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职网>实用文>教案>中班音乐教案

中班音乐教案

时间:2023-04-24 11:47:34 教案 我要投稿

【必备】中班音乐教案集合7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音乐教案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必备】中班音乐教案集合7篇

中班音乐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感受1的节拍。

  2、享受随音乐扮演的乐趣。

  活动准备:

  1、"音乐doremi":《合拢张开》(请参照幼儿用书,曲谱见【附】)。

  2、cd:《合拢张开》

  3、铃鼓。

  活动过程:

  1、体验打喷嚏,感受不同的"打喷嚏"节奏。

  --表演打喷嚏的动作。

  --观看、倾听老师打的不同"时值"的喷嚏,并用拍手的方式表达对1和?的`理解。

  2、学唱《合拢张开》,在"哈啾"时引导幼儿想象不同动物打出各种有趣的"喷嚏"。

  --幼儿随着歌曲做动作:

  合拢 张开 合拢 张开 小手拍一拍双手合拢 张开 双手合拢 张开 小手摇一摇(拍两下)。.....

  --老师接着以铃鼓引导幼儿整首歌都以1的节拍拍手,最后唱到"哈啾"时再做动作,再让幼儿以?的节拍拍手。

  --将幼儿分成两组,面对面坐下来,一组拍1的节拍,另一组拍?的节拍,唱完整首歌,让幼儿感受1于?这两种节拍的不同。

  --请幼儿将自己想象成长长鼻子的大象,大大嘴巴的河马,乌龟、小鸟和天空。.....再次进行歌唱。

  课后分析:

  表达时值最好以铃鼓引导幼儿拍手。

  活动延伸:

  可作课前导入游戏,让幼儿熟悉歌曲。

中班音乐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掌握断顿、欢快和连贯、舒缓的不同演唱方法。

  2、借助已有经验、图片和老师的提问,理解并记忆歌词。

  3、在对唱的过程中注意倾听同伴的声音,及时接唱。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教学CD。

  活动过程

  1、学唱歌曲第一段。

  教师:秋天里,小树叶飘下来了,那么到了冬天,谁会从天上飘下来呢?到底是不是呀?我们来听一听。(教师完整清唱歌曲第一段)教师:是谁来了呀?原来,真的是小雪花唱着歌儿飘下来了,那小雪花飘到了哪里?发出了什么样的声音呢?

  教师:小雪花敲着窗户沙沙沙沙沙。(教师根据幼儿回答,揭示图谱"窗户""沙沙沙")教师:(教师揭示图谱"问号")咦?这是什么?它表示什么意思?有谁听到歌曲里是怎么提问的?(幼儿回答后,教师指着图谱清唱第一段第一句)教师:我们一起来把这个问题唱出来吧!

  教师:那小雪花是怎么回答的呢?它飘下又是要告诉我们什么的呢?这些答案也藏在了这些白纸后面的图画里,请你们再仔细听一听这首歌,找一找答案,如果说对了,就能把这些小图片叫出来了。(教师再次完整清唱歌曲第一段)教师:听清楚了吗?小雪花是怎么回答的呢?(教师根据幼儿回答,边唱第一段第二句边揭示图谱"雪花")教师:现在我们也来当一次小雪花吧,一起来回答这个问题吧。

  教师:你们这些小雪花唱得可真好呀!那哪一片小雪花能告诉我你是从哪里飘下来的?(教师在幼儿回答好后揭示图谱"↓")教师:你能唱出来吗?那听黄老师这片大雪花来唱一唱吧。(教师清唱第一段第三句歌词)教师:小雪花们,你们听到了吗?我是怎么唱的?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教师:小雪花告诉我们冬天来到了,"告诉你,告诉他,冬天来到了。"(教师清唱第一段第四句歌词,并揭示图谱"冬天")幼儿看图谱,尝试完整演唱第一段歌词。

  2.幼儿尝试在第一段的基础上填编第二段部分歌词,学唱第二段。

  教师:其实这首歌曲还有第二段呢,郑老师也把它们画成了一幅一幅的小图片,请你们看看他们与第一段的小图片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教师帮助引导幼儿找出不同之处。幼儿每找出一处不同,就根据幼儿回答,教师唱前半句,幼儿填编不一样的'后半句。

  教师总结:原来第二段中是小雨滴来了,到了春天,天气渐渐暖和起来,天上会下小雨来,"沙沙沙沙沙"变成了"嘀嘀嘀滴嗒","飘下来"变成"落下来","冬天来到了"变成了"春天来到了"。

