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3-10-07 08:21:47 教案 我要投稿

[通用]语文教案8篇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通用]语文教案8篇

语文教案 篇1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材以动物为专题,编排了中外作家的四篇文学作品和“语文园地”。既有同一作家写不同动物,又有不同作家写相同的动物。全组共编排了《白鹅》《猫》两篇精读课文,《白公鹅》《母鸡》两篇略读课文。本组课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充分读书,体会每一种动物的不同特点,感受动物的可爱,比较文章表达上的不同特点,初步体会几位作家语言的不同风格。配合本组专题语文园地也相应作了安排——“口语交际”和“习作”让学生抓住特点说,写自己喜爱的动物,表达自己对动物的喜爱之情。“我的发现“引导学深发现作家的语言特点,体会作家表达喜爱之情的特别方式。进行教学时,教师要注意这一特点,让学生从中体会到不同风格的语言表达,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二、教学目标

  1、学认生字35个,学写35个;在阅读中理解和积累词语45个;学习摘录笔记,结合单元主题理解和积累词语、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在阅读中进行感悟,提高阅读的能力;通过读书感受到动物的可爱、可敬;使学生体会到,同样是写动物,观察角度不同,心理体验不同,运用的表达方法就不同,语言也就各具特色。

  3、学生从中可以体会到不同风格的语言表达,进而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三、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课文是怎样写出特点的。

  四、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从那些看似贬义的词语中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五、教学建议

  《猫》猫是常见的家养小动物,绝大多数学生见过猫,不少学生还养过猫,因此在教学本文时,要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体会猫的性格特点和作者的情感。在教学本文时,要注意围绕“人爱猫,猫亲人”这一情感主线,引导学生读书,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品味词句,将读、说、悟、写融为一体,将学生的语文实践落到实处。

  《松鼠》学习第一部分,启发学生思考:这部分是围绕哪句话写的?你从哪几方面体会到松鼠的美丽、讨人喜欢?然后,在理解重点词语的同时,朗读课文,感受松鼠的美丽,同时体会这段话是怎样写具体的。

  《白鹅》教学时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绘声绘色地朗读。读的主旋律是鹅的“高傲”。它的高傲不令人生厌,而是引人发笑、饶有风趣,因此,朗读的情感基调是趣味性,要读的妙趣横生才好。

  《白公鹅》要通过有感情的、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悟课文语言的特点,在学生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还可以引导学生对比着读《白公鹅》和《白鹅》这两篇课文中内容相似的部分,让学生领略同一个意思用不同方式表达的奇妙。

  语文园地中的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的按排。将“我的发现”——明贬实褒的表达方式穿插在课文的教学之中,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寻找规律。“日积月累”中的内容重在诵读,不必过于在理解上下功夫。

  六、课时安排

  《白鹅》2课时《白公鹅》1课时《猫》1课时《母鸡》1课时《语文园地》3课时

语文教案 篇2

  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

  1、齐诵《忆江南》

  2、出示“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板书课题。西湖,就是镶嵌在杭州这个“人间天堂”里的一颗明珠。

  自主学习,我尝试

  初读课文,自学提示:

  (1)遇到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圈画出来,利用课后生字表或查字典认识、理解这些生字词,并将这些字词多读几遍,读准为止。

  (2)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3)、理清脉络: 把课文再连起来读一读,看看作者怎样介绍西湖的。

  合作交流,我参与

  1、 对子互相学习字词。(充分体现互助互学精神)

  2、 读课文,理清文章层次。

  展示探究,

  (1)展示字词。漂浮 镶嵌 掩映 悠扬 远眺 层层叠叠 连绵起伏犹如 荡漾 葱绿 轻柔 围绕 心旷心怡 夜幕初垂注意读好前鼻音“嵌、掩、绵”,后鼻音“扬、层、荡、漾、轻、旷”,翘舌音“初、垂”。注意区分多音字“华”在“华灯”中读“huá”。

  (2)课文朗读。

  (读好长句子,注意停顿:站在柳丝轻拂的西湖边/放眼远眺,只见湖的南北西三面/是层层叠叠、连绵起伏的山峦,一山绿,一山青,一山浓,一山淡,真像一幅优美的山水画。)

  (3)理解词语:素、镶嵌、放眼远眺、连绵起伏、硕大、掩映、心旷神怡、荡漾、宛如、悠扬(设计意图:读好生字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在此基础上理解不懂的字词,为下面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做好准备。)

  (4)作者是怎样介绍西湖的?

