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中班科学教案

中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3-07-22 13:59:12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科学教案(精品7篇)

  作为一名老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科学教案7篇,欢迎大家分享。

中班科学教案(精品7篇)

中班科学教案 篇1

  目标:

  1.知道大自然中有许多像伞的动、植物。

  2.通过倾听、讨论、讲述,分享有关伞状植物的经验。

  3.乐意画出自己看到的大自然中像伞的动、植物。

  准备:

  L.幻灯片:大自然中的伞

  2 .课前请家长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寻找像伞的植物、动物。

  3.故事:借你一把伞

  4.画纸、画笔。

  过程:

  一、我要讲一个故事给你们听,故事的名字叫:借你一把伞

  1.听故事:借你一把伞。两遍

  第一遍不演示幻灯片;认真听老师讲。

  2.第二遍故事前提要求:请你们记清楚小动物们都是用什么当的伞?边讲故事边演示幻灯片:银杏叶—蚂蚁、莲叶—青蛙、菠菜—兔子、芋头叶—小狐狸、大荷叶—大熊、伞—小狗。

  提问:故事里的动物们都借了什么给娜娜当伞呢?

  小动物们用菜和叶子当他们的什么?

  下雨的时候,小蚂蚁把银杏叶当作它的什么?

  下雨的时候,青蛙把莲叶当作它的什么?

  下雨的'时候,兔子把菠菜当作它的什么?

  下雨的时候,小狐狸把芋头叶当作它的什么?

  下雨的时候,大熊把荷叶当作它的什么?

  二、在大自然中还有好多好多的伞,你看见了哪些像伞的植物?幼儿回答,教师

  1.演示幻灯片:

  《大自然中的伞——植物》

  幻灯片-像伞的树

  像伞的蘑菇

  像伞的花

  像伞的菜

  你们在大自然中还看见那些像伞的动物?

  2.演示幻灯片:《大自然中的伞——动物》

  三、我们知道了那么多像伞的漂亮的植物和动物,今天就把你喜欢的像伞的植物画下来吧。

  展示幼儿的作品,说说自己画的什么像伞的植物或动物

中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理解序数含义,会用序数词表示5以内物体排列的次序。

  2.学习从不同方向确认物体的排列次序。

  【活动准备】

  1.幼儿有在生活中运用次序描述事物的经验。

  2.有5节不同颜色车厢的水果列车一辆,水果图片人手一张。

  3.5层小动物住的楼房图片5张。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听音乐《火车开了》进教室坐好。老师说:“秋天来了,水果丰收了,教师边拿水果边认识这是菠萝……我们用什么运水果呢?出示水果列车,引起幼儿的兴趣。

  基本部分

  1.请幼儿观察列车,数一数共有几节车厢。(教师和幼儿一起点数,说出总数,一共有5节车厢)

  2.哪个小朋友能告诉老师哪是第一接车厢?为什么?(如果答不出可以告诉幼儿挨着火车头的是第一节车厢)哪是第2节、第3节、第4节、第5节。学习5以内的序数。

  3.请个别幼儿按老师的'要求把水果放到火车的车厢上。如:请xx小朋友xx水果放到第一节车厢里……目的看幼儿对序数的掌握情况。

  4.小朋友,我的小火车会变魔术你们信吗?老师给你们变一变。变换车厢次序,第5节车厢变成第几节啦?让幼儿一块说一说。

  5.篮子里还有很多水果,请几个小朋友帮忙把苹果放在第一节车厢里。把xx放在xx车厢里。

  火车装满啦!听说小动物搬上新楼,我们给动物们送水果好吗?小动物家到了。

  6.进行《给动物宝宝送水果》的游戏。

  (1)引导幼儿说出小动物都分别住在第几层?数高楼要从下往上数,教师和小朋友一块数,边数边粘上数字。

  (2)要求幼儿给动物送水果时,第一层送一个水果,第二层送两个水果,……第五层小朋友想一想送几个水果呢?

  (3)对幼儿的作业进行讲评。

  结束部分

  开火车的游戏,六人一组,一人当火车头,开始教师问谁是第一节,请举举手,谁是第三节跳一跳……改变方向请小朋友说一说。你们还愿意玩吗?我们到院子里玩好吗?听音乐离开教室。

中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认识颜色与图形

  2、通过游戏尝试小组合作

  3、培养幼儿积极参与活动,体会合作的快乐。

  4、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5、能用较清楚的语言讲述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活动准备:

  1、教具颜色骰子,图形骰子

  2、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骰子

  二、出示教具颜色骰子,认识颜色,通过投骰子请幼儿在记录卡上找出相应颜色。

  三、出示图形筛子,认识图形,通过投骰子请幼儿在记录卡上找出相应图形

  四、请幼儿上太台2个骰子同时投出,如红色、圆形。引导幼儿认识并说出红色圆形,并在记录卡上找出来。

  五、幼儿操作

  1、讲述操作要求与规则

  2、分发操作材料

  3、教师巡视幼儿操作

  4、评价幼儿操作记录卡

  六、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这个环节需要小朋友自己来观察形状和颜色,所以较上个环节来说难度又增强了,目的让幼儿探索、比较翻出相对应的图形。在让幼儿在游戏中接触认识。

中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尝试利用替代物来构建纸桥。

  2、探索使桥面牢固的方法,并进行记录。

  活动准备:替代物若干(如:厚薄不一的纸、积木、纸杯、书、纸盒、塑料瓶等)记录表 笔 桥的图片若干前期经验准备:观察并讨论过桥,对桥的功用及种类有所认识

  活动流程:

  一、各种各样的桥

  和孩子一起回忆我们认识及看见过的桥。(对桥的构建部分、各种造法更清晰的认识,为后面的造纸桥做下铺垫)

  1.上次我们通过观察、收集资料认识了许多桥,你们还记得吗?(在老师象征性的提问下,出示桥的图片)如:有一座桥,横跨浦西与浦东,桥面就象大旋涡,说说是什么桥呀?-------南浦大桥

  2.桥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所以我们更要感谢这些造桥的人们,那今天你们想不想也来当一回造桥人呢?

  二、造纸桥

  1.介绍材料

  看看我们造桥有些什么材料,可以怎么使用呢?(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的造桥想法)

  2.鼓励幼儿使用所提供的材料进行构建。

  1)桥面要牢固,比比谁的桥面载重多。

  2)根据记录表记录下实践的`过程及结果。

  3)可尝试使用不同材料构建,看看你会发现什么小秘密。

  3.交流与分享

  1)请个别孩子来展示作品,并说说根据记录的内容说说栽重量。

  2)小结:你们看了小朋友的演示,及自己的实践、操作,发现了什么小秘密或小问题吗?

  A平面桥及弓形桥的载重量

  B厚的桥面与薄的桥面的栽重量

  4.大家来动脑,怎样使薄的纸也和厚纸桥面栽重一样呢?

  三、延伸:

  我们将把这一问题带入区域活动中进行探究解决。

中班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的】

  1.认识充气玩具,学习充气方法。

  2.了解充气物品与空气以及人们生活的关系。

  3.体验合作的快乐。

  4.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5.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1.充气玩具、气筒、棉线、毛巾若干。

  2.图像资料:橡皮舟、充气桥、氢气球、平流层气球、软式飞艇等。

  3.带领幼儿玩羊角球、充气城堡等,参观商场前的充气吉祥物、充气广告等。

  【活动过程】

  一、探索充气玩具的充气方法。

  1.出示未充气的玩具,引导幼儿自由玩,说说充气的玩具是否好玩,为什么。

  2.启发幼儿讨论:刚才大家都说小鹿、金箍棒、大香蕉、足球等玩具充了气才好玩,为什么?

  3.引导幼儿讲述给玩具充气的经验。

  4.出示没充气的玩具,请幼儿探索充气的方法,引导幼儿互相帮助,注意卫生,体验合作的快乐。

  5.请采用不同方法的幼儿演示、介绍各自的充气方法,并说说自己在充气过程中的.发现,感受空气与充气玩具之间的关系。

  6.引导幼儿比较各种充气方法的优缺点及注意事项。如用嘴吹虽比较方便,但比较费力,不卫生。用气筒速度快、省力,可两人合作;充气完毕后要注意封住或扎紧充气口,以免漏气。

  二、探索充气玩具的特点

  1.引导幼儿自由操作,探索充气玩具的特点,如玩具充气过量后摸上去有什么感觉,排气时有什么感觉等。

  2.充气玩具有什么用途?它最怕什么?

  3.小结:充气玩具漂亮、好玩、安全、方便,可装饰环境,给节日增添欢乐,但它怕尖、硬的东西,怕用力压,所以玩时要小心。

  三、了解充气物品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1.组织幼儿讨论:生活中,你还看到过什么东西要充气?为什么?(汽车轮胎、救生圈、气球、充气坐垫等。)

  2.利用多媒体,引导幼儿了解橡皮舟、充气桥、氢气球、平流层气球、飞艇等一些特殊充气物品的用途。

  3.引导幼儿发挥想像,说说自己想发明什么样的充气物,给生活带来怎样的便利。

  4.让幼儿继续玩充气玩具,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教学反思:

  引领幼儿再次深入地进行探索,给幼儿留出探索的余地和延伸的空间。整个活动,给予幼儿较宽松的氛围,教师只是充当了活动中的支持者,鼓励者,合作者,引导者,用心倾听幼儿的表述,并及时的梳理与小结。

中班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知道蜗牛的外形特征及习性,知道蜗牛是一只脚的动物。

  2、知道蜗牛与人和动物的关系。

  活动准备:

  放有蜗牛的昆虫盒,蜗牛视频,嵌板蜗牛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观察蜗牛的特征与习性。

  (顺序观察法:从上到下、从内到外、整体到局部等观察法)

  1、“请仔细观察蜗牛是什么样子的?头上有什么?有没有脚?

