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幼儿小班端午节教案

幼儿小班端午节教案

时间:2023-10-17 07:51:42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幼儿小班端午节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小班端午节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儿小班端午节教案

幼儿小班端午节教案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积极参与端午节活动,萌发幼儿对端午节民族文化的兴趣。

  2、教师引导幼儿初步了解端午节的习俗和来历。

  3、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粽子的制作方法,尝试手工制作粽子。

  4、体验人们互相关心的美好情感。

  5、知道节日的时间、来历和风俗习惯,感受节日的气氛。

  活动准备

  1、教学课件《端午节》

  2、儿歌《快乐的端午节》

  3、故事《屈原的故事》

  4、端午节相关习俗文化图片

  5、粽子若干

  活动过程

  1、教师厨师教学课件,进入芝麻开门环节,引导幼儿积极参与端午节活动。

  (1)教师带领幼儿跟读儿歌《快乐的端午节》,感知端午节的习俗。

  (2)你们刚才听了儿歌,儿歌中描述了什么内容?

  (3)这是什么节日?图中的人们都在做什么?

  教师出示相关的课件,幼儿观看图片,人们正在赛龙舟,这是端午节的习俗。

  2、教师继续出示课件,进入社会大观察环节,幼儿观察图片,了解端午节的'习俗。

  (1)你知道端午节是哪一天吗?

  (2)你们家里是怎样过的端午节呢?

  端午节是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到来时,家里会吃粽子,诱人赛龙舟,还会插菖蒲、挂艾蒿。

  3、教师讲述故事,调动幼儿的情感。

  (1)教师声情并茂的讲述屈原的故事,激发幼儿的情感。

  (2)请幼儿听完故事后说说自己有什么感受?你想对故事中的屈原说点什么呢?

  4、教师出示课件,引导幼儿观看图片,认识粽子以及包粽子的步骤方法。

  (1)教师播放包粽子的过程,引导幼儿了解包粽子的方法。

  (2)教师分发好吃的点心:粽子。

  (3)幼儿品尝粽子,在吃粽子的环节中感受节日的气氛。

  活动延伸

  (1)教师将手工制作材料:卡纸、纸黏土等材料投放到美工区,引导幼儿在美工区动手制作“包粽子”。

  (2)教师在本次端午节主题活动结束后,还可以举行一次端午节班级亲子活动。让家长和孩子在当天一起来包粽子。

  教学反思

  本活动设计,让幼儿初步感知一些中国民俗文化,从而激发幼儿对民族文化的兴趣和情感,又因为中国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而中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具体直观形象,故本活动设计通过包粽子、看图片、采艾草、做龙舟、赛龙舟等,使孩子有一些感性的认识,从而使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

幼儿小班端午节教案2

  活动目标:

  1、了解端午的名称,来历及习俗,知道端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2、能够自己动手做粽子,喜欢与同伴交流过端午的经历。

  3、萌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

  4、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5、让幼儿知道节日的时间。

  活动重难点:

  重点:自己动手做粽子。

  难点:萌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

  物质准备:

  认识端午多媒体课件;超轻黏土及制作工具;做好的粽子样品。

  经验准备:

  幼儿有过端午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用儿歌导入,引出主题,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教师:小朋友们,老师这里有一首儿歌,你们要仔细听,"五月五,是端午;插艾叶,挂香囊;五彩线,手腕绑;吃粽子,小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首儿歌说的是哪个节日吗?

  幼儿:端午节

  二、基本部分

  (一)介绍端午的来历和习俗。

  1、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端午节是哪一天吗?

  幼儿:五月初五。

  教师:那你们知道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吗?

  幼儿:不知道。

  2、教师讲述屈原的故事,让幼儿了解端午节的由来。

  3、教师引导幼儿交流每年家里都是怎样过端午节的。

  4、教师小结:过端午节的时候都要吃粽子,戴五彩绳,赛龙舟,采艾草。

  (二)引导幼儿深入了解粽子。

  1、教师提问幼儿都吃过什么样的粽子,让幼儿相互交流。

  2、教室出示各种种类粽子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粽子的形状的种类。

  (三)引导幼儿自己动手做粽子。

  1、教师:我们看到这么多的.粽子,接下来就去做一个自己喜欢的粽子吧,做完之后还要给自己的粽子起一个好听的名字吧!

