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职网>实用文>教案>《劝学》教案

《劝学》教案

时间:2022-11-10 18:35:25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劝学》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劝学》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劝学》教案

《劝学》教案1

  教学目标

  1.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

  2.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3.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4.理解本文开卷有益的主旨。

  教学重点:

  (1)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3)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教学难点: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

  教学时间:两课时

  课前预习

  阅读课文,查字典,看注释试翻译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三分钟(课外阅读读后感)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开卷有益"这个成语是说读书对人们大有益处。本文讲了一个有关读书的故事。三国时,孙权手下的名将吕蒙大字不识几个。孙权劝他,你现在当权,不可以不读书。吕蒙听了孙权的劝告,开始学习,后来果然大有长进。

  1.教师或请学生进行作家作品简介

  本文选自《资治通鉴》,题目是编者加的。《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来政治家,史学家。

  三、正课

  1.朗读课文(老师范读或听录音后,学生朗读)

  2请学生翻译。(一人译一句)

  3.课文注释补充。

  谓……曰:对……说。掌事:掌管国家大事。但:只不过。多务:事情多。孰若:与……相比如何。遂:于是

  4.再次朗读课文,注意人物对话的语气。(完成目标1)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语重心长,谆谆告诫。)

  (2)"邓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反问句,强调并不是要目蒙研究儒家经典,当专享经学传授的学官,而是有别的目的。)

  (3)"卿言多务,孰若孤?"(反问句,否定吕蒙辞以多条的理由。要重读强调。)

  (4)"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感叹句,要选出惊讶不解的语气。)

  (5)"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反问句,指责中带有自豪的语气。)

  5.提问:孙权如何以现身说法,劝吕蒙学习?

  讨论并归纳:"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6.提问:吕蒙读后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通过谁的所见所语来写?

  讨论并归纳:"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通过鲁肃所见所语来写。

  7.提问:为什么"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讨论并归纳:因为情况是在不断变化,人也在不断变化,不能拿老眼光看待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和事。

  8.提问:请解释"吴下阿蒙"并造句。(目标3)

  讨论并归纳:"吴下阿蒙"原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意思是说人没有学问的.意思。现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转变方面,凡学识大进,或地位从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穷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语。

  (例句)你还不知道吗?小黄已贵为经理,可不再是吴下阿蒙了。

  9.提问:请解释"刮目相待"并造句。(目标3)

  讨论并归纳:"刮目相待"意思是用新的眼光来看待。表示不要用老眼光看待别人,要估计到别人的进步。

  (例句)听了少管所的"现身说法"报告后,小明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你对他可要刮目相待。

  第二课时

  一、试背诵全文。

  二、复述课文(学生讲讲文章的内容和背景)

  三、情节表演(分男女两组,每组三给人,分扮演三个角色)

  四、教师小结(目标4)

  本文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本文以对话为主,用不多几句话,就使人受到人物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五、布置作业

  A.课后练习一、二、三。

  B、背诵全文。

  C、写写这篇文章给你的启示。

  六、说课精要:解决本课重难点要注意讲练结合,使学生更好的掌握。

  (附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国家大事,不能不学习!"吕蒙以军中事多推辞。孙权说:"我哪里要你攻读经书成为博士呢!只不过应当刎览一些书籍,了解过去的历史。你说事多,比我如何?我经常读书,自以为大有补益。"吕蒙从此开始读书。等到适逢鲁肃到寻阳,跟吕蒙议论事情,大吃了一惊说:"你现在的才略,不是过去的吴下阿蒙啊!"吕蒙说:"士人离别三天,就应当去掉老眼光来看待,你怎么发现情况这么近呢?"鲁肃于是拜见了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成朋友才告别。

  教学目标:

  1整体把握课文,认识到读书学习的重要性。

  2掌握文中的实词、虚词,能正确翻译全文。

  3通过人物的对话,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

  重点:揣摩体会人物的语言特点。

  难点:理解吕蒙与鲁肃对话的含义。

  教学步骤:

一、看导语、注释1(作者、作品简介)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正音

  卿邪孰遂

  2、朗读课文

  三、看书下注释,了解全文大意

  1、通假字

  2、古今异义

  3、一字多义

  四、阅读课文概括情节

  劝学——就学——议论——结友

  五、课文在材料的安排、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六、分析人物对话,体会人物形象

  1、孙权:严格要求殷切期望

  以身作则现身说法

  语重心长言辞恳切

  2、吕蒙:知错就改虚心好学

  才干谋略大有长进

  七、找出文中成语并解释

  1、吴下阿蒙

  2、刮目相看

《劝学》教案2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有关文学常识;

  2)掌握文中涉及的常用文言词语。

  过程与方法:1)能在熟练朗读的基础上,正确断句和停顿;

  2)通过理解文意,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揣摩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活动,进而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吕蒙虚心接受意见、努力学习的精神。

  2)让学生懂得学无止境,学有益于人的完善和发展。

  2、教学重点:

  品味人物语言的语气特点,并说出其中表现的人物形象特点。

  3、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让学生真正领悟到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

  4、教学方法:

  讨论法、讲授法

  5、教学工具:

  PPT、录音、图片

  6、课时安排:

  一课时

  7、教学过程

  Ⅰ 导入: “吴下阿蒙”的故事理解

  Ⅱ 作者、作品简介:

  司马光(1019-1086),字 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即为统治阶级提供政治借鉴。

  Ⅲ 检查生字词

  卿 qīng 岂 qǐ 邪yé 孰shú 遂 suì 更gēng

  Ⅳ 听课文录音,注意朗读节奏。

  Ⅴ 学生齐读课文

  朗读指导:注意文章中出现了三个人物,他们说话的语气也不尽相同,在朗读时要注意人物对话的语气。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用双重否定的形式,语气坚决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读出责备的语气

  (3)“卿言多务,孰若孤?” 语重心长。要重读强调。

  (4)“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读出惊讶不解的.语气。

  (5)“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读出自豪的语气。

  Ⅵ 疏通文意

  初,权 谓吕蒙 曰:“卿今当涂掌 事,不可不学!”蒙 辞 以军

  当初 对……说 当权 推辞 用

  中多务。权曰:“孤岂 欲卿治经为 博士 邪!

  事务 难道 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通“耶”,语气词

  但 当 涉猎, 见 往事 耳。卿言多务,孰 若 孤?孤常读书,自

  只 应当 了解 历史 罢了 谁 比得上

  以为大有所益。” 蒙 乃 始 就学。 及 鲁肃 过寻阳,与蒙论 议,

  以(之)为,认为这样是 于是、就 从事 到了……时候 讨论 议事

  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 更刮目相待,大兄 何

  重新 为什么

  见事 之晚乎!”肃遂 拜蒙母,结友而别。

  认清事物 迟 于是 拜见 表顺接,然后

  译文: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多来推辞。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经书当博士吗?只应当浏览群书,了解过去的历史罢了。你说事务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认为读书很有益处。”吕蒙于是开始学习。到了鲁肃来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议论,十分惊奇地说:“以你现在的才干、谋略来看,你已经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吕蒙说:“士别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多么晚啊!”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就分别了。

  Ⅶ。合作探究

  1、孙权如何以自身说法,劝吕蒙学习?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2、吕蒙读书后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3、为什么"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阿蒙由不学到就学,经过自身的努力使当初的吴下阿蒙变得有勇有谋,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让人刮目相待。反映出在现实生活情况在不断变化,人也在不断变化,不能拿老眼光看待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和事。

  Ⅷ。体验反思

  1.你觉得吕蒙是一个怎样的人?谦虚、听从劝告,好学、

  2. 吕蒙由不学到学有所成,这个变化给你怎样的启示?

  A 读书学习是非常重要的,读书可以改变人生,非学无以成才。

  B:一个人即使基础差,只要端正态度,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学到东西,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和办事能力。

  C;读书给人以乐趣,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开卷有益”是良言。

  Ⅸ。延伸拓展:比较《孙权劝学》和《伤仲永》 ,谈谈两文内容和写法上的异同

  板书:

  劝学 就学 赞学

  孙权 ————— 吕蒙 ————— 鲁肃

《劝学》教案3

  培养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母、泪”等7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发挥学生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

  教学重、难点朗读课文,从中感悟孟母断织劝学的良苦用心。

  教学课时

  教学准备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想做演员吗?今天我们就来扮演孟子和他的母亲,看谁表演得最成功。

  2、介绍“剧本”。介绍孟子。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剧本,要求:读准字音,不会读的字想方法读准。

  2、听录音或老师范读,边听边标出生字词。

  3、同桌互粗生字词,看你跟同学学会读准了哪个生字词。

  4、再自由读剧本,做到不加字,不漏字。

  5、指名读,正字音。

  6、用你喜欢的方式再读剧本,边读边想:剧本主要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三、细读感悟:

  1、自由读剧本,边读边想:该怎样把这些台词说好?

  2、选择你喜欢的角色,认真说一说他的台词。

  3、师生合作,师读孟母的话,生读孟子的话,让一同学读场景的话。

  4、三个同学合作表演练习。

  5、男女同学分角色表演读。

  6、指名读。

  四、全文:学习了这个剧本,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剧本主要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二、表演剧本:

  1、男女同学分角色表演。

  2、指名三个同学表演。

  三、识记生字:

  1、复习认读生字词。

  2、你最快记住了哪个字?是怎样记住的'?互相交流。

  3、用生字说词造句。

  四、指导书写:

  1、仔细观察字形和其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你发现了什么?你最能写好哪个字?你最没把握写好哪个?

