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职网>实用文>教案>说新闻教案

说新闻教案

时间:2023-04-17 14:20:41 梓欣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说新闻教案(精选10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说新闻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说新闻教案(精选10篇)

  说新闻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准确传达信息。

  2.清楚、连贯地讲述。

  教学重点

  能准确、清楚地传达信息。

  教学难点

  连贯地讲述新闻。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生活在现代这个信息社会里,生活产生新闻,新闻充实生活。时时处处我们都能感受到新闻的存在。

  如:你们平时都是通过什么方式来了解新闻的(听广播,看电视,读报纸,上网)

  听广播,看电视,读报纸,上网,这些方便、快捷的途径,让我们随时都能了解到国内外的新闻,让地球变得越来越小,我们应该关注国内外发生的事情。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就来说说自己知道的新闻,召开一次新闻发布会吧!

  (板书:说新闻)。谈话引出“说新闻”话题,把学生带入新闻发布会的情境,为新授做铺垫。

  二、明确要求,有的放矢。

  1.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是什么?

  (1)在最近了解的新闻中,选一则感兴趣的和同学交流。

  (2)要说明新闻的来源,把新闻讲清楚,不要随意更改新闻的'内容,还可以说说自己对这则新闻的看法。

  2.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是什么?

  (1)准确表达信息。

  (2)清楚、连贯地讲述。(板书:准确表达信息;清楚、连贯地讲述)

  三、师生参与,合作探究

  1.(师)要完成一次成功的新闻发布会,你们认为要做哪些准备工作?请大家分小组讨论讨论。

  2.(生)A、要选一个灵活、机智、知识丰富、口才突出的新闻发布会主持人。B、新闻发布人要大方自然,声音洪亮,吐字清晰,富有感染力。C、发布的新闻要有意义。D、发布的新闻稿要结构完整,简洁明了,能够吸引人。E、作为发布人要对自己所发布的新闻有比较全面的了解,能够回答别人提出的问题。

  3.教师小结:

  刚才我们一起总结的这几点对于开好一次新闻发布会很重要,待会儿我们的“小小新闻发布会”就以上述这五点来作为评比标准,看看在今天的新闻发布中,哪些同学表现最突出,我们就可以评他为“最佳新闻发布人”;同时我们还要评出今天的“头条新闻”、“热点新闻”、“最佳新闻”等。我知道大家都准备了很多的资料,但光会收集资料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会整理资料。现在,我们就请同学们根据以下几大块来自由组合,整理一下手头的资料,争取在今天的发布会上有好的表现。

  4.学生按照“时事”“经济”“文化”“教育”“体育”“日常生活”“其他”这几大版块自由组合,交流,讨论,整理新闻。教师巡视指导。

  四、全面互动,召开会议

  召开小小新闻发布会

  1.大家推选新闻发布会主持人。各小组推选代表作为新闻发布人。每个板块选二个代表上台发布新闻。

  2.新闻发布会主持人上台宣布:小小新闻发布会正式开始。提出相关要求:

  每个版块的二个代表分别发言,每个代表发言后有一分钟的提问、答问时间。

  3.按照“时事──经济──文化──教育──体育──日常生活──其他”的顺序,各板块代表依次上台发布新闻并回答同学们的提问。

  五、求异创新,教学评价

  1.评价新闻发言人的发言,教师点评、指导。

  2.总结刚才新闻发言人的优缺点,再次准备。

  3.新闻发言人就同样的内容进行求异创新发言。

  4.选出“最佳新闻发言人”、“最佳新闻”、“头条新闻”、“热点新闻”等。

  5.主持人宣布新闻发布会结束。

  六、师生总结,交流收获

  1.通过今天的小小新闻发布会,你有哪些收获?

  预设:学会和别人交流新闻信息。

  预设:能够准确地交流自己的看法。

  2.同学们,作为新世纪的建设者,我们从小就要学会关心国内外大事。同时,我们还要通过各种渠道锻炼自己的口才,增加自己的胆识。像这样的小小新闻发布会我们以后还会利用“精彩十分”和班队活动课的时间经常进行,希望大家做生活的有心人,随时关注新闻,收集新闻,撰写新闻报道,积极参加这样的活动锻炼自己,提高自己。

  说新闻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听新闻广播《把五星红旗插上北极》能复述新闻的要点。

  2、听新闻广播或看电视新闻,能说出新闻的要点,当众向同学作介绍。

  3、初步养成关心国家大事,经常收听新闻广播和收看电视新闻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能复述新闻的要点,当众向同学作介绍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听说课文,请学生读课题《听广播说新闻》。

  二、说一说

  1、指名说说昨天收看的新闻。要求说出主要内容。

  2、表扬收看新闻的同学。小结:经常收听收看新闻是关心国内外大事的表现,这对提高我们的认识,增长知识,开阔眼界是大有好处的,所以我们养成经常听广播的好习惯。

  三、明确训练内容和总要求

  1、默读课文,想想这次听说训练的内容是什么?要求是什么?

