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职网>实用文>教案>高中必修三教案

高中必修三教案

时间:2023-01-16 16:39:24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高中必修三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中必修三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必修三教案

高中必修三教案1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朗读、背诵《豹——在巴黎动物园》,体会诗人在诗中所蕴含的感情;感受这首诗浓厚的象征主义风格,并理解其象征意义,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力。

  过程和方法目标:反复朗读;联系诗人生活经历,知人论世;对精彩的诗句鉴赏评议,注重个性解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理解作者在探索人生意义时所面临的孤独、彷徨、苦闷,从而让学更积极地认识自己人生意义及生活,培养学生诵读外国诗歌的兴趣。

  教学重点:

  诵读品味,体会情感。

  教学难点:

  象征意义及理解诗文蕴含的情感。

  教学方法:

  诵读法、评点质疑法。

  教具准备:

  朗读录音、CAI课件演示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法导入

  本单元我们初步领略了我国现当代诗歌的风采,感受了比较丰富的文学意象之美,同时也学习了几篇外国诗篇,管窥了普希金、华兹华斯等浪漫主义诗人的情怀。今天就让我们把目光投向二十纪初的东欧文坛,去关注那来自著名的(后)象征主义诗人里尔克心灵深处的震颤——(板书)《豹——在巴黎动物园》。

  二、联系旧知对比体验,整体感知诗文“豹”的形象

  1、设置情景,复习铺垫

  当你看到这个题目后,你会联想起我们初中阶段学过的哪一首诗呢?(《华南虎》)

  这首诗中的“华南虎”是怎样一种形象?(维护个性尊严、向往自由、蔑视世俗、威武不屈、勇于抗争)

  2、那么请你认真地看着课本,听老师为大家准备的录音朗读的同时,思考:同是猛兽,又同是囚禁于动物园的铁笼中,在里尔克的笔下的“豹子”还有“华南虎”的这种高傲不羁的个性吗?

  3、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自读一遍后,结合相关诗句及自己的感受来回答。

  4、抽学生回答问题后,老师适时引导,让学生结合具体的诗句去感悟(作开放性的点评,适时板书)

  三、感知意象特点

  1、那么我们现来看看,本诗三节具体抓住了“豹”的哪些方面在作刻画呢?(眼睛、脚、眼帘及心理)

  2、在这三节蕴含着豹细微的心理变化,你感觉到了吗?豹的心理有何变化呢?(抓表心理活动的词来理解)

  (第一节中写在铁栏后来回走动寻找出路的目光,和那目光后透露出的内心世界:疲倦。第二节具体描绘了豹的脚步和身影,透视了豹那强大的力量和意志被困铁栏中的悲剧状态:昏眩。第三节中通过写豹的眼帘和四肢,描写了豹的雄心一现即消失的悲哀与无奈。)

  3、诗人写关在铁栏里的豹子,为什么要选择从豹子的'眼神入手?第一节中,“缠得这般疲倦”中“缠”用的很传神,试分析好在哪里?(第一节中豹的眼帘因“疲倦”而垂下,一个“缠”字形象地把铁栏比作是蟒蛇或柔软但越勒越紧的绳索,豹被束缚的精神和意志由疲倦、失望变得麻木。)

  4、第三节中,诗人再次写到豹的眼睛,与第一节相比,你觉的豹子的眼神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又怎样理解“在心中化为乌有”这句话?(第三节有时无声地撩起眼帘,好象在瞬间又一次获得意志和力量,似乎看到一副诱人的前景,它的四肢因此而变得紧张起来,好象要猛然跃起,冲出牢笼。但是当它看到周围的铁栏,以前的努力,刚才的美好景象都“化为乌有”了)

  过渡:像这样一只豹子还能称其为豹子吗?一个消失了生命力,雄心不再,被"非兽"的生活折磨得成为一个无聊的玩物,被人观赏,虽名曰豹但已名不符实的豹子跃然纸上,它那幅可怜的模样不禁令我们要问作者刻画这样一种豹是想要传达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呢?

  四、了解作者人生经历,探究诗文意象的象征意义,深入体会诗人情感

  要体会诗人借豹表达的情感和在豹身上所赋予的象征意义,要从了解作者的生平及创作此诗的时代背景入手。

  1、下面请同学们互相说说你知道的作者情况及时代背景情况,鼓励学生相互交流

  2、老师通过媒体强调与补充

  (1)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欧洲三颗最璀璨德语诗人之一。在诗歌艺术的造诣上,放射着穿透时空的日益高远的光辉。

  (2)寂寞而不正常的童年时代,暗淡而郁郁寡欢的少年时代,造成了他极端敏感而丰富的内心。

  (3)满怀理想的青年时代,却在巴黎体味着极度的贫困、人情的冷暖和世界的冷漠。

  (4)一生无家可归,临终死得既痛苦又孤单。

  (5)不幸中的万幸,1902年旅居巴黎,结识了大雕塑家罗丹,创作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此诗就是在这一时期写的。

高中必修三教案2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

  2.了解庄周及他的哲学思想,准确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

  一、 导语设计:

  今天我们来学习庄子的《秋水》。先来看几幅对联:

  架上南华秋水篇,屏间北苑春山画。

  人在南华秋水,家居北苑春山。

  春风大雅能容物,秋水文章不染尘。

  《庄子》又名《南华经》,此处“南华秋水”即指《庄子》中的《秋水》篇。明清时期的张岱、宋时的李塗更是直抒胸臆,来表达对庄子《秋水》篇的仰慕和叹佩:

  南华秋水意,千古有人钦。

  ——明清·张岱

  不读庄子秋水篇,见识终不宏阔。

  ——宋·李塗

  从以上可以看出庄子的《秋水》篇对文人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人生观、价值观等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秋水》到底有多大的魅力使这些文人纷纷为之倾倒呢?也许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能从中懂得一二。

  二、简介作者:

  战国时哲学家,散文家,宋国蒙人。他继承并发扬了老子思想,和老子同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老庄。

  庄子认为世间一切事物并无本质区别,无论大小、贵贱、寿夭、生死、善恶、得失、荣辱都是相对的。

  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 。

  译文:天下没有什么比秋毫的末端更大,而泰山算是最小;世上没有什么人比夭折的孩子更长寿,而传说中年寿最长的彭祖却是短命的。

  以死生为一条,以可不可为一贯

  译文:死生都一样,可与不可无差别。

  之所以着重介绍庄子的相对主义哲学思想,是因为“相对主义”贯穿于我们即将学习的《秋水》中。

  三、朗读课文并正音(略)

  四、研习课文:

  1.河伯的心理前后有何变化?找出关键句。

  明确:欣然自喜——望洋向若而叹

  ①河伯因何而“喜”?(请一生朗读相关内容,师点评指导)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时:名词—状语,按时令;

  川:河流;

  河:河伯,黄河之神;

  泾流:直流的水波;

  辩:通“辨”,分辨,辨别

  ②河伯因何而“叹”?

  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2.河伯面对海神若,又发出了怎样的感叹呢?(请一生朗读,师点评指导)

  ①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闻道百:定语后置,“闻百道”;

  莫己若:宾语前置,“莫若己”;

  我之谓也:宾语前置,“谓我也”;

  此句批评自己“以天下之美为尽在 己”的狂妄自大。

  ②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

  且夫:句首助词,表更进一步议论;可译为:“而且”、“况且”、“再说”;

  少:轻视,看不起;

  闻:见识,见闻;

  此句批评自己见识的'狭隘。

  这句话经常有人做出相反的阐释,现特补充本科《秋水》(节选)剩余部分中海神若的话,以便于大家理解:

  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

  译文:伯夷辞让它(指天下)而博取名声,孔丘谈论它而显示渊博,这大概就是他们的骄傲与自满,不就像你先前的洋洋自得吗?

  ③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也矣。吾尝见笑于大方之家。

  非……则:表假设,不……就……;

  殆:危险;

  见……于:表被动;

  大方之家:见识广博、修养极高的人

  此句“殆”字阐明骄傲自满的危害性。

  3.本文对我们有何启示?

  (1)不要拘泥于一己之见而固步自封;

  (2)谦受益,满招损;

  (3)知耻而近乎勇;

  (4)承认自己渺小是超越局限,走向伟大的开始;

  五、探讨:《秋水》的哲学思想。

  在这节课的开始,我们说过,庄子的《秋水》篇让无数人为之倾倒,根据我们刚才所学,似乎并未见出其特别奇异之处。其实“人不能骄傲自满”并非庄子本文所要表达的人生态度;要想真正明白庄子的表达意图,得联系《秋水》全文。为此,给大家补充了相关内容。

  以道观之,何贵何贱,是谓反衍……何少何多,是谓谢施。

  译文:用道的观点来看,无所谓贵贱,贵贱是相互转化的……无所谓多少,多少是相互转换的。

  万物一齐,孰短孰长?

  译文:万物原本是齐一的,谁为短谁为长呢?

  教师总结:从海神的话中我们可以明白,《秋水》全文所宣扬的还是庄子一贯的思想,即人的生死、寿夭、祸福、穷通、贵贱、得失、成败等等都是完全相对的东西,并且是人力所不能左右的,应一切任其自然。

  庄子的思想虽有消极、虚无的一面,但其根本目标却在于要使人的生活和精神达到一种不为外物所束缚、所统治的绝对自由独立的境界。多少年来,庄子思想对饱经创伤的心灵给予了莫大的慰藉,即使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也有它独特的作用。

  儒家像粮食店,绝不能打,否则,打倒了儒家,我们就没有饭吃--……道家则是药店,如果不生病 ,一生也可以不必理会它,要是一生病,就非自动找上门去不可。

  语言特点:

  《庄子》以丰富的寓言和奇崛的想象,构成了瑰玮奇诡的艺术境界,具有散文诗般的艺术效果。《庄子》的语言如行云流水,汪洋恣肆,跌宕跳跃,节奏鲜明,音调和谐,具有诗歌语言的特点。

  再次齐读课文。

高中必修三教案3

  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

  1.浓度较高的以及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过低的情况都无法正常生存?

  2.为什么细胞外液适宜于细胞的生存?何为渗透压?为什么细胞外液的渗透压能够维持在比较稳定的水平?3.正常人血浆的pH为多少?为什么血浆的pH能够保持稳定?

  4.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多少度?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__________、__________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稳定主要与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源于_________和_________。正常人的血浆pH为__________,其稳定主要与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__________左右。

  1、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通过观察课本P5图1-3思考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是如何进行的?而结合课本中的思考与讨论思考内环境与外界环境之间是如何进行物质交换的?

