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职网>实用文>教案>穷人教案

穷人教案

时间:2022-10-30 10:13:00 教案 我要投稿

有关穷人教案模板锦集8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穷人教案8篇,欢迎大家分享。

有关穷人教案模板锦集8篇

穷人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本课出现的生字、结合上下文理解新词。

  2.理解重点句

  (l)“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2)“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

  (3)“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理解重点语句的能力。

  2.培养学生合理想象的能力。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学习,了解穷人的美好心灵,向学生进行关心他人、奉献爱心的教育。

  (四)美育渗透点

  体会穷人夫妇的心灵之美。

  学法引导:

  1.教师教法

  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感情朗读,激发学生情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学法

  自读自悟,讨论交流,感情朗读课文。展开想象,以升华情感。

  重点 难点 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难点

  1.分析掌握桑娜内心的.矛盾,体会桑娜的善良是本文重点。

  2.展开想象,续编《穷人》这个故事是难点。

 (二)疑点

  体现桑娜内心矛盾的重点语句。

  (三)解决办法

  采用抓重点词语进行品析、指导朗读来解决重难点;启发学生在弄清主要人物性格特点、思想品质及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合理想象。

  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一)教师活动设计

  启发,谈话,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文,教师穿插感情描述,感情朗读课文。

  (二)学生活动设计

  1.自读自悟,勾画重点词句,质疑问难。

  2.小组讨论重点问题。

  3.感情朗读课文,表现主人公心灵美好。

  4.续编《穷人》这个故事。

穷人教案 篇2

  一、导入

  1.出示卡片:列夫托尔斯泰 问:这个名字熟悉吗?谁来介绍有关他的一些情况?

  2.我还知道托尔斯泰晚年时把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叙事诗《穷人》改编成了一篇文章。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穷人》,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

  1.打开课本,通过预习,你知道课文讲了哪些人物?请你按照主次说说?(桑娜、渔夫、西蒙)课文围绕这三个人物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我想听听你读准这些词了吗?

  出示卡片:溅起浪花(jian起浪花) 填饱肚子(tian饱肚子) 抱怨(抱yuan)自作自受(自zuo自受自)

  湿淋淋(湿lin lin ) 黎黑(li黑) 模样(mu样) 忐忑不安(tan te不安)

  3.这篇课文中有两个地方比较难读,一处是第九小节,还有一处是桑娜和渔夫的对话部分,谁来挑战困难,读给大家听听。

  4.解决了这些词句,请你把预习中最感动你的地方读给同桌听,读的同学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流利了,听的同学要求:仔细听,如果对方有错误,请及时指出。

  三、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1.自由读1-2自然段,读后说说桑娜家的生活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学生自由读1-2自然段。交流。

  ▲默读1-2自然段,桑娜的家里很穷,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画出有关句子,说说理由。

  ▲交流。(家境贫穷的)桑娜:用的(破帆) (补)

  吃的(黑面包、鱼) (只有)

  穿的(光着脚) (不论)

  请你把这一部分读一读。谁来点评一下,把哪些词重读了,这样读有什么好处?突出了家境贫穷

  2.从这两个自然段中,你感觉到桑娜是个怎样的人?快速浏览课文,找出句子读一读。 交流:(勤劳能干的)桑娜:食具(闪闪发亮)

  从早到晚地干活

  3.再读课文,体会桑娜家虽然穷她的勤劳能干能使他们勉强生活。

  四、写话练习

  请你抓住穷、勤劳两个特点来写《桑娜的一天》

  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才五下,桑娜就早早地起了床___________。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内容,体会桑娜、渔夫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好品质。

  2、学习含义深刻的句子,指导学生合理的想象。

  3、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桑娜、渔夫的优秀品质。

  2、指导学生合理想象。

  教学准备: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解题知穷人。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穷人一课,齐读课题。思考:课文中的穷人指的.是谁?

