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职网>实用文>教案>教科版四年级语文上教案

教科版四年级语文上教案

时间:2023-03-02 10:29:58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教科版四年级语文上教案

  作为一名教职工,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科版四年级语文上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科版四年级语文上教案

教科版四年级语文上教案1

  教学目标:

  1.学习6个会写的字,12个会认的字。

  2.指导学生认真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感受作者细腻的心里活动的描写。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当时条件下,生活的艰难,同时明白,生活总是在变化,今天的生活更值得珍惜。学会从点滴的生活小事中去感知爱的存在,学会用爱去回报。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内心世界。

  教学准备:

  小黑板,糖块

  教学时数: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学习生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看了课题后,你们有什么疑问吗?

  二、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读、指读。

  三、学习生字。

  四、指读课文,思考:

  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读课文,感悟理解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深入学文。

  (一)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指读思考:

  你从这段知道了什么?

  (二)学习课文第2——5段

  1.白糖本来是留在端午节吃的,可一件意外的事情发生了。指读2——5段,思考: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2.“我”为什么要偷吃白糖?

  3.找出描写白糖滋味的`句子,指导朗读。

  4.当“我”想象白糖滋味的时候,心情如何?(狂喜:极端高兴。)

  5.默读3、4段,划出给你印象最深的词语和句子,说一说你的理解。

  重点理解:

  (1)“我”的心为什么缩了一下?

  (2)“怔怔”是什么意思?“我”为什么发呆、流泪?

  6.作者把自己偷糖吃的动作、心理写得细致入微,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两段。

  7.端午节这天早上,弟弟妹妹会想些什么?爸爸妈妈呢?我呢?

  8.可是母亲——只是抱着空罐子发呆,连一句责怪的话都没有。

  9.妈妈为什么发呆?为什么没有责怪我?

  (三)学习课文第6——7段

  1.指读思考:这件事对“我”有怎么样的影响?

  2.“我”为什么很少吃白糖了?——苦糖

  3.想象一下,作者长大以后,第一次拿着白糖回家时的情景。他会和母亲说什么?

  (四)小结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你有类似经历吗?如果有,说一说。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复习巩固。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

  二、读课文

  三、做课后习题

  1.读一读,写一写

  2.理解“在”和“再”的意思,进行区分。

  ( )见( )长春( )一次

  想好( )说( )劫难逃健( )

  3.读句子,谈感受。

  四、板书设计:

  1—3苦糖

  狂喜

  糖甜—偷吃心缩了一下—母亲发呆—苦糖

  怔怔

  五、作业:

  1.写生字、课后词语。

教科版四年级语文上教案2

  教学要求:

  1.通过老麻雀奋不顾身地掩护小麻雀、勇敢地与庞然大物猎狗搏斗的故事,引导学生体会母爱的巨大力量,理解作者所表达的同情、爱护弱小者,藐视、不畏惧庞然大物的思想感情。

  2.掌握本课12个生字;理解“摇撼、无可奈何、拯救、嘶哑、搏斗、庞大”等词语;会用“无可奈何”“搏斗”造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点:

  理解、欣赏老麻雀是如何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

  教学难点:

  理解“一种强大的力量”即母爱的力量,使弱小战胜强大。

  课前准备: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一段表现激烈搏斗的音乐,由弱到强,再到弱。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熟读课文,了解文中人物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清作者的写作顺序

  教学过程:

  一、导语: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百多年前俄国作家屠格涅夫写的一篇文学作品的片段。在屠格涅夫生活的时代,俄国的农民是奴隶,他们没有任何人身自由,地主是农奴主,他们对农奴可以任意鞭打,可以把农奴当作牲口买卖,可以随意地残杀农奴。屠格涅夫非常同情农奴,并且认为残酷的农奴制度一定要灭亡。屠格涅夫小时候在农村长大,有许多机会接触大自然,使他深深地爱上了大自然,他的作品常常反映他对农奴的同情,对大自然的热爱。今天学习的《麻雀》就是其中的一篇。

  二、自学——引导学生了解大意

  1.先自读课文,看有几个角色?要搞清楚人物关系,谁是弱者,谁是庞然大物?

