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科学活动教案范文合集五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科学活动教案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科学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记录,发现生活中相同或相似的物品。
2、感受复制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活动准备:
1、每人收集同种三件以上的相同物品。
2、每人一张记录表。
3、植物叶子。
一个相同形状的雪花片和一个不同形状的雪花片。
活动过程:
一、他们一个样儿。
1、请幼儿把积木玩具放在桌子上,互相观察比较这些积木是否一个样儿,说说它们是怎么做的一个样的。
2、请幼儿说说这些积木各有什么特点?
3、你在那里看到过一模一样的东西。(矿泉水、报纸、书、巧克力等)分别是什么工厂生产的?
4、为什么人们要把东西做的一模一样。
二、寻找复制品。
1、把东西做的一模一样的过程,叫做复制。你们能找出活动室里哪些东西是复制品吗?
2、引导幼儿寻找活动室内一模一样的东西。
3、请幼儿互相交流自己的`发现。
4、我们一个小小的活动室就有这么多相同的东西,真没想到!如果我们走出幼儿园,肯定会有更多的发现!以后,你们一有发现,就及时告诉大家,好吗?
三、产生继续探究的兴趣。
1、出示植物叶子,引导幼儿发现各种植物的叶子是不同的。
2、引导幼儿产生探究自然界中的复制现象。
大班科学活动――力(程玲玲)
一、推和拉。
1、一只大纸箱老师以十分费力的肢体动作和神情去端、拉、搬事先放好的大纸箱。
2、这是一只很重的箱子,怎样才能把它移到门口去呢?
3、幼儿思考后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并用自己的方法来独自移动它。
4、这只大纸箱很重搬不动,也抬不起来,只能推或拉才能把它移到门口。
二、又推又拉。
1、还有没有其他的办法呢?
2、引导幼儿讨论各种办法,如很多人一起推它、拉它,又推又拉。
3、那么重的箱子我们可以推它、拉它,也可以又推又拉。有这么多的办法,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吧。
4、幼儿在老师的组织下自己组合来让大纸箱移动。
三、拉什么,推什么。
1、平时你们都拉过什么?推过什么?
2、引导幼儿讨论一些推、拉现象,并让幼儿自己总结只有推和拉才有物体的移动。
科学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能专心听故事,并能理解故事的基本内容。
2.观察毛毛虫和蝴蝶的外形特征,能简单说出它们的不同。
3.发挥想象力,能用肢体模仿毛毛虫和蝴蝶的动作。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毛毛虫手指偶、毛毛虫和蝴蝶的图片。
2.《毛毛虫变变变》故事图卡(见材料制作)。
活动过程
1.出示毛毛虫手指偶,请幼儿猜猜毛毛虫长大后会变成什么。
2.出示《毛毛虫变变变》故事图卡,讲述故事:毛毛是一条小毛毛虫,她全身绿色,身体圆圆胖胖的,样子很有趣。
有一天,毛毛在树上休息,看见一只小蜻蜓,小蜻蜓身上着一对美丽的翅膀,薄薄的.翅膀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小蜻蜓也看见了毛毛,它对毛毛说:“毛毛,你什么时候才长出翅膀?等你长出翅膀来,我们就可以到处飞,我带你去一个美丽的地方。”毛毛说:“好哇!我很快就会长出翅膀了。”
小蜻蜓飞走后,毛毛一边努力地吃叶子,一边自言自语:“快点吃,吃饱了,就会长大,就会长出翅膀啦。”一只小蜜蜂飞到毛毛身边,说:“毛毛,好久不见。你什么时候长出翅膀?等你长出翅膀来,我们就可以到处飞,我带你去一个有许多好吃的东西的地方。”毛毛说:“好哇!我很快就会长出翅膀了。”
几天后,毛毛开始不停地吐丝把自己捆起来,变成了蛹。小蜻蜓和小蜜蜂找不到毛毛,不知道她去了哪里,都很挂念她。过了一段日子,毛毛终于从蛹里钻出来,在阳光下慢慢张开翅膀。她看见自己长出一对色彩缤纷的翅膀,惊讶地说:“我长出翅膀了!”毛毛长大了,变成了一只美丽的蝴蝶。毛毛高兴得拍拍翅膀,飞到花丛里跳起舞来。她还发现自己长了长长的吸管,可以尝到香甜的花蜜。毛毛开心极了,从此以后,她便可以和小蜻蜓、小蜜蜂一起,每天快乐地在花丛里飞舞、采花蜜了。
3.与幼儿讨论:
毛毛是什么样子的?(全身绿色,身体胖胖圆圆,样子很有趣。)
小蜻蜓的翅膀在阳光下会怎样?(闪闪发亮。)
小蜜蜂想带毛毛去哪里?(有许多好吃的东西的地方。)
毛毛长大后,变成了什么?(美丽的蝴蝶。)
变成蝴蝶后,毛毛可以做什么?(在花丛中飞舞、采花蜜。)
4.出示毛毛虫和蝴蝶的图片,向幼儿提问:
你在什么地方见过蝴蝶?
