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职网>实用文>教案>《自然之道》教案

《自然之道》教案

时间:2023-03-07 14:03:44 教案 我要投稿

《自然之道》教案1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自然之道》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自然之道》教案15篇

《自然之道》教案1

  学习目标:

  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旅游、侦察、愚蠢、争先恐后、若无其事”等词语。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丰富见闻,激发探究大自然对人类启示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从中受到启示。

  教学难点:

  理解向导的话,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阅读“单元导读”,引入新课

  指名读“单元导读”,说说本单元专题是什么,有什么新的要求。

  今天,我们先来学习一个真实而又令人难忘的故事,初步了解大自然给人类的启示。(板书课题)

  二、自由朗读,自主预习

  按常规或按要求自读自学:把课文读两三遍,读通读顺;认读生字,找出生词,查字词典理解生词,标自然段序号,想一想课文大意。

  出示小黑板,检查生字词认读与理解情况:指名读,想读哪些就读哪些,想说哪个词义就说哪个,有的词语可用形象表演的`方式,如:“欲出又止、鱼贯而出、气喘吁吁”等。

  小黑板

  旅游 筑巢 幼龟 沙滩 侦察 企图。

  情愿 蠢事 返回 海鸥 补救。

  争先恐后 欲出又止 若无其事 见死不救。

  鱼贯而出 愚不可及 气喘吁吁 响彻云霄。

  汇报: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指名或推荐学生逐段朗读全文,检查是否达到准确、流利朗读课文,重点指导难读的句子,并多读几遍。

  师生共同确定学习目标与重点:了解课文大意,理解“自然之道”的含义并从中受到启发,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以演促读,感悟“蠢事”

  出示句子:“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这是一件什么“蠢事”呢?我们读懂了三、四、五自然段就明白了。请自由读第三、四、五自然段,等一会儿,我们来分角色表演这三个自然段叙述的情景。如果你会表演了,也就读懂了。

  演中促读,演中理解:

  请一个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请两个学生扮“幼龟”“嘲鸫”,带头饰上台表演,大家边听边看。表演后评议,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欲出又止”“踌躇”,评议“幼龟”的表演,并理解这两个词语的意思,比较并书写“幼”和“幻”字;引导学生抓住“突然”“啄”“拉”,评议“嘲鸫”的表演,范写“啄”字。

  先找出第四自然段中表示感情或表情的词语,如“焦急”“若无其事”“冷淡”“极不情愿”“颓丧”,自由读该段,要求读出各自的表情。再分角色朗读,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范读、模仿读、比赛读,初步读出感情。最后指名上台表演。教师采访“向导”扮演者:你说“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这是什么意思呢?引导学生初步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想象课文描写的场景,分小组再说一说。

  回答:我们干了一件什么样的“蠢事”?

  比较句子:下面两个句子有什么异同?

  我们干了一件蠢事。

  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通过比较,并联系课文明确:我们的确是弄巧成拙,好心办坏事,是“愚不可及”。然

  后范写“愚蠢”,学生在草稿本上写两遍。

  四、课堂小结,完成练习

  自主读课文,遍数自定,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一、导读课文,感悟“启示”

  观察课文插图,说说图意。

  课文第六、七自然段就描述了这幅图的情景,请大家再自由读一读。

  默读六、七自然段,展开想象:

  食肉鸟是怎样“饱餐一顿”的?请大家展开想象写几句话,描述一下,并写一点儿自己的感受。

  指名读自己写的片段,表达出自己的心情。

  比较句子,体会“悲叹”“根本”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向导一边走一边说:“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就不会受到伤害。”

  向导一边走一边发出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

  感悟启示:同学们,如果你们就是当时在场的作者和他的同伴,你们一定从这件事中受到了教训,得到了启示。那么,就把你受到的启示对大家说一说吧!

  在学生广泛发言后,请大家找到《黄河是怎样变化的》的“阅读提示”,画出其中

  一句话,并齐读:“如果不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

  二、朗读全文,归纳大意

  齐读课题,再指名说说课题的含义和“道”的意思。

  朗读全文,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先指名说一说,如果学生不能概括清楚,就出示小黑板让学生填空式地说一说,最后小结方法——把各部分意思连起来。

  三、明确要求,启动“综合性学习”

  读一读“综合性学习”的安排,说一说活动方式与要求。

  分组商议:准备怎样开展这次活动。

  全班交流,教师针对实际情况提出活动要求和注意事项。

  课余时间学生分头行动,教师及时了解情况。

《自然之道》教案2

  学习目标

  ①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旅游、侦察、愚蠢、争先恐后、若无其事”等词语。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③丰富见闻,激发探究大自然对人类启示的兴趣。

  课前准备

  教师课前在小黑板上

  抄写:

  ①生字新词。

  ②两组要比较的句子。

  A案

  第一课时

  ●阅读“单元导读”,引入新课

  ①指名读“单元导读”,说说本单元专题是什么,有什么新的要求。

  ②今天,我们先来学习一个真实而又令人难忘的故事,初步了解大自然给人类的启示。(板书课题)

  ●自由朗读,自主预习

  ①按常规或按要求自读自学:把课文读两三遍,读通读顺;认读生字,找出生词,查字词典理解生词,标自然段序号,想一想课文大意。

  ②出示小黑板,检查生字词认读与理解情况:指名读,想读哪些就读哪些,想说哪个词义就说哪个,有的词语可用形象表演的方式,如:“欲出又止、鱼贯而出、气喘吁吁”等。

  小黑板

  旅游 筑巢 幼龟 沙滩 侦察 企图

  情愿 蠢事 返回 海鸥 补救

  争先恐后 欲出又止 若无其事 见死不救

  鱼贯而出 愚不可及 气喘吁吁 响彻云霄

  ③指名或推荐学生逐段朗读全文,检查是否达到正确、流利朗读课文,重点指导难读的句子并多读几遍。

  ④汇报: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师生共同确定学习目标与重点:了解课文大意,理解“自然之道”的含义并从中受到启发,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以演促读,感悟“蠢事”

  ①出示句子:“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这是一件什么“蠢事”呢?我们读懂了三、四、五自然段就明白了。请自由读第三、四、五自然段,等一会儿,我们来分角色表演表演这三个自然段叙述的情景。如果你会表演了,也就读懂了。

  ③演中促读,演中理解:

  a.请一个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请两个学生扮“幼龟”“嘲鸫”,带头饰上台表演,大家边听边看。表演后评议,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欲出又止”“踌躇”评议“幼龟”的表演,并理解这两个词语的意思,比较并书写“幼”和“幻”字;引导学生抓住“突然”“啄”“拉”评议“嘲鸫”的表演,范写“啄”字。

  b.先找出第四自然段中表示感情或表情的词语,如“焦急”“若无其事”“冷淡”“极不情愿”“颓丧”,自由读该段,要求读出各自的表情。再分角色朗读,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范读、模仿读、比赛读,初步读出感情。最后指名上台表演,教师采访“向导”扮演者:你说“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这是什么意思呢?引导学生初步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③想象课文描写的场景,分小组再说一说。

  ④回答:我们干了一件什么样的“蠢事”?

  ⑤比较句子:下面两个句子有什么异同?

  我们干了一件蠢事。

  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通过比较,并联系课文明确:我们的确是弄巧成拙,好心办坏事,是“愚不可及”。然后范写“愚蠢”,学生在草稿本上写两遍。

  ●课堂小结,完成练习

  自主读课文,遍数自定,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导读课文,感悟“启示”

  ①观察课文插图,说说图意。

  ②课文第六、七自然段就描述了这幅图的情景,请大家再自由读一读。

  ③默读六、七自然段,展开想象:

  食肉鸟是怎样“饱餐一顿”的?请大家展开想象写几句话,描述一下,并写一点儿自己的感受。

  ④指名读自己写的片段,表达出自己的心情。

  ⑤比较句子,体会“悲叹”“根本”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a.向导一边走一边说:“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就不会受到伤害。”

  b.向导一边走一边发出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

  ⑥感悟启示:同学们,如果你们就是当时在场的作者和他的同伴,你们一定从这件事中受到了教训,得到了启示。那么,就把你受到的启示对大家说一说吧!

