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我想教案

我想教案

时间:2023-04-03 16:32:41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关于我想教案锦集5篇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我想教案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关于我想教案锦集5篇

我想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阅读图画画面,理解儿歌的内容。

  2.学会念儿歌。

  重点难点:

  1.阅读图画画面,理解儿歌的内容。

  2.学会念儿歌。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我想要一只恐龙》,儿歌:《我想要一只恐龙

  活动过程:

  一、教师请幼儿欣赏幼儿用书上的`画面,说一说画面上的恐龙分别是什么,小朋友在和恐龙做什么事情。

  1.请幼儿欣赏幼儿用书,他们自己分别说说。

  2.请幼儿说和恐龙是样子。

  二、播放儿歌,请幼儿倾听儿歌,结合画面理解儿歌的内容。

  1.先请幼儿倾听音乐,然后跟着打出音乐节奏感。

  2.结合画面内容熟悉歌词。

  3.跟着音乐旋律边年歌词。

  三、尝试跟随儿歌唱。

  1.幼儿分组学唱儿歌。

  2幼儿单独上来进行儿歌的表演。

我想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 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有趣。

  2、 借助图标,根据动物特征尝试仿编。

  3、 激发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情感。

  活动准备:

  教学用ppt 图片。

  活动过程:

  一、看看猜猜,激发兴趣。

  师:封面上有谁?猜猜他在干什么?

  1、边翻阅边猜猜第一页

  这是谁,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2、边翻阅边猜第二页

  这是谁?如果你有条长尾巴,你想用它干什么?

  3、边翻阅边猜第三页

  小鹿头上长着什么?如果你有犄角,你想干什么?

  一起模仿犄角引出顶牛游戏

  二、说说玩玩,理解诗歌

  师:今天杨老师为你们带来一首诗歌《我想》,听一听,诗歌里的小朋友的想法和你的一样吗?

  1、 教师示范朗诵诗歌

  2、 利用图标记录诗歌内容并朗诵。

  3、 师幼共同朗诵诗歌,学做相应的动作。

  三、想想编编,大胆尝试

  每个动物都有自己的特征与本领。找一找,这片森林里还藏着什么动物?

  1、 根据幼儿寻找到的动物引导幼儿思考:你看见什么?你怎么知道的?

  2、 引导幼儿用“看见**,我想有个、、、,和*、、、”(幼儿:看见花孔雀,我想有一个漂亮的尾巴,用它来跳舞)

  3、师幼共同朗诵新编的诗歌。

  教学评价:

  1、 诗歌充满了纯真幻想,语言纯净优美,选材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2、 借助图标进行诗歌教学便于幼儿理解诗歌的内容,便于创编。

  教学建议:

  导入要简洁生动直奔主题,教师调整教学策略,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

我想教案 篇3

  一、团体讨论

  1.共同讨论要学习的主题(回忆参观蝴蝶管的过程)

  2.分享自己对方案的旧经验

  (1)介绍

  (2)绘画

  3.教师和幼儿共同提出的问题:共收到20个左右的问题,范围涉及生长过程、生活习性、外形特征等方面。

  4.让家长了解参与

  5.把幼儿的问题公布在家园栏,与家长一起共同探索。

  二、实地采访

  1.家长带领幼儿到少年宫,询问管内有经验的人员、观察标本的制作等。

  2.购买一些蝴蝶标本,用放大镜让幼儿仔细观察。

  3.去公园捕捉蝴蝶并饲养进行更细致的观察。

  4.查资料:教师与幼儿共同寻找一些有产蝴蝶方面的.资料,家长带领幼儿逛书城、科技书店收集资料。

  5.观看蝴蝶标本录像,了解蝴蝶的种类。

  三、发表

  1.成果发布会:解答有关蝴蝶的问题。

  2.图书制作:图夹文造句、创编蝴蝶的故事

  3.制作图夹闻版面:介绍蝴蝶

  4.美工活动:用各种材料制作蝴蝶(刺绣、绘画、撕贴画、手工、编织等)