  细胞与内环境之间__________进行物质交换。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过程,需要__________的参与,同时,细胞与内环境之间也是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的。

  2、例题精析

  〖例1〗酷暑季节,室外工作的工人应多喝()A、盐汽水B、核酸型饮料C、蛋白型饮料D、纯净水

  解析:酷暑季节,由于天气炎热,室外作业的人出汗较多。人在排出汗液的同时,也排出了一部分无机盐,使体内无机盐的含量降低,为了维持体内盐代谢的平衡,故室外作业的人应该多饮淡盐水,以补充丧失的盐分。答案:A

  〖例2〗班氏丝虫寄生在人体淋巴管内后,常造成人体下肢肿胀,这是由于()A.细胞将不能接受氨基酸B.组织间隙积聚液体C.不能消化脂肪

  D.组织内葡萄糖浓度升高

  解析:班氏丝虫是我国常见的丝虫病病原体,病原体的原始寄生部位是淋巴,早期主要表现为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晚期则出现淋巴管阻塞所引起的病症,如下肢肿胀等。主要原因是淋巴管被阻塞后,组织液中的蛋白质被淋巴液回收受阻,大量蛋白质积聚在组织液中,是组织液胶体渗透压不断升高,组织液的生成增多,使组织间隙积聚液体,造成人体下肢肿胀。答案:B【自我诊断】

  ●.基础题

  1.细胞外液的主要阳离子是()A.Fe2+B.K+C.Na+D.Ca2+

  2.下列哪项不是由人体内环境成分明显变化引起的病症()A.浮肿B.手足抽搐C.贫血D.尿毒症

  3.正常情况下,动物组织细胞从组织液中吸收氧气的数量主要取决于()A.组织液中氧气的浓度B.细胞膜上氧气载体的数量C.细胞液中二氧化碳的浓度D.细胞中ATP的数量4.下列物质中,可在血浆中找到的有()A.甲状腺激素、氧、尿素、小分子蛋白质B.氨基酸、麦芽糖、二氧化碳、钠离子C.蛋白酶、钙离子、脂肪、葡萄糖D.呼吸酶、脂肪酸、尿酸、胆固醇

  5.人体内环境必须保持相对稳定状态,才能保证组织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下列各项生理活动中,与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无直接关系的是()

  A.尿液和汗液的排出B.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使呼吸加快C.血液运输养料和废物D.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6.在下列物质中,不参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A.血红蛋白B.葡萄糖C.二氧化碳和氧D.氨基酸7.血浆中水的来源是()

  A.组织液B.消化道、组织液、淋巴C.淋巴和组织液D.消化道和组织液

  8.血细胞、肌细胞,和淋巴细胞所处的内环境依次是:()A.血浆、体液和体液B.血液、体液和淋巴C.血浆、组织液和淋巴D.血液、细胞外液和体液

  9.人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产生了大量的乳酸。请回答下列的问题:

  (1)乳酸进入血液后,会与血液中的H2CO3/NaHCO3这对缓冲物质中的NaHCO3发生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这一反应会使乳酸原有的电离平衡发生什么变化?

  (2)这些变化具有什么生理意义?你做出这一结论的理由是什么?

高中必修三教案4

  第一章第1节人体的稳态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

  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关注维持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

  3)能力方面:

  尝试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教学难点

  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三、教学方法:

  问答法、举例法、讲解法、探究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学习法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好!在开始今天新的一章内容学习,首先请大家看几幅图片。

  (播放图片,学生观看)

  师:20xx年12月29日,“黑河好八连”的战士在哨位上站岗执勤。当日,地处中俄边境的黑龙江黑河市气温是零下三十五度。他的体温是多少呢?是不是也是零下三十五度呢?20xx年7月28日下午3时,天气闷热难当。重钢股份公司炼钢厂炼钢炉前温度起码超过100℃,他的体温是不是也达到了100摄氏度呢?

  生:不是,应该是37摄氏度左右。

  展示抗洪展示图片,抗洪抢险战士可能会面临高温,缺干净水的恶劣生活环境抗洪抢险战士生活环境中蚊虫多,细菌等微生物也多,战士们容易患病。。

  师:前面所看到的恶劣环境对人体健康有何影响?在寒冷或炎热环境中人体是如何维持体温的?如何来维持内环境的稳定的?这就涉及到本章所学习的主要内容。下面我们首先来学习

  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

  [新课讲解]

  师:首先我们来看一下问题探讨。

  课件展示草履虫和红细胞的图片:

  讨论1:图1和图2各是什么细胞?请说出细胞的名称。

  讨论2:它们分别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两者的生活环境有何异同?

  生:图1中是人体血液中的血细胞,图2中是单细胞动物草履虫。

  师:还记得人体血液中的血细胞有几种吗,他们生活的环境和草履虫有相似之处吗?二者又有何不同?

  学生自由讨论,老师点学生起来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同学们回答得很好,两者生活环境的相似之处是:都是液体环境。不同之处是血细胞生活在体内的血浆中,并不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而草履虫直接生活在外界环

  境中,可直接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血浆的理化性质更为稳定,如温度基本恒定等。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今天的第一个内容: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课件展示红楼梦中的林黛玉的剧照。

  师:红楼梦中有这么一句话,女人是水做的,其实不管是女人还是男人都是水做的,人体内含有大量的液体成分。我们就把它称为体液。

  体液——不论男性还是女性,体内都含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

  细胞内液(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

  体液

  血浆

  细胞外液(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组织液

  淋巴等

  师:人体内细胞数量很多,存在于细胞内的液体总和大约占2/3,所以细胞内液多。那么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什么?

  生:细胞外液

  师: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下面阅读教材相关内容,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

  ①体液、细胞内液、细胞外液、内环境之间有何关系?

  ②内环境各部分的物质交换关系如何?

  细胞内液

  体液血浆

  细胞外液组织液

  淋巴等

  教师着重讲解几个概念。

  血浆:血液中的液体成分。

  组织液:是存在于组织细胞间隙的液体。

  淋巴:组织液被毛细淋巴管吸收,成为淋巴液。

  内环境:体内细胞生活的环境,即细胞外液。

  教师展示内环境的图片同时请同学们思考几个问题

  1、血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什么?

  提示:血浆。

  2、体内绝大多数组织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什么?

  提示:组织液。

  3、大量的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什么?

  提示:淋巴液。

  4、毛细血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什么?

  提示:血浆和组织液。

  5、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什么?

  提示:淋巴液和组织液。

  请同学们自习看书并回答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的异同点。

  相同点:

  它们都属于细胞外液,共同构成人体内环境,基本化学组成相同。

  不同点:

  (1)在人体内存在的部位不同:血浆位于血管内,组织液分布于组织细胞之间,淋巴分布于淋巴管中;

  (2)生活于其中的细胞种类不同:存在于组织液中的是体内各组织细胞,存在于血浆中的

  是各种血细胞,存在于淋巴中的是淋巴细胞等;

  (3)所含的化学成分有差异,如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很少。师:接下来我们一起看一下组织液、血浆、淋巴液之间的内在联系。

  当血浆流经毛细血管时,水和一切能够透过毛细血管壁的物质可以在毛细血管动脉端渗出,进入组织细胞间隙而成为组织液,绝大多数的组织液在毛细血管静脉端又可以重新渗入血浆中。少量的组织液还可以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淋巴经淋巴循环由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中。它们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通过下面这个图来显示。由此可见,全身的细胞外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叫学生上来画,教师批改、点评、补充)

  视频展示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多放几遍,加深印象,让学生理解组织液、体液、血浆间的内在联系)

  想一想:在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这三种体液中,O2浓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什么?CO2的浓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什么?

  提示:O2浓度由高到低: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

  CO2浓度由高到低: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

  接下来我们要学习的是细胞外液的成分。

  首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上的'资料。

  讨论:1、如何将表中物质按化学性质进行归类?

  2、除表中所列成分外,血浆中还可能含有哪些物质?

  3、在组成血浆的离子中,哪些离子的含量较多?它们可能起什么作用?

  4、HCO3-、HPO42-可能起什么作用?

  课件展示:

  二、细胞外液的成份(饼图)

  教师总结:

  水:90%左右

  1、血浆的主要成分无机盐:1%左右

  蛋白质:7%——9%左右

  其它物质

  2.组织液、淋巴的化学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有所不同。最主要的差异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很少。

  3.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盐溶液,类似于海水。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师:在必修1中我们曾学过植物细胞通过渗透作用来吸水或者失水;红细胞置于清水中渗透吸水会涨破,置于高浓度食盐水中渗透失水会皱缩,那么在细胞外液中细胞会出现这种情况吗?首先请学生阅读课本,思考问题。

  1、细胞外液的理化特性主要指哪些性质?

  提示:细胞外液的理化特性主要指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

  2、什么叫溶液渗透压?

  提示: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3、细胞外液渗透压主要由什么决定?

  提示: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

  4、正常人血浆的PH是多少?

  提示:7.35—7.45

  5、人为什么能保持血浆PH的相对稳定?

  提示:与它含有HCO3-、HPO42-等离子有关。

  6、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多少度?

  提示:37℃左右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做一个总结。

  (旁栏思考题)

  提示:哺乳动物的生理盐水是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这样的溶液所提供的渗透压与血浆等细胞外液的渗透压相同,所以是血浆的等渗溶液。如果输液时使用的NaCl溶液的质量分数低于或高于0.9%,则会造成组织细胞吸水或失水。

  师:细胞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可以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教师展示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图片。

  请学生思考:氧气是如何进入细胞内的?食物中的葡萄糖又是如何进入细胞的?细胞中的二氧化碳是如何排出细胞的?细胞中的尿素是如何排出的?

  分别点学生起来回答。

  教师点评并总结。

  Na+和Cl-等直接来自于食物,不需要经过消化可以直接被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主要来自于食物中的糖类和蛋白质。糖类和蛋白质是两类大分子物质,必须经过消化系统的消化,分解为葡萄糖和氨基酸才能被吸收。上述物质在小肠内经主动运输进入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中,经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处的毛细血管中,再通过物质交换过程进入组织液和淋巴。由此可见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需要以内环境为媒介。

  师:通过以上讨论可以看出,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过程,需要体内各个器官系统的参与,同时,细胞和内环境之间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细胞不仅依赖于内环境,也参与了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

  [课堂总结]

  课件展示:内环境的概念、组成、理化性质及物质交换。

  请同学们自己在笔记本上试着画出本节的概念图。

  教学反思:

  第2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

  说明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简述稳态的调节机制。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尝试解释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

  3)能力方面:

  a.关注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

  b.养成自我保健的意识和习惯。

  c.运用这方面的知识关爱家人和亲友。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内环境稳态的概念

  2)教学难点

  稳态的调节机制。

  三、教学方法:

  问答法、举例法、讲解法、探究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学习法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同学们在一入学的时候进行了体检,体检什么?有没有验血?呈现血液检验化验单:a具体哪些指标查哪些项目?b每种成分的参考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为什么?c化验单哪几种超出范围,对人体有什么不利影响?

