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职网>实用文>教案>幼小衔接比一比教案

幼小衔接比一比教案

时间:2022-11-30 12:09:22 教案 我要投稿

幼小衔接比一比教案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小衔接比一比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幼小衔接比一比教案

幼小衔接比一比教案1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和1个偏旁提土旁。

  2.会写“少、小”

  3.正确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小班化特征体现

  一、创设情境,观察图画,认识事物,自主识字。

  1、创设情境:

  2、我们走进小院,看看院子里有什么呢?课件出示插图──农家小院。你想认识这些动物和水果的名字吗?

  3、认字(根据学生读的情况纠正读音)

  4、那么多有趣的词语都藏在组长的信封里,请小组长拿出词语卡片分给组里的小朋友,大家一起动动脑筋,给这些词语分分类。(随机发给智慧星)

  5、我们用同学的发现做个找朋友的游戏。黑板上出示水果之家和动物之家,请小朋友将相应的词语杏子、苹果、桃子、红枣、花猫、黄牛、鸭子、小鸟请到黑板上来对号入座。

  1、学生借助图画或拼音的提示读出这些词语?

  2、学生离开图画读词

  3、去掉拼音读词。

  4、小组合作分类——全班反馈。

  5、学生上台贴词语。合作化、个别化是小班的特征之一,小组合作和组际交流是生生合作时经常用的形式。我设计的给词语分类,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并培养学生合作互助的精神。学生人数的减少,给活动教学的实施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我在课堂中通过多种游戏,让课堂更为活跃。

  二、学习童谣,认识“边、多、少、颗、群、堆”。

  1.丁丁用这些词语和这幅画编了一首好听的童谣,听听他怎么说的。(播放童声录音)你们也想学会说吗?

  2、自由读,你读懂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图)

  3、说说“边、多、少、颗、群、堆”这几个字,你是怎么记住它的?(随机教学:提土旁)

  4、巩固字词。递进式开小火车复习。字——词——双轨小火车——句子

  5、再读童谣。这些词句都在我们的童谣中,我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

  6、反馈。(随机发给表演星)

  1、学生看看图、比一比、读一读。

  2、学生小组交流:读懂了什么?

  3、学生交流认字方法。

  4、学生小组开小火车。

  5、播放舒缓优美的音乐。学生可以拍手读、和好朋友一起读、同桌读、跳皮筋读等。教学要以人为本,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这一点在小班的教学中更得到充分的体现。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位置,自己喜欢的方式,与自己喜欢的伙伴一起读读课文,更有利于学生展现自己的`情感。

  三、揭示课题

  小朋友,你知道这位小朋友是了用什么方法,才写出这首童谣的呢(揭示课题:比一比)。学生讨论,得出结论在小班中,学生的主体性将进一步得到体现,教师不单单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也不仅仅是知识的接受者,他们应该是知识的共同发现者。我用学生的发现,学生的共同讨论得出结论,这里老师只作了适当的引导,不再是机械的灌输。

  四、学写“小、少”

  1、我们也用比一比的方法来比一比小和少有什么不同。

  2、你们认为什么字难写呢?(教学少)

  3、“小”字怎么写呢?我想请一位小朋友来教,同学们推荐一位吧!

  4、反馈(随机发给书写星)

  1、学生比一比“小、少”的区别。

  2、学生书写“少”

  3、学生推荐同学教学“小”

  4、学生书写“小”注重学习方法的引导,让学生学会学习。

  五、总结小结:

  今天,小朋友得到了书写星、表演星和智慧星,真棒,谢谢大家!