  在学生广泛发言后,请大家找到《黄河是怎样变化的》的“阅读提示”,画出其中一句话,并齐读;“如果不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

  ●朗读全文,归纳大意

  ①齐读课题,再指名说说课题的含义和“道”的意思。

  ②朗读全文,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先指名说一说,如果学生不能概括清楚,就出示小黑板让学生填空式地说一说,最后小结方法──把各部分意思连起来。

  ●明确要求,启动“综合性学习”

  ①读一读“综合性学习”的安排,说一说活动方式与要求。

  ②分组商议:准备怎样开展这次活动。

  ③全班交流,教师针对实际情况提出活动要求和注意事项。

  ④课余时间学生分头行动,教师及时了解情况。

  (湖北宜都 刘春林)

  B案

  第一课时

  ●读顺课文,感知文本内容

  ①谈话导入:同学们,大自然气象万千,美丽无比;充满生机,也充满神秘。今天,你们将和老师一起走进大自然,了解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内在规律。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一篇大自然中发生的真实故事──《自然之道》(板书),相信同学们会从中得到启示。

  ②悬疑读文:读课文题目,“自然之道”指的是什么意思?带疑初读课文,感知课文。

  自主识字。

  a.提示学生利用窍门,读准字音。(如,读“愚”字不能读成yí,“吁”不能读成xī)找出难读难写的字,研究特点。(如,形声字占绝大部分;如,写“啄”字第九笔的“点”不能丢掉,写“帽”右边的“曰”不能写成“日”等)

  b.同桌交流,相互识认。

  c.着眼学法,重点强化。(由学生提出难认难写的字,并由学生展示自己的学法,落实识与写)

  读课文。

  a.给足时间让学生读得正确、流利。读中点拨学生在难读处做上记号,多读几遍,或与同学合作读。

  b.交流练读情况。由学生自己选择自然段读,相互推荐读,老师注意给学习较吃力的学生机会。学生读的过程中要求其他人认真倾听,读完后由学生自己有重点地点评。对于课文中出现的难读的字词句,教师要让学生读到位。

  整体感知。说说初读课文的印象或说说故事主要写了什么。先让学生读读课文,再让其组织语言来说。尊重学生自己初步的读书感受和见解。

  ●探读课文,读出自我发现

  ①自主探读:指导学生细读课文,读出重点,读出感情,与作者情感共鸣。提示学生联系课后连接语提示的内容读课文。

  ②心声吐露:

  a.与同桌相互交流;

  b.在全班展示自己的读书体会。教师做要点板书。

  第二课时

  ●精读课文

  ①着眼学生感悟,抓点精读。

  “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向导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的?引导学生用课文内容回答后,再做深入探究。(问学生有什么问题)

  a.学生提问并品读:为什么说“似乎在侦察”?(是“我”见到幼龟的动作后的猜测,但并不了解真的是这样)当时出现了什么情况?(“突然”“啄”“拉”)向导怎么做?

  b.学生提问并品读:向导怎么会是这样的态度?(“若无其事”“冷淡”“极不情愿”)为什么做自己不愿做的事?他为什么不给“我们”解释?(面对的是“焦急”、是责怪──“不能见死不救”、情况十分紧急)

  c.理解“自然之道”并导读(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延迟评价,从学生的讨论中适时导入故事发展的相关内容),那么,“我们”干的是一件什么事?

  “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理解“愚不可及”)愚在哪儿?那么,后来到底发生了什么?

  a.学生读书,抓词抓句感受当时的事态。(适时出示挂图或点击课件)

  幼龟:“鱼贯而出”“争先恐后”“结队而出”(要经过一大段沙滩,无遮无拦),它们可能会想什么?

  食肉鸟:“许多”“吃得饱饱的”“发出欢快的叫声”。(可结合先前的“颓丧”体会)它们又会想些什么?

  b.读课文最后一句话,体会向导“悲叹”的这句话表达的意思。

  ③着眼学生体验,探微发幽。

  a.回归课题,引发话题。

  谈对“自然之道”的理解和感悟。(大自然中的万事万物都有自己存在的道理,这个生存的法则和规律是不能违背的)

  违背“自然之道”的后果。(自作聪明,只能好心办坏事,聪明反被聪明误)

  怎样才会不违背“自然之道”。(结合课文,联系生活和开课导语谈谈:谈候鸟迁徙不能挽留,谈山涧小鱼难在鱼缸生存,谈老虎圈养便失去野性,谈温室难育参天大树,以及尊重大自然,不要人为地破坏大自然等等。从而使学生懂得只有遵循“自然之道”,才能使人类与自然共存的道理。同时激发学生主动走入大自然、了解大自然、探究大自然规律的兴趣)

  ●走出文本,开展实践活动

  ①导读课后“综合性学习”提示,明确活动目的及要求。

  ②自由组合,分小组讨论确定活动内容及拿出活动安排,全班交流。(要求选定组长,搞好分工,排好时间,并作好相关记载──可以以日记、活动报告、行动纪实等形式反映)

  ③学生分组行动,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也可结合后续的学习内容进行)。

《自然之道》教案3

  1.教学本文,可以参考下面的教学思路:

  (1)自由朗读,自主预习。教师提出预习要求,布置学生自读自学。如,把课文读两三遍,达到正确、流利朗读;认识生字,查字词典理解生词,标自然段序号,想一想课文大意。(2)了解学情,确定目标。教师检查学生朗读是否正确、流利,让学生汇报已读懂的内容,提出疑问,师生共同确定学习目标与重点。(3)突出重点,精读研讨;一个重点是交流大家的阅读感受,指导有感情朗读,主要是结合具体语境交流;另一个重点是交流从这件事中受到的启示,这要结合全文交流,要注意尊重学生个性化的见解──如果不按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事与愿违,好心办坏事;大自然中的现象是十分复杂的,没有调查清楚就不要乱作决定或指挥;当人自作聪明时,就可能以主观意志代替客观规律,聪明反被聪明误等等;对学生的不同见解,要加以引导。最终学生要明确做事情要遵循“自然之道”。(4)回顾小结,启动综合性学习活动。

  2.要通过本文的教学,学生能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并了解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一般方法:先把整篇课文读一读,对课文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然后一部分一部分认真阅读,了解每部分内容主要讲的是什么,再把每部分内容连起来想一想,就抓住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本文,不要过于追求主要内容概括得特别简练,学生能说出大致意思,了解一般方法就可以了。在这样的训练过程中,逐步引导学生概括的能力,直至最终做到所概括的内容正确、语言简练。这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不要急于求成。

  3.小绿龟的命运牵动着“我和同伴”及“向导”的心,也清晰地展现出各自思想感情的变化:“我和同伴”因好心而焦急进而发展到震惊与后悔;“向导”由心平气和进而发展到发出十分难过的悲叹。两者对太平洋绿龟习性的了解以及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导致了他们在这件事情上做法与感情的不同。要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就要结合上下文,采用联系对比、换位思考、抓重点词等方法,重点体会“向导”的话语与思想感情,并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表现出来。具体说来,就是要抓住第4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中向导的话,结合课后思考练习第3题,细细体味,“悲叹”比“感叹”表现的感情更强烈,更突出了向导伤心难过的心情。其实,向导的态度、做法也是一个激活学生思维发表个性化感受的`引发点,可以引起课堂的争辩:向导明明知道“我们”的想法会害了幼龟,为什么不制止,反而抱起那只幼龟朝大海走去?他这样做你是赞同还是反对呢?

  4.本课生字词较多,要加强指导,引导学生运用过去所学的知识方法。“侦、嘲、蠢、彻”的声母都是翘舌音,“吁(xū)”不要读成“yū”,“幼”要和“幻”区别开,“啄”不要少写一点。必要时,教师要范写难写的生字。课文中生词的理解可以让学生在查字词典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理解,不要照搬词典意思。

  5.关于“综合性学习”。

  本课安排了综合性学习,目的是提示教师此次综合性学习应从本课的教学为开始,及早进行课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把综合性学习贯穿全组的学习的始终。综合性学习的目的是把语文学习与科学探究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观察大自然,增长知识,了解大自然,并在这样的活动中,提高语文能力。

  组织这次综合性学习,首先是要调动每个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明确任务与方法,落实小组分工与活动安排等。可以根据学习提示自主确定某一活动方式:观察大自然探究发现(某一种动物、植物或自然现象)、收集资料、调查访问、动手实验、进行小发明等。其次,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掌握信息,适时调控指导。可以通过与学生日常交流、召集小组长汇报活动进程、与课文学习有机结合、适时小结(如学生的奇思妙想、灵感火花,教师表扬典型的人或事,提出注意事项)、与家长和任课教师及时沟通等方式调控,使学生保持积极的活动心态,应用多种方法去发现与探究。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侧重组织某项活动,把活动抓扎实。

  这次综合性学习,重点在于使学生对大自然有新的发现,并从中获得启示,要注意与三年级下册第二组安排的综合性学习有所区别。可以引导学生采用这两种思路进行:一是直接去观察,边观察边思考边发现,特别是要引导学生细致观察身边熟悉的动植物或自然现象;二是联系生活经验与阅读积累,确定重点观察对象,把观察、思考、查资料、提出创意,乃至动手实验紧密结合起来。

  《自然之道》A、B案

  学习目标

  ①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旅游、侦察、愚蠢、争先恐后、若无其事”等词语。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③丰富见闻,激发探究大自然对人类启示的兴趣。

