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中班教案

中班教案

时间:2023-05-13 07:38:21 教案 我要投稿

【必备】中班教案模板合集八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教案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必备】中班教案模板合集八篇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提物快速跑,发展动作的协调,平衡能力。

  2.培养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建立竞争的意识。

  活动准备:

  1.小沙包和海洋球(能轻松放进PVC管内)若干代表小油花,小桶若干。

  2.输入油管(PVC管。)、街头、弯头等若干。

  3.带有火车头图案的小框若干个。

  4.活动前引导幼儿练习拼接输油管道。

  5.布置:在活动场地内设置油井,油库和火车站,油井处设有沙包和未拼接的'输油管,油库放有小油桶,火车站放有粘贴火车头的小框若干个。

  活动过程:

  1.小油娃准备运输小油花。

  (1)教师:祖国各地都需要石油,我们这些小油娃要将这些小油花运输到祖国各地去,教师引导幼儿排列成一列小火车,驶入活动场地。

  (2)教师讲解石油都是通过石油管道运输到全国各地甚至是世界各地的。

  (3)幼儿随教师口令活动身体的各个部位,做热身活动。

  2.游戏:小油娃运油花

  (1)请幼儿尝试探索输油管道的连接方法,教师巡回指导。

  (2)教师交代运输小油花的方法

  (3)开始游戏。幼儿齐说:"我们是小油娃,开始运输小油花,预备--开始。"

  3.讨论:怎样快速运输小油花。引导幼儿理解应该多人齐心协力安装输油管道,节省时间,管道如果倾斜一些,小油花流动的快。

  4.全班幼儿分成二至四组,再次进行游戏。

  5.教师宣布游戏结果,表扬最能干的小油花。然后就幼儿谈一谈感受。

中班教案 篇2

  预设目标:根据颜色进行分类,在唱数基础上手口一致的点数。投放材料:一大三小四只碗(碗的颜色与塑料熊相同)大碗放着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塑料大熊、小熊各一个。

  操作方法:

  1、幼儿左手扶大碗边缘,右手伸出拇指和食指,做好两指抓捏的预备动作。将红色大熊和小熊一次拿一放到小碗里,边拿边点数:“1只、2只、2只红色熊。”

  2、从大碗中取出蓝色大熊和小熊放到小碗里,边拿边点数:“1只、2只、2只蓝色熊。”

  3、从大碗中取出黄色大熊和小熊放到小碗里,边拿边点数:“1只、2只、2只黄色熊。”最后,依次将小碗里的塑料熊放回大碗里。

  观察要点:

  1、幼儿将塑料熊放到小碗里的时候,能否手口一致进行点数。

  2、能否按颜色将大小熊分别放到两个小碗里。

  指导策略:

  层次一:幼儿学习按颜色分类。

  层次二:幼儿在分颜色的同时,能够手口一致地点数。

  观察记录:

  区域活动开始了,你来到了益智区玩起了大熊和小熊的游戏。看到那么多可爱的熊,你开心极了。你这只看看,那只默默。每只小熊都是那么的漂亮,让你爱不释手。要开始熊宝宝找熊妈妈了,首先你把不同颜色的'熊妈妈一字排开,边排你的嘴里还说道:“黄色的熊妈妈、红色的熊妈妈和粉色的熊妈妈。”你妈熊妈妈们排的整整齐齐就像我们排早操队伍一样。把熊妈妈们排好队后,紧接着你就开始帮熊宝宝们找熊妈妈。黄色的熊宝宝找黄色的熊妈妈;红色的熊宝宝找红色的熊妈妈;粉色的熊宝宝找粉色的熊妈妈。不一会儿,你就帮熊宝宝们找到了它们的熊妈妈。

  行为分析:

  在整个帮熊宝宝找熊妈妈的游戏过程中,你很认真也很专注 ,很顺利的就帮熊宝宝们找到了各自的熊妈妈。玩好后,你也把熊宝宝和熊妈妈们送回了家。夏夏,你真棒!

