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职网>实用文>教案>大班语言教案

大班语言教案

时间:2023-08-28 08:29:46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语言教案汇编[4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语言教案4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班语言教案汇编[4篇]

大班语言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幼儿能按各种动物的特点编出合理的情节并画下来。

  2.注意绘画中动物所处的环境,能够画出主次,前后。

  3.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图片,幼儿画过其中的几种动物,纸,记号笔,蜡笔

  活动过程

  一. 学习故事

  1. 教师讲述故事《猫医生过河》

  2. 提问

  1)故事里有谁?

  2)出示图片,观察故事所处的背景。

  3)猫医生怎么过河的呢?

  二. 幼儿续编故事并绘画

  1.你认为猫医生会怎么过河。

  2.请你将猫医生过河的情景画下来。

  3.请注意猫医生过河时河边是什么样的,河对岸是什么样的?

  4.辅导个别幼儿想象绘画。

  三. 讲述续编故事,介绍作品

  1.你画的`猫医生是怎么过河的?你来介绍一下你的画。

  2.你喜欢谁的主意?谁的画?为什么?

  活动反思

  《猫医生过河》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幼儿知道故事又开头、中间和结尾,引导幼儿依据故事的前丰部分内容,续编完整的故事,提高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大班的幼儿抽象思维的能力有所提高,对词汇的理解及掌握有一定的积累。组织他们对故事进行续编不仅仅能训练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还能培养他们对事情的逻辑推理能力及创造力。

大班语言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幼儿提高感知秋天美丽丰收的景色初步讲解诗歌的内容。

  2.在看看讲讲,做做中学习诗歌,感知诗歌的语言美。

  3.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大胆参与讨论。

  4.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5.引导幼儿在诗歌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1.字卡:五彩缤纷

  2.录像机(多媒体)

  3.三幅场景图

  活动过程:

  1.一谈话的方式导入课题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秋天是怎样吗?(农民伯伯在忙着收割,果园里苹果,桃子,橙子都熟了,有些树叶落下来,有些变成红色挂住树上等等)

  2.观看录像,让幼儿感受秋天的雨给大地带来丰收,初步感知诗歌的'内容.

  3.出示三幅图片(按诗歌的先后顺序来出示)让幼儿根据图片的内容讲述.

  出示图片1师:银杏,枫树,田野是什么颜色?水果是什么颜色?菊花分别有什么颜色?(让幼儿说出各种颜色名称,并引导教幼儿说出五彩缤纷的字卡)

  小结并带领幼儿朗读:秋天的雨……雪白的都给了菊花仙子.

  出示图片2师:图片上的小朋友闻到了什么香味?(教幼儿学菠萝甜甜的,梨子香香的)

  小结并带领幼儿朗读:秋天的雨……常被那香味勾住.

  出示图片3师:树叶听到金色的小喇叭,它告诉了小朋友,开始冷了,衣裳都穿上厚厚的,那树上的树叶怎样?小动物又怎样?

  小结并带领幼儿朗读:秋天的雨……小动物准备过冬了.

  4.学习诗歌

  师: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也是一个丰收的季节,这些都是雨带给我们的,我们给它起个好听的名字《秋天的雨》

  (1)幼儿边看录像边听老师朗读两编.

  (2)幼儿跟住老师集体朗读两编.

  5.结束部分

  歌曲《秋天》让幼儿唱着歌伴随下退场.

  活动反思: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灵活多样的活动方式是增长知识的手段,动手动脑是探索发现的途径。这次活动课,孩子们兴趣盎然,积极性极高,不但知道沙尘暴,更是满足了好奇心和求知欲。就是有的幼儿对观察到的不能运用比较合适的语言来表达,还有待于在日常生活中多看多说多教多引导。

大班语言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进一步了解清明节的天气特征及风俗。

  2、理解诗歌的含义,体验诗歌中表达的哀伤之情,并对唐诗产生初步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挂图17号;《小朋友的书、春天里》;磁带及录音机

  2、活动前两周做天气观察记录,统计晴天和雨天的数量。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主题

  1、小朋友们记录了清节前后的.天气变化,发现了什么?(有时天气晴朗,有时细雨绵绵)

  2、天气晴朗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高兴)细雨绵绵的时候又有什么感觉?(烦恼、不开心)

  二、理解诗歌

  1、出示挂图,播放古诗录音。

  2、提问:诗里写的是什么样的天气?诗人的心情怎么样?想一想为什么会这样?心情不好怎么办?他怎么找酒家?牧童是怎么做的?

