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中班音乐教案

中班音乐教案

时间:2023-07-30 11:36:25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音乐教案8篇【合集】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音乐教案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班音乐教案8篇【合集】

中班音乐教案 篇1

  《纲要》中指出:喜欢艺术活动,乐于与同伴一起娱乐、表演是小班音乐活动的目标和教育要求。“小班的幼儿由于年龄还比较小,爱玩好动,注意力保持的'时间比较短暂,所以特别喜欢一些有趣的游戏活动。在日常活动中他们更喜欢用耳朵去听,用眼睛去看,用手去摸,在做中学,在做中体会到快乐,因此我设计了《草地舞》这节音乐游戏活动。

  活动目标:

  1、随音乐合拍地做出“够天空,摸草地,转个圈,倒下去”的动作。

  2、尝试用不同形式表现舞蹈,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带来的愉悦。活动重点:

  随音乐合拍地做出“够天空,摸草地,转个圈,倒下去”的动作。活动难点:

  尝试用不同方式表现舞蹈。

  活动准备:

  1、律动音乐。

  2、音乐《草地舞》。

  3、彩虹伞。

中班音乐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幼儿自制乐器表现雷雨的情景。

  2、发展幼儿想象力、合作能力。

  3、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4、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雷雨图片,废旧物品

  活动过程:

  1、 幼儿边看图片边谈论雷雨的情景。

  2、说说雷雨天不同情景的'各种声音。

  3、小组合作,按画面内容自制乐器表现雷雨的情景。

  (1)雨声——饮料瓶中放入沙子。

  (2)闪电——塑料薄片。

  (3)雷声——空饼干盒。

  4、幼儿自主表现。

  活动反思: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幼儿只有有了兴趣才能产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愿望。爱好音乐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乐活动能激起幼儿学习的欲望,使其产生愉快的情绪,充分发挥想象,表现出他们不同的感受和创造。

中班音乐教案 篇3

  目标:

  1.知道六一节是全世界儿童的节日。

  2.学习唱十六分音符及间奏,体验节日快乐的心情。

  准备:

  走与跑录音带、《小鸭子的舞》录音带、小鸭头饰。

  活动与指导:

  1.幼儿听音乐,《走着去,跑回来》,引导幼儿感受音乐的变化,知道走的音乐慢,跑的音乐快一些。

  2.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走着去,跑回来练习走与跑的动作,音乐反复的变化,加强幼儿对快慢的感受与辨别能力。

  3.歌曲:“庆祝六一儿童节”

  (1)“六月一日是全世界小朋友的节日,我们生活在今天感到无比的幸福和快乐,六一的歌是甜甜的,六―的花是香香的,六一的小朋友个个都是美美的'。”

  (2)幼儿欣赏老师范唱《六一的歌》。

  (3)随老师有节奏的朗读歌词。

  (4)学唱全曲,辅导幼儿唱准歌曲中的十六分音符、间奏,体验节日的快乐,用歌声表达愉快的情感。

  4.复习《我有玩具大家玩》、《大雨小雨》

  (1)《我有玩具大家玩》吐字要清楚,声音由弱到强,表现出我有玩具大家玩,友好的情感,利用领唱,齐唱练习。

  (2)《大雨小雨》

  幼儿分组,一组唱大雨,―组唱小雨,分组唱时注意衔接的要紧凑、自然,节奏准确合拍。

  5.欣赏:《小鸭的舞》

  (1)幼儿安静的欣赏《小鸭的舞》

  提问,这首乐曲表现的是哪一种小动物的事?对是小鸭子的故事。你们仔细听听小鸭子在干什么?

  (2)分段听:

  ⑴─⑾要求幼儿集中精力听音乐,从欢快活泼的音乐声中听出小鸭子在高兴的跳舞,速度稍快。

  ⑿─⒇启发幼儿从音乐的表现手法上听出小鸭子很高兴的游泳,速度较慢。

  (21)─(25)小鸭子们游泳后又继续愉快的跳起舞来,速度稍快。

  结束部分:幼儿戴上小鸭头饰,在老师的引导下听音乐做动作,感知音乐的快慢与表达的内容关系。幼儿自然地离开教室。

中班音乐教案 篇4

  教学活动

  音乐活动:爱劳动的小蜜蜂

  目标:1、能用自然的声音唱歌。

  2、喜欢用肢体语言表达自己对歌词的理解。

  3、发展爱劳动的意识。

  准备:1、熟悉并能弹奏乐曲《爱劳动的小蜜蜂》

  2、活动前,引导幼儿观察蜜蜂采蜜的情景,简单介绍蜜蜂的生活习性。

  3、蜜蜂和蝴蝶的胸饰各一;黑板上画有蜜蜂采蜜的情景;小花每人一朵。

  过程:

  1、听音乐拍手、走步进活动室。《春天在哪里》

  2、复习歌曲《蝴蝶》

  教师扮做蝴蝶吸以游戏的口吻引幼儿的'兴趣,并回忆歌曲蝴蝶。

  3、幼儿学唱歌曲《爱劳动的小蜜蜂》。

  (1)教师启发幼儿议论:(出示蜜蜂图)小蜜蜂飞的时候发出什么声音?蜜蜂为什么要去采花蜜?引起幼儿歌唱小蜜蜂的兴趣。

  (2)教师边弹琴边示范唱(可录音)提醒幼儿注意听歌词。

  (3)引导幼儿说出歌词并共同议论歌词的含义。

  (4)教师再次演唱歌曲。然后与幼儿一起重复歌词。

  (5)幼儿跟随教师学习歌曲并练习几遍。

  (6)请幼儿说一说是否喜欢这首歌,自己怎么学习爱劳动的小蜜蜂。

  4、听音乐离开教室(开火车)

中班音乐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在听听、唱唱、玩玩中感受附点节奏,并初步学唱歌曲《小鸭嘎嘎》。

  2.尝试用分组形式进行歌唱,体验和朋友共同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分组标志、吉他;

  2.ppt课件、《小鸭嘎嘎》音乐

  活动过程:

  一、水中游来小鸭子

  欣赏媒体、引发兴趣今天我请来的是一位喜欢水的`朋友,它是谁?

  二、小小鸭子呷呷叫

  1.完整感受、摘句练唱---重点:引导幼儿听辨附点节奏。

  你们喜欢小黄鸭吗?为什么?

  你们知道我为什么喜欢小黄鸭吗?请你来听一听。

  请你们来做我的小黄鸭,和我一起来做游戏吧。(感受附点)听一听,找一找,这两种叫声中哪一种是我的小黄鸭的?(摘句练唱)

  2.添加象声词---重点:引导幼儿在句尾添加象声词。

  我的小黄鸭有什么本领?

  能不能加上有趣的声音?

  教师小结:原来在歌曲中加上一些象声词,歌曲会变得很特别。

  我们一起来试试吧。

  三、小鸭嘎嘎合唱队

  1.齐唱练习许多小黄鸭都来了,来了几只?

  我们也来参加合唱队吧!

  2.分组游戏---重点:师生一同寻找接唱的简单要领。

  有什么办法让小黄鸭分成三组来唱歌?

  我们也去和他们一起分组歌唱吧。

中班音乐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袋子是孩子们喜爱的玩具之一,在晨间活动、游戏活动等户外活动中,我发现中班孩子由于缺乏一定的生活经验,创造力有限,玩法单一,兴趣不持久。因此,针对中班幼儿的特点,我设计了《好玩的袋子》这一活动,旨在情境的创设中,体验运用袋子游戏的快乐,提高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增强身体的灵活性,发展动作的协调性。

  教学目标:

  1、运用袋子的变化,使幼儿进一步掌握跳跃动作技能,发展幼儿跳跃能力,提高动作的灵活性、协调性。

  2、通过“袋子”游戏,培养幼儿合作意识和协同动作的能力。

  3、培养幼儿勇敢和规则意识。

  教学准备:袋子、皮球。

  教学重难点:

  重点:双脚跳的练习

  难点:动作协调灵活的连续双脚跳

  教学过程:

  一、 准备部分

  1、队列练习:两路纵队变换成四路纵队,走到指定的位置上。

  2、在《Encore Lala》的音乐伴奏下,幼儿随着教师有节奏的做热身运动。

  二、 基本部分

  (一)袋子条游戏

  1、横放袋子条开展游戏——练习往返跳越、练习连续跳越。重点指导幼儿落地轻巧、动作协调。

  2、纵放袋子条开展游戏——原地左右两侧跳越、每组幼儿的袋子条连成一线纵放,练习行进间左右两侧连续跳越纵放袋条。重点指导幼儿动作协调、灵活。

  3、调节练习:通过踩袋子条游戏练习走平衡。

  (二)袋子游戏

  1、打开袋子条成宽袋,增加跳跃宽度。练习往返跳越、练习连续跳跃。重点观察指导幼儿动作协调、连贯、不踩袋。

  2、调节练习:擦地板

  3、袋鼠跳游戏

  (1)原地袋鼠跳。鼓励幼儿尝试体会在袋子中跳跃的方法,为竞赛游戏做好准备。

  (2)竞赛游戏《袋鼠运粮》

  介绍游戏玩法:幼儿扮成小袋鼠,曲线跳过障碍,取到粮食后装在袋子里,直线返回,放在自己的粮仓里。提示幼儿注意遵守游戏规则,每次只取一个粮食,击掌接力,最先完成队为胜。

  三、结束部分

  听音乐《彩虹的约定》,幼儿跟随教师做放松动作。

  教学反思:

  中班幼儿活泼好动,跑、跳是他们相互嬉戏的最爱。跳能使幼儿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各种器官能够得到协调灵活的发展,跳是幼儿体育活动中的六大动作一,也是中班幼儿非常喜欢的动作。此次游戏活动重点是双脚跳的练习,发展身体及动作的协调性。由于中班孩子对跳动作技能有一定的基础,在活动中我针对孩子对跳的玩法单一,兴趣不持久的特点,进行了多种变化跳,丰富了跳的趣味性,又对双脚跳加深了难度,进一步发展身体及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提高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好玩的袋子》这一活动是以运用袋子变化使幼儿进一步掌握跳跃技能,培养幼儿合作和协同动作的能力,同时在游戏过程中注重培养幼儿勇敢的以及规则意识。