  归纳总结答案,内环境可能会出现不稳定状态,当内环境不稳定时,生命活动难以正常的进行,说明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性。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一、内环境的动态变化

  随着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和体内细胞代谢活动的进行,内环境中的化学成分是如何变化的呢?

  展示:学生的“体温的日变化规律”的调查结果。

  请同学根据调查结果讨论,回答下面的问题:

  (1).比较班级中同一年龄同一性别同学的体温数据,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2).家庭不同成员的体温完全一致吗?这说明了什么?

  (3).同一个人的体温在一日内有变化吗?与当地气温的日变化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如何?

  体温是内环境理化性质的一个方面,调查结果证明体温处于动态平衡中。那么有哪些事实可以证明内环境的pH和渗透压也处于动态平衡中呢?

  简单说明了内环境中的pH值和渗透压处于动态平衡中。

  根据以上内容,引导学生总结稳态概念。

  教师强调:(1)稳态不是恒定不变,而是相对恒定的一种动态变化;(2)这种动态变化保持在定范围内。一内环境稳态遭破坏后会出现什么现象呢?

  请同学列举几个稳态失调的病例,说明症状和危害。在同学充分列举的基础上,教师给予适度的补充和修正。

  什么原因导致内环境稳态的失调呢?

  机体对稳态进行调节的能力是有限的,当外界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内环境稳态就会遭到破坏。那稳态会不会出现失调的情形呢?

  简要介绍稳态概念的提出和发展,并说明稳态概念已成为生命科学的一大基本概念。

高中必修三教案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荒漠化的概念

  (2)结合我国西北等地区的实例,理解荒漠化产生的原因和危害。

  2、过程与方法

  (1)举例介绍荒漠化的概念及其表现。

  (2)利用地图、数据分析我国西北的自然特征来理解荒漠化的自然成因。

  (3)利用课本的例子来了解荒漠化的另一重要原因—人类活动。

  (4)通过书本非洲的例子以及结合成因去了解荒漠化的危害。

  (5)通过荒漠化让学生学会分析区域环境的问题、成因等综合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意识到我们环境存在的问题,同时要形成一个保护环境的意识,学会应如何

  2、协调人地关系,能从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去认识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了解荒漠化的定义、成因、危害以及防治措施。

  【教学难点】

  1、能让学生深入了解荒漠化的定义

  2、能掌握好荒漠化,并能举一反三,学会分析其他的区域环境问题,学会因地制宜,形成一个清晰的综合分析思维。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4分钟)

  [教师讲述]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讲授的课程是一个有关环境问题的内容,环境问题不外乎是两个方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有谁能告诉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区别呢? [学生回答]

  [教师讲述] 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和详解,环境问题简单的说就是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在一个原生态的环境当中,人们生产生活所排放的废气物,超出了环境本身的净化能力,就会对原生环境造成影响,就形成了环境污染;而人们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从环境中索取必要的物质资料,超出了环境本身的恢复能力,就会对环境造成破坏。(环境污染-排放)(生态破坏-索取)今天给大家讲的这一课题就是有关生态破坏的一个方面-荒漠化

  二、讲授新课

  [教师讲述] 荒漠化已经成为全球最为严重的生态问题之一,首先,我要给大家讲一下什么是荒漠化,有谁能告诉我,在你们的映象中什么是荒漠化吗? [学生回答]

  [教师讲述] 请同学们看到课本16页第一段第三行,荒漠化是指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以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现象,它是气候因素和人类活动相互作用下的产物,

  主要表现为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 所以说,荒漠化的实质就是土地退化。 [板书]荒漠化的概念

  [教师讲述]但是土地退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具有一定过程演化而来的。

  [板书] 过程:植被破坏→地表裸露→外力作用(风沙侵蚀、水土流失)→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流失→土地生产力长期丧失→荒漠般的景观{根据箭头方向进行分析讲解,让学生参与进来}

  [教师讲述]同学们,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荒漠化的表现和类型

  [板书]表现(三退)耕地退化-退化:肥力下降,保持水分、养分能力下降 草地退化 林地退化 类型:土地沙漠化 石质荒漠化 次生盐渍化

  [教师讲述]同学们,有谁知道荒漠化与沙漠化的区别吗? [学生回答]

  [教师讲述]荒漠化是土地退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种结果,沙漠化只是其中一种,就好比苹果与水果的关系一样。 石漠化和次生盐渍化画简图分析

  [教师讲述]下面我们根据课本内容以西北地区为例来分析荒漠化的成因 [教师提问]西北地区的位置与地形?请同学来回答下。

  [学生回答] 西北地区在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古长城一线以北,地处亚欧大陆腹地,东部是辽阔坦荡的高原,西部是高大的山系和巨大的内陆盆地。 [教师讲述]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西北地区在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古长城一线以北,包括内蒙古高原、河西走廊、塔里木盆地和准格尔盆地等。西北地区地处亚欧大陆腹地,东部是辽阔坦荡的高原,西部是高达的山系和巨大的内陆盆地并形成了三山夹两盆的地形组合。

  [教师讲述]那么西北地区的气候与植被有什么特征呢?思考下西北地区自东向西水分条件与植被景观的变化有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

  [教师讲述]从图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西北地区自东向西,随着距海洋距离的增加,年降水量递减。贺兰山以东,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上,以西,在200毫米以下,在塔里木盆地,年降水量不足50毫米。而随着降水量的减少,西北地区的植被景观自东向西为草原、荒漠草原再到荒漠。

  [板书]气候:干旱,降水量自东向西递减

  植被:自东向西,温带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教师讲述]在了解西北地区的区域自然特征之后,我们现在来探讨西北地区荒漠化的自然成因:首先,干旱的自然特征包含着荒漠化的潜在威胁。大家思考下,为什么干旱的自然特征就包含着荒漠化的潜在威胁呢?

  [学生回答]

  [教师讲述]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为荒漠化创造了基本条件,而这里植被稀少,平地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为荒漠化创造了物质基础,再加上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干旱的季节,从而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教师讲述]其次,气候异常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

  [板书]西北荒漠化的自然成因

  1、 干旱的自然特征

  2、 气候异常

  [教师讲述]西北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气温、降水的变率大,如果多年持续干旱,会导致地表植被受损,会加剧荒漠化的进程,而西北地区由于地形跟位置,夏季风影响自东到西递弱,降水也随之递减,干旱程度增强;山脉与青藏高原使得冬季风对西北地区影响更大,加强其干旱程度,所以形成异常的气候。

  [教师讲述]自然因素为荒漠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而人类活动在荒漠化过程中则起了决定性作用,据调查,西北地区现代荒漠化土地中,90%以上是人为因素所致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西北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板书]西北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教师讲述] 荒漠化的人为原因,一方面是来自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人类活动不当造成的。

  [板书] 1、人口压力 2、人类活动不当

  [教师提问] 请看书本18页的图2.4,从图我们可以知道荒漠化人为因素主要表现为哪几个方面?

  [学生回答]

  [教师讲述]三个过度是西北地区荒漠化人为因素的主要表现,也说明了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是形成土地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原因。

  [教师提问]我想问下同学们,你们认为致使人们过度樵采、放牧、开垦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讲述]我们先看过度樵采。人口增长,使得燃料的需求增长。在缺乏能源的地区,樵采天然植被是燃料的主要。在鄂尔多斯沙区,每年每户大约要挖67平方米沙蒿作为烧柴。同时为了增加经济收入,人们无节制地采挖药材和发菜,严重破坏草场,加速荒漠化进程。

  [板书] 过度樵采

  [教师讲述] 西北地区主要以畜牧业为主,为了取得短期的经济利益,牧民尽可能的放牧,远远的超过了草地的承载力,导致草原退化和沙化,草场的载蓄量降低。

  [板书] 过度放牧

  [教师讲述]由于人口的不断增长,使得粮食需求迅速增加,以致西北地区的人们盲目的扩大了开垦规模,破坏植被,导致原本水源就不多的绿洲负荷不了紧张的生态用水,导致绿洲荒漠化日趋严重。 [板书] 过度开垦

  [教师讲述]人口增长过快会迫使人们不合理的拓宽农业规模,而导致生态环境恶化,荒漠化加剧,土地生产力下降,最终导致贫困饥荒这样的恶性循环。因此,人口增长过快也是导致荒漠化的原因。

  三、总结新课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荒漠化的概念以及通过西北地区实例来分析了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因素跟人为因素,而荒漠化的成因是这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希望大家下课后能根据这节课的知识框架好好复习掌握。

  四、复习巩固

  对课本20页的非洲萨赫勒地区荒漠化的自然、社会经济因素分析 五、布置作业 (1分钟)

高中必修三教案6

  教学目标

  1.了解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态度的论述。

  2.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

  教学重点

  了解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态度的论述。

  教学难点

  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1、导语设计

  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 《劝学》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古乐府诗《长歌行》 :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物质文明的进步。那么,获取知识的途径是什么?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学习。可以说,人的一生都处于不断的学习中,学习是人的一种本能。我们所要研究的,是如何把这种无意识的本能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大幅度地提高学习效率。这一点,古人已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两千多年前的荀子所作的《劝学》就精辟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是一篇鞭辟入里,脍炙人口的好文章。

  2、解题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教师先在黑板上写一个“劝”字,问道: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学生往往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劝告”。教者趁此在“劝”字后加上一个“学”,再问:“劝”是什么意思?学生才会领悟:原来它还有“劝勉”的意思。这在心理学上叫做给学生建立“注意中心”。接着就讲:“劝”的繁体字“勸”是形声字,凡是用“力”作声旁的字,多数有给人们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这是“劝”的本义,而在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词义已经转移了。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二、作者介绍: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 况 , 字 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

  荀子是孔孟之后最著名的儒家学者,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学识渊博,重实践,具有一定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

  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

  三、研习课文

  1、 首先,听教师范读一遍,同学们认真看课文,注意字音、句读及语调。

  2、 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句读,读得抑扬顿挫。

  3、学生个别朗读课文, 根据学生朗读情况,正音及强调某些句子的句读。

  4、 这篇文言文较浅显,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结合注释看能否读懂文章内容,遇到不能理解的字、词、句先圈出来,过会儿提出来集体解答。

  辨析字音

  (学生根据导学案中的字音,上讲台写出答案)

  木直中(zhòng)绳 輮(róu )以为轮 虽有(yòu )槁(go)暴(pù)

  金就砺( lì)则利 参省(cān)(xǐng) 知(zhì)明而行无过

  须臾(xū )( yú ) 跂( qì ) 彰(zhāng)

  舆( yú )马 生( xìng )非异 跬( kuǐ )步

  骐骥( qí )( jì) 驽马( nú ) 锲(qiè )而不舍

  朽木不折( zhé ) 镂 ( lòu ) 螯( áo ) 蛇鳝( shàn )

  找出通假字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知”通“智”,智慧

  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有”通“又”

  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生”通“性”,资质,禀赋

  4.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輮”通“煣”,使弯曲

  5、研习第一、二段:展开 学--议--评--练

  步骤:齐读一二段后,由学生自主合作,结合注释疏通两段文意,并由学生自由发言,提出疑问,其他同学帮助解决;如解决不了,老师适当引导。 如果学生没提出疑问,那么就提问学生,相关文言知识点由学生归纳总结出,教师作补充归纳,扩展延伸,同时利用练习巩固提升。

  第二段文言知识点归纳

  1,重要字词

  取之于蓝:提取/蓝草

  木直中绳:合乎 其曲中规:合乎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省察,反省 对于,

  知明而行无过:明达

  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从/但是/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对于,

  2,通假字

  輮以为轮 “輮”通“煣”,使……弯曲

  虽有槁暴 “有”通“又”,暴通曝,晒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知”通“智”(zhì),智慧。

  3,词类活用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日:表时间的名词,放在动词“参省”前,作状语,当“每日”讲。

  其曲中规 曲:形作名,曲度、弧度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輮:动词的使动 使…弯曲

  4,古今异义(古/今)

  1、劝学: 勉励/规劝、劝戒

  2、輮以为轮: 把…做成/认为

  3、金就砺则利: 金属做成的刀剑/金子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检查/参加、加入

  5,特殊句式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判断句式

  青,取之于蓝 介词结构后置

  课堂练习:指名学生上台翻译句子 然后由学生评议 教师再点拨翻译要领.

