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职网>实用文>教案>中班音乐教案

中班音乐教案

时间:2023-07-20 09:36:21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的中班音乐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音乐教案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实用的中班音乐教案

中班音乐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感应歌曲的固定拍。

  2、通过打击乐活动引发对节拍及节奏演奏的兴趣。

  3、能看着图谱和伙伴一起演奏拍子** * ** */ ** ** *-//。

  活动准备:

  1、蚂蚁、螳螂等昆虫图片。

  2、乐器:沙蛋、铜铃。

  3、ppt课件,图谱。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通过ppt引出故事,昆虫音乐会

  教师:看一看这里啊哪里呀?哦,我们美丽的花草地上要召开昆虫音乐会咯,大家猜猜看谁会来啊?

  基本部分:

  一、认识小蚂蚁的节奏型

  教师:你们刚刚说了那么多的小昆虫,那我们一起来看看到底谁来了?

  看PPT出示小蚂蚁图片相应的音乐及图谱。

  教师:小蚂蚁是怎么一拍一拍的演奏自己的旋律的?你们能把他的节奏打出来吗?

  看节奏谱,教师哼唱慢的旋律,逐一打出来。

  教师:我们用手来演奏一下他的旋律吧。用头试试吧。

  二、认识螳螂的节奏型

  1、教师:除了小蚂蚁还有一个小昆虫也等不及的要出来了,他会是谁呢?

  看PPT出示小螳螂图片相应的音乐及图谱。

  2、教师:小螳螂是怎么演奏自己的旋律的呢?

  老师哼唱旋律,幼儿看图谱打节奏。

  3、教师:谁已经能模仿小螳螂演奏的节拍。

  请个别小朋友上来带着大家用刚才的办法演奏

  三、分辨小蚂蚁和小螳螂的`节奏型

  1、播放音乐,大家一起说一说哪一段是小蚂蚁在演奏,哪一段是小螳螂在演奏。

  教师: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咯,我放音乐,你们来告示我是谁在演奏哦。

  2、找一找小蚂蚁和小螳螂他们的演奏拍有什么不一样。

  教师:我们刚刚听了小蚂蚁打的节拍是·····小螳螂呢?

  小结:那我们发现小蚂蚁是快快的拍还是慢慢的拍?小螳螂呢?

中班音乐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能运用身体的各个部位拍打节奏。。

  2.能看图谱演奏乐曲,并进行简单的合奏。

  活动准备:

  课件。

  活动过程:

  一.启发式谈话,导入活动。

  1.演唱歌曲《在农场里》引入。“秋天到了,农场里可忙碌了,有很多小动物都去帮忙,我们也去看看吧。现在我们就用好听的歌声和它们打个招呼吧。”

  2.引出课件:马。“农场里的动物可真多,今天还有一位动物也来农场里做客了,我们听是谁?”

  3.练习用手拍打马蹄的声音。“小马正朝我们走来了,听马蹄声真好听:一匹小马走来了,两匹小马走来了,许许多多小马走来了(教师手拍腿念儿歌)。”

  二.用身体部位练习节奏。

  1.幼儿模仿马蹄声。老师刚才的声音像不像马蹄声音啊?那你们也拍拍腿,让我们一起听听你们的马蹄声是什么样的?幼儿自由拍。

  ∣××∣。并集体练习。

  预设一:“老师发现啊,我们小朋友都拍的不一样,有的是这样拍的——”请个别小朋友演示,集体练习。

  预设二:“小朋友都是这样拍的,我们一起来试试,(拍主要节奏,),老师还听到过小马这样慢慢地去走路的,拍另一种节奏,我们一块儿来学一学。拍节奏。

  3.启发幼儿运用各种身体感官来模仿马蹄声。“还有哪些身体部位可以发出马蹄的声音来?”(手、脚、嘴)教师带幼儿分别用不同的部位练习节奏:∣××××∣,∣××∣。

  4.游戏:小马儿歌。附儿歌:小马摇着尾巴,哒哒哒哒去玩耍,东边跑跑,西边跑跑,哒哒哒哒,真快乐。

  “老师发现你们可真像一群小马,现在啊,你们就是一群可爱的马宝宝,老师呢就是你们的.马妈妈好不好,现在跟着妈妈一块儿来玩个游戏。”带幼儿念儿歌,做动作。

  三.小马去运粮。

  1.情景引入:刚才我们去农场玩了,发现农民伯伯种了很多粮食,太忙碌了,那我们去帮他把粮食给运回去,好不好啊?(好)