  2、教师引导幼儿自己动手做粽子,感受自己做粽子的乐趣。

  三、结束部分

  1、幼儿做完粽子后,教师让幼儿向大家介绍自己做的粽子和给粽子起的名字。

  2、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表扬。

  教师:老师在绘画区准备了很多的画纸和画笔,小朋友们去画出一副自己心里的端午节吧!

  活动延伸;

  1、艺术领域:画龙舟。

  2、语言领域:讲述屈原的故事。

  3、手工活动:做五彩绳。

  活动反思:

  在近期的业务学习中,园长曾指出我们老师目前所存在的问题:缺乏时代性和时尚性,活动设计不能很好地贴近生活,自己好好想想,的确平时可能过分地依赖“学习”一书,把以往比较重视的节日教育等方面都抛之脑后了,有的时候也只是在晨谈活动中偶尔提起一下,以为孩子记住节日的名称和日期就行了,却不曾想到,就在这一次次不重视中,孩子丧失了无数获取知识,增强民族自豪感的机会。因此,趁端午节来临之际,赶快纠正自己之前的错误做法,设计并实施了这样一次端午节活动。

  其实这样的活动不仅有利于孩子的发展,同时也是对老师的信息量和知识量提出了一定的挑战,只有当老师自己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才有可能不误人子弟,因此在本次活动前,我自己首先收集了一些关于端午节的资料,寻找到一些课件,希望通过这些资料,让孩子更好地获取到有关端午节的知识。整个活动,因为自己事先做的准备比较充分,因此对孩子的回应比较游刃有余,同时对孩子的一些疑惑也能解答地比较到位。

  纵观整个活动,我觉得涵盖的知识量是比较大的,所以每一个点并没有挖得很深很透,对孩子来说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因此包粽子的环节最后我没有实施,把它当做之后的一个延伸活动来进行。

  从孩子的表现来看,他们的兴趣很高,能够投入到活动中,通过这个活动,他们知道了屈原,了解了粽子的制作过程,这两个点是他们比较关注的,我想如果把这些环节设计成几个小活动,可能会更好,毕竟对于中班孩子来说,在一个活动中解决太多的问题是有很大难度的,这是我考虑不周的地方。

幼儿小班端午节教案3

  活动目标:

  1、在观察、品尝中发现粽子的口味、形状是多种多样的,并乐意与同伴交流。

  2、初步了解粽子的制作过程。

  3、体验人们互相关心的美好情感。

  4、知道节日的时间、来历和风俗习惯,感受节日的气氛。

  活动准备:

  幼儿收集的各种各样的粽子,包粽子的'材料(米、粽叶、棉线等)。

  活动过程:

  1、展示、介绍“我收集的粽子”,了解粽子种类的多样。

  ★指导语:你带来的是什么粽子?它是什么形状、什么口味的?

  2、观看包粽子,了解包粽子所需要的材料。

  (1)讨论、认识包粽子的材料。

  ★指导语:你知道包粽子需要哪些材料吗?(根据幼儿所述,一一出示相应材料并加以认识。)

  (2)观看老师(或家长)包粽子、煮粽子的过程。

  3、品尝粽子、交流粽子的口味等,体验过端午节的乐趣。

  教学反思

  通过这样多种感官的活动,幼儿才得到了收获。同时,也知道了什么是提供各种材料,让幼儿实践操作。

幼儿小班端午节教案4

  活动目标:

  1.知道端午节的日期以及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2.了解端午节的来历,指导一些特殊的端午节物品,萌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对屈原产生崇敬之情。

  活动准备:

  1.挂图:有关端午的图片。

  2.ppt,粽子;香袋;长命缕;雄黄酒;龙舟图片。

  3.建议家长事先为幼儿讲述端午节的有关风俗。

  活动过程:

  师:(教师出示粽子,龙舟,香袋,长命缕,雄黄酒图片)小朋友看看图片,你们认识这些东西吗?他它们叫什么名字呢?

  幼:粽子,龙舟(船),香袋......

  师:我们可以在图片中看到粽子,有龙舟,有香袋,还有的是什么东西呢?有没有小朋友知道的呢?

