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三个儿子教案

三个儿子教案

时间:2023-04-15 16:33:25 教案 我要投稿

有关三个儿子教案九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三个儿子教案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有关三个儿子教案九篇

三个儿子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巩固、复习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欣赏课文的内容,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重点和难点】

  读准人物的不同语气,领悟课文揭示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

  1、网络游戏复习生字。

  2、开火车认读此语。

  过渡:大家真棒!大家看,老师是这样夸你们的,你们的妈妈是怎么夸你们的'?今天我们来看看课文里这些妈妈是怎么夸自己的儿子的。

  二、学习课文

  1、自由读课文。用横线划出妈妈们的话。

  2、分小组分角色朗读三位妈妈的话,要读出她们的样子来。

  3、出示幻灯片,指名读三位妈妈的话。指导读出不同的语气。

  (第一、二位妈妈的骄傲、自豪。第三位妈妈语气的平淡)

  (第三位妈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相关板书:即聪明又有力气唱歌好听没什么可说的)

  4、分角色表演三位妈妈。

  5、在妈妈打水回去的路上,又发生了什么事呢?

  6、幻灯片出示第8段,学生齐读,你读了这段,有什么发现?

  7、指导读出水重的感觉。

  8、默读课文最后几段,想:明明是三个儿子,为什么老爷爷却说只看见一个儿子?

  9、小组讨论后汇报。

  (引导结合三个儿子的不同表现说)

  10、引导理解:老爷爷看见的儿子是哪个儿子?他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板书:孝敬父母)

  (擦去没什么特别)

  11、看了这三个儿子的做法,你有什么感受?我们给第三个儿子戴上一朵大红花。

  (板画:花)

  过渡:在我们的资料城中,还有许多孩子孝敬父母的故事。大家去读一读,等会儿把你了解到的故事说给你的好朋友听。

  三、拓展阅读

  四、打写

  1、我能做个好儿子(女儿)。

  2、说话你平时在家里是怎么做的?读了课文和资料城里的故事之后,你有新的想法吗?

  3、把你的想法写下来。

三个儿子教案 篇2

  学习目标

  1.会认既等6个生字,会写拎等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课前准备

  1.学生预习课文,自学生字。

  2.学生询问自己的父母,了解他们小时候是如何为你的爷爷奶奶分忧的。

  3.学生采访班里的同学,了解父母平时对他们的评价。

  4.老师准备教学课件、生字卡片等。

  第一课时

  谈话导入

  1.交流课前询问和采访中的收获。

  2.交流在家里为父母做了哪些事,有什么感受。

  自主读通课文

  1.出示我会读图标,学生自读课文,读准生字,自己觉得难读的句子,做个记号。

  2.多读几遍没读通的句子,再听听同桌是怎么读的。

  3.出示带生字的句子,让学生选择读。

  a.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既是第四声)

  b.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嗓是平舌音)

  c.三个妈妈打了水,拎着水桶回家去。(拎是前鼻音,桶是第三声)

  d.水直晃荡,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晃是多音字,在此处读第四声)

  e.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眼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甸是前鼻音,在沉甸甸一词中读第四声)

  自主识字

  1.学生拿出生字卡片,在学习小组内读给伙伴听。要求看清字形,读准字音。(老师参与学生活动)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

  3.游戏检查学生掌握生字的情况。(摘苹果:如果大家都认识并能读准,苹果生字卡片就成熟摘下来。没掌握的生字,留在树上,提示学生在读课文时进一步学习)

  朗读课文

  1.创设情境,小组分角色反复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老师可通过范读让学生感悟人物的语气。

  2.在小组内质疑、讨论,老师巡视点拨。

  3.全班汇报交流。(随机通过说话练习感悟既又的意思)

  4.如学生对老爷爷的话提出疑问,老师可组织讨论,重点理解;如学生没提到这个问题,老师可随机提问,让学生讨论:

  这一个儿子是指谁?老爷爷的话是什么意思?(真正的儿子应该为父母分担生活重担,在老爷爷的眼里,不懂得孝敬父母和为父母分忧的儿子,不能算真正的儿子)

  指导写字

  出示我会写图标,指导写字,并组织展示。

  指导重点:

  1.注意别忘了拎的最后一点,膊的右上一点。

  2.前面六个左右结构的字,老师可重点范写、指导拎字和膊字。

  3.甸字是半包围结构的字,可提醒学生里面的田字可往左伸出一点,使整个字显得更匀称。

  4.晃荡是上下结构的字,晃字要写得上窄下宽,老师可范写指导。

  第二课时

  巩固识字

  出示带生字的词语,让学生认读。

  编写课本剧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小组合作,根据课文情节、环境和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情绪等进行合理想象,把课文改编成课本剧。

