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职网>实用文>教案>《唯一的听众》教案

《唯一的听众》教案

时间:2023-05-22 11:44:12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唯一的听众》教案(精选15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唯一的听众》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唯一的听众》教案(精选15篇)

《唯一的听众》教案1

  教学目标:

  1.通过初读,感知文本大意,回顾人物描写方法。

  2.通过读划,梳理人物的心理变化。

  3.通过整体反复读,补充人物心理活动。

  重点:

  学写人物心理活动。

  难点:

  在整体把握文本的基础上,写出符合文意的人物心理。

  一、游戏导入

  先来考考大家,你能根据我的提示猜猜这是哪位人物吗?听仔细哦。

  1.悬崖峭壁 攀山越岭 京张铁路 全线竣工 (詹天佑)

  2.醉打蒋门神 大闹飞云浦 血溅鸳鸯楼 (武松)

  3.温酒斩华雄 千里走单骑 大意失荆州 (关羽)

  4.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王熙凤)

  你很会听,是位不错的听众。你的思维非常敏捷,一下子就答对了,真是位优秀的听众。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一位特殊的听众,板书:唯一的听众,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

  1.根据拼音写字:

  聋子 沮丧 溜走 抱歉

  兴奋 慈祥 荒唐 割舍

  最后一起读一遍这些词语,你们读一个老师擦一个,所以要认真读用心记哦!

  剩下“聋子”。这位“聋子”真是聋子吗?她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曾是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就是唯一的听众。

  她是课文中的一个主要人物,还有一位主要人物是“我”。

  2.你能说说我与这位唯一的听众之间的故事吗?

  3.课文重点描写了这两位人物,在描写人物上我们常用的方法是?

  4.请你浏览一遍课文,课文描写了这两位人物主要采用了哪些方法?

  “我”——心理、动作,唯一的听众——语言、神态、动作

  三、画心理变化

  1.首先让我们走进“我”的内心世界,请再次默读课文,仔细划出有关“我”心理活动的词句。

  2.“我”的心理是怎样一步一步发生变化的呢?你能画一画变化的过程吗?请边默读课文,边完成“心理变化图”。

  沮丧——充满神圣感——沮丧——自卑——羞愧、兴奋——自信

  3.结合文本,进行交流,完成变化图。

  四、写心理活动

  1.课文用了许多笔墨描写了“我”的心理变化,就像一条美丽的项链把文章串了起来。是什么深深地打动了“我”,使“我”从沮丧自卑逐渐走向了自信呢?

  2.请你默读课文,勾画出老人鼓励“我”的.语句。

  3.读中反馈,明确共有三大块。

  4.老人是通过一言一行鼓励着“我”的。这一言一行,其实也蕴含着老人和“我”一样丰富的内心世界,让我们试着去走进。

  A.生读第4自然段,老人叫住了“我”,她看到什么,听到什么?联系上文。

  生答。

  B.于是老人叫住了我,说,谁来读?

  C.“我”的小提琴真的拉得非常好吗?她的耳朵真的聋了吗?

  D.那她为什么要说谎呢,她的心里究竟在想些什么呢?请你反复地默读这段话,想一想,再说一说,把当时老人的内心想法补充上去。出示:

  我抱歉地冲老人笑了笑,准备溜走。老人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老人叫住了我,说:“是我打扰了你吗,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儿坐一会儿。”一束阳光透过叶缝照在她的满头银丝上,“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请继续吧。”

  E.交流。

  F.老人是这样想的,于是她叫住了我,说,一起读。

  5.后来老人又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她的心里又是怎样想的,又是如何鼓励“我”的呢?请你选择其中的一处,联系上下文写一写。

  ①我指了指琴,摇了摇头,意思是说我拉不好。

  老人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每天早晨?”

  我被老人诗一般的语言打动了。我羞愧起来,同时有了几分兴奋。嘿,毕竟有人夸我了,尽管她是一个聋子。我拉了起来。

  ②以后,每天清晨,我都到小树林去练琴,面对我唯一的听众,一位耳聋的老人。她一直很平静地望着我。我停下来时,老人想:_________________她总不忘说上一句:“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我心里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

  6.写的过程中连起来读一读,思考一下是否填得既恰当又连贯。

  7.交流评价,整体连起来读一读。

  8.我们从老人的一言一行,感受到老人与“我”同样丰富的内心世界,这唯一的听众,她是用心灵在倾听,他们的心灵是相通的。

《唯一的听众》教案2

  一、复习导入

  1、复述课文主要内容:文中的我是小时候是一位音乐白痴,但他长大后却能向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小提琴曲。创造这个奇迹的幕后高手,是一位音乐教授。

  2、质疑:老教授怎样帮助我?请大家快速读文,找出描写老教授听我弹琴的神态、语言的句子。唯一的听众教案教学设计精品

  二、以点带面,品味全文

  1、浏览全文,找出描写老教授神态的句子。

  2、创设情境,体会三个平静的.背后,老教授的内心想法。

  此时无声胜有声,老妇人平静的神态背后,老人又在想什么呢?请同学们联系上下文,发挥想象,描述老人当时的心理活动

  当我沮丧地想离开小树林时,她平静地望着我,仿佛在说

  当我每天去小树林拉琴时,/她平静地望着我,仿佛在说

  当我渐渐奏出真正的音乐时,她慈祥的眼睛平静地望着我,仿佛在说

  (1)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木椅上,平静地望着我

  在什么情况下,老妇人平静地看着我?

  对我产生了什么影响?

  感情朗读老教授的语言

  (2)她一直很平静的望着我。

  从老人平静的眼神中,你品味到了什么?

  老人又说了些什么?找出老人语言的句子.

  在老人的耐心热情地鼓励下,我的技术在不断提高,再读课文,老妇人的称赞和鼓励使我发生了什么变化?

  (3)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这次老人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望着我的?(找句子读)

  为什么说老人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你体会到了什么?

  (4)总结平静给我的帮助。

  3、扩写:秘密揭穿后,我内心的想法。

  4、带着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写学习感悟。

  三、总结全文,回归生活

  1、情感升华: 我 ,从老妇人这里,找到了自信,并由此获得了成功,能熟练地拉出许多曲子,能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这都要感谢这位慈祥的老妇人,感谢老妇人的热情鼓励,/sjbz/感谢老妇人的真诚关爱。爱,是世界上最美好的礼物,是世界上最具感染力的催化剂,它能使人振奋,它能激人奋进,从而获得事业的成功。这也是我们同学要学习的一种精神:懂得鼓励,懂得帮助,懂得关爱。

  2、同学们,在你生活中,是否也有一些像老夫人一样,一直默默地鼓励和支持着你的人?(老师、同学、爸爸妈妈等)

  3、学到这里,你有什么收获呢?

《唯一的听众》教案3

  唯一的听众

  阳海霞

  教学目标:

  1.通过品味老教授诗一般的语言、体会平静如水的表情蕴含的深意以及特别的方式鼓励、帮助“我”树立信心,最终走向成功的美好心灵、感悟“我”对她的无限怀念与感激之情。

  2.体会文章省略号的意味,通过对文章情节的发展脉络、语言风格的初步理解,想象省略的情节,写一个片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优美的语言。

  二、教学重点难点:品味老妇人的语言及她的眼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今天这节语文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唯一的听众》。我们先听一听课文的主人公,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向我们诉说了什么。女生读第一段。男生读最后一段。你们发现课文的首尾有什么特点?

  师:文章中唯一的听众有几个身份?在文章中她是以哪个身份出现的?

  二、品味老妇人的语言

  自学提示:

  1.默读课文3-8自然段,用波浪线勾画出老教授语言,写上自己的感悟。2.把你勾画的句子和同桌交流交流。3.带着你体会到的情感,把句子再读一读。

  1、生自主学习。

  2交流:

  3、思考:老人的话都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有什么用意?出示句子对比:体会状语后置的强调,体会老人的良苦用心。也许我会用心感受这音乐。我能每天早晨做你的听众吗?

  也许我会用心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每天早晨?

  三、品味老人的神态:

  自学提示:

  1、浏览课文,找出描写老人神态的句标上序号。

  2、读一读,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感受。

  1、学生自主学习交流。

  2、体会神态内含,虽然都是平静,内含一样吗?体会平静背后的语言。

  当我拉出像锯床腿一样的声音,沮丧地想离开小树林时,她平静地望着我,仿佛在说

  当我有了几份自信,每天去小树林练琴,但拉出的琴声依然很难听时,她平静地望着我,仿佛在说

  当我经过刻苦练——渐渐奏出真正的音乐时,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仿佛在说

  3、为什么说“老人的眼神像深深的潭水”?4.有感情地朗读

  四、读一读最后一段:为什么“我”会想起那位耳聋的老人?表达了“我”对老人怎样的情感?