  跟进调整:

  小班的幼儿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比较短,特别是这样的数学操作,玩了一两遍后就渐渐的失去了兴趣。怎样让游戏更有趣味性吸引幼儿的目光,在材料上可以色彩鲜艳一些,在操作性上可以简单有趣一些,在游戏的过程中可以创设一个情景让数学操作更有趣味性。

中班教案 篇3

  目标:1.学习利用各种方法表现螃蟹的主要特征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准备:大螃蟹数只、各种不同的螃蟹图片、背景音乐磁带

  绘画材料(油画棒、各色彩纸、颜料、橡皮泥等等)

  重点:寻找螃蟹的主要特征

  难点:探索螃蟹的表现方法

  过程:

  一、引起兴趣

  师: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朋友。(螃蟹)

  师带上螃蟹头饰:嘿嘿,我是螃蟹爸爸,瞧我长得多神气。今天我把我的孩子也带来了,请你们仔细看看我的.孩子长得什么样。

  二、幼儿观察、寻找特征

  螃蟹有一个身体、八条腿、两个大钳子,走起路来横着爬。

  请你来学学螃蟹走路的样子。(幼儿一起模仿,请个别幼儿来表演)

  三、幼儿操作

  出示图片:照相馆里的叔叔给我的孩子拍了许多好看的照片,请你们看。(幼儿进行观察讨论,各种不同的螃蟹的特征,个别幼儿进行讲述)你们会给我的孩子拍照片吗?我们一起来试试看,比一比哪个小朋友拍的照片最好看。

  幼儿自选分组操作,教师进行指导,要求幼儿尽量表现出螃蟹的主要特征,同时注意画面的整洁。

  准备材料:

  ①蜡笔画(记号笔、油画棒、绘画纸)

  ②粘贴画(各种不同形状的彩纸做螃蟹身体、细长条的做螃蟹腿、浆糊、棉签、抹布等)

  ③泥工(各种不同颜色的橡皮泥)

  ④拓印(泡沫板制作的螃蟹若干只、调好的各色颜料数盆)

  四、结束活动

  你们给螃蟹宝宝拍的照片真好看,我们一起去跟着螃蟹爸爸跳个舞吧。(幼儿随着音乐边念儿歌边舞蹈)

  附儿歌:我是一只,大螃蟹呀,

  两个大钳,八条腿呀,眼一眯呀,脚一伸呀,

  爬呀爬呀,爬回家啊!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在拼图的过程中感知三角形与正方形、长方形三者之间的拼合关系,体验图形的空间变化。

  2、乐意操作,大胆尝试,感受拼图活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等腰直角三角形卡片若干,三角形范例板、每组一筐等腰直角三角形卡片,三角形拼图操作板每人一块。每组一份固体胶或者浆糊。

  2、《幼儿画册》(第3册第47页及硬卡纸)

  知识准备:

  幼儿对于三角的认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利用三角形进行拼图,体验图形的空间变化。

  难点:感知三角形与正方形、长方形三者之间的拼合关系。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起兴趣。

  1、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幅图片,想不想来看看?

  2、出示一张房子的范例板。

  师:这是什么?是有什么组成的?老师这里有许多三角形,谁愿意来试试看的?

  二、感知三角形与其他的拼合关系。

  师:观察这两幅画你们发现了什么?

  小结:原来两个等腰三角形可以组成一个正方形,4个等腰三角形可以组成一个长方形。所以拼图时三角形代替了正方形和长方形。

  三、学习按范例板拼图形。

  1、出示一张三角形的范例板。

  师:这是什么?是由什么拼成的呢?有几个三角形拼成的呢?数数看。

  2、出示另外范例板,请幼儿按范例板拼出图形。

  师:这还有一张图片,小朋友来看一看,这是什么?一共用了几个三角形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3、师:这里还有几张图片,请小朋友们仔细的.看看,和旁边的小朋友说说看是有几个三角形组成的。

  四、游戏“三角拼图”。

  师:我给你们准备了一些范例板,看一看它们是什么?它们是由几个三角形拼成的?请你们选一个喜欢的范例板用三角形把它拼出来吧!

  五、延伸活动。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用三角形拼图,老师这边还有很多的材料,小朋友们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去拼拼自己喜欢的图片哦。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理解远近的含义,学习用工具测量的方法比较远近,并初步学会记录。

  2、在游戏中体验比较远近的乐趣与成功感。

  活动准备:

  1、有自然测量的经验。

  2、各种可以用来测量远近的工具:纸棒、盒子、绿茶瓶、书本、小筐……

  3、6个装有(即时贴1条,记录表1张、记号笔1支、粉笔1支、五角星贴贴纸1枚的小筐。

  4、地图一幅。

  活动过程:

  一、目测远近。

  1、幼儿排成一队随老师进教室,立正站好。

  师:谁离黄老师最远?谁离我最近?

