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职网>实用文>教案>《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

《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

时间:2023-02-23 08:12:53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

《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的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初步了解十进制计数法;初步培养数感。

  2、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动手操作和乐于思考的习惯。

  3、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认识11~20各数,能正确数数、读数和写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

  写数,体验计数单位十。

  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主题图引入

  1、谈话引入

  教师(课件出示主题图情境):我们熟悉的学具和水果卡片来和我们做游戏了。

  (1)引导观察。

  教师:这幅图中有什么?试着数一数分别有多少个。

  教师:图中学具的数量有的超过10了,是哪一种?它们各是多少个?

  (2)引入新课。

  教师: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比10多的数,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样的数。(板书课题:11~20各数的认识。)

  2、初步感知

  教师:请你想一想,这些学具卡片放置散乱,怎样就能让别人一眼看出有多少?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后得出:所数的物品超过10个时,把10个看作一份更清楚。

  教师:下面我们通过数小棒来继续研究11~20各数。

  二、探究新知

  1、教学11~20各数的数法和读法

  (1)教学11。

  教师指导学生先数出10根小棒,捆成一捆。

  教师:捆成一搁,10个一就变成了1个十。接着该怎么数呢?

  教师指导学生在1捆小棒的基础上再添加1根。

  教师:10根小棒捆成1捆,就是1个十,读十;1根小棒是1个一,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是11,读作十一。

  (2)教学12。

  教师:刚才我们已经数出11根小棒了,再添上1根,是多少根?你是怎么知道的?

  教师:1个十和2个一,是12,读作十二。

  (3)教学13~19。

  教师指导学生在11的基础上1根1根地继续添加小棒,学生边数边说:1个十和3个一,是13,读作十三;1个十和4个一,是14,读作十四;1个十和5个一,是15,读作十五1个十和9个一,是19,读作十九。

  数完后,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规律:10根小棒捆成一捆,就是1个十,再添加几根小棒,合起来就是十几。11~20各数都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4)教学20。

  教师:19根小棒再添上1根是多少根?怎样能更清楚地看出是20根?

  学生讨论后明确:19根小棒再添上1根,散着的小棒又够10根,把这10根再捆成1捆,就有2捆小棒,是2个十,即20。读作二十。

  教师:够10根就捆成1捆,这样表示数更清楚(渗透以十为新的计数单位)。

  2、教学11~20各数的数序

  (1)教学20以内各数的顺序和大小。

  教师(出示标有0~10各数的直尺):请同学们读一读。

  教师:今天我们认识的11~20各数也想在直尺上找到自己的位置,请大家来帮忙。

  让学生分别帮11~20各数在直尺上确定位置。由此认识11~20各数从小到大排列的顺序是:11,12,13,14,15,16,17,18,19,20。

  教师先引导学生各自读一读0~20各数,再集体齐读,加强对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的整体感知。

  (2)在活动中强化学生对数序的认识。

  先整体认识11~20各数,如13前一个数是多少,13的后一个数是多少11比13大还是小17和19的中间数是多少16的相邻数是多少等。

  其次可以在游戏活动中深入思考:在0~20各数中,哪个数离18最近、哪个数离18最远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升

  1、做一做第1题

  教师:在数数的过程中为了有序、不重复也不遗漏有什么好办法?(使学生懂得要认真仔细,按照一定顺序去点数,帮助学生积累数数经验,熟练掌握点数的方法。初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2、做一做第2题

  指导学生按照题中提示练习分段数数,让同桌或好朋友互相数给对方听。从一数到二十;从七数到十三。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数数练习。

  3、做一做第3题

  指导学生准确认出、读出题目中给定的数。

  4、拓展练习

  教师:同学们已经认识了11~20各数,让我们来帮小动物解决问题吧一一猜休息室门牌号。

  教师(课件出示休息室和小动物):森林里,小动物们正要举行运动会,这是小动物的休息室,请你根据老师提供的信息猜一猜小动物们的休息室的门牌号各是多少。

  教师提供信息,学生来猜,具体如下。

  (1)小兔子的门牌号是由1个十和4个一组成的。小兔子的门牌号是多少?

  (2)小猪的门牌号是11和13的`中间数。小猪的门牌号是多少?

  (3)小羊的门牌号是16前面的那个数。小羊的门牌号是多少?

  (上面关于组成的练习也可以设计为本班学生参与的游戏活动。如给学生胸前分别配戴11~20各数的号牌,由教师或学生说组成,请学生猜是谁的号牌。以此吸引学生,并在游戏中强化对组成的认识。)

  四、联系生活实际

  1、展示生活中的数

  教师:其实生活中有许多地方会用到11~20这些数。

  教师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数的资料。

  教师:生活中经常要用到11~20各数。如:温度计上的刻度;限速牌上的限速标志;日历上的日期都会用到11~20各数。

  2、让学生在生活中去发现11~20各数

  教师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在生活中见到过的11~20各数,并充分肯定学生合理的发言,鼓励学生多留心观察生活。

  五、全课小结

  (1)鼓励学生交流本课时学习的内容和收获。

  (2)教师对全课时的知识内容和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总结。总结时注重激发学生认识数、发现数的兴趣,为后续学习做准备。

  六、板书设计如下。

  11~20各数的认识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2

  一、创设情境,直接导入

  师:小朋友,今天小明没有带小棒,老师准备借一把小棒给他,你们猜猜大约有多少呢?

  生猜

  师:猜得真多,到底谁猜对了?怎么办呢?

  生数(师展示)

  二、提供探索机会,经历探索过程

  1、探索

  (1)摆

  师:小朋友,你们带来了多少根小棒?不说出答案,试着摆一摆,怎样就能让别人一眼看出你有多少根?

  生摆,11-20各数的认识(参赛)。

  (2)说

  师:谁愿意把自己的摆法跟大家说一说?其他小朋友认真听一听!

  生说。

  师:还有与他不同的摆法吗?(师根据学生的说,作好展示)

  师:小朋友真不错,想了这么多摆法,咱们来评一评,谁的摆法最好?为什么?

  生评。(奖励)

  哪些小朋友的摆法跟他一样?请举起你的小手。 哇,这么多聪明的小朋友!

  (3)学

  师:想知道小明是怎么摆的吗?咱们一起去看看!谁说说他是怎么做的?你认为他这种做法好吗?为什么?你们也能像他这样做吗?与好朋友合作绑一绑!

  (师顺手拿一捆)问:你们绑的这一捆就是1个几?这个十里有几个一?

  2、读数

  (1)看,小明摆的是多少?有几个十和几个一?现在你知道11是怎么合成的吗? (11)

  小结:对,11是由1个十和1个一合成的!

  (2)这又是多少 ?它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合成的?学生说 还有谁能说说! (12)

  (3)小朋友,你们带来的小棒是多少?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多个学生说!

  小朋友, 20呢?你们会摆吗?把你摆的举起来!谁能说说你为什么这么摆吗? (20)

  (4) 小朋友看,你看到什么?有多少个?它有几个十和几个一?(问两次)13、15、16、17

  3、休息(咱们休息一会!)

  4、数的顺序和大小

  (1)师:小朋友,今天除了来了这么多叔叔阿姨外,还来了位特殊的朋友,是谁?

  请小朋友拿出这位特殊的朋友,按顺序读读他身上的数字?你发现了什么?

  生说,小学数学教案《11-20各数的认识(参赛)》。

  师:小朋友,看着这尺子,我想到了许多问题:

  15前一个数是几? 谁告诉我!

  比16多1是几?

  19比20少几?

  18的邻居有哪些?

  10离15近,还是19离15近?

  师:谁也能看着尺子上的数提问给老师回答? (奖励)

  三、综合应用

  (1)师:小朋友,你能把咱们今天学的数字娃娃从你的学具袋里请出来吗?