  五、体会省略号的作用,并续写片段

  1.当从妹妹那里获得真相以后,文章的省略号省略的是什么?2.续写文章的内容。

  六、师赠:当失意时,鼓励能给人勇气和力量,所以请学会做一个倾听者,不要吝啬自己的鼓励和微笑。

《唯一的听众》教案4

  教学内容分析:

  本文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课标小学语文六年级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美与丑”单元以“美与丑”为主题,编排了《做一个最好的你》、《惟一的听众》、《寓言二则》、《有些人》、《丑公主》五篇文章和语文综合活动。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唤起学生对生活的感受,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语文综合素养。在这一单元中我选择了《惟一的听众》一课,做导学设计,通过此法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教材分析:

  《惟一的听众》本课以亲切、中肯的语言娓娓道来,揭示了自信对我们成长的重要性,并告诉我们如何树立自信心,面对人生、全文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用事例开头,引出下文对自信的议论,这部分,讲了一正一反两个事例,表明了作者的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第二部分,向学生推荐了一道可以调查自己自信心的'测试题,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第三部分,讲述了几种提升自信心的可行办法,四个方法,有主到次,符合学生的认识特点,易于接受;第四部分,用诗的语言,意味深长的点明了文章的中心、文章脉络清楚,语言特点亲切、自然,非常有说服力。

  教学目标:

  1、记忆学会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2、理解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3、应用理清文章结构。

  4、教育学生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毅力,有信心。做事坚持不懈的情感。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结构。

  教学难点:理清文章结构。

  课时安排:两课时

  导学过程:

  第一课

  一、导入检查预习情况。

  一个颇有名望的教授,以一种特殊的身份,鼓励帮助一位失去信心的小提琴手,使他终于能够面对成千上万的观众成功的演奏,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板书课题:16、惟一的听众)

  二、自读课文,

  请同学自由读课文,然后交流预习结果。

  练习:

  1、正音:

  沮丧大搅甭想

  调弦蹑手蹑脚

  2、写出下列字的部首:

  丧()幽()

  置()舍()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交流汇报,教师行间巡视,适当点拨。

  3、组词:

  锯沮蹑扰溢授

  据咀镊饶益受

  4、多音字组词:

  传舍乐觉

  5、填上适当的词语:

  真正的()可怜的()

  和谐的()美妙的()

  慈祥的()惟一的()

  有声望的()

  成千上万的()

  6、填关联词:

  (1)()每天早晨,那位妇人都准时到树林听演奏,()我每天演奏都极为认真,()两臂累得又酸又痛,()不间断。

  (2)我()能够面对观众演奏小提琴,是()得到了一位老妇人的帮助。

  三、范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

  要求:认真听老师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思考后小组讨论,交流后发言:

  本文记叙了“我”在一位音乐教授真诚无私的帮助下,由没有信心学会拉小提琴,到能够在各种文艺演出上为成千上万的观众演奏的事。

  四、默读课文,理清思路认真默读课文,讨论课文的思路。

  一(1)。二(2-5)。三(6)

  默读交流,理脉络,为讲读做好准备。

  五、质疑问难边读文边思考,看有什么问题不明白?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并解决较易问题。

  六、作业: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6课:惟一的听众

  二、复习旧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对课文内容有了哪些了解?谁来说一说。

  2、还有不懂的问题吗?(肯定学生的提问)

  学生提出问题:

  1、课文为什么总是写到“平静地望着我”这句话?

  2、为什么结尾说我总是不由得想起那个“耳聋的老人”?

  教师根据学生了解和疑问,进行教学,做到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人为本。

  三、浏览课文

  1、请同学们打开书,快速浏览课文,看一看课文几次写到“平静地看着我”这句话?用笔在书上勾出来。

  2、引:课文为什么三次写到这句话,这句话有什么含义呢?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采用你们喜欢的方式,研究探讨。生快速浏览课文,用笔勾画。(三次)

  以小组为单位,采用你们喜欢的方式,研究探讨。每个小组重点研究一次“平静地望着我”。

  四、小组汇报,深入学文

  引导学生按顺序汇报

  师:“我”为什么会有这种心理变化?

  师:老教授对“我”说了些什么?读一读,谈一谈你的感受。

  小结:老人诗一般的语言打动了我,给了我继续练琴的勇气和信心。第一次“平静地望着我”。

《唯一的听众》教案5

  【教材分析】

  《唯的一听众》是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组课文中的一篇讲读课文,这个一组课文主要以歌颂人们美好心灵和人们之间真情的美好为主题。它记叙了“我”在一位音乐教授真诚无私的帮助下,由没有信心学会拉小提琴,到能够在各种文艺晚会上为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的事,赞扬了老教授爱护、鼓励年轻人成才的美德,表达了“我”对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的敬佩、感激之情。本文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我”的心理、行动的变化,一条是老妇人的语言变化。全文围绕这两条线索展开,脉络清晰,层次分明。

  【教学目的】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摘录印象深刻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3、体会老教授对“我”的鼓励、给“我”带来的变化,感受人与人之间真情的美好。

  4、学习神情描写、人物心理描写、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质疑激情

  有这样以为音乐家,对音乐有着执着的爱,对拉小提琴有着无法割舍的爱,在各种文艺晚会上,都能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拉小提琴,赢得阵阵掌声。可是有谁知道这位音乐领域的骄子,小时候曾是一个音乐白痴。他为什么有这么大的改变?是谁给了他动力和帮助呢?今天我们就怀着一颗虔诚的心走进那美丽的早晨,走进他那唯一的神秘观众。

  板书课题:唯一的听众。

  1、学生读题。

  2、理解“唯一。

  二、初读课文、整体

  感知

  过渡:这位唯一的听众是怎样的一个人?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的读课文。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1、学生自由读。

  2、出示生词,读词语,扫除字音的障碍,正音:冲(chòngchōng)

  3、指名回答:唯一的听众。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

  1、读一读课文的开头和结尾,说说我在音乐方面发生了什么变化?

  2、交流回答:

  心理上:沮丧(开头)信心百倍(结尾)。

  行为上:不敢在家练(开头)面对成百上千观众(结尾)。

  过渡:这位唯一的听众太伟大了,太令人仰慕了,居然能让一位音乐白痴成为音乐家,现在我们怀着敬仰之心再次走进文本了解这位神秘的唯一的听众。

  四、以点带面,品味全文

  1、默读全文,课文几次写了老妇人对我讲的话?找出来抓住她的语言、神情、心理活动来体会体会。

  2、交流出示句子:

  “是我打搅了你吗,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儿坐一会儿。”

  “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请继续吧。”

  “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每天早晨?”

  4、质疑:这位老人在什么情况下这样说的?她为什么这样说?为什么还说自己是个聋子?

  5、相机点拨从“溜”字看出了什么?(说明作者我没有自信)从“每天”想到了什么?

  (说明老人希望作者我能坚持练小提琴,激励我不要放弃。)

  体会出:当我面对拉小提琴感到沮丧、灰心、准备放弃时,老人用充满理解、包容、鼓励我坚持不懈地继续拉,在老人的爱护下,我打消了顾虑,有了坚持拉小提琴的勇气。

  6、有感情的朗读。(体会老人的亲切、热情和对年轻人的爱护)

  过渡:老人用热情、亲切、诗一般的有声话语激励我时,她那无声的神情又是怎样的呢?找出相关的句子体会。

  7、学生交流出示句子发挥想象:

  当我沮丧地想离开小树林时,她平静地望着我,仿佛在说

  过渡:此时,作者在老人耐心倾听、热情鼓励下,他的心理上发生怎样的变化呢?行动上也发生了怎样的改变呢?

  8、学生回答。师相机板书:羞愧兴奋每天……拉老人看到作者我能坚持拉琴了,又怎样说的呢?

  9、学生交流:相机出示句子:

  “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

  体会老人的真诚无私、帮助我找回自信,激励我刻苦练习拉琴。

  10、有感情的朗读句子。

  11、此时作者的心理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相机板书“快乐、自信”。

  (“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指的是快乐,自信、被人夸奖后的窃喜……)

  过渡:老人友善的话语激励着我不断努力,此时老人的神情是怎样的呢?找出相关的句子体会。

  12、学生交流,出示句子想象:

  “当我每天去小树林拉琴时,她一直很平静地望着我,”仿佛在说平静的表面是在掩饰老人内心的激动和她前面的谎言……

  13、作者听到老人的话后,心理上、行动上会是怎样呢?