  3、练习写,检查,互评。

  五、布置作业:

  1、回家和爸爸和妈妈一起表演这个故事。

  2、请教家人或读课外书了解孟子的更多故事。

《劝学》教案4

  教学目标

  文言文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朗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掌握常见的文言虚实词的意义和用法,归纳常见的文言句式特点,背诵传诵千古的名篇名句,《劝学》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的一篇文言文诵读课文,这篇文章的教学就是要落实以上的教学要求。

  ㈠知识目标

  ⒈掌握并积累文中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于、者、而);5个古今通假字:有(又)、暴(曝)、生(性)、輮(煣)、知(智),常见文言句式、(状语后置、定语后置、固定用法)。

  ⒉掌握比喻论证的方法及其之间的联系

  ㈡ 能力目标:

  ⒈培养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浅显文言文,理解重点词句含义,以及初步的研究分析质疑能力。 ⒉掌握背诵的技巧。

  ㈢德育目标

  ⒈了解作者关于学习意义和学习态度的论述。

  ⒉明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专一的道理。

  教学重点 文言实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

  教学难点 理解本文比喻论证的方法及其内在的逻辑联系,论证效果。

  教学方法 ⒈启发式研究性教学法 ⒉朗读法 ⒊点拨法 ⒋讲解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从古至今,关于学习的名言诗句,数不胜数,同学们想想,有哪些?根据学生回答,老师 提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老师启发: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出自哪里,阐明了什么道理。

  今天,我们大家一起走进两千多年前的战国后期,与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荀子,一起聆听他关于一个人为什么要学习,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方法的教诲。(板书:《劝学》 荀子)

  多媒体展示:

  1、荀子简介(多媒体投放)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也是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荀子曾两度到齐国游学,任过列大夫的祭酒(也就是学宫的领袖),还到过秦国,拜见过秦昭王,后来又去楚国,任兰陵令。晚年从事教学和著述,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必须用礼仪来矫正,所以他特别重视学习。“性恶论”是荀子社会政治思想的出发点,他在著述中首先提出学习不可以停止,就是想抓住关键,解决问题的根本。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荀子的文章论题鲜明、结构严谨、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有很强的逻辑性,素有“诸子大成”的美称。《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

  2、《劝学》作为《荀子》的开篇之作,是一篇谈学劝学的议论性散文,文章以朴素的唯物主义为基础,旁征博引、多方设喻,把深奥的道理寓于大量浅显贴切的比喻之中,并且在比喻的运用中,做到了形象鲜活、手法多变、逻辑谨严、言近旨远,从而使文章充满了机智和灵动的色彩,产生了震撼古今的艺术效果。正所谓“一语珠玑万古新,言近旨远见真淳 ”

  (让学生看,不占课堂时间 )

  二、解题

  师: 提问:“劝学”,应怎么理解?

  (师点拨)“劝”的繁体字是“勸”,《说文解字》中“勸,勉也。从力雚聲”,是一个形声字,在古代凡是用“力”作形旁的字,多数都有给人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这是“劝”的本义,而在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劝诫”,词义已经转移。所以,“劝学”应理解为:勉励人们努力学习。

  教师范读课文一、二自然段

  学生请思考:

  ①荀子为什么要劝学,在本文中他又是怎样论述的?

  ②同学们试译一、二自然段,划出自己不能理解和翻译的难句词。

  (师点拨)1、荀子为什么要劝学,主要是基于他“人性恶,其善者伪也”的主张。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必须要靠“学”才能去恶成善。本文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事例来说明这一观点。

  2、检查学生预习效果,教师点评,分析难句词。

  三、分析课文。

  1、学生参照文下注释,结合手中的工具书,自译前二个自然段

  师:请同学们参照文下注释,自译前二自然段,遇到疑难问题请作好标记。(提示:这二个自然段中,有一些实词与虚词应予以重视。如“于”“ 輮”“然”“就”“砺”“虽”“者”“而”“假”“致”“绝”“博学”“可以”“以为”。此外,课文有些注释还有待商榷,同学们在借鉴时要学会科学质疑。)

  2、学生试译难句,教师点拨、讲解、梳理课文。

  师:同学们大概已经勾画出了前三段的疑难字词,疑难句式,下面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些难题。

  ⑴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君子”是一个合成双音词。“可以”在本文具体语境中,“以”已失去介词的作用,只协调音节。因此,这两个词中只有“可”有意义,与现代汉语的“可以”差不多;它还表示情理上应当如此,可译为“应该”。全句译为:有学问有修养的人说,学习是不应该(可以、能够)停止的。补充:“可以”在古汉语中是两个单音词,相当于现代汉语“可以、把”的意思,如《师说》中“可以为师也”。

  ⑵青,取之于①蓝,而青于②蓝;冰,水为之,而寒于③水。

  明确:其一,三个介词“于”的用法差异。第①处“于”相当于“从”,表示处所,而第②③处两个“于”用法一致,表示比较。其二,两个“而”用法相似,都是表转折关系的连词。此外,成语“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也是出自这里,只是现代汉语中人们常用来形容“徒弟或后辈胜过了师父或前辈”,意义早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三,“取之于蓝,青于蓝,寒于水”,是状语后置句式(介宾后置),正常语序为“于蓝取之,于蓝青,于水寒”。

  (3)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明确:其一,两个“中”,读音都是zhònɡ,用法及意义相同,都释为“合乎”“符合”。其二,“輮 ”是“煣”的通假字,释为“用火烤,使物弯曲”。“煣”是手工业当中常用的一种加工程序,通常是将物体放到火上去烤,然后用力使之弯曲,以符合使用的目的。现在农村加工农具时或人们制作竹器过程中常用到这种办法。其三,“以为”与现代汉语意义不同,这是个省略句式,分别省动词、介词的宾语“之”,补充完整后应为“ 輮(之)以(之)为轮”,“以”是介词,可译为“把”,“为”是动词,可译为“做”“加工”。其四,“绳”“规”都是木工专业工具,“绳”即墨线,是木工取直用的工具,这个词的意义现在已扩大,泛指各种绳索。“规”是木工用来画圆的工具。其五,“曲”并非“弯曲”,这里是形容词用作名词“弯曲的弧度”。

  (4).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也。

  明确:其一,“虽”作连词,共有两种常见用法,一是表示假设关系,释为“即使”“就算”;二是表示转折关系,解释为“虽然”“尽管”等,此处之“虽”表示假设关系。判断其两种用法的区别就在于“虽”所引导的内容究竟是否发生,如发生了则必须释为“虽然”,如果未发生,通常情况下就表示假设关系,译为“即使”。 “有”通“又”,“暴”通“曝”,是“曝”的古字(同音相假)

  其二,此句中的“ 輮”虽然仍是通假字,通“煣”,教材注释为“使弯曲”但此处的“輮 ”是名词性的,指“煣”这道工序,指古代用火熨木使之弯曲的一种方法,而不是使动用法。

  其三,“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还是个判断句。“……者,……也”是其标志。必须指出的.是其中的“者”只是语气助词,此处表示略作停顿,并提示下面要说明原因。“也”句尾语气词,此处表示判断。“之”此处为代词,代木。

  (5)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①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②行无过矣。

  明确:金,古义:文中指金属制成的刀具; 今义:指黄金。日,名词作状语,每天。提问:“参省”该如何理解?按书下注释令人费解,释为“参,验,检查”,,翻遍《辞源》亦不见这种说法有何根据。奇怪的是这么多年来,书下注释一直未做改动,似乎断无错误之可能。但总觉得这个词用在这里蹊跷且别扭,先秦时期同义复用现象实不多见,更何况在这同义复用现象前居然还会出现一个名词性的状语“日”,这就更为蹊跷更感别扭了,想来再也找不到第二例了!难道此乃孤例?其后总觉得这句有似曾相识之感,猛然想起《论语》中孔子曾云:吾日三省乎已……,终觅得良津,豁然开朗。其实,此处“参”断属讹误,“参”与“叁”字形何其相似,“叁”即“三”,泛指多次。其实,荀子只是引用了孔子的话而已。

  难点:其一,“就”解释为“动词,接近,靠近”,

  其二,“砺”是名词,“磨刀石”之意,与“砥”相似。现代汉语中有“坦荡如砥”一词,而“砥砺”则成为动词,义同“磨炼”。

  其三,“博学”是古今异义。“博学”在此是“广泛地学习”之意,它是由两个单音节词构成,现代汉语中的“博学”是一个形容词,用以形容人知识面宽广。 “知”通“智”,译为“智慧”;是“智”的古字。“乎”相当于“于”,同时,“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还是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乎己参省”,介宾后置。

  其四,两个句子中的“而”用法不一样。第①处是表示递进关系的连词,译为“并且,而且”,如: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第②处是表示并列关系的连词。“而”用作连词时,通常是连接名词、动词、形容词或短语,可以不译;此句中是连接两个短语“智明,行过”。译为:又,或不译。再如: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而”表并列,就是连接两个形容词。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并划出难句词。

  二、师生一起梳理课文第三自然段

  1、.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明确:其一,“之”在此处为助词,用于定语和中心词间,无实义。“之”在古代汉语中,常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之所"结构,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所……的地方”等。如“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勾践灭吴》)。

  其二,“而”是表修饰关系的连词,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不译或译为“地”。后面“吾尝跂而望矣”、“登高而招”中的“而”用法类似,【“登高而招”与“揭竿而起”应该类似,“揭竿”是描述“起”时的情形,应该是“修饰”,并不是先“揭竿”然后才能“起”;“登高而招”也是同样,并非只有“登高”了才能“招”,只是说“招”的情状是登高,而不是爬上树。所以是“修饰”关系。】此处一并提过,后不赘述。再如,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归去来兮辞》