  瞧!他们好乱的,能帮他们排排队吗?说说你是怎么排的.?还有不同的排法吗?

  (2) 听口令,找朋友:A、请你找出比11大岁的朋友?B、请你找出比18小3

  岁的朋友?B、请你找出15的邻居?、、、、、、

  (3)小朋友,汤老师手上拿着一张数字娃娃,你们猜猜会是多少呢?“大了,小了,对了。”

  (4)师:小朋友,你知道吗?这些数字娃娃是咱们的好朋友,他们时刻出现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你能从中找出哪些数字娃娃?

  这是一张“过路图”,调皮的数字娃娃躲起来了,你能找出来吗?在我们生活中,你还见过或听过哪些数字娃娃的名字?

  四、小结

  小朋友,你们今天学得开心吗?

  唱歌曲走出教室!“如果感到快乐,你就拍拍手起!”

《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3

  教学内容:苏教版课标教材一年级上册P78-P79。

  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十,知道10个一是1个十,2个十是20。

  2.能正确读出11~20各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

  3.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学习估计物品的数量,初步培养数感。

  教具、学具:每生30根小棒,2根皮筋;课件、10根磁性小棒。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0~10,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前面我们学习了0~10,会数吗?请小朋友们从小到大数一数,再从大到小数一数。

  生按要求数数

  师:你还知道比10大的数吗?(生举例)你们真了不起,还知道这么多比10大的数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11~20。(板书课题:认识11-20)

  二、动手操作

  1.认识十

  师:大家都有小棒,和老师一起边数边摆10根小棒。(师摆在黑板上)

  师:你摆了几根小棒?有几个一根呢?10个一根是几根呀?在学习时为了方便,通常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这样一捆就有10根,10根就可以(捆成一捆)。

  师(举着一捆小棒):那这一捆表示几个十呢?请大家也把你的10根小棒捆成一捆,并把它放在你的左手里,想想它表示什么。

  2.理解10个一是1个十

  师:下面我们拆开一捆,再一起来数一数。

  师边在黑板上贴拆开的小棒,生边数:1,2。

  师:这2是2个?(2个一)再来1个一是?(3个一)继续!(4个一,5个一,,10个一)10个一就可以捆成一捆。(师在黑板上贴一捆小棒)

  师:那么几个一是1个十呢?(板书:( )个一是1个十)也就是1个十里面有几个一?(板书:1个十里有( )个一)

  三、摆一摆、说一说

  1.动手摆一摆

  如果让你摆出12根小棒,你能想出一个好办法,摆得让大家一眼就看出是12根吗?动脑筋想一想.看谁摆得又对又快。

  学生操作,师巡视

  2.学生介绍摆法

  师:谁愿意来介绍一下你是怎么摆的?

  师将巡视时了解到的有代表性的方法指名学生说,然后评价、总结

  四、深化认识

  1.借助小棒说摆法

  师:下面老师说一个数,看你能不能又快又清楚地摆出来.11怎么摆的?为什么表示11?13怎么摆的?是表示13吗?

  生说摆法,师贴小棒图

  2.直接说摆法

  师:刚刚是我们借助了摆小棒来说的.,现在没有小棒你能不能直接告诉我怎么摆?15怎么摆?18呢?

  生说摆法,师贴图

  师:那20又该怎么摆呢?(学生有可能说一捆和10根,先肯定,再和摆两捆的方法进行比较)(板书:( )个十是20,20里有( )个十)

  反馈:学生提问,学生答

  五、巩固练习

  1.抓一抓,摆一摆

  师:请小朋友抓一把小棒,数一数有多少根,再想想怎么摆能让别人一看就知道你抓了多少。

  2.11~20数的顺序

  师:在我们的学习用品中也经常遇到这样的数呢!瞧!这是直尺,看着尺子上的数读一渎。(生从0读到10时停顿一下再继续读)12的后面是多少?18的前面是多少?18和20中间的数是多少?10离13近还是17离13近?(师讲解原因)

  3.数一数

  师:如果没有直尺,你还会数吗?老师说第一个数,你们开火车接着数。(从7数到17,从11数到20)

  4.估一估

  (1)雨伞图

  这里有一幅雨伞图,图一出来你就要立刻估计出伞有多少把,看谁的眼力最准。(师出示图,学生估计)

  提问:要想知道有多少把伞,只要怎样就行了?(数一数)

  介绍方法:为了不漏数,我们还可以边数边做标记,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师生一起数到10)有10把可以怎样?(我们就可以用一个大的圈把它们圈起来,电脑演示)继续!一共有多少把伞?你估计对了吗?

  (2)草莓图

  还有一幅草莓图,你来估计一下有多少个草莓,比一比这次淮的眼力准!学着老师的方法来数数有多少个。

  展示学生的方法,表扬估计对的小朋友

  5.生活应用

  你在生活中见过今天学的这些数吗?在哪见过?(学生举例)老师也收集了几张图片,读一读这些图上面的数。(师出示图)

  (1)绿灯(图1)

  提问:你在哪见过这样的图标?(激发兴趣,并向学生进行遵守交通规则的安全教育)

  这里的19表示什么意思?接下来绿灯会显示多少呢?(如出现20,让学生联系生活中等红绿灯的情景)

  (2)公交站牌(图2)

  提问:在哪见过?(公交站台)经过莫愁路的有哪些车?

  (3)米袋(图3)

  提问:见过这样的图吗?(学生联系生活说一说)这里的千克是表示有多重的单位。

  (4)电梯图(图4)

  提问:这是哪儿?思考:如果你在5楼,你想去15楼,电梯是往上还是往下呢?如果想到1楼,电梯往哪?

  六、总结延伸

  课后延伸: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数呢,课后请大家在我们美丽的校园里找一找并和其他小朋友说一说。

《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4

  1教学目标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化学生对数的大小、数序的理解,以及对基数和序数含义的认识。

  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生活中捕捉信息,发现问题,经历数数、画图、推理等解决问题的策略。

  体验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感受数与生活的联系。

  2学情分析

  继续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鼓励学生灵活运用自己能理解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同时使学生理解“画示意图”是帮助理解题意,数数才是解题的策略。

  3重点难点

  经历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 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一、复习旧知,揭题导入

  1、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数谁来数一数一起数一数。

  2、加个要求数。

  3、揭题看来大家已经能非常熟练地数出20以内的数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利用数数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板书《解决问题》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例6主题图

  同学们,你们喜欢大熊猫吗星期六,一群小朋友排队去动物园参观大熊猫,那么在小朋友排队中藏着怎样的数学问题呢一起去瞧瞧。

  2、捕捉信息,读懂题意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数学信息

  谁能说说,在这些发现中和我们数学有关的是哪些信息

  生小丽排在第10 生小宇排在第15 师那从“小宇排在第10”这个信息中,你能知道什么

  从“小宇排在第15”这个信息中,你又能知道什么

  师课件出示问题小丽和小宇之间有几人谁能说说“小丽和小宇之间”是什么意思

  (设计意图注重学生读图训练,培养分析问题的意思和能力 )

  3、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1)独立思考

  (2)小组讨论交流

  (设计意图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同时培养孩子合作交流的意识)

  (3)动手操作,展示汇报

  (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的思考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感受方法的多样性)

  数一数

  11 12 13 14

  画一画

  画一画的方法

  4、回顾新知

  刚才我们用自己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一般经历了哪几个步骤呢

  三、巩固新知,反馈练习

  1、玩滑梯

  2、坐车

  四、拓展练习

  看书问题 思 考 比较观察和前面学习的排队问题有什么不同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类型的练习,进一步灵活运用数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唤起更多的生活经验) 五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怎样解决的呢首先要找准信息,看清楚数学问题,在解决两人之间有几人时可以用数一数的方法,还可以用画一画的方法,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关于这样的问题,希望同学们能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同时记得在公共场所要文明排队,下课。