  过渡:就这样天天拉,作者的琴技越来越好,老人又是怎样说的呢?神情是怎样的?

  14、学生交流出示句子:

  “有一次,她说我的亲生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我也常常忘记她是个聋子,只看见老人微笑着靠在木椅上,手指悄悄打着节奏。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体会出我和老人是在用音乐交流,用心灵感受音乐,对于耳朵的听觉上的感觉已经是不重要了。抓住‘微笑’‘打着节奏’体会出老人看到我的点滴进步而发自内心的欣慰和激动,同时体会出老人对我的期望和提醒,希望我明白琴艺是无止境的,还必须继续努力,能达到更高的境界……感情朗读。)

  15、当我渐渐奏出真正的音乐时,她慈祥的眼睛平静地望着我,仿佛在说……

  五、回归整体,感受学琴经历

  过渡:正因为老教授循循善诱的教导,默默真诚的关切,我的学琴经历了一个凤凰涅槃的过程,请用上以下心理变化和行动变化的词语,结合课文内容讲述作者我的学琴经历。

  沮丧、抱歉、羞愧、兴奋、洋溢、尽心尽力、无法割舍……

  六、情感升华

  过渡:此时此刻,看到作者有这样大进步,你们一定有很多话要说吧。综合老人的三次说话和三个平静的内容,你想对老人说点什么呢?如果是你文中的.作者,会怎样说呢?

  1、学生交流,相机出示:爱是世界上最美好的礼物,是世界上最具感染力的催化剂,它能使人振奋,使人奋进。

  2、学生交流收集的歌颂人间美好心灵的名言名句。

  如: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给予永远比拿快乐。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君曾为我送温暖,我今为谁扬风帆?

  ……

  七、小辩论

  可以根据学生对善意谎言和诚信的理解进行一个小辩论,“生活中需不需要谎言的存在。”也可以不要这个环节。

  八、总结(齐读课题)

  如果说老教授善解人意的语言是有声的鼓励,那么她平静的神态,特别是每天早晨作“我”唯一的忠实听众的举动,就是无声的激励,从而使“我”最终能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就让我们再次怀着敬仰、感激之情读一读课题:唯一的听众。在以后的生活中也能对他人多一份关爱,多一份友善吧。

  【板书设计】

  唯一的听众

  耳朵聋了

  用心听

  平静地望

  良苦用心真诚无私

  【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设计主要着眼于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高,让学生在文本中来回走几回,读几遍,大概了解老妇人给学生留下的印象。首先,让学生将课文的开头和结尾结合起来看、比较,说说我在音乐方面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改变?是谁给了他动力和勇气?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再抓住重点部分老妇人的话和我的的心理、行动上的变化进行读、悟、说、想象、写等训练,唱出本组课文以爱为旋律的心灵之歌,唱出人间真情,感受真情的美好,使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主动参与阅读活动,使精神和语言共生,从而提高语文综合素养。在这里为给学生在道德认识上一个正确的认识,设计一个小辩论,区分“谎言和善意的谎言”以及诚实守信。

《唯一的听众》教案6

  唯一的听众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我”的变化及变化的原因,体会老妇人高尚美好的心灵。

  2、练习发散思维,多角度提问。练习通过想象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独立认字学词练句。认字7个,写字11个。

  4、理解“白痴、懊恼、诅咒、和谐、不介意、羞愧、难以置信、珍藏、声望、慈祥、割舍”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父亲和妹妹认为男孩在音乐方面简直是一个白痴,因为他拉出的小夜曲听起来就像是锯桌腿的声音,可是有一天锯桌腿的声音变成了真正的音乐,这究竟缘于何人?让我们一起走进《唯一的听众》。

  二、自由朗读课文,找出易读错的字词。

  1.易混易错字

  白痴、沮丧、绝妙、懊恼、神圣、蹑手蹑脚、潜滋暗长。

  锯(电锯)蹑(蹑手蹑脚)眶(眼眶)受(接受)

  踞(盘踞)镊(镊子)框(木框)授(教授)

  2.词语解释

  懊恼--心里别扭、烦恼。

  沮丧--灰心失望的意思。

  和谐--配合得适当和匀称。

  洋溢--充分流露出一种情绪或气氛。溢:充满而流出。

  难以置信--难以让人相信。置信,相信。

  全力以赴--把全部力量和精力都投入进去。

  天方夜谭--书名,即《一千零一夜》。这里指信口开河,讲一些不着边际的话。

  荒唐--(思想、言行)错误到使人觉得奇怪的程度。

  美妙--美好可喜。

  声望--为群众所仰望的名声。

  安详--从容不迫、稳重。

  慈祥--(老年人的态度、神色)和蔼安详。

  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梳理文章层次

  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思考问题。

  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本文记叙了“我”在一位音乐教授真诚无私的鼓励和帮助下,由没信心拉好小提琴,到能够在各种文艺晚会上为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小提琴的故事。

  1.说一说文章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文章通过一个音乐白痴成长为能奏出真正音乐的小提琴手的故事,告诉我们:

  A.默默的关怀、真诚的帮助、持久的关注、热情的鼓励,能够帮助一个孩子树立起自信心。

  B.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有信心,有毅力,刻苦学习,一定能获得成功。

  2、按照情节发展,课文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父亲和妹妹认为我是一个音乐白痴

  第二部分(第2-10自然段)写我在树林中拉琴,每天都有唯一的听众给我鼓励。

  第三部分(第11-12自然段)我知道了那位唯一的听众是了不起的音乐家。第四部分(第13自然段)我一直珍藏着那个秘密,每天照样对着那唯一的听众拉琴。

  第五部分(第14自然段)我在音乐方面取得的成绩和收获。

  3.在遇到老妇人之前,别人对“男孩”的评价是这样的?男孩的心情又是怎样的?

  别人对“男孩”的评价:在音乐方面简直是一个白痴,拉出的小夜曲听起来就像是锯桌腿的声音。

  男孩的心情:沮丧灰心)

  男孩的变化:

  第一次变化:父亲和妹妹说我在音乐方面是个白痴,使我十分沮丧,不敢在家练琴。

  第二次变化:我在林中练琴,遇到了一位自称“耳聋”的老人,她猜我我拉得很好,愿意做我的听众,我被老人打动,有了几分兴奋,每天给老人拉琴。第三次变化:每次我停下来,老人总夸奖真不错,在她的鼓励下,我找回了自信,又回到家里练琴。

  第四次变化:我从妹妹那里知道了老人的身份,心里受到了震撼。

  四、课后作业

  1、课文的`生字组词。

  第二课时

  一、音像导入

  播放小提琴曲,教师引导:同学们,小提琴曲是多么美妙动听,可是要能演奏出这样美妙的音乐付出多少艰辛,经历多少磨难!而一个别人认为是音乐白痴的人却能在舞台上演奏,这成功的背后是谁创造了这个奇迹呢?(老教授)

  三、感知课文

  沮丧、道歉、溜走、无法割舍、熟(shu)练、演奏

  听写完请学生校对,加粗的多注意下,自己订正下,全对的同学举下手。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这两组词都和谁有关呢?

  生答:文中的我请同学们齐读下第一组的词语,再来告诉老师,从这几个词里你们看到的我是什

  么样子的?生:自卑、对自己琴技不自信。

  继续读第二组词语,我们又看到怎样的我?

  生:自信、琴技高超

  我的进步我的成长得益于这位,生:唯一的听众

  我要问问,这位唯一的听众有没有教过我什么呢?生:没有

  同学们回答得异口同声,你们得出这个结论是因为这唯一的听众没有教我什么呢?

  生答:没有教我该如何拉琴。

  是的,昨天咱们读课文的时候,从课文中并没有写到唯一的听众如何教我拉琴,但是如果你细细的读,就会发现,其实这位听众有教我。下面请同学们默读一下课文的第3到8自然段,把目光都聚集在这位老人的身上,看看这位老人的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她与众不同的地方,把它画下来。(四分钟)好的同学们,咱们从哪些地方感受到老人的与众不同呢,刚刚老师在巡视的时候,发现同学们画的都是老人的语言,谁画的是我和老人第一次在树林里见面的时候老人说的话,来,你来读。

  生:我猜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只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的话,请继续吧。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就在每天早晨。同学们,语言是心灵的外衣,从这几句话处处都藏着老人的用心,老人撒谎自己是聋子,其实是想鼓励作者。我们知道这位老人是

  老人为什么撒谎?因为想让我心安理得没有顾虑地拉琴。是因为老人看到了我的不自信。

  我抱歉地冲老人笑了笑,准备溜走。哪个字可以看出我的不自信呢。生答:溜所以老人故意这样说:我猜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只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的话,请继续吧。

  1、品味老妇人对“我”讲的话,想一想她是在什么情况下讲的?体会每句话的含义。

  ①“是我打扰了你吗?一会儿”“我猜想你一定拉的非常好请继续吧!”“我能做你的听众吗?”