  课前准备

  教师课前在小黑板上

  抄写:

  ①生字新词。

  ②两组要比较的句子。

  A案

  第一课时

  ●阅读“单元导读”,引入新课

  ①指名读“单元导读”,说说本单元专题是什么,有什么新的要求。

  ②今天,我们先来学习一个真实而又令人难忘的故事,初步了解大自然给人类的启示。(板书课题)

  ●自由朗读,自主预习

  ①按常规或按要求自读自学:把课文读两三遍,读通读顺;认读生字,找出生词,查字词典理解生词,标然段序号,想一想课文大意。

  ②出示小黑板,检查生字词认读与理解情况:指名读,想读哪些就读哪些,想说哪个词义就说哪个,有的词语可用形象表演的方式,如:“欲出又止、鱼贯而出、气喘吁吁”等。

  小黑板

  旅游筑巢幼龟沙滩侦察企图

  情愿蠢事返回海鸥补救

  争先恐后欲出又止若无其事见死不救

  鱼贯而出愚不可及气喘吁吁响彻云霄

  ③指名或推荐学生逐段朗读全文,检查是否达到正确、流利朗读课文,重点指导难读的句子并多读几遍。

  ④汇报: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师生共同确定学习目标与重点:了解课文大意,理解“自然之道”的含义并从中受到启发,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以演促读,感悟“蠢事”

  ①出示句子:“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这是一件什么“蠢事”呢?我们读懂了三、四、五自然段就明白了。请自由读第三、四、五自然段,等一会儿,我们来分角色表演表演这三个自然段叙述的情景。如果你会表演了,也就读懂了。

  ③演中促读,演中理解:

  a.请一个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请两个学生扮“幼龟”“嘲鸫”,带头饰上台表演,大家边听边看。表演后评议,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欲出又止”“踌躇”评议“幼龟”的表演,并理解这两个词语的意思,比较并书写“幼”和“幻”字;引导学生抓住“突然”“啄”“拉”评议“嘲鸫”的表演,范写“啄”字。

  b.先找出第四自然段中表示感情或表情的词语,如“焦急”“若无其事”“冷淡”“极不情愿”“颓丧”,自由读该段,要求读出各自的表情。再分角色朗读,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范读、模仿读、比赛读,初步读出感情。最后指名上台表演,教师采访“向导”扮演者:你说“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这是什么意思呢?引导学生初步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③想象课文描写的场景,分小组再说一说。

  ④回答:我们干了一件什么样的“蠢事”?

  ⑤比较句子:下面两个句子有什么异同?

  我们干了一件蠢事。

  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通过比较,并联系课文明确:我们的确是弄巧成拙,好心办坏事,是“愚不可及”。然后范写“愚蠢”,学生在草稿本上写两遍。

  ●课堂小结,完成练习

  自主读课文,遍数自定,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导读课文,感悟“启示”

  ①观察课文插图,说说图意。

  ②课文第六、七自然段就描述了这幅图的情景,请大家再自由读一读。

  ③默读六、七自然段,展开想象:

  食肉鸟是怎样“饱餐一顿”的?请大家展开想象写几句话,描述一下,并写一点儿自己的感受。

  ④指名读自己写的片段,表达出自己的心情。

  ⑤比较句子,体会“悲叹”“根本”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a.向导一边走一边说:“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就不会受到伤害。”

  b.向导一边走一边发出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

  ⑥感悟启示:同学们,如果你们就是当时在场的作者和他的同伴,你们一定从这件事中受到了教训,得到了启示。那么,就把你受到的启示对大家说一说吧!

  在学生广泛发言后,请大家找到《黄河是怎样变化的》的“阅读提示”,画出其中一句话,并齐读;“如果不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

  ●朗读全文,归纳大意

  ①齐读课题,再指名说说课题的含义和“道”的意思。

  ②朗读全文,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先指名说一说,如果学生不能概括清楚,就出示小黑板让学生填空式地说一说,最后小结方法──把各部分意思连起来。

  ●明确要求,启动“综合性学习”

  ①读一读“综合性学习”的安排,说一说活动方式与要求。

  ②分组商议:准备怎样开展这次活动。

  ③全班交流,教师针对实际情况提出活动要求和注意事项。

  ④课余时间学生分头行动,教师及时了解情况。

《自然之道》教案4

  【教学目标】

  1、认识七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旅游 侦察 愚蠢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3、丰富见闻,激发探究自然对人类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从中受到启示。

  【教学难点】

  理解向导话,体会文章表达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二课时

  一、导语引入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知道了作者一行人的目的,那么他们的目的达到了吗?又发生了什么事呢?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第九课《自然之道》(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课文

  1、谁愿意当小老师领读这些词。

  (开火车复习词语)

  2、把这些词带入课文中自由速读,想想作者一行人的目的是什么呢?

  3、指名说。

  4、说得真好,你们愿意看看可爱的海龟吗?(师点幻灯片,边看边说)

  5、看完后,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三、以演促读,感悟蠢事

  1、是啊,如此可爱的'小海龟却被我们不经意间深深地伤害了,看大屏幕,全班齐读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师出句子)

  2、这是一件什么蠢事呢?

  ⑴ 学习三、四、五自然段:

  ① 请同学自由选择3、4、5自然段中的任一段,看看你读懂了什么?

  ② 四人小组讨论讨论。

  ③ 指名汇报,学生补充。

  三段:表演 抓住 幼龟:欲出又止 侦察 踌躇

  潮鸫:企图。

  四段:指导读。

  抓住重点词:焦急 若无其事 冷淡 极不情愿

  解释:规律

  ④ 大屏出示并比较句子。

  Ⅰ 我们干了一件蠢事。

  Ⅱ 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⑵ 学习六 七 八自然段:

  ① 这件蠢事造成了什么样的后果呢?自由读6-7自然段。

  ② 同桌讨论。

  ③ 指名说。

  ④ 向导由冷淡到不情愿到补救到不得不发出悲叹,齐读最后一句。

  ⑤ 同学们,当海滩上最后一只海龟艰难的爬进大海,看到那长长的沙滩足迹时,你最想说什么?

  ⑥ 指名说。

  师引导:万事皆规律,有法天下和。(板书)

  四、小结

  1、出大屏,布置自选作业,生写师巡并指导。

  2、指名读。

  五、布置作业

  1、完成本课练习册。

  2、推荐读课外书。

  【课后反思】

  本节课我能紧紧抓住教学重点,以读,演 悟等多种形式突破教学难点,让学生明白向导最后的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理解了自然之道即万事皆规律,有法天下和。学生说的积极性很高,最后小练笔,学生便水到渠成了。

  本节课也有不足:

  1、课题中的道还应在课尾小结时再点一下就好了。

  2、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应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有所加强。

  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应不断钻研,严格要求自己,才能做一名合格的教师。

《自然之道》教案5

  一、谈话揭题,初解“道”

  1、同学们,大自然气象万千,美丽无比,充满生机,也充满神秘。在这美丽的阳春三月,老师想和你们一起去旅游,走进大自然,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好吗?

  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来学习一篇发生在大自然中的真实故事──自然之道(板书课题),齐读读题。

  2、读了课题,你知道这里的“道”是什么意思?老师提供“道”的四种解释,文中是哪一种?【1……】(规律)

  “自然之道”指的是什么意思?(自然的规律)

  3、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课文,作者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在告诉我们什么是自然之道,到底要告诉我们什么自然规律呢?让我们赶快走进课文去探究吧。

  二、自主学习,感悟“道”

  1、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旅游的地方是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岛!去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岛旅游的飞机起飞了,请大家系好安全带。

  趁这空隙,我想问问同学们:上飞机前,向导告诉你们,此趟旅行,我们的目的是什么?(实地观察一下南太平洋绿龟的幼龟是怎样离巢进入大海的)

  2、你了解太平洋绿龟吗?

  ⑴指名交流。(学生有的交流的是书上讲的,有的是课外搜集的.)

  过渡:你们真棒,能了解这么多绿龟的知识。

  3、同学们,美丽的加拉巴哥岛到了!已近黄昏,我们抓紧时间上岛吧:

  (故作惊讶)咦,刚上岛,看见了什么?

  (1)赶紧先自由读课文第3自然段。

  (2)指名读这段话。

  (3)这段话里的幼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机警、可爱、聪明)哪些词句让你有这样的感受?(探、欲出又止、侦察)

  请大家一起读一读这句话,读出幼龟的机警、可爱和聪明。

  (4)此刻的幼龟欲出又止,想想幼龟的“出”是为什么?“止”又是为什么?

