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科学活动教案

科学活动教案

时间:2023-04-03 12:53:42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的科学活动教案汇总6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科学活动教案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实用的科学活动教案汇总6篇

科学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培养幼儿动手动脑能力;

  2、教育幼儿要爱惜玩具,懂得好玩具要大家一起玩;

  3、了解电动玩具的特点,初步学会电动玩具的正确玩法。

  活动准备

  活动前请每位幼儿从家里带一样电动玩具来园。

  活动进程

  1、对比观察,引出课题

  出示两只小狗玩具,一只是电动小狗,一只是用布做的小狗。请小朋友来玩玩具小狗,教师引导幼儿让玩具小狗动起来,并让幼儿说一说两只玩具小狗有什么不同?

  2、幼儿自由探索活动,自由探索各种电动玩具的`玩法

  (1)请小朋友自由玩自己带的汽车、小火车、小鸡、小鸭等电动玩具,互相介绍以自己的玩具是怎样玩的?

  (2)请个别幼儿向全班小朋友演示电动玩具的玩法,并让小朋友说说这些电动玩具有什么特点。

  ①启发引导:

  A如果没有电池,电动玩具还能动吗?

  B如果开关没打开,电动玩具还能动吗?

  ②小结:电动火车等许多玩具必须装上电池、打开开关才能动起来,所以他们叫电动玩具。

  (3)教师与幼儿一起找一找各个电动玩具放电池的位置和开关,并讲解正确的操作方法。

  (4)幼儿互换玩具玩,使幼儿懂得大家一起分享好玩的玩具。

  3、组织幼儿欣赏儿歌《爱惜玩具》,培养幼儿爱惜玩具的品德。

  评析:

  该活动主体部分属于“自由—引导式”的实验操作。即让幼儿自由探索两种玩具(一只是电动小狗,一只是用布做的小狗),发现两只小狗的不同,探索电动玩具的不同玩法。其中,老师的问题设计具有针对性,幼儿容易理解。

科学活动教案 篇2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天气预报

  设计思路:

  自从保健医生将一支温度计放到活动室里后,孩子们每天都会到那里看看今天几度了?于是我们的“稚语心声”里又多了新任务“天气预报员”。渐渐地,孩子们从关心温度到关心今天的天气、想要了解各种形式的天气预报等。为了进一步发展我班幼儿在相互交往中的合作意识,鼓励幼儿自己结伴,共同合作探索天气预报的秘密。

  一、活动目标:

  1、了解获取天气预报的.各种办法和途径。

  2、感受天气预报与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

  二、活动准备:

  幼儿记录的天气预报表

  图片若干

  三、活动过程:

  1、分组介绍了解天气预报的不同途径,分享经验

  这几天,我们大家都一起关注天气预报,今天就来介绍一下你们组是从哪里知道天气预报的?

  幼儿分组介绍

  2、感知天气预报与生活密切相关

  原来我们可以从很多地方收听、收看到天气预报,你们家里平时还有谁听天气预报的?

  幼儿交流:

  为什么我们大家都要听天气预报?有什么用?

  我们看看除了你们说的,还有谁也很关心天气预报的

  出示暖棚的图片:农民伯伯为什么这么关心天气预报?

  逐一出示司机图片、游客图片,进一步感知天气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小结:天气预报真有用,它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方便。

  3、交流天气预报记录表,提出问题

  出示幼儿几天来的天气预报记录表,请部分幼儿交流记录表。

  引导幼儿发现问题:为什么同样是今天的天气,但是有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不同呢?

科学活动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世间万物都离不开空气,空气与我们的生命息息相关。大班幼儿对生活中的有趣现象充满好奇,经常玩一些与空气相关的小游戏,在玩中很多问题会引发他们的猜想,如:为什么塑料袋会鼓起来?里面到底有什么?一连串的“为什么”激发了幼儿探究“空气”奥秘的兴趣。为了让幼儿亲身感知到空气的存在,本活动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操作材料,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在操作实践中感知空气的存在,发现空气流动的特性,探索空气的秘密,体验空气压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活动目标】

  1.知道空气的作用及会流动的特点,了解空气流动形成了风,空气能传播各种气味,空气压力作用能产生各种有趣的现象。

  2.能运用吹、扇、装、闻等多种方法探究、发现空气的存在,主动探究、自主发现空气是有力量的。

  3.萌发“从我做起,净化空气”的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1.大型吹气玩具(如塑料吹气动物)、塑料袋、气球、吸管4?5根、水1盆、硬纸板等每组1张、空气清新剂1瓶。

  2.“幼儿学习材料”——《身边的科学》。

  【活动建议】

  1、玩游戏“亲亲小脸蛋”,引导幼儿感知空气的存在。

  请幼儿闭上眼睛,教师迅速打开大型吹气玩具的气孔,对着幼儿的.小脸蛋轻轻放气,引导幼儿体验气流吹在脸上的感觉。

  提问:脸上有什么感觉?猜一猜,是谁在亲你的小脸蛋儿?