  2.顺风而①呼,声非加疾也,而②闻者彰。

  明确:其一,“加”,不是动词,不能译为“增加”,此处是副词,相当于“更”,故而现代汉语中有“更加”一词。今天现代汉语中许多联合式合成词都是由古汉语中同义复用演化而来,比如“快乐”“欣喜”“穷困”等,当然我们也可以反过来以此来推断这些词语在古汉语中的本来意思,此处“加”释为“更”即为一例。其二,顺风而呼中的“而”①表修饰,偏正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地”,或不译。 “而闻者彰”中的“而”②在这里是表转折的连词;其三,“彰”,是形容词,“清楚”“清晰”的意思,现代汉语中有“欲盖弥彰”这个成语,正是这个意思的运用。

  3.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明确:其一,“假”,读jiǎ,是“借”“借助”的意思,我们常说的“假借”“通假”都使用这个义项。其二,此处的“水”是典型的名词用作动词“游泳”;“能水”在这里便是“擅长游泳”的意思。注意:“能”,同学们千万不能解释为“能够”。者,代词。组成名词的“者字结构”,译为“……的人”。其三,“致”,按文下注释是“到达”的意思。其四,句中“舟揖”是合成双音词,偏义复词,联系上下文,偏指舟。“绝”是会意字,《说文解字》中“绝”斷絲也。从“糸”,从“刀”,从“卩”(象人形),意思是人用刀横断丝织品,“绝江河”很像横断水流,所以“绝”引申为“横渡”。

  “江河”与今义区别甚大,“江”,指长江,“河”,指黄河。从该词古今意义的沿革来看,这是一种典型的词义扩大现象。通常在先秦时期,“江”“河”都是专指长江与黄河,而其他河流则称“水”,如“淮水”“湘水”“汉水”等等。

  4.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明确:其一,“生”是“性”的通假现象,是“天性”“禀赋”的意思。其二,“物”指外物,中国传统文化中常将“物”与“我”相对,“物我交融”“物我两忘”都是说主体(“我”)与客体(“外部世界”)之间的交汇融合之意。其三,介词“于”在这儿表示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作“对”、“向”讲。“善假于物也”就是善于借助外物。

  附译文:君子说:学习不可以停止。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但(它的颜色)比蓝草更青;冰是水凝成的,但(它)比水(更)冷。(一块)木材直得合乎(木匠拉直的)墨线,(假如)用火烤使它弯曲做成车轮,它的弧度(就可以)符合圆规(画的圆圈)。即使又晒干了,(也)不再挺直,(这是由于)人力加工使它(变成)这样。所以木材经墨线划过(斧锯加工)就直了,金属刀剑拿到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查省察,就能智慧明达,行为没有过错了。

  我曾整天空想,(结果)不如片刻学习所得(的收获大);我曾踮起脚跟远望,(结果)不如登上高处能够见得广。登上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但是人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向呼喊,声音并没有加强,但是听的人(却)听得(特别)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但是(能)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船只的人,并不是会游泳,但是(能)横渡江河。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什么)差别,(但是)他们善于借助外物(进行学习)啊。

  师:同学们,对古汉语中一些疑难词语的解释,我们可以通过现代汉语中该词的使用情况来考察(尤其是当它与其他语素构成合成词时所承担的语义)来作出判断;特别是古今异义现象的分析一定要多从“音节区别”(如“妻子”“绝境”)“词义转移”(如“牺牲”)“词义扩大”(如“江河”“菜”)以及词义缩小等来判断。我们共同解决了前三段中的疑难字词、疑难句式,下面请同学们找出课文第二段中的比喻和事例,看一看荀子运用了哪些材料来论证劝学?

  三、分析课文最后一段

  1、学生试译难句,教师点拨指正

  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明确:其一,此句中的三个“焉”该怎么理解?前两个“焉”用法相同,为兼词,相当于“于此”或“于之”,在《捕蛇者说》中也有类似实例,如“永之人争奔走焉”(相当于“于此”)。而第三个“焉”只能理解为语气助词。有关“焉”的用法应作为本堂课小结的重要内容,一般说来,“焉”有这样几种用法:

  A.疑问代词“哪里”,如“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B.疑问副词“怎么”,如“焉用亡郑以陪邻?”(《烛之武退秦师》)

  C.代词,相当于“之”,如“时而献焉”“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D.结构助词,往往作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的(样子)”,如“盘盘焉,囷囷焉”(《阿房宫赋》)

  E.语气助词(用得最普遍的),可以表示陈述语气,可以表示感叹语气,如“今其室十无一焉”(《捕蛇者说》)。

  F.兼词,也就是合音词,它并非是语法学上所讲的某个词类,而是指其语法作用相当于某两个词合在一起的效果(除了“焉”外,“诸”是另一个典型)。如“犹且从师而问焉”(相当于“于之”,《师说》)而“且焉置土石”中的“焉”也有人认为是兼词,相当于“于何”,替换后为“且于何置土石”,亦通。

  其二,“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中有几个词语需注意,句中“自得”不是现代汉语中的合成双音词,“自”是自然,“得”是通;“善”即“善行”,“德”即为“美好的品德”,“神明”就是“智慧”,“圣心”指“高尚的思想”。 “而”在这里为表示顺接的连词。相当于“就”、“于是”。

  2.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明确:两个“无”该怎么理解?通常情况下,人们常将“无”视作“有”的反义词,也就是“没有”的意思,它就是表示存现的动词。其实,“无”不仅可以用作表示存现的动词,而且还更多地用成“无指代词”(亦称为“不定代词”),古汉语中约一半左右的“有”是无指代词,而“无”亦是如此(这一观念必须向学生强调再强调)。无指代词亦是代词,它可以代人、代物甚至代事。如“无不落泪”“无不表示同情”(相当于“没有人”或“没有谁”,代人,不可释为“没有”),“河曲智叟亡以应”(“亡”同“无”,相当于“无言”或“没有话”,代物)。此处之“无”亦是代物,释为“无法”或“没有办法”,如此“无以至千里”便应释为“无法到达千里以外”。下文中之“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中的“无”也是无指代词,是“无处”“没有地方”的意思,代物。 “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下文“无以成江海”中“无以”同此

  3.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①舍之,朽木不折;锲而②不舍,金石可镂。

  明确:其一,“十驾”是名词用作动词,原指“马拉车走十天的路程”,这里是“马拉车连续走十天”。清代王先谦考证说此处存在脱讹,少了一句“则亦及之”,此为一说,但从整个上下文考虑,若添此句,结构显散乱,且有画蛇添足之嫌,不足为训。其二,两个“而”该怎么理解?目前学术界对此存在较大争议:有人认为第①处之“而”表示转折,相当于“但是”或“却”,第②处之“而”表示递进,相当于“并且”;我本人比较赞成这种观点,结合语境“锲而舍之,朽木不折”来理解,这里的“而”理解为转折关系,“却”较为贴切。而"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的"而"理解为递进关系,“并且”较为贴切,所以,锲而不舍应译为雕刻着并且不停止。还有人认为两处的“而”都是表假设关系的连词,相当于“如果”,这种说法倒是非常新颖,但我认为不是很具有说服力,据我考证,在先秦“而”表假设的这种用法极为少见,若有都是用来连接主语和谓语,而此处是连接两个动词。例如《左转·襄公三十年》中有一例“子产而死,谁来嗣之?”,后来这种用法逐渐增多,在《冯婉贞》一文中曾有一典型例句“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是也”,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其中的“而”就必须解释为“如果”或“假使”,表假设关系。其三,名句“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应记牢。

  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明确:其一,两种句式要特别注意:“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是典型的定语后置现象,“之”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在这两个小分句中,中心语是“爪牙”和“筋骨”,而修饰性定语“利”和“强”都后置了。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利之爪牙、强之筋骨,定语后置)这种用法在《岳阳楼记》中也曾接触过,如“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等。此外,《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求人可使报秦者”也可以当作定语后置的典型来看待。“爪牙”在本文中是两个单音词,它们的本义是爪子、牙齿。后来形成褒义的比喻义:帮手、武士;现代又转为贬义的比喻义:帮凶、走狗,词义的感情色彩有了变化。“强”读qiáng,坚硬的意思。“上”、“下”方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黄泉”是特殊的单纯双音词。其二,怎么解释这里的“用心”?“用心”与现代汉语用法不一样,“用心”不是合成双音词,“用”在此处是引介原因的介词,译作“由于、因为”、“心”是名词“心思”的意思。“一”,是数词用作形容词,专一的意思。全句泽为: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硬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地下水,(这是)由于心思专一(的缘故)。

  “用心一也”“用心躁也”是两个省略式的判断句。“而”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其三,“寄托”与现代汉语用法不一样,这里是“容身、安置”之意。 而现代汉语中“托付”常指“把理想等放在某人或某事物上”。

  附:积土成为山,风雨(就会)从那里兴起;积水成为深潭,蛟龙(就会)在那里生长;积累善行,养成良好的品德,于是精神就能达到很高的境界,智慧就能得到发展,圣人的思想(也就)具备了。所以不积累小步,(就)没有借以远达千里的(办法);不汇聚细流,(就)没有借以成为江海的(办法)。骏马跳跃一次,不能(有)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在于走个不停。雕刻(一下)就放掉它(不刻),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雕刻不停(的话),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地下水,(这是)用心专一(的缘故)。螃蟹(有)六只脚,两只蟹钳,(可是)没有蛇和鳝鱼洞(就)没有(地方)可以寄托(身体),(这是)用心浮躁(不专一的缘故)

  五、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本节课,我们通过学习《劝学》的一、二段,已经基本了解了本文的内容,希望大家课后根据老师的讲解,整理、归纳文中重要的文言知识,并试着背诵全文。

《劝学》教案5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再读课文,理清故事发展脉络

  2、技能目标:合作探究文中语言,体会人物形象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习文中吕蒙刻苦学习的精神,提高自己的学识修养

  二、教学重点

  1、合作探究文中语言,体会人物特点

  2、学习文中吕蒙刻苦学习的精神,提高自己的学识修养

  三、教学难点

  合作探究文中语言,体会人物特点。

  四、学情分析

  学生掌握文句的基础上,深入探究课文内容。

  五、教学准备

  翻译课文,课件。

  六、教学过程

  结合学科特点,体现单元组教学环节,学习内容,时间预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自主学习设计,问题探究,单元组合作,同层竞争,人人参与,精讲足练,联系实际,点拨升华,集体备课个人备课

  (一)导入新课,抽层检测。(5分钟)

  (二)出示目标,自主学习。(8分钟)

  (三)共同探究,构建知识体系。

  1、复习回顾:(3分钟)(大屏幕出示重点)

  根据小组课前展示情况,用3分钟复习上节课学习要点。

  2、再读课文,根据下列小问题,理清文章发展脉络(5分钟)

  a、孙权与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b、吕蒙接受了孙权的'建议吗?

  c、鲁肃与吕蒙一番交谈后,有何举动?