  想出来又不敢出来,犹豫徘徊,这就是欲出又止。这段话中与欲出又止意思相近的词是哪个词?(踯躅不前)幼龟踯躅不前,欲出又止是有道理的,(引读)因为“正当——”

  (5)师:你们看见过嘲鹰吗?嘲鹰是一种异常凶猛的海鸟,有时候甚至会攻击狗这样体形庞大的动物。试想一下,弱小无助的幼龟面对如此凶猛的天敌,又是啄又是拉,处境多么危险啊,此时你的心情是怎么样的?(紧张、担心)带着这样的感受一起读第三自然段。

  4、看到眼前发生的这一幕,我们的态度和向导有什么不同?自由读课文4自然段,用喜欢的符号划出我们和向导的神情的词。

  ⑴学生交流。我们“紧张、焦急”,向导却“却若无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

  ⑵你读懂了“若无其事”吗?若无其事是什么意思?(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形容不动声色或漠不关心)

  (3)你从向导的若无其事体会到了什么?

  沙滩上真的没有事吗?(不是)是啊!我们着急,担心,揪心,向导却若无其事,谁来读读向导说的话?(指名读。)

  向导的冷淡招来了同伴怎样的呼喊呢?(不能见死不救)

  ⑶向导在我们强烈要求下,极不情愿地把幼龟抱向大海。

  从向导的极不情愿体会到了什么?

  过渡:我们成功地解救了一只幼龟,认为自己干了一件好事,这是好事吗?(不是)我们干的是一件什么事?

  5、“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愚不可及”是什么意思?(文中形容我们的做法十分愚蠢,好心反而办坏事)我们到底干了一件什么蠢事?后来到底发生了什么?

  ⑴自由读6~10自然段,思考以上问题。

  (2)师:被我们解救的“侦察兵”出去有一会儿,还没回来。如果你们就是巢中的小龟,你们会怎么想?

  (看来,沙滩上很安全,侦察兵进了大海,我也可以安全进入大海了;到了波澜壮阔的大海,我要好好游个泳……我们可以出去了!金色的沙滩,蔚蓝的大海,美丽的珊瑚……多么令人向往,伙伴们,赶快行动吧!大海啊,大海,是我生活的地方,海风吹,海浪涌,我来吧你追随……:哈哈,说不定我们还可以见到我们的妈妈呢!)

  师:是啊,带着一份向往,一份期盼,巢里的幼龟们以为外面很安全,于是成群的幼龟……(鱼贯而出。争先恐后地结伴而出。成百上千的幼龟结队而出。

  是啊,成百上千的幼龟结队而出,他们满怀着对大海的无限遐想,满怀着希望,然而等待他们的是什么呢?(抽读第十自然段第一句话)

  眼前成百上千的幼龟惨遭食肉鸟的啄食,请同学们看,一场龟群的灾难正在我们面前痛心的上演。同学们,展开你想象的翅膀,此时的沙滩上会是怎样的情景?

  面对幼龟如此的惨状,向导和我们是怎样做的呢?(学生齐读句子)

  ⑶尽管我们拼命拯救,还是给幼龟带来了极大的伤害,此时的补救显然已经晚了,看到一只只幼龟成为食肉鸟的美餐,每个人的内心都充满了难以言说的痛苦,我们知道自己错了。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⑷我们低垂着头在沙滩上慢慢踱步,引读“向导发出了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课件出示)向导为什么悲叹?(心里难过)你能读出向导悲叹的语气吗?指名读,齐读。

  (5)是啊,如果不是我们救了那一只幼龟,那一群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

  作者在这次旅行中,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了我们一个自然之道,那就是——(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或者你有什么感悟?

  自然之道奥妙无穷,这次经历让我深深地感悟到——(违背了自然规律,大自然就会给我们惩罚)、(如果不了解自然规律,就会好心办坏事)、(遵循自然之道,大自然受到保护,违背自然之道,大自然受到伤害)(无知,就会好心办坏事。不按自然规律办事,只能把事办糟。自然现象神秘莫测,不知道就不能乱加修改。)(如果不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这就是自然之道。)(我们要了解自然之道,遵循自然之道)(违背自然,自作聪明,只能好心办坏事,聪明反被聪明误)(顺应自然,遵循规律,才能保护自然,造福人类。)

  三、总结拓展,升华“道”

  1、老师从你们的发言中知道了,同学们对自然之道都有了自己的理解,万物之灵的人如果遵循自然之道,大自然就会受保护,就会做好事。如果违背了自然之道,只能好心办坏事。(相机完成板书)

  2、生活中,你有好心办傻事的时候吗?或者接触到过违背自然之道的事吗?说出来大家听听。

  (我要的是葫芦、揠苗助长,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小猫种鱼…打扫”森林)谈候鸟迁徙不能挽留,谈山涧小鱼难在鱼缸生存,谈老虎圈养便失去野性,谈温室难育参天大树,以及尊重大自然,不要人为地破坏大自然等等。

  【板书设计】

  自然之道

  遵循

  救

  违背害

  海龟

《自然之道》教案6

  教学目标:

  ①认识2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正确读写“海鸥、争先恐后、若无其事、鱼贯而出、气喘吁吁”等词语。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③丰富见闻,激发探究大自然对人类启示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①认识2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正确读写“海鸥、争先恐后、若无其事、鱼贯而出、气喘吁吁”等词语。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教学具准备:教师课前在小黑板上抄写:①生字新词。②重点的句子。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读顺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①谈话导入:同学们,大自然气象万千,美丽无比;充满生机,也充满神秘。今天,你们将和老师一起走进大自然,了解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内在规律。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一篇大自然中发生的真实故事──《自然之道》(板书),相信同学们会从中得到启示。

  ②悬疑读文:读课文题目,“自然之道”指的是什么意思?带疑初读课文,感知课文。

  自主识字。

  a.提示学生利用窍门,读准字音。找出难读难写的字,研究特点。

  b.同桌交流,相互识认。

  c.着眼学法,重点强化。(由学生提出难认难写的字,并由学生展示自己的学法,落实识与写)

  读课文。

  a.给足时间让学生读得正确、流利。读中点拨学生在难读处做上记号,多读几遍,或与同学合作读。

  b.交流练读情况。由学生自己选择自然段读,相互推荐读,老师注意给学习较吃力的学生机会。学生读的过程中要求其他人认真倾听,读完后由学生自己有重点地点评。对于课文中出现的难读的字词句,教师要让学生读到位。

  整体感知。说说初读课文的印象或说说故事主要写了什么。先让学生读读课文,再让其组织语言来说。尊重学生自己初步的读书感受和见解。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自己认识字词,主要目的是让他们对课文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为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探读课文,读出自我发现

  ①自主探读:指导学生细读课文,读出重点,读出感情,与作者情感共鸣。提示学生联系课后连接语提示的内容读课文。

  ②心声吐露:

  a.与同桌相互交流;

  b.在全班展示自己的读书体会。教师做要点板书。

  (设计意图:资助交流自己的看法,不仅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还给了学生充分展示自己口语表达的能力。)

  第二课时

  ●精读课文

  ①着眼学生感悟,抓点精读。

  “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向导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的?引导学生用课文内容回答后,再做深入探究。(问学生有什么问题)

  a.学生提问并品读:为什么说“似乎在侦察”?(是“我”见到幼龟的动作后的猜测,但并不了解真的是这样)当时出现了什么情况?(“突然”“啄”“拉”)向导怎么做?

  b.学生提问并品读:向导怎么会是这样的态度?(“若无其事”“冷淡”“极不情愿”)为什么做自己不愿做的事?他为什么不给“我们”解释?(面对的是“焦急”、是责怪──“不能见死不救”、情况十分紧急)

  c.理解“自然之道”并导读(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延迟评价,从学生的讨论中适时导入故事发展的相关内容),那么,“我们”干的是一件什么事?

  “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理解“愚不可及”)愚在哪儿?那么,后来到底发生了什么?

  a.学生读书,抓词抓句感受当时的事态。

  b.(幼龟:“鱼贯而出”“争先恐后”“结队而出”(要经过一大段沙滩,无遮无拦),它们可能会想什么?

