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大班科学教案

大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3-08-31 08:39:14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的大班科学教案实用(4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科学教案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实用的大班科学教案实用(4篇)

大班科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水的基本特征。

  2、认识字卡无色、透明的、无味、无形、可流动的液体。

  3、初步培养幼儿节约能源的意识。

  4、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教学准备:

  幼儿:玻璃杯每组两个,分别装水和牛奶,装有醋的瓶子每组一个,玻璃球每人一个,水盆每组一个老师:字卡:无色、透明的、无味、无形、可流动的液体。漏斗一个,水勺,泡沫板。

  教学过程:

  1、教师出示课件:有关水的图片。

  幼儿观看。

  2、谈话:我们生活、生产都离不开水,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水。

  3、请幼儿观察水是什么颜色的?并出示牛奶请幼儿比较,说说牛奶是什么颜色?水有没有颜色?知道水是无色的,并出示"无色"的字卡。

  4、让幼儿每人拿一颗玻璃球,放在牛奶和水中比较观察,能不能看到珠子?为什么水中能看到珠子?知道水是透明的,牛奶不透明。并出示"透明的"字卡。

  5、出示醋,请幼儿闻一闻,说说闻到了什么气味?再闻闻水的味道,说说水有没有气味?知道水是无味的,并出示"无味"字卡。

  6、实验:水是怎样到桶里的?

  (1)让幼儿观察用水勺舀水,倒在漏斗里,水是怎样到桶里的?

  (2)用水勺将水倒在塑料板上,水像瀑布一样,看看水是怎样到桶里的'?

  总结:水是流到桶里的,并出示"可流动的液体"。

  7、玩水游戏,让幼儿用手去抓水,看水能被抓起来吗?怎样才能将水盛起来?并看看盛起来的水是什么形状的?说说水有没有形状?

  总结:水装在任何容器中就是容器的形状,水本身是没有形状的,并出示"无形"的字卡。

  8、与幼儿一同看看字卡,一起总结水的特征。

  9、请幼儿讨论水可以用来干什么?如果没有水会怎样?

  10、谈谈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节约水。

  教学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利用幼儿的好奇心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且达到了预期目标,效果非常好,甚至超过了预期效果。整个活动既让幼儿体验了实验成功时的快乐、增强了自信心,也知道了保护环境的必要性,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及动手操作的能力,这个活动在中班开展是非常有意义和有必要的。

大班科学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在一次谈论最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时,有孩子说,最佩服运动员骑着自行车在大圆筒的斜壁上走,还问这是不是一种特殊的自行车?我引导孩子去观察,在生活中是不是还有类似的现象存在?同时设计了这个乒乓球的活动,旨在让孩子亲自感受到离心现象的存在和它带来的奇妙乐趣。

  活动目标:

  1、 通过探索活动,感知乒乓球在瓶内旋转的离心现象,培养观察的敏锐性和操作的准确性。

  2、 理解应用概念:旋转、绕动、转动。

  活动准备:

  玩绳子系着沙包的做圆周运动的游戏;乒乓球、瓶口大瓶身高的无底塑料瓶等。

  活动建议:

  1、动手使乒乓球在瓶中旋转

  ●猜一猜

  乒乓球能在瓶中旋转吗?

  ●试一试

  将桌面上的乒乓球扣入一个底部开口的塑料瓶,尝试让球旋转起来

  2、感知离心现象

  ●猜一猜

  离开桌子,乒乓球还能在无底的塑料瓶里呆着吗?

  ●试一试

  怎么做才能使离开桌子的乒乓球还能留在塑料瓶里,不掉下来。

  ●谈一谈

  实验的体会

  瓶子离开桌子的同时,还要继续转动瓶子,才能使离开桌子的乒乓球不掉下来,(产生离心现象)

  绕得越快,球升得越高,

  如果不转动,球就会掉下来。

  3、运乒乓球比赛

  ●练一练

  幼儿分成两组,练习手拿瓶子同时转着球,从一张桌子向另一张桌子运球,使球不掉下来。

  ●比一比

  哪组幼儿运到的乒乓球多。

  ● 想一想,

  是什么让乒乓球在旋转的时候,不会从瓶子里掉出来

  活动延伸:

  了解生活中的“离心现象”

  观察在水面上,汽车快速通过时,带起的弧形水线。

  在盛有水的盆里玩齿轮玩具,当快速转动齿轮时,会带出弧形水线。

  快速转动沾水的雨伞,观察飞出的水珠产生的弧形水线。

  设计说明

  通过动手操作,在让乒乓球在瓶中旋转的过程中,发现离心现象,

  以对现象进行描述的方式,与同伴互相交流。

  感知现象后,进行练习和比赛,发现在一定力量的作用下,才能使球在瓶壁上不下来。

  在延伸活动中,了解更多在生活中的`离心现象,并能看到有形的离心作用线,对实验有进一步的理解。

  ●在生活中,我们看到很多因为离心现象而产生的有趣的事情。但在物理学领域,并不确定有“离心力”这个概念存在,在理论上“离心力”只是一种与向心力方向相反的作用力。所以在本活动中,我们只让孩子感受离心现象,而非离心力。

  ●向心力是物体作圆周运动受到的合力,一般来讲以地面为参考系。它的方向指向圆心。

  如果向心力不足(绳子断了),物体就会越转越离开旋转中心甚至直接被直线甩出去,也就是离心现象。

大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感知了解蚯蚓的部分生理特征和生活习性。

  2、学习用简单的方法探究蚯蚓,并能将结果记录与交流。

  3、产生对蚯蚓的进一步探索欲望,知道要保护蚯蚓,形成初步的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蚯蚓若干条,实验用品(尺、放大镜、玻璃板、盆子、泥土等)

  活动过程:

  一、引题

  昨天晚上,我听到窗台上两盆化在聊天:

  一盆说:我盆里的泥土太硬了;紧紧的裹着我的根部,我吸收营养都困难。你看,我都快枯萎了。

  另一盆说:我盆里的泥土松松,软软的,我可以尽情的吸收养分。你看,我长得多茂盛。

  为什么两盆泥土会不一样呢?这里面有什么秘密?