幼小衔接比一比教案2

  活动目标:

  1.在互相比较的过程中,关注自己与他人身体的异同。

  2.初步了解尺和秤的使用方法,感知数字大小与高矮轻重的关系。

  3.快速积极思考,尝试使用各种方法获胜。

  4.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PPT、卷尺、直尺、体重秤、椅子桌子垫子、获胜者奖励四项。

  活动流程:

  比较的游戏(目的:明确游戏内容,激发尝试比较的兴趣。)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互相比赛。比较的就是身体。看看谁更厉害,能够最终获胜。

  身体的比较

  谁更高(目的:了解游戏模式及长度量具的使用方法)

  师:这样比没有什么意思,今天所有的比赛,刘老师允许你们赖皮。想想,谁能比他更高?

  师:请一个工具来帮助我们判断谁获胜了。(出示卷尺)

  小结:关于长短,尺子能告诉我们一个更准确的答案。

  谁更矮(目的`:巩固尺子的使用、测量方法)

  师:这次公平竞赛哦,在我说开始之后你们再行比较好吗?

  幼儿尝试并进行比赛。

  谁更重(目的:利用周围物体使自己变重;尝试使用秤测量体重,比较数字大小)

  师:该怎么比重呢?

  师:有什么方法可以让自己的身体变得更重呢?

  小结:秤可以告诉我们一个物体具体有多重。

  谁更轻(目的:尝试找出使自己体重转移的方法)

  师:有什么方法可以让自己在秤上“变轻”呢?(重量都去哪里了?)

  小结:可以使自己的重量转移到其他地方去来让秤上的数字变小。

  还能怎么比(目的:延续比比的兴趣,关注自己与他人的不同)

  师:今天的耍赖实际上是大家开动脑筋的结果。今后在测量身高体重的时候,可不要耍赖哦!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中,部分幼儿对大小与高矮轻重没有生活经验,在学习时,这部分幼儿掌握的不是太好,还需要加深幼儿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在接下来的活动中,我将取长补短,引导幼儿们在活动中学习更多的知识。

幼小衔接比一比教案3

  教学目标:

  1.经历对场景观察的过程,体会比较长短、高矮是生活中的数学。

  2.联系生活认识长短、高矮的含义,了解长短、高矮是比较结果。初步建立比较的意识,学会比较的方法。

  学情分析:

  学生对单独比较谁长谁短应该没有问题,只是完整地说不能做到,教师要加强渗透和指导。

  比较方法的指导也是很有必要的,学生可能已经会数,但是却不一定能数得准确,原因就是他们没有掌握数数的方法,要让学生明白一个一个地按一定顺序数数,不容易遗漏、重复。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长短、高矮是比较的结果。

  难点:建立比较的意识,学会比较长短、高矮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你们会跳绳吗?有两位小伙伴淘淘和兰兰也喜欢跳绳。瞧,他们跳得多好!(出示主题图)

  引导学生看图:仔细观察,淘淘手中的跳绳是什么颜色?兰兰的跳绳呢?(注意引导学生完整地表述)

  比一比,这两个小朋友的绳子哪根长,哪根短?这是豆角先生给我们提出的一个问题。

  板书课题:比一比

  二、新知探索

  1、比长短

  你认为哪根长,哪根短?

  学生兰兰的长一些,淘淘的短一些。

  你是怎样比的?(拿出准备的跳绳)谁来比给大家看。

  指名上台比一比。

  学生比的方法不一定准确,引导学生掌握比较的方法:比长短的时候,应该把两根绳子的一端对齐,再比较另一端,多出一段的要长一些,少一段的要短一些。(一边演示一边讲解)

  引导:下朋友们用手指一指,书中画的两根拉直了的跳绳,哪端是对齐了的`?(指名在实物投影仪上指一指)

  引导:茄子先生还有一个要求,它要小朋友在长的那根绳子后面的方框里画“√”小朋友们会画吗?试一试。

  2、比高矮。

  引出第二位“老师”:白菜老师。

  白菜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个问题——图中准备玩滑梯的两个小朋友,谁高一些,谁矮一些?

  引导学生用穿绿上衣的高一些,穿红上衣的矮一些。

  怎样比较高矮?

  指名两人上台比一比。

  一人站讲台上,一人站讲台下。能这样比吗?