毛毛虫和蝴蝶长得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5.请幼儿用手指和身体模仿毛毛虫在叶子上爬行,用双手模仿蝴蝶在飞舞。
活动评价
能专心听故事。
能说出蝴蝶的外形特征。
活动反思
在科学领域揭示出了毛毛虫变蝴蝶的神奇过程;在健康领域向小朋友提出了不能暴饮暴食;在数学领域包含着1—5数量的点数以及一星期的概念;在语言领域故事内容夸张幽默,在艺术领域绘本的绘画方式别具一格,值得欣赏。
科学活动教案 篇3
目标:
1、感知秒、分、时等地时间单位,形成初步的时间概念。
2、能在给予的时间上大胆表达与演示。并能在钟面上根据时间提示正确画出时针和分针。
3、知道时间的宝贵,懂得珍惜时间。
准备:挂图闹钟日历幼儿用书
过程:
(一)猜谜引出主题世界上哪样东西最长又是最短的,最快又是最慢的,最能分割又是最广大的,最不受重视又是最值得惋惜的?没有它,什么事情都做不成;它使一切渺小的东西归于消灭,使一切伟大的东西生命不绝。"这是什么?(时间)时间可以从哪里知道呢?
(二)感知不同的时间单位1、感知时间单位"秒"提问:
(1)小朋友你们知道时钟上有时针,分针和秒针,他们谁走的最快呢?那你知道一秒有多长吗?
(2)听闹钟感知一秒的长短,
(3)小结:秒针走一步滴答一声就是一秒。
(4)你能在一秒钟的时间里做什么事呢?(幼儿自由回答后师进行小结)
2、感知时间单位"分"提问:一秒钟我们做不了什么事,那一分钟有多久,我们又可以做什么吗?
(1)让幼儿知道60秒=1分钟,看闹钟知道一分钟有多久。
(2)请幼儿用一分钟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一件事。
4、感知时间单位"时"
(1)提问:你知道一小时等于多少分钟吗?我们上几节课是一小时呢?
(2)出示挂图:你觉得这些事能在一小时完成吗?
(3)如果给你一小时,你会做什么呢?
(三)理解"天"
(1)闹钟中能告诉我们秒、分、时的时间,日历中能告诉我们天、星期、月、年的时间。你知道一天有多少小时吗?在一天中你会在什么时候做什么呢?
(2)看幼儿用书说说一天中小朋友会做什么,在什么时候?
(3)第二天我们可能还会在同样的时间里做同样的事情,但我们的天数还一样吗?为什么?
(4)师结时间的一去不返,如何珍惜时间(用前面的谜语做小结:最长的莫过于时间,因为它永远无穷无尽;最短的也莫过于时间,因为它使许多人的计划都来不及完成;对于在等待的人,时间最慢;对于在作乐的人,时间最快;它可以无穷无尽地扩展,也可以无限地分割;当时谁都不加重视,过后谁都表示惋惜;时间可以将一切不值得后世纪念的人和事从人们的心中抹去,时间能让所有不平凡的人和事永垂青史。")
(四)操作活动:
看幼儿用书P3—4根据提示画出时针和分针。
(1)看操作书说说少了什么?
(2)讨论如何画时针和分针
(3)幼儿操作
(4)讲评
活动反思:
观察记录本次活动,我首先用谜语的.方式引入,然后和小朋友探讨钟面的结构特点。大暴雨说:“钟面有12个数字”,宝宝说:“钟面有两个指针(不要求掌握秒针),然后教小朋友认识整点。活动的第一部分就结束了,接下来我们制定了丫二班的时间表,一起讨论几点起床、上学、上课、午睡、午餐,然后指定一个时间表,在制定时间表的时候巩固小朋友对于整点的学习,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游戏活动“滴答、滴答几点钟”,对于整点的学习小朋友基本都学会了。
活动结束后,我仔细地回想了下,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孩子的参与程度比较好,可能和老师的奖励有关,我觉得这个环节可以保留。但是在最后的游戏环节,由于时间不够,就玩了一轮,有的小朋友就没有机会在课堂上玩,感觉很失落
调整思路:
1、将游戏的环节留到接下来的游戏活动时间中
2、或者调整时间,减少开始的钟面结构的探讨时间
科学活动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孩子们经过街道、马路、商场都会看到各种各样美丽的风车在风中翩翩起舞非常好奇,他们也把这个问题带到了幼儿园,问老师:“风车为什么会转呢?”为了满足孩子的好奇心,我就设计了这个科学活动。
一、 活动目标
1、知道风车转动与风有关,并且风的大小能影响风车转动的快慢。
2、体验玩风车的乐趣,并激发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
已经学会制作风车、布置小型的风车展。
二、 活动过程:
1、带领孩子们到已经布置好的风车展中,给孩子营造一个探究的氛围。
师:这儿都是我们小朋友的作品,你们看到了怎样的风车?(五颜六色的、大大小小的、制作的'、各种花纹的)
2、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风车的构造。看一看,风车有什么(有风车页、有轴)
3、幼儿集体玩风车。
师:现在让我们来玩一玩风车,想一想你是怎么玩的?在玩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你可以用笔把它记下来。
教师小结:原来风车的转动和风有关,风推动风车的叶子,所以风车能够在风的推动下转动。
4、第二次玩风车
(1)有了风,小风车就会转动起来,那么怎样使你的小风车转动的更加快?