  达标测试

  1、 我能把生字写的工整、漂亮。

  2、我记住了好多词语。

  西 湖

  本周习惯养成:认真倾听、乐于表达

  学校:芹池中心小学

  主备人:孟粉红

  审核:

  课型:自主合作

  总课时:第二课时

  学习小主人: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全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2.学习本课11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会用“犹如”、“像”、“仿佛”,“宛如”等词语口头造句。

  4.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西湖的清奇秀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自主学习,我尝试

  1、 学生自己读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一读。

  2、 边读课文边想,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作者的观察点在哪里?

  3、 把你心中感受到的西湖的美读出来。

  合作学习,我参与

  1、 互相朗读指导,取长补短。

  2、 小组成员赛读,读出水平。

  展示探究

  1、 朗读展示,读出西湖的美。小组赛读,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老师配乐)

  2、 感受西湖的美,从朗读评价中说出你对这些句子的感受。

  3、 学会运用。用“犹如”“好像”练习说话,感受比喻句的好处。

  4、 谈收获。说说从这一课你学到了什么。

  达标检测,我会做(第三课时)

  1、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站在 的西湖边放眼远眺, 是层层叠叠、 的山峦, , , , ,真像一幅 。 , 一面硕大的银镜。 白鸥掠过 ,在阳光下 , 。

  明净的湖水晃动着 ,仿佛 。在这 的西湖边 , ,怎能不令人 呢!

  孤山东边的白堤和西南的苏堤,就像两条 ,

  在碧水之上。

  月光下的西湖,又是一番景象。夜幕初垂, , ,湖水荡漾。岸边的华灯 在湖中,宛如 在游动。[]

  我成我们 我们

  【教学总结】

  这节课的重点是理解品析第三自然段的主要景点“苏堤春晓”、白堤(断桥残雪)、孤山、湖心及四周的镶边”。另外还介绍了第四自然段月光下西湖的明月东升、湖水荡漾、琴声悠扬。从而激发学生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对西湖的赞美及喜爱之情。

  整节课下来,我感觉大体上还是可以的。比如从小组自主学习、交流讨论、展示时互动流程。大多数组的组员及组长表现相当出色。但有个别成员如李柯瑶在回答用“宛如”造句时,脑筋没有及时转过弯来。还好,别的.同学帮了她,让她的问题得以解决。学生能够用不同的比喻词:“像、仿佛、、真像、好像、就是、犹如、宛如”说出了不同的比喻句,从而亲身体会了比喻句的形象生动。从而从中感悟到日常生活中多用比喻句的妙处。

  学生在对自己喜爱的句子进行朗读时读得很有情感,松弛有度,抑扬顿挫,升华了自己对文本作者思想的理解。

  不足的地方是:小组里的个别成员上课回答在语言组织上还很稚嫩,行动不够踊跃。我感觉这几个成员一定对课文理解不够有深度,或者说对课文的了解,意识还比较模糊,寻不到适当的语言来表达吧。当然,这个也是我平时未能提醒关注、对学困生耐心不够的集中体现。以后在这个问题上我得加强对学困生的培养。培养他或者她,节有所思、想有所言的切身感受,去收获胜利的喜悦、去品味自信的结果。

  再一个不足是:我在板书“近看”这一块时,可以写成“四周、湖中。”月光下可写成:“明月、湖水、琴声。”这样板书看起来简洁明了。

  还有一个不足是学生讨论时,个别组比如:前进组的陈美言没有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思想交流,给人的感觉是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可见这个学生没有用大脑去思考,即根本没有进入文本,与文本进行真正的心灵沟通。所以这一点也是我值得提醒学生注意的。