  1,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木材直得合乎拉直的墨绳,如果给他加热使它弯曲做成车轮,它的弯度就可以合乎圆规。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查、省察自己,就智慧明达、行动不会犯错误了。

  (一)提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君子①曰:学不可以已② 。①君子:有学问、有修养的人②已:停止

  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

  (二)第2段互动探讨课文分析:

  要求学生找出本段论述的事物及特点。

  加工 冷冻

  明确:蓝————青 水————冰

  胜于 寒于

  輮 绳 砺

  直木————轮 木————直 金————利

  第一层“青出于蓝”、 “冰寒于水”,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

  第二层“直木为轮”,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

  第三层“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说明:肯下功夫。必见成效。

  ——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本段是从总论学习的重要意义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设问引出本段结构:这一段作者是从学习的哪一方面来进行劝学的?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具体分析

  这一段着重阐明学习的重要意义,分三层连用了五个比喻,证明学习的`重要意义。

  从论证思路可以看出,本段可以分层:①人只要不断学习,就能得到发展、提高;②人只有博学,才能增长知识,培养品德,锻炼才干,即达到“知明而行无过”这两层不是平行并列的,而是延伸。

  四、布置作业

  整理知识点 疏通全文 背诵前两节

  第二课时

  一,研习第三段: 学--议--评--练

  步骤:齐读一二三段后,由学生自主合作,结合注释疏通本段文意,并由学生自由发言,提出疑问,其他同学帮助解决;如解决不了,老师适当引导。 如果学生没提出疑问,那么就提问学生,相关文言知识点由学生归纳总结出,教师作补充归纳,扩展延伸,同时利用练习巩固提升。

  第三段文言知识点归纳:

  (1)重要字词

  须臾之所学:片刻 博见:广

  闻者彰:清楚 假舆马者:借助,凭借

  致千里:到达 绝江河:横渡

  (2)词类活用

  1、非利足也 形容词使动用法,使足利,使……走得快

  2、非能水也:名词做动词,游泳

  3、登高而招:形作名 高处

  (3)通假字

  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资质,

  (4)练:指名学生上台翻译句子3

  1,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假舟辑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借助车马的人,不是脚走得快,却能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船只的人,不是自己能游泳,却能横渡江河。

  ,2,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二,课文互动探讨分析:

  提问:要求学生找出本段最能说明作者观点的一句话。

  明确: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说明“善假于物”的?

  明确:从四个方面说明。即:登高而招见者远,顺风而呼闻者彰,假舆马者致千里,假舟楫者绝江河。最后一句是对以上四种情况的归纳总结,说明学习的作用在于弥补自身不足。

  第三段作者又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设喻说理

  请指出来,并说说这些比喻句是为了论证学习的哪一方面进行劝学的?

  第三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

  “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使学习产生显著效果。

  “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四个比喻,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

  ——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并非先天素质与一般人有差异,而完全靠后天善于学习。本段是从学习的重要作用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 。

  三、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1-3段。

  2、完成课后练习

  第三课时

  一、检查背诵情况

  抽查(个别)背诵,集体背诵。

  二、研习第四段: 学--议--评--练

  步骤:齐读第四段后,由学生自主合作,结合注释疏通本段文意,并由学生自由发言,提出疑问,其他同学帮助解决;如解决不了,老师适当引导。 如果学生没提出疑问,那么就提问学生,相关文言知识点由学生归纳总结出,教师作补充归纳,扩展延伸。同时利用练习巩固提升。

  第四段文言知识点归纳:

  (1)实词

  神明自得:人的智慧 圣心备焉:圣人之心,通明的思想

  不积跬步:古代称跨出一小步为“跬” 用心躁也 浮躁,不专心

  (2)虚词

  风雨兴焉:兼词,于此 圣心备焉:语气助词

  (3)词类活用

  1、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上、下:方位名词分别用在动词“食”、“饮”前,作状语,当“向上”(指在地面上),“向下”(指在地下)讲。

  2、用心一也 一:数词作形容词,专一

  3、积善成德 善:形作名 善行

  (4)古今异义(古/今)

  1、用心一也:因为思想意识活动/读书用功

  2、蟹六跪而二螯:脚/跪下

  3、爪牙之利 :爪子和牙齿/坏人的党羽或帮凶

  (5)特殊句式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定语后置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判断句式

  练:翻译句子

  ,5,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拿刀刻东西,中途停止,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不停地刻下去,金石也能雕刻成功。

  6.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泥土,向下饮泉水, 是因为它心专一。

  课文互动探讨分析:

  提问:第四段作者又运用了几个比喻?请指出来,并说说这些比喻句是为了论证学习的哪一方面进行劝学的?本段还运用了什么手法?

  第四段作者用了十个比喻。

  从“积土”、“积水”推论到“人的积德”,正面论述积累的作用,说明学习上的成就是不断积累起来的。“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从反面说明如果不积累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这是本段第一个层次,说明学习要积累。

  下面就分两层说明如何做到积累。

  “骐骥”、“驽马”对比,说明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习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键;“锲而不舍”,“锲而舍之”对照,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说明做到积累就要坚持不懈。

  蚓和蟹两个比喻正反对比,说明做到积累还要专一。

  ——本段是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三、总结全文。

  1、提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分别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明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就是学习不可以停止,不可以放松,不可以半途而废。这一中心论点,是从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方法和态度三个方面来论述。

  课文一开头提出“学不可以已”这一论点后,接着从三个角度展开论述:在第二段中,学习可以使人“知明而行无过’,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意义,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三段,学习使本性与一般人没有差别的人成为君子,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作用,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四段,学习应持注重积累、持之以恒、专心致志的方法和态度,半途停止是不会学好的,只有“学而不已”才能成功,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

  课文中心论点用“君子曰”引出有什么好处?中心论点包括哪几方面的意思?

  明确:用“君子曰”引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使观点更具权威性。这个观点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因为学习意义很大,所以学习不能停止;二是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就是不能停止学习。

  第四课时

  四、简析文章写作特色。

  这是一篇说理性很强的议论文,但我们读了觉得一点也不枯燥,很有趣味性,文 章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诵读。为什么?

  运用大量生活中常见的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说得具体、生动、深入浅出。

  比喻的运用灵活多样,生动形象,增强了表达效果,使论证更有力。

  ①大量运用比喻阐明事理,是本文第一大特点。比喻能使抽象道理明白具体,深入浅出,使人易于了解和接受,提高表达效果。第二段用了五个比喻,说明学习的重要意义;第三段用了五个比喻,说明学习的作用;第四段用了十个比喻,说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这些比喻有的用同类事物相衬托,如:“登高而招”与“顺风而呼”,“假舆马”与“假舟楫”,“积土成山”与“积水成渊”;有的用相反情况相对比,如“骐骥一跃”与“驽马—卜驾”,“朽木不折”与“金石可镂”等。比喻说理明白透彻,深入具体,使人信服。

  ②论证方法灵活,是本文另一特点。全文先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分段论证。每段说明一个问题。第二、三段是先行论证,最后归结论点;第四段则把论点贯穿于论证之中。论证中有时先正后反,有时先反后正。灵活而有变化,使论辩生动有力。

  ③语言特点:运用了排比和对偶,文章句式整齐又节奏和谐。排比还增强语势、增强说服力。

  文言知识归结

  1.古今异义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古义:验,检查 今义:参加,加入

  (2)声非加疾也

  古义:强 今义:疾病

  (3)假舆马者

  古义:借助,利用 今义:不真实

  (4)蟹六跪而二螯

  古义:蟹脚 今义:两个膝盖着地的一种姿势

  (5)金就砺则利

  古义:指金属制的刀剑等 今义:黄金的简称

  (6)用心一也

  古义:因为 今义:使用

  2.词类活用

  (1)动词的使动用法: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2)名词作状语: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3)名词用作动词: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b.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4)形容词用作动词: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3.特殊句式(学生口译,教师重点点拨翻译注意点)

  (l)判断句

  ①青,取之于蓝

  ②冰,水为之

  ③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④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⑤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固定格式

  无以至千里(“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下文“无以成江海”中“无以”同此)

  (3)定语后置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4.名句翻译(将名句板书在黑板上,让学生将之翻译出来)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译: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的,但它比蓼蓝的颜色更青;冰是由水凝结成的,但它比水更冷。

  (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译: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但是(能)达到千里之外。

  (3)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译:积累善行,养成良好的品德,于是精神就能达到很高的境界,智慧就能得到发展,圣人的思想(也就)具备了。

  (4)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译: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在于走个不停。

  (5)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译:所以不积累小步,(就)没有借以远达千里的(办法);不汇聚溪流,(就)没有借以成江海的(办法)。

  (6)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译: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地下水,(这是)用心专一(的缘故)。

  《劝学》(节选)一文中共有16个“而”,弄清它们的用法和意义对研读课文很有帮助,并且“而”是高考必考的12个文言虚词中的重点,《劝学》中的“而”的用法和意义归类如下:

  连词,表转折,可翻译成“却”“但是”。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②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③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④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⑤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⑥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二、连词,表递进,可翻译成“而且”“并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三、连词,表因果,可翻译成“因而”。

  ①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②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四、连词,表修饰,可翻译成“地”。

  ①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②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③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④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五、连词,表假设,可翻译成“如果”“假如”。

  ①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②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六、连词,表并列,可翻译成“和”“与”。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五、总结