  板书:小麻雀  老麻雀  猎狗

  2.你还读懂了什么?

  三、再自学——引导学生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提示:

  1).“我”走在林阴道上发生了什么事?

  2).猎狗想怎么样?

  3).老麻雀是怎么对付的?

  小麻雀  摔下来

  老麻雀  飞下来  掩护  准备  搏斗

  猎狗   张开 露出  愣住  后退

  2.根据刚才讨论的,把这些重点句用“~~~~”画下来。

  小麻雀从巢里摔下来了。猎狗走近小麻雀,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老麻雀用自己的身体掩护小麻雀,准备着一场搏斗。

  猎狗愣住了,慢慢地向后退。

  3.请学生口述练习:

  文章先写(  )次写(  )最后写(  )。

  四、范读课文

  通过朗读感受鲜明的形象,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

  五、作业:

  熟读课文。抄词。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通过课文朗读,引导学生体会母爱的巨大力量,理解作者所表达的同情、爱护弱小者,藐视、不畏惧庞然大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想象老麻雀是如何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

  教学难点:理解“一种强大的力量”即母爱的力量,使弱小战胜强大。

  教学准备:音乐录音带。

  教学过程:

  一、讲读课文

  1.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全篇描写的情境。

  (引导学生边读文章,边想画面,读着,想着,课文中的形象就会浮现在学生眼前,这不仅使儿童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课文的情境,而且加深了对课文语言的理解。)

  2.提示:读屠格涅夫写的故事,就好像在看一幅一幅的画,现在就想办法,把课文写的,把我们看到的画面,画下来,好像在画连环画。你们一共看了几幅画呢?

  学生随手用简笔画形式再现课文情境。

  ①猎狗跑在我前面

  ②小麻雀被风刮下

  ③老麻雀准备与猎狗搏斗

  ④猎狗后退了

  3.再读课文,抓特点:

  (1)小麻雀怎样弱小?猎狗怎么庞大、厉害?

  (用……画出有关词语)

  板书进行对比。

  凭借已创设的情境,通过鲜明的强弱对比,使小麻雀、大猎狗的形象格外鲜明,为理解重点部分作铺垫。

  (2)分角色朗读课文(通过朗读,突出对比,进一步渲染情境,加深对课文语言的.理解。)

  (凭借情境引导儿童在热烈的情绪中思考。在这里从故事的开头一下子引向故事的结果,启发学生从意外的结果中,关注故事的经过。即引导学生进行从现象到本质的思考。)

  4.配乐默读四、五自然段,理解老麻雀是如何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

  进一步提问:①老麻雀为什么绝望地尖叫?(突出“绝望地”)②老麻雀明明知道已经没有希望,为什么要飞下来?

  结合分析句子:“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

  “它不能站在树枝上”。

  因为老麻雀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所以是“安然的”。

  既然没有危险,为什么不能安然地站在树枝上?

  课文上说是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是什么力量?(拯救自己的幼儿,保护弱小者,战胜庞然大物)

  既然是“强大的力量”就不是轻飘飘地飞下来,是充满着对小麻雀的无限的爱,是准备与猎狗决一死战的,所以老麻雀的“飞下来”是很有分量的。课文打了一个比喻“像一块石头似的”,后面的动词是“落”而不是“飞”。

  画下表现老麻雀这一形象的词语。

  5.齐读四、五自然段,突出下列词语:

  “像一块石头似的”“落”

  “扎煞起羽毛”“绝望地尖叫”

  “用自己的身躯掩护”“拯救自己的幼儿”

  “呆立不动”“准备着一场搏斗”

  “不能安然地”“高高的”“没有危险的”

  “一种强大的力量”

  放音乐朗读,启发:

  这一切,猎狗有没有料到?它被老麻雀突如其来的行动愣住了,惊讶甚至害怕、后退。

  6.指名读第六节。

  二、总结:

  由于老麻雀对小麻雀的爱,他不畏凶残的猎狗,勇敢地飞下来准备与猎狗搏斗,猎狗竟然在小小的麻雀面前愣住了,后退了,这告诉我们什么呢?