  3.确定各人所扮演的角色。

  4.设计场景的布置。

  排练课本剧

  各小组演练,老师巡视,随机点拨。

  课本剧表演并评议

  1.以小组为单位表演课本剧。

  2.引导学生评议。

  a.人物的语气──前面两个妈妈说的话,应该用自豪的语气,第三个妈妈的语气应该是平静的,老爷爷的说话应该用意味深长的语气。

  b.人物的动作──在情境中理解迎面迷住沉甸甸直晃荡等词语的意思。

  c.人物的表情──前面两个妈妈的表情应该是骄傲的,第三个妈妈的表情应该朴实,老爷爷应该慈祥;前面两个儿子应该天真,第三个儿子应该淳朴。

  课后拓展

  1.节选《新三字经》中的内容印发学生,供课外阅读。

  为人子

  方少时

  尊长辈

  习礼仪

  能温席

  小黄香

  爱父母

  意深长

  能让梨

  小孔融

  手足谊

  记心中

  孝与悌

  须继承

  长与幼

  骨肉亲

  亲养儿

  多苦辛

  报春晖

  寸草心

  亲有教

  儿恭听

  做错事

  即改正

  把本课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片段

  ●1.拓展。

  (1)如果前面两个孩子,听了老爷爷的话,看了第三个孩子的表现,他们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呢?是啊,这三个儿子都是妈妈的好孩子。

  (2)那你们呢?把你的'特别的表现先告诉你的同桌。

  2.读文与学文。

  (1)学习妈妈的话。小朋友的表现都很好,这么短的时间里记住了所有生字,妈妈看了一定会夸奖你的.她会说些什么?

  (2)看了第三个孩于的表现,听了老爷爷的话,前两个孩子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呢?

  (3)学到这儿,小朋友们想一想你在家里是爸妈的好孩子吗?告诉你的同桌吧!

  ●1.重点读第6自然段: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1)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生1:也许是说她的儿于既不聪明,也没有力气。

  生2:也许是说她的儿于既不会唱歌,嗓子也不好听。

  生3:也许是她的儿子太普通,没有什么特别的。

  生4:也许是她妈妈不愿在别人面前夸耀她的儿子,要留一手。

  (2)你有什么问题要问这个妈妈。

  生二:你的儿子真的没有什么特别的吗?

  2.表演(想象补充,四人小组合作)。

  当这个孩子接过沉甸甸的水桶时,这三个妈妈会怎么说。

  生1:瞧,您的孩子多么疼你!唉,您有一个好儿子。

  生2(羡慕地):您还说您儿子没有什么特别的。

  生3(微笑着):他还经常帮我干活,经常对我说:这是我应该做的!,真的没有什么特别的。

  3.实践活动。

  小记者访谈:实话实说

  生活中你是怎么做的?学了这篇课文,你又有什么新想法。

  (山西省太原市大南关小学

  李海萍)《爱迪生救妈妈》教学设计片段

  1.实物演示,合作交流,共同体验。

  拿出你们准备的小镜子,让我们一起试试看,当时爱迪生是怎样做的。(以小组为单位把镜子拿到窗前让镜子反射太阳光,再把镜子放到灯光下.老师和学生一起观察,一起说说发现了什么?)

  2.作业建议。

  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跟他们说说这个故事的感受、想法并写下来。

三个儿子教案 篇3

  一、拓展。

  (1)如果前面两个孩子,听了老爷爷的

  话,看了第三个孩子的表现,他们会怎么想,

  又会怎么做呢?是啊,这三个儿子都是妈妈的

  好孩子。

  (2) 那你们呢?把你的“特别的表现” 先告诉你的同桌。

  二、读文与学文。

  (1)学习妈妈的话。小朋友的表现都很好,这么短的时间里记住了所有生字,妈妈看了一定会夸奖你的、她会说些什么?

  (2)看了第三个孩于的表现,听了老爷爷的话,前两个孩子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呢?

  (3)学到这儿,小朋友们想一想你在家里是爸妈的好孩子吗?告诉你的同桌吧!

  (安徽省芜湖市利民路小学 江飞飞)

  1、重点读第6自然段:“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1)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生1:也许是说她的儿于既不聪明,也没有力气。

  生2:也许是说她的儿于既不会唱歌,嗓子也不好听。

  生3:也许是她的儿子太普通,没有什么特别的。

  生4:也许是她妈妈不愿在别人面前夸耀她的儿子,要留一手。

  (2)你有什么问题要问这个妈妈。

  生二:你的儿子真的没有什么特别的吗?

  2、表演(想象补充,四人小组合作)。

  当这个孩子接过沉甸甸的水桶时,这三个妈妈会怎么说。

  生1:瞧,您的孩子多么疼你!唉,您有一个好儿子。

  生2(羡慕地):您还说您儿子没有什么特别的。

  生3(微笑着):他还经常帮我干活,经常对我说:“这是我应该做的!”,真的没有什么特别的。

  三、实践活动。

  小记者访谈:实话实说

  生活中你是怎么做的?学了这篇课文,你又有什么新想法。

  (山西省太原市大南关小学 李海萍)《爱迪生救妈妈》教学设计片段

  1、实物演示,合作交流,共同体验。

  拿出你们准备的小镜子,让我们一起试试看,当时爱迪生是怎样做的。(以小组为单位把镜子拿到窗前让镜子反射太阳光,再把镜子放到灯光下、老师和学生一起观察,一起说说发现了什么?)

  2、作业建议。

  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跟他们说说这个故事的感受、想法并写下来。(黑龙江省大庆市直属机关第四小学 关宏莹)

三个儿子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1.巩固、复习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欣赏课文的内容,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二、复习导入

  (一)复习生字

  1.昨天我们认识了第23课的生字,你们还记得它们吗?(出示课件)你们看,生字宝宝们已经迫不及待地排好队等着和你们打招呼呢!你们能大声地叫出它们的名字吗?(指名读生词)

  (师夸学生)你们的声音可真洪亮!