  2、幼儿坐成半圆形。

  师:谁离我最远?谁离我最近?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结:原来用目测可以比较远近。

  二、工具测量远近。

  1、A和B(两个坐得比较近,目测不出来离老师的距离)谁离黄老师近?谁离我远?(出现争议)

  2、目测不出的'时候我们可以用什么来测量远近?(工具:如手、脚等)

  3、请一个幼儿用手或脚测量,老师观察指导。

  师:现在我站起来,凳子就代表我的位置。

  (预测:1.幼儿测量正确:他量得真好,开始量的时候手或脚会和他的凳子碰一碰,量到最后会和我的凳子碰一碰。

  2.幼儿测量不正确:开始量的时候手或脚要和他的凳子碰一碰,量到最后要和我的凳子碰一碰。一只手要碰到另一只手,脚跟脚尖要碰住等。)

  4、出示箱子里的各种物品(纸棒、盒子、绿茶瓶、书本、小筐……)。

  师:我这有好多东西,它们能测量远近吗?

  幼:能。

  师:我请一个孩子来试试。(师及时纠正和指导)

  三、跳远比赛。

  1、比赛:刚才我们学习了用工具测量远近。你们想不想来一次跳远比赛?现在我请小朋友三个人一组去领一份材料,找到一空地,贴上及时贴,每个人轮流跳,跳到哪用粉笔做记号,其他两个人分别测量、做记录,记录表的上面一行写学号,下面一行写远近,最远的贴上代表冠军的星星。

  2、检验(重点检查两份记录表)

  四、延伸活动——测量地图。

  师:刚才的跳远比赛每组都产生了一位冠军,现在他们要代表我们班去体育馆参加比赛。这是一幅幼儿园到体育馆的地图,你们看得懂吗?

  幼:有一条路上有酒店,有一条路上有医院,有一条路上有银行……

  师:你会选哪条路?为什么?

  幼:近,可以节省时间。

  师:到底哪条路最近呢?我们一起回教室量一量吧!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练习鼠标的运用,以及简单英文菜单的认读。

  2、教幼儿掌握涂色中橡皮和换图方法。

  3、培养幼儿学习电脑的兴趣,使幼儿感受运用电脑绘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电脑房、英语单词图片(OK、QUIT、PLAY)、投影仪一台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字母歌》做律动进入活动室,做手指游戏活动幼儿手指,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二、基本部分:

  1、带领幼儿复习所学的知识。

  ①请幼儿讲一讲如何打开“趣味绘画”程序。

  ②认识英语单词OK、QUIT、PLAY。

  2、复习内容:

  (1) 通过《趣味英语》学习字母D、E、F,并在键盘上找到位置。

  (2)“上一节课我们到小青蛙家去做客,学了哪些知识?”教师请个别幼儿操作。

  (3)教师总结:

  ①在桌面上面找到小青蛙的图标,快速双击两下进入。

  ②选择提着小桶的小青蛙,会有一个黑色方框匡着它,然后点击下面的“OK”按钮。

  ③把鼠标移到箭头移到大海的一副画上面,点击一下鼠标左键,然后点击下面的“OK”按钮。

  ④选择颜色涂色,引导幼儿注意色彩的和谐搭配。

  ⑤教幼儿使用橡皮擦和换图的方法。

  A、点击左边的橡皮按钮后,用鼠标移动小雪花到不满意的地方点击一下鼠标左键。

  B、在涂色时,再点击一下左边最上面的按纽。

  C、涂好一副后,将小箭头移到图画上的第一个“FILE”上,会弹出菜单,点击最上面黄色的.小本。

  D、点击出现的菜单上的“否”,就可以换一副图了。

  3、请幼儿上机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提醒幼儿眼睛离屏幕不能太近,注意保护眼睛。

  4、注意幼儿操作中的出现问题,及时纠正。

  三、结束部分:

  1、带领幼儿到活动室外观看其他小朋友的作品。

  2、做眼保健操。让眼睛和大脑得到放松。

中班教案 篇7

  一.项目名称

  如何折纸船

  二.知识与能力目标

  1.学生认识折纸时几种线的意思,了解谷折,山折的方法。

  2.学生学会折纸船。

  3.学生的想象和表达能力。

  三.项目学习中的难点分析

  难点一:通过欣赏音乐,学生进入情境,激起折纸的兴趣。

  难点二:学生通过观察,尝试学习每一步的折法。

  难点三:学生通过观察同学的操作和视频,学习折纸的方法。

  难点四: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解决遇到的问题。

  难点五:学生认识折纸时几种线的意思,了解谷折,山折的方法。

  四.主要教学活动(教学过程)

  导学过程:

  (一) 预习尝试

  1. 观看动画片《小纸船》

  2. 巡视学生课堂常规。

  3. 讲评:表扬遵守课堂常规的学生。

  (二)兴趣需求

  教师提问:

  1. 看了这个动画片,你想到了什么?