  食肉鸟:“许多”“吃得饱饱的”“发出欢快的叫声”。(可结合先前的“颓丧”体会)它们又会想些什么?

  a.读课文最后一句话,体会向导“悲叹”的这句话表达的意思。

  ③着眼学生体验。

  a.回归课题,引发话题。

  谈对“自然之道”的'理解和感悟。(大自然中的万事万物都有自己存在的道理,这个生存的法则和规律是不能违背的)

  违背“自然之道”的后果。(自作聪明,只能好心办坏事,聪明反被聪明误)

  怎样才会不违背“自然之道”。(结合课文,联系生活和开课导语谈谈:谈候鸟迁徙不能挽留,谈山涧小鱼难在鱼缸生存,谈老虎圈养便失去野性,谈温室难育参天大树,以及尊重大自然,不要人为地破坏大自然等等。从而使学生懂得只有遵循“自然之道”,才能使人类与自然共存的道理。同时激发学生主动走入大自然、了解大自然、探究大自然规律的兴趣)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读本文经典句子,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能对本文的主题有一个更为深刻的理解,并从中受到启发,有所收获。)

  ●走出文本,开展实践活动

  ①导读课后“综合性学习”提示,明确活动目的及要求。

  ②自由组合,分小组讨论确定活动内容及拿出活动安排,全班交流。(要求选定组长,搞好分工,排好时间,并作好相关记载──可以以日记、活动报告、行动纪实等形式反映)

  ③学生分组行动,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也可结合后续的学习内容进行)

  (设计意图:设计这一环节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将学习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培养学生实践的能力。)

《自然之道》教案7

  俗话说得好,有备无患,虽然教学过程时时有遗憾,但由于对教材分析得不透,学生固有的知识把握得不准,也就是课前了解得不全面而上课,那个遗憾就大了,《自然之道》这一文教后就有这种感受。课文虽已教完,但总觉得有点不舒畅:课堂沉闷,学生启而不发,理解不深刻。回顾教学过程,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课堂上缺少了学生的活动。假如在一节课中学生的活动不充分,或者说没有使全体学生动起来,那么,这个课堂就缺乏生机和活力。这节课我估算了一下,没有完全动起来(主要是脑动)的学生占着不小的比例。对学生情况把握不准确,在教学构思上对主体性和全员性考虑不周全是其主要因素,同时课前没有布置学生搜集资料,致使学生思路不开阔,对提出的问题谈的不深刻或者无话可谈。

  二是朗读没能很好地与阅读教学的特点统一起来。朗读是阅读教学的一种重要表现手段,它对领悟情感陶冶情操培养情趣很有好处。所谓读文悟道披文入情,强调的就是读。这节课中,由于对朗读的处理失当,从而使阅读教学显得单薄,显得缥缈,显得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三是评价缺乏激励。评价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催生剂。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评价,无疑会唤起学生的自信心,鼓励学生的'进取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评价犹如催生剂,给学生以力量,给学生以风貌,给学生以健全完美的人格。虽明于心而未能明于行,致使学生学习积极不高。以上存在的这些遗憾,都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加以重视和改正的。

《自然之道》教案8

  一、感悟“蠢事”,理清脉络

  出示句子:“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蠢事已经说明了事情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在前面加上一个“愚不可及”呢?读读这句话,你认为作者在说这句话时带着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后悔与自责。)

  这是一件什么样的事令作者如此后悔呢,自由读课文3~7自然段,说说这是一件怎样的事。

  (作者他们救了一只幼龟而害了许多只幼龟。)

  概括板书“救龟”──“害龟”。

  “救龟”与“害龟”分别是哪几段?(3~4,5~8)

  二、抓关键词,学习“救龟”(3~4)

  读读第三段,你觉得这一段里值得你积累的词语有哪些?(欲出又止,踌躇不前)

  找到这两句话读一读,联系上下文,用你的动作来说明这两个词的意思。(指名表演)

  从这两个词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幼龟非常谨慎,写出了“侦查”之意。)

  还有一个词也说明了幼龟很谨慎,你知道是哪个么?(突然,说明其动作快。)

  齐读第三段。

  正在这时,一只嘲鸫用尖嘴啄它的头,企图把它拉到沙滩上去,幼龟的生命受到威胁。同学们,此时假如你就在现场你会怎么做?

  是啊,怜悯之心人皆有之啊,咱们来看看第四自然段,看看他们是什么样的反应。

  找找游人和向导不同反应的词语。

  1、游人:紧张 焦急 呼喊

  2、向导:若无其事 极不情愿 冷淡

  出示:

  向导若无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朗读体会若无其事)

  向导极不情愿地抱起那只小龟,朝大海走去。那只嘲鸫眼见到手的美食丢掉,只好颓丧地飞走了。(把“极不情愿”去掉可不可以?为什么?)

  齐读第四段,读出游人和向导不同的态度。

  三、体会句子,学习“害龟”(5~8)

  自由读5~7段,划下印象深刻的句子,在旁边简单地写写自己的.感受。

  汇报,哪些句子给你的感受最深?

  向导抱走幼龟不久,成群结队的幼龟从巢口鱼贯而出。我们很快明白: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想一想幼龟鱼贯而出的场面是什么样?读读下文,幼龟为什么会鱼贯而出?)

  一会儿,数十只食肉鸟吃得饱饱的,发出欢乐的叫声,响彻云霄。(“欢乐”与前文哪个词照应?“颓丧”。由这两个词给了你什么感受?)

  向导一边走一边发出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朗读指导,体会“悲叹”,再说一说向导为什么而悲?)

  指名读5~7段──生评(怎么样?应该读出什么语气?)──指名读──全班读

  【板书】

  自然之道

  救 害

  游人:紧张 焦急 呼喊── 震惊 悔恨

  向导:冷淡 极不情愿 ── 悲叹……

《自然之道》教案9

  本单元的主题是“大自然的启示”。学习本课,除了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更重要的是启发学生学会理性地思考,进而引导学生受到保护大自然,敬畏自然之道,遵循自然规律,探究自然规律的教育。因此在进行语言训练和语文能力培养的同时,要加强与科学学科的联系,注重学科整合,搜集有关资料进行交流,引导学生到大自然中寻找、发现、培养学生了解大自然、探究大自然的浓厚兴趣。

  教学时建议以“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为经线,前后联系;以“我”和同伴以及向导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纬线,横向贯通。

  教学经线:围绕着“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这一中心句,从“愚在哪里”,“蠢在哪里”,“痛在哪里”,“悔在哪里”,“悟在哪里”这几个版块进行教学。

  教学纬线:以绿龟的命运为主线索,紧紧联系“我和同伴”及“向导”各自思想感情的变化:“我和同伴”因好心而焦急进而发展到震惊与后悔;“向导”由心平气和进而发展到发出十分难过的悲叹。

  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在读中感悟,以读促思,采用联系对比、换位思考、抓重点词等方法,重点体会“我和同伴”的行为和“向导”的话语,揣摩文章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同时引导学生借助文字情境,感同身受领悟文章内涵,并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表现出来

  基于以上认识,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①认识本课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踌躇不前,愚不可及、颓丧”等新词。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②能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悟作者是怎样通过语言文字来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的。

  ③明白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要尊重自然之道,遵循自然规律一切违背自然之道的人和行为注定要失败的。激发探究大自然对人类启示的兴趣。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猜测“自然之道”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出示课题),请看课题,一起来读读!

  2.这个题目是什么意思呢?请同学们大胆的来猜猜!(道路?道理?道德?学生发表认识,教师不置可否)

  二、初读课文,感知“自然之道”

  1.这个课题的意思很深奥,我们读了课文会有更深的理解!请同学们先自己来读读课文,要把课文读通,读顺,特别难读的地方,可以多读几次

  2.分节读课文,相机正音、释义

  从同学们的表情,老师发现想要读好这篇课文确实有点难度,现在,老师请几个同学来读读,谁来?学习的机会是自己把握的。

  加拉巴哥岛:是个外国地方,比较拗口,我们一起来读读

  筑巢孵化:这个新词比较难读,请你再读!筑巢孵化知道吗?

  踌躇不前:踌躇不前的“踌躇”这个词很容易读错!我们一起来读读!

  嘲鸫:这是一种生活在海边的鸟

  颓丧:这个颓字也是要注意的

  响彻云霄:这个“彻”字可不要读成“切”音

  3.现在请你说说“自然之道”的意思

  学生发言预测:

  也许是弱肉强食、适者生存

  也许是海龟有自己的办法,我们不用多加干涉

  也许是每一种生命都要经历的,这是海龟无法躲得过的劫难

  三、切己体察,揣摩“自然之道”

  1.同学们,带着你的心跟作者一起上岛,看看一路走来,你的心情有什么变化?先自读3-4自然段。

  2.当你置身于岛上,看到嘲鸫啄食海龟这一幕,此时你的心情是怎样?(难受,着急,紧张)

  3.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说说你的理解!

  4.出示画面及文字研读

  “突然,一只幼龟把头探出巢穴,却欲出又止,似乎……企图把它拉到沙滩上去。”

  你们看,这就是发生在沙滩上那令人紧张的一幕,读读这段文字,哪些词、句让你产生了这样的感受?

  5.学生交流研读成果

  “突然”

  老师听出来了你把这个“突然”这么强调,说说你的理解!

  是啊,出乎意料!始料不及啊!谁来读?

  “啄”

  “他用嘴啄幼龟的头”,多危险,多狠啊!谁来读?