《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5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0页的例题,第71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学目标:

  1 、学生经历数出 1120 各数的过程,认识 1120 各数并能正确地读数,掌握 20 以内数的顺序。初步体会 1120 的数的组成。

  2、通过生活化的实例认识计数单位十,初步了解十进制,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参与实践过程,在生活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初步的数感。

  教学重点:学生正确读1120各数,并掌握它们的大小顺序。

  教学难点:学生初步十个一是一个十的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激发兴趣

  1、 投影出示文具用品商店的背景图,小红和小明买了一些铅笔,(出示铅笔)

  学生观察,分别说说这是几支铅笔。对照图2,教师小结:我们可以把10个支铅笔捆成一捆,生活中许多时候,我们也把10个物体放在一起,你能举一些这样的例子吗?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实物或图。(例如:一盒口服液,一包皮筋,一包餐巾纸等)。

  2、茄子老师想买10支铅笔,请小朋友做售货员,比谁拿得快,让快的小朋友介绍经验,小结:10个放在一起,拿起来比较方便。

  设计意图:数学学习有两个体验:即生活体验和成功体验。通过生活体验,学生可以体会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师创设生活情景,并且让学生找出生活中10个物体放在一起的事例,就很自然地将数学中的计数单位十与生活中最熟悉的一捆铅笔有10支、一包餐巾纸有10袋等建立起联系,获得了充分的感性认识,激发了学生探究事物的兴趣

  二、动手操作 探索新知

  1、 学习例1:

  学生经历数数过程: 下面,我们来进行摆小棒比赛,数12根小棒,比谁摆得又快又好,能够让大家一眼就看出是12根小棒。

  学生动手操作小棒, 可能会出现多种摆法,教师指名演示:

  组织学生讨论评价,说一说你最欣赏哪一种摆法?为什么?

  根据学生讨论结果小结:小朋友想出的各种方法都很好,第6种摆法, 把10根小捆成一捆,(师带着学生一起捆),桌上还有2根小棒,更容易一眼看出是12根小棒。这样,和文具商店里面的摆法一样。

  ⑵初步认识计数单位: 1捆小棒里有几个一呢?(10个一)

  这10个一我们也叫它1个十。板书:10个一是1个十 。

  学生指着自己的小棒说一说。

  2、摆一摆,数一数

  ①1120这些数,你喜欢哪一个?你能用小棒摆一摆吗?

  ②学生操作小棒,组内交流,说说为什么用这个数表示?

  ③你能数出20根小棒吗?学生操作小棒,可能会出现以下摆法:

  或者: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哪一种摆法好?

  说明: 2捆小棒是2个十。(教师板书)

  3、 认识生活中的数。

  ①我们已经认识了1120这些数, 他们在生活中很常见,你能举例吗?学生如果说到直尺,请学生拿出直尺,读直尺上的数。

  ② 从0读到20 。讨论交流:读了着些数,你有什么发现?

  ③学生如果说到书上的页码,则让学生找一个自己喜欢的页码,读一读,认一认

  ④出示羽毛球比赛图,说说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这里让学生摆一摆,数一数,学生发现小棒数目多的时候,不容易一下子看出来,于是学生就会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在此尝试探索的学习时空中,充分体现学生学习方式的个性化,他们在操作讨论中,明事理,悟方法,自始至终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实现了资源共享、学习互补,提高了合作交往能力。

  三、拓展深化 发展数感

  1、 看图认数:(图略)

  2、 游戏:规则如中央电视台幸运52的看商品,猜价格。

  3、想想做做第2题:草莓图和伞图,先让学生猜一猜各有几个?你能够用好的方法,使大家一眼就能准确地看出是多少个吗?(学生探索后交流)

  3、 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抓一小把小棒,猜一猜有几根?

  【设计意图:游戏是低年级十分感兴趣的活动,这里在巩固新知识的'过程中,利用猜一猜的游戏对包容大的练习进行了彩色包装能起到变教师要我练为我自己要练的理想效果。】

  四、总结评价:今天你学到了哪些本领? 有什么疑问?学得开心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教师要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化。为此,不仅要让学生评价获得的知识、技能与数学活动的经验,还要积极地关心学习的方法和学习过程中的态度、情感体验。】

  【评析: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应该被看成对于教师所授予的知识的被动接受,而应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 的指导思想。

  1、 帮助学生搭建数学与生活的桥梁。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才能学得主动,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我们的数学教学要尽可能地接近学生的生活。所以,教者根据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规律,选择他们乐于学习的有价值的数学内容为题材,给数学找到活水源头和生活原型,既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我们学习数学的价值意义所在,又帮助学生建构了良好数学模型。

  2、教师帮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教学过程中,要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教师只是起组织者、指导者 、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本节课的设计中,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终达到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进行有意义的建构的目的。

  3、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求得发展。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我采用了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索创新的教学模式,突出了数学活动的教学,通过活动,学生将感性的实际活动和内心体验结合起来,获得成功体验,促进学生健康的发展。并且练习设计注重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竟猜的形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初步的估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6

  教学内容:

  课本73-74页及练习十七中的部分练习。

  教学目标:

  1、认识11-20各数,能熟练地数11-20各数,会读会写,并知道这些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

  2、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3、培养学生初步“估”的意识。

  4、通过观察操作,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的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准备:

  小棒、铅笔。

  教学过程:

  一、教学新知

  1、数数

  小朋友们,你们会数数吗?我们来一次数数比赛怎么样?老师先提出比赛要求,从1开始数,谁在相同的时间里数的.数多谁就是数数小能手,比赛开始!

  学生在30秒内独立数数。

  让学生数1—20

  引导全班一起数11—20

  揭题:今天我们就主要来学习11—20这些数。

《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7

  教材简析:

  11-20各数的意义是本节课的重点。这些数都是两位数,分别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及2个十合成的数,学生要理解这一点是有难度的。因此,教材先联系小棒直观表示这些数的含义,再利用计数器分析各个数的组成,形成数的概念。通过口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可以让学生深入理解数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物体地个数,认识11-20各数,能正确读出11-20各数,初步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

  2、使学生初步了解数的十进制,知道10个1是一个十、2个十是20。

  3、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获得初步的数感.

  教学重点:

  使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探索、合做掌握一个十和几个一表示十几,能正确地读出1120各数。

  教学难点:

  建立计数单位十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知认识“10个一是1个十”:

  1、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数?谁能有顺序地说一说,同桌之间先说,点名说。(电脑演示)。生回答。(同桌之间说一说,小组合作雏形)

  2、摆出10根小棒(电脑演示)

  3、如果1根小棒是1个一,那么老师带来了几个一,我们一起数一数。

  4、变魔术(此处老师语言要有神秘感),10根捆成1捆,电脑演示。师接着问,一捆里面有多少根,一捆里有几个十。

  5、请同学们从准备的小棒中数出10根小棒,再把这些小棒捆成1捆。(拿起学生实物投影捆的1捆小棒)提问:这1捆小棒是多少根?(10根)对了,一根一根数,有10根,我们可以称作“10个一”(板书:贴10根小棒,下面写10个一)捆成一捆也就是“1个十”(在刚才的基础上继续板书:贴一捆,1个十,最后在中间加上“是”)。

  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一般满了10根小棒就捆成1捆,表示1个十。

  5、.把“10个一是1个十”齐读两遍。师:这里“一”和“十”都是计数时常用的单位。(把“一”和“十”描成红色)

  (此处时间不用长,6分钟左右结束)

  二、认识12:

  1、谈话:在课桌上摆12根小棒,怎样摆容易清楚地看出是12根?请在卡纸上摆一摆?听清楚老师的口令,说开始摆再摆。(卡纸上贴有双面胶,便与展示)估计会有一根一根摆,还会有摆成1捆2根,展示两个个学生的摆法,做对比。(直观对比,学生直观感受一捆,深刻感受一捆的好处)

  2、提问:我们来数一数是不是12根。1捆是10根,再加2根是12根。这种摆法看得清楚吗?