  板书:桑娜渔夫西蒙

  二、学习17自然段。

  1、课文中哪些内容描写他们穷呢?同学们读课文,完成填空练习。

  出示幻灯:桑娜和渔夫从早到晚的干活,还只能;孩子们没有;吃的是,菜鱼。西蒙的两个孩子他一个人张罗,如今又加上病。寡妇的日子!他们!

  2、学生练习填写。

  3、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三、学习描写桑娜心理的句子。

  1、桑娜一家如此贫穷,当她发现西蒙死了,就毫无犹豫的把两个孩子抱回家。回来后她想了些什么呢?同学们默读8-11段把有关的句子画出来。

  2、同学读自己画的句子。

  3、教师出示幻灯,逐句学习。

  (1)幻灯内容: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教师追问,你觉得呢?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出示幻灯:她忐忑不安的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部,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3)学生围绕省略号进行合理想象,体会桑娜善良的好品质。

  (4)练习有感情的朗读。

  四、体会渔夫的品质。

  1、不仅桑娜有这样的品质,还有谁有呢?(找出描写渔夫品质的句子学习。)

  2、出示幻灯: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

  3、体会这句话的意思。

  渔夫、桑娜可能。

  孩子们可能。

  五、再造想象。

  那他们今后的生活会怎样呢?请同学们根据书上的插图描写。

  板书设计:

  穷

  桑娜 渔夫 西蒙

  人 抱 熬

  担忧 害怕 坚定

  善良

  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穷人》教学设计10,穷人,希望对你有帮助!

穷人教案 篇3

  教学要求:

  1、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沙俄时代渔民的悲惨生活;认识穷苦人宁可自己多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高尚品德。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对9---11自然段的心理活动描写的理解,体会桑娜的忐忑不安与善良。

  教具:文字片一张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质疑:

  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什么了?桑娜一家和西蒙一家是什么关系?你还想知道什么?

  二、理解课文

  1、桑娜和西蒙两家到底穷到什么程度呢?打开书,放开声音读1——7自然段,边读边填空,先自己填,然后同桌交流。

  2、他们的确是穷啊,可是当西蒙死后,桑娜是怎样对待西蒙家的两个孩子的呢?迅速浏览有关段落,用一句话来概括。

  3、当桑娜把孩子抱回家,心里又是怎样想的呢?默读8——11自然段,边读边把桑娜是怎样想的划下来,划好后大声朗读一遍

  (1)指名读划下来的句子。

  (2)出示投影:她的心跳得很厉害,她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做,但是她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指名读——齐读——指名说:你觉得桑娜是怎样的一个人?

  把这种善良读出来。通过你的读要让人感到桑娜的善良,应该怎样读。练读——指名读——说:你为什么这样读。

  4、桑娜的确是善良,可是当她真的把孩子抱回家的时候,她的内心又是怎样的呢?

  出示投影:“她忐忑不安的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揍我一顿也好!”

  (1)指名读——想:桑娜的`内心有什么变化

  (2)再读这段话:读出由害怕、紧张、矛盾到坚定。

  (3)自己再读读这段话,看看还有那些不懂的。

  (4)处理五个省略号

  A、看第一个省略号,他忐忑不安的想……受得了吗……如果你是桑娜你会怎么想——学生说第一个省略号。

  B、一个省略号看出桑娜思绪万千,以下四个你任选一个,就照刚才的方法,想一想桑娜会想些什么?但要记住你就是桑娜。

  (先自己准备,准备好后同桌交流。)

  C、通过对省略号的理解,我们知道了,桑娜抱回这两个孩子心里充满了矛盾,那我们在读这段话的时候,一读到省略号就要想一想,要读出桑娜矛盾的心理。自己试着读读-指名读。

  5、我们体会到了桑娜的高尚品质,打开书看看,跟桑娜有同样品质的人还有谁自己读12——结尾

  6

  当桑娜把西蒙家的情况告诉丈夫后,她的丈夫有什么表现呢?齐读24自然段。

  (1)处理“熬”。这个字还可以换成什么,为什么用“熬”不用别的。

  (2)通过这个熬,将来渔夫和桑娜的生活将怎样?(生命受到威胁,流落街头。板书:牺牲自己)

  (3)当看到自己的丈夫是如此的通情达理,这时的桑娜心情会是怎样的,体会着说说……这些话桑娜说出来没有?