  幼儿尝试跟音乐完整演唱第二段。

  教师:刚才我们在唱第一段的时候配上了好听的音乐,这一次,我们把第二段也配上音乐来唱一遍,一定也非常好听。

  活动延伸在幼儿已经熟悉歌曲以后,鼓励幼儿创编表现雪花和雨滴的舞蹈动作。

  活动反思:

  《雪花和雨滴》是一首旋律优美、节奏欢快的乐曲,歌曲中包含了两个季节的明显的特征,一个是冬天的雪花、一个是春天的雨滴,而这两种现象也都是幼儿最喜欢的。因为冬天的雪花飞舞,幼儿能够想象出推雪人、打雪仗的场景、春天的雨滴幼儿又能够描绘出下雨天踩雨嬉闹的欢快心情,因此这首歌曲幼儿学起来就不是很难。中班幼儿已经有了初步对音乐经验的积累,又特别喜欢音乐游戏,他们活泼好动,乐于体验并积极参与到音乐游戏中,能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中班音乐教案 篇3

  活动名称:音乐

  活动内容:歌曲——扮家家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充分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

  2、启发幼儿表现出当爸爸妈妈烧菜的高兴、快乐的情感。

  3、引导幼儿探索尝试运用对唱和齐唱的方法表现歌曲欢快的情绪和不同的角色。

  活动准备:各种蔬菜的图片、娃娃的哭声

  活动过程:

  1、在“扮家家”音乐伴奏下,玩《买菜》的游戏,导入活动内容。

  2、语言节奏练习:按节奏说菜名。

  3、教师完整范唱歌曲,幼儿欣赏。

  4、引导幼儿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1)幼儿跟老师一起完整学唱歌曲。

  (2)引导幼儿用不同的.情感逐句艺术处理歌曲。“娃娃家里的爸爸样子可神气了,应该怎样这句?”———自豪、有力“妈妈都很温柔,应该怎样唱妈妈?”———温柔、优美,唱足二拍子“炒小菜时,怎样炒得?(动作)你觉得高兴吗?带劲吗?应该怎么念这句?”———高兴、跳跃“宝宝肚子饿了,有没有力气?应该怎么唱?”——轻轻唱“宝宝肚子饿了,爸爸妈妈来喂宝宝、照顾宝宝,感到很自豪,应该怎样唱?——响亮

  (3)幼儿随音乐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5、结合图谱,引导幼儿探索学习对唱和接唱的方法。

  6、启发幼儿续编歌词,编出不同的菜名唱出。

中班音乐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熟记歌词为了能流利唱出来。

  学会和老师配合完成这首歌的演唱。

  教学准备:《老师老师》歌谱一架电子琴

  教学过程:

  1、孩子们教师节要到了了,你们给幼儿园的所有老师们准备好要表演的节目了吗?

  2、那你们好好的想要表演什么节目?没想出来啊!

  3、那老师这有首歌,适合教师节表演,我们可以今天学会,明天唱给老师们听行不?

  4、老师先给你们示范着唱一遍,你们要仔细的听哦!

  5、孩子们这首歌好听吗?那你们想不想学啊?

  6、那我们都听完这首歌是不是还不知道叫什么名字那?这首歌叫《老师老师》。

  7、孩子们我们首先是不要记住歌词,才能把歌流利的唱出来啊!

  8、现在老师说一句歌词,你们也要说一句歌词,我们把歌词记住,就能快点的学唱歌了对不?

  9、歌词读熟后,我们现在学习和老师一句句的唱,老师唱一句,你们也要跟着唱哦!

  10、我们为了音调长得更准,我们反复多次练唱,在唱歌的过程中教师要多多纠正幼儿唱的不对的地方。

  11、孩子们你们太棒了,学了几遍就唱着这么好,我们要继续努力哦!

  12、不知道孩子们有没有发现,这首歌还有老师唱的部分,我们要学会配合完成。

  13、老师现在讲给你们听,那部分是你们唱的.,那部分是老师唱的,我们练习配合唱歌。

  14、孩子们都听明白了吗?我们来配合唱一唱吧!(重复多次练习配合唱)15、孩子你们配合的已经很好了,要继续努力哦!

  16、孩子们下课了要多多的练习哦!