  总之,这节课还有许多不足的地方,有待自己去发挥、去修正、去提升、去开拓。让课堂真正意义上成为学生自由翱翔的广阔天空。

语文教案 篇3

  伤仲永

  以下为正文:

  教材分析:本课在初中语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五课。这个单元安排的就是以成长为主题的课文。本文通过讲述由神童变为常人的故事引起人深深的思考。

  简介《伤仲永》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写的一篇议论文。讲述了方仲永由一个神童变化成一个普通人的经历,然后由此引发议论,表达了对这位神童的惋惜之情。

  教学本文,要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方仲永会有这样的转变?我们应该从中汲取哪些教训?可以让学生就方仲永的故事本身谈自己的想法。理解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备课反思:本文以前放入教材时,只节选了前两段,没有第三段的议论,学后也会有所领悟,但可能体会要肤浅。加上本段,学生学习有难度,但结合学生的成长教育极有意义。

  学情分析:学生正处在成长阶段,与方仲永年龄相仿,是进行教育的好教材。很多学生喜欢学习古文,尤其对情节有趣的文章更感兴趣。教学中注意调动积极性、激发学习热情并给予学法指导。

  教学/学习目标极其对应的.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新课程标准第二部分第十二条中规定: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学习目标:

  知识:学习并掌握之于的用法及文言词活用。

  能力:能够顺畅朗读课文,提高准确翻译课文的能力。

  德育:认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掌握重点文言词语,翻译课文。

  2、认识到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采用三步入境法。

  教学媒体和教学技术选用:录音机、投影仪。

  教学内容和活动过程:

  教学准备阶段:1、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解决生字词

  教学过程

  一、课文导入,简介作者,解释文题。

  伟大的科学家和发明家爱迪生有一句名言:天才是百分之~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他用勤奋的一生发明了无数的东西,对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发明大王,人们都认为他是世界上少有的天才。到底什么是天才妮?他的这句名言就是最恰当的解释。遗憾的是有很多人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自恃聪明,自认为有天赋,结果最终沦为庸才、蠢才,方仲永就是这样一个人。

  简介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宇介甫,晚号半山。唐宋八大家之

语文教案 篇4

  第一课时(拼音)

  教学目标:

  1、复习字母表,能默写大小写字母。

  2、能熟练地拼读音节,区分平翘舌音、前后鼻音。

  教学过程:

  一、复习字母表。

  1、背诵字母表。

  2、按字形相同的、相近的、不同的分类进行复习。

  3、默写字母表。

  4、给大小写字母找朋友。(总复习一第1题)练习、反馈。

  5、把大写字母改写成小写字母。(总复习二第1题)练习、反馈。

  二、能正确区分平翘舌音、前后鼻音。

  1、看生字表,同桌分工找出平舌音和翘舌音的`字,读一读。

  2、同桌分工找出前鼻音和后鼻音的字,读一读。

  3、补充练习:

  按要求进行归类:

  三、听写第一单元的词语。

  第二课时(拼音)

  教学目标:

  1、复习多音字,能正确使用。

  2、能看拼音,能正确地拼写词语。

  教学过程:

  一、复习多音字。

  1、回忆本册教材中,学过哪些多音字。

  朝、数、得、啊、为、和、还、量、便、难、闷、撒、好、重、喝

  2、能据词定音:

  练习:给多音字选择正确地读音。(总复习一第2题)

  二、看拼音写字组词。(总复习一第5题)

  1、读准音节。(自由读、抽生读。)

  2、看拼音写字组词。

  3、校对、纠正。讲讲难写的几个字的注意点。

  三、看拼音写词语。

  1、练习前,先提醒学生看清音节,把整个词语连起来读一读,想一想意思再写。

  2、自由读、抽生读。(总复习二第2题)

  3、独立完成练习。

  4、反馈校对,讲讲最容易写错的地方。

语文教案 篇5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发挥学生在阅读中的自主性、积极性。因此,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创设开放互动的课堂情景,并立足于“以读为本,读中感悟”的教学思想,引导学生在意境中感悟真情,明白道理。