  学法指导:再细读课文后完成。

  总结:文章围绕学展开,出现的三个人物分别是:孙权学--吕蒙学—鲁肃学

  3、细读课文,合作探究(10分钟)

  (1)文章主要是通过什么方式来进行人物的表达的?

  (2)孙权的话表现了对吕蒙的什么态度?从文中找出,仔细分析

  (3)吕蒙读书后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通过谁的所见所语来写?

  (4)结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猜一猜吕蒙说这话时,是什么语气和心情?

  (5)通过上面的分析,你能总结一下人物形象吗?

  4、拓展延伸:(6分钟)

  与方仲永的变化相比,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样的启示?

  5、当堂检测(5分钟)

  6、作业设置:(3分钟)

  必做:同步一、二、能力迁移一;

  选作:能力迁移:二

  小结:学科知识构建与板书设计

《劝学》教案6

  教学目标

  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懂得学习的重要性及学习的方法与态度。

  积累一定数量的实词,了解文言实词在演变过程中词义引申、扩大、转移、缩小四种现象,提高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注重本文以喻代议、寓议于喻及从正反两方反复论证的特点,注意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物质文明的进步。那么,获取知识的途径是什么?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学习。可以说,人的一生都处于不断的学习中,学习是人的一种本能。我们所要研究的,是如何把这种无意识的本能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大幅度地提高学习效率。这一点,古人已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两千多年前的荀子所作的《劝学》就精辟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是一篇鞭辟入里,脍炙人口的好文章。

  二、介绍荀子。明确荀子的生卒年代、历史地位、政治主张和文学成就,重点介绍荀子散文的特点和文学地位,说明本文出处。

  荀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他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他的散文说理透彻、气势浑厚、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绵密、多排比句子,又善于用比喻。《劝学》一文的这些特点较为明显。而《劝学》一文最为突出的特点,还是比喻的运用,它多达20个,且形式灵活。巧妙有力地阐述了学习的意义、作用及学习方法和态度。这些比喻的含义及内在联系是学习本文的重点、难点。因此只有准确理解比喻的含义,课文内容的.理解、字词句的理解也就迎刃而解了。

  三、:解题。

  从“劝”字入手,在比较古今词义不同的同时,明确“劝”在此处应是“劝勉”的意思,与现代汉语“劝阻”语义不同。“劝”是手段,“学”是目的,明确本文主旨是劝勉人们学习。

  四、:学习课文。

  一、讲解第一自然段。

  提问:本段在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明确:①是全文的文眼。②统领全篇,开门见山,引起下文论述。

  词语:已。

  二、讲解第二自然段。

  1请学生朗读第二自然段。

  2找出本段论述的事物及特点:

  深寒曲

  明确:蓝→青,水→冰,木→轮,(金)钝→利。以上四组都说明一个道理:在外力作用下都有

  取为輮

  不同程度的加强。对人而言,这个外作用力就是学习。君子因其博学而且经常反省,才能达到智慧清明、行无过错的境界。

  分解比喻句的含义,分析与中心论点的关系。教师举例示范,用图示法引导学生分析,目的在于教会方法。然后两三个人一组用此方法解决其他句子的问题。此方法以训练思维推理能力为主,提高学生认识事物、分析问题的能力。

  以第二段为例作分析。本段用了五个比喻论述学习的意义在于能提高自己、改变自己。为此作者选择了日常生活中的五种事物进行设喻、论证。“青出于蓝”,是讲靛青从蓝草中取出,但比蓝草的颜色更青。“冰寒于水”,是说冰是由水凝冻成的,但比水更冷。这两个比喻句可以归纳扩展,得出:客观事物(如蓝、水)经过一定的变化过程,可以有所发展(如青),有所提高(如冰)。又结合本文所论中心事情是学习,联想一下,可得出同样道理:人只要不断学习,就会改变,就能提高。这一分析推理的过程用图示可表示为:(略)

  “輮木为轮”的比喻,说的是直木经过加热可以做成车轮;“木受绳则直”,木头经过墨线量过就能取直;“金就砺则利”,金属拿到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这三个比喻说明客观事物(如直木、木头、金)经过人工改造(如车柔、绳、砺),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如为轮、直、利)。根据同样道理推论:人只有博学,才能增长知识,培养品德,锻炼才干,即达到“知明而行无过”。可见学习的意义十分重大。这一分析过程,同样可以用图示表示:(略)

  以上的推理过程其实是由具体→抽象→具体的过程,分析的目的是寻找规律,教给学生具体方法,启迪思维。

  3总结本段中心思想。

  明确:论述学习的重要性。

  4词语:輮、槁暴受就中

  三、讲解第三自然段。

  1请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

  2请找出本段最能说明作者观点的一句话。

  明确: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3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说明“善假于物”的?

  明确:从四个方面说明,即:登高而招见者远,顺风而呼闻者彰,假舆马者致千里,假舟楫者绝江河。最后一句是对以上四种情况的归纳总结,说明学习的作用在于弥补自身不足。

  4词语:浮≈隆假

  四、课后作业:

  背诵前面学过的几段。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背诵情况

  二、讲解第四自然段。

  1请学生朗读第四自然段。

  2本段可分几个层次,各说明什么道理?

  明确:可分为三个层次。

  ①开头至“无以成江海”,说明知识在于积累。

  ②“骐骥一跃”至“金石可镂”,说明学习贵在坚持。

  ③“蚓无爪牙之利”至段末,从正反两方面强调说明用心、专心的重要性。

  3词语:跬镂一焉

  三、总结全文。

  提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分别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明确:本文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从学习的意义、作用及学习的态度和方法三方面进行论述。

  四、齐读全文,体会本文善用比喻、说理透彻的特点。

  五、完成习题

  1、课后思考练习题

  2、基训上的习题

  六、引导学生根据注释读懂原文,积累相关文言常用实词的意义和用法。在此基础上,将背诵全文。

《劝学》教案7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读准字音,读清节奏,读出感情,朗读成诵。

  2、反复朗读理解并积累文言文词汇,疏通文意。

  3、品味人物对话的语气,揣摩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并能进行创造性阅读。

  过程与方法:

  1、朗读体验。让“读”贯穿课堂始终,让学生在读中体验故事情节、人物个性。

  2、探究交流。采用师生同读同讲的方式。

  情感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虚心接受正确意见,不断追求进步,努力读书学习的.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并积累文言文词汇,反复朗读,当堂背诵。

  教学难点:

  品味人物对话的语气,揣摩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激趣揭题

  板块二:风采展示

  (1)学法交流 要求:学生自由交流学习文言文的经验、方法

  (2)预习检测 要求:学生到黑板前展示预习的文言文基础知识

  从以下几个方面展示:文学常识、正确读音、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通假字、重点字词句、多义同词

  (3)我有我风采 要求:共享预习中的收获、探讨预习中的疑问

  板块三:感悟文本

  (1) 初读课文,分角色朗读,学生点评朗读得失 。

  (2) 品读课文,探讨人物神态、心理, 概括人物性格。

  板块四:拓展延伸

  要求:从孙权的劝说艺术、吕蒙虚心学习等角度谈自己的思考。

  板块五: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孙权劝学

  孙权——劝学——关心下属

  吕蒙——就学——知错就改

  鲁肃——赞学——赏识进步

《劝学》教案8

  【教学目标】

  1、掌握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揣摩人物形象

  3、理解文章所揭示的道理。

  【重点难点】

  1、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2、刻苦治学,提高修养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意思是生命有限,学海无涯。而智出学海。从古至今哪位能人智者不是从学海脱颖而出的?这就是说,一个人的才能是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获得的,今天我与同学们一起探究一篇关于劝学的文章:

  (板书)孙权劝学

  二、作者及文中人物简介

  1、作者: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2、孙权(182~252)字仲某,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

  3、吕蒙(178~219)字子明,三国时吴国名将。

  4、鲁肃:字子敬,三国时吴国军师。

  《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以史实为纬,以年月为经,按时代顺序记录了上起战国、下至五代长达一千三百六十多年的历史,书名是宋神宗所赐,有鉴于往事,资以治道的意思,主要是为皇帝提供统治人民的历史经验。

  三、读课文

  1、教师范读(或放录音)。

  2、重点强调下列字的读音与写法

  卿qīng 岂qǐ 涉猎shè 孰shú

  3、找学生朗读课文

  注意下列句子中加线词所表示的语气

  ①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反问语气)

  ②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限制语气)

  ③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感叹语气)