  针对《纲要》提出要及其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这一条,我选择了孩子易见易取的袋子,收集了碾米厂的米袋。首先我以一种朋友的身份参与到幼儿的游戏活动中,以巧妙的言语对幼儿进行游戏行为的启发,使幼儿实现他们的游戏愿望。活动中我较关注每个小环节,并帮助个别幼儿纠正动作姿势。

  运用分组教学能够更好地照顾到每位幼儿,因此我组织28名幼儿,在跳跃时幼儿动作规范,由易到难,如:先让幼儿从袋子条在位置上跳跃,再逐渐增加宽度,依次反复练习。

  在整个活动中幼儿显得异常兴奋,对袋子非常感兴趣,表现活跃。孩子们在活动中突发奇想,有的跳,有的学毛毛虫拱着向前行,甚至有人将袋子顶在头顶。接着我又让孩子将袋子拉长当作布随音乐《洗刷刷》做律动擦地板,然后到活动的高潮部分玩接力游戏“袋鼠运粮”,接着我让幼儿坐在袋子上情境式休息,最后随音乐做放松运动。

中班音乐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能根据游戏创编不同的小鱼和海草的动作。

  2、通过教师的示范和幼儿自身探索体验,掌握游戏规则。

  3、在游戏活动中体验与同伴相互交流和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课前观赏过小鱼游和小海草的动态,熟悉音乐。

  活动过程:

  1、进场律动:小鱼游。

  (1)回忆小鱼的动作。

  (2)激发幼儿创编小海草的动作并随音乐表现。

  2、教师通过边讲故事边示范游戏玩法。

  引导幼儿了解游戏规则,并在游戏中表现小海草和小鱼的动作。

  (1) 教师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教师的示范了解游戏规则介绍游戏玩法。

  (2) 请个别幼儿做"领头鱼"学习游戏规则,尝试游戏。

  (3) 请两名幼儿做"领头鱼",学习跟好队伍,不串队,熟悉游戏规则。

  3、幼儿集体学习游戏。

  (1)请两名幼儿做"领头鱼",其他幼儿在活动场地散点的自由做小海草的动作,可以借助石头道具表现小海草。

  (2)继续请两名幼儿做"领头鱼",其他幼儿在活动场地自由结伴组合海草群进行游戏。

  4、加入角色情节,继续游戏。

  (1)知道不同音乐表现不同的角色。

  (2)鼓励幼儿在鲨鱼出现时做小海草的动作。

中班音乐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在教师的启发下,幼儿学习快、慢两种速度敲击乐器。

  2、教幼儿看指挥调节自己敲击的速度。

  3、引导幼儿学习与集体保持速度一致地演奏,养成爱护乐器的`习惯。

  【活动准备】

  木鱼、小鼓、沙球。

  【活动过程】

  一、教师与幼儿自由讨论“打喷嚏”引题。

  1、小朋友,你们有没有打过喷嚏呢?你们为什么会打喷嚏?

  2、今天老师给小朋友讲一个故事,故事的题目是《一千零一个喷嚏》。

  二、教师讲述故事,探讨故事角色特点。

  1、教师讲述第一遍故事。

  提问:故事的题目?故事里有谁?发生了什么事?它是怎样解决的?

  2、教师与幼儿共同探讨并模仿故事中角色的特点。

  小兔:刚开始走路是一蹦一跳(中速)发现大灰狼迅速奔跑(快速)搓辣椒粉(快速)小兔学大灰狼打喷嚏(从重到轻)小兔回家(中速)。

  大灰狼:刚开始跟踪小兔时悄悄地走(中速)追赶时的脚步声(快速)大灰狼打喷嚏(从重到轻)。

  三、幼儿分角色用“脚步声”为故事配上节奏。

  四、幼儿尝试各种乐器。

  1、组织幼儿自由选择乐器。

  师:今天,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很多乐器,待会儿,小朋友可以上来敲一敲、拍一拍、听一听各种乐器发出来的声音像谁的脚步声。

  2、幼儿自由选择乐器,教师进行启发引导。

  师:刚才你玩了什么乐器,你觉得他发出来的声音像故事里的谁在干什么?

  五、幼儿持乐器为故事配节奏。

  1、幼儿集体边听故事边看指挥配节奏。(师指挥,并进行实际情况指导)

  师提出要求:

  ①要注意看老师的指挥;

  ②不要让乐器随便发出声音。

  2、根据幼儿配乐的效果,进行第二次配乐。

  3、幼儿交换乐器后进行第三遍配节奏。

  4、师小结并请幼儿一起收拾整理乐器。

【中班音乐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中班音乐教案07-29

[精选]中班音乐教案07-25

中班的音乐教案10-12

中班音乐教案(精选)07-22

中班音乐教案【经典】07-27

(精选)中班音乐教案08-02

中班音乐教案(经典)07-28

【经典】中班音乐教案08-02

中班音乐教案06-16

中班音乐教案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