  幼:水/酒......

  师:图片中的东西一起复述一遍

  你见过这些东西吗?在哪里见到的?

  幼:见过。家里,商店里......

  师:现在,我们在家里,店里很容易看到这些物品,那小朋友们知道这些东西是在哪个节日里要用到的吗?

  幼:端午节

  师:老师听到好多小朋友说端午节,你们是怎么知道端午节的呢?

  幼:我爸爸/我妈妈......给我讲的。

  师:小朋友们很认真,把爸爸,妈妈告诉你们的节日记下来了。没有错,这些东西呢,都要在端午节用的。现在老师想请一位小朋友告诉老师,端午节是每年的.什么时候?

  幼:6月6日(公历)五月初五(农历)(给幼儿分析公历,农历)

  师:每年的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小朋友们知道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吗?

  幼:屈原......

  师:有小朋友知道屈原,非常聪明,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这个节日啊,和我国以为著名的诗人有关。我们一起来看看图片,听听屈原的故事

  (教师讲故事......完)

  师:端午节和谁有关?

  幼:屈原

  师:小朋友们听得都很仔细,现在人们过端午节是为了纪念谁?

  幼:屈原

  师:小朋友们都很聪明,人们为了纪念屈原过端午节;小朋友们想想,为什么人们要纪念他啊?

  幼:人好,死了,爱国家......(表达了人们对屈原怎样的感情)

  师:因为屈原爱自己的国家,他听到自己国家灭亡了,心里很难受,跳进了汨罗江,小朋友们说屈原怎么样啊?

  幼:很伟大......

  师:屈原很伟大,当时人们听到屈原死的消息,他们怎么做的?

  幼:划小船,拿粽子、鸡蛋......把雄黄酒倒进江里。

  师:人们划来小船打捞屈原的身体,为了不让鱼虾们吃屈原的身体,把粽子、鸡蛋扔进河里,把雄黄酒倒进江中,让水里的动物罪晕,不去伤害屈原的身体。

  师:人们对屈原好不好啊?

  幼:好

  师:因为屈原爱国家,爱人民,所以人民也热爱他。为了怀念他,以后农历五月初五就成了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也就是端午节。所以在我们过端午节的时候呢,包粽子,赛龙舟也成了我们的习俗了。

  师:现在小朋友们清楚了没有,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啊?

  幼:纪念屈原。

  师:在什么时候?

  幼:农历五月初五

  师:我们都要干什些什么事呢?

  幼:赛龙舟,包粽子

  师:我们现在呢,在完整的欣赏一下这个故事,体会一下大诗人屈原的心情,和人们对他的热爱与怀念。

幼儿小班端午节教案5

  一、设计思考

  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设计并组织有关端午节的主题教育,是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端午节,感受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激发初步的爱国主义情感,丰富以下主要经验:

  ①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午节也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

  ②端午节有吃五黄、挂五端以驱毒避虫的习俗。指黄豆做的粽子、咸鸭蛋黄、雄黄酒、黄鱼和黄瓜;"五端"指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和龙船花。

  ③端午节有赛龙舟的习俗。

  ④端午节有特别的食品--粽子,它是多种形状、多种口味的。

  ⑤端午节有许多传说、故事、儿歌,如:有关屈原的传说等。

  二、各年龄段主题活动目标年龄段小班主要目标

  (1)初步了解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感受端午节的节日氛围;

  (2)喜欢和老师、小朋友一起做做、玩玩、尝尝,共享节日的快乐。

  三、主题活动实施概况

  四、主题活动环境创设及资源利用环境创设

  (1)园内大厅布置"赛龙舟"的场景;

  (2)班级中陈列幼儿收集的与端午节有关的物品,悬挂艾草、粽子、鸭蛋、香包等;

  (3)各班以端午节为主题更换主题墙饰,展示幼儿参与端午节活动的全过程及在活动过程中的发现、收获与体验:

  ①中、大班可以以"我的调查"、"我的发现"等为标题展示幼儿端午节活动进展情况,如:有关端午的问题以及对端午的传说与习俗方面的调查资料等;

  ②小班则可以以"我们在端午节里"为题展出幼儿的活动情况;