  教学生反复朗读这些句子,指读、齐读、读出这些句子的语气。

  4、理解课文大意

  结合文下注释,具体说说本文写的一件什么事(翻译)。大胆说,说错了也不要紧,同学可以相互补充(学生解决不了的地方,教师指导进行)。

  提示:① 通假字:“邪”同“耶”,语气词。

  ② 重点词:权谓吕蒙曰(对……说)

  孰若孤(谁、比得上)

  5、出自本文的'成语:吴下阿蒙 刮目相看

  四、精读课文

  1、整体感知课文

  第一层:写孙权劝学,吕蒙“乃始就学”。

  第二层:写鲁肃“与蒙议论”,“结友而别”。

  2、同学们自导自演三位人物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3、文中侧面表现出吕蒙进步之快的一句是: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4、阅读全文,了解对比的写法

  变

  吴下阿蒙 ─────→ 才略吕蒙

  乃始就学

  5、此文对我们21世纪中学生有何启发

  学无止境 学海无涯

  变

  环境 ────→ 天才

  持学

  五、小结

  新一代的中学生们肩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要想建设出一个发达富强的国家,必须坚持努力长期刻苦学习,用“才略”去完成之。

  【板书】

  劝学──不学(恳切)吴下阿蒙

  又劝──就学(关心)刮目相看

  议论──结友(惊赞)

《劝学》教案9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读课文,疏通文意,理解本文开卷有益的主旨。

  2、积累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及“吴下阿蒙”、“刮目相看”等成语。

  3、了解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过程与方法:

  1、朗读法。根据本文以对话为主的特点,引导学生反复朗读。

  3、讨论法。培养学生在课堂内外讨论问题,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学习的重要性,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领悟到读书有意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

  【教学重点】

  1、通过多次朗读,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2、积累文言词语,揣摩体会任务的语言特点。

  【教学难点】

  1、懂得学习的重要性,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领悟到读书有意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

  2、掌握并学习应用“吴下阿蒙”“刮目相看”等成语。

  教学方法:诵读法

  学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相结合。

  课前准备:布置学生查找司马光的资料,掌握本文出现的生字词并结合文章下面的注释能自己疏通课文。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谁知道“吴下阿蒙”的意思?“吴下阿蒙”即当年在吴县时的阿蒙,或说是三国时吴国名将吕蒙,特指原来不好读书的吕蒙。后泛指缺少学识和文才的人。那么还有一个成语“刮目相待”,谁又知道它的意思呢?它表示不要用老眼光看待别人,要估计到别人的进步。这两个成语来源于同一个故事,主人公都为三国时的吕蒙,吕蒙从不好读书的“吴下阿蒙”到让人“刮目相看”期间发生了什么,是什么原因促使了他的这种变化,今天,我们就学习这篇文言文《孙权劝学》来解决我们的疑问。

  二、出示活动任务

  1、了解作者司马光和《资治通鉴》的文学常识;

  2、准确朗读课文,把握文中常用文言词语、故事内容和文中出现的成语;

  3、揣摩文章的对话描写,认识后天学习的重要性,树立学无止境、开卷有益的'观点。

  三、展示自学,夯实基础

  说说你自学会了哪些知识,查找了哪些知识,向同学们展示你搜集的作者简介及其他资料。

  1、检查课前自学情况。

  2、展示搜集的作者简介。

  (1)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主持编纂了《资治通鉴》。我们熟知的司马光的故事——《司马光砸缸》。

  (2)《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事,“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世之得失。”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的。

  3、展示重点词语读音,然后多种形式读写。

  卿:qīng岂:qǐ涉猎:shè孰:shú遂:suì邪:yé更:gēng

  四、课堂新授活动

  活动一:听读课文,疏通文意

  请同学们认真倾听课文录音,然后结合注释,参考下面提示,把课文翻译为现代汉语。

  1、翻译提示

  留———国号、年号、地名、书名、人名等可以保留,直接使用;

  替———用现代汉语双音节词替换古代汉语单音词;

  调———调整语序,使其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补———补充省略部分,使意思完整;

  删———删去无实意在意义的词,不译。

  2、重点词语的意思

  ①卿:古代君对臣或长辈对晚辈的爱称。

  ②当涂:当道,当权。

  ③务:事务。

  ④治经:研究儒家经典。

  ⑤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⑥涉猎:粗略地阅读。

  ⑦见:了解。

  ⑧邪(yé):通“耶”,语气词。

  ⑨孰若:怎么比得上。

  3、文意疏通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语气词,通“耶”)!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lù)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suì多音字)拜蒙母,结友而别。

  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我)自认为(读书对我)有很大的好处。”吕蒙于是就开始学习。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论议国家大事,(鲁肃)惊讶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县的阿蒙了!”吕蒙说:“和有抱负的人分开一段时间后,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长兄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分别。

  活动二:大声朗读,整体感知内容

  本文主要讲了吕蒙在孙权地劝说下“乃始就学”,后其才略突飞猛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

  1、孙权和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劝学

  2、吕蒙接收了孙权的建议了吗?

  辞学———就学

  3、文章是怎样表现吕蒙学习的效果的?

  通过鲁肃与吕蒙的“议论”来表现的。

  4、鲁肃与吕蒙面谈后有何反应?

  大惊———结友

  活动三:细读课文,探究问题

  1、介绍孙权、吕蒙

  孙权(181—252),字仲谋,三国时吴国的君主。他从兄长孙策遇害身亡之日起,在五十多年的时间内据有江东。其最大功绩就是开发了东南地区,促进了东南地区经济的繁荣发展。

  吕蒙(178—219),东吴大将;字子明,汝南富陡(今安徽阜阳)人;少年时不读书,以胆气称,后接受孙权劝告,读了许多兵书、史书,智勇双全;跟随孙权打仗有功,官拜虎威将军;倍受孙权、鲁肃的信赖;鲁肃死后,掌管东吴军事,率军暗袭荆州,擒杀关羽父子,名扬三国;杀关羽后不久病死。

  2、孙权为什么劝吕蒙学习?吕蒙以什么原因推辞?孙权是怎么劝说吕蒙的?

  教师点拨:

  孙权: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吕蒙:蒙辞以军中多务。

  孙权: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yé)!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孙权通过委婉的批评、现身说法、读书的益处三方面劝说吕蒙的。

  3、吕蒙学习的结果怎样?课文是怎么表现吕蒙学有所成的?

  教师点拨:

  大有所成;

  及鲁(lù)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鲁肃(172—217),字子敬,临淮东城(今安徽定远县)人。吴国的大学识家,对吕蒙的变化都大加赞赏,足见其成就。从侧面衬托出吕蒙的学习进步之大。

  4、鲁肃最后为什么与吕蒙结友?

  教师点拨:

  因为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

  5、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分析文中三个人物的形象;

  孙权:关爱部下,又严格要求,循循善诱。

  鲁肃:敬才爱才,对朋友的进步,发自内心的赞赏。

  吕蒙:善听别人劝告,学有所成,内心由衷的喜悦。

  6、本文的写作特点

  本文以对话为主,还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通过对吕蒙和鲁肃的论议,侧面烘托出吕蒙的自信,来表现他学有所进的学习效果,士别三日,刮目相待正面描写出鲁肃对吕蒙的敬意。

  活动四:自主探究,积累文言文知识

  1、理解文中的一字多义

  乃蒙乃始就学于是,就

  去后乃至才

  即即更刮目相待就

  即书诗四句立即,立刻

  遂肃遂拜蒙母于是,就

  遂不可见终于

  2、成语

  吴下阿蒙:即当年在吴县时的阿蒙,或说是三国时吴国名将吕蒙,特指原来不好读书的吕蒙。后泛指缺少学识和文才的人。

  刮目相待:指别人已有显著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来看待。也作“刮目相看”

  活动五:细细品读,体会人生感悟

  读了本文,你受到哪些启示呢?

  1、虚心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

  2、只要端正态度,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学到东西。

  3、多读书,读好书。

  4、读书能提高人的知识才能。

  活动六:合作交流,感受语言特点

  本文主要是对话,请仔细揣摩文章中人物的语言特点。

  (1)卿今涂掌事,不可不学!”(语气坚决果断,既严要求,又充满关心、期望,希望吕蒙能胜大任。语重心长,谆谆告诫。)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耳”(前一句表反问语气,对吕蒙辞学有责备、恼怒之意,后一句则说得语重心长,言辞恳切,足见对吕蒙的关心、爱护。)

  (3)“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从自己的切身体会来谈,现身说法,神情激动,语气殷切。)

  (4)“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既感到十分惊讶,又由衷地为吕蒙的进步感到高兴,惊异、赞许之态呼之欲见。)

  (5)“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表示感叹语气,并非对鲁肃不满,而是表现出吕蒙对自己才略长进后感到很自豪、自得。)

  活动七: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在孙权的劝说下,吕蒙通过学习由一介武夫成为学识渊博的人,由此可知学习是多么重要。写一篇读后感,谈谈学了本文后你的体会。

  五、课堂小结

  这一节课同学们一定有许多收获。本文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最终由“吴下阿蒙”变得令人“刮目相待”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学习本文后,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希望同学们多读书,读好书,让好书伴大家健康快乐的成长。

  六、布置作业

  假设你也有个朋友像吕蒙一样不爱学习,你要劝你的朋友学习,你会怎么说呢?写写看。

  板书设计:

  孙权劝学

  孙权吕蒙鲁肃

  循循善诱辞学,就学称赞,结友

《劝学》教案10

  一、关于本课例的介绍:

  本课例有三大特点:

  1、以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学生自主学习;

  2、老师以书面的形式指引学生培养文言文学习的习惯;

