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户外活动教案

户外活动教案

时间:2023-04-24 12:00:08 教案 我要投稿

【精华】户外活动教案汇总六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户外活动教案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精华】户外活动教案汇总六篇

户外活动教案 篇1

  活动设计背景

  根据大班幼儿身体锻炼的目标和要求,结合幼儿生理和心理特点,提炼跨跳动作的基本要领,皆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生活中,注意培养幼儿意识、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意志品质和合作精神。本活动以:激发兴趣——自主探索、掌握要领——放松、恢复调整的教学方法,循序渐进地引导幼儿进行跨栏的探索,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增强自信,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活动中运用跨栏开展运动比赛,使幼儿的活动兴趣与运动负荷达到**,结束部分放松身体调整呼吸,符合幼儿生理机能变化的'要求。

  活动目标

  1、学习助跑跨跳,掌握跨跳动作要领。

  2、借助同伴间的经验分享,自主探索,练习,团队竞赛等方式,逐渐使动作协调、灵活。

  3、积极参与活动,团结合作,有集体荣誉感。

  教学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练习助跑跨跳,发展弹跳能力。

  活动难点:跨越障碍时基本能调整起点,用力蹬地跃起,逐步掌握跨跳的基本动作。

  活动准备

  刘翔的图片2张、红、黄、蓝、绿的T恤、体育器械跨栏、箭头、标志桶、奖品、等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教师带领幼儿有序的进入活动场地,看图片谈话导入主题。

  教师提问:

  (1)图片上的人是谁?

  (2)你们知道他参加什么项目比赛获得那么好的成绩吗?

  二、基本部分

  1、教师带领幼儿做热身操,做好运动前准备。

  2、引导幼儿自主探索学习,集体练习。

  教师讲解练习要求,并巡回观察,指导。

  3、教师引导幼儿学习助跑跨跳的动作要领,并讲解示范。

  (1)教师提问:跨跳的时候要注意什么?你用什么方法助跑跨栏的?(请个别幼儿做示范,并向大家说说自己的经验)。

  教师引导幼儿归纳动作要领(自然跑动,临近跨栏,一只脚蹬地,另一只脚向前跨,身体重心向前带动,后脚跨过跨栏,接着向前快跑)。

  (2)、教师对幼儿示范结果进行总结。

  4、分组练习,探索。

  (1)幼儿练习,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2)教师讲解赛前练习规则。

  5、分组比赛,进入比赛环节。

  (1)幼儿进行比赛。

  (2)教师对比赛的结果进行评价,并颁发奖品,对幼儿进行鼓励。

  三、结束部分

  1、放松运动(调整呼吸,抖抖手,抖抖脚)等。

  2、谈话结束活动。

户外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促进身体的灵活性,协调性。

  2.激发幼儿的集体荣誉感3在游戏中体验愉快

  活动准备:

  呼啦圈(幼儿各一)、矿泉水响桶一个,舒缓轻快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幼儿自由玩圈,鼓励幼儿玩出与别人不同的玩法,激发幼儿兴趣

  师:今天我们请来来了圈宝宝他们要和小朋友们玩出各种不同的花样,你们可以和他们玩吗?可以一个人玩也可以几个人玩

  1.一个人玩,师给予特别的玩法以表扬

  2.几个人玩,师给予创新玩法以表扬

  二.游戏“小鱼逃套圈”

  (一)竖排“小鱼逃套圈”师告诉幼儿名称及玩法:幼儿分成若干小组,人数相等站成竖队,每组前放一个圈,当听到“打鱼网来了”,第一名幼儿开始将圈由脚开始往上套,直至从头部取出,然后交给下一位。最后玩成的一组算被打捞的作惩罚——做怪象。游戏重复。

  1.从下往上套。2从上往下套

  (二)圆圈“小鱼逃套圈”

  玩法:幼儿围成一圆圈,听到矿泉水响桶响就开始传递(套圈由上往下,由下往上迅速套完自己),传递给下一位。师的响桶停被套住的“小鱼”(幼儿)就出列作怪象,间隔一次回列。游戏反复。表扬动作快的动作协调的一组。

  活动小结:听音乐作放松活动。

  师:小朋友玩的高兴吗?我们的小鱼在来跟鱼妈妈加强练练游泳吧。听音乐,临摹鱼游作放松活动——小碎步

户外活动教案 篇3

  阶段目标:了解河南人的性格。1.方言导入:

  (一)通过模仿河南话,了解河南话的特点。学生模仿一句河南话。

  1.师生问好

  师:“刚才咱们的问好讲的是普通话,那现在我说一句话,你们猜猜我是哪儿的人?