  3、小结:摆12根小棒时,先摆1捆小棒,是10根,再加2根就是12根。这样的摆法表示1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就是12,看起来比较清楚。请个别同学说一说12的组成。

  三、继续认识11-20各数:

  现在老师来考考小朋友们你们学会摆小棒了吗?

  1、不要动手,脑子里想一想,怎样摆出“11”,先摆什么?再摆什么?请个别学生说一说,11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2、电脑演示1捆和3根,请同学们说一说,几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是几?

  3、你还能说一说几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是多少吗?注意要说我们没有说过的.数(同桌之间说一说,注意反馈不会说的同学),自然过渡到19。(11是让学生说摆法,13是看小棒认数,变换多种演示练习)

  4、提问:19根后面再添上1根是多少根?20根又满一个十了,可以怎样?

  学生把散放的10根小棒再捆成1捆后,提问:这里是把几根捆成1捆的?又捆成1捆有什么好处?追问:几个十是二十?(板书:2个十是20)

  5、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不但认识了11-20各个数,还知道了10个一是1个十,2个十是20。

  四、巩固练习:

  1、请女生从7读到17,男生从10读到20。(同桌之间数一数)

  2、想想做做第4题,“火眼金睛”。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草莓,给你3秒钟的时间,你来猜一猜老师带来了多少草莓?(电脑演示,出示图片,3秒退出)学生回答,引导学生为什么不猜5个,为什么不猜30个,初步感受估算,不是乱猜。谁有好的方法,能让大家一眼就看出来是多少?(数出10个圈一圈)1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是十几?正确答案是14。在草莓图的基础上估算小伞图,数出10个圈一圈,验证答案。(此处培养学生数感和估计能力)

  3、翻书游戏。翻开书本第10页,再翻到第13页,第15页,第20页,第18页,第15页,第11页最后回到第10页。(此处感受数的顺序,数的大小变化)

  4、想想做做第5题,感受生活中的数。

  板书设计:

  10个一是1个十

  2个十是20

  教后反思:

  1、学过本节课后,学生能正确数出11-20各数,认识11-20各数并能正确读数,直观感知11-20各数的大小和顺序。认识了计数单位“十”,初步理解了“10个一是1个十”,培养了学生初步估计意识,发展了数感。

  2、通过动手摆一摆、说一说,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又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望,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在认识20时,让学生自主摆小棒,并通过交流、讨论、比较来引导学生理解2捆就是2个十。

《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8

  设计理念:本节课是在学习10以内的认识与加减法的基础上学习的,也是为以

  后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作准备。而学生对11——20各数的认读、书写、大小比较不存在任何困难,而对于以“十”为计数单位及11——20数的组成认识不多,但这个知识却是后续学习的关键。因此,本节课的设计以通过动手操作帮助学生建立计数单位“十”这个概念为起点,逐步学会掌握11——20数的组成,并能够简单应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到20之间的物体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能正确数数、读数、掌握20以内的数的顺序,会比较数的大小。

  2、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积极主动探索,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观察、操作和推理能力。

  3、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使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探索、合做掌握一个十和几个一表示十几,能正确地读出11—20各数。

  教学难点: 建立计数单位十的概念,掌握数的组成。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直尺、卡片。

  教学过程:

  一、猜一猜。

  今天老师请了一位朋友来和大家一起学习。他给大家带来一份礼物(铅笔)谁来猜猜大约有多少枝呢? 每人心里猜一个数。到底谁猜对了?怎么办呢?(让我们数一数)

  二、提供探索机会,经历探索过程。

  1、摆一摆,说一说:我们用数一数的方法,知道老师有12枝铅笔,可每次都这样数一数多麻烦呀!怎样就能让别人一眼就看出我有12枝铅笔?请你用12根小棒代替铅笔在桌子上摆一摆。

  2、学习12的组成。

  (1)操作反馈。把学生摆的情形展示出来,说说你觉得最好的是哪种摆法,为什么?这种方法是怎么摆的?

  (2)课件演示:数出10根→堆成一堆→捆成一捆。

  (3)请小朋友们也数出10根小棒,捆成一捆。这一捆是几个一根呀?是多少根?10个一根捆成一捆就是10根,我们说“10个一是1个十”。(板书并读一读:10个一是1个十)

  (4)一捆小棒就是一个十,和旁边的2根合起来就能一眼看出有12根小棒了。谁来说说几捆和几根合起来是12根?

  板书:12里面有1个十和2个一。

  (还可以说)1个十和2个一组成12。

  3、学习十几的数的组成。

  (1)现在米老鼠来考考小朋友们的眼力,你能很快地看出他摆了多少根小棒吗?用卡片来表示。

  演示课件:依次出示13、11、16根小棒,说一说:()个十和( )个一是( )

  (2)我们也来很快摆出小棒,行吗?出示数字。(14、15、18、17、19) 你是怎么摆小棒的。说一说:()里面()有个十和( )个一。

  4、学习20的组成。

  (1)现在小朋友的桌子上放了19根小棒,再放1根是几根?该怎么放?为什么?

  (2)说一说:2个十就是20。(板书:2个十是20)还可以怎么说?

  (3)20的末尾为什么是0?

  5、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哪些数。揭示并板书课题。

  三、生活中的数。

  1、出示气球图。怎么数?

  2、数学书第84页主题图。小朋友在生活中这样的数有很多,让我们一起到图里面去找一找这样的数。

  3、生活中还有在哪里看到或用到11-20的数?

  四、11-20的数序、大小。

  1、出示10个数,小朋友你们会读这些数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提问:一共有几个数?从左到右数第4个是几?从右到左数第4个是几?中间有几个数?是几和几?

  2、这些数排成这样你喜欢吗?怎么排?下面我们把这些数请到一条神奇的线上?大家知道这条线有什么神奇之处吗?

  (1)读一读。

  这么多的数你想读吗?请女生从7读到13,从11读到20,男生再来读一读。从10读到19,从20读到13。一起来读读,从0读到20,从20读到0。

  (2)看数轴回答问题:11比()大1,19比()少1;

  12<() 18>()

  12<()<18()

  五、游戏中运用。

  1、数一数

  (1)看到这条线,小青蛙要来玩一玩。它是怎么跳的?(2格2格)这些数都叫双数。剩下的都叫单数。分别读一读。

  (2)小兔也来凑热闹。看看它是怎么跳的?(5格5格)

  (3)小朋友学得这么认真,米老鼠奖励大家许多草莓,一下子引来5个小动物,它们想知道这些草莓有几个,却有不同的数法。大家用不同的方法数一数。

  2、猜一猜

  (1)我是由1个“十”和6个“一”组成的()。

  (2)我是由2个“十”组成的()。

  (3)我在11和13的中间()。

  (4)我比14多1的.()。

  (5)我比18少1的()。

  (6)我和我的朋友是19的邻居。

  六、全课总结,加以延伸。

  1、谁来说说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2、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3、还有什么问题?