  2、反馈:内容——听《把五星红旗插上北极》的新闻广播录音。

  要求:复述要点,再介绍一则自己最近从广播电视中听到的.新闻。

  3、师小结:要把内容复述好,必须把新闻听得清、记得牢、才能讲得好。

  四、指导听新闻

  1、第一次听录音。

  1)看听说提示的第一段,明确第一次听的任务。(这则新闻主要讲了什么?)

  2)学生讨论:要知道新闻的主要内容,我们可以从哪些地方找到答案?(开头)

  3)听录音,要求从新闻的开头找出新闻的主要内容。

  4)听后请学生说说,评议谁的主要内容说得比较简洁。(为了去北极考察,探险队的叔叔在松花江地区集中一天进行模拟训练,最后终于把五星红旗插上北极。)

  5)让学生解释“模拟训练”——为了适应环境而所作的适应性训练。

  2、第二次听录音

  1)看听说提示的第二段,明确第二次听的任务。(三个问题:模拟训练的条件怎样艰苦?重点介绍了哪位探险家的模拟训练?6名探险家是怎样在五星红旗前庄严宣誓的?)

  2)听录音

  3)同组同学讨论这三个问题的答案,要求不背诵原文,但意思要基本差不多。

  4)再听录音,要求对照刚才讨论的内容再进行修改。

  5)指名说说这三个问题的答案,并评议。(评议要点:内容要点齐全,主要内容把握较准,用自己的话说,不背诵,语言连贯,态度大方)

  6)自由说一次。

  五、介绍新闻

  1、方法指导:说话的方法及说新闻的方法。

  2、小组准备,由一个提供材料,四人一起准备。

  3、指名发言。

  六、谈谈自己这节课的收获。

  说新闻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多种途径收集新闻,能够清楚、连贯、准确地传达信息。

  2.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学会沟通和交往,培养合作精神。

  3.培养热爱生活、乐于表达的生活态度,养成关心国内外大事和关心别人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出示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同学齐读,你知道这副对联是什么意思吗?(读书人不仅要读好书,还要关心家事,关心政治,关心天下之事,多用心体会世间百态,而不要死读书。)

  2.同学们,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每天都会发生一些新鲜事。有些事被报纸、电视媒体报道出来,就成了新闻。新闻包括哪些事情?(发生在国内、国外的大事,发生在身边的新鲜事。)

  3.同学们,前几天老师布置作业让大家收集新闻,你们收集了吗?你是从哪里收集的?(网络上、电视上、报纸上)

  4.你们在收集新闻的过程中,发现新闻都有哪些特点?(新闻要真实,要及时,还要有价值。)

  5.今天,我们就来开个小小的新闻发布会,把自己所知道的新闻分享给同学们听。

  二、明确要求。

  1.在说新闻之前,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在说新闻时应注意什么?

  2.在书上找出要求。

  学生交流后,出示课件:

  (1)要说明新闻的来源,把新闻讲清楚,不要随意更改内容。最后,还可以说说自己对这则新闻的看法。

  (2)准确传达信息。清楚、连贯地讲述。

  3.当别人发言时,我们要怎么做呢?

  认真倾听;不要打断别人;别人讲完后或经允许后,提出问题。

  三、发布新闻。

  1.小组交流。

  现在我们四人一小组来说新闻。请同学们将自己知道的新闻,先在自己小组内交流。小组内其他组员要认真倾听,可以质疑,也可以评价。各小组选出组内最佳的一位新闻播报员,准备在全班交流。

  2.全班交流。

  现在,我们的新闻发布会正式开始。在这个环节中我们将要评出“最佳新闻播报员”。期待各位播报员的精彩播报,也希望同学们用心倾听,以便对他们的播报提出疑问或进行评价。

  (1)首先,我们进行国内新闻的发布。谁先来?

  ①你对他发布的新闻有什么想法?可以直接向发布人提问或进行评价。

  ②还有谁来播报国内新闻?请上来播报。

  (2)现在要发布的是国际新闻,谁先来?

  (3)同学们,在我们的班级、我们的学校、我们生活的小区或村里、我们的家里,每天也一定有许多事情在发生。谁能把我们身边的新闻向大家发布出来?给大家一分钟时间做准备,可以和同学交流。准备好了吗?请同学们自由发布新闻。

  3.评一评。

  谁能成为今天的“最佳新闻播报员”,由同学们来决定,请同学们投票。

  四、总结。

  同学们,今天的口语交际,你们都表现得特别棒!在我们的.生活里,每时每刻都会发生许许多多的事情。有很多事情离我们很远,但是新闻可以及时报道这些事情。新闻不仅可以弘扬真善美,抨击假恶丑,还在一定程度上使我们的社会越来越美好。让我们一起来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多读、多看新闻,在新闻中增长见识。

  齐读:“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板书设计

  说新闻

  准确 清楚 连贯

  教学反思

  1.要求明确。在进行交际之前,出示口语交际的要求,内容包括说什么、怎么说、怎么听。学生在明确要求之后,交流时就可以准确传达信息,清楚、连贯地讲述,认真倾听,并逐渐养成文明交际的好习惯。