  用河南话说“大家好”

  生:“河南话。”

  2.师:“中,俺家的孩子真棒!这是哪的话啊?”

  生:“也是河南话。”

  3.师:“那咱们说两句河南话吧。师带学生说“中,俺家的孩子真棒!”

  师:“你们学的真是惟妙惟肖。”

  设计意图:通过河南方言的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总结河南人的性格特点。

  1.师:“你们听得出来吗,河南话有什么特点啊?”

  生:“豪放,豪爽。”

  2.师:“是啊,河南人说话和他们的性格一样豪爽!”

  2.感受歌曲

  阶段目标:找出歌曲中的7音,让学生了解河南民歌的风格特点。

  (1)聆听河南民歌《编花篮》,感受歌曲的情绪。师板书写课题,学生谈感受

  1.师:“那咱们听听河南民歌中是不是也体现了刚才你们说的那些性格,今天,咱们学习一首河南民歌《编花篮》,说一遍。”

  生:“编花篮”

  2.播放音乐,聆听后,师:“说说你们听了这首歌曲有什么感受?”

  生:“高兴,豪放。”

  (2)师范唱歌曲,学生评价,并激发学生演唱的兴趣

  1.师:“我也很喜欢这首歌,我特想给你们唱一段,怎么样?”

  范唱后,师:“我唱的怎么样?哪唱的好?”

  生:“表情好,吐字清楚。”

  师:“我唱的有河南味儿吗?”

  生:“有。”

  师:“你们知道河南在我们国家什么位置吗?”

  生:“黄河以南。”

  (三)了解河南中原地区的相关音乐文化

  2.师:“对,河南是我们国家的中原地区,在过去呀,河南话就是我们的普通话。哎,那咱们也

  用河南话说说歌儿里的词儿吧?”

  (4)学生模仿演唱歌曲第一句,体会河南方言的语调和民歌旋律一样

  师先带生用河南话读“编编编花篮”,再唱“编编编花篮”

  1.师:“你们说,这个“编编编花篮”读的和唱的像不像啊?”

  生:“像。”

  师:“这是民歌的一大特点。就是方言的语调和民歌的旋律是一样的。”

  (五)感受7在歌曲中的重要作用,指导学生做一下练习

  1.师用手比划唱“编编”,

  师:“编”有个什么啊?”

  生:“有个小弯儿、”

  2.师:“那咱们听听这个小弯儿是怎么来的,秘密在这呢。”(师弹琴71,生听)

  3.师边弹边问学生:“这小弯儿出来了吗?这个小弯儿是哪个音啊?”

  生:“7”

  师:“有了7,河南味儿就出来了。71也是河南民歌的特点,咱们在五线谱上找找7的位置吧。”

  4.师先带生唱12356无声调式音阶,并问学生12356在民歌中的名称分别是:宫商角徵羽。

  5.加上7之后,唱六声调式音阶,介绍7是变宫音,师唱歌曲最后一句乐谱,

  师:“结束音落在哪个音上了?”

  生:“1”

  师:“叫什么调式?”

  生:“六声宫调式。”

  6.师:“这首歌曲还有很多地方带有7,不信咱们唱唱(师唱前面部分,生唱带有71的部分)

  师:“是不是有很多71啊?体会到河南味儿了吗?”

  7.师:“分小组自己唱唱乐谱,重点认认带7的小节。”

  生分小组自主识谱

  8.师:“咱们听听哪个小组唱的好,我需要一个小钢琴师弹伴奏(只弹主和弦146)

  师生评价哪个小组唱的好

  9.全班唱乐谱

  设计意图:通过深挖7这个音,让学生了解河南民歌里带有7这个音的特点。

  3.学唱歌曲

  阶段目标:激发学生唱会唱准歌曲

  (1)读歌词

  1.师:“你们听说过河南的牡丹吗?河南的牡丹甲天下,这首歌唱的是什么啊?”

  生:“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姑娘编着好看的花篮去山上摘牡丹。”

  师:“她们这时候心情什么样啊?”

  生:“高兴激动。”

  师:“那咱们也用高兴激动的心情读读歌词吧。”

  (2)聆听范唱,重点聆听吐字,咬字。引导学生发现歌曲每句结尾字的发音规律,总结民歌的押

  韵。

  1.师:“咱们赶快听听歌曲,重点听它的吐字和咬字。”

  2.师指着歌词中的“篮,山,丹”,生读这几个字,

  师:“这几个字的`押韵母音都是什么?”