  师:是的,此时无声胜有声,此时此刻,是两颗善良的心在进行心灵的碰撞。让我们再一次齐读课题:你想说点什么吗?

  师:课文学完了,让我们再回味一下托尔斯泰的这篇文章,课文通篇除了课题之外,找不到一个穷字,然而在字里行间却处处反映了穷人的贫穷和困苦;全文也没有一个美字,而文章通篇却赞美了穷人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美好情感,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作业:学习第9段的写法,写一个心理活动的片段。

  附:板书设计

  21穷人

  桑娜

  宁可牺牲自己

  渔夫

  也要帮助别人

穷人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沙俄时代穷人的悲惨生活,教育学生学习渔夫和桑娜勤劳、善良、乐于助人的美好心灵。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注意细节描写,叙编《穷人》的故事。

  教学重点:从桑娜和渔夫的行动和思想活动中体会穷人的美好心灵。

  教学难点:续编《穷人》的故事。

  教学准备:投影仪,自制投影片。

  课堂教学活动流程

  阶段目标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

  一、复习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复习前节的内容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穷人》这课的最后一部份内容。同学们回顾一下前面学的内容。

  师板书

  等待丈夫:温暖、舒适

  抱回孤儿:探望西蒙、

  坎坷不安 一、桑娜等待丈夫归来

  二、桑娜发现西蒙死了把她的孩子抱回了家。

  二、分角色朗读这一部分感知主要内容。

  深层研读让学生通过认真研读体会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1)指名学生分角色朗读在朗读过程中归纳部分的内容,找出自己不懂或认为感兴趣的问题,提出来大家讨论

  (2)自由组合分角色朗读让学生归纳这部分内容,师板书 (1) 三名同学分角色朗读

  (2) 学生自由组合角色朗读

  三、理解这部分内容,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给学生自由学习的空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同学共同研究,讨论,回答这些问题。

  生:写渔夫出海归来,听说西蒙死了,主动提出抢回孤儿,夫妻不谋而合。

  (1)渔夫回家,为什么桑娜不敢抬起眼睛看她?

  (2)当渔夫问她 “你在家里做些什么的时候,又娜的神态如何?

  (3) 两个沉默是什么意思。

  (4) 渔夫听说西蒙死了,渔夫听说西蒙死了,渔夫的脸变得怎样?为什么?

  (5) 渔夫是怎么决定的?

  四、评读 评写法学习用朴实的.语言表达真情实感培养学生概括能力。

  这篇文章哪些地方写得取感人?为什么?

  说说渔夫和桑娜各是怎样的人?

  指名学生总结全文写了什么?

  续编《穷人》的故事注意两点。

  (1)要把握故事情节的主线,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

  (2)无论最后发展成什么样子,主线不能变,人物思想不能变。 描写桑娜坎坷不安的心情桑娜和渔夫的对话。

  桑娜、勤劳、善良、乐于助人。渔夫:憨厚正直,关心他人的美好的心灵。

  本文讲的是

  反映了

  表现了

穷人教案 篇5

  教学要求:

  1、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沙俄时代渔民的悲惨生活;认识穷苦人宁可自己多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高尚品德。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对9——11自然段的心理活动描写的理解,体会桑娜的忐忑不安与善良。

  教具:

  文字片一张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

  一、谈话导入 新课、质疑:

  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什么了?桑娜一家和西蒙一家是什么关系?你还想知道什么?