  (4)区域中提供与主题相关的操作材料,如:

  ①图书角:提供有关端午节的图书、图片,供幼儿欣赏、阅读;

  ②体育角:提供"赛龙舟"游戏所需的竹竿、彩条、纸棍、小旗等,供幼儿游戏;

  ③动手区:中、大班提供纸、线等材料供幼儿尝试包粽子、缝香包、编鸭蛋网,小班提供油泥让幼儿尝试自制绿豆糕、鸭蛋。

  (5)家长园地:介绍主题活动中须请家长配合的内容、主题活动进展情况等

  资源利用

  (1)请家长协助幼儿进行相关资料的调查及收集,丰富幼儿的相关经验;

  (2)请家长来园参加活动,和老师、幼儿共同感受节日做做、玩玩、尝尝的快乐;

  (3)在本地组织"赛龙舟"活动时,组织师幼前往参观并摄像

  五、主要教育活动方案

  (一)小班活动一:参观端午节的环境主要涉及领域:社会

  活动目标:

  1.通过参观园内环境,感受节日氛围。

  2.初步了解端午节的一些习俗。

  3.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4.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园内布置的端午节的环境。

  活动过程:

  1.谈话,激发参观兴趣。

  2.参观园内环境,自由交流、讲述与端午相关的物品。

  3.集体交流,了解端午节的有关习俗。

  ★指导语:

  ①你看到了什么?

  ②幼儿园里为什么要挂这些东西?

  活动二:好吃的`粽子主要涉及领域:科学

  活动目标:

  1.知道粽子是端午节的节日食品,通过观察,了解粽子是由粽叶、糯米等包成的。

  2.喜欢吃粽子,通过品尝活动进一步感受节日的愉快。

  活动准备:

  1.粽叶、糯米、棉线。

  2.煮熟的粽子、生粽子人手一只。

  活动过程:

  1.观察粽子,知道粽子是端午节的节日食品,激发活动兴趣。

  2.进一步观察粽子的外形、气味等特征。

  ★指导语:粽子是什么样子的?闻起来有什么味道?

  3.观察包粽子的材料,了解粽子的制作过程。

  (1)知道材料的名称,了解其用途。

  ★指导语:包粽子需要哪些材料呢?怎么包?

  (2)观察老师包粽子、煮粽子的过程。

  4.品尝粽子,体验快乐。

  (1)探索剥粽子的方法。

  (2)品尝粽子,与同伴说说自己吃的粽子的口味及自己吃粽子的心情。

  活动三:绿豆糕主要涉及领域:艺术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油泥自制"绿豆糕",感受做做、玩玩的快乐。

  2.注意保持桌面的干净,有良好的活动习惯。

  活动准备:

  小盒、油泥、装绿豆糕的塑料盒、各种玩具等辅助材料。

  活动过程:

  1.观察绿豆糕的外形,激发兴趣。

  ★指导语:这是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

  2.讨论制作绿豆糕的方法及要求。

  (1)讨论制作绿豆糕的方法。

  ★指导语:怎么做绿豆糕?(根据讨论情况,请个别幼儿示范绿豆糕的制作方法。)

  (2)讨论制作绿豆糕的要求。

  ★指导语:做绿豆糕时要注意什么?

  教学反思:

  课上,我把重点放在了端午节的习俗上,如: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做香包、挂艾草等,以及人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在这些习俗中,孩子们对包粽子比较熟悉,其次,对赛龙舟比较容易理解,但是其他的习俗在我们这里并不多见,所以就没有作为重点去讲。而且端午习俗较多,也都离孩子生活经验较远,只需孩子了解,所以没有讲得太细,以免内容深奥不便于孩子的理解。我需要注意的地方是语言组织以及提问上,应该再贴近孩子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让孩子更容易理解,才会有更好的课堂气氛。

【幼儿小班端午节教案】相关文章:

端午节幼儿小班教案12-12

端午节的幼儿园小班教案02-20

幼儿园小班教案:端午节02-20

幼儿园小班端午节教案02-10

端午节幼儿小班教案16篇03-04

幼儿园小班端午节活动教案10-07

幼儿小班端午节手工教案(精选15篇)06-10

《端午节》小班教案03-20

端午节小班教案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