  生:an

  师:“怎么把an母音唱好?我来唱两个,你听听哪个好听”(师唱不带an母音和带an母音的)

  生:“第二个好听。”

  师:“第二个咬字靠前,位置靠前,那你们唱唱。”

  师:“像我一样提眉毛,提笑肌。”

  (3)引导学生用对比的方法表现出两个乐句的韵味与情感

  1.唱完后,师:“有句歌词重复唱了两遍,为什么啊?找找那两句”

  生找出“朵朵花儿开得艳”

  师:“歌词一样,哪不一样?”

  生:“旋律和节奏不一样,第二句有附点节奏,而且音高跨度大

  师:“附点的作用是什么啊?”

  生:“夸张唱”

  2.师:“那夸张唱唱,强调牡丹花开的很美,这遍唱要注意什么呢?”

  生:“吐字咬字,提笑肌,夸张唱附点节奏”

  (4)教师范唱河南豫剧《谁说女子不如男》中的一句,引导学生感受豫剧中甩腔的演唱方法,同

  时了解河南人的性格特点。

  1.师:“河南啊,出了很多大英雄,其中有一位女英雄花木兰,替父从军,最后成了一名大将军,河南豫剧《谁说女子不如男》里有一句这么唱的(师范唱)

  2.师:河南歌曲中好多带有“嗨嗨”,“嗨嗨”叫甩腔,歌曲中你能找到哪有甩腔?”

  生:“最后一句,哪哈咿呀嗨”

  3.师:“起立,插腰,咱们找找甩腔的感觉,肚子鼓鼓的,涨涨的。有这感觉吗?”

  生:“有”

  师:“甩腔体现了河南人什么性格来的?”

  生:豪放

  4.师:“那你们试着唱出来。这遍唱该注意什么?”

  生:“甩腔,吐字咬字,附点要夸张”

  (5)教师用不同变化唱歌曲一段,学生感受哪个好听

  1.师:“我想给歌曲加点变化,你们听听哪个好听。”

  生:“有力度对比的好听”

  师:“咱们唱唱有力度对比的。”

  设计意图:采用师范,模仿等直观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把握民歌的风格特点,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4.歌曲拓展:加入简单的二声部合唱,(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加进来)

  阶段目标:学生感受体验简单二声部带来的和声效果

  师生合作,学生唱主旋律,师唱71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合作,使短小的歌曲变的丰富,锻炼培养二声部歌唱的能力。

  5.结束课堂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对河南民歌有了一些了解吗?体会到河南人性格豪爽了吗?以后我们还要学习更多好听的地方民歌,同学们今天表现的很好,下课。”

户外活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增强身体的灵活性,练习四散追逐跑。关注幼儿情绪,和孩子建立亲密关系

  活动准备:场地

  活动重点:跑的方法

  1.宝宝不推不挤

  2.在老师身边游戏

  设计意图:以游戏的方式吸引幼儿的.兴趣。引出今天的主题创设情景,激发幼儿表达的愿望,学习儿歌。

  活动反思:今天孩子第一天来到了幼儿园,老师给与幼儿比较宽松的氛围,从孩子的情绪上给与关注。我们和孩子们一起进行了很多的亲密接触,抱一抱。亲一亲,感受和老师的亲密的关系,通过和孩子们一起交流谈话,发现孩子对于自己长大了很感兴趣,于是我们通过儿歌再次感受自己长大了,给孩子提出自己长大了都干什莫事情,从早晨自来园,自己叠衣服开始做起。

户外活动教案 篇5

  一、教材简说

  这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这是一首写小动物在夏天的情形的儿歌。这里写的小动物大都是昆虫,因此,本课要求认识的字大都有虫字旁。教学本课可在学生熟读儿歌的基础上,联系大自然和教材中的彩图,采用多种方法读准字音,认记字形。

  二、学习目标

  1.认识“蜻、蜓”等14个生字。会写“蚂、蚁”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3.有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三、教学建议

  (一)识字写字

  1.小组合作学习,运用形声字的规律识字: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运。

  2.可让学生用肢体表演字词的意思并识字:展(翅)、网。学生可一人表演,也可多人合作表演。

  3.可用相关基本字编成韵语识字:

  虫字旁,昆虫多。小蜻蜓,像飞机。

  蜘蛛忙,忙结网。小蝴蝶,穿花衣。

  虫字旁,有动物。爱劳动,小蚂蚁。

  小蝌蚪,水中游。小蚯蚓,在翻地。

  4.要指导学生注意读准前后鼻音和翘舌音的字词:蜻蜓、展翅、蚓、蜘蛛。

  5.本课六个要写的字中,两个上下结构的字“前、空”和两个半包围结构的字“房、网”,可迁移运用以前学过的有关知识。建议重点指导“蚂、蚁”二字。这两个字都是虫字旁,应该写得左右大致相等。虫字旁要注意别把下面的`提写成横。右边的“马、义”二字均为字形比较宽扁的字,它们与虫字组合成新字,关键是要写得瘦长,建议老师一笔一画地指导学生描红与临写。

  (二)朗读感悟

  1.教师范读这组教材的导语,激发学生学习这组教材的兴趣。

  2.观察教材上的彩图,让学生先说说在彩图上看到或想到夏天有些什么有趣的事。

  3.在说的基础上,学生自由试读识字儿歌。

  4.教师抽查学生朗读情况,指导学生读正确。

  5.学生在读正确的基础上,采取多种形式练习读流利。如,一人一句的接力读,男女同学或小组的竞赛读,配合动作的表演读,等等。

  (三)实践活动

  观察日记发布会

  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条件,观察一种小昆虫或一种小动物,并在观察日记发布会上,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发布自己的观察体会。如,可以用绘画的方式,可以用口头发布的方式,也可以用表演的方式。

  四、教学设计举例

  (一)看图谈话,引出所学生字

  1.观察教材上的彩图,学生先说说从彩图上看到或想到夏天有些什么有趣的事。图上有什么呢?有蜻蜓,有蝴蝶,有蚂蚁。出示“蜻蜓、蝴蝶、蚂蚁”。它们在干什么呢?出示生字“展、运”。

  2.看蚯蚓、蝌蚪、蜘蛛的挂图或多媒体课件。我们又看到了什么呢?出示“蚯蚓、蝌蚪、蜘蛛”。看看蜘蛛在干什么?出示“网”。

  (二)学习生字

  1.小组合作学习,运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学习带虫字旁的字: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

  2.用肢体语言演示字词的意思:展(翅)、运、网。

  (三)练习巩固

  用基本字加偏旁编儿歌的方法记生字。

  (四)朗读感悟

  1.自由试读识字儿歌。

  2.读出含有要求写的字的句子:“蜻蜓半空展翅飞”、“蚂蚁地上运食粮”、“蜘蛛房前结网忙”,结合词句理解字义。

  3.抽查朗读,根据抽查情况指导读正确、读流利。

  4.一人一句接力读。

  5.男女同学或小组竞赛读。

  6.配合动作表演读。

  (五)指导写字

  1.指导写“前、空”时,注意这两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前”是上小下大,“空”是上大下小。

  2.教师范写,学生仿写。

  3.学生掌握要点自己写。

  (六)展示活动

  1.我会认。

  展示自己会认的带虫字旁的生字。

  2.我会写。

  能听写本课六个生字。

  3.我会编。

  学生自己结合生字或结合课文内容编儿歌。

  五、资料袋

  蚂蚁趣谈

  蚂蚁是孩子们生活中最熟悉的动物了。蚂蚁的身体有什么特点呢?通过放大镜我们可以看到:蚂蚁的身体明显地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长有三对足。蚂蚁的趣闻很多,如,喜欢吃蚜虫的蜜露;触角会传递信息;能举起比自己身体重52倍的东西;最大的蚂蚁有2.5厘米长, 最小的蚂蚁只有0.1厘米;蚂蚁会辨别气味,发现对方不是自己家族的成员,就会咬杀争斗。

户外活动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探索模仿青蛙的动作,学会蹲跳,跳过20cm高的障碍物;

  2.通过游戏,发展连续跳 ;

  3.乐于参加体育活动,体验参与体育活动的乐趣,增强自信心。。

  活动重点:

  探索模仿青蛙的动作。

  活动难点:

  学会蹲跳,掌握正确的起跳和落地姿势。

  活动准备:

 1.绿色卡纸做成的荷叶,小青蛙胸饰每人一个。

  2.鞋盒若干,卡纸做成的小昆虫多个。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热身运动,教师引导幼儿模仿一些动物的动作:蜗牛慢慢地走,螃蟹横着走、小鸭子摇摆着走、小兔蹦蹦跳、小鸟左右飞;

  师:每个小动物走的方法都不一样,小朋友们模仿得真好!