  (听到了“我“糟糕的琴技,老妇人的语言里充满了尊重和理解。

  她故意装聋,是为了让我练琴时无所顾忌,减轻负担,鼓足勇气。

  这种善意的欺骗是一种真诚的鼓励。

  主动做听众,这是对我练习琴技的一种无言的督促。)

  问:那么我听了这样的话,心理有什么变化吗?

  我由懊恼羞愧变得有了几分信心。

  从一开始的灰心,到现在有了信心,这是一个多么大的转变啊!这正是由于老人诗一般的语言打动了我。

  能否把不同的人物的口吻读出来吗?

  ②“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到了,谢谢你小伙子。”

  (这是对我练琴的一种肯定,一种鼓励,让我产生了从未有的感觉,那种感觉是一种信心,一种勇气,一份执着,一股力量。)

  ③“你的琴声能给我带来快乐和幸福”

  (她的赞扬鼓舞,是我发奋练习的不竭动力,老教授善于循循善诱,使我爱上了小提琴。)

  三、总结课文主旨

  四、作业布置

  课文中唯一的听众指的是老教授,但文中对老教授的描述并不多,请同学们发挥你们的想象力,想想看,每天清晨,老教授对着琴技一直在进步的“我”,老教授的心理活动。

《唯一的听众》教案7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2.体会作者紧扣人物特点,运用外貌、动作、语言、神态进行描写,使人物形象生动、鲜明的写法。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体会作者对老教授的感激与敬佩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紧扣人物特点,运用外貌、动作、语言、神态进行描写,使人物形象生动、鲜明的写法。

  四、教学准备

  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小提琴曲非常美妙动听,但要想演奏出这样美妙的音乐不知要付出多少艰辛,让我们来回顾一下上节课“唯一的听众”这篇课文,“我”和老人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我在一位音乐教授真诚无私的帮助下,由没有信心学会拉小提琴,到能够在各种文艺晚会上为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的事”)

  (二)细读课文,把握情感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看看“我”在学习拉琴的过程中,心理和行动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批画在书上。)

  行动变化:不敢在家练琴→到树林练琴,看到老人就准备溜走→每天清晨到树林练琴,尽心尽力地演奏→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

  心理变化:沮丧→羞愧→兴奋→自信

  鼓起勇气——树立信心——增强信心——尝试成功

  之所以发生了这些变化,是因为:老人给了“我”真诚的帮助和鼓励,让我树立起了信心。你从文中什么地方读出来的?

  1.“是我打搅了你吗?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里坐一会儿。”“我猜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只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的话,请继续吧。”

  老人真的耳聋吗?(不是)老人不但不耳聋,联系下文,我们还知道她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

  她为什么说自己“耳聋”?(想帮他)听着“我”这么差的琴声,为什么会说好?(小伙子热爱音乐,我要给他自信鼓励才行)和同桌交流交流。(小组交流)(说体会)

  (看到小伙子架起小提琴时那庄重的神情,老人感受到了小伙子喜欢音乐的内心。但老人听出我拉的不好,从“我”的窘迫和被人发现后“准备溜走”的举动中发现我缺乏自信,出于对年轻人的爱护,老人谎称自己耳聋,反而为听不到好的琴声而向我道歉。我听惯了亲人对我“白痴”的评价,第一次听到陌生人的称赞,心里充满快乐,老人的话让我有了面对她拉琴的勇气)感悟老人的良苦用心

  小伙子非常热爱音乐,你是从哪儿体会到的?(第2自然段,小伙子把拉琴看做“干一件非常伟大的事情”。庄重、隆重)

  谁能再有感情地读读老人的这句话?指名读。

  2.一个善意的谎言。老人对“我”的帮助,不仅仅是这一次的鼓励,她和“我”还有一个美丽的约定。谁来读一读?

  “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就在每天早晨。”

  老人对小伙子的影响,就是这样润物细无声。来,我们一起把这句话再读一读。(齐读)

  3.“她一直很平静地望着我。我停下来时,她总不忘说上一句:‘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这是老人对小伙子的鼓励,鼓励他继续练下去。)

  是啊,当“我”如约来到树林里拉琴,当“我”拉出锯桌腿一般的琴声,感觉自卑沮丧的时候,老人和蔼地对“我”说——(齐读“真不错…….”)

  当“我”刻苦练琴,有了一些进步的时候,老人热情地对“我”说——(齐读“真不错…….”)

  当“我”渐渐能演奏出真正的音乐时,老人欣喜地对“我”说——(指名读“真不错…….”)

  “我”的心里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理解“洋溢”。这是一种怎样的感觉呢?(板书:兴奋)、

  4.有一次,她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我也常常忘记她是聋子。

  我为什么会忘记她是聋子?

  (小伙子拉琴的水平越来越高,老人也发自内心的高兴。老人不再是一个聋子,她在用心感受着琴声。我和她使用音乐在互相交流。对小伙子而言,他的琴声能给别人带来快乐,这不就是对他最高的奖励吗?)

  5.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一张木椅上,双眼平静地望着我。她一直很平静地望着我。

  她慈祥的眼睛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为什么“我”觉得老人的眼睛像“深深的潭水”?

  (因为“我”从老人的眼睛里读出了关切,鼓励,读出了为“我”取得进步而感到高兴,从她的眼睛里读出了太多,所以觉得老人的眼睛像深深的潭水)

  讨论:从老人的平静中,你读懂了什么?(鼓励、关爱)(交流汇报)

  (第一次,尽管我拉的很差,老人没有表现出来,仍然静静地倾听,这是一种无言的鼓励,默默的关怀,帮我树立练琴的'信心

  (第二次,一直平静地望着我,对我热情的鼓励、真诚地帮助和长期的关怀

  (第三次,为我的点滴进步感到高兴和欣慰,更充满期望)

  有感情地朗读这三个句子。

  6.当我知道她不是聋子,而是音乐学院最有威望的教授,我会怎么想。当他再一次走进树林拉小提琴,面对这位老人的时候,他会怎么说?拿起笔,把“我”想对老人说的话写一写。

  (四)总结升华

  1.从我的变化和老教授的语言神态,用一个词概括,老教授是个什么样的人?(高尚、无私)

  2.一个善意的谎言,它的出发点是爱,爱是世界上最美好的礼物,是最具感染力的催化剂,它能催人奋进,从而获得成功。“我”正是在这位老教授真诚的鼓励与无私的帮助下,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小提琴手,“我”永远忘不了这位老人——“我”唯一的听众。

  六、板书设计

  鼓励、关爱

  “我”————————唯一的听众

  音乐白痴→小提琴手“耳聋”的老人

  《唯一的听众》教学反思

  教学本课时,我首先为学生创设情境,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再到小组内读议解决问题。能充分转变学生的角色,引导学生以读为主,读中感悟。自始至终注重了学生对文本的诵读和语感的培养。抓住段落中的重点词语、句子,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积极引导学生在读中悟境,读中悟意,读中悟法、读中悟情,使文中事活化、物活现。

  其次在引导学生合作学习中,尊重学生个性,为学生创设了平等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思想得以解放、思维得以活跃、潜能得以发挥,不但学会了思考而且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学习。

  最后为了强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组织学生在超文本上展开大胆合理想象,促进学生动脑、动手主动参与。既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展示了才华,还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塑造了孩子完美的人格。

《唯一的听众》教案8

  教师:同学们,人世间最动听的话语是关爱的话语,最感人的故事是真情故事,最伟大的力量是爱的力量。今天这节语文课,我们就学习一篇令人心动的课文。请同学们把书翻到47页,我们先听一听课文的主人公,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向我们诉说了什么。饶旭日,请你读第一段。朱若晨同学,请你读最后一段。请读。

  饶旭日:用父亲和妹妹的话来说,我在音乐方面简直是一个白痴。这是他们在经受了我数次“折磨”之后下的结论。在他们听来,我拉小夜曲就像在锯床腿。这些话使我感到十分沮丧,我不敢在家里练琴了。我发现了一个练琴的好地方,楼区后面的小山上,有一片树林,地上铺满了落叶。

  朱若晨:后来,拉小提琴成了我无法割舍的爱好。我能熟练地拉许多曲子。在各种文艺晚会上,我有机会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小提琴曲。那时,我总是不由得想起那位“耳聋”的老人,那清晨里我唯一的听众……

  教师:同学们,你们发现课文的首尾有什么特点吗?