  二、理解课文

  1、桑娜和西蒙两家到底穷到什么程度呢?打开书,放开声音读1——7自然段,边读边填空,先自己填,然后同桌交流。

  2、他们的确是穷啊,可是当西蒙死后,桑娜是怎样对待西蒙家的两个孩子的呢?迅速浏览有关段落,用一句话来概括。

  3、当桑娜把孩子抱回家,心里又是怎样想的呢?默读8——11自然段,边读边把桑娜是怎样想的`划下来,划好后大声朗读一遍

  (1)指名读划下来的句子。

  (2)出示投影:她的心跳得很厉害,她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做,但是她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指名读——齐读——指名说:你觉得桑娜是怎样的一个人?

  把这种善良读出来。通过你的读要让人感到桑娜的善良,应该怎样读。练读——指名读——说:你为什么这样读。

  4、桑娜的确是善良,可是当她真的把孩子抱回家的时候,她的内心又是怎样的呢?

  出示投影:“她忐忑不安的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揍我一顿也好!”

  (1)指名读——想:桑娜的内心有什么变化

  (2)再读这段话:读出由害怕、紧张、矛盾到坚定。

  (3)自己再读读这段话,看看还有那些不懂的。

  (4)处理五个省略号

  A、看第一个省略号,他忐忑不安的想……受得了吗……如果你是桑娜你会怎么想——学生说第一个省略号。

  B、一个省略号看出桑娜思绪万千,以下四个你任选一个,就照刚才的方法,想一想桑娜会想些什么?但要记住你就是桑娜。

  (先自己准备,准备好后同桌交流。)

  C、通过对省略号的理解,我们知道了,桑娜抱回这两个孩子心里充满了矛盾,那我们在读这段话的时候,一读到省略号就要想一想,要读出桑娜矛盾的心理。自己试着读读-指名读。

  5、我们体会到了桑娜的高尚品质,打开书看看,跟桑娜有同样品质的人还有谁自己读12——结尾

  6 当桑娜把西蒙家的情况告诉丈夫后,她的丈夫有什么表现呢?齐读24自然段。

  (1)处理“熬”。这个字还可以换成什么,为什么用“熬”不用别的。

  (2)通过这个熬,将来渔夫和桑娜的生活将怎样?(生命受到威胁,流落街头。板书:牺牲自己)

  (3)当看到自己的丈夫是如此的通情达理,这时的桑娜心情会是怎样的,体会着说说。这些话桑娜说出来没有?

  师:是的,此时无声胜有声,此时此刻,是两颗善良的心在进行心灵的碰撞。让我们再一次齐读课题:你想说点什么吗?

  师:课文学完了,让我们再回味一下托尔斯泰的这篇文章,课文通篇除了课题之外,找不到一个穷字,然而在字里行间却处处反映了穷人的贫穷和困苦;全文也没有一个美字,而文章通篇却赞美了穷人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美好情感,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作业 :学习第9段的写法,写一个心理活动的片段。

  附:板书设计

  21 穷人

  桑娜 宁可牺牲自己

  渔夫 也要帮助别人

穷人教案 篇6

  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在剥削阶级统治的社会里,穷人们受苦受难却能互相关心、相濡以沫。

  2、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归纳文章中心。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抓重点词“忐忑不安”,引读课文。

  1、板书:忐忑不安。读,今天我们抓住这个重点词语来读懂24课--穷人。

  2、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朗读课文9-11节。

  ①、思考:桑娜忐忑不安地想哪些事情?

  他会怎么说?

  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

  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

  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生边说师边贴纸条)

  ②、你能用“既(想到)...又(想到)...也(想到)...还(想到)...”来概括地说一说?

  ③、是啊,桑娜久久地坐在床前想了这么多的事情,你能把这些事情有顺序有条理地排一排吗?(一生到黑板上排列)

  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

  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

  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

  他会说什么呢?