  结论:正是这种强大的爱,拯救了小麻雀;

  正是这种强大的爱,吓住了猎狗;

  正是这种强大的爱,感动了“我”。

  三、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指导背诵课文。

  四、指导用“无可奈何”“搏斗”造句。

教科版四年级语文上教案3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生活实际深入了解诗人的美好愿望。

  3.体会诗的韵律美,感受本首儿童诗的内涵。

  4.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教学建议

  (一)教学准备

  1.儿童诗。

  2.轻音乐《献给爱丽丝》。

  (二)教学过程

  1.识字与写字

  本课要求会认的字有3个,会写的字有10个,其中带有“虫字旁”的字居多,要指导学生注意归类识记。

  2.朗读指导

  学习这首诗的主要任务在于有感情地朗读本诗,学习理解诗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不懂的问题,在了解儿童诗风格的同时,体会全诗所表现出来的美好情感。

  3.阅读教学

  (1)讨论交流。第一小节第一句是点题的一句话,在于理解那个“也”字。为什么要长胡子呢?关键是想成为“爸爸”。接下来作者用三个小节写了自己成了爸爸后的做法,委婉地表达了对现实生活中父亲的不满。在理解本诗的过程中,可以抓住“跟”“不打”;“讲”“不对”;“带”“不骗”等词,将有助于对本诗的深入理解。

  (2)畅谈感受。通过学习,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加深对诗意的理解,进而把握诗的意境,感悟诗情。

  (3)让学生交流不同的愿望及成长经历,讲一讲在那一过程中父母是怎样对待自己的',回忆当时的感受及讲述现在的想法。

  (4)完成课后“讨论交流”的表格。

  (5)学习本课后,可以《等我也》为题,写一写自己的愿望,字数不限,做一次小的习作训练。

  4.活动提示

  (1)“读一读,写一写”。这些都是学生应该掌握的词语,旨在促进学生积累词语,增加词汇量。应着重指导学生能够先写拼音,再写词语。这样既能促进学生对音节的识记,又能巩固对字形的掌握。

  (2)“讨论交流”。这道题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行合作探究,增进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可以把这些问题与阅读教学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学会理解父母,懂得换位思考。

  5.课时安排:建议2课时。

  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理解诗意的过程中,学生对于新接触的儿童诗把握起来还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可提供四种理解诗意的学习方法供学生参考。一是抓重点词语理解诗意;二是让学生透过文字想象情景,体会诗的意境;三是教学生以文解人,通过多读作品了解作者、体会感情;四是让学生用“我口说我想”练习表达能力。理解诗意的方法还很多,以上只举了几种例子,教学时,教师可与同学共同总结并创造更多更好的学习方法。

  相关资料

  等我也当了老师

  等我也当了老师,我就会有许多学生,/我会带他们去春游、秋游,/探索大自然的秘密。//我不会指着他们的鼻子喊:/“去,快点坐好!”/我会在课间和他们一起玩,/让他们尽享童年的快乐。//我不会当着大家的面说:/“你这人太笨了!”/我会少留作业,/让他们有足够的游戏时间。//我不会对他们喊:/“明天要考试,还不复习!”/我不骗你们,/等我也当了老师,一定这样做。

【教科版四年级语文上教案】相关文章:

教科版科学教案09-15

《识字五》教科版优秀教案08-26

教科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02-13

冀教版教案12-22

川教版教案01-11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教案03-13

教科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烤鸭说课稿11-03

西师版四年级上语文教案07-31

教科版品德与社会《别人眼中的我》课堂教案设计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