  学生:通过刚才两个同学的读,我发现第一自然段讲的是:以前作者拉小提琴特别不好,但是经过他唯一的听众给予他自信之后,他的小提琴曲拉得特别好了,而且已经可以在各种文艺晚会上演奏了。

  教师:很好!也就是说,首尾两段内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学们,咱们师生合作,说几组句子,我说句子的前半句,讲作者开始怎样,你们说最后的结果。我们看看形成了怎样鲜明的对比,可以吗?好,那我先说:“开始,作者拉琴很生疏。后来……”谁接着说?请你说。

  学生:后来,拉小提琴成了作者无法割舍的.爱好,并且拉得非常熟练。

  教师:很好!开始,作者连一支曲子都拉不好。后来……

  学生:后来,作者能熟练地拉许多曲子。

  教师:非常好!开始,作者害怕拉小提琴。后来……

  学生:拉小提琴成了作者无法割舍的爱好。

  教师:非常好!开始,作者因拉不好小提琴而十分沮丧。后来……

  学生:作者有机会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小提琴。

  教师:非常好!开始,作者被家人称为音乐白痴。后来……

  学生:后来,他成为了拉小提琴拉得非常好的一个人。

  教师:能当着成百上千的人演奏小提琴,成了小提琴演奏家。请你写在这里(指黑板)。好,同学们,这一切都总是使作者想起那位“耳聋”的老人(出示幻灯片:老人的形象),那清晨里──

  全体学生:唯一的听众。

  教师:(板书:唯一的听众)好,同学们,你们能不能根据课文首尾两段的内容,提出一些探究的问题呢?请鲍思杰先说。

  鲍思杰:为什么作者在之前是个音乐方面的白痴,但后来,就能当着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小提琴曲?

  教师:你的意思是说,为什么作者能有这么大的进步?这个问题提得好。

  学生:在作者拉小提琴的时候,为什么总是不由得想起那位“耳聋”的老人?而且那个“耳聋”打了引号。

  教师:对呀,“耳聋”这个词打了引号。同学们预习了课文,你们说,这位老人是真正的耳聋吗?

  全体学生:不是。

  教师:对啊,最后还是打了引号。那你们要探究的问题是什么?

  学生:为什么那位老人她要说自己耳聋?

  教师:非常好!接着说,你们还想探究什么?

  学生:那位老人都给了作者怎样的帮助,使他从一个“音乐白痴”成了一个“小提琴演奏家”?

  教师:(板书:音乐白痴)同学们说得非常好。也就是说,这位唯一的听众,她不曾给过作者拉小提琴技巧的指导,也不曾给他讲解过拉琴的窍门。那么,她是怎么帮助作者的呢?是怎样做唯一的听众的呢?她为什么要称自己耳聋呢?好,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细读课文。下面,我请同学们自己默读第二至第六自然段。一边用心地默读,一边思考:作者和老人是怎样相识的?(出示幻灯片:加上作者拉琴的形象)他从老人那里,获得了什么?好,下面请同学们先默读。

《唯一的听众》教案9

  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摘录印象深刻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3、体会老教授对“我”的鼓励、给“我”带来的变化,感受人与人之间真情的美好。

  4、环境描写、人物心理描写的作用。

  课前准备:有关。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我们先一起来欣赏一段音乐。

  刚才大家一一起听了一段小提琴,听了之后有什么感受呢?

  刚才大家都得如痴如醉,你们就是这首曲子的听众!

  2、文中的听众是谁?(爸、妹----很多的听众)

  既然有那么多的听众,作者为什么说是唯一的听众呢?

  这唯一的听众是指谁?(老妇人)

  二、感知课文

  1、作者为什么就写这位老妇人呢?自己读课文。

  (1)这位老人对我的帮助。

  锯床腿-----帮助-----优美动听

  (2)说说对这位老人的了解。

  身份、外貌、为人

  个别连起来说说。

  三、研读课文

  1、文中的我又是怎样的人呢?

  读文中的1-2小节,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

  (1)、他是一个对自己缺乏信心的人。

  你从哪儿看出。(白痴 句子-------读好)

  (2)、他也是非常喜欢拉小提琴的。

  你从哪儿看出。(我发现了一个练琴的好地方,楼------)

  (出示:第二小节)

  你是怎样感到的。(从神圣、伟大的事情、悠悠的小令、庄重、隆重等词体会。)

  是啊!这样一个十分喜欢拉小提琴的人,拉出的小提琴却被父亲和妹妹说成是在锯床腿,尽管如此,但他还是一个人走出家门认真地拉。

  谁来读。

  2、老教授是怎样引导我走向成功之路的呢!

  我就是这样一个十分喜欢拉小提琴但又对自己缺乏信心的人,而文中的老妇人是一个音乐学院的教授管一个乐团首席小提琴手!那么,这位老人又是怎样引导我成为一个会拉小提琴的,而且拉得非常好的人的呢?下面我们就从文细细品味寻找答案。

  (1)、师引读:就在我拉小提琴,很快又沮丧起来的时候我感觉到背后有人,--------出示第3小节一起读。

  (2)、一位极瘦极瘦的人妇人静静地坐在椅子上,平静地望着我。在这之前老人一定看到了什么?(庄重、沮丧)

  (3)、此时,老人的内心可能在想什么?

  多善良的老人啊!

  (4)请你用第一人称,把老人看到的,想到的,用自己的`话写下来。如果再加上自己的想法和看法那就更真切了。(小练笔训练)

  (一天清晨,我一个人静静地坐在椅子上,看见一个小伙子------用心拉------但十分沮丧---我要想办法鼓励他,让他找回信心。)

  写好之后说给同学听。

  老师引读:当我抱歉地冲老人笑了笑,准备溜走时,老人叫住了我说---------当我没有反应时--------当我指了指琴,摇了摇头,意思是说我拉不好时她说----------

  (1)读一读老人说的三句话,想一想老人这样说的用意是什么呢?

  把小提琴拉得更好些

  给我信心

  让小伙子不自卑

  不要有顾虑勇敢地拉

  (2)这时你觉得这是怎样的一位老人?(善解人意)

  让我们用我们的深情把老人的真情读出来。

  3、老人的三句在我听来是那样的温欣,而父亲和妹妹他们认为我拉的小提琴是在锯床腿,而这位老人却这样说,我被老人诗一样的语言打动了,在以后的日子里又发生了什么事?

  (以后,每天清晨,我---------)

  想一想老人是用什么办法让我恢复自信?(语言、眼神、行动)

  是啊!老人就是用她的语言、眼神、行动鼓励我,给我自信。在老人的称赞和鼓励“我”发生了什么变化?自读课文。

  四、结课

  老人的真情让我感动,我变得自信了,变得勇敢了。下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五、作业

  抄写印象深刻的句子

  板书: 唯一的听众

  锯床腿-----帮助-----优美动听

  缺乏信心-语言-眼神-行动-恢复自信

《唯一的听众》教案10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引导学生明白,学习单靠鼓励和自信是还不够的,还需要自己的努力与坚持不懈才能获得成功。

  过程与方法:

  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在学习拉琴的过程中心理和行动的变化,体会老教授真诚无私帮助他人的慈祥可敬的高贵品质和“我”对老教授的感激与敬佩之情,感受人与人之间真情的美好。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关爱品质,使他们懂得帮助别人,学会祝福、学会宽慰、学会宽容、学会忍耐,让自己的心灵多些善意。

  教学重点“听众”形象与心理的评析与探究;对本文揭示的人生哲理的深层领悟。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关爱品质,使他们学会祝福、学会宽慰、学会宽容、学会忍耐,让自己的心灵多些善意。

  课前准备

  1、学生预习课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初步认识本课生字。

  2、教师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一、预习探究

  导入:

  1、父亲和妹妹认为男孩在音乐方面简直是一个白痴,因为他拉出的小夜曲听起来就像是锯桌腿的声音,可是有一天锯桌腿的声音变成了真正的音乐,一个别人认为是音乐白痴的人却能在舞台上演奏,这成功的背后是谁创造了这个奇迹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唯一的听众》。

  2、板书课题:唯一的听众

  好,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这位小提琴手的成长历程。

  3、成功究竟缘于何人?感知文章大意,完成预习要求。学生课前查阅资料和检查预习,就是为了感受小提琴曲的优美,和这个孩子拉琴的艰难。

  二、合作交流

  1、说一说文章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文章通过一个音乐白痴成长为能奏出真正音乐的小提琴手的`故事,告诉我们:

  A、默默的关怀、真诚的帮助、持久的关注、热情的鼓励,能够帮助一个孩子树立起自信心。

  B、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有信心,有毅力,刻苦学习,一定能获得成功。

  2、文章层次

  ①家中练琴遭冷遇

  ②林中练琴遇知音

  ③舞台演琴生感慨

  3、在遇到老妇人之前,别人对“男孩”的评价是这样的?男孩的心情有是怎样的?