  本文作为《荀子》的开篇之作,是一篇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习的散文。文章以朴素的唯物主义理论为基础,旁征博引,娓娓说理,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其中阐述的关于学习的道理,在今天也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同时,本文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以“善假于物”为主题,写一篇文章,要求不少于五百字。

  板书设计

  学不可以已——中心论点

高中必修三教案7

  【教学目标】

  1、了解托尔斯泰及其代表作品,了解《战争与和平》的内容和主旨。

  2、通过文本分析,把握少女娜塔莎的思想感情,分析人物形象。

  3、通过娜塔莎形象分析,了解和掌握刻画人物的艺术手法。

  4、了解“圆形人物”与“扁平人物”。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对娜塔莎这一人物形象的刻画作用。

  2、对作为圆形人物的娜塔莎这一人物形象的复杂个性的理解。

  一、文学常识:

  1、作家简介:

  列夫·托尔斯泰,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的思想中充满着矛盾,这种矛盾正是俄国社会错综复杂的矛盾的反映,是一个富有正义感的贵族知识分子在寻求新生活中,清醒与软弱、奋斗与彷徨、呼喊与苦闷的生动写照。他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有人评价他是“从文艺复兴以来,惟一能挑战荷马、但丁与莎士比亚的`伟大作家”。托尔斯泰是俄罗斯文学创作时间最长、作品数量最多、影响最深远、地位最崇高的作家,是大师中的大师。

  代表作品有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宁娜》和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复活》,以及自传体小说三部曲《幼年》《少年》《青年》。

  2、作品简介:

  《战争与和平》一直被人称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它长达一百三十多万字,是列夫·托尔斯泰历经7年艰辛创作的鸿篇巨制,被列宁称为“了不起的巨著”。小说的主要情节就是围绕着保尔康斯基、别素霍夫、罗斯托夫、库拉金四大贵族家庭的生活展开的。小说的主人公是安德来·包尔康斯基、彼埃尔·别素霍夫和娜塔莎·罗斯托娃。

  安德来和彼埃尔是探索型的青年贵族知识分子。安德来性格内向,意志坚强,有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他后来投身军队和参与社会活动,在严酷的事实面前逐步认识到上层统治阶级的腐败和人民的力量。

  彼埃尔心直口快,易动感情,缺少实际活动能力,更侧重于对道德理想的追求,后来主要在与人民的直接接触中精神上得到成长。

  女主人公娜塔莎与两位主人公的关系使她成为小说中重要的连缀人物,而这一形象本身又是个性鲜明、生气勃勃的。小说充分展开了娜塔莎热烈而丰富的情感,她与人民和大自然的接近,她的民族气质,以及她在精神上的成长。这几个主要人物形象都具有较高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

  选文内容为安德烈·保尔康斯基因贵族会之事而去拜托罗斯托夫伯爵,在伯爵家他被充满生命力的年轻小姐娜达莎深深地吸引了。但由于秃山老公爵强烈反对,只好互相约以一年的缓冲期,而后,安德烈·保尔康斯基即出国去了。但是,年轻的娜达莎无法忍受寂寞,且经不起彼尔之妻爱伦的哥哥阿纳托尔的诱惑,而擅自约定私奔,因此,与安德烈·保尔康斯基的婚约即告无效。安德烈·保尔康斯基于多勃琪诺战役中身受重伤,娜达莎于伤兵中发现将死的安德烈·保尔康斯基。她向他谢罪并热诚看护他,但一切都是徒劳了,安德烈·保尔康斯基仍然逃不过死亡之神而去世了。

  小说的最后一卷,彼埃尔回到莫斯科。他把自己在战争中的历险经过讲给娜塔莎听。他们互相爱慕起来。1813年,他们结了婚,组成一个幸福的家庭。

高中必修三教案8

  1、地球内部圈层内容虽然简单,但比较理论化,无法让学生用“眼见为实”来感受,所以通过实物比拟的方法来描述地球内部结构(如地球内部圈层就像一个鸡蛋剖面一样)是一种比较好的“化繁为简、化虚为实”的好方法。

  2、关于地震波的纵波和横波,学生在初中只能是看到过,在高中物理中还没学到该部分的内容。所以,我们地理老师就应当充当一回物理老师,要全面的把纵波和横波的相关知识讲清讲透,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学好地球内部圈层的结构和特点。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教材主要介绍了地球的圈层结构,包括地球的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人类对地球内部的了解,主要通过对地震波的研究,来推知地球内部的组成及其他特征。所以,在具体的教学中,首先掌握地震波的特点:纵波传播速度快,能通过固态液态气态三态物质;横波传播速度慢,只能通过固态物质。在此基础上,我们就可以根据地震波速度的变化,来推知地球内部的物质的组成及特点。我们把地震波速度突然变化的面叫做不连续面一个是莫霍面一个是古登堡面。根据这两个面,我们可以将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

  地球外部圈层与人类关系比较密切,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在后面的教材会有更详细的介绍,所以在本节中介绍可简略点。当然,要强调的是地球外部圈层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相互制约的,人类对地理环境的作用都会造成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人类对地理环境的作用都会造成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所以,人类只有按自然规律办事,合理利用、改造自然,才能促进生态体统的良性发展,为人类造福。否则,会使生态系统恶性发展,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了解地球圈层结构及特点,并能概括出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B、运用资料和图表了解地球外部圈层的作用与人类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A、能够结合地球各圈层结构特点,分析实际生活中的地理现象

  B、用具体实例说明地球表层的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初步培养学生的整体意识,认识事物的普遍联系性规律

  B、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科学精神

  C、学会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局部的方法,来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

  地球内外部圈层的空间分布和特点

  教学难点:

  地球内部圈层的结构和基本特征

  教学方法:

  对比分析法、读图分析法、画图分析法、合作讨论法

  教学过程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导入主题

  探究地球内部圈层

  活动

  中国古代对大地有一种说法:我们活人生活的地表叫人间,而地表之下的部分,叫阴间。阴间又分18层,所谓18层地狱么?你认为我们住的地底之下真的有18层吗?那我们的地球内部结构到底是怎样的呢?同学们的猜想都很有意思,想听听我的猜想吗?我认为地球内部结构就像是一个熟鸡蛋的结构,你相信吗?

  不信是吧!我这里有一个熟鸡蛋(小刀切开,展示给学生看)同学们能把看到的情景描述一下吗?

  (可对学生的描述进行鼓励性评价)

  那么我是怎么知道地球内部结构也像这个熟鸡蛋呢?(自问自答)

  是不是我也把地球当鸡蛋一样用这把小刀给切开呢?或者像《封神榜中的土行孙一样,可以到地下去看看呢?或者又像凡尔纳作品《地心之旅》中的主人公一样一个火山口进一个火山口出呢?(都不可能)

  (有感而言:上天不易,下地也挺难)

  那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来探测地球内部的结构和组成物质呢?

  教师总结:那么,人来是如何利用地震波来实现对地球的“xx”呢?

  仔细阅读课本21页第一段和第二段内容,并结合图1.25,完成下列问题:

  1、地震波、纵波、横波的概念

  2、对比纵波和横波,完成下列表格

  地震波类型

  纵波

  传播速度

  通过的物质

  横波

  根据第一和二题的结论,分析:当地震发生时,人们首先感到地面是上下跳动还是左右晃动?为什么?(深入探究:如果是在水面上呢?你的感叹又会是什么?为什么?)

  4、什么叫不连续面?在地球内部存在着哪几个不连续面呢?请在图1、25中找出不连续面的名称以及他们所处的大概深度。

  5、不连续面把地球内部分成几个圈层,分别叫什么?

  6、地震波在通过不连续面时,波速会不会变化?如果会,是如何变化的?(深入探究:据此你能推测出地幔和地核的物质状态吗?)

  7、根据你的理解,地壳的厚度会均匀吗?请举出实例说明

  (最后,教师可对比验证地球内部圈层确实很像一i个鸡蛋的内部结构)

  1、画出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要求:只看鸡蛋不看书)

  2、完成后,教师给出地幔可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地核可分为外核和内核的相关知识和数据,再次让学生在已完成的示意图中做出上述内容。

  3、然后,教师在给出软流层和岩石圈的相关资料,让学生与学生可相互纠错。续作出软流层和岩石圈在地球内部圈层的相对范围

  4、最后可根据完成的示意图提问:地壳等于岩石圈?请说出它们的差异?

  过度:通过上述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地下世界很“精彩”,其实地表世界“更精彩”,接下来我们在探究一下地球的外部圈层。

  学生回答:不是!

  学生各抒己见

  学生:想!

  学生思考

  某一学生:由外向里共分三层,即蛋壳蛋白和蛋黄;厚度有差异,蛋壳最薄,蛋白次之,蛋黄最后

  学生哄笑

  学生讨论,答案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如钻探技术、火山、温泉、遥感、地震波等等。

  学生阅读,小范围内合作完成上述7个问题

  学生相互纠错

  学生回答问题

  从学生掌握的知识和生活体验进入学习情境,引起学生思考和求证xx,激发学xxx。

  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

  培养学生阅读归纳能力,读图、析图能力,实际应用能力和合作能力。

  提高学生作图能力、读图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

  探究地球外部圈层

  课堂小结

  请根据图1、27和资料1,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地球外部圈层主要有哪几层?各自的范围和基本特征是什么?

  2、举例说明为什么地球外部圈层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3、探究:你认为岩石圈是属于地球的外部圈层还是属于内部圈层?

  教师小结:(完整版书)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和地球之间有了一次亲密的接触,让我们清晰的认识到地球这个“精彩’的、充满生机的家园。同时,也让我们清醒的感受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这个家园,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也是如此。所以,请同学们一起行动起来,伸出你我双手,自觉的去爱护她、保护她、珍惜她、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每位同学,可任选一题,完成下列探究:(字数:200—300之间)

  选题一:如果将来,人类真的发明了一种能到地球深处的“船“,你认为,这样的”船“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选题二:以“一颗小水滴的旅行“为题,写一篇地理小论文。

  学生阅读、讨论回答

  课后探讨

  通过阅读材料,培养学生提取、分析信息并运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学活用,理论联系实际,培养探究精神。

高中必修三教案9

  【教材内容分析】

  在必修2中,学生已初步了解了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离子键、共价键、分子间作用力等知识。本节内容是在介绍了分子晶体和原子晶体等知识的基础上,再介绍金属晶体的知识,可以使学生对于晶体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也可使学生进一步深化对所学的知识的认识。教材从介绍金属键和电子气理论入手,对金属的通性作出了解释,并在金属键的基础上,简单的介绍了金属晶体的几种常见的堆积模型,让学生对金属晶体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理解金属键的概念和电子气理论

  2、初步学会用电子气理论解释金属的物理性质

  【教学难点】金属键和电子气理论

  【教学重点】金属具有共同物理性质的解释。

  【教学过程设计】

  【引入】大家都知道晶体有固定的几何外形、有确定的熔点,水、干冰等都属于分子晶体,靠范德华力结合在一起,金刚石、金刚砂等都是原子晶体,靠共价键相互结合,那么我们所熟悉的铁、铝等金属是不是晶体呢?它们又是靠什么作用结合在一起的呢?