  二、教材分析

  《尊严》是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一篇阅读课文,本文语言朴实,短小而蕴含人生哲理,读后令人回味。课文写一群逃难的人中,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年轻人——哈默,他执意用自己的劳动换取别人施舍的食物,在极度困难时还维护自己做人的尊严,后来成了杰克逊大叔的女婿,并成为美国的石油大王。故事告诉人们:人可以没有财富,但必须要有做人的尊严,这是一个人最大的财富;只要有了做人的尊严,就有可能拥有财富乃至一切。

  三、学情分析

  四年级下的学生能读懂课文的大意,但通过文本领会中心思想的能力不强。本文尊严的内涵十分深刻,学生在理解上存有困难,因此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对描写哈默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的比较和感悟中体会人物的感情,从而训练他们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的能力。另外,现在的学生都生活在蜜罐里,他们没有挨饿的经历,在解读文本时他们没法感受难民的那种饥不可耐,这使他们在理解哈默宁愿忍受饥饿而不愿意不劳而获时的那份尊严时会有困难。因此,借助媒体出示难民图,让学生有直观地感受,并运用对比的手法,将哈默与其他难民进行对比,从而感知哈默身上的尊严,突破本文的教学难点。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自主识字“朴、款、羡、僵、捶、惬、惫、堪”。理解并积累 “骨瘦如柴”、“狼吞虎咽”等一些描绘人们苦难生活的词语。

  (二)能力目标:

  1、学习运用“从内容体会思想”的方法,引导学生抓住描写哈默的外貌、神态、语言的句子体会人物内心的情感,体会尊严的含义。

  2、理解并积累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把感受写成格言的形式,揭示“尊严”的内在含义。

  (三)情感目标:

  通过哈默坚持劳动后再接受食物的事,让学生懂得一个人必须有尊严,懂得尊严对做人的重要性,无论在什么时候人都要有尊严。

  教学重点和难点

  引导学生从描写年轻人神态、动作和语言的句子中,体会到年轻人自尊的品格;从杰克逊大叔对女儿的谈话中,认识到这种自尊的可贵,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五、教学流程

  (一)课件激趣,导入新课。

  (二)整体感知,初知大意。

  (三)小组合作,理解内容。

  (四)集体交流,深入内容。

  (五)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六、教学过程

  (一)课件激趣,导入新课。

  1、出示课件:逃难人日夜奔波、饥肠辘辘、筋疲力尽的片段。

  2、请说说你刚才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假如你就是这群逃难人中的一员,请描述一下你当时的感受,如果有人将食物送到你的面前,你会怎么做?

  3、学生各抒己见、互相补充。

  4、是啊,同学们真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老师相信,学了新课《尊严》以后,同学们一定会有新的收获,新的启发。

  (二)整体感知,初知大意。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感受深刻的段落读几遍,并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把自己感受深的段落读给小伙伴听,听听他们的`意见。

  3、当小老师到讲台上读自己感受深的段落。

  4、全班交流: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小组合作,理解内容。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描写年轻人神态、动作和语言的句子,看看从年轻人的这些表现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2、组内交流,教师深入小组,相机点拨指导。

  (四)集体交流,深入内容。

  1、小组从下列汇报方式中选择一种作好交流准备:《出示课件》

  A、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或片段,也可以分角色朗读。

  B、排练课本剧,并演一演。

  C、进行模拟采访。(提示:可采访“哈默”,也可采访“杰克逊大叔”。)

  D、说说你学了这篇课文后的感受。

  2、小组根据自己选择的方式汇报学习情况,师生简单评议。

  3、引导学生理解杰克逊大叔对女儿说的话。

  课件显示: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

  请同学们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五)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1、谈。请学生谈一谈对尊严的理解,并讲一件亲身经历过的与尊严有关的小事情。

  2、读。出示有关尊严的格言,请学生读一读。

  3、编。学生自编关于尊严的格言。

  4、写。选择自己喜欢的一条关于尊严的格言,认真书写,贴于自己的书桌前。

  板书设计

  大叔: 善良 朴实 送食物 先吃再干 要求捶背 请求留下

  哈默: 骨瘦如柴 脸色苍白 要求干活 先干再吃 干完吃饭 答应留下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这块琥珀的样子及价值;

  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及必备条件;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及必备条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揭题,板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二、简介琥珀

  1、PPT:琥珀之谜一:琥珀是什么?