  2.出示路途及路标课件。“我们运粮食是时候要经过很多地方,我们一块儿看大屏幕。(山坡、森林、小路)经过这么多地方,很容易迷路的,那我们应该怎么走才不迷路?(地图,路标)森林里给我们准备好了音乐路标。

  ×∣(手)。

  4.去运粮。让幼儿跟音乐看图谱打节奏。前两遍用手,最后一遍让幼儿用脚走(小马跟着妈妈去散步)。

  四.分角色进行演奏。

  1.出示脚印图谱,引导幼儿认知。“我们走过了这么多地方,妈妈发现一路留下了很多脚印,我们一块儿来看大屏幕。”

  2.幼儿、妈妈分别看图谱练习节奏。并比较妈妈和宝宝的脚印走起来有什么不同。“两遍的脚印一样吗?脚印是谁走的?”

  3.幼儿尝试合奏。“现在老师跟你们玩一个切西瓜的游戏——玩游戏。这一半宝宝你们来做马妈妈好不好,这一半宝宝你们继续是马宝宝。那我们跟着音乐一块儿出发吧。”让两拨孩子分别站在自己图谱前随音乐拍节奏。

  五.结束。

  1.引出乐器:“我们身体的很多地方都可以发出好听的马蹄声,有好多的乐器也可以发出马蹄的声音,下次来我们就拿着乐器区运粮

  2.随乐曲《赛马》出活动室。现在我们跟着音乐把粮食送到更远的地方去。

中班音乐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诗歌,感知问答歌一问一答的格式特点。

  2.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尝试多种形式念诵诗歌。

  3.乐意参与诗歌表演,体验与同伴共同学习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活动准备:

  1.与诗歌相匹配的图片、与诗歌相匹配的表格、背景图。

  2.音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小朋友瞧!这里好看吗?就好像来到了画里面一样,说说看画里面都有些什么?什么样的宝塔?除了尖尖的还有什么特点?谁能用更好听的话来说说?

  师:告诉你们哦,这么美丽的地方呀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在这里住着一群聪明善良的壮族人民,瞧!就是他们!咦!他们张着嘴巴好像在干吗呢?他们在说些什么呢?想来听听看嘛?

  二、教师完整示范《问答歌》,引导幼儿感知诗歌的问答的特点。

  1.教师第一次完整示范诗歌,幼儿自由说说自己的感受。

  师:师:好听吗?你有什么样的感觉?那你注意到他们说了些什么吗?我们再来听一听吧!

  2.教师第二次完整师范诗歌,幼儿感知诗歌问答的特点。

  师小结:好像是个问题,对吗?好像一个人在问一个人在干吗?(回答),一问一答,壮族人们叫它“问答歌”。

  三、出示表格,引导幼儿根据图片的特征进行匹配,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

  1.出示表格,初步感知诗歌的结构。

  师:那么这首诗歌里到底说了些什么呢?告诉你们哦,就藏在这个大大的表格里?

  2.学习诗歌第一段,感知诗歌一问一答的特点。

  师:(教师揭开第一段问题部分)猜猜是什么意思?咦!什么尖尖尖上天,什么尖尖在水边呢?答案就藏在这幅美丽的画里面,赶快来找找看!为什么你觉得是宝塔?你能用好听的话来回答吗?我们是看看是不是宝塔河菱角好吗?(教师揭开第一段回答部分)对了吗?真了不起!我们一起和他来完整说一说?

  3.引导幼儿猜测创编第二段“问”的部分,学习诗歌第二段。

  师:(教师揭开第二段问题部分)换成什么图形了?猜猜这是什么意思?那什么圆圆圆上天?什么圆圆在水边呢?(幼儿根据猜测将相应的图片放到回答部分的空格中)那你能用好听的话说出来吗?我们一起和他来说一说!

  4.引导幼儿猜测诗歌第三段。

  师:(揭开第三段问题部分)这是什么形状?下面好像少了一句,猜猜会是什么?(幼儿根据猜测将相应的图片放到问题部分的空格中)谁学小老师来问一问?你也来试一试!那什么方方方上天?什么方方在水边?(幼儿根据猜测完成回答部分)我们一起来说一说。

  师小结:你们真动脑筋,一下子就把答案全部找到了!

