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职网>实用文>教案>《学习1和2》教案

《学习1和2》教案

时间:2023-02-08 14:47:33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学习1和2》教案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学习1和2》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习1和2》教案

《学习1和2》教案1

  教学目标:

  1、多种感官感知1、2。

  2、能从许多物体中取出数量为1、2的物体。

  教学准备:

  1、积木及各种文具,纸盒子1个,有一面留一个洞,能伸进一只手。

  2、每个幼儿1、2点卡各一张。

  活动与指导:

  1、教师将一块积木放在桌子上,问幼儿:桌子上有几块积木?然后手里拿一支铅笔,问幼儿:我手里的东西和桌子上的积木一样多吗?都是多少?教师手里拿两块积木,问幼儿:老师手里有几块积木?

  2、分别出示画有1个、2个实物的贴绒图片,让幼儿说出其数量,教师将其放在贴绒板上,让幼儿分别在实物上方贴上相应的点卡。

  3、幼儿根据点卡上的圆点数,分别从一堆物体中拿出相应数量的实物。

  4、教师敲击琴键1次、2次,幼儿根据发出的声音次数,举起相应数量的圆点卡片。

  5、游戏:摸一摸,这是多少?事先把长短不一、大小不一的文具和积木放在盒子里,让幼儿不用眼睛看,从里面摸出1、2件东西,摸好后未拿出来时要说出:所拿物体的名称、数量和特征,如:我拿的是一块大(小)积木或一支长(短)的铅笔。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学习1和2》教案2

  教学目标:

  1、多种感官感知1、2。

  2、能从许多物体中取出数量为1、2的物体。

  3、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初步掌握()的玩法,学习按游戏和音乐的要求,相应的按节奏变换动作,感受游戏的乐趣。

  4、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教学准备:

  1、积木及各种文具,纸盒子1个,有一面留一个洞,能伸进一只手。

  2、每个幼儿1、2点卡各一张。

  活动与指导:

  1、教师将一块积木放在桌子上,问幼儿:桌子上有几块积木?然后手里拿一支铅笔,问幼儿:我手里的东西和桌子上的积木一样多吗?都是多少?教师手里拿两块积木,问幼儿:老师手里有几块积木?

  2、分别出示画有1个、2个实物的贴绒图片,让幼儿说出其数量,教师将其放在贴绒板上,让幼儿分别在实物上方贴上相应的点卡。

  3、幼儿根据点卡上的圆点数,分别从一堆物体中拿出相应数量的实物。

  4、教师敲击琴键1次、2次,幼儿根据发出的声音次数,举起相应数量的圆点卡片。

  5、游戏:摸一摸,这是多少?事先把长短不一、大小不一的文具和积木放在盒子里,让幼儿不用眼睛看,从里面摸出1、2件东西,摸好后未拿出来时要说出:所拿物体的名称、数量和特征,如:我拿的是一块大(小)积木或一支长(短)的铅笔。

  活动反思:

  如何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开展情景阅读?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和关键的时期,特别是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只有真正学会了说话,把自己的愿望用正确的语句表达出来,才能自由地和人交往,同时也才能更好的接受成人传授的知识和经验。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幼儿园教育工作者的一项艰巨的任务。在培养过程中,教师首先必须丰富幼儿的生活,为幼儿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在发展幼儿语言的基础上再教幼儿使用礼貌用语,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使幼儿的语言得到健康地发展。

  小班《美丽的水果屋》讲述了熊妈妈和熊宝宝采摘水果、运送水果、用水果造围墙的一个有趣故事。首先我借助绘本画面,引起幼儿听故事的兴趣。在学习短句时,小朋友很投入,乐意大胆表述。在几处扩散性思维处,场面很热烈,小朋友的想法很贴切他们的生活,比如说在黑夜的.有大风的晚上,熊妈妈和熊宝宝在冻得瑟瑟发抖,这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这时候,我们的小班宝宝就被故事吸引着,想看看,到底我们的熊妈妈和熊宝宝为什么会冻得瑟瑟发抖?该怎么办?在帮小熊想办法的时候,孩子们思维非常活跃,有的说帮小熊再造一间屋子,有的说叫几辆汽车帮小熊把水果运到别的地方等。随即,我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分析判断、积极表达自己的理解。其次我利用故事情节,连接幼儿已有认知经验。故事演绎中,根据小班年龄特点、已有生活经验,采用看看、听听、说说的方法,让小班孩子在故事展开的情景中,说说自己熟悉的、喜欢吃的一些常见水果的主要特征(颜色、形状、大小等),使幼儿进一步巩固了已有认知经验以及获得一些图形方面的感受。当讲到熊妈妈和熊宝宝开心地运着水果回家,晚上自己却睡在了屋外,引出了对于小班孩子来说具有挑战的问题,如何帮助熊妈妈和熊宝宝住在房间里面,而不是在屋外面被冻得瑟瑟发抖?引出建构中的关键经验“围合”。通过游戏“住水果屋”让幼儿感知空间大小与人数的关系。这个游戏体验活动是融于故事情景中的,注重让幼儿通过自己的亲身操作、体验来感受在建构游戏中可能碰到的一些问题,积累一些关于“围合”的直觉经验和初步的空间感。这样的体验活动是自然的、整合的、有趣的。开展完本次活动后,我觉得可以在活动过程中,我们还可以运用提问激发幼儿对作品中角色的喜爱之情。如:你喜欢水果屋吗,你喜欢谁呀等。