  3、质性评价与量性评价相结合,以组内、组外、老师评价的评价方式让每位学生学会反思,促进发展。

  二、关于本课例设计的思考

  1、新课程标准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这就须要在学习过程突显出合作、发现、探究等认识活动,使学习过程更多的是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而老师就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引导、激发他们去主动探究、团结合作。例如在《孙权劝学》一课中,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从读音、词语解释、翻译等基础问题入手,共同发现问题,利用工具书分析、解决问题。这样在分工合作中,即使基础很差的学生也是“发现问题”的重要角色。

  2、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对初一学生尤为重要。

  我们都很清楚,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综合效益,而在学生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非智力因素的影响非常显著。所以对于刚踏进中学门槛的初一学生,对于尚未摆脱“乖乖听课”学习模式的初一学生,语文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上。

  《孙权劝学》一课中,设计了小组学习成果的展示、小组间挑战打擂台、我当小老师、设计板书等环节以激发学生的好胜心、满足感,让学生尝到成功的感觉,尝到愉快的感觉。国外心理学提出的“情感性激起说”指出:学习动机需要带有强列的情感作用,并趋向于预期的目标;动机之所以有用,乃是由于寻求愉快的学习。所以让学生感到学习有趣就是成功的第一步。

  当然,有趣并不代表闹哄哄课堂,在热闹的课堂中如何让学生真正的学到,关键在于老师的指引。老师应帮助指引学生养成文言文学习的习惯。

  文言文的学习关键在于多读,而且每一次的读的目标应是层层递进的。《孙权劝学》一课中,为学生设计出不同要求的层次目标:初读──读准音;二读──理解大意;三读──读准句读;细读──合作探究;熟读──读出味道。学生遵循这样的思路学习,慢慢的便会养成“多读”的良好习惯。

  3、对于学生的评价应“立足过程,促进发展”。

  新课标提出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包括积极的学习态度、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以及健康的身心品质等多方面的综合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所以评价功能也应相应转变关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与方发,以及之相伴随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因此我们的学生评价应:

  ①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

  学生的个体差异决定了每个学生学业成就的参差,但这个参差与每个学生在过程中学到的含金量并不成正比,所以我们的评价应仅从学业成就的关注转为个体发展的关注,也就是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学习态度、创新精神、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孙权劝学》的评价表中就设计了“参与热情、学习态度、合作意识”几个评价指标,力求让学生重视学习的过程,让每一个人都能在原基础上有所发展。

  ② 重视质性评价,实现评价方发的多样化。

  质性评价能全面、深入、真实再现评价对象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使学生的个性特点、曾经付出的努力、获得的进步、还欠缺的地方明显表现,这样就可以使被评价者更明确地取长补短。

  基于此思考,《孙权劝学》的活动记录表中设计了几方面的质性评价:A、“妙语连珠”“结绳记事”的课堂行为记录;B、“堂上检测成绩及主要存在问题”的填写;C、“通过活动知道需要改进的地方(小组填写)”“本次活动的一点收获(个人填写)”的填写,对这些环节作出具体描述性评价,目的让学生学会思考量化成绩背后得失,让学生从不同方面了解自己优缺点。

  对于本课的评价还包括课后兴趣活动:“通过与《伤仲永》的比较得出的启示”;“任选一种方式表达你们小组对本文的收获”。

  评价方发的多样化目的就是打破一次定输赢的局面,让每一个学生都尽可能表现、发现自己和别人的闪光点,让他们有热情、有兴趣去参与学习。

  ③ 强调参与与互动,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孙权劝学》的评价表中就设计了自评、组评、组外评价、老师评价几方面的评价主体每位学生包括老师既是评价者又是被评价者,这样被评价者的主体地位大大提升,从而打破“等着别人来打分”的被动局面,变成主动参与、自我反思,促进不断改进,获得发展。

  这样,不同的评价指标、不同的`评价方发、不同的评价主体的设计,可以让老师发现、挖掘每一位学生的优势潜能,并给与充分的肯定和欣赏,从而竖立学生的自尊和自信;也可以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势领域和弱势领域,从而不断改进,这样就可真正意义上的促进发展。

  (具体的评价表详见附录)

  三、学生分析

  1、处于学习的过渡期。

  初一学生,尚未摆脱小学“乖乖听课”的学习模式,对主动学习的概念比较模糊。以互助形似激发学习的主动性。

  2、较少接触文言文,没形成完善的学习方法。

  初一学生普遍语文基础知识较差,对字形、字音的掌握不牢固,对词语的理解能力较弱,特别是在阅读文言文时感到吃力,甚至失去学习兴趣。

  3、有团队合作精神与好胜心。

  初一的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形成了一定的集体意识,而小组学习成果的演示也能满足学生在学习上的好胜心理。

  四、设计目的

  1、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探究意识;

  2、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3、引导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学习方法,感受文言文的魅力。

  五、教学设计

  1、教学目的

  ⑴ 教会学生学习一篇文言文的基本方法。

  ⑵ 预习中设置“初读──读准音、二读──理解大意”两个环节,巩固学生的语文基础,体现语文教学的基础性。

  ⑶ 通过小组内组员的共同查找、订正后在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向全班展示,调动学生的合作学习热情,满足学生自我表现欲望和好胜心理。

  ⑷ 课后的兴趣活动,与《伤仲永》的比较阅读这一环节培养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以不同的形式展现小组对文章的理解一环节可以尊重每位学生的兴趣爱好,让他们各展所长表达自己的感受。

  ⑸ 活动表的“妙语连珠”一栏是想让学生学会发现身边人的闪光点。“结绳记事”一栏是让学生记录课堂回答的次数,以形成一种竞争气氛。

  ⑹ “学习效果检测”这一环节目的是让学生清楚自己在此次合作活动中欠缺的方面。

  ⑺ 最后的“组内、组外、老师评价”可以让小组每位成员多方面的反思在此次活动中自己的优缺点,力求不断改进。

  2、教学过程

  ⑴ 布置预习

  通过工具书完成文章的“初读──读准音、二读──理解大意”两个环节。

  ⑵ A、导入:认识成语的出处,提出“为何一个昔日的‘吴下阿蒙’可以令人‘刮目相看’?”引出标题:“刮目看阿蒙”。

  B、“初读──读准音”:一个小组朗读,其他小组订正,归纳出本课应掌握的字词。

  C、“二读──理解大意”:以打擂台的形式,小组间互相挑战文中的翻译,从而归纳出个段落的重点词语。

  D、“三读──读准句读”:全班朗读,要求吐字清晰错落有致。

  E、“细读──合作探究”:问题:孙权劝学的理由有哪些?吕蒙学有所成了吗?要求:在文中找关键性句子,以小组为单位设计板书。

  F、“熟读──读出味道”:小组内练习,后派代表读。要求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读出人物的心情,语气。

  ⑶ 上学习效果检测。

  ⑷ 老师小结。

  ⑸ 布置课后兴趣活动

  附录一:小组合作记录表纪实

  附录二:课后兴趣活动──辩论会纪实

《劝学》教案11

  一、 教材分析及设计意图

  《孙权劝学》是人教社20xx年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文言文自读课,选自宋代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讲的是三国时期东吴吕蒙在孙权劝说下认真读书,才略长进的故事。文章短小精悍,对话描写生动,既可承担、落实本单元写人的教学重点任务,又是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的好文本,具有极强的教育意义。

  本设计以朗读(不同形式)为主线,以练习(不同形式)为副线,意在通过引导,学生能够疏通文意,积累一些基础的文言词句,体会传神的语言,感知生动的人物形象,习得文言文基本的学习方法,从而达到“教师为了不教”的目的。

  二、学情学法分析

  教学此课前,学生初中阶段已学过八篇文言文,初步掌握了借助工具书与课文注释疏通浅显文言文文意的能力,本课的主题与学习有关,易于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联系实际选准切入点,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疏通文意,在读中质疑文题,圈点勾画,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法,通过体会人物对话时的神态、心理,进而感知文本思想内容,提升学生的感悟与理解能力。

  三、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资治通鉴》的文学常识;掌握文中涉及的常用文言词语及“吴下阿蒙”、“刮目相待”两个成语。

  2.在朗读的`基础上,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正确翻译课文;理解文意,品味人物对话,评说人物特点。

  3.领悟开卷有益的道理。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并积累文中涉及的文言词语及两个成语,把握文意;

  2.难点:品味人物对话并据此评说人物形象的特点。

  五、教学课时

  一课时

  六、教学方法与准备

  1.方法:自读法、质疑文题法、讨论法等。

  2.准备:课件,学生搜集的相关学习资料等。

  七、教学步骤

  一)创设悬念,导入新课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三国时代,英雄辈出的时代,关羽就是群雄中的一位大英雄,但他最终败在东吴的一位将军之手,可想而知这位将军定有非凡之处,他也是咱们安徽人,他是谁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与他有关的一篇文章。(板书文题:孙权劝学)

  二)范读课文,正音断句

  1.师范读,生听读,注意正音断句。

  2.生试读,生评议,师随机纠正。

  3.指名读无标点课文,要读音准确,断句正确。(投影无标点课文)

  三)自读课文,疏通文意

  1.交流学习资料,明确课文背景。(投影作者作品及文中人物,呼应导语)

  2.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译课文,圈点勾画疑问之处,小组讨论解决或师生全班共同解决。(投影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及示例)

  四)演读课文,感知内容

  1.发问文题。孙权劝学的对象是谁?为什么要劝学?怎么劝学的?结果如何?