  (通过复习生词和设计夸奖学生的环节,为提升学生自信、导入新课做准备。)

  (二)生活情景导入

  1.不仅老师爱夸你们,你们的妈妈也爱夸你们!你们的妈妈经常怎么夸你们的呢?快说给你的同桌听听吧。(同桌互相说)

  2.老师这儿还有几位俄罗斯的妈妈在夸奖自己的孩子,你们想知道她们是怎样夸自己孩子的吗?那就快去大声地读一读课文吧,在读课文时请你思考两个问题:

  ① 课文中的这件事发生在什么地方?

  ② 课文中的哪几个自然段描写了几位妈妈在议论自己的孩子?

  (借助这个环节激发学生想说话的欲望,让学生们在口语交际中锻炼自己,也为学生们感悟课文中几位妈妈说话时的心情做铺垫。)

  三、新授

  (一)学习1~6自然段

  1.指名回答第一个问题:课文中的这件事发生在什么地方?(显示:井边)

  齐读第一自然段。

  2.指名回答第二个问题:课文中的哪几个自然段描写了几位妈妈在议论自己的孩子?(2~6自然段)

  3. 学生自由地读2~6自然段,体会各位妈妈的心情,注意读出不同的语气来。

  4. 指导朗读2~6自然段。

  (1) 第一位妈妈是怎样夸自己孩子的?(指名读)

  采访:这位妈妈,你为什么夸自己的孩子?在你夸奖自己孩子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你能用骄傲的语气再读一读这句话吗?

  指导朗读。

  练习说话:既又

  (2) 第二位妈妈是怎样夸自己孩子的?(指名读)

  教师采访、指导。

  (3) 前两位妈妈都觉得自己的孩子很了不起,夸奖了他们,第三位妈妈夸自己的孩子了吗?她为什么不夸自己的孩子?你觉得这位妈妈的心情怎么样?

  指导朗读。

  (4) 分角色朗读课文。

  (这几个自然段的重点在于体会三位妈妈说话时的不同心情和语气,因此我采用了让学生模仿妈妈夸奖自己孩子的方式和四人小组分角色朗读的方式,让学生体会、感悟。)

  (二)学习7~8自然段

  1.三个妈妈打完了水,就要走回家去,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事情?让我们一起

  来听一听7.8自然段,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配乐范读)

  2.你感觉这一桶水怎么样?(水很重)你是从哪些词看出水很重的呀?

  (电脑显示;重、晃荡、走走停停、酸、痛。)

  3.谁能通过读来表现出三位妈妈提水的辛苦呢?

  4.生活体验:把书包当做水桶,提一提,试一试。

  随机采访:各位观众,大家好!欢迎观看我们的现场报道。今天上午10点10分左右,在俄罗斯郊外的一个水井旁, 几位妈妈不约而同地来到这里打水,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她们有什么感想。

  (1) 这位妈妈,你们家住得远吗?那你把水拎回去感觉怎么样?

  (2) 这位妈妈,你需要别人来帮助你吗?

  5.过渡:通过刚才的表演,大家觉得在各位妈妈把水拎回家的时候,她们最需要的帮助是什么?可是这时候,当三个儿子看到自己的妈妈在提水,他们的表现却不都是那么让人满意,让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

  (随着社会的逐步发展,我们现在的很多孩子已经没有见过水井了,更别说去提水了。因此,怎样让孩子们切实感受一下提水的滋味,由衷地感受到妈妈提水的艰辛,就成为这两个自然段的难点。在教学中,我设计了一个情境,就是让学生提一提自己的书包,并且想像一下如果路途很远,而且妈妈们一天要提很多趟水,会是什么感受?通过实践,孩子们的感受很多,说得非常感人。)

  (三)学习9~13自然段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9~13自然段,用笔圈出三个儿子的做法。

  2.分析每个儿子的'做法,交流:你比较喜欢哪个儿子的做法?为什么?

  3.这时候,一个妈妈还和老爷爷发生了对话:一位妈妈问老爷爷:看见了吗?这就是我们的三个儿子。怎么样啊?这位妈妈希望听到什么样的回答?而老爷爷又是怎么回答她的?

  4.质疑:读到这里,你有什么疑问吗?

  (明明有三个儿子同时在眼前,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到一个儿子?这个儿子指的是谁?)

  (1)指名回答。

  (2)小结:这个儿子指的是一个关心妈妈的儿子,一个懂事的儿子。因为在老爷爷看来,心中有妈妈,知道怎样爱妈妈的儿子才是妈妈的儿子。

  5.看到这种场景,你想对文章中的谁说些什么?(可以对儿子说,可以对这几个妈妈说,还可以对老爷爷说。)

  6.续编故事:在老爷爷的启发下,在大家的帮助下,前两个儿子一定会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变成体贴妈妈的孩子。下面还会发生什么事,文章里没有写,你能继续把故事编下去吗?

  四、升华主题:

  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感触?你觉得我们还可以为妈妈做些什么?

  五、全课总结:

  妈妈的爱是无私的,但我们不能因为妈妈无私的爱而忽视对妈妈的回报一封充满激情的书信,一张得了满分的试卷,一次温馨的交流,甚至一杯热茶,一个眼神,都足以让我们的妈妈欣慰爱就这么简单,让我们用我们的实际行动来表达对妈妈的爱吧!