  四、多种形式朗诵诗歌,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1.师幼完整朗诵诗歌(完整念诵诗歌三遍:第一编:师幼完整念诵。第二遍:教师与幼儿一问一答念诵。第三遍:男生女生一问一答念诵)

  师:想和我一起来念念这首有意思的《问答歌》吗?陈老师来问,你来…?(答)

  你们还想怎么来念诵诗歌(男孩女孩分开念。)

  2.加上圆舞板,念诵诗歌。

  师:看来在这一点也难不倒你们,这一次我可要增加难度了,仔细听,这一次我念得诗歌有什么不一样?听出来了吗?有什么不一样?你能像我一样加入“嘿,尖上天”来回答吗?

  五、教师用歌唱形式表演诗歌,进一步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师:你们念得太好了!我刚刚还看到几个小朋友一边念诗歌一边做动作呢!真动脑筋!

  师:告诉你们哦,这首好听的诗歌壮族人们还能唱出来呢?今天这里还来了位壮族的大哥哥呢,瞧!他来了!(老师表演壮族对歌)

  六、师幼表演诗歌

  师:想和我们一起来参加对歌吗?你想和谁一起表演?那赶快站到***边上的线上准备好吧!把你们响亮的声音唱出来,让后面的老师听到,好吗?

  附诗歌:

  《问答歌》

  什么尖尖尖上天?

  什么尖尖在水边?

  宝塔尖尖尖上天。

  菱角尖尖在水边。

  什么圆圆圆上天?

  什么圆圆在水边?

  太阳圆圆圆上天?

  荷叶圆圆在水边。

  什么方方方上天?

  什么方方在水边?

  风筝方方方上天。

  渔网方方在水边。

  教学反思:

  活动中,教师应当尊重幼儿,让幼儿始终做活动的主人,自己的角色定位为他们的同伴、朋友、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宽松、愉快、亲切的氛围,教师主要引导幼儿去做什么,接下来就是实践与即兴创作,让幼儿似乎感到是在“玩”,在置身于“玩”的过程中去感知音乐的内涵,去产生人与人之间的在情感上的沟通与联系,在“玩”中增强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这是以后每一堂课都需要追求的目标。

  小百科:问答是提问和解答,一个过程。

中班音乐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了解大吊车的外形特点和用途。

  2、初步感知乐曲中的高低音,感受歌曲的有趣,唱好疑问词“什么”。

  3、体验与同伴一起扮演角色演唱的快乐。

  4、感受歌曲柔和、舒缓的旋律,理解歌词的含义。

  5、认真倾听并积极参与歌唱活动。

  活动重难点:

  学唱歌曲。

  初步感知高低音。

  活动准备:

  1、大吊车挂图。2、胸牌。3、磁带。

  活动过程:

  一、教师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1、老师带幼儿做《高人走、矮人走》的游戏进入教室。

  2、教师弹琴让幼儿分辨高低音,低音小手放在下边,高音小手举起来。

  (评:幼儿听到高音区的音乐,踮起脚尖走,听到低音区的音乐,屈膝半蹲学小矮人走,这样在游戏和快乐中培养幼儿对高音低音的听辨能力,为解决本次音乐活动的难点打下基础)

  二、利用图片讲解让幼儿了解大吊车的外形特点和用途。

  结合图片,认识大吊车。出示塔吊和汽车吊让幼儿观察了解大吊车有主体和臂杆组成。能吊很重的东西为我们解决了许多困难,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结合图片,先引导幼儿观察,后以提问的方式让幼儿认识、了解大吊车的外形特征和用途,这样就很轻松的完成了第一个活动目标。)

  三、幼儿学唱歌曲初步感知乐曲中的高低音,感受歌曲的有趣,唱好疑问词“什么”。

  1、让幼儿学大吊车吊东西动作,边做动作边说歌词。

  (评:以游戏的方式边做动作边学说歌词,不仅使孩子在快乐的体验中不知不觉的学会了歌词,为完成活动重点打下基础。)

  2、欣赏歌曲,熟悉歌曲旋律

  师:我们一起听一听录音机里的小朋友是怎样唱的?听听歌中唱了什么?(听录音)后提问:歌中唱了大吊车,那大吊车长的什么样子?它有什么本领?