  七、板书设计:

  八、课后反思。

  这节课突出体现了:用活动的形式,让学生认识了11—20各数、掌握了数的大小排列顺序、培养了数感;用活动的形式,让抽象的概念变得直观形象、清晰可见、易于接受;用活动的形式,让学生学习数学很有趣味、很有劲头,也很轻松。但是也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学生的合作学习没有落到实处,生生交流做得不到位;(2)有几个问题的设计还不能贴近学生,如:20根小棒为什么要这样放,如果改成19根小棒再放一根怎么放才能让别人一眼就能看出来,为什么?(3)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激励性的语言还不够,课堂气氛不活跃。

《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9

  设计说明

  本节内容既是10以内数的认识的延续,又为后面学习20以内数的加减法做好了准备。学生基本上已经会数到20,对11~20各数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突出以下两点:

  1.注重创设情境,在乐中学。

  小学一年级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本节课的内容都是抽象的数,单凭老师讲,学生一点兴趣也没有。在教学中设计了用摆小棒数数的方法,让学生在数数的过程中学习11~20各数,知道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它们的组成,并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和课件演示,使所学的新知识不断内化到已有的知识结构中。

  2.注重动手操作,在玩中学。

  教学中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结构出发,让他们通过有目的.的操作、观察、交流、讨论,从直观到抽象,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如在理解计数单位“十”,建立“十进制”的概念时,把12根小棒作为研究材料,借助小棒,把抽象的数具体化,围绕中心问题“你认为哪一种摆法能很快地看出是12根小棒”,学生进行积极地动手操作,小组合作探究,然后汇报摆的方法:1根1根地摆;2根2根地摆;5根5根地摆;一边摆10根,另一边摆2根;把10根捆成一捆和另外的2根等5种摆法。学生各抒己见,初步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从感知到理解,再次借助小棒动手操作,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运用转化理解10个一是这一捆,1个十也是这一捆,经历10个一是1个十的知识形成过程。通过摆一摆、说一说,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在较短的时间内理解2个十是20。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小棒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出新课

  课件出示教材73页主题图。

  师:图上画的是什么?你能分别数出来吗?

  (1)苹果有几个?(2)石榴有几个?(3)桃子有几个?(4)梨有几个?

  橘子、香蕉这些比较少。但是,小棒、球、正方体比较多,我们要细心数一数。(学生分别数出小棒、球、正方体的个数,并汇报)

  师:我们在前面已经认识了10以内的数。今天,我们来学习比10稍大一些的数。(板书课题:11~20各数的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数物体的个数,引入11~20各数的认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一)教学例1。

  师:以前在学习10以内数的认识的时候,同学们都习惯用小手指来帮忙,可是今天学习比10稍大一些的数,小手指不够用了,老师请来了小棒来帮助同学们学习。

  1.动手操作。

  (1)请同学们1根1根地数,数出10根小棒,想一想怎样摆就可以让大家一眼看出你摆的是10根小棒。(学生操作,可以捆成一捆)

  (2)提问:这一捆是几个1根呀?是多少根?(是10个1根,是10根)

  教师说明:1个十里有10个一,10个一就是1个十。

  2.合作探究。

  师:你认为哪一种摆法能很快地看出是12根小棒?为什么?

  学生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小组内讨论、交流,并汇报做法。

  预设 生1:1根1根地摆。

  生2:2根2根地摆。

  生3:5根5根地摆。

  生4:一边摆10根,另一边摆2根。

  生5:把10根捆成一捆和另外的2根。

  小结:摆12根小棒时,先捆成一捆小棒,是10根,再加2根就是12根。这样的摆法表示1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就是12,看起来比较清楚。

  3.拓展延伸。

  (1)让学生根据12的摆法,快速摆出11、13、18、19各数。

  (2)学生动手操作。

  (3)你觉得20应该怎么摆?为什么?

  预设 生1:在刚摆完的19根后面再放1根。

  生2:20根就是2个10根,把10根捆成一捆,放2捆,这样就能很快地看出来。

《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10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数出11—20物体的个数。

  2、 通过看图数数,初步培养学生有序观察、分类观察等良好的观察习惯。

  3、 在学习数学的具体情景中,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4、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巩固数序知识,渗透算法多样化,使学生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主动探索发现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正确掌握11—20这些数的顺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激发兴趣

  课件出示例6插图,提问:大家从图中知道了什么信息?

  表扬学生观察的非常仔细,看看需要解决的'

  问题是什么?

  这个问题该怎样解答?组织学生讨论

  二、小组讨论,合作探究,领会新知

  让学生汇报讨论的结果

  教师对学生想出的办法给予肯定

  三、模拟训练,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1、教材79页“做一做”

  2、练习十八第5题和第6题

《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1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认识11-20各数,能够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物体的个数,知道这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并且能够熟练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能力目标: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思维能力,初步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

  情感目标:3、进行遵守交通规则的思想品德和安全意识教育,使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且从中品尝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11―20各数的认识以及组成,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教学难点:理解1120各数的组成。

  教具准备:多媒体、小棒、白纸、信封

  板书预设:

  11-20各数的认识

  11121314151617181920

  10个一是十

  13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或者)1个十和3个一合起来是十三

  2个十是二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十几

  1、师:你们喜欢唱歌吗?(喜欢)你们会唱《数鸭子》吗?(会)我们一起唱。

  小朋友们跟着音乐边拍手边唱《数鸭子》

  课件:多媒体出示鸭子游泳的情景:游来13只

  2、猜、数鸭子

  师:门前大树下有数不清的鸭子,请你来猜一猜这个画面上有多少只鸭子呀?

  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生:13

  3、写数字13,有序地写出11-20各数

  师:13怎么写呢?(板书)你还知道哪些十几的数字。

  (学生说一说,有序的板书,2位)

  师:19后面是多少呢?(20)小朋友很棒,已经会数大一些的数了。

  4、导入课题:1-10是我们已经学过的数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1-20这些数。(板书:11-20各数的认识)

  二、联系情境,理解十几和20的含意

  (一)数的组成

  1、数小棒、摆小棒(同桌合作摆)

  师:小朋友们如果我们用1根小棒代替一只鸭子,那么13只鸭子需要多少根小棒呢?

  生:13

  要求:从信封中数出13根小棒,把纸上的双面胶撕掉,把小棒摆在白纸上,谁能把小棒摆好之后一眼就看出来是13根,

  (学生动手操作)师巡视

  2、生汇报,师生共同交流。

  展示生摆的多种方法,在黑板上画出来。

  师:还有没有不同的摆法?(尽量展示学生能够摆出的各种方法)

  比较:这么多方法中,哪一种最清楚,能够一眼就看出来是13根?(师引导)

  得出:先摆10根,再摆3根最好

  师:(指着10根小棒)这边有多少根小棒?(10根)那就是几个1呀?(10个一)

  (板书:10个一)

  师:(抓成一把,用橡皮筋扎在一起)变成几个十啦?(板书:1个十)写上是

  4、感受一个十

  师:你能在你的信封里找出捆成一捆的小棒吗?(拿出教具一个十)就是这个,也就是1个十。

  5、再摆一摆13(师摆)

  师:我们要用简单的方法摆13怎么办?只要拿了一捆,再数出三根就可以了。

  师:先摆1个十,再摆3个1,就是多少啦?(板书:13是由1个十和3个一组成的)

  6、摆11(生摆)摆法巩固、运用

  师:现在我们要摆11,你打算怎么摆?(放开,让学生说)

  师:这个好办法,小朋友学会了吗?小朋友们用这种方法,摆一摆11?

  师:两个1表示什么意思?是不是一样的?

  7、想象

  (1)老师在脑子里先摆1个十,再摆7个一,合起来是多少?

  也就是说17是由1个十和7个一组成的

  (2)在黑板上选一个数,在自己的脑子里摆一摆,然后和同桌说一说

  (先摆。。。再摆。。。合起来是。。。)

  8、理解20

  生摆18

  ,展示,师:摆对的小朋友请对自己微笑一下。

  师:在旁边添一根是多少?(19)再添一根呢?(20)

  师:这边有几个十呀?这一边又有几个一呢?我们又可以怎么样啦?(作捆绑的`动作。)(换成1个十)

  师:现在有几个十啦?(板书:2个十)是多少呀?(板书:2个十是二十)

  (二)数的顺序

  1、出示尺子体会数的顺序和大小。

  师: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我们学习上的好朋友。它是谁?(尺子)尺子上的数你都认识吗?一起来读一读。是不是所有的尺子都只有这么长呢?