  (1)幼儿自由回答,给幼儿充分的表达时间。

  (2)小结:头上有两对触角,第二对触角上有眼睛,有一只脚粘叫腹脚,是用来爬行的等等。

  2、还有哪些是一只脚的动物?

  田螺、河蚌

  3、蜗牛喜欢吃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1)幼儿回答:“菜、树叶、小草、苹果、香蕉”。

  (2)小结:喜欢吃蔬菜、绿色植物。

  4、你知道蜗牛是怎样过冬的吗?

  (1)幼儿回答:“一直睡觉、钻到土里、藏到草丛里”。

  (2)小结:冬夏长眠躲进壳里并用粘液封住壳口,十分耐饥。

  二、引导幼儿讨论蜗牛的用处。

  “现在人都养蜗牛了因为蜗牛的肉可以吃,还能治疗喉痛、耳聋、哮喘等疾病”。还可以放在自然角供幼儿观察。

  三、总结。

  蜗牛真有趣,它只有一只脚,他吃蔬菜和绿色植物。可是它的肉又能给人吃,所以人们要消灭它又要饲养它。

  活动延伸:

  1、画蜗牛

  2、雨天后带领幼儿捉蜗牛。保护幼儿园花草。

中班科学教案 篇7

  目标:

  积极动手做科学小实验,初步感知弹性物品的特点和性质。内容:神秘的弹性物品

  准备:

  教具:录音机、磁带、弹簧、贺卡、小兔图片;学具:海绵、气球、松紧带、皮筋、积木、铅笔、雪花片、磁带盒、纸、发套、高弹手套。

  过程:

  〈一〉开始部分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到一个非常神奇的世界里”(放录音),“听,多好听的声音,到底是个什么地方?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教师带幼儿学小鸟飞的动作进入教室。

  〈二〉基本部分

  1、通过操作感知弹性物品的特点。

  〈1〉幼儿每人一根皮筋

  “来到了神奇的世界,大家看看我们身边的桌子上有什么?”〈皮筋〉“现在你可以玩一玩,但玩的'时候,你要仔细看,它会怎么样?”幼儿玩耍,教师观察。“请你拉一拉皮筋,边玩边仔细看,它会怎么样?”教师小结:皮筋用力拉开后会变长,放开后回到原来的样子。

  〈2〉每组一个小篮子,内装有海绵、气球、松紧带等弹性物品

  教师揭开盖布:“神奇世界的东西可真多,我们一起看看还有些什么呢?”〈请幼儿看一看、讲一讲。〉“小朋友想玩玩这些东西吗?请小朋友每人拿一样玩玩,看看谁的玩法最独特。”〈启发幼儿可以跟组里的小朋友换着玩〉

  教师对这些问题逐个进行引导。

  比如:“吹气球”提问:没吹的气球是什么样的?往气球里吹器,气球会有什么变化?给气球放气,它会怎么样?

  2、教师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述这些弹性物品的性质、特点。

  “刚才我们玩了这么多东西,准能说说它们有个什么共同的秘密?”幼儿思考,各抒己见,自主表达各自的观点。

  3、启发幼儿联想日常生活中,哪些东西有弹性

  “刚才小朋友发现了皮筋、海绵、气球对它们用力以后,会变形,手放开后又变成原来的样子,是有弹性的,那么除了这些东西外,你知道还有哪些东西是有弹性的呢?”

  4、指导幼儿进行弹性、非弹性分类,进一步巩固对弹性的认识

  5、发散性思维训练:“如果你是一位设计师,你会设计一件什么样的弹性玩具?”〈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大胆表述〉对每一位幼儿设计出来的每一件物品,不论好坏,都要做出积极的评判,鼓励幼儿积极思考,激发求异思维的火花。

  6、延伸活动:“制作弹性玩具――会跳的电池”

【中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科学教案:有趣的蝌蚪_中班科学教案07-01

中班科学教案:认识常见的蔬菜_中班科学教案07-13

中班科学教案11-14

中班优秀科学教案03-10

中班科学教案(精选)07-30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07-27

(经典)中班科学教案08-15

中班科学教案【精选】08-25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08-02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