  3、整首学唱歌曲

  师幼同唱,听录音唱,表演唱不同形式学唱歌曲。指导幼儿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演唱歌曲,引导幼儿唱准附点音符。

  4、在歌曲中让幼儿进一步感知乐曲中的低音、高音

  (评:此环节通过多种方法引导幼儿在反复感受的基础上理解并学会歌曲,充分体现了《纲要》中“在新理念的指导下,实施新型的、科学型的艺术教育”的精神。避免了用同一种形式巩固歌曲的单调性,有利于幼儿更轻松更愉快的学会歌曲,顺利地解决了重点、难点。)

  四、做游戏。体验与同伴一起扮演角色、演唱的快乐。

  1、讲解游戏的玩法

  找一个好朋友一起跟老师示范表演。

  2、幼儿戴胸牌做游戏

  两人一组,一人做大吊车,一人做货物,低音表示货物还没吊起来,高 音表示将货物吊起来了。

  (评:为避免幼儿混淆角色,老师和幼儿各扮演一角色,与幼儿一同游戏。教师按个吊车、货物一一对应的方式投放了胸牌,使幼儿能很快的和身边的伙伴结成对子,保证了游戏的顺利进行。)

  五、活动在轻松愉快的 气氛中结束。

  教师总结幼儿游戏情况并带领幼儿出去做游戏。

  活动反思:

  在《大吊车》这个活动中,我多次给幼儿提供了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大胆的表现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尊重幼儿的想法和创造性表现。如:当幼儿说出大吊车各种不同的本领时,我及时给予了肯定,并激发幼儿想的更多,表达更确切。当幼儿学唱歌曲时,我适时的鼓励幼儿加上动作大胆表现,使幼儿充分感受歌曲的趣味性。教师在整个活动中,以引导者、参与者的身份与孩子一起唱歌、一起创编动作,和孩子们建立了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

  教师的鼓舞性激励和引导性启发是培养幼儿自主创新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孩子们掌握了歌曲的内容后,我又启发和鼓励幼儿创编歌词,孩子们大胆发挥想象力,创编歌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在本次活动中,由于是借班上课,对孩子了解不够,让幼儿唱的少。孩子们课前对高低音的听辨活动接触较少,经过老师的多次听音练习,听音辨音这一环节完成的还是比教好。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会更加注重课前的准备环节,既备好教案,又要熟悉和了解孩子的现有水平。

  小百科:吊车是一种广泛用于港口、车间、电力、工地等地方的起吊搬运机械。吊车这个名称是起重机械统一的称号。通常叫吊车的主要还是汽车吊、履带吊和轮胎吊。吊车的用处在于吊装设备、抢险、起重、机械、救援。

中班音乐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丰富幼儿有关生活经验,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并运用到音乐活动中去。

  2.能在音乐的伴奏下,自由地用动作表现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

  活动准备: 长的硬纸条、钉书器。歌曲《秋叶》的录音带。

  活动过程:

  1.带幼儿到户外欣赏秋季景象,感受秋风拂面、天高气爽的宜人气候,以及树木花草的变化,培养幼儿热爱秋天的情感。

  2.观察秋季树叶的变化

  ①树叶的颜色有什么变化?

  ②刮风的时候树叶怎么样?刮大风和刮小风树叶有什么不同?

  ③树叶变黄以后怎么样?

  ④树叶飘落到什么地方?

  3.带幼儿拾落叶,做成头饰(将树叶用针书器钉在长纸条上,再围成圆圈)带在头上。在制作头饰过程中,播放歌曲《秋叶》的录音,使幼儿进一步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理解内容。鼓励幼儿跟唱歌曲。

  4.在此基础上,启发幼儿结合观察活动扮成树叶边唱边自由表演。

  5.请不同水平的幼儿说说自己表演动作的`内容。然后反复进行表演。

  活动建议:

  1.此活动应结合认识秋季特征进行,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理解歌曲内容、动作与大自然的关系,让幼儿自己获得知识经验,自由地舞蹈。幼儿的任何动作都会表达己的感受,不要强求统一。教师要使不同水平的幼儿都有表现的机会,都要给以肯定。

  2.这种活动还可以结合认识春季的柳条发芽,让幼儿获得有关知识经验,选择恰当的歌曲让幼儿自由地进行表现杨柳的舞蹈。

  3.4岁的幼儿可以分两次进行。第一次观察、捡落叶,教师帮助幼儿每人做一个头饰。制做头饰时,教师可自唱这首歌曲让幼儿欣赏。第二次学唱歌曲和在歌曲音乐伴奏下,幼儿自由舞蹈。