  【板书】

  一、金属键

  金属晶体中原子之间的化学作用力叫做金属键。

  【讲解】金属原子的电离能低,容易失去电子而形成阳离子和自由电子,阳离子整体共同整体吸引自由电子而结合在一起。这种金属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的较强作用就叫做金属键。金属键可看成是由许多原子共用许多电子的一种特殊形式的共价键,这种键既没有方向性也没有饱和性,金属键的特征是成键电子可以在金属中自由流动,使得金属呈现出特有的属性在金属单质的晶体中,原子之间以金属键相互结合。金属键是一种遍布整个晶体的离域化学键。

  【强调】金属晶体是以金属键为基本作用力的晶体。

  【板书】

  二、电子气理论及其对金属通性的解释

  1.电子气理论

  【讲解】经典的金属键理论叫做“电子气理论”。它把金属键形象地描绘成从金属原子上“脱落”下来的大量自由电子形成可与气体相比拟的带负电的“电子气”,金属原子则“浸泡”在“电子气”的“海洋”之中。

  2.金属通性的解释

  【展示金属实物】展示的金属实物有金属导线(铜或铝)、铁丝、镀铜金属片等,并将铁丝随意弯曲,引导观察铜的金属光泽。叙述应用部分包括电工架设金属高压电线,家用铁锅炒菜,锻压机把钢锭压成钢板等。

  【教师引导】从上述金属的应用来看,金属有哪些共同的物理性质呢?

  【学生分组讨论】请一位同学归纳,其他同学补充。

  【板书】金属共同的物理性质

  容易导电、导热、有延展性、有金属光泽等。

  ⑴金属导电性的解释

  在金属晶体中,充满着带负电的“电子气”,这些电子气的运动是没有一定方向的,但在外加电场的条件下电子气就会发生定向移动,因而形成电流,所以金属容易导电。

  【设问】导热是能量传递的一种形式,它必然是物质运动的结果,那么金属晶体导热过程中电子气中的自由电子担当什么角色?

  ⑵金属导热性的解释

  金属容易导热,是由于电子气中的自由电子在热的.作用下与金属原子频繁碰撞从而把能量从温度高的部分传到温度低的部分,从而使整块金属达到相同的温度。 ⑶金属延展性的解释

  当金属受到外力作用时,晶体中的各原子层就会发生相对滑动,但不会改变原来的排列方式,弥漫在金属原子间的电子气可以起到类似轴承中滚珠之间润滑剂的作用,所以在各原子层之间发生相对滑动以后,仍可保持这种相互作用,因而即使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也不易断裂。因此,金属都有良好的延展性。

  【练习】

  1.金属晶体的形成是因为晶体中存在 ;A、金属离子间的相互作用 B、金属原子间的相互作用;

  C、金属离子与自由电子间的相互作用; D、金属原子与自由电子间的相互作用 2.金属能导电的原因是;

  A、金属晶体中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间的相互作用较弱 ;B、金属晶体中的自由电子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可发生定向移动 ;C、金属晶体中的金属阳离子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可发生定向移动; D、金属晶体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可失去电子。

高中必修三教案10

  各位评委,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湘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必修三第一章第三节的内容─区域发展差异。下面我将从本节课的教材地位、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方面来进行我的说课。

  我们先来看看第一个方面的内容,教材分析。

  一、 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

  从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来说,本节内容是第一章的第三节,也是学生学习第二章的基础,知识结构层次递进明显,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同时,了解我国区域发展的差异,能有效直观地让学生养成主动关心我国基本地理国情的习惯,增强学生爱国、爱乡的情感。这就使该节课具有强大的现实意义。其次,本节课分为两个课时进行教学,本节为第一课时。

  2、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

  通过比较,分析我国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差异。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图,比较我国三大经济地带区域发展的差异,提高读图、析图能力。 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区域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增强其爱国、爱乡情感,从而形成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发展差异。

  难点:我国三大经济地带差异形成的原因。

  各地区应该如何因地制宜,互相协作、协调发展。

  二、教学方法

  高中学生的理解、比较、分析、归纳能力有所提高,因此在课堂上应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能力。考虑到他们具有较强的`探究能力,并且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高效课堂五环节教学方法

  我们可以从发现问题→合作学习→交流主讲→引导点拨→达标拓展五个环节来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方法能更新教师的观念,转换教师的角色,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它强调合作和自主学习,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2、读图分析法

  3、任务驱动法:教师提供图表,设定预习目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完成任务。

  4、歌诀法

  三、教学手段

  1、多媒体辅助教学

  2、文本材料(教科书)

  3、图像展示(视频)

  四、教学过程

  1、幻灯片导入:

  现在请欣赏一组幻灯片,他展现的是我国不同区域的发展差异,有雄伟的雪域高原,也有海南岛风光,更有攀枝花夜景等。从而提出一个问题:我国区域之间的发展究竟有什么差异,而这种差异形成的原因又是什么?使学生带着问题和好奇心进入学习,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2、自主预习目标展示

  我利用书本上的几幅图构思了五个问题,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看图解图的习惯。

  问题一: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

  问题二: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发展差异及形成的原因;

  问题三:产业结构的差异;

  问题四: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差异;

  问题五:对外开放的区域差异;

  3、交流展示

  4、点拨升华

  1、我首先展示一幅中国省级行政区划图,并且分发空白的省级行政区划图,让同学们自主填写、自己总结我国三大经济地带对应的省级行政区。

  2、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

  东部辽冀京津鲁,苏沪浙闽粤桂琼。

  中部湘赣鄂豫皖,黑吉晋入内蒙古。

  西部滇藏黔渝川,外加青新陕甘宁。

  3、三大经济地带的发展差异:东部地区经济相对发达,中部地区加速崛起,西部地区地域广阔,资源丰富,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取得了长足进步。

  4、三大经济地带差异形成的自然原因(四字模板)

  东部经济地带:位置临海,地势低平,土壤肥沃,矿产贫乏。

  中西部经济地带:距海遥远,位置闭塞,气候干燥,水源较少。

  5、产业结构差异

  东部地区:先进制造业、高新产业、第三产业相对发达。

  东北地区:重化工业为主导。

  中西部地区:农业经济占较大比重。

  6、工业化与城市化差异:东部地区、东北部地区工业化进程快,而中、西部地区则相对滞后。从城市化水平来看,东部地区和东北部地区远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

  7、对外开放的区域差异:东部地区开放程度高,吸纳外资能力强,而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程度则比较低。

  5.板书小结

  6.活动题

  1、你的家乡位于我国四大地区的哪一个地区?

  2、在你的家乡,区域发展有哪些优势与限制性因素?对于家乡建设,你又有哪些好的建议?

  7.布置作业

  四.课后反思:

  本节课理论性比较强,知识点较多,我应该在讲课期间更加的生动有趣,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运用编歌诀、四字模板等记忆术,使学生牢固掌握所学内容。

高中必修三教案11

  《其他植物激素》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其他植物激素”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三章第三节的教学内容,本节课包括“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明确了植物体内并非只有生长素,还有其他种类的植物激素,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共同协调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进行调节以适应环境。第二部分介绍了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帮助学生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本节内容与前两节“生长素的发现”和“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一脉相承,通过对前两节内容的补充和完善,使学生形成植物激素调节的知识网络,对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有了全面系统的认识。

  二、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学习“生长素的发现”和“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已经知道了生长素的合成、分布和运输方式,理解了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也明确了植物激素的概念,知道其他植物激素还有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和乙烯等种类。但是,学生对于其他植物激素的合成部位、分布部位和生理作用等知识还知之甚少,对于激素间的相互作用也不清楚,这就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必要性。

  周至县盛产猕猴桃,很多学生对猕猴桃种植过程中应用膨大剂增产的事例也非常熟悉,但对膨大剂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却一无所知。所以,这些生活经验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三、教学设计思路

  基于以上分析,本节课的设计思路如下:从本地“猕猴桃之乡”的地域特点出发,对教材进行重新整合。本节课的导入没有用课本中的问题探讨,而是用学生熟悉的猕猴桃增产使用的膨大剂(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来导入新课,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膨大剂作为悬念,还能为后面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埋下伏笔。对于第一部分内容“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的教学,并不是直接给出教材上的现成结论让学生死记硬背,而是利用学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背景资料,让学生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学生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初步探究之后,再结合教材进行总结,让知识的获得成为探究的过程。第二部分内容“激素之间的相互作用”需要培养学生联系的思维,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这部分内容是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渗透STS教育的良好材料,能引导学生辩证的看待问题。所以,采用“提供资料、问题引导、小组讨论”的策略。讨论可以使学生始终积极的思考和交流,对植物激素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达到深入理解,并学会从系统的角度认识生命活动的规律。最后,将“膨大剂增产之谜”作为课后研究性学习,让学生结合生产实际,切身感受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的利弊,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落到实处。

  四、教学目标

  (1)列举其他植物激素,说出其他植物激素的合成部位和主要作用。

  (2)举例说明植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是受多种激素协调控制的。

  (3)探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认同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五、教学重难点

  1.重点: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

  2.难点: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六、课时安排1课时

  七、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展示资料)20xx年6月1日,记者在被誉为“猕猴桃之乡”的周至县采访时看到,果农正在用勾兑好的膨大剂对猕猴桃的嫩果进行蘸泡(图),在周至县,超过90%的果农采用膨大剂增产,以保丰收。那么膨大剂到底是什么物质?它是如何发挥增产作用的呢?

  生长素的学习使我们知道了植物的生命活动主要受激素调节,植物激素除了生长素、还有细胞分裂素、赤霉素、脱落酸和乙烯等。那么膨大剂是不是一种激素?它的作

  用过程是不是激素调节?本节课的学习将为我们揭晓答案。

  【新课学习】

  (一)、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

  1、学生阅读导学案上的资料分析,完成相关问题。请学生代表展示、讨论答案。资料分析

  提示:

  ①赤霉素突出的生理作用是促进茎的伸长,引起植株快速生长。赤霉素还有解除休眠和促进萌发的作用。

  ②乙烯能促进果实成熟。这是因为一个成熟水果放出的乙烯,能够促使全箱水果都迅速成熟。

  ③脱落酸能促进叶片等的衰老和脱落。

  2、学生自主阅读教材54页的图3—8,理解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之后,要求学生脱离课本,独立完成学案上的表格内容,最后,同桌互相检查。

  (二)植物激素间的相互作用

  学生阅读资料分析,然后小组讨论下面的问题。

  请小组代表回答,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和修正。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各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激素调节只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一部分,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

  (三)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1、学生阅读教材54-55页,明确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概念和特点,区别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并对“膨大剂是不是植物激素”进行分析。

  2、讨论课本55页“资料分析——评述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请学生代表举例分析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和应用,并分析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人类是有利还是有害?