  (倒出来看看)

  原来是小蚯蚓在帮花儿松土,花儿才长得茂盛,葱绿。那我们帮花儿谢谢小蚯蚓。

  二、幼儿自主探究,实验并记录

  1、小蚯蚓长是得什么样子的?请你仔细的看一看、摸一摸,观察一下。每人用盒子拿一条蚯蚓去研究研究。(为幼儿提供放大镜和透明的小盒)

  交流结果:小蚯蚓长得是什么样的'?

  蚯蚓是环节动物,细细长长的,没有眼睛、鼻子和耳朵。身上有许多水分,摸上去湿湿的。头部有环带。

  2、小蚯蚓是怎么运动的呢?用动作学学。摸摸它的腹部。

  一伸一缩蠕动 腹部有刚毛。蚯蚓借助刚毛爬行。

  3、小蚯蚓还有什么秘密呢?它到底有多长?蚯蚓在地上会爬,它在玻璃、纸上上会爬吗?哪里爬得快?它喜欢什么环境是干干的还是潮湿的?它为什么总是躲在泥土里?他喜欢光吗?我们来做几个实验研究研究。(出示表格)讲解操作方法与要求。

  实验一:提供尺量。

  实验二:提供玻璃和马粪纸。

  实验三:提供手电和纸盒

  实验四:提供软硬不同的泥土

  另外:提供笔记录

  交流探索的结果:

  蚯蚓有不同的长度;蚯蚓在玻璃上、纸上也会爬,蚯蚓蚯蚓没有眼睛,但是他可以感受到有光。他喜欢生活在潮湿的泥土中。

  三、拓展研究

  我们发现了蚯蚓的这么多秘密,你还知道蚯蚓的什么秘密?

  蚯蚓的粪是宝贝,可以养鸡、鸭、鱼等。

  蚯蚓是中药,叫地龙。

  蚯蚓还是一种菜,营养很好。

  现在有一些人养蚯蚓。

  (出示信)20xx年中国要举行奥运会,要请小蚯蚓来帮忙,这是为什么呢?

  蚯蚓会处理垃圾。

  小小蚯蚓真能干,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

  四、延伸活动:

  1、有一条蚯蚓受伤了,我们把它养在教室里,看看它会好吗?会有什么变化。

  2、把蚯蚓送回家,

  大班科学优质课:动物的防身绝招

大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轻松地认识物体的俩种状态 固体 液体;

  2、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

  3、区分液体和固体,知道液体和固体可以相互转化。

  教学准备:

  1、把教室的一个角打扮成超市的样子,里面投放食物【醋、酱油、矿泉水、油、石头、木块、苹果、梨、积木、饼干、面包、蜡烛、糖、盐】

  2、人均纸、笔一份。

  活动过程:

  1、认识物体的俩种状态——液体 固体。

  A、小朋友,今天天气好不好?老师带你们去我们学校的超市走走吧!【听音乐进入活动室的区角部分】

  教师有意拿瓶水,让幼儿观察水的形态,晃一晃它会流动,它没有固定的形状。所以只能装在瓶子里,它倒在杯子里就是杯子的形状。

  教师又有一拿了一箱积木,取出一块来,摸一摸,捏一捏,让幼儿仔细观察,积木各自都有自己固定的形状,大小也不会变化。

  B、教师小结:有一定形状还有一定大小【大小不会变的】这种物体叫做固体。它们的状态叫做固态。如;石头、梨、金属。没有一定形状【形状会改变】。有一定的大小这种物体叫液体,它们的状态叫液态。如:水、酒精、油。

  2、区分液体和固体。

  A、小朋友我们帮幼儿园的超市重新理理货吧!将是固体的物品放在左边的货架上,将是液体的`物品放在右边的货架上。

  B、鉴别对错,将其中理好的一部分让幼儿辩别是固体还是液体,并将摆错的确认后,教师加以重摆,巩固幼儿对液体与固体的区分

  3、了解固体和液体可以相互转化。

  小朋友有些东西常温下是固体,经过高温会变成液体。我们买些实物回活动室试验一下吧。【听音乐坐回自己的位置。

  A、试验一:将蜡烛点燃,然后倾斜滴在纸上会变成水成了液体。

  小结:常温下蜡烛是固体,经过高温熔化变成液体,滴下后温度又恢复到常温,所以蜡烛液体又变成了固体。

  B、试验二:将糖倒入温水中晃一晃,糖会全部化在水中变成糖水,变成液体。

  小结:糖是固体通过放入温水它会熔化到温水中成了液体。

  C、试验三:拿一根雪糕在教室中放一段时间后变成了雪糕水成了液体,提问幼儿将这些雪糕水放入冰箱中又会变成什么?

  小结:雪糕在冷冻的状态下它是固体,在常温下它就会变成液体。

  活动延伸:

  小朋友有时固体可以变成液体,液体可变成固体,快把你知道的画下来吧!

【大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科学教案:溶解_大班科学教案07-01

大班科学教案:顽皮的影子_大班科学教案07-01

大班科学教案:雨的秘密_大班科学教案07-01

大班科学教案:我与水_大班科学教案07-01

大班科学教案:魔术圈_大班科学教案07-13

【经典】大班科学教案08-12

(经典)大班科学教案08-27

大班科学教案(经典)07-20

(经典)大班科学教案07-23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