  六、作业

  每天至少为妈妈做一件事。

  (通过平时的学习,孩子们已经初步具备了是非观,让他们评判哪个儿子懂事已经不成问题。关键是怎么样让他们能把课文学习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懂得怎样在生活中去孝敬父母,真正地成为体贴父母的孩子,这一点很难。所以,结合我们学校开展的三八孝敬周活动,我设计了让学生谈体会的环节,并通过升华主题,达到渲染学生感情的目的,为学生的实际行动做好铺垫。)

三个儿子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六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得难点:懂得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活动

  1、谈话导入课题

  今天孩子们特别可爱,看到你们一张张笑脸,我就想起我那可爱的儿子,他跟你们差不多大,也读二年级,打鼓打得特别好。想想你们有什么特长能让妈妈自豪和骄傲的?学生展示或讲自己的特长。同学们精彩的表演和讲述,让老师觉得大家真是多才多艺、各有所长,我为你们的妈妈能有这样的儿子而自豪,而骄傲!今天老师也给大家请来了三位小朋友,他们也有许多特别之处要向我们展示!想认识他们吗?

  板书课题:三个儿子

  二、初读课文

  1、三个儿子怎么样呢?请小朋友自由读课文,可以借助生字表读准字音,也可以用字典识字。困难处多读几遍,开始吧!

  生自由读

  2、如果这些词语小朋友们会认了,说明你们识字真的很了不起。(课件出示有拼音的词语:嗓子 拎着 水桶 晃荡 沉甸甸) 当生读到“拎着”时,师:能做个动作吗?当生读到“晃荡”时,师:谁能用动作表示?甸字单独念四声,甸,但如果是两个叠在一起,就念一声。沉甸甸。

  3、你们真会记字,不过现在老师要把拼音去掉,看你们还能不能认读。(课件出示没有拼音的词:嗓子 拎着 水桶 晃荡 沉甸甸)谁敢单独来试试,就知道咱们班的孩子聪明,勇敢。你读得那么准,能带领导大家读吗?

  三、精读课文

  1、咱们班的孩子们把词语读得这么响亮,准确,相信你们把课文也读得一样准确,流利。不过请你边读边勾画出妈妈表杨儿子的话。找出来了就把自己就当成妈妈,去读一读,妈妈的话,读出妈妈的感情来。

  2、交流:你们都找到了哪几句话呀?指名读出来。

  3、课件出示:第一个妈妈的话:“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我请一个孩子来读读,(请到以后说:请大家听听,看他把自己当作了妈妈没有?)生读。

  看着自己多才多艺的儿子,妈妈心里会怎么想?(骄傲自豪)

  妈妈们,能读得更得意和自豪点吗?指名读,生读,

  有谁敢向这位妈妈挑战读?指名挑战。

  此时敢向现在的两位朗读高手中的哪位挑战?指名挑战读。

  4、课件出示第二个妈妈的话:“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谁愿来读呢?指名读。

  大家听听这位妈妈读出了自己的得意和自豪吗?

  生评价。

  你能帮他改善一下吗?

  你说得这么好,能自己范读给大家听听吗?

  5、大家提的意见都很有水平,像他们这样,其他的同学也去练习一下,争取读得更好。全班学生自由练读。

  6、两个妈妈都夸奖自己的孩子,第三个妈妈却什么也没有说,这是为什么呀?

  7、出示第三个妈妈的话:“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8、这个孩子没什么特别,你们自由地读读吧。

  9、这个妈妈在说这话的时候会是怎么样的心情呀?(预设:平和的,伤心的,难过的,)你的朗读能表现出这个妈妈平 和的心态吗?生读。

  10、看,这就是三个妈妈的三个儿,你们认识了吗?生答。可课文中的老爷爷却说只看到了一个儿子。出示老爷爷的话(“三个儿子?”老爷爷说,“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齐读。听出来了,你们把问号和一个儿子读得特别好,再让我听一次。

  11、边板书“一个儿子”,边说:我真不明白,明明是三个儿子啊!为什么只看到了一个儿子?请你们读课文7至11自然段找找答案。有些孩子真会学习,一边读书,一边用笔勾勾画画的。

三个儿子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会认“既”等6个生字,会写“拎”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优质课教学设计板书教案(人教版)】

  一、激趣导入

  1、师:小朋友们,你们的妈妈表扬过你吗?

  生:表扬过。

  师:怎样表扬的?

  当生举手的少时,师提示:当你考试考好的时候、当你听话的时候、当你帮妈妈做事情的时候……

  生:……

  师:你们真是既聪明又懂事的孩子。

  2、师:今天我们来学习第23课“三个儿子”。

  (师板书课题)

  (生齐读课题)

  二、读通课文,感知内容

  1、师:三个儿子怎么样呢?请小朋友自由读课文,可以借助生字表读准字音,也可以用字典识字。困难处多读几遍,开始吧!

  (生自由读)

  2、课件出示词语:

  嗓 子 拎 着 水 桶 晃 荡 沉 甸 甸

  师:谁想读读?

  (生流利的朗读词语)

  当生读到“拎着水桶”时,师:能做个动作吗?

  当生读到“晃荡”时,师:谁能用动作表示?

  师:你来?