  5.语言活动:故事表演

  6.音乐活动:舞蹈、歌表演。

  四、调查

  以种已经会的方式更深入地去探讨和记录(用家庭及走向社会方式),看有

  关电视作深一步了解,如discovery、科教片等。

  五、展示

  1.开展览会:制作蝴蝶展览的请柬,邀请小班、中班幼儿参观

  办报活动:发给家长--让更多人分享,了解。

我想教案 篇4

  教学内容:

  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册基础训练6写一种你想发明的东西。

  学习目标:

  1.学习课文作者是怎样按照一定的顺序把思想内容表达清楚,怎样展开合理想象,丰富作文内容的。

  2.写一种你想发明的东西,要写清楚你想发明的东西是什么,它是什么样儿的,有什么用途。要把句子写通顺,不写错别字。

  习作指导:

  一、以谈话、实例激趣、揭题

  1.谈话:同学们一定读过大发明家爱迪生的故事吧!他从小就爱动脑筋想问题,对生活中的问题进行研究,发明创造了一千多种东西,为人类的进步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当然,要想当大发明家,还得从搞小发明开始。今天,老师就先给大家介绍两位同学的小发明成果。

  2.介绍小发明。(四川达县赵家镇中心校四①班胡萧艺、刘忠鑫的《单腿圆规真管用》,详见20xx年4月5日《少年百科知识报》)

  3.揭题:怎么样,他们的小发明不错吧?你们想不想也发明一种东西呢?

  二、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引导补充

  1.先默看书111页习作提示及要求,然后出示要求,全班齐读。(习作要求:请你联系实际,大胆想象,写一种你想发明的东西。要写清楚想发明的东西是什么,它是什么样儿的,有什么用途,要把句子写通顺,不写错别字。)

  2.自由发言:联系实际,想一想,你想发明什么?

  3.小组讨论:你认为写小发明可以从哪些方面写?重点是什么?还应注意些什么?

  4.学生汇报交流,教师补充小结,并作如下板书:

  想象-----什么

  我想发明……样儿

  重点

  实际------用途

  三、构思、交流、评议

  1.学生根据预习及刚才的学习,具体构思或修改小发明。

  2.小组交流,推举代表。

  3.全班交流。(学生代表作我的`小发明新闻发布会。)

  4.师生共同评议。(台下学生充当小记者,向台上小发明家提问或提建议;教师小结,向发布者发小发明家卡片,以示激励。)

  四、激励性总结

  其实,搞小发明就这么容易,它并不是高不可攀的,只要大家平时留心观察生活现象,进行认真研究,提出自己认为较好的解决方案,并付之行动和努力,你的小发明就会成功。如果长期坚持,你当发明家的梦想就会成为现实。

  五、课后作文

  请你联系实际,大胆想象,按一定顺序,写一种你想发明的东西。要写清楚你想发明的东西是什么,它是什么样儿的,有什么用途。题目自拟,写完后认真修改。

我想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家里的每一分钱都是父母辛苦挣来的,要珍惜每一分钱,培养学生合理消费,节约资源的良好习惯。

  2、行为与习惯:指导学生养成合理消费的良好习惯。

  3、知识与技能:学习选购商品的生活技能,懂得合理消费要有计划,不浪费。

  二、教学重难点:学习现代化的消费理念;学习选购商品的技能。

  三、教学准备:超市部分商品及价目表;家庭必要开支调查,自己生活,学习用品开支调查;教学课件(含录像)

  四、教学时间: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通过活动,使学生初步感知合理消费理念,并在模拟演练中学习选购商品的技能,懂得消费要根据家庭的收入进行。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景,引出课题:

  学校要组织学生秋游了,中午要在景点吃一顿午饭,所以秋游之前我们必须准备准备,怎么样?我们一起去逛超市吧!

  (课件出示:超市的各种食品及价目表)面对琳琅满目的食品,你想要些什么呢?