  琥珀的简介以及图片欣赏。

  2、过渡:那么课文是怎么描述琥珀的呢?

  三、学习课文首尾段

  1、PPT展示:琥珀之谜二:这一块琥珀是什么样子的?它的科学价值是什么?

  2、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课文中描写琥珀样子和价值的'句子在哪一个段落。生答:20自然段。

  3、师读20自然段,学生边听,边用横线和波浪线画出琥珀样子和价值的句子。指名读所画的句子。

  4、PPT展示20自然段的段意。

  5、要求学生找出本段中的“一万年”还在哪里出现过。生答:第一自然段。

  6、指名读第一自然段,问:“约摸算来”能不能删除?为什么?

  生答,明确答案。

  7、师引导学生说出第一自然段段意: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

  四、学习课文,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

  1、快速默读2—19自然段,思考,填空:写了哪两层意思?生答。

  PPT展示:

  (1)琥珀 形成 的过程;(2—13)

  (2)琥珀 发现 的过程。(14---19)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要点:

  学习第三、四两节课文。用实验演示的方法,使学生懂的乌鸦是用什么办法喝到水的。学会“旁、许、石”三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认读生字和词语

  2、口头组词:乌 ( )鸟 ( )喝 ( )渴 ( )

  3、指名读课文。

  二、 学习三、四节。

  1、轻声读课文,自己想办法挤住“旁、许、石”三个生字。思考:乌鸦想出办法来了吗?它是用什么办法喝到水的?

  2、学生自己说说怎样挤住“旁、许、石”三个生字。

  石:注意读准翘舌音,并要与“右”比较不同点。

  3、 乌鸦想出办法了吗?(板书:想办法)

  4、 它是怎么会想到这个办法的?把课文中有关的这一句齐读一下。(乌鸦看见旁边有许多小石子。)

  5、 “许多”是什么意思?(很多)乌鸦想出办法来了,这时它的心情不知会有多高兴,让我们一起用高兴的心情来读第三节。

  6、乌鸦到底是用什么办法来喝到水的呢?谁来把第四节读一下?

  7、小石子放到瓶子里,水会升吗?让我们来做个小实验。

  教师出示用具,做:小实验:拿出一直装有半瓶水的透明玻璃瓶,瓶子外面用红线做好水位得记号,然后把小石子一颗一颗地放进去。要求学生看清老师是怎样把小石子放进去的',放进以后,石子怎么样?水怎么样?

  8、讨论。

  (1)“一颗一颗”是不是两颗?(很多颗)

  (2)出示句字:

  乌鸦把小石子放进瓶子里。

  乌鸦把小石子一颗一颗放进瓶子里。

  比一比,上面两句话有什么不同?(第一句没有把小石子有多少说清楚。第二句用一颗一颗,说明小石子有很多颗,也说明乌鸦不怕辛苦、不怕累。)

  (3)“一颗一颗”怎么念?要读得慢一些,让人家听了,也知道乌鸦放进的小石子很多。

  (4)石子放进瓶子,瓶里的水怎么样了?

  教师讲述:石子放进瓶子里,占了水的位置,所以水就升高了。

  (5)瓶子里的水是一下子升高的吗?