  (生再读词语)

  3、课件出示句子:

  师:看!这些句子你能读好吗?快!读给你的同桌听听。

  (同桌互读)

  师:找一组小朋友开火车读!

  (当一生读第一句话时)

  师:把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读出来?

  (当生读第二句话时)

  师:读的好,你理解了。

  (当一组生读完时)

  师:咱们一起读读吧!

  (生齐读句子)

  4、师:怎样能把课文读的更有味道,下面听老师来读课文!

  (师范读课文,生认真听)

  师:谢谢大家!象老师这样读读吧!

  (生再读文)

  5、师:小朋友练习的很认真,下面我请同学分段朗读课文。其他的同学一边听一边用横线划出三个妈妈谈论孩子的话。

  (生认真的.听,认真的划。)

  三、自悟,品读语言

  1、师:都找到哪几句话?

  (生分别读三句话)

  师:下面自己练一练,看谁能读出三个妈妈不同的语气。

  2、交流一:

  课件出示第一个妈妈的话

  师:请一位小朋友来读读这句话。

  (一生读的很好)

  师:哎呀,我听出来了,你的儿子真是谁也比不过他。

  师:让我们一起伸出大拇指,来夸夸自己的儿子,“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

  (生齐读)

  4、交流二:

  课件出示第二个妈妈的话

  师:第二个妈妈的话,谁来读?

  (生读)

  师:我听出来了你读出了妈妈骄傲的语气。

  5、交流三:

  课件出示第三个妈妈的话。

  师:这两个妈妈在谈论自己的孩子时充满了骄傲与自豪,那第三个妈妈呢?谁来读!

  (一生读的好)

  师:哎呦,你读懂了课文。

  (一生读的不好)

  师:再想想该怎么读?生读好了。

  师:对,就这样读!

  6、师:让我们继续读课文的7到11段,去认识这三个孩子吧!

  (生自由读)

  师:这么重的水,三个儿子看见了,他们是怎么做的?

  (生汇报)

  师课件出示“三个儿子的做法”。

  (生再齐读三个儿子的表现)

  四、指明中心,分角色朗读

  1、师:接下来,你和你的同桌,一个当妈妈,一个做老爷爷,来表演12、13段的对话。

  (同桌练习)

  2、师:谁来?

  (指明一组表演)

  3、分角色朗读:

  师:下面请小朋友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朗读全文吧!

  (师巡视,指导)

  师:刚才老师巡视的时候,发现这几个小朋友朗读的很好,来为我们展示一下吧!

  (叫读的好的学生)

  五、升华主题

1、师:你认为老爷爷看见的应该是哪个儿子?为什么?

  2、师:那前两个孩子怎样呢,他们就不孝顺了吗?为什么?

  (生展开辩论)

  师总结:是啊!孝顺父母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好孩子。

  3、师:学到这儿,老师突然想起《三字经》里的一句话,送给大家。

  (课件出示:“为人子,方少时,孝与亲,所当执”)

  五、拓展

  师:今天回到家后,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跟他们说说你对这个故事的感受。母亲节快到了,你也可以回到家为妈妈做一件事!

三个儿子教案 篇7

  教学理念:

  让学生真正地走进文本,融入角色,体会课文的情感,使学生产生心灵的共鸣,这是我追求的教学境界。

  教学内容:

  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3 三个儿子

  学习目标:

  1、提高学生独立识字能力,认识6个生字,会写9个字。识记字形,规范生字的书写。

  2、读懂故事,理解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见一个儿子。

  3、通过本课学习让大家体会妈妈的辛苦,懂得关心、孝顺父母。

  教学重点及难点:

  识记字形,规范生字书写;通过朗读体会课文情感,理解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见一个儿子。

  课前准备:

  小黑板,投影仪,投影片,风车转盘,录音机,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

  教学过程:

  一、巧设悬念导入新课(引发学生好奇心,为学习本课激趣)

  1、出示图片,看到几个儿子?

  2、出示老爷爷说的话:“三个儿子?”老爷爷说:“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

  3、设疑:明明三个儿子,老爷爷怎么说一个儿子呢?

  4、揭题:23 三个儿子(齐读课题,指导轻声)

  二、初读感知感受情趣

  1、引导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划出生字新词,并想办法认识它)——给学生自主学习生字的空间、时间。

  2、趣味检查识字情况

  小黑板出示:(词语做成苹果状)

  我会读

  嗓子晃荡胳膊停下

  拎着水桶沉甸甸

  既聪明又有力气

  1)同桌互读(抢摘苹果)

  2)个别展示读(我能行)

  3)指导难读的字,以“沉甸甸”一词为例。举例ABB式词语。

  4)单个生字认读,设计大风车游戏。

  3、指导写字:胳膊重点是写好左窄右宽的字(同桌反馈)

  三、创设氛围情动你我

  1、课中操,(进入情境,创设氛围,引出重点句)

  2、引读重点句段: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荡,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

  四、多样练读领悟情感

  1、分层朗读

  1)指导学生试读,交流情感。你感受到什么?

  2)谈自己的妈妈。(说说是怎么累怎么辛苦)——体会真情

  3)感情朗读,读出对妈妈的感情。

  2、升华情感

  1)默读课文找出妈妈夸儿子的话。

  1、一个妈妈说:“我的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2、又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2)儿子在妈妈的心目中是怎么样的?