  2. 你想不想亲手折一只小纸船?

  学生回答问题。

  1. 讲评:表扬遵守课堂常规的'学生。

  (三)学习探究

  1.出示折纸图示

  教师讲解:

  这些线经常出现在折纸图解上,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下它们。

  教师讲解。

  2.出示图片

  教师:谁知道这个符号在折纸里表示什么呢?小组讨论。

  学生小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这个符号的意思是翻转,让另一面朝上。

  (四)合作分享

  1.出示纸船图解:

  教师:这只小船折法一共分12步,请你们参照老师发给你们的图,用绿色的纸试折一下,只可以在小组内讨论,不能离开座位。时间是8分钟。开始。

  小组试折、讨论。

  小组汇报:

  第1、2步哪位同学来演示一下?

  教师讲解。

  第3、4步哪位同学来演示一下?

  教师讲解。

  第5、6、7步哪位同学来演示一下?

  教师讲解。

  …………

  第10、11

  步哪位同学来演示一下?

  教师讲解,在我们共同的探索下,我们终于折出了这只小纸船。现在我们再来回顾一下我们折的过程。

  (五)实践创作

  出示A4折纸图

  教师:这张纸一面告诉了我们折小船的方法,另外一面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学生回答:画画,把小船贴上去,写下祝福的话,写上自己的名字,送给想送的人。

  小组活动,绘制卡片。

  教师巡视、指导。

  (六)评价拓展

  教师:我们的卡片都已经做好了,谁愿意到台前来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呢?哪位同学表现好,就会得到一张老师送出的小卡的。

  学生展示汇报,师生根据学生表现发放礼仪卡。

  教师小结本课学习情况。

  五.学生项目学习成果设计与预期

  学习成果:

  1.完成一个纸船。

  2.完成一个贺卡的制作。

  预期:

  1. 百分之八十的学生完成一个纸船。

  2. 百分之五十的学生折的规范。

  3. 百分之三十的学生完成一个纸船贺卡的制作。

中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内容,感受长大的自豪,增强自信心。

  2、能用坚定、自豪的情感唱歌。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重点:

  能用坚定自豪的.情感唱准歌曲旋律,并理解歌词内容。

  难点:

  歌曲中附点及音音的跨度掌握。

  解决策略:

  以形象的比拟手法引导幼儿掌握音音的跨度,另反复哼唱重点小节。

  【活动准备】

  挂图、歌曲磁带

  【活动过程】

  发声练习:歌曲主旋律

  一、出示图片,理解歌词内容

  1、春天到了,小朋友们种下小树苗,小树在成长,小朋友们也在成长。我们小朋友想不想和小树比一比,看看谁长得高、长得快。

  2、导幼儿观察图片内容

  二、掌握歌词

  1、教师朗诵歌词,幼儿欣赏。

  2、带领幼儿用坚定、自豪的情感跟念歌词。

  三、学唱歌曲

  1、哼唱歌曲旋律,随音乐拍手。

  2、带唱的方式,带幼儿学唱歌曲二三遍。

  3、幼儿自由结伴歌表演。

  环节改革:

  在开展过程中,我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方法,以自学为主。首先练习节奏,由最基础的节奏到歌曲的节奏,有手击打xx’xx’xx’/xxx’xxx’xx’x—’。熟悉了节拍后,用发声la哼唱歌曲旋律,强调重点、难点部分。最后一步就是填歌词,一首歌曲就在这样的发声练习中自然学会了。

  观察所得:

  孩子们非常喜欢这样的教学方式,氛围好,学习热情高。

  自身反思:

  一贯的教学模式匡住了孩子的思维,同样也匡住了教师的思维,使教学单一化、机械化、老套化,在教学中我们该思考的是:以怎样的心态、方式、思维去教学,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见识,不断地寻找孩子所喜悦的教学模式,更好地开展每一个活动。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的教案01-08

中班教案03-01

中班教案(经典)09-19

中班教案02-04

中班教案02-04

中班教案02-04

中班教案02-04

中班教案12-15

中班教案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