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职网>实用文>教案>《世说新语》教案

《世说新语》教案

时间:2023-01-04 11:37:14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世说新语》教案2篇

  作为一名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世说新语》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世说新语》教案2篇

《世说新语》教案1

  (一)实词虚词解释、句子翻译(勾划写在书上)

  (二)背诵课文

  (三)文意理解:

  1、 为什么谢道韫的“未若柳絮因风起”比喻好?

  (因为柳絮给人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更有意境)

  2、 本文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 (对比)

  3、 本文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

  (营造了温馨、愉快、文化气息浓厚的家庭气氛,从“内集”,“欣然”,“大笑乐”等词语可以看出。)

  4、 结尾补充交待谢道韫的身份有何作用?

  (表明作者对谢道韫才华的赏识)

  5、 咏雪的名句有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院作飞花)

  《陈太丘与友期》——

  (一)实词虚词解释、句子翻译(勾划写在书上)

  (二)背诵课文

  (三)文意理解:

  1、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做人要讲信用,为人要讲礼貌,要重礼守信)

  2、元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是一个落落大方,明理善辩,聪明机智的人)

  3、友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无信无礼,但知错就改的人)

  4、文章哪些地方可以体现出元方的方正?

  (通过对话描写表现出元方的落落大方,明理善辩,聪明机智)

《世说新语》教案2

  学习目标

  1.朗读背诵文言课文

  2.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3.积累一些文言词语。

  重点难点

  1.重点:

  (1)朗读背诵文言课文。

  (2)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2.难点:翻译文言文,积累一些文言词语。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朗读课文3遍,查字典,看注释,试翻译。

  2.思考课后研讨与练习。

  二、导入

  1.作家作品简介。

  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文学家。彭城(现在江苏徐州市)人。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南兖州刺史。爱好文学,招纳文士。原有集,已佚。

  《世说新语》原为8卷,今本作3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等36门,主要记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地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鲁迅曾指出:“这种清谈本从汉之清议而来。汉末政治黑暗,一般名土议论政事,其初在社会上很有势力,后来遭执政者之嫉视,渐渐被害,如孔融、祢衡等都被曹操设法害死,所以到了晋代底名士,就不敢再议论政事,而一变为专谈玄理;清议而不谈政事,这就成了所谓清谈了。但这种清谈的名士,当时在社会上仍旧很有势力,若不能玄谈的,好似不够名士底资格;而《世说》这部书,差不多就可看做一部名士底教科书。”

  2.导语。

  《世说新语雅量第六》有这样一则故事: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小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王戎为什么未尝一口能知道这一定是苦李?这是因为他虽小却能注意观察,认真思索的结果。树在路旁,如果李子甜早就让人家摘光了这是其一;结果很多,树枝营养供应不足,李子一定很苦,这是其二。从这里可以看出王戎的聪颖机智的性格。

  我国自古以来,出现过许许多多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关于他们的美谈,至今流传。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就有两位这样的儿童。

  三、正课

  1.朗读《咏雪》。要求语音正确,节奏合理,读出感情。

  2.指导学生翻译课文,一人一句。

  翻译: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谈诗论文。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撤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3.探究质疑:文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

  讨论并归纳:家庭气氛融洽、欢快、轻松、

  4.探究质疑:文中的“儿女”指子侄辈,指家庭中年轻一代。现在的“儿女”指什么

  讨论并归纳:指子女,这是古今词义的变化。

  5.探究质疑:文中的`“拟”指什么,现在的“拟”又指什么?这是文言中什么现象?

  讨论并归纳:古义指相比,今义指打算、仿照。这是古今词义的变化。

  6.探究质疑:“公大笑乐”的原因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有不同的解释。(1)对子侄辈的答案都很满意(2)“笑”前喻,“乐”后喻。

  (3)为“柳絮”——喻而“笑乐”。

  古人称谢道韫为才女,曰“咏絮才”就是从这里来的。

  7.探究质疑:你认为两个比喻哪个更好?

  讨论并归纳:有两种相反的意见。

  (1)认为“撒盐”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跟盐相似,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跟雪花飘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因此说,前一喻好,后一喻不好。

  (2)认为“柳絮”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正如英国大诗人雪莱所说,“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西风颂》),有深刻的意蕴;而“撤盐”一喻所缺的恰恰是意蕴——“撒盐空中”,干什么呢?且形象不美。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一喻好就好在有意象;“撒盐”一喻仅有物象而无意蕴,所以说不好。

  8.探究质疑:你知道古人有哪些喻雪的名句?或者你给雪来一个恰当的比喻。 讨论并归纳:可自由发言。

  示例: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像鹅毛漫天飞舞 像蒲公英子

  四、小结

  文章客观地叙述了谢家子弟“咏雪”一事的始末,以描写人物语言为主,全篇语言简练。在不足百字的文章里,清楚地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缘由以及经过和结果。虽未作一字议论,但从文末补充交代道韫的身份可以看出,作者更赞赏道韫的才气。

  第二课时

  一、预习

  4朗读《陈太丘与友期》3篇,查字典,看课文注释,试翻译课文。2.思考课后研讨与练习

  二、导入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谢道韫这个才女,这节课我们将再认识陈元方这个神童。

  三、正课

  1.朗读课文。

  2.指导学生翻译课文

  翻译: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约定一同出门,约好中午时碰头。正午已过,不见那个朋友来,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太丘走后,那人才来。太丘的长子陈元方那年七岁,当时正在门外玩。那人便问元方:“你父亲在家吗?”元方答道:“等你好久都不来,他已经走了。”那个朋友就发怒了,骂道:“真不是人啊!跟人家约好一块儿走,却把别人丢下,自己走了。”元方说:“您跟我父亲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的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那个朋友感到惭愧,就下车来拉元方(想讨好他),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自家的大门。

  3.探究质疑:元方是个什么样的孩子?何以见得?讨论并归纳:

  (1)他认为客人“无礼”“无信”谴责他,维护了自己及父亲的尊严,说明他聪颖、机智,懂礼识义;

  (2)对粗俗的客人“入门不顾”,又表现他正直不阿的性格。

  4.探究质疑: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

  讨论并归纳:有两种看法。(1)如探究质疑3、(2)。

  (2)认为客人已经认错了,就应当原谅他,而他居然“入门不顾”,弄得客人尴尬之极,无地自容,这也算无礼。

  5.当堂朗诵这两篇文言文。

  四、小结

  本文主要记述陈元方和来客的一段对话。对话以责备客人“无信、无礼”为核心,既表现了陈元方懂礼识义的品质,又从反面说明了“信”和“礼”的重要性。结尾“入门不顾”的动作细节,再次强化了他正直不阿的性格特征

  五、作业

【《世说新语》教案】相关文章:

《世说新语》教案08-25

《〈世说新语〉》教案03-07

《世说新语》的教案02-25

课文《世说新语》教案范文08-26

《世说新语》教学反思04-21

世说新语教学反思02-17

《世说新语》读书笔记02-27

世说新语读书笔记01-30

世说新语教学反思7篇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