  3、理解--忐忑不安。

  4、练读9-11节,同学们读桑娜想的话,老师读其他的。

  5、刚才我们学习的内容就是桑娜第二次沉思的内容,(板书:沉思2)接下来我们就要通过学懂桑娜忐忑不安的心理活动来帮助我们读懂课文。

  二、抓桑娜的心理活动,串读全文。

  ㈠、1、我们知道桑娜她忐忑不安地想了这样四方面的事,下面我们先来学习“自己的五处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

  2、你从课文哪儿具体读懂了“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

  3、①学习课文第二节“你从这一节读懂了什么?这是桑娜第一次沉思的内容(板书:沉思1)

  ②、学习课文第16节,你读懂了什么?

  ㈡、学习“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

  1、请同学默读课文3-8节,思考:桑娜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

  2、完成练习纸第一大题:口答,联系课文补充句子句式训练。

  ①、如果桑娜不把这两个孤儿抱过来,()。

  ②、如果桑娜把这两个孤儿抱过来,()。

  ③、桑娜想:与其(),不如()。宁可(),也要()。

  3、我们一起读第8小节,体现出桑娜这种美丽的心灵--指导朗读,齐读第8节。

  ㈢、1、下面我们再来学习“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

  2、自由朗读桑娜对渔夫说的话,21节、23节,想:你从桑娜这些话中读懂了什么?

  3、此时的桑娜欲言又止,所以这里出现了两次沉默,请大家联系课文想象桑娜和渔夫为什么沉默?在这两次沉默中他们各自会想些什么?(板书:沉默、沉默)

  4、学习第一次沉默内容。(板书:沉默)

  想象:桑娜为什么沉默?心里在想什么?

  渔夫为什么沉默?心里在想什么?

  5、学习第二次“沉默”内容。

  想象:桑娜为什么沉默?心里在想什么?

  渔夫为什么沉默?心里会想什么?

  6、自读第24节,你渔夫的话中读懂了什么?

  笔头训练:

  渔夫心里想:如果不把这两个孩子抱来,()。

  如果把这两个孩子抱来,()。

  与其(),不如()。

  宁可(),也要()。

  ①、你从哪些词句中读懂了渔夫在想如果不把他们抱来()

  如果把他们抱来()

  这种矛盾忧虑的心理?

  ②、你又从哪些语句中读懂了他想与其()不如()

  宁可()也要()

  的这种决断的心理?--(熬)什么意思?你从这个字中体会到什么?(生活的不易和态度的决断)

  ——训练朗读?怎样体现渔夫这种决断的心理?

  7、齐读渔夫说的话:24-27节。

  8、课文《穷人》的中心--宁可自己受苦受难,也要互相帮助。

  三、总结:

  (略)

穷人教案 篇7

  [教学要求]

  一、引导学生体会劳动人民之间相互关心,宁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高贵品质。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进一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掌握人物的特点。

  三、认识本课这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四、理解本课生字词:心惊肉跳、勉强、倾听、探望、张罗、忐忑不安、自作自受、黧黑。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导入新课,范读课文,学习课文,弄清人物关系,理清文章段落层次,试读课文,讲读第一段。

  第二课时:讲读二、三两段,总结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在语文课本中,我们学过许多有关“穷人”的课文,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你们记得哪些穷人的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小音乐家扬科》、《伏尔加河上纤夫》等。)

  这些课文,一方面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穷人生活的悲惨,另一方面也表现了穷人以及穷人的向往自由,追求美好境界的高尚品德。

  今天我们再学一篇课文,题目就是《穷人》。这篇小说是世界著名的作家列夫o托尔斯泰写的。你们看这篇课文写的是穷人的什么美德呢?

  二、范读课文

  三、读后谈话

  听了一遍,哪儿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同情谁?你爱谁?

  四、自学课文

  五、理清人物关系

  有哪些人物?

  板书:

  桑娜

  五个孩子

  渔夫(桑娜的丈夫)

  西蒙寡妇一个孩子

  谁是主要人物?

