铁生面对残疾,曾一度彷徨苦闷,甚至于想到了自杀,但最后还是面对困难,勇敢地活下来,并拿起了笔走上了中国文坛,从残疾人到成为一名专业作家,史铁生经历了痛苦的思索。对生命展开思考,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但有时我们需要这份沉重。

  (二)字词

  展示部分重点难点字词如下:

  妥帖熨帖(用字用词帖切,妥帖;心里平静)请帖熨烫

  碑帖坍圮亘古不变隽永恪守猝然

  炫耀窸窣祈求安详嘈杂遐想瑕疵自顾不睱铤而走险肄业

  埋头临近嘈杂保障专心邻近纷纭保证

  (三)整体把握文章:整体感知,列结构提纲

  (四)讲解学习第一部分

  1、前半部分追寻了哪几个问题(作者在地坛对人生做的思考)

  我该不该去死我为什么要出生我应该怎样活

  2、生交流阅读感受

  3、阅读文中第一段与第五段第一句话,谈谈作者与地坛的遭遇有何相似之处?作者进入地坛时的精神状态怎样?

  4、第五段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1)、衬托作者心境

  (2)、这作者的思考提供了个特定的“情绪背景”,在那样一个静谧、沉寂、荒芜的背景上最容易展开对生命的思考。3)、景物描写本身实际上也是对“生命”对“世界”的思考与解读。

  4、生反复朗读“怎样活的问题”一段,小组内交流阅读感受

  二、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整体把握了文章,并且分析了第一部份,大家要对字词根据自己的情况再加工,能够自己列出结构提纲,着重体会作者在地坛所做的思考。

  三、作业

  阅读第一部分最后一段的感受(不少于一百字)

  第二课时

  一、介绍背景资料

  于是,我便想起了史铁生。他是一位我无比敬慕的作家。他写了很多作品,但让我始终难以忘怀的是他的《我与地坛》。最初读《我与地坛》是在一个黄昏,凄冷的夕阳弥漫在窗前,那深深的红里有一种悲壮的色调。我沿着文字翻动书页,我的泪水也悄悄涌满了眼睛。史铁生到延安地区的清平湾插队时得了一场大病,从此便高位截瘫了。当他活到最狂妄的年龄时,他的双腿忽然残疾了。他从此坐上了轮椅,永远离开了正常人的生活。

  史铁生的母亲也是一位活得最苦的母亲。每次摇出轮椅动身前,他的母亲便无言地帮他上轮椅,母亲看着他摇车拐出小路,每一次她都是伫立在门前默然无语地看着儿子走远。有一次,他想起一件事又返身回来,看见母亲仍然站在原地,还是那样一动不动地站着,仿佛在看儿子的轮椅摇到哪里了,对儿子的回来竟然一时没有反应。

  她一天又一天送儿子摇着轮椅出门去,站在阳光下,站在冷风里。后来,她猝然去世了,因为儿子的痛苦,她活不下去了。这是她唯一的儿子,她希望儿子能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她没有能够帮助儿子走向这条路,儿子长到20岁上忽然截瘫了。她心疼得终于熬不住了,她匆匆离开儿子时只有49岁。

  史铁生在一篇题为《合欢树》的文章中写道:“我坐在小公园(指地坛)安静的树林里,闭上眼睛,想,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很久很久,迷迷糊糊的我听见了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我似乎得了一点安慰,睁开眼睛,看见风正从树林里穿过。”

  二、读第二部分讨论交流

  1、为什么作者说“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里总是加倍的”?

  2、母爱是如何表现的?

  不幸的母亲、坚韧的母亲

  从母亲对我的理解这个角度来写母亲对我的关爱

  写母爱并不是直接表现的,而是通过自己心灵的对话

  3、作者的痛悔之情是怎样体现的?(结合文章内容谈一谈)

  4、16段中“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是一条什么样的路

  应是希望作者探索自尊、自重、自强的人生之路

  读最后一段

  在“我”的每一寸进步中都凝聚着母亲的心血,孩子不管走到哪里,都走不出母亲的心。母亲的关爱像一颗会发芽的种子,不知不觉它就埋进了孩子的心里,然后潜滋暗长。直到有一天,成熟了的心灵才突然发现,母亲的爱原来已经长成一棵苍翠的松柏,一直为“我”遮风挡雨。

  “我”在此时的顿悟与这一部分的首段“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相呼应,完成了作者对母爱的诠释。

  但是作者反复在惋惜“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让我们听着这首“懂你”来体味作者对母亲的追忆和作者的痛悔之情。

  小结:文章到此我们就学完了,这是一篇经典散文,同学们一定要多读几遍,注意体会母爱是怎样体现的。那么我们也想一想,我们是否也真正懂得了母爱,我们了来检讨一下,自己有没有做得不好的地方,现在一切还都来得及,去做我们该做又能做的事吧。

  三、作业:完成《学习与评价》

【我与地坛教案优秀】相关文章:

《我与地坛》教案优秀11-23

我与地坛教案优秀12-09

《我与地坛》教案02-15

我与地坛教案02-17

我与地坛教案12篇03-20

《我与地坛》教案12篇03-18

我与地坛教案15篇02-20

我与地坛教案(15篇)02-20

《我与地坛》教案15篇02-16

我与地坛教案6篇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