  带着这样的感受我们一起来读读!

  “欲出又止”

  欲出又止是个新词,知道它的意思吗?

  它的出是为了什么?那么止呢?

  想出来又不敢出来,这就是欲出又止。这段话中有一个词语的意思跟它接近,找找!(踌躇不前)

  你们说小绿龟的欲出又止,小绿龟的踌躇不前,它这么担心有没有必要啊?(理解嘲鸫的凶狠)

  这个场面真令人紧张、揪心啊,带着这样的感受一起来读!

  6.感情朗读人物的不同反应

  (1)面对这样揪心的一幕,我和同伴、生物学向导又有什么样的反应呢?指导读出我们的焦急来,读出向导的漠然和若无其事。

  (2)“‘叼就叼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向导的冷淡,招来了同伴的一片呼喊。”同伴们会怎样呼喊呢?他们会怎样话劝求向导的呢?

  (3)读到这,你对向导的话,对“自然之道“有什么理解?

  7.推演自然情境

  试想一下,如果没有任何干扰,嘲鸫和幼龟之间的故事将如何发展?请你根据课文的有关语句,展开想像的翅膀,描述你想像的情景。

  四、谈话总结,感慨“自然之道”

  是啊,多么智慧,多么勇敢的海龟,本来它们可以顺利地实现入海计划,可是由于我们的出现,我们的干涉,这一巢的幼龟就完全改变了命运。我们下节课再去面对我们不忍面对的惨状。

  第二课时

  一、直面惨状,感同“自然之道”

  师:一只可爱的幼龟得救了,我和同伴本以为做了一件好事,可是出人意料的事发生了。由于得到错误的信息,成百上千的幼龟爬了出来,成了食肉鸟的美餐。看到这番情景,我们的心情怎样?又是怎么做的呢?

  1、请同学们结合插图,读读7至8自然段,把描写向导和我们的.动作的词语划出来。

  ⑴生划词语。

  ⑵交流:摘下、放进、抓起、奔跑。

  ⑶此时向导和我们的心情怎样?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焦急,很想救这些幼龟──赶紧、迅速、气喘吁吁)

  ⑷ 朗读体会:(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2、体会“欢乐”“悲叹”等词语的意义:

  ⑴出示句子:

  “不一会儿,数十只食肉鸟吃得饱饱的,发出欢乐的叫声,响彻云霄。”

  “欢乐”与前文哪个词照应?“颓丧”。由这两个词你想到什么?(若不是因为我们的错误决策,幼龟们就不会白白送死了。)

  (2)向导一边走一边发出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

  比较句子:

  ⑴向导一边走一边说:“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就不会受到伤害。”

  ⑵向导一边走一边发出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

  师:你读出了什么不同?说一说向导为什么而悲叹?(体会出“悲叹”、“根本”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二、换位体验,深悟“自然之道”

  说话练习:用“我们真是愚不可及啊,──────────────”说出感受

  1.假如你就是在现场的作者和他的伙伴,回头想一想,当时你的哪些做法,哪些想法是“愚不可及的”?(找出描写“我”和同伴的语句揣摩,体会“无知之愚”)

  2.假如你就是那位生物学家向导,回头想一想,当时你的哪些想法,哪些做法是“愚不可及的”?(找出描写向导的语句揣摩,体会“有知之愚”)

  三、抒发心声,内化“自然之道”

  1.感情朗读

  如此的愚不可及,造成了惨痛的结局。这3个自然希里的每个字,每句话,甚至是每个标点,都跳动着复杂的感情。好好读读,读出我们的悔恨、痛苦

  2.此时此刻,你深深地懂得了什么?你现在对“自然之道”有更深的了解了吗?你想给人类怎样的忠告?

  (学生自由发言,中心意思是我们不应是认识自然之道,更要尊重自然之道,遵循自然之道。一切违背自然之道的人和行为注定要失败的。)

《自然之道》教案10

  1、解题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有个成语故事叫拔苗助长,谁来说说?你怎么评价故事中的人。“十分愚蠢,它违反了生物的生长规律,也是自然界的规律。 规律也叫做道(板书:道) 自然的规律也就是自然之道(板书:自然之)

  2、解词:

  师:下面请大家读课文,读准字音,想一想生词的意思,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师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可以读读划划)

  (出示):欲出又止踌躇不前……

  师:要读准字音,,读的还不够。要想读词读出神采,想画面是好方法(1个)

  师:我们一起来看,你发现了什么?第一组写谁?:1幼龟2肉食鸟3我和同伴 4向导

  师:从上面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写在下面的.括号中。(请看黑板,出示一段话)

  像这样好心办坏事,十分愚蠢,愚蠢到什么程度呢?文中的一个词来形容(愚不可及)师板书。注意:“愚”字的一竖贯穿下来。这个词在文中哪句话中?请你读出来。“我们很快明白: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3、读文章

  师:就这句话你能提出哪些问题?(什么蠢事?)(怎么做的?结果怎样?)师:恩,你说得真好,我们做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那就是:救了一只幼龟,却害了整群幼龟。(板书:救 )

  师:同学们,我们在把幼龟抱回大海时,还认为自己做了一件好事。就让我们先回到做好事的一幕。

  师描述:当我们看到一只嘲鸫突然飞来,他用尖嘴啄幼龟的头时。(带入情景)我是多么的焦急:惊心动魄:残酷:伤感:紧张:难受

  师:好,把这种感受送回到文本中去,读一读这段话。

  师:读得非常地流利,但还没有感受到紧张的那一刻。 听老师读 “你得想想办法啊”。(再读)

  师:我们如此焦急,向导又是什么反应呢?(师读)“向导却若无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向导极不情愿地抱起那只小龟,朝大海走去。”

  师:若无其事是什么意思?(师解释)。好,就用这种若无其事的语气读一下。

  师:在我们一再要求下,向导既不情愿的把被啄的小海龟抱向的大海的时候,惨剧发生了(板书:害)。这时我们又有怎样的表现呢?

  师引读:“天哪!……看我们做了些什么” 接读课文 “数十只…… ”

  “天哪!……看我们做了些什么” 接读 “不一会……”

  师:我们已经认识到自己的愚不可及了,向导呢,何尝不自责呢?向导又说了什么?(师引读:向导一边走一边发出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

  (师总结:我们通过不同的朗读,如抓住重点词语,如变换语调等,读出了我们的心情,读出了我们的感受,读文章就应该这样 )

  拓展写:我们悲痛,我们惋惜,我们自责,为了让惨剧不再发生,让再来的人不做这种愚不可及的事情,我们决定在沙滩上立一个牌子,在上面写上一两句话,请同学们拿起笔来,帮他们写一下。

  学生:(尊重之道,别让好心办坏事 )

  学生:(动物有动物的天空,人类有人类的舞台,我们不要去打扰他们)

  师:本文选作课文时有改动。而原文中的结尾是这样的:大家垂头丧气地沿着沙滩缓缓而行。这帮过于富有人情味的人此时变得沉默了,这肃静包含着一种沉思。

  师:你觉得哪一个结尾更好?说出你的理由。

  师总结:不管那一种结尾,都告诉我们要遵循自然之道,(师指板书:“救”与“害”只是一道之隔,却改变了它们的命运,这正是

  黄昏科考队员催,

  好心却害绿幼龟。

  愚不可及办蠢事,

  自然之道不可违。

《自然之道》教案11

  自然之道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旅游、侦察、愚蠢、争先恐后、若无其事”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3.丰富见闻,激发探究大自然对人类启示的兴趣。

  第一课时

  一、阅读“单元导读”,引入新课:

  1.指名读“单元导读”,说说本单元专题是什么,有什么新的要求。

  2.今天,我们先来学习一个真实而令人难忘的故事,初步了解大自然给人类的启示。(板书课题)

  二、自由朗读,自主预习。

  1.按常规或按要求自读自学:把课文读两三遍,读通读顺;认读生字,找出生词,查字词典理解生词,标自然段序号,想一想课文大意。

  2.出示小黑板,检查生字词认读与理解情况:指名读,想读哪些就读哪些,想说哪个词义就说哪个,有的词语可用形象表演的方式,如:“欲出又止、雨贯而出、气喘吁吁”等。

  小黑板

  旅游

  筑巢

  幼龟

  沙滩

  侦察

  企图

  情愿

  蠢事

  返回

  海鸥

  补救

  争先恐后

  欲出又止

  若无其事

  见死不救

  鱼贯而出

  愚不可及

  气喘吁吁

  响彻云霄

  3.指名或推荐学生逐段朗读全文,检查是否达到正确、流利朗读课文,重点指导难读的句子,并多读几遍。

  4.汇报: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师生共同确定学习目标与重点:了解课文大意,理解“自然之道”的含义并从中受到启发,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以演促读,感悟“蠢事”。

  1.出示句子:“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这是一件什么“蠢事”呢?我们读懂了三、四、五自然段就明白了。请自由读第三、四、五自然段,等一会儿,我们来分角色表演这三个自然段叙述的情景。如果你会表演了,也就读懂了。

  2.演中促读,演中理解:

  a.请一个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请两个学生扮“幼龟”,带头饰上台表演,大家边听边看。表演后评价,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欲出又止”“踌躇”评议“幼龟”的表演,并理解这两个词语的意思,比较书写“幼”和“幻”字;引导学生抓住“突然”“啄”“拉”评议的表演,范写“啄”字。

  b.先找出第四自然段中表示感情或表情的词语,如:“焦急”“若无其事”“冷淡”“极不情愿”“颓废”,自由读该段,要求读出各自的表情。再分角色朗读,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范读、模仿读、比赛读,初步读出感情。最后指名上台表演,教师采访“向导”扮演者:你说“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这是什么意思呢?引导学生初步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3.想象课文描写的场景,分小组再说一说。

  4.回答:我们干了一件什么样的“蠢事”?