  六、分段

  1.桑娜焦急地等待着出海打渔的丈夫归来。

  2.西蒙死了,桑娜把西蒙的孩子抱回自己的家里。

  3.渔夫归来,知道西蒙的情况后,主动提把孩子抱回家。

  七、试读课文

  结合解释“心惊肉跳、”“忐忑不安”。

  正音:张罗、勉强、自作自受。

  八、读讲第一段

  (通过语言描述,想象画面把学生带入小说描写的情境中。)

  1.我们先看第一段。课文一开始就让我们看到一个什么画面。

  (海边上的小屋里,女主人公桑娜正在补破帆。)

  2.指点:从地上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没有熄,搁板上放着食具这些简单的摆设可以知道这是一个穷苦的但还勉强可以维持生活的渔夫的家庭。

  3.从没有熄灭的炉火和没有擦净的食具告诉我们,桑娜一边补着破帆,一边在做什么?

  (对,她分明在等着自己的丈夫。)

  朗读时,这些一一交待清楚。

  4.课文中哪一个词语。写出了桑娜此刻恐惧的心理?(心惊肉跳)

  释:“心惊肉跳”。

  介绍这个小屋的摆设,读时基本上是平静的,读到哪儿语调开始转换?

  (桑娜听着波涛的轰鸣和狂风的怒吼,感到心惊肉跳。)

  天气的恶劣使桑娜恐惧极了,所以课文上的“寒风呼啸”、“海浪拍击”、“又黑又冷”更加重语气。

  全班齐读。

  指导:“心惊肉跳”一字一拍,却尾语调放低,好像不敢想。

  男生读第一节最后两句。

  5.桑娜焦急地等待着丈夫,夜深了。你们看,第二节写了几层意思?(三层)

  第一层:深夜不见丈夫归来。

  第二层:沉思:插叙从丈夫想到生活的贫穷。

  第三层:倾听风声,祈求上帝保佑。

  6.指导朗读

  第一层:焦急。“十下,十一下”,重音,第一下都打在桑娜的心上。第二层:沉思,是插叙,读得平静些。第三层:焦急地祈求。

  7.朗读桑娜沉思的内容和桑娜说的话。

穷人教案 篇8

  教材简析:

  本篇讲读课文讲的是渔夫和妻子桑娜在邻居西蒙死后主动收养她的两个孩子。表现了桑娜和渔夫勤劳、善良,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反映了沙俄时代渔民的悲惨生活。

  教学目标:

  1.学会十个生字。能够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搁板、帐子、抱怨、掀起、寡妇、魁梧、倒霉、揍一顿、后脑勺、熬过去。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德。

  教学重点难点:

  课文第二段。理解桑娜内心的矛盾是本课的难点

  教具准备:

  电脑课件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导读第一段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简介作者。

  1.书题:穷人

  2.简介作者: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出身贵族,但同情被剥削、被压迫的农民。青年时期就开始创作,长达六十多年。作者无情的揭露了封建沙皇制度和资本主义势力的种种罪恶。其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是世界文学界中的不朽名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录音,了解课文内容。

  2.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中等生)

  三、再读课文。

  1.快速阅读课文,思考: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记叙的?

  2.默读课文,将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分为三段。

  四、讲读第一段。

  1.指导朗读第一段,思考:

  (1)故事发生在什么季节?当时气候怎样?(学困生)

  (2)桑娜家的生活怎样?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中等生)

  (3)为什么说小屋“温暖而舒适”?从中可以看出桑娜是个怎样的人?(优等生)

  2.讨论后指名回答:

  (1)故事发生在一个冬天的夜晚,当时屋外寒风呼啸,海面上正起着风暴海浪汹涌澎湃。

  (2)桑娜家里生活很困难。(在书上划出有关词语)