  2.乐于表达。课堂上采用小组交流的方式,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交流的机会;全班交流之前,宣布评选“最佳新闻播报员”,能充分调动学生交际的积极性,使他们乐于表达。

  说新闻教案 篇4

  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目标:

  了解新闻消息的特点,掌握其六要素和结构的五部分。

  能力目标:

  根据新闻的特征理清文本的内容和结构,品味、学习语言的真实准确。

  过程与方法:

  教师诱导,学生自主、合作、积极探究。

  情感与价值观:

  感受中国解放军的英勇无敌,明白胜利来之不易,学会珍爱幸福。

  教材解读:

  文本的渡江战役和南阳解放,都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阶段具有关键意义的胜利,并且由毛泽东同志亲自撰写。两则新闻气势磅礴,语言准确简明,感情色彩鲜明。是学生中学时期实效接触的新闻体裁。它既要求学生掌握新闻的基本知识,还要求学生感受新闻体裁语言的真实与准确。

  学情分析:

  学生初学新闻这种体裁,有必要弄清新闻联的基本特点和结构。这了便于学生尽快地掌握新闻的特点,在教学上要遵循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从对课文内容的复述和概括入手。同时本文的语言简明、准确是学习的好材料,可以让学生在朗读和比较中把握文本的语言特色。

  重难点剖析:

  重点:新闻的一般特点、文本的语言风格。

  难点:革命的传统教育、分析语言的准确及文本行文的有序条理。

  教学基本思路:

  1、教师课前明确新闻的常识,收集文本新闻的背景资料。

  2、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基本了解文本的`内容、完成字词的积累工作。

  3、两则新闻分三课时完成,重点教学第一则,第二则重在自主探讨。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本课堂目标

  1、学习课文第一则新闻。

  2、重点教学新闻的六要素和结构的五部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情景设置:古往今来战争知多少……(由战争话题导毛泽东的《人》,进而转到作者这一话题)

  二、众说纷纭话作者(不求学生全知,但求人人知一点,而后教师明确作者常识,具体内容略)

  三、一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本内容

  1、自主诵读,圈点勾划要点、疑点及精典语句。

  2、合作完成字词积累,由学生提问学生解,教师适当归纳。

  3、复述故事,探究文章的六要素

  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时间:1949年4月薪20日夜起至4月22日22时

  地点: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长江战线

  事件起因: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作战。

  经过与结果: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三十万人全部渡过,占领长江南岸。西路军三十五万渡过三分之二,已战领广大南岸广大阵地。东路军三十五万已渡过大部,经过整天激战,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南岸阵地,控制江阴要塞,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四、二读课文,探究新闻结构的五部分

  标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大江

  导语:(1、2句):概述全篇最重要的、最新的事实。

  主体:(3—末句):具体叙述了渡江战斗的状况。分中、西、东路军三部分述写。

  背景:(8、9句):内容略。

  五、三读课文,自我反思新闻的六要素与结构的五部分。

  六、能力迁移训练,听读新闻一则,一边记录其六要素与结构的五部分。

  七、作业设计:课外阅读新闻,理清内容,找出六要素及结构五部分,下节课堂前相互交流。

  八、板书设计: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毛泽东)

  新闻的六要素:结构的五部分:

  时间——地点——人物标题——导语——

  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主体——背景——结语

  第二课时

  本课堂目标:

  1、课本第一则新闻语言的赏析

  2、课文行文的条理明析

  3、毛泽东及人民解放军形象探讨

  教学流程:

  一、新闻交流平台

  二、再读课文,精典语句欣赏

  1、根据一读课文时的勾划美语,说说个人的理解

  2、结合文本第三题,完成练习。

  三、探究文本主体的顺序:

  问:文本主体是按什么顺序叙述,作者为何要这样安排?

  明确:提示学生不同角度考虑,结论不一定那么完整,但要求有理有据。

  四、个性阅读:阅读文本,说说你心中的毛泽东及人民解放军——

  五、自由诵读课文,提出疑问,互动解决,小结第一则新闻的学习目标达成。

  六、作业设计

  1、反复诵读文本,领悟新闻的特征。

  2、准备第二则新闻的学习。

  七、板书设计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毛泽东)

  总述:分述:

  人民解放军一层:中路军——突破渡过35万人(略)

  百万大军千二层:西路军——占领35万人渡过三分之二(详)

  余华里冲破三层:东路军——激战35万大军大部分渡过(重点)

  敌阵横渡长江

  第三课时

  本课堂目标:

  1、教学第二则新闻

  2、完成一则新闻写作

  教学流程:

  一、自由阅读,自主,互助完成字词积累

  二、合作探究

  1、整体感知此则新闻的内容:由南阳的解放说到一年多来中原地区形势的重大变化,反映了蒋军必败、我军必胜的大好形势,说明解放战争转入战略进攻阶段以后,我军完全掌握了全国战场的主动权,进而鼓舞了解放区军民乘胜前进的斗志。

