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科学活动教案

科学活动教案

时间:2023-05-23 07:10:11 教案 我要投稿

【精华】科学活动教案四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科学活动教案4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精华】科学活动教案四篇

科学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对科学活动感兴趣,体验实验的趣味。

  2、通过实验让幼儿知道物体在水里有的沉、有的浮,引起幼儿对沉浮现象的兴趣。

  3、能积极动手、动脑操作实验,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幼儿探索求知的精神。

  活动准备:

  水、玻璃杯2个、玻璃瓶2个、纸杯、钉子、钥匙、泡沫、石块、纸船、积木、乒乓球、铅笔、橡波泥。

  活动过程:

  1、出示各种材料,激发幼儿兴趣。

  提问:把这些材料放入水中会有什么不一样的'现象?

  2、教师示范做实验,让幼儿观察。

  (1)空玻璃瓶和装满水的玻璃瓶进行实验

  (2)纸杯和钉子进行实验

  小结沉浮的概念:在水上面的就是浮,在水下面的就是沉。

  3、猜测各种物品的沉浮现象,并进行实验操作。

  (1)教师用泡沫和钥匙做实验,让幼儿回答出哪个是沉的,哪个是浮的

  (2)鼓励幼儿自己动手操作,并能说出是沉的还是浮的

  选用教师准备的材料进行实验,教师可指导动手操作,要求轻轻放,放进去的物品不用拿出来

  活动延伸:

  让幼儿动脑思索怎样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

  教师可把橡皮泥捏成船状进行实验,让幼儿观察

科学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的:

  1、通过探索尝试让瓶子发出声音;

  2、探索将不同的材料放入瓶子中摇动后发出的不同声音;

  3、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活动,体验与同伴共同活动的乐趣;

  4、探索不同的材料能使"瓶宝宝"唱出不同声音的歌,从而萌发幼儿好奇、好问、乐于尝试和敢于表达等积极情感。

  活动准备:

  1、人手一个空矿泉水瓶子一把勺子一个碗,豆子、米、面若干。

  2、不透明的瓶子两个,透明的瓶子两个。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导幼儿让手中的瓶子发出声音。

  1、教师带幼儿边做"大雨和小雨"边摇动手中的空矿泉水瓶。

  --"请小朋友拿起你们椅子下面的矿泉水瓶和老师一起做下大雨和下小雨的游戏吧。"

  2、引导幼儿比较自己手中的瓶子和教师手中的瓶子有什么不同, 并思考有什么办法能让自己手中的瓶子也能"唱歌"。

  --师:我们刚才做下大雨和下小雨的游戏时,小朋友有没有发现你们的瓶子和老师的瓶子有什么不同?"--小结:老师的瓶子会"唱歌",有声音,小朋友的.瓶子不会"唱歌",没声音。

  二、幼儿探索、操作。

  1、教师用语言激发幼儿的操作兴趣:让我们用桌上的米、豆子和面来"喂"瓶宝宝吧,瓶宝宝吃了东西就会"唱歌"。

  2、让幼儿选择操作材料,用勺子"喂"瓶宝宝。

  交代注意事项:先把瓶盖打开,再用勺子把米(或豆子、面)喂到瓶宝宝的肚子里,喂的时候要把矿泉水瓶放在碗里,防止操作材料弄脏地板和桌子,喂完瓶宝宝要把盖子拧上。

  三、交流分享:你在瓶子里放了什么?瓶宝宝发出声音了吗?

  1、幼儿喂瓶宝宝,师巡回指导并与个别幼儿交流分享。

  2、组织幼儿集中交流分享。

  四、幼儿再次探索、比较,知道不同的物体在瓶子里发出的声音不同。

  1、分组活动:让幼儿尝试换另一种东西放在瓶中,摇一摇、 听一听、比较前、后两次操作后,瓶子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2、指导幼儿分辨不同的声音。

  (1)引导幼儿感知不同物体在瓶中发出声音的不同:你第一次 在瓶子里放了什么?这一次你又在瓶子里放了什么?它们发出 的声音一样吗?

  (2)教师请两名幼儿摇动两个不透明的瓶子,让手中的瓶子发 出声音,引导幼儿听听:他俩的瓶子发出声音一样吗?

  (3)让幼儿猜猜两个瓶子里装的各是什么。

  (4)教师协助幼儿把两个瓶子中的东西分别倒进两个透明瓶子 中,让幼儿验证自己猜想是否正确。

  五、结束

  在《大雨和小雨》的音乐声中,让幼儿有节奏的摇动瓶子发出声音,感受瓶宝宝的歌声。

科学活动教案 篇3

  一、设计意图:

  苍蝇和蚊子是幼儿比较熟悉且感兴趣的昆虫,它们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危害人类健康的昆虫。但对于幼儿来说,他们对苍蝇和蚊子的了解比较肤浅,只知道它们会飞,是人们讨厌的昆虫。至于为什么讨厌以及对它们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的理解甚少。因此我设计了本次大班科学活动《苍蝇和蚊子》,旨在通过多媒体的演示和师幼时间的互动交流,来进一步了解苍蝇和蚊子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以及它们与人类的关系。

  二、活动目标:

  1.结合4月7日世界卫生日,帮助幼儿了解一些健康知识。

  2.培养幼儿爱清洁、讲卫生的生活习惯和自理能力。

  3、对比认识苍蝇、蚊子的外形特征,了解苍蝇、蚊子生活习性及危害,并能区分它们。

  4、能大胆表达、表现对蚊蝇的憎恶。

  5、通过消灭蚊蝇的操作活动,初步感受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三、活动重、难点:

  1、重点:了解苍蝇和蚊子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以及它们对人类的危害。

  2、难点:了解苍蝇和蚊子对人类的危害以及如何消灭它们。

  四、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多媒体课件

  2、知识准备:课前丰富有关昆虫的.知识

  五、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以猜谜语《苍蝇》《蚊子》引出课题,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长得像蜜蜂,腿上毛茸茸。浑身带病菌,是个害人虫。(苍蝇)小小飞贼,武器是针。抽别人血,养自己身。(蚊子)

  (二)基本部分:

  1、对比认识苍蝇蚊子的外形特征。

  (出示苍蝇和蚊子对比幻灯片),教师介绍蚊蝇的共同特征: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只苍蝇和一只蚊子,它们都属于昆虫;有头、胸、腹三部分;有翅膀;六条腿。教师:谁看到它们有什么不同?

  幼儿:“苍蝇有两对翅膀,蚊子有一对翅膀”;“苍蝇脚上有毛刺,蚊子没有”;“苍蝇有一对又圆又大的眼睛和蚊子的眼睛不一样”;“它们的嘴也不一样,蚊子的嘴像针。”

  2、认识苍蝇的生活习性、危害,知道怎样消灭苍蝇。

  (1)(出示苍蝇吃食物幻灯片)苍蝇最喜欢在什么地方玩?脏,臭的地方。它是怎样传播细菌的?苍蝇的脚停在脏地方。脚上的毛粘满了细菌,又喜欢在饭菜和水果上停下,把细菌传播开来。人吃了苍蝇叮过的东西会怎样?会生病,拉肚子,发烧。

  (2)苍蝇是害虫,我们看见苍蝇该怎么办?(出示打苍蝇、不乱扔垃圾、洗手幻灯片)用苍蝇拍把它打死,还要做到讲卫生,不随地乱扔果皮,吃东西前要洗手,洗干净水果。

  3、认识蚊子的生活习性、危害,知道怎样消灭蚊子。

  (1)蚊子有什么不好?(出示蚊子咬人幻灯片)吸血,咬了人之后特别的疼,还痒。蚊子怎样吸血?用嘴里的吸管吸血,他还会传染疾病,吸了生病人的血又去吸不生病人的血,这样就会把疾病传给别人,使别人生病。

  (2)用什么办法来消灭蚊子呢?(幼儿讨论)小结:蚊子喜欢在有污水的地方生长和活动,我们平时不要乱扔垃圾。要想办法消灭它,可以点蚊香,喷杀虫剂等。

  4、总结:因为苍蝇传播细菌,蚊子吸血,它们都是害虫,所以我们平时不仅要消灭它们,还要讲卫生。就让我们消灭他们吧!

  5、消灭蚊蝇。

  (1)老师介绍电脑游戏《打苍蝇》、《芭比娃娃打蚊子》的玩法。

  (2)幼儿自由选择操作电脑游戏《打苍蝇》、《芭比娃娃打蚊子》。

  (三)结束部分:

  1、简单讲评幼儿的电脑操作。

  2、布置作业:幼儿回家告诉爸爸妈妈苍蝇和蚊子的害处,并和爸爸妈妈一起想办法来消灭害虫。

  活动延伸: 环境保护小卫兵:户外游戏《消灭蚊子》

  玩法:

  1.选一个幼儿当消灭蚊子的“小能手”,其余的幼儿为“蚊子”。

  2.“蚊子”在圈内,“小能手”在圈外,想尽一切办法去打“蚊子”,可用手拍打蚊子但身体的任何部分不能进内圈。“蚊子”想办法不被打到,但不能出内圈。最后剩下的“蚊子”为胜者。

  建议:在游戏过程中一定要遵守游戏规则:“蚊子”不能出内圈,“小能手”不能进内圈,内圈的大小要根据幼儿的人数及手臂的长度来确定

  推荐阅读:

  大班音乐游戏教案《大水牛和小蚊子》

科学活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感官感知冷和暖,初步了解一些取暖的方法。

  2、初步萌发关心小围巾、大衣、热水袋等)、小动物玩具若干

  活动准备

  各种取暖的物品(手套、围巾、大衣、热水袋等)、小动物玩具若干

  活动过程

  1、师用冰凉的手与宝宝握手,引出主题:

  比较谁的手冷?谁的手暖?

  2、讨论:怎样让老师的手、身体变得暖暖的?

  3、师根据宝宝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取暖物品,让宝宝感知暖(个别、集体)。

  4、以小动物哭声引起宝宝的`注意,引发宝宝为小动物准备过冬的物品。

  5、游戏:小动物过冬

  引导宝宝做妈妈,为小动物带上不同的取暖物品。学说:宝宝,现在还冷吗?

  6、表扬“妈妈”们的积极表现。动物的情感。

【科学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活动教案07-01

科学的活动教案11-25

【经典】科学活动教案07-23

科学活动教案(精选)07-24

(经典)科学活动教案07-24

科学活动教案07-20

【精选】科学活动教案07-27

科学活动教案[精选]07-22

科学活动教案[经典]07-26

(精选)科学活动教案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