  (多媒体出示尺,再将尺延伸到20)

  师:你能帮老师填完尺吗?(请小朋友在尺上填出空缺的数)

  发现规律:

  左边第一个数是几?第二个是几?第三个,第四个呢?数越往右,越来越怎么样了呢?(越来越大了)

  那么右边第一个数呢?第二个是几?第三个,第四个呢?数越往左,越来越怎么样了呢?(越来越小了)

  师:谁能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下?

  小结:从左边看尺上的数越来越大,从右边看数越来越小了。

  2、数数

  师:你能从1数到20吗?(齐数)谁愿意来从20倒数到1的。我们一起来一遍?

  师:谁来从7数到17呢?那11数到20呢?那有谁来从19倒数到9的?

  三、巩固练习

  1、估一估

  师:老师还给小朋友们带来一些草莓,想不想知道有多少个呀?(幻灯片3秒)

  师:看清楚多少了吗?把你的答案悄悄的告诉同桌。

  师:老师还给小朋友带来些小花伞?(出示图片)同样也把你的答案告诉你的同桌。

  师:究竟有多少呢?

  2、猜数游戏(自己先选一个,题目难度从简单开始到难)

  师:你们看,这是谁?(小花猫)你们欢迎吗?

  师:这些房子里啊,都住满了小朋友,他们不让小花猫住进去,要他回答了一个问题,才让他住进去,你们愿意帮助小花猫吗?

  师:你想让他想住在哪个房子里?(生说出房子的号码)问题答对,小猫住进去

  师:他不想呆在这了,想换个位置,你想让他到第几个小房子里?

  比17少1的数()

  15后面的一个数()

  16和18之间的一个数()

  14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8个一和1个十组成()

  2个十组成()

  ()由()个十和()个一组成

  3、生活中的数

  师:今天,我们又认识了哪一些数?(11-20)

  说说看,在日常生活中你还在哪里见过它们?

  师:老师这里也找了一些,我们来看一看。

  出示红绿灯:

  (1)绿灯:这是什么呀?现在是什么灯?(绿灯)能不能进马路?还有几秒?

  (2)红灯:现在是什么灯?(红灯)红灯能不能走?还有几秒?

  (3)黄灯

  老师有首儿歌: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

  师:小朋友们平时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时要注意安全。

  大米:有几千克?

  电梯:电梯现在到第几层了阿?

  路牌:是什么?几路车?

  限速牌、台历

  小结:小朋友,我们只要稍加留意,就可以在身边找到好多数学问题。

  4、游戏

  师:老师这里有一些小棒,想不想知道自己能抓多少?(学生上来抓一抓,并和学生数一数)

  评价:小朋友真棒,已经可以这么流利的数数了。

  四、总结

  师:今天你又学会了什么新本领呢?你认识11~20各数吗?

  你对今天的学习满意吗?请做自我评价。

《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12

  本课教学使用了powerpoint幻灯片技术支持。主要运用在学习新知的两个片断的学习中。片断一:在矛盾冲突中揭示记数法。片断二:在迁移学习中建构以新的认识。

  片断一中,运用幻灯片的图片展示功能和动态演示功能展示同学们数笑脸的过程及10个笑脸转换成1个大拇指的动态变化。片断二中,同样运用动画演示功能展示10根小棒变成1捆的过程。还有展示11——19各数的小棒摆法全景图,让学生比较观察,发现规律。

  幻灯片的运用,用虚拟的图片代替了实物图片,省去了老师制作教具的麻烦,幻灯片的播放功能代替了老师的操作,同时它的灵活性是老师操作无法相比的。既节省了资源和劳动力,又能帮助孩子深刻理解11~20各数的组成,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六、教学流程设计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导入:片断一

  师:1班的教室里有个评比栏,谁表现的好老师就会给他贴一个笑脸,小朋友们天天都要去数。今天咱们一起来帮他们数一数。

  1、先看小美的。(课件)

  师:小美的这一栏贴满了。再贴怎么办呢?

  他们老师想了个办法,谁有了10个笑脸就可以换一个大拇指。(课件)

  2、再来数小东的。(课件)默数,可以换时提醒老师。

  3、接着看小西的.。(课件)可以换吗?

  4、小波得了多少个?(课件)

  5、小涛得了多少个?(课件)看谁数得又对又快。

  师:原来小涛跟小波一样都是13个,为什么小涛的笑脸数得没小波快?

  师小结:1个大拇指表示10个笑脸,这10个就不用数了。这种方法不但便于记数,还便于数数。(介绍古代的祖先用石子记数,并且用较大的石子代替10个小石子的记数方法)

  生:数小美的笑脸数。(从1,一个一个地数到14。)

  生:数小东的笑脸数。(从1数到18)

  生:数小西的笑脸数。(8个)

  生:数小波的笑脸数。(13个)

  生:数小涛的笑脸数。(13个)

  生:交流数得快的原因。

  课件出示小美的笑脸图。

  课件10个笑脸圈起来,闪烁,换成大拇指。

  课件出示小东的笑脸图。(1到18,数够10个换成1个大拇指)

  课件出示小波的笑脸图。(1个大拇指,3个笑脸)

  课件出示小涛的笑脸图。(13个笑脸)

  讲授:片断二

  师:(出示11根小棒)

  数一数,一共有多少根?

  师:有没有办法很快数出11根?

  师介绍:数学上我们一般把这10根小棒捆成一捆。(课件)

  师引导:这是1根小棒,是1个一,那么10根小棒是几个一?

  1捆小棒有10根,也就是1个十。想一想,10个一,和1个十有什么关系?

  师:那11根小棒怎么摆,就能很快数出来?

  生交流摆法:先摆1捆,再摆1根。

  师:拿12根小棒,比比谁快?摆后交流。

  师:快速拿14根,15根,16根,18根小棒。

  师:(课件)仔细观察,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一根一根地数。

  生:交流很快数出11根的方法。

  生操作:很快数出11根小棒的摆法,并交流。

  生操作:快速拿12根,14根,15根,16根,18根小棒。

  生:比较观察,感知规律。

  课件演示10根小棒捆成一捆的过程。

  课件出示11、12、14、15、16、18根小棒的摆法图。

  七、教学特色

  (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一个一个地数到20,是有这种能力的。所以在出示笑脸时教师就让学生练习数出20以内的数,渗透自然界数的基本单位“1”的观念。实际生活中10个笑脸换1个大拇指的事例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是让学生初步直观体会把“10个一”变成“1个十”是实际生活的需要,数学文化在学生的活动中得到了有机浸润。

  让学生尝试将11根小棒摆成1捆带1根是对先前“笑脸”经验的激活和利用,学生动手操作将10根小棒捆成1捆,是对“10个一是1个十“的强化。在学生明确了11的摆法后,让学生充分感知12、14、15、16、18的摆法,通过对摆法、数的特点的观察,以及与小棒摆法关系的比较,认识到十几里都有1个十。体会摆十几根小棒都是摆一捆带几根,直观感知十几是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让学生对十几有一个整体性的认识。

《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13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11~20各数,能正确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的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使学生知道10加几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的口算道理,并能熟练地口算10加几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学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用数学的意识。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活动中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11~20各数,能准确数数、读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并能比较数的大小。10加几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的口算道理,并能熟练地口算10加几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

  教学难点:

  理解11~20各数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11~20各数的组成,由以“一”为计数单位,到以“十”和“一”为计数单位的连用,是学生认知上的飞跃,也是学生认知的难点,10加几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的口算道理。

  三、教学用具:

  课件、小棒等。

  四、教学过程

  (一)借助生活,引出新知

  1、学生数出自己开学以来获得“红花”的数量。

  2、指名汇报,教师利用板书简单记录学生汇报的数(9,18,12,20……)。

  3、揭示课题。生活中经常会遇到比10大的数,今天就来认识这样的数。

  (二)探索新知

  1、【电脑出示教科书P73的主题图】

  教师:图上哪些物体的数量比10多?小棒有多少根呢?

