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大班数学教案

大班数学教案

时间:2024-01-17 11:31:58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数学教案模板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班数学教案模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数学教案模板

大班数学教案模板1

  活动目标:

  1. 理解倒计时的意义,对倒计时的计算方法感兴趣。

  2. 意识到倒计时对我们生活的便利。

  活动准备:相关图片、日历、笔。

  活动过程:

  一、模拟红绿灯过马路

  1. 导入:几天前老师在路上拍了两张照片。这两张照片有什么不同?

  思考:这与我们的十字路口不同的红绿灯数量有关吗?

  2. 模拟过马路(两个孩子依次模拟过马路,其余依次倒数)。

  3.谈谈他们的发现:这里的数字是相互的,数字越来越小,时间越来越短

  绿灯上的数字告诉我们,时间越长,过马路越安全,时间越短,过马路越危险。随着倒计时的'到来,我们过马路将会更加方便和安全。

  4. 绿灯上的数字是如何变化的?(学习如何使用倒计时的方法来发现数字从大到小的变化,这意味着时间从多到少的变化。)

  寻找生命中的倒计时

  1. 谈谈生活中的倒计时现象。

  2. 老师将照片一一展示,让学生明白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许多倒计时现象。

  3.进一步发现,一些倒计时使用“秒”(奥运会开幕式、火箭发射等),一些使用“分钟”(电风扇、微波炉、电热毯),一些使用“天”(世博会)。

  3.试着倒数

  1. 激发孩子们倒数的欲望:6月9日,我们要庆祝端午节。让我们一起做一张倒计时卡片。

  思考:今天是几号?今天是几号?

  2. 通信采用倒数的方式,如:跟数;两个两个数;倒计时;端午节不包括在内,等等。

  3.我们发现随着端午节的倒计时,让我们清楚的知道今天离端午节还有9天,我们可以在这段时间准备端午节的活动。

  扩展:

  1. 为最近的其他节日做一个倒计时。

  2. 做一个离开公园的倒计时。

  相对较高的

  活动目标

  1. 教幼儿区分身高与身高,初步掌握身高与身高的关系。

  2. 教幼儿一些简单的比较方法,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活动准备

  1. 课件数学:3-3比较概念3-4比较概念3-5比较概念

  2. 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高而短的物体

  活动过程

  教孩子区分身高

  1. 课件:3-3比较概念

  让幼儿通过观察和对比找出图片对象的不同之处:

  两座建筑物,一座高,一座低。

  两座房子,一座高,一座低。

  两个厨师,一个高一个矮。

  两个梯子,一个高,一个低。

  2. 把物体一个一个地展示出来,让孩子们互相比较,谁高谁矮,谁高谁矮。

  3.让两个孩子上来比较谁高,谁矮,谁高,请把所有的孩子再比较一下。谁高谁矮仍然是一样的高度。

  4. 请告诉孩子们他们所熟悉的东西,哪些可以再高一些,哪些可以再矮一些。

  2. 教孩子一些测量身高的方法

  1. 请和两个孩子一起站在长凳上,一个高一个矮,用一块布盖住前面,让孩子们判断谁高谁矮。

  当孩子有错觉时,揭开其中的奥秘,告诉他们把物体放在相同的高度,当他们又高又矮

  2. 课件:3-4比较概念

  让孩子们判断最高和最短的物体。

  三栋楼,哪一栋最高?哪个最短?

  三棵树,哪棵最高?哪个最短?

  3.课件:3-5比较概念

  看看这张照片。

  公鸡,狗,长颈鹿,猫,鸡。

大班数学教案模板2

  活动目标

  1、学习按物体的某一特征作肯定和否定分类。

  2、发展幼儿观察、比较、分析及综合能力,促进幼儿初步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3、培养幼儿相互间的合作意识,体验操作活动及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4种形状(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3种颜色(红色、蓝色、黄色)不同大小的图片每两个幼儿共12张,红蓝两色篮子若干,记录卡、彩色笔。

  2、相关教具、黑板。

  3、实物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出活动

  教师:今天还来了一位小客人,是谁呢?(出示手偶)以为小朋友变礼物的形式导出课题,思考:怎样才能把礼物成两类呢?

  二、了解肯定和否定的分类方法,教师和个别幼儿操作

  1、教师示范找出物体的某一特征并按其作肯定和否定的分类,分好后引导幼儿思考:怎样在记录上把刚才用的方法记下来呢?