  别人对“男孩”的评价:在音乐方面简直是一个白痴,拉出的小夜曲听起来就像是锯桌腿的声音。小组内交流,质疑问难,资料共享,感受男孩的心情沮丧灰心。

  三、巩固延伸

  开动脑筋想一想:

  1、当“我”初次遇到“老妇人”时,如果老妇人告诉“我”她是音乐学院教授的话,“我”的情形将怎样?

  2、根据自己对文章的理解,想像一下老人想帮“我”时和看到“我”成功时的心理活动?(可以做适当的艺术加工)。

  3、文中妹妹这一角色可以删去吗?你的理由是什么?

  4、从老人平静的眼神中,你品味出了哪些内容?

  5、任选一段令你动心、与你情感、生活贴近,易诱发你创想思维的场景片段进行研读,品味作品的特色和方法,为下面构想生活故事打基础。

《唯一的听众》教案11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知道老教授是一位能给予他人真诚无私帮助的慈祥可敬的老人,体会作者对老教授的感激与敬佩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的关爱品质,使他们懂得帮助别人,学会感恩。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老教授的感激与敬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关爱品质,使他们懂得帮助别人,学会关爱。

  【教具准备】

  小提琴曲、歌曲《感恩的心》视频。

  【学习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知道老教授是一位能给予他人真诚无私帮助的慈祥可敬的老人,体会作者对老教授的感激与敬佩的思想感情。培养关爱品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导语:

  课间播放小提琴曲,刚才你们听的这首小提琴曲美吗?

  可是,曲子好听琴难拉。有一位小提琴的爱好者,刚开始,他拉出的小夜曲,被人当作是锯桌腿的声音,他感到十分沮丧和灰心,但是后来,他成功了,这都是得益于他的那位──唯一的听众。

  二、扫清文字障碍,教师正音

  悠仪、谦、溜、嘿、割、神圣、庄重、介意、追问、荒唐、声望、大吃一惊。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唯一的听众” 是指谁?“唯一的听众”她做了什么事情?

  2、她使我在拉琴方面产生了怎样的变化?(使我有了自信,从而不断努力,最后成功。)

  四、再读课文

  1、质疑:

  同学们,读了课题,你最想问什么?(小组合作,全班交流。)

  2、将表现老妇人的句子画出来,说说老妇人有哪些可贵的品质。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自信心的作用,从而明确鼓励的价值。)

  3、作者对老妇人有着怎样的思想感情?她对作者的影响仅仅在拉琴方面吗?

  五、主题升华

  1、教师小节:同学们,老妇人的优秀品质贵在她给予了一个陌生人无私的.帮助,使得作者在拉琴与做人方面都受益匪浅,这篇课文也同样教育了我们要如何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同时,也提醒我们要心怀感恩,懂得关爱。说到这,我要给同学们讲一个真实的故事:歌曲《感恩的心》的由来。

  2、播放歌曲《感恩的心》。

  3、学生谈感受。

  4、引导学生感恩父母,给自己的父亲或母亲写上最想说的一句话。

  六、作业

  1、写一篇小作文,内容:自己帮助别人或被别人帮助的经历。

  2、为自己的父亲或母亲洗一次脚。

《唯一的听众》教案12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本课生字,并能正确地书写。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3、抄写描写生动传神的句子。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小提琴演奏的影像资料。

  学生:课前欣赏一些小提琴演奏的曲子。

  教学设计

  一、导入课文,聚焦重点

  继续学习好《唯一的听众》。如何学习这篇文章呢?(抓住主要人物的言、行、神等)

  二、细读课文,感受真诚

  1、默读课文,把文中描写老教授的语句勾画下来,并进行简单批注和交流。

  2、第一次交谈:读句子“一位瘦削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一张木椅上,她双眼平静地望着我”,并体会其意思。(面对这难听的琴声,老妇人没有受到影响。从这里我们可以体会到她有修养……)“平静”的神态给了“我”怎样的力量?(继续练下去的勇气)“是我打扰了你吗?”(这句话告诉“我”难听的琴声没有打扰她;从“满头银丝”、“格外晶莹”可以看出她待人和蔼可亲。)“你一定拉得很好”(这句话给了“我”肯定、鼓励,让“我”没有负担,大胆练习吧),思考:老妇人说这话时表情怎样?语气怎样?心里会想什么?“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就在每天早晨。”(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她主动要求做听众,关爱“我”,支持“我”,同时也告诉“我”要天天练习的。)

  再读,你感受到什么?(鼓励,期待,坚定,用心良苦)

  3、第二次交谈:“她一直很平静地望着我……从未有过的感觉。”(对比读,指名读,体会老教授的真诚)

  4、第三次交谈:在老人的鼓励下,“我”刻苦练习,拉的曲子越来越动听,老教授竟然对“我”说,“我”的琴声给她带来了快乐和幸福。

  再读这句话,说说自己的'体会。(“我”的进步;“我”坚持不懈,刻苦练习的精神;以“我”的进步为快乐幸福;体会到老人的真诚无私……)

  5、当“我”从妹妹的话中得知,老妇人不仅不是聋子,而且还是最有声望的教授,又是首席小提琴手时,“我”被震撼了,感动了,“我”突然明白了什么?(老人与“我”素昧平生,却给“我”了信心,使“我”的技艺提高,让“我”感受到老人的真诚和无私,让“我”看到了老人那宽广的胸怀;老人对“我”的帮助很巧妙,是在不知不觉中督促着“我”,让“我”感受到老人的伟大)从“安详”、“微笑”体会到什么?(表扬“我”,鼓励“我”,用投入的欣赏,说明“我”进步了,使“我”信心十足)从“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体会到什么?(“我”进步了,但仍然需要努力,再攀高峰。)再读对话体会“我”与老人之间的默契。

  三、精读课文,理解“秘密”

  出示句子“我一直珍藏着这个秘密,直到有一天,我的一曲《月光》奏鸣曲让专修音乐的妹妹大吃一惊。”“我一直珍藏着这个秘密,珍藏着一位老人美好的心灵。”这两个“秘密”有什么不同,从中我们能感受到什么?

  四、回顾全文,升华情感

  1、老教授使原本失去信心的“我”爱上了小提琴,小提琴成了“我”难以割舍的爱好。在各种文艺晚会上,“我”有机会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小提琴曲,但“我”总不由得想起那位耳聋的老人——每天清晨里我唯一的听众。这是为什么?

  2、学完课文,我们仍然能够清清楚楚地看到老教授那慈祥、和蔼、真诚的面容,为什么老教授的形象会给我们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呢?

  板书:

  唯一的听众

《唯一的听众》教案13

  第11课《唯一的听众》第二课时教案

  番禺区石碁镇茂生小学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老教授言行的含义,及“我”的心理变化,感受老教授对“我”的关爱、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的语境,运用写人文章的学法研读课文,理解关键词“沮丧”、“兴奋”、“从未有过的感觉”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关爱品质,让学生懂得在得到别人鼓励和关爱的同时,也学会鼓励和关爱身边有需要的人。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体会老教授言行的含义,及“我”的心理变化,感受老教授对“我”的关爱和鼓励。

  难点:理解老教授善意谎言的用心良苦,体会“我”对老教授的感激和敬佩之情。教学准备:

  (1)教师:多媒体课件

  (2)学生:课前预习,查找相关资料,并在书上做批注。课时安排:

  2课时(本课时是第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欣赏音乐,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让我们听着这优美的音乐走进课堂,然后告诉老师是什么乐器演奏的?(播放乐曲《月光奏鸣曲》)

  生:我觉得这首曲子是由小提琴这种乐器所演奏的。

  师:看来你以后肯定能成为一位音乐家,是的,刚才大家所听到的《月光奏鸣曲》是由小提琴所演奏的。它的音色是多么的优美,可是要想演奏出这样美妙的音乐,那得付出多少艰辛,要经过多少磨难呀!而一位被父亲与妹妹认为他在音乐方面简直是个白痴的人却能在舞台上为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究竟他成功的背后是谁创造了这个奇迹呢?