  3)指导理解第三个妈妈的话:“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4)小结:妈妈心目中的儿子:聪明能干(板书)

  5)领悟升华

  “聪”指导看字形。听师范读拎水的句子,

  A、让学生用耳听,你仿佛听到什么?(妈妈喘气声,水晃荡声等)

  B、让学生用眼看,你仿佛看到什么?(妈妈流汗,弯着腰很累的样子)

  C、让学生用心体会用口说说,你此时的感受。

  (再一次体会妈妈的累)——全体深情朗读——表演读

  3)如果你看到了会怎么做?你会说些什么?(联系实际发散、创造)

  四、再读课文突破难点

  1、默读课文,思考:三个儿子中谁做得最好?

  2、小组交流反馈据学生回答板书:孝顺

  3、重新出示老爷爷的话:“三个儿子?”老爷爷说:“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

  4、理解老爷爷的意思。

  五、拓展延伸情满课堂

  1、优化板书,回归整体。

  2、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巩固、复习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欣赏课文的内容,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二、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出示课件:游戏:小猫走迷宫;

  (夸奖小朋友)哎哟!小朋友你们真能干!你们真厉害!你们真棒!

  (二)、生活情景导入:

  小朋友,你看老师是这样夸奖你的,你的妈妈是怎么样夸奖你的呀?(指名说)

  你还能加上你妈妈的表情、动作,来说说吗?

  (三)、朗读指导:

  这里,还有几个妈妈也在夸奖自己的孩子呢,

  1、三个妈妈是怎样夸自己的儿子的?请你找出夸奖孩子的话,去读读,读出妈妈的语气来。

  交流:你们都找到了哪几句话呀?说一说。

  2、分组练习:如果你是妈妈,你会怎么夸奖你的儿子?会是怎么样的语气呀?

  在小组里面和你的小伙伴先练一练。

  3、课件出示:第一个妈妈的话。(指名几生读)

  生读后访问:这位妈妈,您说这句话的时候在想什么呀?

  你能不能说得再自豪(骄傲)一点?

  4、课件出示(另一个妈妈的话):另一个妈妈是怎么样说自己的儿子的?(指名生读)

  大家听听,他这个妈妈读得怎么样?有没有读出骄傲、自豪的语气来?

  交流读,评价,提高。

  5、两个妈妈都夸奖自己的孩子,觉得自己的'孩子很了不起,可是第三个妈妈什么也没有说,为什么呀?(指名生回答)出示妈妈的话,你想这个妈妈在说这样的话的时候会是怎么样的心情呀?你能用朗读来表现吗?

  6、三个妈妈打完了水,走回家去,发生了什么事情?请小朋友去读7、8小节,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生朗读)

  指名回答,(水很重)你是从哪里看出水很重的呀?能用你的朗读来表现吗?

  7、这时候,三个儿子看到自己的妈妈在提水,他们是怎么做的?

  请小朋友再去读课文,用笔找出三个儿子的做法。(自由朗读)

  交流展示:

  看了这些孩子做的事情,小朋友你体会到了什么/想说什么?

  8、这时候,一个妈妈还和老爷爷发生了对话。请小朋友和你的同桌准备一下,来扮演最后一个妈妈和老爷爷,读读这两句话,该读出怎么样的语气来?

  9、师生共同探究:奇怪了,为什么老爷爷说只有一个儿子呀?(学生讨论)

  10、这个妈妈和老爷爷还会说什么呀?你能继续把故事编下去吗?(和同桌一起表演)

  11、展示表演的结果:请两组小朋友来表演对话,随机点拨升华主题。

  (四)、小结:读读、议议

  你认为我们要学习哪个孩子,为什么?该怎么样孝敬父母亲?说说你是怎么帮助父母亲做事的?

三个儿子教案 篇8

  一、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第六组的第三篇课文,这组教材围绕人物的优秀品质来选编课文,以诚信、孝敬贯穿始终,把优秀的思想品质教育融合在生动有趣、感人肺腑的故事中。课文的三个儿子面对着三个妈妈,当他们的妈妈拎着沉重的水桶走来时,力气大的只顾翻跟头,嗓子好的只顾唱歌,他们对妈妈手里的水桶视而不见;而那个“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的儿子,却能帮助妈妈拎水桶,这样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

  二、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9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通过质疑、讨论等方法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领会故事中的道理和人物的感情。

  三、学习重难点:

  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领会故事中的道理和人物的感情。

  四、教学时间: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自读识字:

  1、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们一起去看看关于三个儿子的故事。(板书课题《三个儿子》)

  2、通读课文,感知文本,识记生字。

  师:请小朋友们自由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生字,读通课文。并且告诉我你在课文里认识了哪些人?