  3、互动探讨新闻的六要素人物:中原我军

  时间:1948年11月4日下午

  地点:南阳

  事情的起因:蒋军因全局败坏,被迫整个南线近百个师的兵力集中于以徐州为中心和以汉中为中心的两个地区。在我强大的野战军和地方配合打击下,困守南阳的蒋炽不得不被迫弃城逃走。

  经过和结果:自去年七月,南阳人民解放军开始向敌后进军。大量歼敌,扩大并巩固了根据地,壮大了人民武装,彻底孤立了敌人,南阳守敌王凌云弃城逃走,我军当即占领南阳肉此河南全境除若干敌方据点外,全部为我解放。

  4、互动探讨新闻的结构五部分

  标题: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导语:(1句)概述我军解放南阳

  背景:(2-7句)用两则史料说明南阳自古以来在军事上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并加顾过去一年多来蒋介石从重视南阳到放弃南阳的变化,指出蒋军全局溃败的原因。

  主体:(8-末)由河南全省基本解放进而加顾一年多来南线人民解放军取得的伟大胜利。可分为四层。(具体分层略,可参见《教参》)

  5、个性阅读,品味此则新闻的精妙之处,张扬个性感悟。

  三、写作训练

  1、听读报刊新闻两则,再次感知新闻的特点。

  2、听读教师新闻一则,感知如何写作身边新闻。

  3、口头作文,入格训练。

  4、写作:要求,根据自已所了解的最新事件写一则简明的新闻,要注意六要素的完整,结构五部分的合理运用。

  四、板书设计

  写作:

  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五部分:标题,导语,主体,事件的背景,结语

  其他:语言运用要规范,力求个性化

  说新闻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自学了解新闻的特点、结构、语言。

  2、初步学会分析新闻。

  3、激发学生阅读新闻的兴趣。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方法:

  引导、启发、组织学生自己设问答问。

  教学手段:

  多媒体投影。

  教学过程:

  一、[投影]新闻(动画)

  二、[教师引导]

  你平时在哪里能够看到新闻?

  [学生交流]:报纸、电视、广播、网上

  三、[教师引导]

  你想了解新闻的哪些知识?

  [学生交流]待定

  四、[投影]教师建议

  1、阅读预习提示1、2两小段。

  2、阅读106页《写消息》。

  3、结合书下注释阅读课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划出你要掌握的有关新闻的.内容。

  五、[投影]教师指导

  在纸上写上你所不懂的问题,请教别人。

  设计一个好题目考考你的小组长或课代表。

  [学生交流]

  六、[投影]强调要点

  特点:真实性(真)

  简明性(简)

  时效性(新)

  结构:标语导语主体

  背景结语

  语言:简明、准确。

  以记叙、描写为主

  七、[能力训练]投影网上新闻

  美发现可能属于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的碎片

  新华网北京2月24日专电据法新社23日报道,美国官员称,搜索人员日前在内华达州又发现一块可能属于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的碎片。

  目前,这块碎片的数字照片已被送往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进行确认。有关部门此前认为,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起落装置的一部分就坠落在内华达州的沙漠地带。

  本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降落过程中突然爆炸解体,机上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美国有关部门随即展开大规模的搜索行动,希望找到更多的航天飞机残骸,以便彻底查明事故原因。(完)

  要求学生分析新闻结构,谈谈通过阅读新闻可以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

  八、[结束语]课后希望学生多读新闻增长最新知识,作出理智判断。

  九、[作业]网上阅读新闻,进行交流。

  说新闻教案 篇6

  一、目标导学

  1、掌握录音新闻的形式与其他新闻的异同。

  2、了解我国运载火箭发射试验成功的盛况。

  教学重点

  1、弄清新闻的基本特点和结构。

  2、学习语言,训练朗读。体会新闻语言的简洁、生动,准确以及在播音时应有的感情、语速、语调。

  二、互动导学

  自主学习

  1、给加点字注音:

  翱 硕大 悫 顷刻 下锚停泊

  运载 三年五载 荧光

  2、朗读课文,本文很明显有两种文字,一是黑体字,另一种是括号内的字,你能说出这两种文字的不同作用吗?

  3、分角色朗读(模拟播音)

  4、再次读课文,了解火箭发射过程。找出新闻的标题和导语。

  5、在这则新闻中,括号里的`文字是对录音内容的说明,这些文字去掉与保留有没有不同?

  6、“录音新闻”的特点是什么?

  三、当堂检测

  1、改正错字:波光鳞鳞 喜型于色 拨地而起 萤光屏 运栽

  2、课文第3段写“一小时准备”,用了哪些表时间先后的词语?使用这些词语有什么好处?

  3、品读第7段,回答问题:

  (1)三句话的顺序是怎样安排的?

  (2)一、二句话中所用的比喻好在哪里?

  (3)这段在播音时应有怎样的感情。语速。语调?