  5.比较句子:下面两个句子有什么异同?

  我们干了一件蠢事。

  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通过比较,并联系课文明确:我们的确是弄巧成拙,好心办坏事,是“愚不可及”。然后范写“愚蠢”,学生在草稿本上写两遍。

  四、课堂小结,完成练习。

  自主读课文,遍数自定,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一、导读课文,感悟“启示”

  1.观察课文插图,说说图意。

  2.课文第六、七自然段就描述了这幅图的情景,请大家再自由读一读。

  3.默读六、七自然段,展开想象:食肉鸟是怎样“饱餐一顿”的?请大家展开想象写几句话,描述一下,并写一点自己的感受。

  4.指名读自己写的.片段,表达出自己的心情。

  5.比较句子,体会“悲叹”“根本”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a.向导一边走一边说:“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就不会受到伤害。”

  b.向导一边走一边发出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

  6.感悟启示:同学们,如果你们就是当时在场的作者和他的同伴,你们一定从这件事中受到了教训,得到了启示。那么,就把你受到的启示对大家说一说吧!

  在学生广泛发言后,请大家找到《黄河是怎样变化的》的“阅读提示”,画出其中一句话,并齐读:“如果不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

  二、明确要求,启动“综合性学习”。

  1.读一读“综合性学习”安排,说一说活动方式与要求。

  2.分组商议:准备怎样开展这次活动。

  3.全班交流,教师针对实际情况提出活动要求和注意事项。

  4.课余时间学生分头行动,教师及时了解情况。

《自然之道》教案12

  【教学目标】

  1、认识七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旅游 侦察 愚蠢”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3、丰富见闻,激发探究自然对人类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从中受到启示。

  【教学难点】

  理解向导话,体会文章表达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二课时

  一、导语引入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知道了作者一行人的目的,那么他们的目的达到了吗?又发生了什么事呢?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第九课《自然之道》(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课文

  1、谁愿意当小老师领读这些词。

  (开火车复习词语)

  2、把这些词带入课文中自由速读,想想作者一行人的目的是什么呢?

  3、指名说。

  4、说得真好,你们愿意看看可爱的海龟吗?(师点幻灯片,边看边说)

  5、看完后,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三、以演促读,感悟蠢事

  1、是啊,如此可爱的小海龟却被我们不经意间深深地伤害了,看大屏幕,全班齐读“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师出句子)

  2、这是一件什么蠢事呢?

  ⑴ 学习三、四、五自然段:

  ① 请同学自由选择3、4、5自然段中的任一段,看看你读懂了什么?

  ② 四人小组讨论讨论。

  ③ 指名汇报,学生补充。

  三段:表演 抓住 幼龟:欲出又止 侦察 踌躇

  潮鸫:企图。

  四段:指导读。

  抓住重点词:焦急 若无其事 冷淡 极不情愿

  解释:规律

  ④ 大屏出示并比较句子。

  Ⅰ 我们干了一件蠢事。

  Ⅱ 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⑵ 学习六 七 八自然段:

  ① 这件蠢事造成了什么样的后果呢?自由读6-7自然段。

  ② 同桌讨论。

  ③ 指名说。

  ④ 向导由冷淡到不情愿到补救到不得不发出悲叹,齐读最后一句。

  ⑤ 同学们,当海滩上最后一只海龟艰难的`爬进大海,看到那长长的沙滩足迹时,你最想说什么?

  ⑥ 指名说。

  师引导:万事皆规律,有法天下和。(板书)

  四、小结

  1、出大屏,布置自选作业,生写师巡并指导。

  2、指名读。

  五、布置作业

  1、完成本课练习册。

  2、推荐读课外书。

  【课后反思】

  本节课我能紧紧抓住教学重点,以读,演 悟等多种形式突破教学难点,让学生明白向导最后的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理解了自然之道即“万事皆规律,有法天下和”。学生说的积极性很高,最后小练笔,学生便水到渠成了。

  本节课也有不足:

  1、课题中的“道”还应在课尾小结时再点一下就好了。

  2、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应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有所加强。

  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应不断钻研,严格要求自己,才能做一名合格的教师。

《自然之道》教案13

  教学

  1.学习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真正理解“大自然的秘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所蕴涵的深刻的主题思想。

  3.激发学生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情感。

  4.引导学生自读自悟,提高学生创新性思维的能力。

  本课朗读录音;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岛的相关图片与简介资料。

  一 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孵化 巢穴 颓丧 愚不可及 蠢事 明媚 响彻云霄

  2.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谈谈初学课文的收获。(指名说)

  3.随着同学们的讲述,我们仿佛又回到了那片沙滩,看见了幼龟出洞的那一幕。让我们从故事的开始,走进故事情节,感受故事中人物一路走来的复杂心情,寻找自然之道。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第23课《自然之道》。(板书课文题目)

  4.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 精读课文,具体分析

  1.一件使大家极为震惊的事情是怎么发生的?

  学生甲:在同伴们一片“不能见死不救”的呼喊声中,向导极不情愿地捧起幼龟,把它送往大海之后发生的。

  结合“鱼贯而出”“争先恐后”“成百上千”这几个词语,想象成群的幼龟离巢而出的情境画面。

  2.成群的幼龟离巢而出,就要成为食肉鸟的美餐了。这时,有人说了些什么?你能体会出人们当时的心情吗?

  学生乙:“天哪!”“看我们做了些什么!”由于他们不了解幼龟的习性,错误地帮助了它,结果导致成群的幼龟暴露在无遮无拦的.沙滩上,没有任何保护,马上就要成为食肉鸟们的美餐了。说明“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令他们既感到震惊,又感到非常痛心。

  3.作者写食肉鸟欢乐的叫声,有什么作用?

  学生丙:作者用了一个对比的写法,更加讽刺了人们的自作聪明、愚不可及的所作所为,致使许多幼龟成为食肉鸟的口中美食。

  4.纵观事情的发展过程,人们的思想情绪有哪些变化?

  引导学生从“观察—紧张—震惊—补救—悲叹”的过程中思考。

  5.“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这是向导发出的悲叹。为什么这么说?这对于揭示主旨有什么作用?

  老师小结:因为这种场面真是惨不忍睹,所以向导有了这样的悲叹。也是为理解下文的中心句“当人自作聪明时,一切都可能走向反面”作铺垫。

  6.深刻理解本文主旨。

  学生分组讨论,从不同角度谈各自的看法,相互交流补充。

  学生甲:本来小海龟有自己生存的本领,可人们偏偏要用自己所谓的好心去干涉,结果好心办了坏事。说明我们人类不能做违反自然规律的事情,不要干涉动物的行动,要遵循大自然的规律,否则会带来不好的结果。

  学生乙:自然有自然的法则,人类应该尊重自然,与动物和谐相处。如果横加干涉(当然有时有善意的),企图去改变自然生态环境,只会适得其反。

  ……

  老师小结:同学们说得都很好!作者通过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人生哲理——我们的所作所为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如果人类自作聪明,违背、甚至破坏动物的生存规律,就必然会付出惨痛的代价。

  三 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同学们,当人们看到幼龟遭受嘲鹰的啄食,忍不住伸出援助之手时,却忘了这是生态平衡中弱肉强食的最基本的法则,是人们爱莫能助的。

  这个故事残酷地警示我们:对于人类的一些错误做法,我们仅仅发出悲叹是无济于事的,我们要更深刻地反思自己。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并遵循大自然的规律,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用心地呵护大自然,并与动物共同生存,和谐相处。我们对大自然的回报,必然会换来大自然对我们无穷的馈赠。