  小组合作讨论,明确答案,理清课文思路。(板书: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

  2.分角色演读课文,模仿并感受人物对话中的语气、神态、心理,完成课后练习二,评说人物形象特点。(板书:对话 善劝 肯学 敬才)

  五)赛读课文,探究质疑

  1.师生赛读,尝试背诵。

  2.从文中找出能够表现吕蒙就学前后鲜明对比的两个成语,并以此说一段话。(板书:吴下阿蒙 刮目相待 对比)

  3与《伤仲永》比较阅读,找出异同点。

  小组合作探究,明确答案。(板书 同:与学习有关;异:《伤仲永》----少年不学,泯然众人 先叙后议 《孙权劝学》----成年肯学,刮目相待 对话描写)

  4.本文主要人物是谁?用哪一个成语能概括本文的思想主题?

  小组合作探究,明确答案,完成课后练习一。(板书:开卷有益)

  六)齐读课文,梳理总结

  1.以练习题的形式梳理与巩固本课的知识点。(投影练习题)

  2.请学生对照板书,回顾本课教学内容,齐读课文。

  七)拓展延伸,布置作业(选做)

  1.课下搜集与学习有关的名言、故事,第二天交流。

  2.根据课文内容,补写一段“就学”时的情况。

  3. 以《方仲永巧遇吕蒙》为题,写一篇想象作文。

  4. 学完本课,你肯定有所感悟,联系生活,写一篇读后感。

  附板书设计:

  15 孙 权 劝 学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吴下阿蒙

  对比

  (详、正) (略 写) (详、侧)

  孙权 劝学 —对— 吕蒙 就学 —话— 鲁肃 赞学

  (善 劝) (肯 学) (敬 才)

  刮目相待

  启示:开卷有益

  八、教学后记

  教罢此课,心中的那份快乐久久不去。文言文真的很难教吗?我看不尽然。整合学生与文本的情感结合处,以读为主线,运用不同形式的读,带着适宜的任务去读,让学生充分参与其中,在读中思、在读中练、在读中悟,一切都那么自然。教学中正是以读贯穿始终,学生读背文言文的意识得到增强;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发问文题,探究文本,展开与文本的对话,积累了重要的文言词句,提升了感悟与理解能力,学会了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本课的教学环节如能紧凑一些,将随文练笔放在课堂上练习,教学效果会更好一些,这是值得我今后教学思考与改进的地方。

《劝学》教案12

  教材分析

  《孙权劝学》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这个单元选取的文章都是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艺术家的生动感人、广为流传的事迹。《孙权劝学》讲的是孙权劝说东吴大将吕蒙认真学习的故事,选自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文章简练生动,用语不多,但能在寥寥数语中描摹出人物说话时的口吻、情态和心理,人物个性鲜明,跃然纸上,堪称人物语言描写的精品之作。同时文章宣扬了一种谦虚好学、重视阅读的昂扬向上的思想,具有极强的教育价值。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在上册已经学习了7篇古文,14篇古诗,在下册学习了2篇:《伤仲永》《木兰诗》,对古文的几种翻译方法已经有了初步掌握,也积累了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

  目标确定

  “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这是新课程标准对初中文言文教学的基本要求。虽然七年级学生已学过几篇古文,但对古文阅读理解上还有一定难度,所以我考虑这节课还是让学生朗读为主,以积累文中的一些常用文言词语为基础,然后能够准确流利地翻译句子,复述故事。鉴于此,我把本文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掌握文中涉及的常用文言词语,了解文言语气词所表示的不同语气;

  2、品味孙权、鲁肃、吕蒙对话中表现的人物形象特点。

  3、积累一些成语,掌握一些写作方法,获得一点启示。

  重难点主要体现在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思想认识的提高,所以确定以下教学重难点

  重点:品味孙权、鲁肃、吕蒙对话中表现的人物形象特点。

  难点:联系生活,真正领悟到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共一课时

  教学设想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为了达到预定教学目标,我坚持“吟诵为本、注重基础、合作探究、当堂展示”的十六字方针。“吟诵为本”,即抓住文言文的特点,让“读”贯穿课堂始终,激发学生兴趣,还文言文课堂书声朗朗的本来面目。而且,文言文的朗读必须读出“古味古韵”。本课中我将通过学生多层次、分角色朗读,把对文本的理解逐步推向深入。“自主学习”,即关注学生文言文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自己扫清字词障碍,疏通文意, “合作探究”,即小组内进行交流,合作完成个人解决不了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的能力。“当堂展示”,即在个人思考与小组合作之后,能积极主动大胆展示,从而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增强自信心。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要适时引导,关注全体,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自主的学习、探究,让学生自主地与文本、教师和其他同学进行对话。

  教法与学法

  1、朗读法: 采用多种形式,如老师范读、学生练读、齐读、分角色朗读等,在反复朗读中理解文意。

  2、比较阅读:通过比较《孙权劝学》和《伤仲永》,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自读质疑,合作释疑:借助工具书自读课文,提出其中的疑难,

  师与生、生与生之间可通过合作共同探究解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三国时期,吴国有位大将叫吕蒙,吕蒙武艺高强,勇猛无比,为吴国立下了赫赫战功。但他有个毛病,不爱读书学习,这不,吴国国君孙权都来劝他了,结果如何呢,就让我们从今天的这篇课文《孙权劝学》中寻找答案吧!(出示课题、作者)

  二、介绍作者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司马光,让我们共同来了解一下与他相关的知识(展示)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著有《司马文正集》。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事。

  三、分层次读课文,整体把握。

  1、 师范读,生听读,请听清字音,明确停顿;

  步骤:师先读,生听读,然后让学生自由朗读,只要读准字音即可。在学生试读一遍后,出示下列重点字词,让学生识记,反馈,记忆。

  吕蒙 卿 当涂 岂 涉猎 更 邪

  2、二读。要求读准节奏。

  过渡语(文言文朗读讲究有节奏,大家再次读课文,要求注意句中的停顿,把握好节奏,大家先自己练习一下)

  步骤:生自由练习(师留意身边学生),生自由展示,师引导纠正,再找几名学生个别读,最后全体学生齐读。

  3、三读。读懂词义。

  (要想明白文章内容,必须先掌握重点词语在文章中的意思,大家看黑板,同桌两个共同找一找蓝色词语在现代汉语中的意思,可以参考文下注释,也可以翻阅工具书)

  步骤:学生借助工具书和文下注释了解重点词语在现代汉语中的意思,然后个别展示,师生纠正后学生反馈记忆。

  4、四读。读懂句意。

  只要刚才老师标示的那些词语意思你明白了,要想翻译现在这几个句子易如反掌,谁来表现一下?

  步骤:生自由发言,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激发学生的成就感。

  5、五读。读懂文意。

  马上就要揭晓谜底了,这篇文章到底写了一个什么故事?谁能从头到尾的讲述一下?

  步骤:找1-2名学生发言,其他学生补充,然后师生齐读。

  6、六读。读出语气。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每个人物说话的语气,然后比赛一下,看哪个小组读的最形象,语气把握最准确。(幻灯展示,生自由发言,师引导)

  步骤:师生共同分析每个人物说话时的心理,语气,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练习分角色朗读,最后自由选择角色在班级里面进行分角色朗读展示。

  四、把握内容,分析人物形象,深入理解。

  步骤一:说一说:故事大意。师引导,有几个人物,人物之间的关系,既让学生掌握文章内容,又为下一步分析人物形象做铺垫。

  分析结构 分析内容 总结人物形象性格特征

  五、总结全文,比较阅读。

  多媒体显示吕蒙和方仲永,学生思考二人的经历和结果,通过比较自由发言,谈一谈自己的感悟。(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对一个人的重要性,领悟开卷有益的道理。)

  六、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学完这篇文章,大家在语言积累上有什么收获?写作方法上有什么收获?个人思想认识上有什么收获?

  (五)结束语。

  以开卷有益的成语作结,鼓励大家好好学习,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

《劝学》教案13

  教学目标

  1、训练文言文朗读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体会文言语言的节奏和韵律之美;

  2、在诵读、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的理解水平和品析能力;

  3、结合自身实际,学习从人物身上折射出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

  在朗读中,引导学生体会文言语言的节奏和韵律之美。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准备

  反复朗读课文,做到字音、停顿准确无误;查阅资料,了解《资治通鉴》和文中的主要人物的基本情况。

  教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材料:

  1、文学常识:《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史书,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司马光,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2、主要人物:孙权是三国时吴国的国君,吕蒙和鲁肃是吴国的将领,鲁肃比吕蒙年长且地位高。

  教师展示课件资料,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诵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读得准确而有韵味;

  2、学生听读,标划生字注音和节奏;

  3、学生朗读,教师指导。

  三、理解课文

  1、学生对照课下注释自主翻译课文,并标划出疑难字词;

  2、小组合作探究,初步解决疑难,做好记录;

  初:当初。 今:现在。

  岂欲:难道想。 但:只是。

  孰若:谁比得上。 即:就。

  遂:于是。

  3、教师提示重点词语:

  当涂:当道。

  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现在指学位的最高一级。

  见往事:了解历史。其中“往事”的今意是过去的事情。

  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刮目,擦擦眼。

  4、全班集体解决疑难,通译课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不学习!”吕蒙以军中事务多来推辞。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钻研经书当博士吗?只应当粗略的阅读,了解以往的`事情罢了。你说事务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以为大有益处。”吕蒙于是开始学习。到了鲁肃来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论议,十分惊奇的说:“以你现在的才干、谋略来看,你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吕蒙说:“士别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太晚了啊!”鲁肃于是叩拜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然后分别了。

  5、整理古文翻译本。

  四、品析语气

  教师指导完成课后练习题二,学生诵读课文,品读古文的语气特点。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邪: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吗”。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耳:表示限止语气,可译为“罢了”。

  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乎:表示感叹语气,可译为“啊”。

  五、拓展延伸

  教师提问:

  1、比较方仲永和吕蒙的不同变化,你得到哪些启示?

  2、你知道文中有哪些成语吗?