  出示句子:

  瓶子里的水升高了。

  瓶子里的水慢慢升高了。

  比一比这句话有什么不同?(第二句话把水是怎样升高的说清楚了。)

  (6)乌鸦喝到水了(板书:喝到水)让我们用高兴的语气,把第四节齐读一下。

  三、复习巩固。

  认读词语:喝水 口渴 到处 可是 里边 许多 石子 办法 升高

  四、作业。

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的和要求:

  使学生知道会学会玩,才能学得好,玩得好。教育学生做到学习时高高兴兴地学,游戏时痛痛快快地玩。

  教学目标:

  道德认知目标:

  使学生知道只有会学会玩,才能学习好,玩得好,利于

  促进学习。

  道德情感目标:

  1、喜欢文中的小白兔聪聪,愿意学习他“会学会玩”的

  经验。

  2、能从小白兔聪聪身上初步体验到“会学会玩”的乐趣。

  道德行为目标:

  做到学习时高高兴兴地学,游戏时痛痛快快地玩。

  教学准备:

  1、幻灯片(课文插图,练习第二题)。

  2、课件《高士其》

  3、小黑板(课后儿歌)。

  教学过程:

  一、联系实际,导入新课

  1、你平时爱玩些什么?玩得愉快吗?

  2、你平时是怎样学习的?学习时还想着玩吗?

  3、设问:我们班会玩的同学是否都是学习不好?我们学习好的同学是否都不会玩?

  板出课题:8、会学会玩

  二、看图学文,激情明理

  过渡谈话:为了更好地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从小白兔聪聪的故事谈起吧!

  1、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指名读课文1——4自然段。

  (2)出示幻灯片1,听到上课铃声,小聪聪如何做的?

  (3)出示幻灯片2,课堂上他表现怎样,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4)谁能学一学聪聪专心听讲的样子?

  (5)出示幻灯片3,放学回家后,聪聪又在干什么呢?

  (6)这是什么时间?(插图)是谁安排聪聪学习的?

  过渡:像聪聪这样该学习的时候,抓紧时间专心学习,不想其他的事情,这就是会学习的表现。

  (7)出示幻灯片4,聪聪的表情怎样?他为什么会这么高兴?

  (8)兔老师会说些什么?其他小兔呢?

  (9)假如你拿到优秀的学习成绩单时,是一种什么心情?

  (10)从小聪聪会学的事例中,你明白了什么?

  板书:学习时,高兴地学

  过渡:会学习,就能取得好成绩,心情就愉快,这时要玩就能玩得安心。可是有的同学认为:“会学就不会玩,会玩就不会学。”真是这样吗?下面看聪聪是怎么做的?

  2、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1)学生自读5——7自然段。

  (2)放幻灯片5、6、7,设问:你问聪 聪是怎样玩耍的?他在课外活动小组中表现怎样?回家后他玩得怎么样?

  小结:小聪聪是一个会学会玩的好学生,他做到了学时高兴地学,玩时痛快地玩。

  板书:玩时痛快地玩

  3、谈感受:学习时,高高兴兴地学,游戏时,痛痛快快地玩,你有过这样的感受吗?请谈一谈。

  三、讲故事,树典型,深化认识

  1、放课件《高士其》。

  2、学生边看边思考:

  (1)高士其上课为什么不理那个同学?

  (2)高士其下课后说:“上课的.时候,我就不认识你了”是什么意思?

  (3)课后高士其为什么又和他的同学们一起无忧无虑地玩耍?

  (4)高士其的学习成绩怎样?我们应该怎样向他学习?

  3、小结:我们班上也有很多会学会玩的同学。请你说说,怎样才能做到会学会玩?这们做有什么好处?

  (板书:有利于促进学习)

  总结: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处理好学和玩的关系,就学得高兴,玩得痛快,玩得好,有利于促进学习。

  四、联系实际导行

  下面的做法对不对?为什么?(想和做第二题)(出示幻灯片)

  五、教师总结,提出要求

  1、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都明白了学得好,玩得好的道理。希望同学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都能正确处理学与玩的关系,科学安排时间,做到该学习时认认真真地学,学习之余,痛痛快快地玩。

  2、学生拍手学儿歌。(小黑板出示练习三的儿歌)

  板书设计:

  学习时 高兴时学

  8、会学会玩 有利于促进学习

  玩 时 痛痛地玩

  资料提供者: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教案语文教案05-04

语文的教案11-16

语文教案(经典)10-11

语文教案12-16

语文教案12-16

语文教案12-15

语文教案12-15

语文教案12-14

语文教案12-14

语文教案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