  A、帆很破了,桑娜仍在火炉旁缝补渔网。

  B、渔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打鱼。

  C、从早忙到晚,只能勉强填饱肚子。

  D、衣着破烂,孩子门没鞋穿,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

  (3)暖和舒适仅仅表现在:(地扫得干净;火没熄;银具闪闪发亮;海风之中,孩子在帐内睡着。桑娜是一位勤劳善良的人。)课件出示

  1.朗读课文

  2.归纳段意:渔夫的妻子桑娜,在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焦急的等待着渔夫出海归来。

  作业:

  写带有生字的词语。

  音字组词,读课文。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讲读二、三段课文

  教学过程:

  一、课文第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二、讲读课文第二段。

  1.默读课文,思考分层。

  (1)默读课文思考:如果把这一段分三层,该怎么分?并说出理由。

  (2)桑娜是在什么情况下去探望西蒙的?

  师总结:在丈夫出海未归,海面上什么也看不见,海浪汹涌澎湃,心中焦急、忧虑时,心中还惦记着生病的邻居,可见桑娜对邻居的'关心是真挚的。

  (3)课文还有那些地方表现出桑娜对邻居发自内心的关心呢?

  2.理解第二层:

  默读课文,思考:桑娜进门之后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3.理解第三层:

  (1)个别读第三层,思考:桑娜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家时,经过深思熟虑的思考吗?你从那里看出来的?(中等生)

  (2)理解“她的心跳得很厉害,她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这句话的意思。

  (3)桑娜抱回孩子后为什么又忐忑不安呢?

  理解“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 嗯,揍我一顿也好!”这句话的意思。出示课件

  4.归纳段落大意。

  三、理解第三段课文

  1.默读全段,思考分段:

  (1)默读课文,思考:如果把这段分成三层,应该怎么分?

  (2)讨论分层,并讲出道理。

  2.理解第一层:

  (1)渔夫终于回归了,这时桑娜的心情怎样?你从那里可以看出来?

  (2)指导朗读,进一步理解桑娜的心情。

  3.理解第二层:

  (1)这层主要讲什么?(学困生)

  (2)桑娜说这段话时心情怎样?(中等生)

  (3)练习朗读桑娜的话,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4)说完这段话“桑娜沉默了”这里的“沉默”表示什么意思?(优秀生)

  4.理解第三层:

  (1)渔夫听了桑娜的话是怎么表示的?他为什么会这么说?

  (2)练习朗读。

  (3)理解“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这句话的意思。

  归纳段落大意。

  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必做)

  2.抄写描写桑娜心理活动的句子。(选做)

  第3课时

  教学内容: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品质,指导读写。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二、总结课文。

  1.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中等生)

  2.读了这篇课文你觉得桑娜和渔夫有那些特点?举出课文中的具体例子说一说。

  3.教师总结:桑娜的特点突出她的勤劳、善良。

  渔夫的特点是勇敢、坚强、善良。(乐于助人)

  表现渔夫和桑娜的特点上,课文有哪些写法值得我们学习?

  (1)细致的心理描写。

  (2)人物的语言个性鲜明。

  (3)用词造句的准确。

  朗读并体会共用词造句之妙。

  指导续编:

  1.桑娜和渔夫的高尚品质令人感动,我们能否按照我们对这两位人物的理解,把《穷人》这个故事继续编下去呢?该怎样编呢?

  2.编写时还要注意些什么?

  ⑴小组讨论,练习编写。

  ⑵大组讨论交流。

  ⑶教师适时点拨。

  作业:

  1.编《穷人》,用二、三百字写下来,注意想象要合理。(必做)

  2.有感情朗读课文。(选做)

  板书设计: 等待渔夫

  桑娜 探望西蒙 勤劳、善良

  20、穷人 抱回孩子 乐于助人

  渔夫 侥幸回来 勇敢、坚强

  能熬过来

【穷人教案】相关文章:

《穷人》教案 01-11

《穷人》的教案02-26

穷人的教案03-03

《穷人》教案03-19

《穷人》教案08-11

《穷人》教案范文08-26

关于穷人教案11-13

穷人教案范文02-28

小学语文穷人教案11-17

《穷人》教案15篇02-14