  2.在生活中,你是否见到或听到过类似的事情?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3.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朗读、表演是学生个性化的实践活动。在课堂上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关心学生的需要,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对文本进行体验、感受与想象。只要设计丰富的朗读活动,朗读训练一样可以很精彩。在教学《自然之道》时,教师可抓住学生喜欢展示、乐于表演的特点,把语言文字所描述的情节还原成一个个鲜活的画面。

  2.在这节课上,教师可设计一个质疑的环节,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疑惑。并在课堂上做出适时、恰当的指导。另外,教师要对教材有深入的理解,做到收放自如,敢于放手给学生,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对朗读的处理,应很好地与阅读教学的特点统一起来,否则就会使阅读教学显得单薄、缥缈,显得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

  1.看拼音,写字词。

  2.补全词语。

  争(先)恐(后) (若)无其事 鱼(贯)而出 (愚)不可及 气(喘)吁吁 自(作)聪明

  3.学习课文后,你觉得“自然之道”是什么呢?用自己的话说说吧。

  太平洋绿龟 太平洋绿龟的体重在150千克左右,幼龟不及它的百分之一。幼龟一般在四五月间离巢而出,争先恐后爬向大海。只是从龟巢到大海需要经过一段不短的沙滩,稍不留心幼龟便可能成为嘲鹰等食肉鸟的食物。海龟属龟鳖目,体长1~1.3米,体重大于100千克,体型巨大,四肢桨状,适于划水。以鱼类、海藻、甲壳类、头足类软体动物为食。每年6~9月,海龟湾便有成群绿海龟洄游来此,上岸产卵。每当夜深人静时,雌龟便慢慢地爬上沙滩,找到合适地点,挖出一个宽大的坑,才开始产卵,每次产卵50~200多枚。产完用沙土覆盖,龟卵在温暖潮湿的沙滩里自然孵化,经过49~60天,幼海龟便破壳钻出,爬入大海。海龟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也是国际上重点保护动物。海龟的经济价值很高,龟肉鲜美、营养丰富,龟板、血及胆汁均可入药,目前被列为抗癌食品之一,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自然之道》教案14

  这是一篇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课文。自然万物,有着它自己的生存方式和规律,在自然面前,我们人类该作些什么呢?课文通过具体事例告诉我们,如果不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这就是自然之道。关于这篇课文的教学,我紧抓“道”字,做了如下设计。

  一、导入,引出“道”

  1.故事导入。

  这是我亲身经历的一件事。那是我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有一次放学,我背着书包正往家里走,突然,我发现前面不远处的麦地里,一只喜鹊正扑腾着翅膀,却怎么也飞不起来。于是,我疾步走上前去,抱起那只喜鹊。我发现,那只喜鹊的翅膀受伤了。我连忙把那只喜鹊抱回家,用碘酒擦洗它的伤口,敷上消炎药,把它包扎好。不几天,那只喜鹊好了。我很喜欢它,怕它飞跑了,于是就把它的翅膀尖给剪了,并用罩子把它罩住。我每天给它食吃,给它水喝,精心喂养。可是没多久,你们猜,它怎么了?(它却死了)

  2.引出“道”。

  是呀,这是为什么?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课文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板书课题。

  3、读题,解释“道”。

  学生读课题,说说这里的“道”是什么意思?

  二、学文,领悟“道”

  1.

  预习质疑:

  通过预习,你有没有遇到不懂的问题?(学生说出在预习课文中遇到的不懂的问题,如我和同伴在小龟遇到危险时很焦急,为什么向导却“若无其事”?向导明知道把小龟抱到大海会害了小龟,可他却还是抱起小龟朝大海走去?向导的话是什么意思?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2.筛选问题:

  上述问题哪一个最有研究价值?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在学生提出了不懂的问题后,教师引导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筛选,确定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在下面的教学环节中进行讨论与交流。)

  3、读书释疑:

  (1)指名读书。

  指几名学生朗读课文,主要检测学生对课文的熟练程度,便于作教学指导。

  (2)组内讨论:向导的话是什么意思?向导明知道那样做会害了小龟,可他为什么还是抱起小龟朝大海走去?自然之道指的'是什么?

  (3)汇报交流:引导朗读、读中感悟自然之道。引导朗读的重点是第四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

  三、拓展,内化“道”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请同学们打开书再读一读《大自然的启示――“打扫”森林》,看看你还有什么样的感受?

  1、拓展阅读。

  2、举例说明。

  引导学生举出生活中的具体例子谈体会,使“道”得以内化。

  四、综合性学习:(下节课的任务)

  自然的启示

  板书:

  自然之道

  遵循人违背

  保护伤害

  海龟

  【教学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我深感缺失太多。反思教学,诸多感触涌上心头,其突出者有三:一是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在具体的活动过程之中。课堂,是教师精心为学生搭建的可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进取全面发展的平台。课堂上缺少了学生的活动,或者说学生的活动不充分,或者说没有使全体学生动起来,那么,这个课堂是缺乏生机和活力的。这是我在这节课操作上的首要缺失。我通过观察估算了一下,在这节课中没有完全动起来(主要是脑动)的学生占着不小的比例。是什么原因呢?对学生情况把握不准确,在教学构思上对主体性和全员性考虑不周全是其主要因素。二是朗读使课堂教学充满情趣。朗读是阅读教学的一种重要表现手段,它对领悟情感陶冶情操培养情趣很有好处。所谓读文悟道披文入情,强调的就是读。这节课中,对朗读的处理,没能很好地与阅读教学的特点统一起来,从而使阅读教学显得单薄,显得缥缈,显得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这是因教师的操作不慎而造成的缺憾。三是评价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催生剂。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评价,无疑会唤起学生的自信心,鼓励学生的进取心,激励学生的求知欲。评价犹如催生剂,给学生以力量,给学生以风貌,给学生以健全完美的人格。我明于心而未能明于行。今作如此反思,意在矫正自我,改进教学,使教学日臻完善。

《自然之道》教案15

  【教材分析】

  《自然之道》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组中的一篇课文。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讲述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一群旅游者出于同情心,从食肉鸟口中救下一只幼龟,却使龟巢里的幼龟得到错误信息倾巢而出,导致成百上千的幼龟受到伤害。揭示了自然之道不可违的自然规律。

  【学情分析】

  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喜欢探究大自然的奥秘,对自然现象有着关注的热情。所以对于这篇课文,学生是有学习欲望的。但是,学生的关注可能仅仅停留在表面。学习本课,除了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更重要的是启发学生学会理性地思考,进而引导学生保护大自然,探究自然的规律,并学会善于从自然之中获得有益的启迪,有效利用大自然为人类造福。因此,要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在读中感悟,在进行语言训练和语文能力培养的同时,加强与科学学科的联系,注重学科整合,搜集有关资料进行交流,引导学生到大自然中寻找、发现、培养学生了解大自然、探究大自然的浓厚兴趣。

  【设计理念】

  以疑促读,以读促思,读中感悟,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与文中进行心灵对话,领悟课文所蕴含的道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理解向导的话,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回忆上节课内容,用先再然后说说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大家自由读全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可以多读几遍,不懂的问题,请在书上做好记号。

  2、指名分节朗读,注意正音。重点朗读难读的句子。

  三、演中促读,演中理解

  1、小组合作学习1~4自然段。

  ⑴ 读明白了什么请说说?

  ⑵ 提出不明白的问题讨论交流。

  ⑶ 当那只出来侦察的幼龟即将被嘲鸫啄食时,对此我们与向导的态度有什么不同?找出文中有关词句,完成下表。(见大屏幕)

  神态语言我们 向导

  2、向导和我们为什么有完全不同的`态度呢?

  3、最终向导在什么情况下救那只幼龟?

  4、表演读3、4自然段,着重全体向导看似冷淡的外表下所隐藏的对自然之道的真知灼见。

  5、感悟启示:

  如果你们就是当时在场的作者和他的同伴,你们一定从这件事中受到了教育,得到了启示。请把你的收获告诉给大家。

  这是一篇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课文。自然万物,有着它自己的生存方式和规律。在自然面前,我们人类该做些什么呢?课文通过具体事例告诉我们:如果不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这就是自然之道。

  请大家再次用心读课文,细细体味吧。

  四、拓展延伸

  生活中你有没有遇见过或听说过不按自然规律办事而最终受到自然的惩罚的事例?

  例举一、两件,在班上说一说,议一议。

  【板书设计】

  9、自然之道

  我们救一只幼龟 误导众幼龟 →众幼龟被海鸟啄食

  (违反自然之道──→事与愿违)

【《自然之道》教案】相关文章:

《自然之道》教案08-25

自然之道的教案03-07

自然之道教案07-27

《自然之道》语文教案08-29

《自然之道》教案(15篇)03-10

自然之道的教案14篇03-08

自然之道教案15篇02-15

《自然之道》说课稿11-29

自然之道说课稿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