  教学结束。

中班音乐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学习与同伴协商探讨用不同的乐器进行演奏,练习不同的节奏型。

  2.鼓励幼儿大胆的创编节奏型,并把自己编的节奏型配合适宜的音乐进行表演。

  活动准备:

  《紫竹调》音乐磁带;铃鼓;碰铃;三角铁等乐器;节奏卡。

  活动过程:

  1.教幼儿认识节奏卡上的各种节奏型。

  今天要在小朋友中选一个小音乐家,看今天谁打的拍子好就选谁。我们先认识一下今天的节奏型·····我们先来用手来打一下这个节奏型,一会谁打得好老师就发给他一个小乐器让他成为小音乐家(带幼儿用手打拍子),逐渐发给认真的`幼儿,直到每个人都拿到乐器,然后带幼儿用乐器再演奏几遍进行加强》

  2.鼓励幼儿大胆的创编节奏型,并把自己编的节奏型配合适宜的音乐进行表演。

  活动评析:

  今天孩子们学得很开心,我让每个幼儿都当上的小音乐家,都掌握的很好。

中班音乐教案 篇6

  活动设想:

  本班幼儿已经认识了五线谱表、高音谱号及音符1、2、3在五线谱表上的位置,对听音辨音的系列活动产生了较为浓厚的兴趣。本次活动是在此基础上,尝试让幼儿进一步认识音符5在五线谱表上的位置,通过创设音乐王国情境和各种有趣的听音辨音游戏,在学中玩,玩中学的过程中,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培养幼儿在音乐活动中自信、大胆地表现自我的能力,体验听音辨音这种音乐活动的快乐,进一步激发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通过身体动作来表现音符的高低,培养幼儿听辩不同音高的能力和动作表征能力。

  2、尝试学习互相合作编乐曲、分享合作的快乐。

  3、激发幼儿学习音符的兴趣,寻找音符5在五线谱上的位置,体验听音辩音活动的乐趣。

  4、巩固切分音符的唱法。

  5、喜欢听音乐,体验随乐表现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认识五线谱表、高音谱号及音符1、2、3在五线谱表上的位置。

  2、情景设置—音乐王国。

  3、教具准备:挂图一张,高音谱表、人手一个小音符的挂饰、录音机、磁带、地谱(在地板上画五线谱)若干个。

  活动过程:

  一、感受音符不同的音高

  1、随着《哆来咪》音乐欢快地进场,参观音乐王国。

  2、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向音乐王国里的小音符问好。1双手在脚踝处,2在小肚腿处,3在膝盖处,4双手叉腰,5双手交叉抱手臂,6双手指肩,7双手抱头,1双手斜上举。

  二、辨别音符不同的位置:游戏《朋友在那里》启发幼儿说说音乐王国里有什么?(音符、五线谱等)并找个音符做朋友。幼儿根据自己身上挂的音符在五线谱上的位置,边表演边找到跟自己身上挂一样的音符的小朋友。

  三、认识5在五线谱上的'位置。

  1。出示挂图以讲故事的形式,复习音符1、2、3在五线谱表上的位置并引导探索音符5在五线谱上的位置。整体认识:在音乐王国里有许多会唱歌的房子,房子里住着高音谱表,高音谱表有几条线?(请小朋友拿出手指数一数)还有什么谱号?(高音谱号)这时候,来了许多音符豆豆,它滚呀滚,滚到了下加一线,唱歌的房子就唱起来了:“1——”,它又滚呀滚,滚到了第一线,唱歌的房子又唱起来了:“3——”,(可以提问幼儿唱什么音)它又滚呀滚,滚到了下加一间,唱歌的房子就唱起来了:“2——”,(可以提问幼儿唱什么音)它又滚呀滚,滚到了第二线,唱歌的房子就唱起来了:“5——”,音符豆豆都滚到了唱歌的房子里,它们唱啊,跳啊,高兴极了。

  2。老师变换音符的位置,幼儿听琴唱一唱。

  四、听音辨音游戏:

  1、《音符找家》游戏:听琴声辨别是那个音符,跳到这个音符在地谱上的相应位置,并随着音乐的节奏学着各种动物唱出这个音符。音符找到家后,听老师所弹的是自己的音符就跟着节奏在地谱上跳一跳。

  2、《锤子、剪刀、布》游戏:小朋友自由结伴一起玩锤子、剪刀、布的游戏,赢的小朋友唱音符,输的小朋友就在五线谱上跳出这个音符的位置。

  五、听音乐自由表演“哆来咪”结束。

  活动评析:

  听音辩音活动——指导用书“快乐的小音符”(中班)选自《福建省新编教师指导用书》。该教师是根据本班幼儿实际和班级幼儿音乐教育活动的水平创造性地使用指导用书。教师首先以参观音乐王国的形式把幼儿带入充满童趣的音乐情景,随后展开的用身体动作表现小音符音高的游戏、听音游戏、辨音游戏、“锤子、剪刀、布”的综合游戏、以及在地谱上跳音符舞的游戏,无论从哪个环节看,教师都强调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快乐和自由表现的音乐活动教育。活动中教师引进了奥尔夫体系的音乐教育思想,重视情感教育和思维灵活性的教育。从活动过程中我们可以感觉到:幼儿根据自己所听所理解想怎么表现就可以怎么表现,能怎么表现就可以怎么表现。教师巧妙的指示语和地谱游戏环节直接用示范的方式提示的方式引出新任务,引导幼儿学习和表现。

  从活动目标看,该活动有三个方面的具体目标:第一,用身体动作来表现音符的高低;第二,尝试学习互相合作编乐曲;第三,找到音符5在五线谱上的位置。这些预设目标指向性明确,符合中班幼儿的年龄要求。同时教师能根据《纲要》精神,时代发展对艺术教育提出的新的要求,活动中还注重“分享合作的快乐”和“体验听音辩音活动的乐趣”的艺术教育目标的实现,幼儿始终积极参与活动的全过程,用自己的身体动作与教学内容“小音符”之间产生了积极的互动,这也是这个活动最大的成功之处。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我为了避免孩子从头唱到尾,在解决难点四分音符与感情技巧处理部分,我采用了谈话的方法,让孩子稍微休息了一会,使活动能够动静结合,孩子们的表现基本上完成了我预设的目标。当然了,本次活动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师和专家多加指点。

中班音乐教案 篇7

  一、说教材

  本节课主要是复习律动《猪八戒吃西瓜》中的各个动作,切西瓜、吃西瓜、扔瓜皮、摸肚子、打妖怪、睡大觉等,来进一步感受律动的旋律,体验活动的快乐,鼓励幼儿创编其它动作,发展其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说目标

  由于本节课是复习课,所以目标定是:

  1、能够在音乐的伴奏下练习各个动作。

  2、继续让幼儿感受律动的旋律,培养对音乐的兴趣,体验活动的快乐。

  3、鼓励幼儿创编自己的动作。

  三、说活动准备

  1、电子琴一架。

  2、切西瓜、吃西瓜、扔瓜皮、摸肚子、打妖怪、睡大觉等图片。

  四、说活动重难点

  练习各个动作。

  五、说教法

  本次活动主要运用示范、演示、练习等教法。

  六、说学法

  本次活动主要运用模仿、表演等学法。

  七、说过程

  (一)开始部分

  出示图片,直接导入:

  师:小朋友,这节课我们来共同复习一下律动《猪八戒吃西瓜》的所有动作。

  ( 二)基本部分

  1、启发幼儿回想 猪八戒吃西瓜的动作。

  (幼儿自由讨论回答)

  2、老师,再逐一出示切西瓜、吃西瓜、扔瓜皮、摸肚子、打妖怪、睡大觉等图片。

  (引导幼儿练习各个动作,较难的动作可以多演示多练习))

  3、师生共同练习。

  (1)节拍练习

  (2)音符练习

  (3)音乐练习

  (老师巡回指导,发现做起来有困难的`孩子要及时的给与帮助和鼓励)

  4、集体、分组、单个练习。

  (要多鼓励勇于表现者,并注意引导个别注意力不太集中的孩子)

  5、检测所学效果。

  (奖好鼓差)

  (三)结束部分

  这节课我们共同练习了猪八戒吃西瓜的所有动作,但是小朋友们千万不敢学习猪八戒乱扔瓜皮的行为,一定要养成不乱扔东西的好习惯。

  八、说教学延伸

  下课以后,我们再创编一下猪八戒吃西瓜的其它动作,再上课时展示一下那个小朋友想象的动作最多。

【中班音乐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音乐教案06-16

中班音乐《听》教案03-15

中班音乐买菜教案04-07

中班音乐鸭子教案11-17

【推荐】中班音乐教案01-14

中班音乐教案【推荐】01-14

【热】中班音乐教案01-10

中班音乐教案【精】01-10

中班音乐春天教案02-10

中班音乐教案《打电话》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