(2)请你们自己去试一试,用什么办法使你的小风车转动的更加快。(请幼儿将自己尝试的方法记录在记录纸上。)
(3)讨论交流:你是用什么办法使你的小风车转的更加快的?
教师小结:小风车的转动与风有关系。我们在奔跑的时候,空气流动的快,风就大,风车转动的快;空气流动的慢,风就小,风车就转动的慢。
三、延伸活动:
根据大家讨论的结果,对自己的风车从制作上进行修改,从玩法上进行调整。
科学活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感知水的冷和热,对物体的变冷和变热产生好奇。
2、探索简单的降温方法。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温度计一支。一张大记录表,六张小记录表。
2、活动前小实验:晨间活动时,盛满两杯凉水,一杯放在室内,一杯放在室外太阳下。
3、幼儿已有用温度计进行测量的经验。
活动过程:
1、哪一杯水热。
――出示一杯水:楼老师这里有一杯水,这杯水是放在教室里的,还有一杯水呢,我是放在太阳底下的,请宣老师帮忙拿进来。你们想想看,这两杯水一样吗?请小朋友来摸一摸,有什么不同呢?请个别幼儿来尝试。(一杯水热,一杯水冷)
――楼老师请专门测量水温的温度计来帮帮忙,看看小朋友摸出来的对不对。(教师分别在两杯水中放入温度计进行测量,提醒幼儿观察温度计的变化。)
――小朋友真棒,原来放在太阳底下的水热,放在室内的水冷。
――介绍大统计表:老师这儿有一张表格,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杯水是放在哪儿的`?(手指房子标记)放在房子里的水冷我们贴上蓝标记。这杯水是放在哪儿的?(手指太阳标记)放在太阳下面的水热我们不贴。
2、怎样使水变冷。
――在太阳的照射下,水宝宝变热了,它们觉得热死了,太难受了,请小朋友来想个办法,帮帮忙,让它们凉快一些。
――幼儿讨论讲述。
――教师介绍材料,记录表。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一些东西,我们一起来看看有些什么?(空杯子、扇子、筷子、盛有冷水的小碗、冰块还有三杯一样的热水,这三个杯子上都有一个标记,我们来看看是什么?(数字1、2、3)
――请小朋友每人找一只水杯,用你们想的方法让热水变冷。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帮助个别遇到困难的幼儿完成。
――出示记录表:我们都用自己的方法帮助了水宝宝,可是老师和别的小朋友不知道哪一杯水是最冷的。怎么办呢!老师为每组小朋友准备了一张记录表,上面有三个杯子,和桌上的杯子一样有标记。请小朋友摸一摸三个杯子,哪一杯水最冷就用在上面贴上蓝标记。
――幼儿记录,提醒幼儿不争抢。
――展示幼儿的记录表,教师请二――三组的幼儿讲述:你们用了什么方法让水冷得最快。
3、怎样使身体变凉快。
――水宝宝可高兴了,现在天热了,如果我们也很热,觉得不舒服了,有什么办法能让我们的身体也变得凉快些呢!
――幼儿讲述使自己身体变凉的方法,如:扇扇子、用凉水擦脸、洗澡、开空调等等。
――你们想的办法真多,以后我们热了就可以用这些方法使自己变得更加凉快了。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中,孩子们通过对“凉快招数”的研究,在不断的尝试操作、探索感知、体验分享来发现热水变冷的不同方法,并进一步发现里面的科学道理,充分体现以幼儿为主体的原则及尝试教育的理念,并让幼儿从中体验到了科学探索的兴趣,培养幼儿从小爱科学的兴趣。
【科学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活动教案 07-01
科学的活动教案11-25
科学活动教案范文 04-21
有关科学活动教案11-15
关于科学活动教案11-27
科学活动教案3篇02-16
科学观察活动教案大班08-25
科学活动教案15篇11-11
大班有趣科学活动教案03-31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