  2、出示图片,请小朋友想一想用刚才学的方法为图片分家,教师根据幼儿的反馈信息示范操作一遍,提问:请小朋友想一想,这一次我们又可以怎样来记录刚才的方法记呢。

  3、思考:你有与老师不一样的方法吗?请幼儿个别回答并一名请幼儿用大教具操作,并做好记录。

  三、幼儿操作,巩固对肯定和否定分类方法的了解

  1、引导幼儿思考:你还有哪些不一样的方法呢?幼儿个别回答。

  2、幼儿分组操作:两个幼儿一组,提醒幼儿相互商量、分工合作,每一次分好后及时做好记录。

  3、介绍自己的分法:请幼儿两人一组,带上自己的记录卡,向周围的'老师介绍自己的分法。

  四、游戏:小小魔法师

  玩法:每个幼儿选择一张自己喜欢的图片扮演图片宝宝,在和魔法师做游戏,听魔法师的指令做出正确的反应。如:魔法师说“我是小小魔法师,是黄色的图片变小兔,不是黄色的图片变大树”。小小魔法师由大魔法师(老师)指定。反复游戏几遍。

大班数学教案模板3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了解物体与物体之间的各种连接方法,萌发探索兴趣。

  2、发挥想像力、创造力,并能完整地表达。

  活动准备

  趣味练习:连接商店 职业和物品的连接

  活动过程

  一、感受连接

  1、音乐游戏:找朋友

  教师:我们来做一个找朋友的游戏吧!看看谁能找到好朋友,好不好?

  2、游戏结束

  教师:我知道谁和谁是好朋友了,因为你们两个拉起手来了,连接在一起了。

  二、尝试连接

  1。课件:连接商店

  水果店 新鲜的`水果蔬菜

  海产店 青蛙玩具店

  玩具店 海产品鱼

  服装店 时尚鞋店

  鞋店 自选超市

  自选超市 儿童服饰专卖店

  2。教师:你们认识这些东西吗?它们都叫什么名字?

  它们也想找好朋友,你们能帮它们连一连吗?

  3。幼儿尝试用连接,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三、经验交流

  1。你是用什么方法把它们连接起来的?

  (让幼儿分别说说自己的连接方法。)

  2。出示两个纸环,请幼儿想办法连接。

  (让幼儿说说是用什么办法连接的。)

  3。生活中把两种物品连接在一起的方法很多,你们知道还有哪些

  (可以粘贴,串,钉,套,夹,挂等等。)

  四、探索操作

  1、让幼儿分别找两样物品。

  鼓励幼儿想出更多的连接方法。

  2、请幼儿发挥想像,将物品连接起来。

  教师观察指导,并给予提示和帮助。

  五、展示作品

  幼儿介绍自己的连接作品,分享成功的快乐。

大班数学教案模板4

  一、设计意图

  新<<纲要>>要求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还要关注幼儿探索、操作、交流、问题解决和合作的能力。幼儿在认识5的组成的基础上学习6的组成。通过学习,能使幼儿初步理解整体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为学习加减法打下基础,进一步加深幼儿对数概念的认识,在活动中培养他们的

  观察、比较以及操作能力,从而促进数学思维品质的发展。

  二、说教材

  (一)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教材,针对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学习数字5的组成,知道两个部分数合起来总数为“6” 。

  2、在操作活动中不断探索数的多种分法,懂得交换两个部分数的位置合起来总数不变。

  我确定了教学的重点:学习6的组成,知道6分成两份有5种分法。教学难点:感知数的分合的有序性。

  (二)为了完成本次活动,我做了以下准备。

  小鸡图片、小虫图片若干;画有算术题的作业纸每人一份;铅笔、橡皮、数字卡片若干

  三、说教法

  现代教学方法最突出的一个特点是:强调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追求整体效果的最优化。根据本活动内容、目标及学生和教师的实际情况,我采用了演示法、操作法、练习法和游戏法。

  大班幼儿的思维特点是开始出现了抽象思维的萌芽,他们对数的组成的认识和理解不能靠成人灌输,必须通过自身的观察和操作活动来进行。皮亚杰也曾说过:“数学开始于对于物体的动作”。足见操作法具有实践性、主动性和发现性等优点。每个幼儿的心理发展潜能是不同的,教学实践表明,幼儿在学习数学过程中会出现“吃不饱”和“吃不了”现象,为此,我在教学最后环节,运用活动,让幼儿进行练习,从而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四、说学法