  2、引导幼儿尝试用多种方法寻找空气,感知空气的流动。

  (1)提问:你知道空气在哪里?你用什么办法证明它的存在?引导幼儿探索用不同的方法寻找空气。

  (2)用塑料袋找空气。将塑料袋张开口,然后猛地扎紧,塑料袋鼓了起来,说明空气跑了进去。

  (3)用气球找空气。吹气球,气球鼓了起来,说明空气跑了进去;将气球对准幼儿的脸蛋慢慢放气,幼儿会感到一阵风,这说明空气又跑了出来。

  (4)用吸管找空气。将吸管在空中吸一下,迅速插人水中,产生的泡泡说明空气来过了。

  (5)用硬板找空气。对着硬纸板吹气、吸气,脸上会有一阵风吹过,这就是空气流动形成的风;扇动硬纸板,请幼儿再次感知空气的流动与存在。

  小结:原来空气就在我们身边,空气无处不在。

  3、引导幼儿通过嗅觉感知空气流动能传播各种气味。

  (1)请幼儿感受空气的流动为生活带来的芳香气味。

  在活动室里悄悄地喷上空气清新剂,引导幼儿闻一闻、说一说:你闻到了什么气味?你最喜欢空气为我们带来哪些香味?如:花香、饭菜香、糖果香、水果香……

  小结:原来空气是流动的,能够为我们传播各种气味。

  (2)请幼儿回忆生活中遇到过的难闻的气味,讨论出现难闻气味的原因,激发幼儿的环保意识。

  提问:生活中你有没有闻到过难闻的气味?出现难闻气味的原因是什么?怎样减少这些难闻的气味?

  小结:空气的流动也会传播难闻的气味,如工厂烟囱冒出的烟味、垃圾味、农药味……这是因为人们不注意保护环境,污染了空气。保持空气新鲜的方法有很多,如不随便扔垃圾、不乱排放脏水、多植树种花、少开车多步行……

  4、了解空气的作用,知道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空气。

  (1)请幼儿闭上嘴巴,捏紧鼻子,感受憋得喘不动气的感觉,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会喘不动气。

  小结:因为身体里缺少空气,所以才会有这样的感觉,说明人离不开空气。

  (2)幼儿经验迁移:除了人类需要空气外,还有什么也需要空气?

  小结:除了人类需要空气外,动植物也需要空气,凡是有生命的事物都需要空气。

  5.引导幼儿完成实验“倒不出来的水”、“浸不湿的手帕”,感知空气是个“大力士”。(1)出示玻璃杯和厚卡纸,边讲解演示边引导幼儿讨论。

  先往玻璃杯里倒满水,盖上卡纸,然后把杯子倒过来。

  提问:会有什么现象发生?鼓励幼儿大胆猜测并动手操作实验。

  小结:将卡纸盖在倒满水的杯子里,把杯子倒过来水也不会倒出来。

  (2)出示一个放有手帕的空杯子,引发幼儿猜想。

  提问:如果把杯子扣到盆中,手帕会不会湿?为什么?

  鼓励幼儿动手尝试,要求幼儿把手帕塞到杯底,杯子要垂直放到水中。

  小结:杯中充满空气,当杯子垂直放入水中时,杯子里的空气把水顶了出来,所以杯中的手帕不会湿。空气可真是个“大力士”!

  【活动延伸】

  结合《身边的科学》第11页,引导幼儿继续探究、记录空气的秘密。

科学活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 感知磁铁间存在相吸、相斥的有趣现象。

  2. 对磁铁的特性产生进一步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大记录纸、环形磁铁玩具。

  2.学具准备:环形磁铁、红蓝背心各6件、磁铁玩具人手一份。

  3.认知准备:幼儿有玩过磁铁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交流讨论,发现磁铁的特点

  ——你们有没有玩过磁铁?知道磁铁宝宝有什么本领吗?

  ——今天我带来了一块磁铁,你发现这块磁铁长什么样?(出示环形磁铁)

  (二)制作玩具,感知磁铁的特性

  ——你们看,他们有没有吸在一起?这是怎么回事呢?

  ——瞧,他们还会跳舞哦!不管我怎么碰,他们就是不吸在一起,神奇吧!

  ——请你也来试试看,让你的磁铁在小棒上跳起舞来,并想一想为什么磁铁

  宝宝不吸在一起了呢!

  l 重点观察指导:

  (1)幼儿是否能通过探索完成制作。

  (2)幼儿在制作过程中是否能在思考的基础上调整;调整仅仅是出于无意识的摆弄,还是有意识的发现。

  (3)引导孩子再重新试试的时候,孩子是否开始有意识地制作,孩子是怎样解释磁铁跳舞的原因的`。

  l 分享交流

  ——看看这些磁铁都跳起舞来了吗?