  4、课文最后一段中,发射区指挥所负责人的讲话包含几层意思?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四、学后反思

  学完这篇文章,你可能会有一些感想,写下来吧:

  五、友情提示

  新闻,又称消息,通常分为动态新闻、综合新闻、典型报道和新闻评述四类。

  其中动态新闻是报纸、广播最常用的一种。它报道的是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新成就。

  新闻结构:标题、导语、主体、结语、背景。

  标题:可以分为引题、正题、副题。

  导语:“电头”后的第一句,第一段文字,用来提示消息的重要事实。

  主体:消息的主干,是集中叙述事件,阐发问题和表明观点的中心部分。

  结语:一般指消息的最后一句或一段话,是消息的结尾,它可有可无。

  背景:是事物的历史状况或存在的环境、条件,是消息的从属部分。

  新闻特点:立场、观点鲜明,内容真实、具体,反应迅速,语言简明准确。

  新闻写法:以叙述为主,有时兼议论、描写。

  说新闻教案 篇7

  教学设想

  1、本文是一篇录音新闻,学生对此比较陌生。因为录音新闻既不同于一般广播稿,又不同于学生常见的电视新闻。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把握录音新闻的特点,可采用听录音新闻或模拟播音的方法。

  2、本文报道的是重大历史事件——我国运载火箭水下发射成功。了解这一内容,可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团结协助、为国作贡献的精神。根据学生和教材的实际,特制定如下内容:

  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运载火箭水下发射成功的情况,学习参试人员团结协助、为国作贡献的精神。

  2、了解录音新闻的特点,模拟播音,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3、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口语和书面语自然结合。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采取“自主、合作、探究”方式学习本文。学习时间:

  课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随着科技的发展,火箭上天已不是什么稀奇事,我们经常在电视中看到火箭发射成功的盛况,而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电视还没有走进千家万户,火箭发射还很不容易,你想了解我国运载火箭水下发射成功的'盛况吗?今天我们借助“录音新闻”来回味一下那激动人心的一刻吧。

  二、展示目标三、展示预习

  1、同学交流积累的词语。

  2、学生自学效果交流(出示投影)。要求理解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它们从容不迫地在各自的就位点下锚停泊。

  (2)活像一朵硕大的莲花,怒放在蔚蓝色的海面上。

  (3)并且把测得的轨道数据源源不断地输送进中心计算机。

  (4)参试人员一起拥向甲板,欢呼雀跃。

  四、朗读课文

  1、教师点拨:本文很明显有两种文字,一是黑体字,另一种是括号内的字,你能说出这两种文字的不同作用吗?黑体字报道的是事件,括号内的字是现场录音,是对录音内容的说明。文字报道和现场录音结合运用,更真实、全面地报道了事件,这是录音新闻的主要特点。

  2、分角色朗读(模拟播音)组织方法:一学生读黑体字,一学生读刘长乐,一学生读麻振,一学生读王惠悫。其他同学表演括号内的内容。要求:要注意语速、语调,把握感情。

  3、学生评析。

  五、探究练习(投影)

  结合课文理解下列句子的内容,体会下列句子在播音时所应有的感情、语速、语调。

  1、这里蓝天碧海,风平浪静,阳光灿烂,运载火箭的水下发射试验就要在这里进行。

  2、顷刻间,火箭升高了,尾部的火焰也越来越长,如同一条出水巨龙,扶摇直上,腾空而去。

  3、各位听众,你们好,现在向你们报道我国由潜艇水下发射的运载火箭落水的实况。

  4、各位听众,这时候我们看到直升机已经飞抵落点上方,对火箭落水瞬间施放的荧光染色剂进行精度照相测量。

  5、指战员们拉响了汽笛,扩大器中奏起了国歌,参试人员一起拥向甲板,欢呼雀跃。处理方法:

  1.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2.朗读句子,注意语速、语调,读出感情。

  六、理清思路,把握内容合作讨论解决下列问题(投影)

  1、用一句话概括本文内容。

  2、本文写了哪几方面内容,是按照什么顺序组织的,说说这样组织材料的好处。

  3、在火箭发射成功后,记者采访了发射海区指挥所负责人,听了他的话,你有什么启发。

  4、如果你在发射现场,发射成功后,你的心情这样?你能用具体而生动的语言描述吗?

  七、体会本文语言的特色

  1、划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并作赏析。例:它(潜艇)象一条大鲸鱼从水面行驶到海区以后,慢慢潜入水下。赏析:用比喻的手法,把潜艇下沉的动作写得十分具体、十分准确、十分形象。

  2、语和书面语言的自然结合是本文的语言特色,你能从文中找出例子来说明吗?想一想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八、课堂总结学生谈学习体会,以“我学了这篇课文,了解了……”的形式,进行说话练习。

  九、布置作业

  从最近的报纸上找一则新闻,进行模拟播音,再回家播给家长听,请家长评论。

  说新闻教案 篇8

  目的:

  了解新闻的结构特点,培养筛选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系时事。

  重点:

  筛选信息、理解背景材料的作用

  难点:

  分析原因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从今天开始我们学习第四单元,学习新闻和报告文学。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短新闻两篇就属于新闻,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调查报告等,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用概括性的叙述方式、简明的文字,迅速及时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短新闻两篇就属于消息。一般来讲,新闻的结构呈倒金字塔结构,按重要性程度来安排叙述的层次和段落,我们今天学习的重点是了解新闻的结构,提取重要信息。

  朗读课文: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朗读《别了,“不列颠尼亚”》

  讲授新课:

  (一)解题

  请问题目有几层含义?