  根据教材特点,我启发引导幼儿在观察中比较,在操作中自主学习,使幼儿真正成学习的主人。

  在视觉、听觉与运动觉的结合中,回顾了5以内的组成。在操作中,幼儿自由探索6只小鸡的分法,并归纳小结,使幼儿获得的组成的经验更为清晰化、系统化。之后,在分组活动中,幼儿进行练习,较好地实现了教学目标。最后,让幼儿在愉快的游戏气氛中找合起来是6的朋友,真正实现了“学中玩”,“玩中学”。

  五、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5的组成(教师请幼儿玩碰球游戏,引起学习兴趣。)

  师:我的'1球碰几球?(我的3球碰几球?……)幼:你的1球碰4球……(让孩子在动中复习了5的组成,调动了幼儿的视觉、听觉、运动觉,提高了幼儿多感官感知的准确性和灵敏度,为后面学习6的组成打下基础。)

  (二)、初步理解“6”的组成

  1、师:今天草地上来了一群小鸡,一共有几只小鸡呢?

  幼:一共有6只小鸡。

  2、师:你们看这里有两幢房子,怎样来安排6只小鸡住进这两幢房子呢,小朋友你们想想办法,你是怎么分的?谁来告诉我?(让幼儿帮助小鸡,一下子调动了他们的好奇心,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活动。)

  3、鼓励幼儿积极动脑并说出分解方法,教师一一在黑板上记录幼儿所说的分法。

  4、师小结:这两个部分数合起来的总数都是“6”。

  5、师:小鸡们都住进了新房子高兴极了,“咕噜噜——”它们的肚子饿了,这可怎么办呀?别担心,鸡妈妈给它们准备好了香喷喷的小虫呢!(教师出示画有6条小虫的图片)

大班数学教案模板5

  一、活动目标:

  1、幼儿在操作活动中归纳、总结、学习6的组成;

  2、幼儿在活动中不断探索数的多种分法,并学会记录;

  3、培养幼儿积极动脑,大胆尝试的优良品质。

  二、活动准备:

  小动物卡片若干;

  画有汽车的操作卡人手一份,幼儿记录卡人手一份,糖果盒人手一份;

  背景图一幅,糖果若干。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再过几天就要过圣诞节了,森林里准备搞一场大型的圣诞舞会,许多小动物都要去参加。看,长长的车队开来了,数数来了几辆小汽车?(6)—出示汽车操作卡。哟,每辆汽车上都有一个6,猜猜看,什么意思?(幼儿自由表述)对了,每辆汽车上只能坐6个小动物。

  (二)、基本活动

  1、来,看看你身边的动物卡片,他们一样吗?(数量不一样)

  2我们小朋友一起帮帮你身边的小动物们,把他们一起送上汽车。记住:每辆小汽车上的`小动物的数量合起来一定要刚好是6。

  幼儿操作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请幼儿说说,你的车上都坐了哪些小动物。(例:我的第一辆车上坐了一只小白兔,5只小花猫;第二辆车上……)小组交流,个别回答。

  小朋友说的都很好,现在老师要请你们把送小动物的结果记录下来。

  看,这是一张记录纸,纸上画的是6辆小汽车,和我们的小汽车排一样的队,(你的第一辆车上坐的是一只小白兔和5只小花猫,你就在第一辆车里写上数字1和5)。

  幼儿对照自己操作结果进行记录。

  你能将你的记录结果告诉老师吗?(幼儿表述,教师在黑板上记录)

  、结束部分,送糖果。

  我们小朋友真能干,不但帮小动物乘上了汽车,还学会了记录,现在我们一起准备好,开上小汽车和小动物们一起去参加圣诞晚会吧。(听音乐,幼儿做开汽车动作)

  晚会现场到了,看看圣诞老人今天都准备了什么礼物?(各种糖果)

  圣诞老人还准备了这么多糖果盒子,请我们小朋友帮助他来包装糖果。记住,每个盒子了只可以装6个糖果。你一边装一边说,几个红色的糖果、几个兰色的糖果、几个黄色的糖果,一共是6个糖果。装好以后你可以送给周围的客人老师检查一下,你对吗?如果正确了就请你把它送给圣诞老人。

  四、注意事项

  幼儿在送小动物乘汽车时,要给予幼儿充分的活动时间;

  给幼儿充分表述的时间与机会,让幼儿在说的过程中感受数的分合;