  让学生随着电脑演示,一根一根地数。

  问:如果10根分一堆,这20根小棒可以分几堆?(两堆)把每一堆捆成一捆,这20根小棒可以捆成几捆?每一捆就是一个十,捆成2捆,就是几个十?一捆里有几根小棒?(10根)。

  10根就捆一捆,说明一捆就是一个十,一捆里有10根小棒。一个十就是10各一,10个一就是一个十。

  20里面有几个十?

  老师说出(111520),学生用小棒表示,同桌互相说说所摆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数的组成

  手摆小棒

  每个学生摆出10根小棒,再把10根捆成一捆,最后再摆出1根。

  问:1捆小棒表示什么?1根呢?现在桌上小棒有几个十和几个?你知道桌上一共是多少根小棒吗?

  教师: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是11,全班齐读:“11”。

  12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1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多少?

  15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捆小棒表示几个几?2个十是多少?

  教师:2个十是20,左边的“2”表示2个十,右边一个1也没有,就写0,这个数读作二十。全班齐读:20。

  拍手歌。

  1个十,1个一,合起来是11;1个十,2个一,合起来是12;

  1个十,3个一,合起来是13;1个十,4个一,合起来是14;

  1个十,5个一,合起来是15;……2个十,0个一,合起来是20。

  提问:14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3、电脑出示直尺图

  (1)出示标有0~10各数的直尺,请同学们读一读,说说发现了什么规律。(预设)

  ①从左往右,数越来越大;从右往左,数越来越小。

  ②相邻的两个数之间相差1。

  (2)出示直尺11~20的刻度,让学生帮助11~20各数找到相应的位置。

  (3)从小到大读一读0到20之间各数,再从大到小读一读。

  (4)10后面的一个数是多少?

  15前面的一个数是多少?

  13比15大还是小?

  14和16中间的一个数是几?

  比10大又比15小的数是哪几个?

  4、出示计数器

  (1)分清个位和十位

  出示个位1个珠子,十位1个珠子,问:用数怎么表示?是多少?

  出示个位6个珠子,十位1个珠子,问:用数怎么表示?是多少?

  出示个位没有珠子,十位2个珠子,问:用数怎么表示?是多少?

  (2)小结:

  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有1个十在十位上写1,有2个十在十位上写2。有几个一在个位上写几。

  5、教学十几加几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

  教师拿出计数器,先拨出12,再在个位添上3颗珠子,让学生根据拨珠的过程说出一道加法算式。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12+3=

  学生正确说出这道题的结果并不难,但要清楚说明算理,还有一定的困难,所以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讨论。

  ①谁知道12+3等于多少?

  ②你是怎样想出来的?

  (12是1个十和2个一,3是3个一,合起来是1个十和5个一,所以得15。或用个位上的2和3相加,再加十位上的1,也得15。)教师说明,第一种想法是道理,第二种想法是算法,口算时怎么想都可以。

  请你们试着算一算17-4=□。同学间相互说说怎样想的?(从1个十和7个一中去掉4个一,还剩1个十和3个一,也就是13,所以17-4=13。)

  6、学习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在12+3=15这个算式中,我们把加号前的12和加号后面的3都叫加数,等号后面的得数15叫和。在17-4=13这个算式中,我们把减号前面的17叫被减数,减号后面的4叫减数,等号后面的得数13叫差。教师一边讲,一边板书如下:

  小结:这节课学习的十几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口算时,可以用数的组成来进行计算,也可以用个位上的数相加减进行计算。

  (三)实践应用

  1、基础应用

  (1)数数

  学生独立数出教材第73页“主题图”中不同学具的个数。并说说用什么方法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2)按要求数数

  同桌互相检查完成教材第74页“做一做”第2题。

  (3)按要求读数

  完成教材第74页“做一做”第3题。

  2、巩固延伸

  (1)比比谁的卡片举得快

  学生拿出写有0~20各数的数字卡片,教师或学生依次提出问题,其他学生思考出答案后将相应数字卡片举起来,速度快且正确者获胜。

  ①1个十和6个一组成的数是什么?

  ②在16和19之间的数有哪些?15前面的数是什么?

  ③学生像老师一样提问,学生按要求举数字卡片。

  (2)向生活延伸

  说一说在实际生活中,在哪里见到过11~20各数。

  (四)课后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的内容是:能够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物体的个数,并且知道这些数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了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并能够正确地、迅速地读出11—20各数和相关的加减法。数学问题是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的。课后同学们结合生活实际用11—20各数说一句话,通过进行有关数的表述,来加深同学们对数的概念的理解,让同学们体会到身边处处有数学这个道理。

《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14

  教学内容: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70到71页。

  设计理念:《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教学中教师应当激发学生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的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设计特色:用活动的形式,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更主动地学习。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物体地个数,认识11-20各数,能正确读出11-20各数,初步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

  2、使学生初步了解数的十进制,知道10个1是一个十、2个十是20。

  3、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获得初步的数感.

  教学重点:

  使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探索、合做掌握一个十和几个一表示十几,能正确地读出11-20各数。

  教学难点:建立计数单位十的概念。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电脑:小猴子]师:小朋友,你们看,谁来了?小猴子:小朋友,你们好,今天我们一块儿学习,你们愿意吗?小猴子:太好了,我在学校里也是一个好孩子,已经得到很多小红花了,不信你们数数。师:小朋友,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小猴子得到了多少朵小红花,好吗?举起右手,一边打手势一边数。[数到10][电脑演示10朵花,第11朵打问号]师:再往下数就要用到比10更大的`数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比10更大的数,[板书课题:11-20各数的认识]然后再帮小叮当把小红花数完。

  二.实践操作,探索新知

  (一)建立记数单位十地概念

  师:今天,茄子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数学问题请小朋友们解决,你们愿意吗?听一听,茄子老师给我们带来的第一个问题是什么?

  茄子老师:请小朋友们数出12根小棒,在桌子上排成一排。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师:电脑里的小朋友东东也摆了一些小棒,我们一起来帮他数一数。

  (课件演示12根小棒,引导学生数一数)

  茄子老师:小朋友们真是心灵手巧,不仅自己能正确地数出12根小棒,还能帮东东小朋友数一数。可是要数出十几根,每次都这样数,太麻烦了,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能让大家一眼就看出数出的有12根吗?

  师:你们听明白了吗?下面就请你们想一想、摆一摆,在把你的想法悄悄地告诉你的同桌。

  学生操作活动后,进行师生交流。学生的想法可能有以下几种:

  1.每2、3、4、6一份地摆。

  2.把12根分成9根和3根。

  3.12根分成10根和2根。

  师:小朋友们真了不起!想出了这么多的好办法。电脑中的小朋友玲玲也想出了办法,

  我们来看一看,她是怎样摆的。

  课件演示:数出10根堆成一堆捆成一捆

  师:你们的想法和玲玲一样吗?比一比,谁的方法好?请小朋友们也数出10根小棒,捆成一捆。

  师:这一捆是几个一根呀?是多少根?10个一根捆成一捆就是10根,我们说10个一是1个十。(板书并读一读:10个一是1个十)

  现在请小朋友很快地拿出10根小棒,想一想怎么拿?拿出来给大家看一看。

  师:(指对1捆带2根)一捆小棒就是一个十,和旁边的2根合起来就能一眼看出有12根小棒了。谁来说说几捆和几根合起来是12根?