  两层。一层是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一层是英国撤离香港(或说:香港结束英国殖民统治)。

  (二)理解导语

  1、第一段我们称之为导语,请问在导语中,作者交代了哪个重要事实?

  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

  2、作者指出这个事实的什么意义?

  标志着英国撤离香港。

  (三)理解主体部分

  1、第二到倒数第二段是对新闻事实的具体展开,我们叫它为新闻的主体。请问主体部分写了哪些重要事实?分别发生于什么时候?有哪些意义?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作者称告别仪式为“日落仪式”,为什么说告别仪式是“日落仪式”,请结合文本和历史知识回答。

  ①告别仪式在晚6时15分举行,这时是日落时分。

  ②英国曾被称为“日不落帝国”,在全世界拥有殖民地,而香港是它在东方的最后一块殖民地,而香港的回归标志着在香港,英国的殖民统治彻底结束。

  小结:

  新闻的结构呈倒金字塔结构,重要程度依次降低。

  新闻的内容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材料、结尾五个部分。

  标题表明重要事实,有的标题揭示重要意义;导语揭示信息的内容核心;有的新闻有背景材料,介绍事实产生的历史条件、环境等,对新闻事实起到明注释等作用,背景材料的位置不固定,可以穿插在导语中,有的出现在主体中。有的.新闻有结尾,起收束全文、升华主题的作用。

  我们读一篇新闻,需要提取的重要信息是新闻事实和事实的意义。

  作业:

  典中点

  板书设计:

  别了,“不列颠尼亚”

  “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 英国撤离香港(结束对香港的殖民统治)

  举行降旗仪式 殖民统治结束

  离开了港督府 统治成为历史

  告别仪式 彻底结束

  第二次降旗仪式

  米字旗最后一次降下

  五星红旗升起

  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甲板

  第二课时

  复习:

  新闻结构特点和新闻内容

  新闻结构特点是呈倒金字塔结构,内容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材料、结尾。

  朗读课文: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读《奥斯维辛没有新闻》

  讲授新课:

  (一)分析导语

  1、第一段叙述了一个什么事实?

  布热金卡居然阳光明媚,白杨婆娑起舞,儿童追逐游戏。

  2、作者为什么认为这种事情是最可怕的?

  因为布热金卡曾经是人间地狱,这里应该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

  (二)理解主体

  1、第3和第4段介绍了背景材料,核心内容是什么?

  布热金卡和奥斯维辛一道组成了被纳粹称为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杀人工厂的一部分,纳粹在这里进行了集体屠杀和用人体做各种实验。

  2、参观者参观了哪些地方?

  ①毒气室

  ②焚尸炉

  ③女牢房

  ④在妇女身上搞不育试验的地方

  ⑤贴有囚徒照片的长廊

  ⑥执行绞刑的地下室

  3、参观者的反应是什么样的?

  ①特别恐怖,终生难忘。

  ②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③惊惧万分,浑身发抖。

  ④庆幸没有他没有打开门,否则他会羞红了脸的。

  ⑤她在想什么呢?

  ⑥感到窒息。跪下,画十字。恳求离开。

  探究:

  1、第8段写道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请问在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为什么使参观者终生难忘?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①毁灭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与象征生命的雏菊花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②纳粹的暴行能够残害生命,但不能阻止生命的进程。

  2、第6段写道:“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可为什么还要写这篇报道呢?

  纳粹的暴行让作者产生写作的使命感,必须写文章来揭露纳粹的暴行,纪念遇难的人们。

  作业:

  典中点

  板书:

  奥斯维辛没有新闻

  居然阳光明媚 毒气室 特别恐怖 毁灭生命 生命

  白杨婆娑起舞 焚尸炉 浑身发抖 对比

  儿童追逐游戏 女牢房 惊惧万分 不能阻止

  曾经是人间地狱 不育试验的地方 庆幸 揭露暴行

  杀人工厂 长廊 想什么呢 纪念

  集体屠杀 地下室 感到窒息

  做各种实验

  教学目标:

  1、了解新闻报道的一般特征和结构方式。

  2、培养阅读新闻作品的能力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3、合作学习,把握新闻中的新闻事实、背景材料和作者的主观评价三方面的内容。

  4、探究与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分析一篇新闻的主要内容和写作特点。

  5、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心时事。

  教学课时:

  拟定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授《别了,“不列颠尼亚”》。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香港回归的影音资料,大约5分钟。

  二、研讨过程

  1、大家谈观看影音资料的感受——激动、感慨。

  2、讨论前明确:

  学生对“新闻”一词自己提出问题:

  ⑴ 什么是新闻。

  ⑵ 新闻的特点。

  ⑶ 新闻的结构。

  3、从结构出发完成新闻稿的标题和导语——小组讨论成稿,基本掌握新闻的知识。

  4、大家交流新闻稿。

  5、对于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不仅仅是华夏儿女关心,世界各大媒体齐聚香港,截至5月8日,就有778家传媒,8423人登记对交接仪式进行采访,作为中国国家通讯社的新华社不辱使命,不负众望,高人一筹,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正是这篇《别了,“不列颠尼亚”》。

  6、出示思考问题:

  ⑴ 这则新闻为什么会获此荣誉?