  教师边提问,边结合挂图解释诗歌中的词"欲断魂"、"借问"、"牧童"、"遥指",帮助幼儿理解。

  三、幼儿学念古诗

  1、听磁带,体味念古诗和平日里讲故事、说话的声调、发音有什么不同。鼓励幼儿按照磁带中的方式跟念古诗。

  2、尝试边念古诗边用体态语言表现古诗的内容。

  四、总结:

  我国唐朝出了很多著名的诗人,写了很多优秀的诗,以后我们还会学更多的唐诗。

大班语言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这是一个充满着关爱友情的温馨故事,通过讲述几个小动物坐车时主动让座,而“熊奶奶”也爱护小动物,不愿意坐,最后聪明的小蚂蚁想了一个好主意,既给“熊奶奶”让了座,还给“熊奶奶”唱很多歌,给大家带来了欢乐,从而激起幼儿关心年长的人,爱护比自己年幼的人的美好情感。故事的情节比较曲折,但故事中人物的对话比较简单,适合小班下期的孩子模仿讲述,也能用动作加以表演。坐车是孩子生活的一部分,每个孩子都有坐车的经验,加上正好进入《各种各样的车》这个主题,所以适合在这期间开展。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故事《小蚂蚁坐车》,懂得尊敬长辈,待人热情。

  2、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讨论,在公共汽车的.不同情景中应该怎么样做。

  3、感受故事中小动物们之间互相帮助,相亲相爱的情感。

  活动准备:

  图片:小猴、小猪、小羊、小狗、小熊、小蚂蚁 汽车的车厢内部剖面图 红绿灯的指示牌,塑料圈人手一个

  活动过程:

  一:通过谈话活动,引出课题:

  你坐过公共汽车吗?在汽车上发生过什么事情?

  (简单直接的问题帮助幼儿回忆相关的经验,进入活动的主题。)

  (但从幼儿的回答看,没有一个幼儿提到让座上,可见在平时的生活中,可能是孩子父母或其他成人引导的较少,孩子还没有这方面的意识。)

  二:出示小蚂蚁的图片和汽车图:

  1、这是谁呀?小蚂蚁要坐公共汽车到森林里去看外婆,在汽车上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用一个问题让幼儿带着目的去倾听故事。)

  2、教师操作图片讲述故事的前半段至熊婆婆说:“我坐你们的位置上,你们不就要站着吗?”

  3、提问:最后谁上了汽车?小羊对熊婆婆说了什么?小狗又说了什么?还有谁说了话?熊婆婆坐了吗?为什么没有?那怎么办?你有什么好办法?

  (一连串的小问题目的是帮助幼儿回忆故事内容,学说故事中人物的对话,通过对话的练习感受和理解故事中小动物之间互相关爱,互相帮助的情感。)

  4、教师讲述故事的后半段:提问,小蚂蚁想出了什么办法?你喜欢这个办法吗?为什么?

  (通过引导幼儿观察熊奶奶和小蚂蚁的形象对比,让幼儿理解故事中小蚂蚁的办法是可行的,也为理解最后小蚂蚁给熊奶奶讲故事,体验互相帮助互相关爱的快乐。)

  三:情境创设,组织幼儿讨论:

  1、假如你和妈妈或爸爸两个人乘车的时候,看到了一个位置,你会怎么办?(引导幼儿迁移小蚂蚁的经验,和妈妈一起坐位置,坐在妈妈的腿上)

  2、假如你坐在公共汽车的位置上看到有爷爷、奶奶站在一边,你会怎么办?

  3、假如你坐在公共汽车的位置上看到有一个比你小的弟弟、妹妹,你会怎么办?

  (组织幼儿谈论的目的在于让幼儿学会迁移故事中的经验,愿意帮助有困难的人。)

  四:游戏:红绿灯

  幼儿人手一个呼啦圈当小司机。教师当交警,看红绿灯自由地游戏。红灯停,绿灯开。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最后设计游戏一方面满足幼儿多动的需要,另一方面在游戏中渗透一些关爱以及交通安全的内容。)

【大班语言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语言大班教案03-26

大班语言的教案02-28

大班语言教案:走近澳门_大班语言教案07-01

大班语言教案:春雨的色彩_大班语言教案07-01

大班语言教案:字宝宝 大班语言教案09-21

大班语言成长教案02-14

大班语言伞教案02-16

大班语言家教案03-02

大班语言守株待兔教案03-13

大班语言阅读教案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