  引导:比高矮时,两人站的位置应该是同一高度,并且双脚放平,背伸直,最好是背靠背。

  反馈练习:同桌比一比,看谁高谁矮。

  引导学生继续看图,找一找,图中还有哪些物体可以比高矮?

  两棵树

  路灯的杆子和树比较

  桌子和凳子……

  3、比轻重。

  引出第三位“老师”——茄子老师。

  它给我们带来了一个问题——图中红果子和黄果子,哪个重一些,哪个轻一些?(出示教材中的图片)

  引导:玉米老师把这两个水果放在什么地方让小朋友来观察它们的轻重呢?

  拿出天平,简单介绍天平的结构并引导:当天平两边一样高,也就是天平保持平衡时,说明什么?

  如果天平一边高,一边低,(拿出准备的水果放入盘中)说明什么?

  看着天平,你会想起我们玩过的什么游戏?

  学生:跷跷板

  对!重的一边会下沉,轻的一边会上翘。

  拿出水果,提问:谁来说说老师手中的两个水果哪个轻,哪个重?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回答)

  要求在书上在重的果子下面的方框里画“√”。

  三、自主练习

  第5~6页(投影)

  (1)人拿出一支铅笔,比一比谁的长,谁的短,指名交流时,注意比较的方法。用一句话说出比的结果。

  (2)读题,学生在书上画“√”。让学生体会直路近,弯路远。

  (3)读题,学生在最长的后面画“√”,最短的后面画“○”。让学生知道除了拉直了比一比,也可以数格子比一比。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谈谈你的收获?

  除了今天学的比长短、比高矮,你还会比什么?

  五、作业布置

  1.课后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比一比)。

  2.完成第5~6页4、5、6、7题。

  六、板书设计

  比一比

  高、矮、长、短、轻、重

  七、教学反思

  1.例题首先强调观察的顺序性,过程中关注孩子对于比长短、高矮、轻重的语言表达,让孩子在活动中加深感受,在感受中体验生活。练习教学时,要重视让孩子体验比较的方法。

  2.缺少培养孩子动手能力的培养意识,天平抽时间还是要让孩子感受一下

  资源文件列表:

幼小衔接比一比教案4

  活动内容:

  比一比(练习册)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能够用两种物体进行比较。

  2、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相等与不等。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1、教师弹音乐组织幼儿安静入座。

  2、复习5以内的数字。

  基本部分:

  一、教师指导幼儿观察图画。

  1、孩子们:图上画的这些生活用品你们都认识吗?认识

  2、有衣服、牙刷、杯子、

  3、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数一数每种物体的.数量是多少?用数字几来表示?数完之后把每种物体的数量分别写在下面。

  二、学习〉和〈符号

  1、孩子们:请你们看一看比一比第一副图,是什么和什么在进行比较?是衣服和衣架进行比较。分别来数一数它们的数量是多少?(指导幼儿先连线,再比较)衣服有2件用2来表示,衣架有3把用3来表示,2比3小,所以2 〈

  3读作2小于3。

  主备:邓维

  复备:王媛媛

  2、牙刷有2把,杯子有3个,牙刷比杯子少,杯子比牙刷多,所以就是3〉2,读作3大于2。

  三、教师指导幼儿做练习册。(描红)

  四、游戏:〈排队点名〉

  请5个小朋友侧身对全班同学,教师叫某个同学出列不称其名,只说他排在第几或倒数第几的小朋友出列。做对了,全班小朋友鼓掌说:某某,做对了。板书设计:

  比一比(多少)练习册

  3>2

  3大于2 2

  2小于3

  主备:邓维

  复备:王媛媛

  教学反思:由于本课是练习,所以幼儿能比较快的掌握,只是在幼儿做作业的时候,提醒幼儿保持画面的整洁就行了。

幼小衔接比一比教案5

  一、设计意图:

  中班的幼儿对周围的事物已经在细心观察,他们会进行一些初步的比较分析,如:在餐后活动时间,小朋友喜欢聚在一起讨论外面横着竖着的栏杆,有的说这个大、那个小;这个胖、那个细,说明幼儿对同类事物开始作比较了,但还不会用正确的语言来表达,数学活动《比粗细》的教育目标在于让幼儿在操作活动中,获得感性认识,会用多种测量方法比较物体粗细,并能用语言正确表达,通过分层投放材料的操作,培养幼儿的探索意识和主动学习的兴趣。

  二、活动目的:

  知识与技能:引导幼儿感知物体的粗细,并用语言准确表达。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游戏等让幼儿初步感知物体的粗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幼儿的探索欲望和主动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知物体的粗细。

  难点:用语言准确的表达物体的粗细。

  四、活动准备:

  1.图片:粗细不同的茄子、大树、萝卜。

  2.粗细不同的纸棒、水彩笔、吸管、旺仔瓶等实物。

  五、教学方法:

  观察法、操作法、游戏法。

  六、活动过程:

  (一)通过玩游戏“粗宝宝、细宝宝”引出主题,初步感知物体的'粗细。

  1.教师出示两根纸棒,引导幼儿观察,并回答问题。

  师:它们有什么不同呢?(一个粗一个细。)

  2.请幼儿将纸棒按粗细进行分类。

  (1)出示纸盒,请幼儿观察。

  师:小朋友看看这两个小盒子上有什么?(有两个洞洞。)这两个洞洞有什么不同呢?(一个大一个小。)你能看出哪个是粗宝宝家的房门,那个是细宝宝家的房门?

  (2)介绍活动规则。

  (3)幼儿动手操作,感知纸棒的粗细。

  请个别幼儿在藏宝袋中拿出一个粗的和一个细的物体,并说一说你怎么知道它是粗或细的?启发幼儿了解粗细必须通过比较才能知道的。(指认)

  (二)启发幼儿感知物品的粗细,并按粗细进行分类。

  1.出示所比较的物体的图片。

  2.引导幼儿观察物体,初步感知物品的粗细。

  师:出示两根茄子,请幼儿仔细看看,这两根茄子有

  什么不同?(一根粗,一根细。)

  师:出示两棵大树图片,小朋友再仔细看看,这两棵树有什么不同呢?(一棵粗,一棵细。)

  3.启发幼儿将物品按粗细进行分类。

  师:小朋友,请你们动脑筋想一想,这些物品可以怎样分类呢?

  请个别幼儿上前来操作,其余的幼儿观察。

  (三)幼儿集体操作。

  师:请小朋友完成数学课本中第29页的内容,看一看图中的物品,哪个粗,哪个细,请你把细的物品圈出来吧。

  (四)游戏:说相反。

  幼儿跟老师玩“说相反”的游戏,加深幼儿对粗细的认识和理解。

  (五)活动小结: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知道了通过比较能够知道哪个物体粗,哪个物体细,物品的粗细是相对的,同类物品,不同类物品,除了粗细不同,在大小,颜色,长短等方面也有区别,小朋友一定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找出它们不一样的地方。

  (六)活动延伸:请小朋友在活动室里找出粗的物品和细的物品,看谁找得又多又快。

  活动反思:本次三课活动,我上的是中班数学活动《比一比》(比较粗细),活动一开始我通过游戏“粗宝宝、细宝宝”引出主题,初步让幼儿感知物体的粗细。因为,粗细是幼儿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但在出示两根粗细不同的纸棒时,有的幼儿说这个大、那个小,这个胖、那个细,但幼儿还不会用准确的语言来表达物体的粗细。

  在这一环节上应该多出示些粗细不同的物品为幼儿作比较,通过比较得出其结论。在操作过程中,我投放的材料是幼儿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几种粗细、颜色不同的吸管、水彩笔、旺仔牛奶盒、彩笔盒等粗细不同的物品,来引导幼儿通过比较并正确表述物体的粗细,幼儿们在表述的时候大多数能明确说出物体的不同,还有部分幼儿不能准确的表述。在展示图片上时间有点长,到了后面的环节就有些显得时间有些仓促。