  教师提示:通过以上讨论,大家对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和应用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同时意识到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使用不当可能会带来负面影响,人类应当合理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那么,我们应如何保证合理使用,避免危害的发生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回家后就大家熟悉的膨大剂展开研究性学习。

  【归纳总结】(见板书设计)

  【当堂检测】

  1、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长素能促进细胞伸长

  B.细胞分裂素能促进花的脱落

  C.乙烯能促进植物果实的成熟

  D.脱落酸促进果实脱落

  2、烟草“打顶”有利于烟叶产量和品质的提高,但“打顶”后腋芽的生长会影响烟草的产量和品质,为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在“打顶”后于伤口施用()

  A.细胞分裂素B.乙烯生成物

  C.赤霉素类物质

  答案:1B2D八、作业布置

  1、自然生长的植物在果实成熟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都有明显变化。在植物生理学家研究了某种果实成熟过程中的激素变化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生长素赤霉素乙烯D.生长素类似物

  细胞分裂脱落酸细胞分裂素细胞伸长成熟衰老

  (1)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在果实的细胞分裂和细胞伸长时期生长素浓度较高,其原因是。

  (2)从图中可以看出,除了生长素能促进细胞伸长外,也具有这样的作用,其主要合成部位是。

  (3)脱落酸的合成部位是,主要作用是

高中必修三教案12

  课程标准:以某流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1、结合教材内容与学生情况,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定下教学目标:

  (1)学情分析

  1、学生已有基础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掌握区域分析的思路

  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区域分析的应用

  第三章 第一节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与本节课可以合并归类为区域优势与区域发展问题,学习思路上具有相似性。

  学生在学习前面内容时均有进行看图、用图能力的训练。

  2、课堂前的准备——养成教育

  要求上课前必须准备好地图、书本、笔记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观察地图,建立流域和水系的概念,并总结归纳流域的基本特点,特殊性和整体性。

  过程与方法:

  1、结合地图和地理图表,分析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和社会经济背景。

  2、通过了解田纳西河流域不同时期的开发措施和后果,分析流域综合开发的意义。

  3、运用资料,分析其他流域的开发。如长江流域的综合治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体会人类如何正确认识自然,进行流域的开发为人类带来利益,避开灾害的科学研究精神。

  2、根据学生的基础和课程标准,得出本课的重难点:

  (1)根据课标要求,得出本节课重点:

  1、分析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以及田纳西河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

  2、以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的分析思路为模板,迁移分析到其他流域的开发。

  (2)根据学生基础,确定本节课难点:

  1、由于学生距离学习必修一气候的时间较长,对气候相关知识有所遗忘,且对学生而言气候成因,特点,分布难以理解和记忆。

  难点一定为:分析田纳西河流域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田纳西河开发的地理条件之一)的成因。

  2、基于学生目前的知识水平,以及没有更多迁移分析的能力训练的前提下:

  难点二定为:以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的分析思路为模板,迁移到其他流域的'开发。

  3、根据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定教学方法和手段:

  以多媒体为工具采用组织教学和情景模拟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性。

  通过思维导图的板书模式,以便于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知识网络的形成

  (1)以多媒体为工具的组织教学方法:

  1、本节课流域与水系概念的获得是建立在观察地图基础上的。

  2、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如地形需要用到田纳西河流域的地形图;田纳西河气候的成因特点与其地理位置、地形、气压带、锋面活动有关,分析其成因需要用到相应图表;分析水系特征时需结合气候特点和水系图;矿产资源分布图。

  所以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看图,分析为主。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运用多媒体播放相关图表辅助指导学生看图。

  (2)情景模拟教学法:

  在学习完田纳西河背景后,学生对田纳西河流域有了认识,于是可以采用情景模拟的方法让学生探讨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的措施与产生的效益

  (3)通过思维导图的板书模式,以便于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知识网络的形成

  4、教学程序

  (1)基于本节课内容结构,将本节课分为两课时:

  第一课时:田纳西河流域开发背景与综合治理措施以及产生的效益

  第二课时:

  1、以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的分析思路为模板,分析长江流域的综合治理——以三峡工程建设为例

  2、配套练习

  (2)课前准备(主要为教学材料的准备):

  1、教师准备:PPT流域水系图;田纳西河地形、水系图;田纳西河流域气温变化曲线与降水柱状图;北美地形与矿产资源分布图;长江三峡流域的背景资料。

  2、学生准备:地图册P68:流域水系图;田纳西河地形、水系图;田纳西河流域气温变化曲线与降水柱状图;考试图册P130,北美地形与矿产资源分布图;书本;笔记本。

  (3)教学流程及时间分配

  第一课时

  1、导入:西江洪水图片导入,设疑:如何合理进行流域开发,为人类带来利益,避开灾难,引出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的正面例子进入新课。1分半钟

  2、利用准备材料,组织分析流域背景,并分小组发言,教师点评。18分钟

  3、创设情境,探讨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的措施与效益,并分小组发言,教师点评。15分钟

  4、随堂练习+课堂总结。5分半钟

  第二课时

  1、给出长江三峡地区背景材料(气候、地形、水系、社会经济等),迁移分析长江三峡的综合治理。20分钟

  2、练习反馈与总结。20分钟

  5、板书设计

  1、流域与水系概念

  2、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

高中必修三教案13

  一、高考展望

  本专题内容是将中国区域地理以国土整治和可持续发展为主线重新排列组合,用有关地理学的原理、规律分析阐释评价区域国土整治工作的背景、措施、区域规划和发展的方向等。本专题内容主要是为高考试题提供背景材料,与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和国家重点工程联系起来,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实际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1.以各种资料为背景材料,分析各农业区位的优势、不利条件,产生原因,解决措施,发展方向等成为考查的热点。

  2.区域特点与区域差异的比较,根据区域的相似性,借鉴其它区域开发的成功经验,制定适合本区域发展的措施。

  3.我国三大自然区的特点、交通建设对区域发展的重大意义、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各区域开发面临的问题和治理的措施、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的.治理、城市新区的建设是高考的重点内容。

  09届高三地理解题方法

  高考地理解题方法精品大全

  二、读图题解题方法

  三、审图

  (一)地理的图象特点

  地理形象材料表达方式有:点、线、面、箭头、数、形象符号等,应认真阅读图例的文字说明。

  1、"点"--常表示城市、港口、矿区、工厂、旅游点等的确切地理位置;或起点终点等。

  2、"线"--有经纬线、等值线(等高线、等压线、等温线、等降水量线、等盐度线)、交通线、生产网络线、要素相关线条等。

  3、"面"--工业、农业区;气候、地形、大洋区等。

  4、"箭头"--①自然要素运动方向。(河流流向、地球运动;洋流、大气、生态物能、地壳物质等的循环)

  ②区域生产要素流向。(能源、原材料、零部件、资本、技术、廉价劳力、产品、市场信息等)

  ③工艺流程等。

  ④地理要素运动箭头。

高中必修三教案14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进而提升古典诗歌鉴赏的能力。

  2、熟读课文,了解“树叶”“木叶”“落叶”“木叶”的情感差别以及作者的观点。

  3、理解并积累文中的古诗词句子,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词语。

  教学重点:

  1、理解“树叶”“木叶”“落叶”“木叶”在艺术领域的差别。

  2、把握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的特征。高考导航:

  1、积累文中“相去无几”“一字千里”等常考成语,纠正文中“一字千金”的错误。

  2、把握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以及高考常见意象的含义。学法指导:

  1、熟读课文,走进文本,认真细致地把握语句的含义以及作者的观点。

  2、调动平时阅读文学作品的艺术体验,与文章中的相关评论做一番比较。

  3、总结并掌握课文中的一些带规律性的鉴赏方法,并且尝试用这种方法去鉴赏诗歌。教学媒介:多媒体、导学案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

  “同学们好,我姓卓,卓文君的”卓“,我来自广西;我的丈夫姓张,来自云南富源。”

  【提问】

  请问,我刚刚这段话给大家传递了一个什么暗示性的信息?

  ——我已经算得是云南人。

  是的,文字具有联想意义,可以传递一些暗示性的信息,那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林庚先生的《说“木叶”》,看看木叶给我们传递什么暗示性的信息。

  二、文本探究

  (一)摆现象——中国古代诗人钟爱“木叶”

  【提问】

  文章的题目是《说“木叶”》,这告诉我们本文主要讨论的中心是“木叶”,那么请问,文中告诉我们一个有关“木叶”的什么现象?(请大家快速浏览第一段,筛选有效信息。)

  ——现象:中国古代诗人钟爱“木叶”一词。【PPT展示】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九歌》

  洞庭始波,木叶微脱。——谢庄《月赋》

  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王褒《渡河北》

  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陆厥《临江王节士歌》

  【提问】一般来说,我们“木叶”可以理解为“树叶”,为什么古代诗人几乎不使用“树叶”一词呢?

  (二)析问题——分析“树叶”“木叶”“落叶”“落木”的艺术差别

  (1)“树叶”与“木叶”

  【提问】“树叶”与“木叶”的差别点在于“树”与“木”,那么,二者有什么不同呢?(请大家快速浏览第三段、第四段,筛选有效信息,回答“树”与“木”的区别。)

  树——有生命力的,翠绿的,枝叶繁密的

  木——没有活力的,枯黄的,树叶落尽的

  【朗读】第四段最后两句话

  然则“高树”则饱满,“高木”则空阔;这就是“木”与“树”相同而又不同的地方。“木”在这里要比“树”更显得单纯,所谓“枯桑知天风”这样的树,似乎才更近于“木”;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正是“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2)“落叶”与“木叶”

  【提问】“树叶”会让人联想到饱满青翠的叶子,的确不适合秋风叶落的季节,那我们改用“落叶”是不是就可以符合秋天的意境了呢?(请大家快速浏览第五段、第六段)

  落叶——强调的只是树叶落下的动态

  木叶——不仅强调了树叶落尽,树干光秃秃的样子,还暗含着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

  【朗读】第六段

  第一句:“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了树干,而且还会带来了“木”所暗示的颜色性。

  第三句:至于“木”呢,那就说不定,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

  第五句:而“木”的更为普遍的潜在的暗示,却依然左右着这个形象,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落下绝不是碧绿柔软的叶子,而是窸窣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这就是“木叶”的形象所以如此生动的缘故。

  【过渡】由于“木叶”一词更生动形象地诠释了秋天疏朗干燥的特点,所以古代诗人就特别钟爱“木叶”一词了,甚至推陈出新,在诗中运用“落木”一词。比如杜甫《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比起“木叶”又有什么暗示性的信息呢?