  (二)合作交流:

  1、指名读生字,师生评价。

  2、小老师领读。

  3、开小火车分小节朗读课文。

  4、你在课文中认识了哪些人?(三个妈妈,三个儿子,一个老爷爷)(板书:三个妈妈,三个儿子,一个老爷爷)

  5、质疑问难引导参与。

  过渡:播放并指着课文插图说:看见了吗?这就是三个儿子,怎么样啊?出示课件:“三个儿子?”老爷爷说,“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了一个儿子。”齐读。

  评:你们读得很好,但老师提醒你们,注意问号你们会读得更好的。(再读)

  明明三个儿子同时在眼前,老爷爷却说只看到一个儿子。是不是在开玩笑哟。再读读老爷爷这句话。(生再读)

  这里你有什么疑问吗?(生质疑:这是哪一个儿子呢?为什么只看见了一个儿子?)(板:一个儿子,并打上个大问号)

  (三)品读感悟。

  1、读懂妈妈,体会母爱(1至6自然段)。

  (1)让学生走进文中,仔细读1至6自然段,边读边勾画出三个妈妈说的话。找出来把自己当成妈妈读读。(生交流(随着学生的回答,导入到前两个妈妈的语言))

  (2)第一个,第二个妈妈的话。

  课件出示: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又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也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A、理解关键词、句指导朗读。

  ①这两个妈妈是怎么说这自己儿子的?(既聪明又有力气,唱起歌来好听极了)(指名学生朗读,并学生评价。(学习生字既、嗓))

  ②学生模仿朗读这两句话。

  B、感受人物心理活动,指导朗读。

  从妈妈的话里,你们听出了妈妈当时是怎样的.心情呢?

  C、请孩子们回想自己的妈妈有没有夸奖过你?从妈妈夸奖你的话里,你听出了妈妈的什么感情?从妈妈夸奖你的眼中你读懂了妈妈的什么感情?

  (3)第三个妈妈的话。

  ①过渡语:前两个妈妈这样夸赞自己的儿子,这么爱自己儿子,第三个妈妈是怎么说自己儿子的?指名说。

  ②课件出示第三个妈妈的话。“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语调平稳)生齐读。

  ③前两个妈妈都在夸赞儿子,而第三个妈妈这样说自己的儿子,你有什么想问这个妈妈的吗?

  ④揣摸第三个妈妈的心里是怎么想的?从这个妈妈平和的语气里,你听出了妈妈的什么感情没有?

  (4)分角色朗读三个妈妈的话

  请女孩子读前两个妈妈的话,男孩子读第三个妈妈的话,分角色把三个妈妈的话连起来读读。再一次感受妈妈对我们的爱。课件出示三个妈妈的话。

  2、读懂儿子,回报母爱(7至11自然段)。

  (1)体会妈妈拎水辛苦。

  ①三个妈妈打完了水,拎着水桶回家了。拎着水桶回家的“拎”字,注意是前鼻音。课件出示。怎么做才是拎的动作?

  ②请指指胳膊和腰在哪里。

  ③想像:假如你的面前有一桶沉甸甸的水,我们要提了,弯下腰,伸直手臂,抓住把柄,胳膊用力往上提,(对,做好这个动作,就这么一直做好。齐读课文第八自然段,然后说说你的感受。课件出示第八自然段。(写生词:晃荡胳膊)

  (2)自主发现三个儿子的表现。

  ①过渡:三个妈妈胳膊痛了,腰也酸了。这时三个儿子跑来了,他们在做什么?请默读课文9至11看然段。

  ②出示:一个。一个。另一个。读完了用自己的话说出来。

  ③你们也能用一个一个另一个说句话吗?

  A、指导朗读第一个孩子做的事。

  a、课件出示:一个孩子翻着跟头,像车轮在转,真好看!

  b、第一个孩子做了什么?(板书:翻)

  c、评价评价做得怎样?

  d、读出好看的语气。

  B、指导朗读第二个孩子做事

  a、课件出示:一个孩子唱着歌,歌声真好听。

  b、第二个孩子做了什么?板书:唱

  c、评价评价唱得怎么样?

  d、读出好听的声音。

  C、指导朗读第三个孩子做的事

  a、课件出示: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b、第三个孩子做了什么?

  c、你最喜欢哪个孩子?说说你的理由。(也可追问,哪个孩子做的事是妈妈最需要的?)

  d、第三个儿子为什么想到去帮妈妈提水?

  (3)这一切被老爷爷看到眼里,难怪他最后会说——齐读老爷爷的话。

  这是哪一个儿子?为什么会这么说?真是英雄所见略同。(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提)

  (4)有感情朗读。

  第二课时:

  (四)巩固延伸:

  1、复习认读生字词语。

  既然、嗓子、拎着、水桶、晃荡、走走停停、胳膊、沉甸甸。

  2、选自己喜欢的段朗读。

  3、分角色演课本剧。

  4、延伸:第三个妈妈说第三个儿子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现在你认为是真的没有吗?

  5、指导写字。

  6、练习:

  我们的教室既干净又_____________,小妹妹的皮肤既光滑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作业:

  这是老师制作的一张“爱心卡片”。同学们也可以像老师一样,在卡片上写写你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然后送给他们,好吗?

  六、板书设计:

  23、三个儿子

  三个妈妈一个老爷爷

  翻唱

  (三个儿子)(一个儿子)

  提

三个儿子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认读6个生字,会写5个字,2个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3、能从课文中领悟孝敬父母、关爱他人等传统美德,并努力发扬这种美德。

  【教学重点】

  认写生字,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领悟课文中表达的思想内涵。

  【课型选择】

  训练型学习课型。

  【教学思路】

  本课教学,我注重把读、写、识字三项训练相结合,把识字和读课文融为一体,并为识字设立几个阶梯,从易到难,逐层递进。同时注意对同学朗读的指导。指导学生在朗读中理解课文,并让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尊重学生的理解,请同学先提出问题,自由发言等。同时,我又利用课文特点进行了课文的拓展练习──表演课本剧,并充分放给学生展示的机会。最后一环书写,还注意对学生的范写指导和点拨指导。

  【教具准备】

  课件设计、录音磁带。

  【教学课时】

  3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学会正确流利地读课文,认识6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读过《三只小猪》的故事吗?谁能讲一讲。

  (学生讲)

  师:从三只小猪身上,我们看到了他们各自的特点。那么你能告诉老师你最喜欢谁吗?