  学生合作讨论,回答问题。

  1、方仲永幼年聪慧过人,却因为其父“不使学”而“泯然众人”;吕蒙“当涂掌事”之后经孙权劝说“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了惊人的长进。从而说明了勤奋学习的重要性。(大意正确即可)

  2、刮目相待,吴下阿蒙。

  六、布置作业

  1、诵读课文;

  2、完成《语文同步学习与探究》。

《劝学》教案14

  教学重点:

  揣摩体会人物的语言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吕蒙与鲁肃对话的含义。

  可通过朗读来揣摩领会人物形象,让学生进行讨论来理解课文。

  安排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课文导入。

  三国时期吴国有位大将,名叫吕蒙。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深受吴王孙权的信赖。可吕蒙有个毛病:不爱读书学习。孙权屡屡劝他多学点知识,可他每次都推三阻四的,还自以为自己一介武夫,读书有何用?这回,孙权又来劝他了,结果怎样呢?让我们来看《孙权劝学》一文。

  二、简介作者作品。

  1.司马光,北宋政治家、史学家,著有《司马文正公集》。

  2.《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事。司马光编纂此书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的。

  三、学生齐读课文。

  1.掌握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但当涉猎:只

  见往事:知道

  以为:认为

  吴下阿蒙

  刮目相待

  2.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

  应理解为:“蒙以军中多务辞,以:拿,用,介词。

  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长兄怎样知道这件事这么晚啊!何:怎么,为何。

  四、学生自读课文,理清课文情节。

  1.孙权与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劝学。

  2.吕蒙接受了孙权的建议吗?

  辞一就学。

  3。课文是怎样表现吕蒙学习的效果的?

  通过吕蒙与鲁肃的“议论”来表现的。

  4.鲁肃与吕蒙一番交谈后,有何举动?

  结友。

  5.概括情节:劝学一就学一议论一结友。

  6.思考:课文在情节的处理上有什么特点?

  理解:①详写“劝学”、“议论”,尤以“议论”为甚;“就学”、“结友”则一笔带过。

  ②正面写“劝学”经过,通过“议论”之后用鲁肃的惊叹,从侧面写吕蒙学业的`长进。⑧情节以人物对话为主。

  五、分析对话,体会人物形象。

  1.请一位同学朗读孙权的话。

  思考讨论:

  ①“不可不学!”写出了怎样的口气?表现了怎样的心理?

  用双重否定的形式,语气坚决,不可置否,表现了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同时严厉中又可见关心、厚望。

  ②“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表达了怎样的心态?

  “邪”表示反问语气,译为“吗”联系句意,隐隐可见孙权对吕蒙不听劝诫的不悦神情和责备的意味。

  ⑧“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这样说有何作用?

  现身说法,鼓励吕蒙求学,可谓语重心长,言辞恳切。

  说明:这番劝言,表现出孙权的善劝。既有严格的要求,又有殷切的期望,既责备吕蒙的不争、无志,又透出关怀爱护之心,那种庄重而语重心长的神态斑然可见。

  2.请两位同学分角色朗读蒙、肃对话,要求尽量读准说话时的语气语调。

  思考讨论:

  ①“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一句可见鲁肃当时怎样的神情和心理?说明了什么?

  十分惊奇的神态,

  吕蒙的变化判若两人,使鲁肃既吃惊,又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

  这句话从侧面反映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长进。

  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这句话表现了吕蒙当时怎样的心情?

  为自己的进步深感自豪,并不是埋怨鲁肃,“乎”表感叹语气,相当于“啊”。

  3.齐读全文,思考:孙、蒙对话与蒙、肃对话在情调上有区别吗?请说明。

  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显得郑重亲切,表明了君臣的关系;蒙、肃皆为同僚,对话则有一种调侃的趣味蕴含其中。

  六、背诵课文。(可当堂检查)

  七、说话训练:谈谈你学了这篇课文后有何感受。

  要求:注意语言表达要清楚,有条理。

  八、布置作业。

  1.完成练习一、二题.

  2.请解释“吴下阿蒙”并造句。讨论并归纳:“吴下阿蒙”原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意思是说人没有学问的意思。现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转变方面,凡学识大进,或地位从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穷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语。

  (例句)你还不知道吗?小黄已贵为经理,可不再是吴下阿蒙了。

  3.请解释“刮目相待”并造句。

  讨论并归纳:“刮目相待”意思是用新的眼光来看待。表示不要用老眼光看待别人,要估计到别人的进步。

  (例句)听了少管所的“现身说法”报告后,小明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你对他可要刮目相待。

  板书设计:

  孙权劝学

  《资冶通鉴》

  劝学:辞一就

  (恳切、关心)

  议论:非复吴下阿蒙

  (惊异、赞叹)

  何见事之晚

  (自得、自豪)

《劝学》教案15

  教学目的

  1、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3、理解本文开卷有益的主旨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通过多种方式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2、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难点:

  1、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联系生活,让学生真正领悟到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语文学习重在积累和运用,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意思是生命有限,学海无涯。而智出学海,希望大家能持之以恒,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地丰富我们的语言宝库,攀登学习的高峰,畅游知识的海洋。“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告诉我们学习需“勤奋”的真理。其实“学习”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有关“学习”这个话题的文言文。

  2、简介《资治通鉴》及作者司马光

  (1)司马光,字君实,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著有《司马文正公集》。

  (2)《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事,“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世之得失。”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的。

  二、整体感知

  1、听配乐范读,整体感知全文。

  听完范读后,全班有感情地自由朗读课文。

  2、对着课文注释和工具书来理解课文,不明白的地方相互讨论研究,自读理清课文情节。

  在翻译文言文时,我们不要求字字句句直译,可以采用意译的方法来完成,即:翻译出文章的大意就可以了。本文主要讲了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乃始就学”,后其才略突飞猛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

  以“提问”形式,落实文言实词、虚词和重点语句的大意。(板书重要字词,疏导理解)

  请位同学复述故事大概内容

  (板书)孙权劝学

  吕蒙辞学——就学

  鲁肃大惊——结友

  3、全班有感情地齐读课文,再一次理清课文。

  4、把本文改编为课本剧,请四位同学上台表演。(课前已做好准备)

  三、课文研析

  根据“自学导题”,以讨论方式自学课文。

  (1)孙权为什么要劝说吕蒙学习(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孙权是怎样对吕蒙进行劝学?

  (3)本文是怎样证明吕蒙学有成就的?采用了什么手法来证明?(通过吕蒙与鲁肃的“议论”来表现)(侧面描写)

  (4)试分析课文人物形象。(孙权—关心部下、耐心规劝,吕蒙—虚心接受听取别人的意见)

  (5)这则历史故事有什么深刻意义?(通过这则故事可以告诉我们开卷有益,学习对健全人格的重要性。)

  四、扩展训练

  在课堂练习本上解释“吴下阿蒙” “刮目相待”并造句。

  “吴下阿蒙”原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意思是说人没有学问的意思。现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转变方面,凡学识大进,或地位从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穷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语。

  “刮目相待”意思是用新的眼光来看待。表示不要用老眼光看待别人,要估计到别人的进步。

  五、总结

  《孙权劝学》是一篇自读课,故事性很强,本节课教学重点放在了朗读上,通过自由读、齐读、小组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理解课文,体会人物说话的语气,把握人物形象。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在这节课中得以体现。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表达、等方面的能力,此外有多媒体协助教学,课堂容量,内容得到了充分的补充。

  这节课我为了充分地体现了《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我以“体验式的教学行为和理念,组织了较丰富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从学生的自我“体验“出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面对学习方式的变革,教者的教学行为发生了质的变化,整节课主要是围绕学生在读上下工夫、让学生自我体验在进行。以学生为主体在这一节课的体现是突出的。特别是在“读出感情”这一环节的教学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体验”教学的特点,学生通过角色的扮演充分体验到人物的心理读出人物的语气。

  当然,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并不意味着对教师主导地位的忽视。在这节课中,老师始终站在点拔者的位置,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获得学习方法的指导;正是教师的引导,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注意集中时间与精力对难点进行突破;正是教师的启发,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更多的人文启示。这样使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维度上都得到发展。

  反思这一节课,既有可以说的优点,但是缺点也不少。我认为有以下几点是可以肯定的:

  一、本节课体现了语文课堂上缺少的朗读。朗读一直贯穿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开展了以教师范读,教师点名读,让学生分角色朗读。以读带讲的效果很好。而且能读出了人物的语气语调。对人物的语言进行了读和评

  二、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清晰,让人能够直观感受。板书比较简洁,有条理。

  三、揣摩人物语气,活跃了课堂的气氛。使学生的综合能力从中得到了体现。也培养了学生的表演能力,以及口语表达的能力。

  四、能对学生及时的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用方仲永和吕蒙进行对比,使学生在对比中进行反思,今后该怎么学,效果较好。

  但是不足的地方也很多,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由于学生学习基础的把握不够,以至于在译读这一环节所花时间过多。忽略了其他该设计的教学东西,如对人物性格的分析不详细。

  二、板书虽然简洁但是却忽略了对重点词语及句式的板书,文言字词讲的少。

  三、对课文的人物形象分析不够,,花的时间少,而且展开的讨论有限,没能展开来讲。对学生的观点做的评价不够全面。

  四、没有给学生提供练笔的机会,没有留给学生更多的课外思考,缺少更多的生活体验的交流,当然这也和本文的内容有关。

【《劝学》教案】相关文章:

劝学的教案02-15

《劝学》 教案03-10

《孙权劝学》的教案08-26

关于劝学教案11-12

关于《劝学》教案12-13

《孙权劝学》教案11-12

《劝学》教案范文11-19

荀子《劝学》教案03-13

《劝学》优秀教案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