  推荐阅读:

中班音乐教案 篇6

  教学内容

  认识四分休止符,有节奏的念儿歌《做个好娃娃》,用打击乐器领奏、合奏。

  教学目标

  1.感受和认识四分休止符。

  2.按节奏念儿歌。

  3.演奏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红眼睛绿眼睛》的游戏。

  二、学念儿歌。

  1.教师一拍一拍的有节奏的出示绿牌、红牌,指导学生看见绿牌念“ga”,看见红牌念“m”,模仿鸭子叫出声或不叫出声。

  2.请学生将鸭子的.声音换成其它动物的叫声,如青蛙、小鸡、猪、猫等继续按教师的节奏发声或不发声。

  3.教师一边念儿歌,一边有节奏的出示红牌或绿牌。

  4.学生跟教师学念儿歌。

  三、认识四分休止符

  1.音乐中的声音用音符表示,如:一拍x,两拍xx。音乐中的静默用休止符表示,如:一拍休止0

  2.再用“x”替代绿牌,用“0”替代红牌,看着节奏谱,念儿歌。

  四、打击乐器演奏

  1.请学生用一件打击乐器替代一种动物的叫声,鼓励学生自己选择、判断。

  如:碰铃与小黑鸡,双向筒与小青蛙,铃鼓与小白猪,三角铁与小花鸡,响板与小黄鸭等,可以有多种方案。

  2.边念儿歌《做个好娃娃》边用打击乐器伴奏。

  3.将学生分组,一部分学生念儿歌,一部分学生担任齐奏与领奏。

  4.换一种节奏演奏打击乐器。

  如:xxx00xxxxxxxxxxx0

  5.请同学自己设计节奏并表演。

  五、复习歌曲《红眼睛绿眼睛》

  1.复习歌曲《红眼睛绿眼睛》。

  2.找找歌曲中的四分休止符。

  3.演唱歌曲《红眼睛绿眼睛》在四分休止符处准确休止。

  课堂小结:

  认识了多种打击乐器,还知道了四分休止符,今天我们的收获还真不少啊!

中班音乐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声音、动作、节奏表达出自己的想象。

  (2)用歌声、动作表现出下雨的乐趣。

  (3)体验与同伴共同学习的快乐。

  (4)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5)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特点,能听着音乐做游戏。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歌曲及掌握雨伞的更多有趣的玩法。

  难度:根据幼儿的不同情况培养他们探索尝试能力。

  活动准备

  (1) 音乐DO RE MI:《下雨歌》

  (2) CD《下雨歌》

  (3) 打击乐器:小玲、沙球、鼓及雨伞。

  教学反思

  活动前就让孩子感受了一下,下雨时:所听到的一些声音,在掌握了这些基本的声音后,我也留了些悬念让孩子课后去大胆联想,并思考想象如何用自己的形体动作来表现这些声音,也就是让孩子尝试用声音、动作、节奏表达出自己的想象力,感受下雨时的不同乐趣。

  在本活动中,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对音乐活动中的'唱歌教学进行了大胆的尝试,让幼儿在游戏中学唱歌曲,使幼儿在玩玩唱唱、不知不觉中学会唱歌曲。所以整个活动幼儿的积极性高,同时,幼儿不仅认识了伞的各种特征及尝试伞的其他用途,也能够模仿雨打在伞面上的声音,从而得到了快乐,孩子的表现欲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当然,整节课下来,也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如:有些孩子尝试伞的其他用途的时候,表现的不是那么的大胆、自信心不够强,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要多加培养孩子探索大胆尝试的能力这一块的想象力,找到了改善不足的方向,相信今后孩子们的探索能力会有更深的进步的。

  小百科:雨是一种自然降水现象,是由大气循环扰动产生的,是地球水循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几乎所有的远离河流的陆生植物补给淡水的惟一方法。

【中班音乐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音乐教案06-16

中班音乐教案06-16

【推荐】中班音乐教案01-14

中班音乐教案【推荐】01-14

【热】中班音乐教案01-10

中班音乐教案【精】01-10

中班音乐春天教案02-10

中班音乐《听》教案03-15

中班音乐买菜教案04-07

【热门】中班音乐教案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