  (3)“木叶”与“落木”

  【朗读】第六段倒数三到六行

  “木叶”所以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属于沉沉的阴天;这是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至于“落木”呢,则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它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

  (三)下结论——“木叶”与“树叶”在艺术领域有巨大差别;

  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

  【朗读】最后一段(第七段)

  “木叶”之与“树叶”,不过是一字之差,“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里。

  【更正】课本的“一字千金”应改为“一字千里”。

  【高考链接】把握常考成语的含义

  一字之差:原意是只相差一个字,用来比喻相差的很少。

  相去无几:两者之间距离不远或者差别不大。

  一字千金:称赞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一字千里:在某句话中,只有一个字的差别,表达出的意蕴却相差很大。

  三、拓展延伸

  “树叶”与“木叶”不过一字之差,在艺术形象领域的差别却一字千里,这种一字千里的差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十分常见。下面就分析诗人为何钟爱“落红”“落英”而很少用“落花”的原因。

  “落英”“落红”也就是“落花”之意,在古诗歌中“落英”出现的情况不少,《全唐诗》约有16句,《全宋诗》中约有36句,而《全宋词》就约有26句,但其中也有个别句“落英”不是做“落花”的意思。

  如:宋代诗人欧阳修的《暮春门有感》“春事已烂漫,落英渐飘扬”。陆游《山居食每不肉戏作》“秋来更有堪夸处,日傍东篱拾落英。”秦观《如梦令》“桃李不禁风,回首落英无限”,晏几道《浣溪沙》“凉月送归思往事,落英飘去起新愁”等等。

  以“落红”表落花意的也不胜枚举,《全唐诗》中约26处,仅《全宋词》中就约有91处,如:张先《天仙子》“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苏轼《水龙吟》“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龚自珍《己亥杂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等。

  【提问】诗人们为何在当用“落花”时而弃之不用,却钟情于“落英”“落红”呢?

  【结论】一、花字出现的时间比英字晚,“英”在《诗经》中就有,如《有女同车》中“有女同行,颜如舜英”,而“花”字起于北朝(见《辞源》)。二、“落英”“落红”与“落花”相比,前两者雅致,后者通俗。三、意韵不同,“落英”状花瓣缤纷飘落之态,“落红”尽显花的明艳之色,这都是“落花”一词所不能勾画的事物形象和不能透露出的情味。

  【过渡】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一个词往往能暗示出作者的思想追求或者情感态度,我们一起看看下面这些诗句能暗示出诗人什么样的思想追求或者情感态度。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李清照《醉花阴》

  四、课堂活动

  林庚,字静希。诗人、诗歌理论家。毕业于清华大学,与季羡林等人并称清华园“四剑客”。后一直任教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86年,年事已高的先生决意退出讲坛,为学生最后一次讲屈原和李白。开讲那日,名流如云,燕园为之拥塞。整整一节课,先生只讲了一首诗,却讲得激情飞扬,贯通古今,出神入化。在先生的讲授中,长眠千古的屈子和诗仙神奇般地复活了。这堂课下来,听者皆感慨:诗歌竟然可以讲到这个境界!

  是的,读诗可以获得心灵的抚慰,而写诗亦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初学写诗,可以从一些小片段写起,重在灵感与坚持。下面,请同学们每人根据儿歌《春天在哪里》的格式,共同完成小诗《秋天在哪里》。

  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

  春天在那湖水的倒影里

  映出红的花呀映出绿的草

  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

  【过渡语】:

  老师根据木叶的形象也写了一首诗,与同学们分享。配乐诗朗诵《听见叶落的声音》。

  傍晚,天灰蒙蒙的,像个委屈的孩子,眼里噙满了泪水;秋夜,眼帘紧闭,在她微微的鼾声中,我听见,一片叶落的声音;清晨,窗子微合间,溜进一丝泥土的气息,我看见,一地斑斓;原来,银杏与红枫,相约在昨夜,悄悄和秋天见了个面。

  五、课堂小结及板书

  《说“木叶”》一文从“木叶”出发,以浅显易懂的语言以及丰富的诗句,诠释了“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的深奥道理,让学生在体悟诗歌魅力的基础上,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说“木叶”》

  树叶——木叶...

  落叶——木叶暗示性

  木叶——落木

  六、课后作业

  1、搜集整理古典诗歌中常见意象的含义及情感特征。2、阅读文章《林庚:喧闹时代里的隐退者》,积累写作素材。

高中必修三教案15

  [教学目标]

  1、了解狄金森的简历与创作。

  2、理解意象传达的情感及领悟诗的意蕴。

  3、培养学生思维迁移、拓展能力;培养学生追求美好、进步的情操。

  [教学重点]

  1、诗歌诵读要领。

  2、分析意象及诗歌寓意。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对意象的多元解读。

  2、拓展学生思维,引导培养他们追求美好、进步的素质。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讲解法、问答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几节课,我们学习了中国的现代诗歌,感受了毛泽东广阔的胸襟,徐志摩的低回优美,闻一多反讽中的愤激;还有穆旦的沉重与激越,郑愁予凄美的故事,舒婷新时期的爱情宣言。下面让我们学习一位外国女诗人的作品,《篱笆那边》。

  (二)作者简介

  艾米莉。狄金森(1830—1886)是十九世纪美国的才华横溢的女诗人,是世界抒情短诗的大师之一,与惠特曼、哈代、霍普金斯齐名为西方现代诗歌的先驱,她一生中绝大部分时间在家乡度过,生活圈狭小。当父亲死后,她更加深居简出,几乎与世隔绝,终日闭门作诗写信。

  她的诗歌创作,突破美国精致优美、柔和细腻的诗风,转向表达内心深处的痛苦、疑惑和矛盾。她以唯美的眼光感悟人生,求索诗歌艺术,往往以简短情景形象表达人生感悟、哲理,因此被人们誉为灵魂的风景画家。

  她一生留下1800多首诗歌,生前不被人理解和重视,之后时间擦亮了人们的眼睛,她才被人们公认为美国罕有的文学天才。这就是才华横溢的她,本诗是她的代表作之一。

  (三)诗歌朗读训练

  1、自由朗读,体会诗歌的内容和感情。

  2、交流,明确:诗歌形式短小,语言简朴,意思似浅近透明,却让人产生无穷遐想。(引导分析)使学生认识:第1节以轻松语调诵读,“草莓,真甜!”语调稍长,读出“孩子”对草莓的.强烈向往;第2节前两句语调稍慢,读出“孩子”的迟疑,后两句语调轻快,读出“孩子”突发奇想的惊喜。整首诗读出诗人崇尚自然、纯真的人生态度。

  3、听范读。(多媒体播放)

  4、把握感情基调,再次朗读全诗。

  (四)理解意象、领悟诗歌意蕴

  1、找出诗中使用次数最多的一个动词。<集体问答>

  点评:爬

  2、孩子想爬到篱笆那边去做什么呢?

  明确:摘草莓

  3、对孩子、草莓这两个意象进行分析:

  (1)、孩子:

  ①提问:生活中的孩子是怎样一个形象呢?点评:天真无邪、单纯。

  ②再来看诗中这个“孩子”,诗的内容告诉我们:篱笆那边有草莓一颗,这孩子想要爬过篱笆摘草莓,出于孩子的天性,对篱笆那边充满了好奇,充满了向往、追求,所以我们就可以把“孩子”归纳为一个想得到草莓的“追求者”。

  (2)、草莓:

  ①提问:现实生活中的草莓,大家应该比较熟悉,它味道是怎么样的,成熟后颜色是怎么样的呢?点评:是酸甜可口的,色泽鲜艳的。

  ②在诗中篱笆那边的草莓又是怎样的呢?

  “草莓”在篱笆那边,孩子可能根本就不知道它是酸是甜,但在她的眼里:“篱笆那边,有草莓一棵”,就想要爬过“篱笆”去摘“草莓”=>这说明“草莓”对于她来说就是一种诱惑;“孩子”并未吃过这棵“草莓”,但在她的眼里:“草莓,真甜!”这说明“草莓”又象征了一种美好的事物。

  4、对篱笆这个意象进行分析:

  篱笆:孩子想要摘掉草莓,但途中必须得爬过这“篱笆”,但是“篱笆”会脏围裙,会受上帝责骂。=>所以,我们就可以把“篱笆”归纳为“孩子”与“草莓”间的一种障碍。

  5,对上帝这个意象进行分析:

  ①提问:是谁会责骂孩子,阻碍孩子去追求?明确:上帝。

  ②提问:在大家印象中,上帝是怎样一个形象?

  明确:至高无上、万能、集正统思想于一身的等。

  ③在诗中的上帝又是怎样的一个形象呢?

  上帝:A。因为上帝是万能的,它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它是万能的,它制造了一切。因此,我们把上帝理解为篱笆的制造者。B。上帝制造了“篱笆”这一切障碍来阻碍“孩子”,不允许孩子爬过篱笆,如果爬过篱笆,就会弄脏围裙,上帝会责骂他。所以可以看出,上帝就是,上帝要求一切事物得遵守社会规范,它维护着一切原则。所以上帝不仅制造了这个“篱笆”,而且维护着这个“篱笆”。

  6、对第2节最后一句的分析:

  我们知道,篱笆那边对于孩子来说是充满着诱惑,是美好的。远远的看着它,就感觉那边是一个美好的世界,“草莓”就是“甜”的!但是“上帝”代表着,代表着理智,用它的思想约束着人们,认为为了“草莓”而脏围裙是不值的。这时,人们总想找个理由冲破阻碍欲望的“篱笆”。这时,孩子是怎样想的呢?点明:第2节最后两行。并且还需引导学生认识到:上帝不仅束缚了别人,而且还禁锢了它自己。

  7、讨论:这首诗歌寄寓了怎样一个意蕴了?

  点明:出于本能的渴望、追求,往往遭受到否定、责备,往往被一些传统的思想所禁锢和扼杀。我们应该为自己找一个理由,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件事,用自己本能的追求而有必要的打破陈旧的思想,做一个有进取、有追求的人。

  (五)、拓展思维训练:

  你的“草莓”是什么,遇到有“篱笆”这个障碍吗?那“上帝”又是什么?请自由讨论。

  如:我此时的“草莓”是上体育课,但遇到“校级班规”这篱笆,上帝就是“校长、班主任”。

  (六)、作业布置:

  把你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所得到的一些想法,写在作业本上,下一节课前交上来。

【高中必修三教案】相关文章:

高中化学必修教案03-01

高中物理必修一教案02-17

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02-17

高中必修一《水循环》教案08-26

苏教版必修三《肖邦故园》教案03-08

高中物理必修一教案11篇03-21

高中必修一《病梅馆记》教案12-02

高中数学必修三教学计划08-26

人教版生物必修一教案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