  (设计意图:在教学中,设置贴近生活的、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化的情景,往往能让学生获得生活的体验。在这里,教师有目的.地创设秋游情景,并让学生为自己准备作为午餐的食品。面对这一模拟场景,学生的消费欲望欲罢不能,引出了教学讨论的课题,为下一环节的教学拉开序幕。)

  二、学生交流,引发体验:

  1、学生自由交流想要的食品,并说出购买这些东西的理由。

  2、过渡:是不是想要的东西就能买、就要买呢?学生各自进行午餐搭配。

  3、小组交流午餐搭配,评出小组里“最佳小购物师”。(评价标准:经济、合理)

  4、大组交流,师生评价,在讨论评价中引导学生理解购物要综合考虑、整体把握“科学合理、价位合适、考虑自我爱好”三点,并板书。

  (设计意图:以学生真实生活的秋游活动为载体,创设生活化的课堂情景,引导儿童说出自己想要的东西以及购物理由,使儿童对自己的需要进行反思,明确想要的东西不一定就能要,都需要,只有我们生活真正需要的,并且价格是家庭经济能承受的,才是真正的合理消费。同时,在实践中,让学生选购商品的技能。)

  三、探究延伸:

  1、观看录象,思考:这些同学的做法合理吗?

  镜头一:洋洋和爸爸妈妈一起上街时,洋洋看中一支钢笔。妈妈说:“这支钢笔太贵了。这支笔的价钱等于咱家半个月的伙食费呢。”

  镜头二:小明和妈妈去买鞋子。小明说:“妈妈,我要这双‘李宁’牌的运动鞋,我班同学张易也有。”妈妈说:“你不是有鞋吗?”

  镜头三:芳芳经常闹着要妈妈带到肯德鸡店去吃一顿。

  2、讨论、交流。

  3、平时你是怎样消费的?说说你生活中的消费故事。

  (设计意图:在学生的生活中,乱花钱,不懂得计划、节制还较普遍,在这里撷取三个镜头,引导学生移情体验,进一步明确合理消费要看需要、看价位。因为父母工作不同,收入不同,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说说生活中的消费故事,引领学生个性化消费理念、技巧和科学健康享用生活的行为方式。)

  四、布置作业:

  完成P81小调查:全家的必要开支 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用品开支

  (设计意图:作为家庭的一员,应对自己家庭的经济来源有所了解,使学生通过询问与调查体会到自己对家庭的依赖,父母对自己的养育,但由于不能侵犯家庭隐私,因此本环节放在课后进行。)

  板书1: 板书2:

  我想要 ┅ ┅ 我想要 我能要

  我能要 科学合理 合理用钱 不浪费

  价位合适 有计划

  自我爱好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通过活动,继续使学生感受现代化的消费理念,并能让学生初步参与家庭经济管理,懂得消费要有计划、不浪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引出课题: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了些什么?

  这节课,我们继续讨论合理用钱的问题。

  二、学生交流,体验生活:

  1、最近你们家有特别想要的东西吗?学生交流。

  2、这些物品是不是就能买呢?小组交流:结合对自己家庭开支调查进行。

  3、大组交流。

  (设计意图:上节课,通过对秋游这一件事的消费指导,让学生明白,个人消费时并不是想要什么就能买,只有经济、合理地消费,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这节课尝试从个人消费转向家庭消费,引导学生参与家庭经济管理。因为本课的价值取向是合理消费,而离开了生活的消费教育无疑是空洞的教育。)

  三、参与生活,提出建议:

  1、为了早日得到你们家所想要的物品,你觉得该怎么做?

  你能向家里提一些建议吗?

  2、学生写建议书,交流。板书:不浪费

  3、你有零花钱吗?你准备用这些钱做什么?你能为自己制定一个用钱计划吗?交流。板书:有计划

  (设计意图:让学生向家长提增收节支的建议,意图在于促使儿童参与家庭生活,培养一定的家庭责任感。同时,设计零用钱使用计划,激发儿童对零用钱的使用进行规范。)

  四、教师小结:

  1、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

  2、是啊,父母的每一分钱都是辛苦挣来的,这些钱不仅要支付家庭必要开支,还要支付你在学习上、生活上的各种费用,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学会合理使用家里的每一分钱。

【我想教案】相关文章:

《我想》教案02-25

我想的教案03-30

我想教学的教案02-23

中班教案我想01-29

我想长大教案03-21

大班教案:我想飞06-29

我想语文教案01-31

大班语言我想教案03-28

中班语言我想教案04-02

《我想》教案15篇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