  ——你们是怎样让磁铁跳起舞来的?(幼儿讲述,教师操作和记录)

  小结:当蓝色碰到红色的时候会吸在一起,蓝色碰到蓝色会分开来,红色碰到红色的时候会分开来。

  l 幼儿体验

  ——想不想再去试一试?(幼儿每人三块环形磁铁)

  ——那我们再去试一下,看看能不能让磁铁宝宝都跳起舞来。

  (三)模仿磁铁,体验磁铁乐趣

  ——你们想不想做一回小磁铁呢?(穿蓝红小背心)怎么做?

  ——让我们一起来玩碰一碰的游戏吧!

科学活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知风的存在,并用恰当的语言进行描述。

  2、鼓励幼儿尝试用绘画的方式进行记录。

  活动准备:

  教师:记录表,空旷的场地、选择有风的日子进行探索活动,区角延伸活动。活动前的安全教育。

  幼儿:绘画用具。

  活动重点:感知风的存在,并用恰当的语言进行描述。

  活动难点:鼓励幼儿用绘画的方式记录。

  活动过程:

  1、情景提问,导入活动、 我们一起到外面去做个实验吧。

  2、带幼儿到户外,实验是找风!你们想做这个实验吗?

  探索活动,猜想假设1、你觉得怎么样才能证明你知道有风?哪些事物可以证明风来了?(请幼儿猜想假设)

  2、 风来了,身边的事物会怎么样?

  生:风来了,地上的纸头回飘起来;我会感到冷;树木会摇来摇去…..

  1、 实验验证,提升经验幼儿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并在记录表上记录是否成功。我们刚才说了那么多种假设,怎么才能证明呢?不如我们出去找机会来验证吧?活动前先介绍记录表。(在听到一栏,将因风发出声音的'事物画出来)有的幼儿站在原地不动,体验风带来的感受。有的环顾四周,寻找风的足迹。

  2、 幼儿相互分享交流成功的经验。我们一起来说说你的验证结果吧。

  3、生:风吹过的时候,我的眼睛都睁不开,不信你试试!我看到国旗飘的很厉害;还有旗子会有哗啦啦的声音….

  延伸活动,补充记录 我们把验证的结果画到记录表里吧。

  1、我们将记录表里记录的事物一起讨论一下。看看你的

  是不是和别人不一样?

  2、如果你现在发现别人有的你没有可以补在实验表里。

  3、老师在墙上设置了一个主题栏,我们可以将以后的新发现不断地补充道里面去。

  附:实验记录表

  姓名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

  看到:

  听到:

  感受到:

科学活动教案 篇6

  水中的秘密

  活动目标

  1、在尝试活动中,了解水的特性。

  2、能仔细观察,乐于尝试,懂得保护水。

  活动准备

  1、ppt课件:水的作用

  2、两个玻璃缸(一缸水内有一条金鱼,一缸米内有塑料彩球),

  每组一份果珍、白糖、盐、。

  3、盛水容器:小碗,小筐等。

  活动过程

  一、教师导入课题

  1.出示一杯清水

  教师:你们看这是什么?(水)。小朋友知道水有什么秘密吗?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探索水的秘密吧。

  2.出示一缸水,一缸米。

  (1)幼儿看看水里、米里有什么?

  教师:你们看到水里、米里都有些什么东西吗?

  (水里有金鱼,看不到米里有什么)

  (2)你是怎么知道的?

  (幼儿议论:透过水能看到鱼,米里有什么看不到)

  (3)你们看看米里有东西吗?

  (教师从米里拿出塑料彩球。)

  小结:水是无色透明的,能看见水里的物体;米不透明,看不见里面的。

  二、幼儿进行尝试操作。

  1.盛水活动

  (1)教师: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不同的小容器,

  塑料袋,小篮,小碗,请你们选一样来盛水,看看会怎样?

  交流:不同的容器盛上水会看到什么现象。

  2.水能溶解

  (1)请小朋友从桌上的白糖、盐、果珍中取几样东西放入你的清水中,

  再轻轻搅拌,看一看,你会发现什么?

  (2)幼儿尝试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水的'颜色及实物在水中的变化。

  启发幼儿相互交流观察到的现象。

  (3)你发现了什么?

  糖、盐、果珍放在水中都没了,水变颜色了。

  小结:糖、盐果珍放入水中不见了,这几样东西被水溶解了。

  (4)生活中你还见到哪些东西能被水溶解。

  三、讨论怎样保护水

  1.教师:水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怎样保护水呢?如果没有水会怎样?

  2.课件:水的作用

  通过课件演示,让幼儿知道,没有水,人们和动物将无法生存。

【科学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活动教案07-20

科学活动教案【精选】07-30

【经典】科学活动教案07-23

科学活动教案(精选)07-24

(经典)科学活动教案07-24

科学活动教案[精选]07-22

【精选】科学活动教案07-27

科学活动教案[经典]07-26

(精选)科学活动教案07-27

科学的活动教案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