  ⑵ 我们学习新闻的意义何在?

  ⑶ 我们学习这则新闻的意义何在?

  分组讨论问题。

  各组交流,达成共识:

  ⑴ 共识:形式好、标题好、主体好、内容好,分析新闻事实和背景资料的结合(通过分析自然地明确新闻本身的内容)。

  ⑵ 共识:我们生活在这个信息时代,新闻媒体已经成了我们看世界的窗口,我们应该学会利用这个途径,提取重要信息,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心国内外大事。

  ⑶ 共识: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香港回归为我们完成统一大业奠定了基础,为澳门回归提供了好的借鉴——落后就要挨打,我们收回香港,我们国力增强了,华夏子孙盼望祖国的大统一,希望台湾早日回到祖国的家门,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学子,应该把握现在的大好时光好好学习,为祖国的更美好的明天努力。

  三、结束语

  197月1日,是一个彪炳史册的日子,这一天,全世界都在谛听从东方响起的庄严的钟声,它响彻寰宇,向五湖四海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这是雪白年耻辱,长民族志气,振国家声威的喜庆时刻,历史已经铭记这一刻,我们每一个华夏儿女也将铭记这一刻。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教授《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学习)

  教学过程:

  一、从南京大屠杀的图片导入新课

  大家看到的就是68年前日本法西斯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当时的南京真是尸骨遍地、血流成河!在二战期间,不仅是日本法西斯心狠手辣,在欧洲,在奥斯维辛集中营里,德国法西斯对欧洲人民犯下的罪行更令人发指!

  二、资料交流并谈感受

  课前布置同学们回去收集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文字介绍和图片,现在各小组将图片拿上来投影展示,边看图片边介绍。

  (各小组展示图片,并介绍。)

  老师也将自己收集的资料和图片用多媒体展示出来。

  师:在收集这些资料的过程中你们有什么感受?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吗?

  师:虽然我们收集的资料和图片不尽相同,但是我们的感受是一样的,那就是压抑、窒息、悲愤、沉痛。

  三、写作背景介绍

  这篇新闻是美国记者罗森塔尔二战后访问奥斯维辛集中营博物馆之后采写的。发表之后,各大报纸争相,并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了新闻史上的佳作。

  四、相互质疑,探究写作意图

  一个如此有名的记者为什么要写一篇早已众所周知的新闻呢?发生在奥斯维辛的惨剧早已离我们远去,为什么又重新提及?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

  现在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将你们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圈画出来,小组内的同学相互交流一下,然后找出一个你们认为最难的问题向其他小组的同学提出来。我们把这个环节叫做“相互质疑”。

  (学生思考、交流、提问、答问。)

  师:老师也给同学们设计了一些问题(多媒体展示)。有些同学们已经问过了,有些还需要我们讨论一下。

  1、文章开头写到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孩子们高兴地嬉戏,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景象!然而作者却说这是“最可怕的事情”,“像一场噩梦”,为什么?

  2、怎么理解这个细节——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3、第13段写到那个照片中的姑娘,临刑前她在想什么?能说说你的'理解吗?

  4、怎么理解第14段“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

  5、课文第6段“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还有末段“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这两句话的意义和作用分别是什么?

  五、小结

  本文在作者看似平静的叙述中抒发了对纳粹残酷暴行的沉重控诉,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和平与祥和的向往。同时,也是为了提醒人们不要忘记历史的教训。

  六、精彩语段赏读

  本文有很多地方写得很精彩,虽然作者没有正面去控诉德国法西斯的暴行,但文中的叙述却已深深震撼了我们。请各组推荐一段文字并推荐一名同学来朗读(生朗读)。

  七、谈收获

  师:我们看新闻通常是为了获取新信息,那学了这则新闻,你从中获得了什么?

  八、结语

  是的,这篇文章给我们的震撼实在太大了,让我们记住这段惨痛的历史教训,因为忘记历史,就会使悲剧重演!(多媒体显示警示句)最后,老师用前以色列总理拉宾的和平宣言来结束我们今天的课:

  “几万个是威者的喊叫,还远不如一个痛哭儿子战死的母亲的眼泪给我的震撼……”

  “一百多年了,我们在寻找家乡;一百多年了,我们试图平静地生活,种下一棵树、铺好一条路……我们一边梦想一边作战。一百年的战争和恐怖使我们伤痕累累,但不曾毁掉我们的梦想——我们百年来对和平的梦想……”

  “……我向来相信大多数人是渴求和平而且愿意抓住和平机会的。你们今晚聚集在此,证明了这种渴求:要和平,不要暴力,暴力伤害民主,我们必须抵制暴力。

  说新闻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了解新闻的相关知识,了解这两则新闻的有关历史背景。