  现在老师来考考小朋友们的眼力,你能很快地看出摆了多少根小棒吗?

  (演示课件:依次出示13、17根小棒,说一说是几捆带几根,是多少根?)

  (二)摆摆、说说,理解2个十是20

  师:想一想怎样摆出11根小棒,再动手摆一摆。

  (学生操作后进行交流说一说是怎样摆的。再依次摆出14根、18根)

  师:请小朋友们很快地摆出19根小棒。

  学生操作后交流各自的摆法,有两种可能:

  1.先摆出一捆,再数出9根。

  2.在18根后添上一根。

  (对于学生的两种摆法予以肯定)

  师:19根再添上一根是多少根?怎样摆就能让别人一眼看出是20根呢?请小朋友们与你的伙伴商量商量,再合作摆一摆。

  师:19根再添上一根就是20根了,20根是几捆带几根?单根的又满了10根又可以怎样了?现在有两捆小棒,是2个十,2个十就是20。(板书:2个十是20)

  (三)11-20的数序

  (课件切换到小猴子和红花画面)

  师:小朋友们这么地聪明,学得又这么地认真,小猴子能和大家一起学习真是太高兴了,它一高兴,一不小心把摆放得整齐有序的红花打乱了。(课件演示出凌乱的红花画面)茄子老师会对小猴说些什么呢?

  茄子老师:你这小猴真调皮,请你赶快帮我把这些红花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在直线的下面(出示数轴)排放整齐。

  猴:茄子老师,对不起!我马上就排一排。

  (课件演示:标有1-10的红花消失,并把1-10在数轴上依次排列)

  猴:10的后面该怎样排呢?请小朋友们帮帮我吧!

  师:10的后面是多少?11的后面是多少?12的后面呢?(数轴上依次出示11、12、13)

  师:(分别指着15、18处)这里该放哪个数?13和15的中间是多少?15和18的中间是哪两个数?18的后面呢?

  师:小朋友们看一看,直线下面的数越往右边越怎样?比10大的数有哪些?我们一起把11-20读一读。

  三、自练反馈,强化新知

  师:我们以前认识了0-10,今天,我们又认识了11、12(出示课件)

  揭示课题。这么多的数你想读吗?请女生从11读到20,男生再来读一读。从8读到15,从20读到13。

  师:读得太好了!在这些数的排列中你还发现了什么呢?

  师:生活中这些数都陪伴着我们,你知道吗?

  师:小猴子过生日,小动物们都来做客,小猴子出了糖果招待大家。猜一猜,大约有多少颗糖?

  学生猜一猜。

  师:究竟有多少颗,让我们来数一数。

  师:刚才我们一颗一颗地数出了16颗糖。小猴子怎样摆糖我们就更容易看出是16颗了呢?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吗?

  学生可能把10颗放在一起,另外再放6颗。

  师:这个方法好!糖、小棒这类东西,我们可以把它10个堆在一起,或捆在一起,这样数起来就容易了。

  师:假如我们碰到一些东西既不好捆,又不好堆,怎样才能让大家看出是十几个呢?(出示画有16颗草毒:把10个圈在一起,别人就容易看出是十几了。)

  师:老师这儿也有一盒糖果,请几位小朋友来抓一把,然后让你小组的同学猜一猜是多少颗,看谁猜得最准确。

  师:(抓一把)猜一猜老师手里有多少颗糖?和你们比是多还是少?

  学生可能猜:17颗、18颗、19颗

  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猜对了吗?这些糖果就作为奖品送给大家吧!

  教学总评:本课设计精心选择学生喜欢的事物和情景,不拘泥于教材提供的素材,对教材的再加工,促成了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教师从学生数喜欢的东西入手,用活动的形式,让学生认识了11--20各数,掌握了数的大小排列顺序、培养了数感。学生在活动中能更主动地学习,教师适时点拨,课堂生动活泼,学生学习数学有趣味,有劲头,也很轻松。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思维得以训练,每一个学生都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得到充分发展。

《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15

  教学设计

  一、新课导入

  师:老师这里有一幅图片,你们看看,认识吗?演示教师带着学生过马路图

  生1:是我们在过马路。

  生2:放学了,老师带我们过马路。师:对,就是你们。队伍排得可真整齐。我们学校的门口就是一条马路,车来车往,小朋友们上学时也要和老师带着时一样,过马路要走人行道,并做到一停,二望,三通过。既遵守了交通规则又安全。

  观察:图中有什么?有多少?

  3、导入新课:生活中常常会碰到物体个数超过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1—20各数的认识。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景中学习数学,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让学生数一数,让教师明确学生对新知识的已有水平。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只有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才能确定哪些知识应当重点辅导,哪些可以略讲甚至不讲,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二、新课展开

  1、数数

  ①、 老师这里有一些小棒,请你猜一猜多少根?

  ②指名来数一数。

  ③你猜对了吗?

  ④、探索有什么好主意可以让自己和别人一下子看出小棒有多少根?

  ⑤、集体交流:总结出好方法。

  ⑥、数出10根小棒,十个一是( ),捆成一捆,一个十是( )。接着数到20根,同桌互数,指名数。⑥、怎样才能一眼就看出下面物体有多少。

  设计意图:通过猜测根数较好地培养学生的猜测意识,并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大小来培养学生的数感。通过圈10,为以后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的凑10法作准备。】

  2、数的组成摆小棒,说说是十几,这个数里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①指名说11

  ②、添上1根,同桌互说后交流。

  ③、13-18各数任选一个跟同桌说一说,再交流。

  ④摆19说一说再添一根有几个十是几根。

  设计意图:当前的教学改革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在这里,教师给学生提供了直观、形象的学习材料,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激发学生寻找好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供了充分的活动与交流的机会。】

  3、数的顺序

  ①看直尺上的数,从0读到10,再从10读到20

  ②提问:13的后面是多少?16的前面是多少?11比13大还是小? 17比14大还是小?你发现了什么?

  ③指名数数,从七数到十三,从十二数到二十,从十八倒数到九。

  ④P87 练习十四,连一连,看看会有什么惊喜?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读数,让学生从多种角度去学习数,知道数与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通过让学生把1~20各数连起来,学生既可以从大到小连,也可以从小到大连,为学生提供了探索空间,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巩固延伸

  1、在我们的身边有哪些东西可以用十几来表示?

  2、比一比谁翻得快找出数学书第8、12、17、20页。介绍好方法,现在往前翻还是往后翻,再翻几张,为什么?数出10张,看看有多厚,再数20张,看看有多厚。

  设计意图:不仅教会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而且让他们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感。】四、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又认识了哪些新朋友?

  教学反思:11~20各数的认识这一内容的教学,笔者认为应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并把这份经验作为教学的起点。在这节课里,学生已基本上能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的物体个数,读数,数的顺序和大小,因此确定这节课重点辅导直观地了解11~20各数都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以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数感。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对建构新知识起着重要作用。在上面的教学设计中,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我校学生中午由路队长带领下排队回家,每天放学,班主任老师领着他们排队出校门,穿过马路,这是多么熟悉的情景啊,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小学一年级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学生的学习要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使所学的新知识不断内化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因此本节课特别注重使学生通过操作(摆小棒)进行学习活动,促进独立思考以及在小组中的合作与交流。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 中的应用价值。平时我发现我班学生在翻书时速度较慢,一页一页地翻,有的甚至不知往前还是往后。学了20以内数的顺序后,让学生翻翻书,根据数的顺序来确定往哪边翻;体验一下10张、20张的厚度增强数感来确定大概还要翻多厚,增快翻书的速度。

【《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相关文章:

《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02-28

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01-27

11到20各数的认识教案02-27

《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15篇03-28

《11~20各数认识》说课稿08-05

《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反思10-17

《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反思03-02

《认识11~20各数》教学反思04-07

《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反思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