  生:是老教授。

  魏丽霞师:对极了,是一位老教授。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老教授那特殊的教育方式以及这位小伙子的成长历程。请同学们齐读课题。(生齐读课题)声音响亮些,再来一遍。(生再读)

  【课伊始就播放课件,让《月光奏鸣曲》伴随着课文,第一副插图出现在屏幕上,这样就能产生一种“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让他们真的走进课文中去,而这种情、境的结合,不仅调动了学生的情感,也激发了学生走进作者心灵世界的渴望,使学生与文本在思想上、情感上、智慧上产生积极的对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懂:悠、歉、溜等生字,遇到不懂读的生字或词语可以请教你的同桌或老师。(生自由朗读课文)

  师:今天,我们就来比一比,看哪组能成为识字冠军,不止会读还要懂得它的识字方法。(出示生字课件)。

  生(1):老师,我认识“溜”字,这个字读成liu,我是这样子记住它的:水(三点水)边“留”。

  生(2):老师,我认识“割”字,因为它是把“害”人的“刀”子,有一次我妈妈切肉时不小心割到她的手了,害得那天我好伤心。

  师:你不止是个孝顺的孩子,还是个懂学习的孩子,能结合生活实际来记生字,我相信不久的你在学习上定有飞越,加油哦。

  生(3):我会记“仪”字,因为我们人要活得有意义。

  师:是呀,人要活得有意义,不要虚度光阴,因为时间真的太宝贵了。

  师:请同学们再根据生字找出它的形近字再组词,写完后同桌互相检查,指出错误的地方。(生相互检查,师巡视)

  师:看来同学们真的学得很认真,不止开动脑筋想问题,还联系生活来认识这些字,我相信接下来的`问题,你们一定能迎刃而解的。谁来说一说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生:这篇课文讲的是“我”在一位音乐教授真诚无私的帮助下,由没有信心拉小提琴,到能够在各种文艺晚会上为成百上千个观众演奏的事。

  师:嗯,概括得真具体,谁还有不同的看法呢?(没有)是的,本文讲述的就是“我”在一位老教授的帮助下,由没有信心拉小提琴,到能够在各种文艺晚会上为成百上千个观众演奏的事,那通过这样的一件事,它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生(1):我认为它想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有信心,坚持不懈一定能获得成功。

  生(2):我认为它想告诉我们的道理是只有真诚的帮助加上热情的鼓励,才能帮助又树立起自信心。

  师:看,他们把书读得多用心呀,只有用心去读,用心去感悟,我们才能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去感受“我”的成功历程。

  【通过自主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获得了对文章的整体性感知,为下文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

  三、主学习,质疑问题

  师:请同学们一起来朗读这篇课文,注意要用心去读,读出你们的感受,在读中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请圈一圈,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一会儿,反复,有滋有味地读一读,并在课文空白出写上批注(生圈点批注,小组交流,提出问题,师巡视)

  【学生运用批注的方法相互的学习,可以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师:你们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有哪些问题还没有弄明白,需要提出的请举手。生(1):我想问的是老妇人,她为什么欺骗“我”说她耳聋呢?生(2):我想问的是那么多的听众在听演奏,他为什么就单单地想起她那唯一听众呢?

  生(3):“我”在练琴的时候,心理和行动有了那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

  师:在没有遇到老妇人之前,别人对“男孩”的评价是怎样的?男孩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哪一组来说说,汇报你们的交流结果。

  生(1):在没有遇到老妇人之前,爸爸及妹妹说他拉小提琴就像在锯床腿,当时男孩应该是伤心的。

  生(2):我想他肯定很灰心,对练琴失去了信心。

  生(3):在没有遇到老妇人之前,爸爸和妹妹都说他在音乐方面是个白痴,所以他当时的心情应该是沮丧的。

  生(4):我补充,我想他当时肯定很想大哭一场,再也不想练小提琴了。师:是呀,一个人在音乐方面是白痴的人,为什么能为成百上千个观众演奏小提琴呢?到底是谁改变了这一切,下节课我们再来深入地探究。

  【这一环节让学生集中一定的时间和人力,让他们从感性认识走向理性认识,课堂上让学生多方质疑,一方面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把问题看成是学习的动力,另一方面可通过自主,合作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四.小结

  师:课文中讲述了老妇人通过她那独特的教育方式帮助了“我”找回信心,并为成百上千个观众演奏小提琴的事,那你们认为这个老妇人是个怎样的人呢?

  生(1):我认为她是个善良的人。

  生(2):我认为她是个乐于助人的人。

  生(3):我知道她是个在音乐方面有声望的人。

  师:是呀,就是这样的老妇人伴随着“我”的成长过程。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抄写课文中的生字、词

  一、复习导入,明确目标

  1、上节课,同学们提出了很多问题,经过大家共同努力,解决了一些,谁还记得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

  (课文写的是我从不会拉小提琴到能够参加各种演出,为什么要以《唯一的听众》为题?)

  2.回忆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自主学习,交流感悟

  师:小伙子之所以能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小提琴,是因为他成功的背后得益于他那位——唯一的听众。那老妇人是如何教育他,使他成功的呢?请同学们默读第2—9自然段,找出老妇人说的话,并与小组同伴讨论她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说的?她为什么这样说?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默读课文,小组交流讨论,老师巡视指点)

  (1)“是我打搅了你吗?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里坐一会儿。” “我猜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只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的话,请继续吧。”

  “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就在每天早晨。”

  1、这句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谈谈你从老人的话中感受到什么。

  2、我拉出的琴声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声音。(示幻灯片)如果此时你也随着这位老人来到这个幽静的小树林,沐浴着温暖的阳光,呼吸着树林里草木的芬芳,而此时你的耳朵里却传来一阵(放音乐)这样的琴声,是怎么样的声音?你会想些什么?

  3、引读:这刺耳的声音扰乱了我在树里平静的心情,而老人却鱼:“————————”这踞床腿一样的声音使我自己懊悔的眼泪夺眶而出,而老妇人却说:“—————”)

  4、再说感受。

  小结:是呀,老人诗一般的语言,深深地打动了我,让“我”增添了几分信心,从而每天早晨“我”都会到(小树林去练琴)面对我唯一的听众,一位耳聋的老人。当我停下来时,她总不忘说些什么呢?

  (2)“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

  1、这句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谁来谈谈你从老人的话中感受到什么?

  2、如果你就是这位初学小提琴的人,在灰心丧气的时候听到这样的话,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呢?(温暖、快乐、兴奋、激动)这是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

  小结:是的,这就是老妇人对我练琴的一种肯定,一种鼓励,让“我”产生了从来未有过的感觉,那种感觉是一种信心,一种勇气,一份执着,一股力量,让“我”继续朝着那目标努力着。一句话包含了如此丰富的内容,我们一起读读这段话,体会一下作者的感觉。老师读当时的情况,女同学读老妇人的话,男同学读叙述。

  同学们,这样的语言不单单给作者带来快乐的情感体验,还有着更大的作用呢!那除了以上的句子外你还能找出老妇人说的话吗?

  (3)她竟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这句话和前面几句话有什么不同?

  这句话是一个转述的话,如果把它直接变成老人说的话,怎么说?从老人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什么?

  感悟二:老人的眼神

  课文几次写到老人的眼神呢?用横线画出来,读一读,看看你发现了什么。(出示幻灯片)

  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木椅上,平静地望着我。她一直很平静地望着我。

  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1、指名读三句话,你发现了什么?(在写老人的眼神的时候,都有一个共同的词语、——“平静”。)

  2、你们怎么理解“平静的眼神”?作者从老人的眼神里读出了什么?同桌合作想象说一说(对自己的鼓励、期盼、肯定、赞许)

  当我沮丧时,老人平静地望着我,仿佛在说……当我每天坚持拉琴时,老人平静地望着我仿佛在说……当我演奏水平渐渐提高时,老人平静地望着我仿佛在说……

  3、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为什么我觉得老人的眼睛像“深深的潭水”?

  小结:是呀,老人的鼓励、关爱,都蕴涵在她的眼神里,所以看上去像深深的潭水,说明作者读懂了老人的眼神。让我们把这些深刻的含义朗读出来。注意句后的省略号,读得慢一些、深长一些。

  三、品读文本,质疑再究

  1、学生质疑:作者知道了老人不是聋子,为什么不把真相说出来呢?作者听到妹妹这番话以后,心里是怎么想的,当他再一次走进树林,面对这位老人的时候,他又是怎么想的?拿起笔,把作者当时的想法写一写。要善于做听众,用心去感受自己的文字,要像读课文那样读自己的文章。诗一般的语言,一个默默地拉,一个静静地听。这个感人的画面一直铭刻在我的心中。配乐齐读最后一段。

  2、课文中妹妹的角色是必须有的吗?