  2.培养速读课文,迅速筛选主要信息的能力。

  3.把握课文中的人物、事件,认识中国革命胜利来之不易,从中获得有益启示。

  重点

  1.通过分析两则新闻,把握住新闻要素,结构和特点。

  2.培养阅读写作消息的能力。难点培养阅读写作消息的能力教学准备报纸教学方法讲读法教学程序教学补充第一课时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一)讲解关于新闻的一般知识

  (1)新闻又称消息,通常分为动态新闻综合新闻典型新闻和新闻述评四类,其中动态新闻是报纸广播最常用的一种,它报道的是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新成就。

  (2)新闻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3)新闻的结构五部分: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其中标题导语主体是必有的背景结语可有可无。

  (4)新闻的表达方式:主要是叙述有时兼有议论描写

  (5)新闻的特点真实性及时性准确性

  (二)分析课文学习阅读消息

  1、介绍背景1949年,淮海辽沈平津三大战役结束,人民解放军在全国取得胜利已成定局,但国民党反动政府依然负隅顽抗,对长江防线经过三个半月苦心经营后,于4月20日悍然拒绝签定和平协定。4月21日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人民解放军于凌晨发起渡江战役,彻底摧毁国民党的长江防线。

  2、分析电头:交代了通讯社的名称发电的时间地点表明材料真实报道及时

  3、自读课文,找出本篇新闻的六要素

  4、学生讨论分析新闻结构本文可分两部分:

  导语(1、2)总述渡江情况。从作战兵力、战线长度、战况三个方面总领全文。主体(3-17)具体细致的报道了三路大军渡江作战的情况。根据中西东三路军的情况化分层次,并填表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时间地点兵力渡过兵力讨论下列问题:

  (1)找出文中议论的句子并说说其作用从敌我两方面分析敌军纷纷溃退,毫无斗志的原因,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定和平协定的反动本质,赞颂了我军英勇善战,所向披靡的英雄气概。

  (2)为什么按中西东路军的顺序叙述中路军渡江作战在前,所以先写,中西路军所与敌情相似,抵抗较小,东路军所遇抵抗较为顽强,所以中西路军放在一起写,东路军后写。

  (3)分析详略中路军首先发起渡江战役,比较重要,为什么反而写的更简略呢?渡江战役开始后,新华社在此之前已经关于中路军的`介绍为什么详写东路军东路军战斗最激烈,敌人又将其防线修筑的最巩固,只有把着一路的作战情况说清楚,才能表现我军英勇善战的气势

  (4)讨论主体的几个层次是怎样衔接的

  (三)课堂总结课文通过叙述了三路大军渡江战役的伟大胜利,赞扬了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说新闻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一、体会参试人员为祖国做贡献的战斗精神。

  二、了解录音新闻的特点,理解本文口语和书面语相结合的特点及其效果。

  三、学习本文安排顺序的合理性,锻炼提高学生研究分层次的能力。

  四、培养学生表现、创造的意识和能力------模拟播音,体会播音时应有的感情、语速、语调。

  教学重点:

  一、体会参试人员为祖国做贡献的战斗精神。

  二、了解录音新闻的特点,理解本文口语和书面语相结合的特点及其效果。

  三、学习本文安排顺序的'合理性。

  教学难点:

  一、培养学生表现、创造的意识和能力------模拟播音,体会播音时应有的感情、语速、语调。

  二、锻炼提高学生研究分层次的能力。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研讨探究。

  教学过程:

  一、模拟播音,导入新课:

  1、播放学生朗读课文的录音

  (展示学生劳动的成果,激发学生兴趣,总体感知课文,了解“录音新闻”的特点。)

  2、“录音新闻”的特点:文字报道和现场录音结合运用,更真实、更全面地报道事件。

  二、出示本课时学习目标:

  1、了解录音新闻的特点;

  2、学习本文安排顺序的合理性;

  3、培养学生表现、创造的意识和能力------模拟播音;

  4、体会参试人员为祖国做贡献的战斗精神。

  三、速读课文,正音正字:

  1、注音:参( )数 经纬( ) 停泊( )运载( ) 气氛( )

  2、填字:Shùn 间沉 jì

  3、改错别字:重容不迫 欢呼鹊跃 自立更生

  四、理清脉络(检查预习)

  1、这则新闻报道了什么?以什么为顺序报道的?

  [提示:我国运载火箭水下发射成功的过程。时间为序。 ]

  2、找出文中表明时间的词语。

  3、小组讨论、理清课文的总体结构,并概括大意。

  归纳:本文是一则事件通讯。按内容、时间顺序,可分三个部分:

  (一)1—7段,报道火箭发射的情况。

  (二)8—15段,报道火箭落水的情况。

  (三)16段,报道对发射海区指挥部负责人的采访。

【说新闻教案】相关文章:

说新闻教案08-26

说新闻教案(5篇)03-10

《新闻》教案10-11

《录音新闻》教案01-21

《说勤奋》的教案03-03

说勤奋教案03-03

《马说》经典教案03-03

《马说》教案02-26

《说木叶》的教案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