  不足:

  活动中对于幼儿的回答教师虽然都给予鼓励和肯定,没有针对性的去应当幼儿,只是好好好,没有针对性,没有把幼儿的思路挖掘出来。“引导”过多,变成“灌输”,压制了幼儿的主体地位:“引导”不到位,又导致放任自流,失去了教育的有利时机。

  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因此,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明确自己是引导者的身份与任务,把握好“引导”的度。避免“引导”过多,变成“灌输”,压制了幼儿的主体地位:“引导”不到位,又导致放任自流,失去了教育的有利时机。

《学习1和2》教案3

  设计意图:

  现在的孩子在家里有很多爸爸妈妈课余的知识指导,简单的数字1和2幼儿基本认识,但是幼儿很难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很多幼儿似懂非懂,我选择了学习“1”和“2”这个活动。对于刚入园三个月的幼儿,我从他们感兴趣的水果入手,在这个教学活动中,为了引起幼儿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创设了“摸一摸”的游戏、分组自选活动,从而有利于培养他们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目标:

  1、会手口一致点数2以内的实物并说出总数。

  2、认读数字“1”“2”,初步理解数字的意义。

  3、能根据实物范例、圆点卡片、数字卡片等取出相同数量的物体。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1)数字“1”“2”卡片。(2)糖果罐(罐子上贴一个或两个糖果标记)、小篮子(篮子上贴一个或两个圆点标记)、瓶子(瓶身贴一个或两个圆点标记,瓶盖上贴着1或2的数字标记),珠子和自制的糖果若干。

  2、材料配套:教育挂图《领域活动*科学*认识*“1”和“2”》.

  活动过程:

  1、出示挂图中的苹果和梨的图片,激发幼儿的兴趣。

  引导语:老师带来了水果,看看都有什么水果?

  2、出示水果图片,学习“1”、“2”。

  学习“1”。

  拿出一个苹果卡片贴在黑板上,提问:“黑板上有几个苹果?”(引导幼儿共同说出:1个苹果。)

  学习“2”。

  (1)拿出一个梨卡片贴在苹果下方,提示:“黑板上有几个梨?”(引导幼儿共同说出:1个梨。)

  (2)比较苹果和梨的数量,引导幼儿说出:“一样多”。

  (3)再拿出一个梨贴在第一个梨的旁边,引导幼儿直观感知1个梨添上1个梨是2个梨。

  (4)引导幼儿手口一致点数:现在有几个梨?让我们一起数一数。

  3、认读数字“1”和“2”,初步了解数字的意义。

  认读数字“1”。

  (1)出示数字卡片1,引导幼儿认读,说说1像什么。

  (2)将数字贴在苹果旁边,让幼儿知道1个苹果可以用数字1表示。

  认读数字“2”,引导幼儿认读,说说“2”像什么。

  将数字2贴在梨旁边,让幼儿知道2个梨可以用数字2表示。

  4、游戏:摸一摸,这是多少?事先把积木放在盒子里,教师出示“1、2”数字卡片,让幼儿不用眼睛看,从里面摸出相应数量的.东西。

  5、分组自选活动。

  第一组:装糖果。投放贴有糖果标志的罐子,让幼儿根据罐子上的糖果数量,装入相应数量的糖果。

  第二组:装珠子。投放贴有圆点标记的小篮子,让幼儿根据圆点数量取出相应数量的珠子放入篮子中。

  第三组:盖瓶盖。投放画有一个或两个圆点,大小相同的瓶子两个,让幼儿根据瓶子上的圆点,匹配贴有相应数字的瓶盖。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

  1、将“装饼干”的材料投放到数学区,让幼儿操作练习。

  2、将“装糖果”“装珠子”“盖瓶盖”等活动材料投放到数学区,让幼儿继续操作。

【《学习1和2》教案】相关文章:

认识1和2教案03-22

《“1”和“许多”》教案03-29

《1和许多》教案与反思02-23

认识1和许多教案03-06

1和许多的数学教案03-26

《学习1-5的序数》教案与反思08-26

小班数学教案:《1和许多》11-16

小班数学教案《1和许多》04-03

认识1和许多教案15篇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