  四、检测反馈、拓展延伸

  1、人世间最动听的话语是关爱的语言,最感人的故事是真情故事,最伟大的力量是爱的力量。老师这儿还有一个故事,大家想不想看呢?阅读《心灵有耳》,思考:短文中的老人与《唯一的听众》中的老人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

  2、在你成长的过程中,一定也得到过许多人的帮助和关怀,选择一件写一写,表达你的感激之情。

  五、教师寄语

  课文学完了,老师有一句话送给大家:

  一个人的成功,既离不开别人的鼓励、欣赏,也离不开自信、努力。只有在爱的土壤里,只有在汗水的浇灌下,人生才会开出美丽的花朵。

《唯一的听众》教案14

  一、教学目的

  1.学会6个生字。正确读写神圣、悠悠、庄重、仪式、抱歉、溜走、介意、追问、荒唐、声望、割舍、大吃一惊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与同学讨论。抄写印象深刻的句子。

  3.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二、教学重点

  听众形象与心理的评析与探究;对本文揭示的人生哲理的深层领悟。

  三、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关爱品质,使他们学会祝福、学会宽慰、学会宽容、学会忍耐,让自己的心灵多些善意。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妹妹和父亲认为男孩在音乐方面简直是一个白痴,因为他拉出的小夜曲听起来就像是锯桌腿的声音,可是有一天锯桌腿的声音变成了真正的音乐,这究竟缘于何人?让我们一起走进《唯一的听众》。

  二、学生交流收集的资料。

  三、自由朗读课文,找出易读错的字词。

  易混易错字:

  白痴、沮丧、绝妙、懊恼、神圣、蹑手蹑脚、潜滋暗长。

  锯(电锯)蹑(蹑手蹑脚)眶(眼眶)受(接受)

  踞(盘踞)镊(镊子)框(木框)授(教授)

  四、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梳理文章层次,并思考:

  1.说一说文章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文章通过一个音乐白痴成长为能奏出真正音乐的小提琴手的故事,告诉我们:

  A. 默默的关怀、真诚的帮助、持久的关注、热情的鼓励,能够帮助一个孩子树立起自信心。

  B .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有信心,有毅力,刻苦学习,一定能获得成功。

  2.文章层次

  ①家中练琴遭冷遇

  ②林中练琴遇知音

  ③舞台演琴生感慨

  3.在遇到老妇人之前,别人对男孩的评价是这样的?男孩的心情有是怎样的?

  别人对男孩的评价:在音乐方面简直是一个白痴,拉出的小夜曲听起来就像是锯桌腿的声音。

  男孩的心情:沮丧灰心)

  五、请选择你喜欢的方式复述课文的一个场景

  方式:①在语言创新、添加、改造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重组讲述;

  ②直接记忆式情感诵读原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上节课内容

  1.听写生字

  2.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说说文章你最喜欢的一个场景

  二、深入阅读课文,并思考

  1.唯一的听众是何时进入我的眼帘的?听众来林中的前后目的是否一致?因何而改变?

  (我独自来林中拉琴,正感到懊恼,不由得诅咒自己的时候发现了老人。听众来林中的前后目的.不一致,之前是为了到林中坐一会儿,之后是为了帮助我,因帮我而改变。)

  2.听众的语言随着听琴的时间推移,其内在含义是怎样变化的?

  第一段话是当我为在树林里也拉不好小提琴而感到懊恼,认为这难听的声音一定破坏了林中和谐的美,一定破坏了这位老人在幽静树林里的平静心情,深感内疚、抱歉地冲老人笑笑,准备溜走时,老妇人对我讲是我打搅了你吗?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坐一会儿。这句话中老妇人自己承担责任,是我打搅了你,让我不要过意不去,老妇人并表示她每天早晨在这儿坐一会儿,可不是今天特地打搅我说得非常客气。接着老妇人又讲:我猜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只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你不介意我在场的话,请继续吧。这是老妇人在鼓励我,让我不要再懊恼,灰心,并打消我的顾虑不要在意她在场,拉好拉坏她都听不见,对她不会造成任何干忧,让我毫无顾忌地大胆练习。老妇人给了我勇气和力量。

  第二段话是当我指了指琴,摇了摇头,意思是说我拉不好时,老妇人说: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就在每天早晨。这又是老妇人在鼓励我,不管我拉成什么样,老妇人耳朵听不见,但心里却能感受到音乐的美妙,她愿意每天都来做我的听众,目的是让我树立信心,坚持每天面对自己的听众来练琴,我一定会越练越来劲。

  第三段话是以后每天清晨,我都会到小树林面对我惟一的听众练琴。每天我停下来,老妇人都会说: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这是老妇人不断地对我进行肯定,鼓励我不断努力,继续练下去,使我开始有了信心。

  第四段话是在以后每天清晨,我都要全力以赴去面对早早坐在木椅上等我的惟一听众--老妇人练琴时,有一次她竟说:你的琴声能给我带来欢乐和幸福。这又是老妇人再次给我信心和力量,她的话使我感到:只要刻苦练习,琴声能给耳聋人带来快乐和幸福。老妇人是在鼓励我继续苦练下去。

  3.听众的关注、鼓励、帮助、宽慰对我的心理变化作用如何?

  使我有了信心勇气和毅力:暗暗有了几分信心、心里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的感觉、一种力量在我身上潜滋暗长、我渐渐感觉我奏出了真正的音乐。

  三、开动脑筋想一想

  1.当我初次遇到老妇人时,如果老妇人告诉我她是音乐学院教授的话,我的情形将怎样?

  2.根据自己对文章的理解,想像一下老人想帮我时和看到我成功时的心理活动?(可以做适当的艺术加工)。

  3.文中妹妹这一角色可以删去吗?你的理由是什么?

  4.从老人平静的眼神中,你品味出了哪些内容?

  四、品读评点

  任选一段令你动心、与你情感、生活贴近,易诱发你创想思维的场景片段进行研读,品味作品的特色和方法,为下面构想生活故事打基础。

  五、生活故事

  在你的的生活中,是否也遇见过这样一位能理解你、关爱你、宽慰你的听众,使你摆脱了困难、困境、困惑,请你以经历为题,把它记述下来,讲给大家听。

  六、板书设计:

  11.唯一的听众

  老人给我鼓励、信心、力量、帮助

  【教学反思】

  在课前的预设是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积极探究。主要设计一个问题来学习文中的老教授哪里让你感动?让学生抓住描写老教授的语言、神态的重点词句来理解。希望引导学生一步步走进文本,把学生推向一个更高的思考空间,体会老教授的良苦用心。最后达成共识:欣赏和鼓励是我刻苦练琴的巨大精神力量。

  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虽然能够抓住老教授的语言、神态进行重点教学,但老师对文本的挖掘还是不够深入,给学生讨论、思考的时间太少。也许正是因为理解、体会不到位,使得学生在理解老人神态那平静的眼神像深深的潭水时,显得肤浅、空洞。

  课后我再次试着这样去处理教材:

  第一次读让学生默读课文,找出文中老妇人的身份。第二次品读课文,让学生了解老妇人隐瞒真实身份的用意。第三次研读,自己最感动的句子,说说体会。老师相机出示一些重点句子,进行品读。希望能引导学生一步步走进文本,把学生推向一个更高的思考空间,体会老教授的良苦用心。

《唯一的听众》教案15

  教学目标:

  1.了解《唯一的听众》的作者、背景和主题。

  2.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

  1.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

  2.探讨小说中的主题。

  教学难点:

  1.理解小说中的象征意义。

  2.分析小说中的心理描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生互动,询问学生是否读过《唯一的听众》。

  2.介绍小说的作者、背景和主题。

  二、阅读理解

  1.分组朗读小说,让学生对小说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

  3.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意义,让学生理解小说中的深层含义。

  4.探讨小说中的.主题,让学生思考小说想要表达的思想。

  三、文学鉴赏

  1.分析小说中的心理描写,让学生深入了解小说中人物的内心世界。

  2.分析小说中的叙事手法,让学生了解小说的艺术表现方式。

  四、拓展阅读

  1.推荐相关的文学作品,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文学作品的多样性。

  2.让学生自己写一篇小说,培养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

  五、总结

  1.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2.引导学生思考小说中的主题,并总结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让学生深入了解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并通过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意义和心理描写,让学生了解小说的深层含义和内心世界。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得到了提高。

【《唯一的听众》教案】相关文章:

唯一的听众教案04-11

唯一的听众教案02-26

《唯一的听众》教案02-12

唯一的听众的教案02-20

《唯一的听众》的优秀教案02-26

课文《唯一的听众》教案范文08-26

《唯一的听众》教案15篇03-06

唯一的听众教案15篇03-06

唯一的听众教案(15篇)03-07

《唯一的听众》教案(15篇)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