  (学生说)

  师:今天呀,大家和老师一同再来学习一个故事《三个儿子》,想学吗?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课题)

  二、学习课文、认识生字

  学习1:

  打开课文,听录音。

  学习2:

  故事好听吗?你自己再读读,读的过程中,给大家提一个小小的要求,在课文中圈出要求认的字,并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

  学习3:

  课件一一出示拼音和字,齐读拼音和字。如下:

  jì sǎng līn tǒng huàng diàn

  既 嗓 拎 桶 晃 甸

  请同学们读出课文中相关的词和句,课件随机变化如下:

  jì sǎng līn tǒng huàng diàn diàn

  既 然 嗓 子 拎 着 水 桶 晃 荡 沉 甸 甸

  课件去掉拼音,请同学认读生字词(齐读、开火车读)

  既 然 嗓 子 拎 着 水 桶 晃 荡 沉 甸 甸

  然后学生可以任意选一个词语说一句话。

  学习4:

  画出自然段。

  请六个同学每人读一段,其间老师同学帮助纠正读音。

  再请一个学生整体朗读1~6自然段一次。

  7~11自然段同上。

  12~13自然段同上。

  学习5:

  师:读了这篇课文,喜欢吗?下面我们看将要书写哪些生字?

  课件出示:līn cōng diàn tǒng tíng

  拎 聪 甸 桶 停

  先认读。例如:拎,什么拎?

  (拎东西的拎)

  (教师可以对难认的'字进行引导,学习记字的方法或校正所组的词后书写)

  (先请学生写一写或说一说难写的字,教师进行范写指导和点拨指导)

  强调拎右边令下面有点;聪里左右对称;甸的田字要靠外一些。

  三、小结

  学生谈谈本节的学习收获。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学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回忆导入

  师:上节课学了《三个儿子》这一课,你们觉得三个儿子一样吗?他们有什么不一样呢?带着这个问题让我们继续学习第23课《三个儿子》。

  (板书课题)

  二、学习课文

  学习1:

  师:先请同学们读1~6段,找一找三个儿子各是怎样的?

  (学生读并说说)

  学习2:

  师:你们是怎么知道这三个儿子的?

  (妈妈说的)

  师:谁能读一读第一个妈妈说的话?

  (一个同学读)

  师:老师听出他读得非常高兴、愉快,谁知道他为什么要这样读呢?

  (如果说不出,可以引导。)

  (第二个、第三个儿子同上。教师引导学生读第二个妈妈的话也很自信,读第三个妈妈说的话要显得平静、温和。因为她并没有觉得她的儿子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学习3:

  师;读到这儿,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没有了,再提出以下问题)

  师:三个儿子真像他妈妈说的那样,第一个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第二个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也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第三个儿子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请同学们继续读第7~11段 。

  (自己读,碰到不懂的地方,问同桌,问老师)

  师:课文读到这儿,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根据学习情况说出下面的话)

  师:这里学习伙伴有几个问题不明白,你们愿意帮他解决吗?

  课件出示:

  学习伙伴1:第八段中说一桶水可重啦!从哪儿可以看出?

  学习伙伴2:三个孩子跑来看到奶奶拎着很重的小桶回家时,三个孩子都只做了一件事,做了什么?

  随机课件出示一道练习:

  (读读说说)

  一个孩子翻着跟头,像车轮在转,真好看!一个孩子唱着歌,歌声真好听,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一个(只)_______________,一个(只)__________________,一个(只)________________。

  引导讨论:你最喜欢哪个儿子?为什么?

  师:下面请几位同学扮演妈妈读第12段,请一位同学扮演老爷爷读第13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想他们说的话,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

  (根据学习情况,出示学习伙伴帮助学生提出以下问题进行思考为什么老爷爷说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

  (学生回答以后,教师总结)

  师:孝敬父母、关爱他人、热爱劳动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个故事中,我们从第三个儿子身上学到了这种美德。虽然他的外表比不上其他的孩子,可是他的这种优秀品质却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的。

  三、小结,分角色读课文

  四、课外作业

  组织7个学生表演课本剧。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会表演课本剧,会写2个词语。

  〖教学过程

  一、表演课本剧

  师:上节课布置的课外作业完成好了吗?先在小组里练习一遍后上台表演。

  二、我会写

  教师范写和个别指导相结合写剩下的两个词胳膊和晃荡

  (强调胳膊要写的左宽右窄,上下对称,胳字下面的反文要包住下面口等。)

【三个儿子教案】相关文章:

《三个儿子》教案01-20

三个儿子教案08-26

《三个儿子》 教案03-08

关于《三个儿子》的教案08-26

三个儿子优秀的教案03-07

精选三个儿子教案五篇05-13

精选三个儿子教案四篇04-05

【精选】三个儿子教案四篇04-06

精选三个儿子教案4篇04-12

三个儿子教案4篇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