  总的来说,在本次活动中,部分幼儿对粗细没有生活经验,在学习时,这部分幼儿掌握的不是太好,还需要加深幼儿对粗细这些概念的理解

  。在接下来的活动中,我将取长补短,引导幼儿们在活动中学习更多的知识。

幼小衔接比一比教案6

  一、学习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牛、羊、小、少”4个字。认识笔画竖钩和偏旁——提土旁。

  2、知道“多——小,大——小”两对意思相反的词语,了解量词“群、颗、堆”的意思,学习正确使用量词。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创设情景让学生知道量词要恰当搭配,并理解量词“群、颗、堆”的意思及其它一些量词的用法。

  三、设计意图:

  重点突出创造情境教学及量词的认识和规范使用意识。

  四、课前准备:

  课件(课文插图配上相应的词语)、生字有关的小图片(猫、牛等),红枣、杏子实物若干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1、导语:老师有一次外出秋游,无意中来到一处美丽的农家小院,那里有勤劳善良的黄牛,悠闲自在的花猫,有雪白欢跃的.小鸭,小巧活泼的小鸟;果树上,香喷喷的苹果,红艳艳的枣;木桌上,圆溜溜的杏子,甜丝丝的桃。门前,一个木偶般可爱的小男孩正在无忧无虑地玩耍着,再加上篱笆,青草,房子,辣椒,简直是一幅绝妙的画面,看得我心旷神怡,如入天堂。当时,我就情不自禁的拍下这幅温馨和幸福的图画,现在带来与小朋友共赏。(出示图片课件)

  2、让学生上来指认图片中的事物,并相机在课件中出示词语。

  3、要求学生认读词语准字音

  4、要求把以上词语分成二类,集中学习并归纳出“杏,桃,苹”的偏旁相关特点。

  (二)尝试朗读,学习生字

  1、自由朗读韵文,读通课文。

  2、自找伙伴交流自学认识的生字。

  3、反馈,利用学生人数来理解多少,及少和小的区别。利用实物来理解颗、堆及大小多少两对反义词。

  4、再次朗读课文,在语境中进一步理解词意。

  (三)感情朗读,体会韵味

  1、范读课文后,要求学生像老师那样读出味道来。

  2、个别朗读,师生共同点评。

  3、配上动作表演朗读。

  4、利用插图背诵韵文。

  (四)情景顿悟,运用题词

  1、模拟情景:学生背给奶奶听,奶奶听后说自己也会,但故意乱用量词,从而让学生在讨论中明白,量词有一定的搭配组合,不能乱用。“奶奶”可作如下背:

  一个大,一个小,

  一只黄牛,一头猫。

  一边多,一边少,

  一堆鸭子,一个鸟。

  一个大,一个小,

  一颗苹果一只枣。

  一边多,一边少

  一群杏子一粒桃。

  2、让学生说说课后“我会说”。

  3、看看农家小院还有哪些东西,用上量词说一说。

  (五)巩固生字,指导写字

  1、利用“摘图”游戏来复习生字。

  2、指导书写:牛、羊、小、少。“小”和“少”让学生比较发现异同再书写。

  3、学生写字。

  (六)作业:课外读背儿歌

  一头牛,两匹马,

  三条鱼,四只鸭,

  五本书,六枝笔,

  七棵果树八朵花,

  九架飞机十辆车,

  用错量词出笑话。

幼小衔接比一比教案7

  教学目标:

  ⒈初步感知用辨证的观点来看问题,知道大小、多少的比较。

  ⒉认识10个生字,会写其中5个字,认识3个部件。

  ⒊联系生活,了解更多可用大小、多少、高矮、长短作比较的事物。

  教学重点:

  认识10个生字,会写其中5个字,认识3个部件。

  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了解更多可用大小、多少、高矮、长短作比较的事物。

  教学方法:

  联系生活实际、比较法

  学习方法:

  自主合作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引入

  开课时,先搞一个小活动:教师喊“起立”,学生就坐下。教师喊“向左转”,学生就向右转。活动后再来学习意思相反的字词,学生兴趣盎然。

  二在观察中比较意思相反的词

  ⒈初步学习比较。让学生观察自己身上的重要器官“手”、“足”,有什么相同与不同。手指、脚趾数量一样多,长得可不一样,引出“手指长,脚趾短”。

  ⒉充分观察,多角度比较。让两位学生站在讲台上,比一比,他们有什么不同,看谁观察最仔细,找出的'不同点最多。

  从个头上看:一高一矮从体型上看:一胖一瘦

  从年龄上看:一大一小从肤色上看:一黑一白

  从所站的位置上看:一左一右

  学习句子:“哥哥高,弟弟矮。”学习从不同方面去比,就会有不同结果。

  ⒊在比较中渗透用辨证观点看问题的意识。地球、太阳:太阳大,地球小。如果以地球、月亮比较,就变成地球大,月亮小。

  学习句子:“太阳大,地球小。”“大”“小”的意思是相反的,是通过比较确定,不是固定不变的。用课件让学生自己观察得出结论。

  三巩固识字,指导写字

  ⒈游戏一,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如:“长”,学生就要说意思相反的词“短”。

  ⒉游戏二,学生上台举起“大”,学生齐问:“什么大?”上台学生自主回答后,又举起“小”问全班:“什么小?”并抽其他同学回答。

  ⒊教师重点指导学生写好“长”、“足”等。

  四扩展活动

  ⒈用“大”、、“小”造句说话。

  ⒉让学生说说爸爸、哥哥、弟弟的大小关系。

  ⒊同桌比高矮,再与别的同学比,看看高矮的变化。

  板书:

  比一比

  大—小 多—少 高—矮 长—短

幼小衔接比一比教案8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感知10以内数字的相邻数,了解数字多1或少1的关系。

  2、培养思维的敏捷性。

  活动准备:

  1、1—10的卡片,图片房子

  2、图片小兔、小鸟、老鼠、乌龟、蝴蝶、小猫、小猪各1张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教师出示1—10的卡片问:比1多1的是数字几,教师在相应在黑板上写上数字2等等;那比2少1的是数字几,教师在相应在黑板上写上数字1等等。

  1、数字游戏:我出几你念几。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1…,教师请幼儿念出比这个数多1的数;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2…,教师请幼儿念出比这个数少1的数。

  二、找房间,进一步感知相邻数的关系

  教师出示图片房子,教师请个别幼儿来当小动物找房子。

  1、小兔的房间号码是4的小邻居

  2、小鸟是6的小邻居

  3、老鼠是2的'小邻居

  4、乌龟是1的大邻居

  5、蝴蝶是5的小邻居

  6、小猫是5的大邻居

  7、小猪是6的大邻居

  教师和幼儿一起检查小动物找房子是否正确;如有找错,教师可与幼儿一起纠正。

  三、幼儿操作

  教师分发幼儿用书,请幼儿完成《合成一幅图》《比一比》

  教师批改作业

  四、活动结束

  四、延伸活动游戏:数字找邻居

  1:老师出示数字,分别找大邻居或小邻居。

  2:幼儿根据自己的数字去找大邻居或小邻居。

【幼小衔接比一比教案】相关文章:

幼小衔接比一比的教案11-30

幼小衔接优秀教案11-30

幼小衔接识字教案11-25

幼小衔接课程教案11-26

大班幼小衔接教案03-18

幼小衔接识字课程教案11-26

数学幼小衔接课程教案11-26

幼小衔接社会教案02-19

幼小衔接活动教案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