  记录活动要根据自己的操作结果进行;在表述记录结果时,让幼儿感受到数的分合不光是两个数字,还可能是3个或者是4个数。

  活动结束:

  小朋友一起听音乐。

大班数学教案模板6

  活动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学具,进一步认识9的组成与分解。

  2、掌握9的加减法的计算,能根据一幅图的图意,列出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

  3、通过学习,培养小朋友的观察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能力。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5、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活动准备:

  1、与课本相应的挂图。

  2、计数器、1——10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

一、复习9的认识。

  教师展示下图:数一数有几个苹果?用几表示?(幼儿回答)

  教师:好,大家一起数一数1、2、3、4、5、6、7、8、9、。一共有9个苹果。用9表示。

  二、复习9的组成和分解

  教师:谁能上前来边拨珠子边说9能分成几和几?几和几组成9?

  三、9的.加、减法

  教师展示下图问: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幼儿答:一棵苹果树,树上有8个苹果。)

  教师:想一想如果把树上的苹果凑成9个,应该画几个?请你先画出来再填算式中的□。然后再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幼儿:因为树上有8个苹果,8个再添上1个就是9个。所以要添画1个苹果。□里应填1.8+1=9

  教师:如果要求把树上的苹果凑成9个,下面三幅图各应添上几个?请你先画出来,再填算式中的□。然后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四、动脑筋摆一摆

  教师:小朋友动动脑筋,看谁想得快?

  先说一说:摆1个三角邢用了多少根火柴?摆3个三角形用多少根火柴?

  自我反思:

  认识数是计算的前提,反过来,计算又可加深对数概念的认识和理解,两者是密切联系的本节活动通过数的组成把10以内数的认数和计算有机地联系在一起。10以内的每个数,都通过动手操作,使孩子逐渐形成数的概念,掌握数的组成、分解、进而达到正确计算。幼儿已经学过10以内数的加减,但幼儿并不十分了解每个数的含义,本节活动出现了8个添上1个是几个?使他们了解每个自然数是怎么形成的及它与前面各数的关系,最后通过摆一摆巩固他们对算式的运用。既加深幼儿对10以内组成、分解和运算。

大班数学教案模板7

  教学目标:

  1.复习5的分合,在掌握5的分合的基础上,学习5的加减.

  2.进一步理解加减的实际意义,会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加减问题.

  3.能根据分合式说出加减法算式.

  教学重难点:

  理解加减法的实际意义,解决生活中的加减法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5的分合。

  1.出示5的分合式,请幼儿认读。

  2.游戏:碰球(复习5的分合)

  师:嘿嘿嘿,我的1球碰几球?生:嘿嘿嘿,你的1球碰4球,1和4合1起来是5。(依次说完5的`分合)

  二、新授5的加减。

  A

  1.出示课件,老师边操作边讲解:树上飞来了1只小鸟,后来又飞来了4只小鸟,现在,现在树上一共有几只小鸟?

  2.指定幼儿回答。

  3.启发幼儿说出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

  4.请幼儿口头说出算式。

  5.老师出示算式,全班幼儿齐声读算式。(1+4=5)

  6.提问:如果树上先飞来4只小鸟,后来又飞来1只小鸟,应该怎样说出算式?

  7.请一名幼儿说出相关的算式(4+1=5)

  8.比较两道加法算式的异同。

  9.拓展练习:2+3=?3+2=?

  B

  1.老师再次出示课件,操作并讲解:草地上有5条小蛇,有2条玩累了,先回家了,现在草地上有几条小蛇?

  2.指定幼儿回答并说出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

  3.请幼儿口头说出算式。

  4.老师出示算式卡,全班幼儿齐声读算式。(5-2=3)

  5.提问:如果先游走了3条小蛇,还剩下几条小蛇?

  6.请幼儿交流、讨论并回答。(5-3=2)

  7.比较两道减法算式的异同。

  C

  游戏:你问我答

  师:小朋友,我问你,2+3=?生:╳老师,告诉你2+3=5

  依次说完所有的算式。游戏熟悉后,可以让孩子们互相提问回答,巩固加减法计算.

  三、幼儿操作

  完成有趣的数学5的加减

【大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数学教案11-16

大班数学教案[经典]08-02

【精选】大班数学教案08-04

大班数学教案(精选)09-18

大班数学教案[精选]09-17

(精选)大班数学教案09-24

大班优秀数学教案02-24

大班数学教案(经典)09-27

【经典】大班数学教案07-21

[经典]大班数学教案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