  2.幼儿集中站在圆圈(池塘)上,引导幼儿自由探索在这一个环节中通过提问,启发幼儿有意识地探索模仿青蛙跳的方法。。

  (1)提出问题: “请小朋友们看一看自己的胸口,我们今天是什么小动物啊?”,指出幼儿是青蛙宝宝,老师是青蛙妈妈。

  师:小朋友们,动动脑筋想一想,青蛙是怎么走的?那么青蛙是怎么跳的呢?请小朋友想一想,自己在圆圈上跳一下(强调跳一下,不能离开小池塘)。

  (2)请个别幼儿到中间给大家演示模仿,其他幼儿注意观察。

  师:妈妈请两个青蛙宝宝到中间来跳给大家看一下。

  二、基本部分

  1.教师多次示范蹲跳,引导幼儿注意动作要领:

  (1)探索起跳姿势:双腿弯曲,双手放在身后。

  师:小眼睛看妈妈,看看妈妈是怎么跳的。和刚才青蛙宝宝跳的一样吗?现在妈妈准备跳了,注意看哦,妈妈的腿怎么了,妈妈的的手在哪里?

  (2)探索跳的动作:双腿用力蹬地,用力向上跳,双手自然地往上摆。

  师:看好了,妈妈要跳了,先看妈妈的腿。妈妈跳的时候腿怎么了?再看,妈妈跳的时候手去哪里了呢?

  (3)落地姿势

  师:跳完了怎么到地面的呢?看好妈妈的腿。落地的时候脚的哪个地方先到地面的?手怎么样了?

  2.请个别幼儿到中间来跳,其他幼儿观察,个别不到位动作指导纠正。

  师:哪个青蛙宝宝愿意到中间来要用妈妈刚才教过的动作跳一跳?跳之前听好了:其他青蛙宝宝睁大眼睛要看好,请你们来当小教练,看看他哪里和妈妈跳的不一样。跳的时候可以轻轻地数一数“1,2,跳!”

  3.排列成4列,每列5人,轮流跳过前面的两个障碍鞋盒。

  师:青蛙宝宝们都学会了吗?现在请听好妈妈的话,请宝宝们排好队,一个接一个的跳过前面的鞋盒,你们能做到吗?听好了,别的宝宝跳的'时候千万不要推,不要大声讲话,要不然小青蛙一紧张就跳不过去了。

  4.个别幼儿纠正。每组多加两个鞋盒,师示范,发展连续跳。

  师:现在每一组有几个鞋盒了呢?请青蛙宝宝数一数。青蛙宝宝,你们能跳过4个鞋盒吗?大声的说,能不能?妈妈现在要跳过去,你们能像妈妈一样勇敢吗?如果你能像妈妈一样跳的快一点就更棒了!

  5.加高鞋盒的高度,鼓励幼儿尝试。

  宝宝们,你们都学会了,跳的真棒!真是勇敢地小青蛙。现在妈妈来考考你们,如果鞋盒有这么高,你们能跳过吗?我相信每一个小青蛙都行的!你们相信自己吗?试试看吧。

  6.游戏环节:小青蛙捉害虫

  师:青蛙宝宝们,现在田里有好多害虫,我们帮助农民伯伯去把它抓住好吗?跳过去抓住害虫就跳回来送到小筐子里。轻轻地拍下一个青蛙的手,告诉他快去捉害虫,好吗?在出发之前宝宝们要听好:一个接一个的跳,不要推,不要大声说话,不然会被害虫听见的,害虫就会跑了。捉住害虫回来要轻拍下一个小青蛙的手,要不然下一个小青蛙就不知道要出发了。听明白了吗?

  三、结束部分

  师:“小青蛙们玩累了,我们坐到荷叶上休息一下吧。跟老师一起来放松一下吧。”

  音乐起,坐在椅子上和妈妈一起放松,头,双手,腿,最后摘下青蛙胸饰,安静的睡在椅子上。和老师再见。

  这个环节对于跳跃动作的学习主要采取让幼儿自己观察﹑发现,掌握动作要领。达到了自主学习的效果。

【户外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户外活动教案02-07

小班户外活动教案02-21

中班户外活动教案03-15

户外活动安全教案11-18

小班户外活动教案11-29

户外活动的安全教案12-16

中班《户外活动》教案12-13

户外活动中班教案03-26

中班户外活动教案04-01

安全户外活动教案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